人文艺术 >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020-10-18 07:32阅读(61)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吕后杀韩信,真正意义不是韩信造反,到底是什么呢?:感谢邀请!韩信和张良萧何并列汉初三杰,为刘邦一统天下历下汗马功

1

感谢邀请!

韩信和张良萧何并列汉初三杰,为刘邦一统天下历下汗马功劳,平魏国,灭赵国,攻齐国,垓下十面埋伏围攻项羽,毫不客气的说,没有韩信,刘邦和 项羽谁胜谁负未可知!

但是劳苦功高的韩信却在汉国建立短短几年间,从楚王变成淮阴侯,后又被吕后处死在长乐宫,最终成为“鸟尽弓藏”的千古典型!

为什么韩信必须死?韩信是不是可以不死?韩信怎么才能不死?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刘邦韩信两个角度来看!

站在刘邦的角度,韩信怎么做都必须死。

(1)能力太强,如前文所说,刘邦的天下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三杰的称号也是刘邦亲自给的,比起萧何张良两位谋士,韩信是实打实的军功,行军打仗,攻无不克,韩信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即便是有英布、彭越、灌婴、曹参等猛将助阵,依然不是韩信的对手,大家都心知肚明。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史书记载: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是谁?刘邦的连襟,鸿门宴的猛男,这资历,这地位,见到已经被降级为候的韩信,跪着喊大王,韩信都觉得羞于为伍,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2)年轻,韩信生于公元前231年,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按照年纪刘邦做韩信伯伯绰绰有余,两人压根就不是一代人,韩信死的时候不过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这个年纪,有能力,有经历,有资历,谁都怕,更不说一个垂垂老矣的刘邦,怕能怎么做,杀掉最省心。

(3)刘邦不但要杀韩信,其他异性王都要杀。彭越年纪大,被剁成肉酱,英布能力不如韩信,也一起干掉,刘邦去世之前和众大臣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姓刘的,就是不能做王。

做王,就意味着有军队,有广大的封地,就有了造反的本钱,不能不妨,即使姓刘,也并非完全放心,如刘濞,刘邦封王以后就十分后悔,说东南五十年后有叛乱,不会是你吧?人哪能知道五十年后的事情,不过是恩威并施的一种手段,当然若干年后刘濞果然造反,可见王的诱惑有多么大,能量有多么足。

所以刘邦明知道韩信现在不会反,也要杀死他,现在不反,将来谁说的准,人在权力的诱惑下,是会变的,他不反,他的儿子呢,孙子呢,曹操一辈子没有篡位称帝,刚一死儿子就动手了。

刘邦手下的大臣都知道韩信不会反,也只能配合刘邦杀韩信,如陈平,刘邦让他出主意收拾韩信,他就是不愿意多说,实际就是不愿意冤杀韩信,但是没有办法,事已至此,非死不可。

以上是刘邦的角度,站在韩信的角度,如何能不被杀。

答案是除了造反,没有办法。

以萧何张良两位为例子,萧何是刘邦起义前的老领导,从龙之臣,忠心耿耿,即便如此,萧何也是战战兢兢,荥阳之战的时候萧何在后方,为了安定刘邦的疑心,把自己家族大大小小都送上战场;做了丞相,为了让刘邦定心,故意贪污现把柄,之所以不断自黑自残,就是为了打消领导疑虑,换个平安终老。

而张良更加聪明,干脆来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天天喊着要跟着师傅赤松子求仙问道,仙道这种事情虚无缥缈,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有这个意思,就是明确释放一种信号:我不参与任何权利斗争,没有任何野心。

这两位 的功劳不在韩信之下,且都是文臣,尚且如此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韩信不造反,再能演也的死。

如果造反,可能不死。

潍水之战以后,项羽派来使者,希望韩信能够在到来的决战中中立,谋士蒯彻也极力劝说韩信看清形势,避免兔死狗烹,但是韩信犹豫再三,没有同意。如果他当时咬咬牙,选择中立或者拥兵自立,天下局势将陡然发生变化,三国演义提前四百年上演也说不定,而时间是站在他和项羽这边的,刘邦已经年纪大了,耗不过他们,如果刘邦没有灭掉项羽,韩信登顶的机会就来了。

可惜他错过了自救的最佳机会,人生不能重来,不知道那天在长乐宫,韩信是否有过后悔。

我是日慕乡关,欢迎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

2

韩信的一生,可以概括为“生死两女人,成败一萧何”,漂母求了他的命,吕后要了他的命。

萧何作为韩信的伯乐,先是劝刘邦用韩信,后来态度去却不同,非是萧何同为“汉初三杰”容不下韩信,而是因为韩信有取死之道。

韩信是绝对的用兵高手,《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亲自开口“定下”三杰的名号。

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时曾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此语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借萧何之口来说韩信“国士无双”,看来就算太史公对韩信的力量也是充满了敬仰的。

据《史记?黥布列传》记载,当年同为汉初三大名次之一的英布在反汉时就说了,“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同为名将,英布对韩信畏之如虎,其实力可见一斑。

可惜韩信做人不算聪明。韩信堪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典范,他当年忍得了跨下之辱,这才终于有一天名扬天下。但威震四海时,他的智商好像倒退了,他甚至在对外用兵时威胁刘邦给予他爵位,搞得刘邦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封了他一个齐王。

刘邦对封王一事看的还是比较紧,这一点,从后来的“白马盟誓”“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可见一斑,韩信这要钉子埋下去,也就难免刘邦对他的热度降了下来。

刘邦对韩信这样的人,便你没有什么反叛的形迹,其实也不算是很放心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

韩信瓜田李下,可谓进退两难,“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醇剖隆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韩信其实已经预见了自已的下场,“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其实韩信之死,不仅仅有着兔死狗烹的因素,他本人不谨小慎微的行事,更是原因。刘邦之成,功臣可是死伤无数,他本就不擅长处理功臣的问题,韩信大大咧咧地要王位,又手握重权,自然会被拿下,又赶上吕后这等手段超凡的女性。

3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可以说,了解韩信被杀死的前因后果,以及藏在韩信之死背后的复杂权力斗争,相当于了解帝王与掌兵将帅关系的半部历史,其教训非常深刻。

韩信之所以在历史上长久闻名,有诸多原因,他是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常胜将军和军事理论家,他是从基层士兵到汉王朝军事统帅的非常典型的杰出战将,当然,韩信之所以天下闻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韩信的死所牵涉的方方面面的谜题。

韩信的死,让人想起了历史上最重要立国功臣的血的教训:“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韩信的死,让人联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俗话所包含的历史意蕴。

韩信的死,让人想起了吕后的狠毒:用布袋包裹住韩信,将其悬挂于大钟之内,让一群宫中女子用竹签把韩信活活扎死。

韩信的死,还让人联想到历史留下深刻成语“功高震主”,以及韩信墓前祠堂中的对联“如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等等。

那么,在历史上,在关于韩信扑朔迷离的迷雾后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呢?

一、天才军事家,功高盖主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 高祖本纪第八》 )萧何对刘邦说:“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韩信的军事才能在汉朝无人能比,他少年时虽有“胯下之辱”的胆小怕事的不好名声,也有赖在亭长妻子那里吃闲饭,以及靠洗衣大娘送饭给他吃的懒汉声誉,但是,他从小就醉心于研习兵法,生来就是领兵打仗的人才,他满怀抱负,不计较眼前小事,关注着长远大事。

当然,军事天才并非年轻时便能一帆风顺,也要有识才之人和用才之主,起先,韩准在项梁、项羽那里虽也在军中,但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有了夏侯婴和萧何的举荐,韩信被刘邦重视,刘邦专门设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韩信才能发挥出他不同凡响的军事天才,才能演绎出轰轰烈烈的精彩军事大戏。

韩信深谙兵法之妙,他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他东征定三秦,设疑兵渡河败魏军,引兵向北破代王,井陉之战灭赵国,引兵东进灭了齐国,后来在垓下之战,大败楚军,奠定了汉朝军事上的制胜局势。

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战术典故,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韩信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备至。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表现得最为杰出的,作为卓越的将领。他指挥打仗的鲜明特点是善于灵活用兵,他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军事指挥家,他所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成了古代战争史上的杰作战例;作为战略思想家,他被拜将时所阐述的战略方针,成了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他的军事理论成了古代兵法中的精华。

可以说,刘邦的军事战略完全是按照韩信的主要战略思想来制定的。韩信献上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初期出兵策略,成功夺取了关中。接着,在刘邦彭城战败之后,韩信率兵以木罂渡河灭了魏国,才流转战局。之后,韩信提出了“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建议,而刘邦接受了他的建议,才逐渐取得了胜利,韩信建议刘邦亲自领兵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之间对阵相持,而韩信自己则率兵北上,开辟新的战场,夺取北部地区,从而创造了从侧翼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的战争态势,使汉军在整体战场上由被动转入主动。

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持时,韩信在北方战场中所向披靡,他率领新军队北上夺取了代国,而后在井陉口与赵军决战,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赵军,活捉了赵王歇。之后,韩信整兵列阵,威压燕国,迫降了燕国,一时声威大振。

只是,刘邦见韩信战果辉煌,开始提防韩信,他利用与项羽相持不下的机会,深夜进入韩信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令他为相国,重整赵国的降军,整合新军去攻打齐国。

攻齐时,韩信所率领的军队非汉军主力,而对方是楚齐联军,此时,若没有用奇计是很难取得胜利的。韩信出奇制胜的策略之一是以奇袭的方式先击破了没有戒备的齐国,然后进军潍水,威震齐国。他出奇制胜的策略之二是利用水战击败龙且所率领的二十万齐楚联军。龙且是项羽手下最出色的猛将,韩信若与之硬拼,敌众我寡,韩信必败,所以,他必须以智取胜。韩信发现潍水可用,他令人以土囊堵住潍水,随后以诈败之计引龙且过河追击,待龙且至河中,便令人移去土囊,放潍水将齐楚联军冲为两段,楚齐联军大乱,韩信趁乱出击,大败敌军,斩了龙且,全歼二十万敌军。潍水之战意义重大,这不但化解了刘邦在主力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而且,在兵力对比上已经预告了项羽的失败。因为韩信战功显赫,且韩信占据了齐地,从兵力对比上来看,韩信所率的军队,实际上与刘邦、项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为了安抚韩信,防备他独立发展,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剧照)

楚齐联军被韩信击败之后,楚、汉迎来了最后的决战。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趁项羽无备、楚军饥疲之机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可是,当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此时,若没有韩信等来支援,刘邦是无法战胜项羽的。

为调动韩信、彭越来援,刘邦采用了张良的谋略,将陈(淮阳)以东至海的广大地区划为齐王韩信的封地;将睢阳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的地区划给彭越,封彭越为梁王,并让韩信负责指挥与项羽的关键性的决战。于是,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江苏徐州市)和苏北、皖北、豫东等大部分地区,形成对楚军侧背的攻击态势;彭越则领兵从梁地西进,从西面挑战项羽;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州城父镇)北上,从南面威胁楚军;而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如此一来,汉军已从南、北、西三面形成了对楚军的合围之势,项羽面对着强大的汉军,被迫撤军至垓下(安徽灵璧南)。

垓下之战示意图

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大军约计40万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主帅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从后面跟进,将军周勃断后。起先,韩信指挥汉军猛攻楚营,但出战失利,他引中军后撤,命左、右两翼军队继续攻击。楚军迎战而不利,韩信见楚军显败势,挥师反击,楚军经不起中、左、右三路军的猛攻,战败退入壁垒坚守。此时,楚军已被汉军重重包围,而且,被围的楚军因屡战不胜,已兵疲食尽,军心十分不稳。

韩信很有针对性地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这歌声胜战马利剑, 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彻底失去了战斗力。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楚军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项羽自叹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垓下之战,汉军大获全胜,此时,刘邦还至定陶,他突然进入韩信军中,收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令其设都于下邳(江苏邳县东)。

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充分显示出韩信非凡的战争韬略和卓越的指挥能力,同时也使他的战功远远居于汉军其他将领之上。没有韩信指挥汉军征战,刘邦是极难打败项羽的,韩信对于汉王朝的建立来说,是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可是,韩信的卓越战功,他的超凡的军事指挥能力和他超常的军事韬略,已经形成 了功高盖主的态势,刘邦岂能放心得下?

在韩信被夺去了齐军的指挥权之后,韩信不但被移封为楚王,而且,在一年之后,刘邦又以游云梦泽的名义诱捕了韩信,把他带到长安,降封为淮阴侯。韩信功高盖主后果的初步结果,是失去了齐地和齐军的兵权,并从王变成了侯,而最严重的后果还在后面。

韩信(剧照)

二、挑战帝王的底线,埋下祸根

自古帝王都有“卧榻”心结,对执掌强兵的武将都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担忧,刘邦对于手握重兵的韩信自然也有这样的担忧,何况,刘邦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谙熟帝王权谋的草根皇帝。

韩信是睿智的天才战略家,但却不是权谋家,他有军事家的韬略,却没有帝王的权谋,自然是玩不过刘邦的。韩信在攻齐成功之后,项羽曾派人的策士武涉来说服韩信,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也献上了策略,都建议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王”,可是,他都拒绝了,当时,他还对刘邦很相信,自己信心满满,认为刘邦是不会剥夺他的封地齐国。可是,韩信太自信了,多次战争的获胜开始自傲,忘记了作为武将,作为臣子该有的低调和收敛,他屡次触犯了刘邦的底线,这让本来就提防武将的刘邦难以忍受。

韩信画像

其实,从韩信占领赵国时,刘邦就开始警惕,并采取行动了。当时,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相持,且是败多胜少,刘邦乘机到了赵军阵营,刘邦以表现出对韩信的不信任。《史记》记述道: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参看《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刘邦夜入赵营,夺了韩信的兵权,让他整顿新军去攻击赵国,明显表现出对韩信的戒心。而从那时起,韩信对刘邦也有所怨恨。之后,在对齐的战争中,韩信也耍了些聪明而狠毒的动作,这又加深了他与刘邦的隔阂。当时,刘邦派他的得力谋士郦食其去齐国劝降,郦食其能言善辩,已经初步说动了齐王,可是外边韩信领着兵,乘齐国正与刘邦派来的使者在谈判,没有防备,便领兵攻齐,齐军大败,韩信仗是打赢了,可是,这让刘邦的使者、著名的谋士郦食其被齐国烹煮而死。这当然让汉营中的谋臣和刘邦都非常生气,这明目张胆地害死刘邦亲信谋士的毒辣举动,让刘邦心里对韩信埋着怨气。

更有甚者,韩信在打破齐楚联军之后,占领了齐地,他凭着自己掌握的军事实力,半威胁地向刘邦要求要代理齐王,这直接挑战刘邦的底线。在权谋家刘邦看来,韩信此举不仅是借机对刘邦在赵营时夺了他的兵权的报复,而且,是依靠手中所掌控的齐军在向刘邦索取齐王之位。所以,搞得刘邦破口大骂,想率兵去灭了韩信。之后,在张良、陈平陈说厉害关系,并再三劝说下,刘邦为了安抚韩信,才装着送了个恩情,封韩信为齐王。但是,韩信当齐王的目的是得到了,可是,刘邦对他的封王是极不情愿的。韩信如此狂妄地挑战刘邦的底线,让刘邦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处置韩信。

韩信依然很自信,他为能当上齐王而志得意满,他以为他的巨大战功让刘邦让步了。韩信还不满足,在刘邦于固陵被项羽打败时,刘邦要求韩信、彭越领兵去支援,韩信还迟迟不前行,直到把大片土分封给他时,他才领兵去支援刘邦。此时,刘邦非常需要韩信,所以,他命韩信为汉军与楚军决战的总指挥。可是,亥下之战后,项羽自刎了,汉军被灭了,而韩信的用处也没有那么重要了,于是,刘邦马上就采取严厉行动了。首先,刘邦解除了韩信的齐王之职,转封他为楚王,让他有王位但掌控不了齐军;其次,一年之后,刘邦以游云梦泽的名义诱捕了韩信,把他带到长安,降封他为淮阴侯,理由是有人告韩信谋反。

刘邦(剧照)

三、谋反罪名虽诡异,但“狗烹”的命运却免不了

刘邦逮捕韩信的理由是有人告韩信谋反,但却只是把他从王降为侯,并没有处死他,这就表明,至少在潍水之战后,韩信被降低封位时,刘邦还没有认定韩信谋反。可是,最后,韩信死于非命,其罪名却是谋反,那么,韩信是真的想谋反还是根本就没有谋反的举动,只是被按上了谋反的名头而被冤杀的呢?

首先,刘邦早就对韩信很警惕,对他的军事才能和他的巨大战功表示担忧,对韩信执掌兵权有些忌惮,所以,刘邦才一次次在韩信掌握重要兵力时,解除他的兵权,并转换封地甚至把他的王位降为淮阴侯,并让他在长安手无兵权。但是,刘邦并没有虐待或约束韩信,看来,刘邦只是剥夺韩信的兵权,并警告和控制他,打压韩信的傲气,也防范韩信利用兵权惹出事来,但刘邦似乎没有想杀韩信。

刘邦知道,韩信是一位军事奇才,有军事韬略,但没有权谋,他将韩信放在长安的眼皮底下,以避免韩信受到了蒯通那样的谋士的诱惑。刘邦害怕的是,韩信这样的军事家与权谋家联手,到那时,刘邦想坐稳天下就有困难得多。所以,刘邦一直对韩信防范和有所控制,不过,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

那么,关于韩信造反,是真实的吗?

司马迁在《史记》里总结对韩信评价之后说:“天下已集(同辑),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这即是说,天下已安定,韩信竟然还想着要谋叛乱,被诛灭宗族,不就是应该的吗?以司马迁的观点看,韩信之死,乃是因为谋叛乱,他被处死,被灭了三族,是应该的,适宜的。

这是结论,那么,韩信谋反的过程呢?《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记载:“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韩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这以段记载记述了韩信与陈豨密谋的过程,有几个要点:一是,刘邦要带着韩信去镇压陈豨,而韩信以生病为由,不跟着刘邦一起去。二是,韩信在刘邦走后,派人到陈豨处去传达信息,其主要内容是:“老弟你举兵起事,我在这里帮助你。”三是,韩信与家臣筹谋着假传圣旨,把被关在监狱里的官员和刑徒奴仆放出来,组织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

对太史公的这一段记载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刘邦是很厉害的政治家,而且,他对韩信一直是提防着,假如刘邦已经看出了韩信要谋反,他是不会因为韩信推托生病就把他留在长安的住所的,他必定会采取措施,要么强令韩信跟着他走,要么做好安排,控制住韩信,不会让韩信有机会派使者到陈豨处去送信。最大的可能是,刘邦并没感到韩信要造反,所以,韩信所生病了,刘邦就让他留下了。

其次,刘邦已经决定要镇压陈豨,并且亲自要求韩信跟着他一道去,这说明,刘邦对陈豨和韩信已经非常警惕了,刘邦是政治斗争的到手,他会让韩信有机会派使者去向将要被镇压的陈豨送情报吗?这是大有疑问的。最大的可能是,司马迁故意把当时人们的传言记述下来,但当时他不便为韩信辩护,就作为事实记载下来,但这是很难被相信的,司马迁让人们自己去判断,他知道人们会看出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再次,韩信要放出囚犯刑徒,组织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这可能性也不大,吕后住处和太子府都是重兵把守的地方,而且,他们一定对韩信一直是防范的,想在长安城带着一帮囚犯刑徒去攻下后宫和太子府,这胜算不多,而韩信精通军事韬略,是常胜将军,他是不会打无把握之战的,所以,以无把握的举动落得个欲杀皇后、太子的大恶不赦的罪名,韩信如此有谋略的人,是不会干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司马迁明知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当时有这样的传言,他把这传言记述下来,但在当时的状况下,他不可能指出韩信不会做这样的事,所以,他故意将其记载下来,他知道,人们是能看出真实来的。所以,在记载的语句里,司马迁是用“谋与家臣……”和“欲发……”这样的用词,“谋”就是打算,筹谋;而“欲”就是想要去做,这并非是已经在做的事。所以,史学家的记述,有时是很微妙的,有时用的是“春秋笔法”。

总之,司马迁关于韩信造反的记载,疑点不少,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还有,告韩信谋反的那个舍人的弟弟,其目的是为了救他的哥哥,即要被韩信处死的舍人哥哥,他才站出来作证的,他的证词很难作为铁证,有故意作假证之嫌。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韩信对于刘邦降他为侯,剥夺他的军权,并把他留在长安,一直防备着他这些举动非常不满,气愤之下,发了很多牢骚,其中包括口不择言地谈论了陈豨手握边疆重兵,又是军事人才,可能造反的事,而被人们传言为各种言论,因而传言被吕后知道了,就被当成是韩信参与陈豨的造反,因而作为罪名,以之作为定韩信死罪的理由。这从韩信后来哀叹自己当初没有接受蒯通让他自立为王的建议是有相通之处的。这就是说,韩信确实说过了一些要谋反的想法,但他没有参与实际的谋反行动,他只有思想上的谋反,而没有行动上的谋反,而即便如此,吕后也是不可能容他的。

刘邦与吕后(剧照)

四、谁是杀韩真凶,是何原因?

刘邦不杀韩信可能是真的,至少他暂时不杀韩信,韩信被带到长安时,还是自由的,刘邦还与韩信喝酒,在喝酒时,刘邦问韩信说他能带多少兵马,韩信很自傲地说刘邦只能带十万人马,而韩信自己带兵却多多益善,不过,韩信还给刘邦留了面子,认为刘邦虽然不能到兵超过十万,但却能御将,能驾驭韩信他这样的名将。

显然,杀韩信的是吕后下令的,在吕后看来,韩信是必须死的。

首先,杀了韩信对吕后掌控朝权是有利的。

“汉初三杰”都是不一般的能人,张良谋略超群,萧何善于理财和管理,韩信是军事天才,但是,为什么吕后只是杀了韩信,而却没有对张良、萧何采取措施呢?

“汉初三杰”(剧照)

萧何作为丰沛功臣集团的领袖,他与韩信不是一伙的,当时向刘邦推荐韩信,是为了汉朝的利益,但在后期,他不可能帮助韩信,他只能舍弃韩信,一是自保,二是维护丰沛集团的利益。但是,萧何也不可能自己要害韩信,他把韩信欺骗韩信,一定是吕后的指使,因为萧何不会与吕雉作对,所以,吕雉需要萧何,而且,萧何没有兵权,吕雉也不必杀他,留着她还有用。

张良历来与吕后关系密切,他曾帮过吕雉,为吕雉出谋划策,请“商山四皓”帮她的儿子,稳住太子之位,而且,张良后期已经表现出超脱隐居,不想参与朝政了,吕后没有必要杀张良。

而韩信就不一样了,韩信相对年轻一些,他又是军事天才,指挥过汉朝的千军万马,胸有韬略,战无不胜,而且,韩信历来不受制约,违令提前攻齐,要挟刘邦让他当代理齐王,又有曾拥有过封地齐国,若是让韩信活着,一旦有了机会,韩信将对吕后控制朝权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吕后虽然知道刘邦暂时还不想处死韩信,但是,她必须利用刘邦不在的时候下手杀了韩信,为他执掌朝权清除可能出现的障碍。所以,吕后杀韩信是有他的理由的。

吕后(剧照)

其次,吕后要杀韩信是很坚决的,有一个关于吕后杀韩信死的传说,表露了吕后绝不会放过韩信。当年,汉军在与楚军决战的关键时刻,韩信领兵追赶项羽至荥阳,便按兵不动了,刘邦弄不明白,便问萧何,萧何表示,韩信是在讨封。刘邦会意,于是,他封韩信为“三齐王”,即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此外,刘邦还赐韩信“五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遇绳不死,遇刀剑不死。韩信听了封赐之后,立即率兵大败项羽,汉军取得了决战的最后胜利。

后来,吕后与萧何合谋,召韩信进宫,吕后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不死,我得当面和君王说清楚。”吕后说:“你见不着君王了!”

于是,吕后令人把韩信吊在乐宫大钟里,上面有大钟罩着,不见天日;脚悬空于地面,无法立地。

吕后没用绳子勒死韩信,也没有用刀砍死韩信,而是让宫女用削尖的竹子将韩信活活刺死。如此一来,便没有违背当年的承诺,杀了韩信。

这传说正史没有记载,但由此可以看出,传言中表露出,吕后非让韩信死不可。

周勃(剧照)

结语:严酷的历史现实,都是权力欲惹的祸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呢?这是吕后受太强的权力欲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在《史记》里,吕后被记载在“本纪”中,这很明显,这是把吕后作为“女皇”来立传的。吕后杀了韩信,这对于她临朝称制和维护统治是有利的,他不能大意让韩信这样一个军事能力极强,而又屡次不听话的十分厉害的将领活着,不过让韩信有机会构成对汉朝皇权的威胁。

一代功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之手,而这个女人后来专权成功了,在刘邦死后,吕后控制了汉王朝的最高权力,成了虽没有皇帝之名的“女皇”,可是,她不知是否能料到,在她死后,周勃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了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而吕氏家族正是因为吕雉的专权才带来了后来的祸害,嗜权如命有时结果是很惨的!

4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韩信、张良、萧何三人文武有别,如果按照危险程度划分,韩信属于武将,而且不是一般的武将,在当时,韩信应该算是罕逢敌手的武将级别,因此如果我是刘邦,我也会首先防着韩信,就因为他是武将。宋太祖赵匡胤曾经说过:一百个贪官污吏(文官)也抵不上一个武将的危害大。可见历代帝王对于武将基本都是一个态度:谨慎防范。

刘邦手下的武将其实很多,例如樊哙、曹参、周勃等等,为什么单单韩信在刘邦眼中必须死,而且是首当其冲的必须先死,这就涉及到一个忠诚度的问题了。韩信对刘邦忠诚吗?不。

韩信原来在投靠刘邦之前,他只是市井一个不得志的文人。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他平时也配剑,但对于他来说那只是一个装饰品,象征着他祖先曾经是贵族的一个装饰品而已,到他这一代,他已经是一个不会持剑杀敌的文人了,只是他这个文人读的是兵法而已。

韩信在投靠刘邦之前曾经跟随过项羽,这可以勉强算他的第一点不忠。他朝秦暮楚,看到项羽不能重用他便跑了,跑到了刘邦的阵营。在刘邦的阵营也得不到重用,又一次逃跑,你说他是忠还是不忠?

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并且在刘邦面前极力的推荐他,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跃成为大将军。这一点刘邦对他可谓是是非常厚道的,按道理说,得到这样的殊荣,应该从此一直忠于刘邦的,但是韩信却没有这样做。

刘邦兵败彭城之后,为了解决后边的魏国威胁,加封韩信为左丞相,左丞相是百官最高的级别,这时候韩信可以说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理应知道收敛才对,然而后来的发展却是刘邦所没有料到的。

在韩信击败魏王豹,继而灭代国,又乘胜在井陉背水列阵,出奇兵打败赵国后他做了一个很过分的举动,推荐张耳做赵王。按说这样的事情是很敏感的,封谁当赵王是刘邦的权利。刘邦当时有两个选择,可以将赵国直接设置州县,归自己管理。也可以分封给彭越、张耳等等。但是最终决定权在刘邦,但是韩信却越俎代庖的直接推荐了。这样就犯了刘邦的忌讳。

韩信这样的举动是何意呢?从他在齐国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游说,并且游说成功了。但是韩信在知道了以后非但没有罢兵,反而违背信用,趁齐国军队没有防备突然进攻,这样不但牺牲了郦食其,也损害了刘邦的声誉。更过分的是韩信在攻取齐国后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

看出来了吧,前面韩信推荐张耳为赵王就是为了试探刘邦的底线,看刘邦是否舍得给臣下赏赐王爵,而假齐王则是很明显的为自己邀功。刘邦很不愿意,但是在张良的劝解下,还是封了韩信为齐王,而是是真齐王。也许从这一刻,刘邦已经有杀韩信的打算了。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后来楚汉对峙三年,未分出胜负。刘邦、项羽定下鸿沟之约。刘邦在项羽撤军后反悔,在楚军背后追击,同时刘邦约韩信南下围剿项羽。韩信呢?作为一个臣下,作为一个接受刘邦巨厚恩赐的臣下,韩信的反映是按兵不动。直到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他的封地,这时才搬动韩信起兵,这是什么行为?赤裸裸的要挟行为呀。

果不其然,当韩信率兵击败项羽后,刘邦立马就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并且改封韩信为楚王。这才在实力上打击了韩信一下。

综上所述,韩信的身份为武将,本来就容易遭受猜忌,况且他又不是刘邦的嫡系。韩信又在后来的一系列战事中,不满足于自己应得的待遇,一次次的邀功请赏,最终落了个惨死的下场,这能怪谁,只能怪他自己呀!

5

感谢头条邀请,我以为韩信的死,韩信自己有七分的责任,刘邦有三分责任,是他自己和刘邦一起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向绝路。

一、韩信出身赤贫,有点无赖。对刘邦有颗感恩的心。

淮阴人韩信,平民出身,家贫又放荡不检点,未能被举荐当官。他又不会经商谋生,经常依靠别人来糊口度日,年轻时在亭长家蹭饭几个月,后来惹恼了亭长老婆,每天提早开饭,韩信饿了几天肚子,和亭长断绝了关系。

后来,还穷得一连十几天要靠吃一个漂洗棉絮的老大娘送的饭食过日子。

老娘死了,竟然连一块坟地也要靠他人施舍。

当年身材高大,宝剑从不离身的韩信竟然受过年轻屠户的胯下之辱。

二、不当断瞎断。

韩信在项梁、项羽叔侄手下,干到执戟郎中,后负气归汉,只做到粮食保管员,后和十三个同案犯差点一起被斩,幸亏滕公夏侯婴救了一命,还被举荐为治粟都尉。后来在萧何竭力举荐下当上汉大将军,从此开始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他开始狂飙突进。

破三秦、灭了赵王、成安君陈馀所部,又逼降了燕国,灭了魏国、偷袭灭了齐国,打败了来援齐的楚国大将龙且。

其时,他的主公刘邦正被项羽围在荥阳,日夜盼着韩信的援兵,眼睛都快盼瞎了,谁知:拿来的却是韩信派使者送来的要代理齐王的文书,刘邦勃然大怒,幸亏谋士张良、陈平暗中踩他的脚,被迫订城下之盟,封他做了齐王。但韩信与刘邦的梁子就此结下。韩信官发精神动,新齐王这才发兵救援。

三、当断时不断。

楚军失去龙且(兵败于韩信自杀),项羽恐慌,派盱眙人武涉游说韩信自立,晓以利害,彻底剥下刘邦的画皮。客观地说武涉言之有理,如果韩信采纳,那是项韩双赢的结局,可惜韩信当断又不断!

韩信感念刘邦解衣推食之恩,要做一只洁白的波斯猫,婉言谢绝了。我最读不懂《史记》这一段!这位当年蹭亭长几个月饭的、蹭漂母十几饭、受过屠杀胯下之辱的脸皮很厚的韩信这时怎么变得脸皮薄得像美少女,弹之若破?

齐人人蒯通又用相人之术游说韩信,韩信感念刘邦知遇之恩,又拒绝了。

四、一错再错。

项羽既然已被刘邦憎恨,只想做稳他的楚王,却又收留了项王旧将钟离昧,错!

由齐王变成楚王时,仍有兵有地,要起兵仍有一线生机,却不反,错!

后来被陈平设计,被刘邦活捉,韩信由楚王变成囚徒,后贬为淮阴侯。他已经被扣在洛阳,他已经明白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应该夹着尾巴做人啦,死心塌地做只刘邦的落水狗啦,这样他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可他居然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刘邦,还居然日夜怨恨,以和周勃、灌婴同列为耻,还居然和刘邦在朝堂交谈时说:陛下只能统十万大军,而自己统兵多多益善。这叫煮熟的鸭子浑身烂嘴不烂,身为阶下囚,居然如此撒野,这是授君主以话柄,找死的节奏啊!错得一塌糊涂了!

再后来,形同囚徒的韩信居然异想天开,联合陈豨太守造反。前不反,后不反,到沦为阶下囚时居然带几个家丁、囚徒造反,像小孩子办家家,这个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弱智啊!自作孽,不可活呀!

结果,被萧何、吕后设计诱捕了,再次被囚,这一次玩笑开大啦,不仅自己被杀,还夷了三族。

五、刘邦的屠夫本性。

这个昔日在沛县爱吃狗肉,经常欠账的流氓亭长,他其实最大的爱好不是吃狗肉,而是做屠夫。

刘邦作为开国君主,出身低贱(无赖兼亭长),他有着很深的小市民意识或者说小民意识,他是没有强烈的出身自信的。他怕已经封王的同样出身贫贱的韩信、黥布、彭越等人跟他这个哥哥进城门,披上龙袍,他一直视这些封王的兄弟为刘氏帝国的大患,必将置之死地而后快。换言之,韩信即使在大汉开国后做只刘邦的“哈巴狗\",能否躲过刘邦的屠刀仍是个大问号!

望斧正!

6

不得不说,题主此题问的极有见地,自古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韩信之死,乃是刘邦借手吕雉而为之,可事实是,越读《史记》越觉得此事蹊跷,应该说,杀韩信一事,主要还是吕雉在作怪,而刘邦则因为瓜田李下的嫌疑,白白给吕雉背了数千年的黑锅。

一:刘邦想要换太子,群臣站队时,韩信没有表态

所谓“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也”,在刘邦革命成功,建立汉朝之后,年老色衰的吕雉已经不足以引起刘邦的兴趣,相比之下,娇媚可人、体贴人意的戚夫人则显得可爱的多,再加上吕氏家族的势力在建国后的极度膨胀,使刘邦不得不考虑将天下交给谁的问题。毕竟,生性“仁弱不类己”的太子刘盈在秉性“刚毅果决”的吕雉面前始终是讨不到好的。换言之,一旦刘邦去世,仁弱的太子刘盈很可能会使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大汉政权旁落。而这对百战身死、艰苦创业乃得成功的刘邦而言,几乎是不能容忍的。

而在刘邦打算更换太子,以确保刘氏天下绵绵不绝的时候,群臣百官的激烈反对不仅没能使刘邦就此低头,反而还加剧来刘邦易置太子的决心。但随着事件的日益扩大,貌似随意的太子之争逐渐演变成百官站队的政治抉择。当此之际,不仅最早追随刘邦起义的丰沛集团的老兄弟们表示反对,而且连后来加入的政治立场极不坚定的叔孙通等人也表示反对,甚至就连“汉初三杰”的张良和萧何也坚决反对,而张良则索性开始为吕氏出谋划策,帮助其请出来所谓的“商山四皓”。

如此一来,整个朝廷俨然形成一派拥护吕氏(太子刘盈),一派则因不敢明目张胆拥护刘邦,只能以沉默来示意的两大派。换言之,汉初政局亦因此而演变成了吕氏与刘氏之争。而同样身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却因为没能及时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而被心狠手辣的吕后惦记上了。话说,此时韩信虽然已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韩信的影响力在当时依然十分巨大。

二:心怀异志,刘邦出征时拒不随同的韩信将自己逼入了绝境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身经百战的刘邦再见了朝廷大臣的反应之后,也自然也就知道事不可为了。所以,在见过“商山四皓”后,伴着慷慨苍凉,悲壮莫名的“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之歌,刘邦的易置太子的打算也就烟消云散了。

太子之争虽已停止,可政治清算却才刚刚开始,汉高祖十一年,代相陈豨起兵造反,此时已经卧病寝疾的刘邦为了大汉江山不得不力疾前往,而在出发前,他前所未有的要求韩信随征代地,只可惜此时正“心怀异志”的韩信却自以为是的拒绝了。终于,在刘邦身在前线之际,吕雉假借韩信“阴谋谋反”的罪名,派萧何将其骗至长乐室一举斩杀。而在韩信将死之际,他也曾感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当然,这话具体指的是谁目前已无法确认。可就字面意思而言,所谓“而女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妇女和小孩”的意思。所以,倘就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的话,死到临头的韩信应该已经意识到,要啥他的不是刘邦,而是眼前这毒如蛇蝎的吕雉,吕太后!!

这样一来,刘邦在弃置韩信久不用之后,突然要求携带韩信随同出征的决定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刘邦要保韩信)。换言之,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刘邦妥协之后,以拥护吕氏为共同政治目标的利益集团就正式成型了。并且此一派势力在朝堂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刘邦出征要带韩信,身在前线却疑忌萧何,病入膏肓还要被大臣逼迫亲征英布,以及行将就木之际派人前往军营诛杀樊哙,而生性机狡的陈平却阳奉阴违等种种事件也就可以得到理所应当的解释了。

三:极为诡异的造反阴谋和迅若雷霆的诛杀活动

关于韩信在京阴谋造反一事,个人以为实在经不起推敲,首先,且不论此事之真假,就算真有此事,以韩信“谋定而后动”的秉性而言,在萧何前来邀请前往宫中的时候,他又岂能如此坦然相随?难道在惯用计策谋略的堂堂“兵仙”“战神”面前,区区一句“虽疾,强入贺。”真就能化解正在筹谋不轨之事的韩信的疑心吗?

换言之,纵然韩信确实心怀异谋,想要图谋不轨,但以其犹疑不决的秉性而言,此事应该还在筹谋阶段,那么所知之人应该只要极少数的心腹,而前往告奸之人却是被韩信关押起来的“舍人的弟弟”。如此说来,那韩信阴谋造反之事,岂不是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

再者,司马迁在叙述此事时,也用了一个很诡异的“欲”字,所谓“欲”,那就是还未付诸行动的“想法”。那么既然是想法,那太史公又从何而知呢?即便知道,那就说明事情已经泄露,而在“造反者死”的时代里,韩信又岂能如此轻易的随同萧何入宫?如此种种,在逻辑上都是很难说得通的。

所以,我始终相信,韩信虽有不臣谋逆之心,但这件事应该还在酝酿筹划之中,而吕后诛杀韩信,则不过是假借声势,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总之,归根到底一句话,韩信之死,实是吕雉的政治报复,而并非出于刘邦授意。可这也并不代表刘邦就不希望韩信死,也许,在他心里,他只想将其限制自由、软禁至死。毕竟,杀功臣(臧荼、彭越等)和杀韩信,终究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并不在同一量级之上。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7

韩信必死的理由,就是他的存在,对西汉江山就是个巨大隐患,刘邦在世尚能控制韩信,刘邦一死谁能制服他?刘邦以谋反罪干掉韩并诛其三族,一年后刘邦死。为了刘氏江山,我也是没有办法啊,谁叫你本事大威望高呢?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陪你!这就是流氓刘邦的内心独白,这也就是韩信必死的真正原因。韩信首开兔死狗烹的历史先河,但决不是最后一个,岳飞丶袁祟焕就比较出名,一句话君要臣死臣必死,至于萧何吕后秦侩等,不过是替皇帝老儿背黑锅罢了,岂有它哉?


8

所有“必须死”的人,不是危害到了别人的生命,就是危及到了他人的安全。危害到了别人生命的人,是害群之马,死有余辜。危及到了他人安全的,大都是自己无心,他人有意。


韩信的必须死,不是因为他危害到了别人,而是他危及到了别人的安全。


一、韩信其人其事


韩信是秦时淮阴人。年少时父亲去世,母亲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大。因为家庭实在过于贫穷,又不会多少谋生的手段,经常出去蹭饭。可他又品行不佳,更招人讨厌。曾接连数月到南昌亭亭长家吃闲饭,后来亭长夫人严重反感,撤走碗筷。韩信一怒之下挥袖远离再不回来。


腹中空空的韩信到河边钓鱼充饥,又饿昏在了河边。有个漂洗丝棉的婆婆同情他,每天给他一碗饭吃,接连几十天如此。韩信深为感动。


淮阴城中有一屠户见韩信虽身材高大,腰间还常佩一家传宝剑,但实在看不出有多少能耐。有一天他当众拦住韩信,说:“你真会用剑就刺死我,不然的话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默默的从那无赖的两腿之间爬了过去。这就是成语“胯下之辱”的来历。


秦末天下大乱。韩信投奔了项羽的军队,尽管他多次给项王写文章提建议,期待引起关注求得重用,但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此处不用爷,自有用爷处。韩信又跑到汉王刘邦的营中。虽然说有人举荐,做了个管粮食的小头目,但距离心中目标仍然很远。于是在一个朗月高悬的晚上韩信离营出走。和他交谈过多次的萧何听说之后,赶紧策马去追,留下了“萧何月夜追韩信”的美谈。


萧何追回韩信之后又和刘邦多次推荐其如何能力超群,普天之下难找到第二个,力荐任命其为大将军,且要设坛拜授。刘邦非常相信萧何,加上当时急需得到高人相助,也是病急乱投医,就死马当活马医,答应了萧何的请求。


韩信就这样成为了刘氏阵营的大将军。从此走上了开挂的人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水淹废丘一举夺城,京索之战以溃胜楚,拔旗易帜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韩信似乎是很轻松的挥洒着自己的才华,把一个一个的不可能改写成了战争史上的经典神话,赢得了兵仙、神帅等美誉,为刘邦集团最后赢得楚汉相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就是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头等功臣,却先被降爵,由楚王降成了淮阴侯,后又被夺走军权,最后竟然被悬挂在大钟之下,让宫中的一群宫女、厨师用木棒、菜刀杀死,而且被夷了三族。



二、韩信因何而死


有人说,韩信的死,在公认是“信史”的《史记》中写得很清楚,是因为参与谋反,被人供出之后,由萧何设计,吕后实施,最后刘邦下令夷平三族,这还有疑问吗?要知道,在封建时代,谋反那可是必死无疑的罪名哪!


按照《史记》交代,韩信确实有谋反的犯罪动机,也绝对有谋反的资本,据说还有谋反的人证物证,可谓铁案一桩。


可诸位看官冷静想想,如果你是韩信,你要谋反,会在什么时候?是在武涉游说、蒯荆劝反时,还是在最后兵权被夺,已成丧家之犬时?


更何况韩信对当初贫困时曾给过他饭吃的亭长、漂母都施以厚报,即便是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无赖,也用于军中,使他有了稳定的饭碗。这样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怎么会对于他有知遇之恩的刘邦反水呢?


历史是胜利者的西装之下的白色衬衣和火红领带,在出席盛大典礼之前必然是该漂白的漂白,该熨烫的熨烫。


韩信必须得死的原因,就是那句高深莫测的“你懂得”。因为他太强大了,强大到没有对手。


韩信在楚汉战争期间的每一次胜利,都是他走向死亡的阶梯。萧何、张良、陈平、樊哙等刘氏集团的核心成员都知道,他们谁都不是韩信的对手,即便联手作战,也未必是他的对手。刘邦也知道,自己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目下分封功臣,论功劳韩信必然最大,论威望韩信自然最高。不重封他,敢封谁?可论资历论亲疏,又怎么会把他排在首位?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有个叫《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故事:


京畿县尉李汧公在处理一桩盗窃案子时发现其中一名盗贼相貌堂堂,言谈不凡。进一步了解得知此人叫房德,本是书生,被盗贼胁迫参与作案,被捕入狱。李汧公就释放了他。后来在河北游历时偶遇房德,房已是一县县令。房德想报李公的恩德,就和妻子商讨。可二人觉得怎么回报都不合适:少了拿不出手,又怕恩公嫌弃,说出他日烂事;多了又有些舍不得。最后妻子提议,不如晚上趁个方便,了结了他的性命,一了百了。


这个故事中的房德和妻子,其处境与心理像极了当年的汉高祖和吕后。


更恐怖的是,韩信比汉初君臣年龄都小(到他死时才35岁,刘邦已是年过花甲)。刘邦更知道,要是这批老臣旧主有一日不在了,谁能管控得了韩信?


韩信的存在,不只对众功臣的地位是一种挑战,更是对江山社稷姓什么的一种威胁。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刘氏集团君臣之间心照不宣,但上下都知道,韩信必须得死!只是得等个合适的时机和找个能说得通的理由。


当然,韩信是不知道的。



三、刘邦在什么时候有了诛杀韩信的念头


刘邦是什么时候有了诛杀韩信的念头的?有人可能说是在汉四年。当时韩信平定了齐地之后,汉王要他带兵去荥阳解围救主,他却上书,说是齐境刚刚平定,齐人又狡诈多变,为了便于控制局势,请求做“假齐王”。


其实要比这早得多。这个时间只是刘邦坚定了诛杀韩信的决心罢了,真正有了杀死韩信的想法应该是汉二年。


这年闺九月,韩信和张耳打垮了代国军队,生擒了勇猛的夏说,刘邦抽走了韩信的精兵强将。谁知韩信带了一群新兵蛋子,却又在井陉夺了赵国的军营,俘虏了越王歇。韩信向汉王报喜,并提请汉王任命张耳为赵王。


客官也许觉得这不应该呀,哪里有大将拔寨略地,主子却动了杀心的!


有书君提请大家想想,一个人带一群不会打仗的人都可以攻城拔寨,那一旦他要叛变,谁人可挡?还有,前方大将只应该负责攻打,至于任命官员,那是主公的事吧?现在你却是定了人选通知我履行程序,眼里还有我吗?尽管人选是主公的亲家,但也是你的部下呀,你的部下都封王了,我将来封你为什么合适呢?


当然,那个时候肯定不会有任何的流露,时局不允许啊!


而实施诛杀韩信的谋划,必然要在项羽被杀死之后,要不,谁完成打败项羽的重任?


就是项羽死后,也不能直接把韩信杀了呀,尽管那样做身边的大臣们没意见,可天下人会评述的!必须要找一个既杀了他,又不用担骂名的方法,那必然是谋反。


可韩信太聪明了,怎样才能让他入彀呢?分步走,先削职夺权,再派人引诱,然后伪证,总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且,让萧何去骗人,既容易让韩信上当,又分解骂名;让吕后出面,妇道人家说事少。


可怜那韩信被做了果盘都不一定清楚自己必须得死,更没弄清楚自己的死因在于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年龄太小。而且,还搭上了“三族”。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9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人。其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196年,这年也是汉高祖十一年,估算他死时年纪约在40岁左右。

刘邦之所以能建立西汉,登基称帝,韩信居功至伟。说韩信是西汉开基第一功臣,恐怕无人能否认。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率汉军进至彭城(今徐州),被项羽击溃。韩信收拢溃卒,迅速与汉王会师于荥阳,并在此合力击败了气势汹汹的楚军,楚、汉两军方形成对峙之势。由于汉军一度溃败,齐、赵、魏等诸侯国先后叛汉降楚,形势异常凶险。为了扭转极度不利的局面,刘邦在这年8月封韩信为左丞相,命他率军攻伐齐、赵、魏三国,以免腹背受敌。

韩信果然了得,他巧妙用兵,出奇制胜,一举平定了魏,打败了赵,并击杀赵军主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之后,他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应齐王田广之邀,楚国大将龙且率20万楚军来救援齐国。高密潍水一战,韩信佯装溃败,待龙且率楚军追兵半渡时,汉军按事先安排决堤灌淹,河水呼啸而来,吞噬一切,齐、楚联军猝不及防,被溺毙以及自相践踏而死者难以计数,韩信指挥汉军乘势反击,大破联军,阵斩楚将龙且,俘虏了齐王田广,一举荡平了齐国,韩信自立为齐王。刘邦虽然恼恨韩信自封齐王,但慑于他智勇双全,战功赫赫,麾下又人多势众且能征善战,只好先隐忍不发。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调集诸路大军,和项羽决战于垓下(今安徽蚌埠境内)。在这次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大决战中,齐王韩信先按兵不动,后刘邦以大肆分封土地为报酬,他这才亲率30万主力参战。刘邦采纳韩信之策,设下十面埋伏,一层层设防,将项羽的十万楚军围得像铁桶一般;他们还命人在四面高唱楚歌,楚军将士听了更思乡心切,致人心涣散,斗志全无,纷纷逃亡而去。力能举鼎、勇悍无敌的楚霸王项羽见大势已去,被迫拔剑自刎,曾经最有希望问鼎的楚国至此败亡。

在此之前,韩信手握重兵、盘踞齐地时,齐人蒯彻曾经几次警告他不要过于相信流氓成性的枭雄刘邦,提醒他记取越国大夫文种、范蠡的历史经验教训,防止并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敌破臣亡”的旷古悲剧。蒯彻指出,如今你韩信的处境已极其危险,因为你“戴震主之位,挟不赏之功”(功高震主),必然为汉王所忌惮。蒯彻建议他在实力最强时早做打算,在其“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的客观形势下,“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再观望时局,相机夺取天下。可惜韩信全没听进去,他相信刘邦的人品,自认为功高望重,且手握雄兵,汉王又岂奈我何。睿智的蒯彻见其不听劝,必会出大事,害怕遭其牵连,于是装疯逃逸。

果然如蒯彻所言,项羽灭后,刘邦立马将矛头对准了韩信。韩信被削夺兵权后,他虽然明白刘邦嫉妒他的才能和功绩,已经猜忌他,但自己没什罪过,又被夺去了兵权,他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后来,他被刘邦分封为有名无实的楚王,到楚国后变得异常谨慎,出入戒备森严,有人立马上书诬告他欲谋反。项羽的旧将钟离昧和韩信是故交,项羽死后他投奔韩信,又有人密告刘邦,刘邦命韩信将钟离昧斩讫枭首报来。当韩信提着钟离昧的首级去拜见刘邦,刘邦却命武士将他五花大绑起来。韩信这才明白过来,他喟叹道“悔不听蒯彻、钟离昧之善言,如今天下已定,我是该死了” 。狡黠的刘邦并未马上诛杀他,只是将其降职贬为淮阴侯,并且禁止他去封地,实际上将他软禁了起来。

从被圈禁到被处死这数年中,韩信对刘邦的屡屡失信与刻薄寡恩有了深刻的认知,并心生怨愤,平时总是抑郁不乐,并长期称病不朝。他恃才傲物,即便是周勃、灌婴、樊哙这等开国猛将,他也不愿与其为伍,整日牢骚满腹。就连“布衣皇帝”刘邦,他似乎也未放在眼里。史载,有次刘邦和他闲谈,议论起天下兴亡得失之事,又谈起诸将所立的功勋,韩信似乎谁都看不起。刘邦问:“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能带十万兵马”。刘邦再问:“那你能指挥多少兵马呢” ?韩信:“臣是多多益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由来)。刘邦诡谲一笑曰:“你那么能耐,缘何被我所擒” ?韩信只得硬着头皮说:“陛下虽不能掌兵,但能御将,这就是你能擒住我的原因所在”。他自嘲曰:“此乃天意,并非人力可为”。从此,刘邦更加不信任韩信了,韩信也更加怨恨刘邦了。

后来,他暗中联络阳夏侯陈豨,准备起兵造反(是被逼反而非主动造反),不料再次被手下人告发。此时,刘邦有事外出,不在朝中,吕后和萧何商量,把韩信诓骗入宫,逮捕监禁起来。后来,吕后命一群宫女用竹枪将他刺死。一代名将,一生杀敌无数,最后居然死在一帮柔弱宫娥之手。据说,临死前,他追悔莫及地哀叹道:“我不用蒯彻之计,反被妇人小子所欺”!吕后还不罢休,下令灭其三族。刘邦回朝后得知韩信伏诛,既喜又怜,诏命厚葬之。

韩信是个“上马草军书,下马击狂胡”的军事奇才,只可惜他政治眼光稍逊,情商偏低,在战场上他深谋远虑,用兵如神,势如破竹,而在更为凶险的政治较量中却屡出昏招,一败涂地,最终身死族灭。 纵观韩信短暂而传奇的一生,雄辩地证明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名将,对于建立汉朝的功绩无人可比。然而,也有史家指出,他功名心热,不能“学道谦让,不伐其功,不矜其能”,说白了就是不能视富贵若浮云,大功告成后急流勇退,反而居功自傲,因而不能见容于权谋老到、且帝王手段戾狠的刘邦,最后被逼图谋造反,遂被登极后正处心积虑地大肆屠戮“功狗”、早欲置他于死地的汉高祖抓住把柄,落得个身首异处、牵累三族为其陪葬的可悲结局。

【答题不易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10

谈到韩信的死,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韩信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这句话流传了千年不衰,揭示了很多功臣勇将的最后下场。其实韩信的死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其中为什么被吕后所杀就是很多人疑惑不解的。

吕后就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吕雉列入了本纪,大家知道本纪是用来记载帝王的,这里面有两个人物比较特殊,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另外一个就是吕后吕雉。他们两个尽管没有称帝,但是实际上都建立了帝王之功,如果说项羽建立了灭秦的不世之功的话,那么吕雉就是守业之功,大家往往记住了吕雉对戚夫人和刘氏诸侯的狠,忘了吕雉推行“黄老之术”,让西汉在建国之初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韩信死于吕后之手是有原因的,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守业不需拓土之臣

韩信做为汉初三杰之一,属于典型的开疆拓土之臣,让他杀伐决断天下无双,但是让他奉行“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却不是他的专长。在这个时候,国家最需要的是萧何、曹参这样的守业之臣,况且韩信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本无不臣之心,但是总是让人感觉他不安分,刘邦对于韩信的态度是夺其权虚其位,本来并没有打算要他的命。

二、杀能立威、震慑群臣

但是吕后不同,吕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保住儿子刘盈的帝位,必须在群臣中立威,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除掉有影响力的人来震慑群臣。吕后其实一直在物色人物,这个人的选择很有技巧,稍有不慎不仅起不到震慑群臣的作用,还会导致危及自身的结果。

最后吕后把目标选定了韩信,做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和萧何、张良不同,萧何不争不取、自污保身,张良舍名求全、隐忍不争,吕后没有对他们下手的理由,对付萧何和张良不仅不能起到震慑群臣的作用,反而会让自己失去人心,完成孤立自己的局面。

三、吕萧联手、各有所需

但是吕后自己就算是想收拾韩信,也是不能做到的,因为韩信压根就不会上她的当。因此吕后找到了一个韩信十分信任的人做帮手,这个人就是萧何,当让吕雉是以刘邦的名义来找萧何的。

萧何是了解刘邦的,他知道韩信一直是刘邦的一块心病,除掉韩信只是个时间的问题。既然吕后有这个心思,那么自己也犯不上违背了吕后的意思,他知道得罪了刘邦不一定立刻就死,但是得罪了吕后一定不会有好下场,而且是立刻马上。

但是做为老朋友,萧何和韩信相交多年,说一点感情也没有是不现实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萧何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帮助吕后,得到了萧何的帮助,吕后杀韩信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毕竟萧何的影响力在朝廷中举足轻重,萧丞相支持自己,韩信你必死无疑了。

四、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生死一知己”中的知己指的就是萧何,大家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似乎韩信的成功和失败都取决于萧何。但是在我看来,韩信自己的性格,是决定他悲惨命运的关键所在。

关键时刻不能当机立断,犹豫不决害了韩信自己,也害了追随他的人。韩信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位老妇人对他有一饭之恩,激励了他的进取之心,才终成一代名将。最后也是由于被吕后选做了立威的对象,韩信才死于非命,吕后知道韩信这个人的弱点,但韩信不知道吕后的狠辣和萧何的背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