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樊哙、韩信、曹参、周勃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何会精通兵法?

樊哙、韩信、曹参、周勃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何会精通兵法?

2020-10-13 02:02阅读(65)

樊哙、韩信、曹参、周勃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何会精通兵法?:看了一些这个时代的历史,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如果不对地方,见谅。没有吧。除了韩信,其它人都是

1

看了一些这个时代的历史,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如果不对地方,见谅。

没有吧。除了韩信,其它人都是莽夫。

樊哙、曹参、周勃,都是刘邦当年的同乡好友,也就是一些过命的酒肉朋友。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们也就算是一个能带兵厮杀的将领而已。所以刘邦才找到萧何帮忙。但萧何才能相比张良,有稍逊一筹,所以,最后张良当了军师。

在选择大将军时,刘邦不用樊哙、曹参、周勃,而起用没有任何战功的韩信,也是因为樊哙、曹参、周勃不会什么兵法。但韩信是萧何推荐的,有经天纬地的才能。

韩信可不是草根出生哦,只是生于民间,但还是有王室身份的。所以才有读书的可能。韩信熟读兵法,在当时属于兵法迷。心中有大报复,所以才甘愿受胯下之辱。在项羽军事集团,不受项梁重视,因此投奔了汉军。在刘邦军事集团,被萧何发现其才能,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刘邦最后的发家致富,完全是靠韩信,否则,刘邦出不了汉中,耗不死项羽。可惜的是,刘邦功成,宝剑只能进冢了。

2

用今天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高手在民间。另外,古代这些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草根,因为在他们心里,英雄不问出处。

3

为什么一帮看起来处于社会底层的泥腿子、草根不但敢于起兵,而且还深通兵法,真的很神奇,不是吗?

可是,如果对当时的社会情况略加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太正常了:

春秋战国时代各大小国家之间你征我伐打了上百年,而古代的兵役制是上至六十下至十五全民皆兵,所以对老百姓来说战斗的基因和意识是深入骨髓的,尚武斗狠更是成为民风!秦统一全国,但二世而亡,安定的时间并不长,许多六国贵族、中下级文武吏员和遗老遗少慑于严刑峻法的高压而蛰伏街巷士庶间表面上遵纪守法安分守己,私下里却都磨刀霍霍伺机而动,所以战斗的意识和素养并不缺乏!至于兵法什么的,没有读过书的一部分人是凭着勇气和狠劲在实际战斗中学来的,而读过书的一部分都是有来历的(基本是六国贵族或旧日吏员、遗老之后),就如韩信也是有老师的!而且在古代读书人所学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已经很全面的保证了基本的军事素养!再加上个人的天赋和演习能有较高的军事涵养也就可以理解了!而所有条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刘邦给了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刘邦虽被称为无赖、渣男,但他最大的本事一个是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凝聚力),另一个是坚韧不屈的意志!再一个就是激励和用人的本事!他把这些人聚到一起,然后具体事务放手让别人去干,而实践是最能让人快速成长的——特别是失败!至于文化什么的并不是非得在学校里才能学到的!这些可以参照建国初的许多将军的成长史和阿里的十八罗汉!

这些也充分证明一点:跟对人是多么重要!

4

事实上刘邦身边的众人里只有韩信张良二人是有所准备的。

张良就不必多说了,其一生都在为灭秦复韩奔走。韩信也是自幼熟读兵书,其目标就是带兵打仗,沙场征战。但是其余的人是真的大势所趋,按照现在的说法他们就是一群站在风口的猪,包括刘邦在内。如果秦朝的统治再长几十年,他们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樊哙卖狗肉的,周勃吹丧的,灌婴卖布的,夏侯婴是司机,刘邦村主任,也就曹参是个典狱地位和履历稍微要比他们强上一点。你要说他们人人精通兵法,那是在开玩笑。

纵观刘邦起兵生涯,前中期你从这些人身上你就看不出有什么谋略,一切都是顺势而为。刚开始里应外合占了泗水郡,结果看家的雍齿叛变,刘邦成了孤家寡人,打了几次都没打下来,只能去投奔当时楚地的大腿项梁,之后也是一直在别人手底下做事,让你干啥你干啥,基本没有什么自己发挥的机会。一直到自己西征灭秦的时候刘邦才算是真正独立出来。

这个时候刘邦的阻力其实也不大,秦军主力在巨鹿和诸侯联军对峙,西征路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强敌,不过即便如此,刘邦打启封打不下来,打洛阳打不下来,稍微遇上点秦军正规部队刘邦的乌合之众都够呛。刘邦带人绕了三个大迂回,一直到了南阳,听取张良的建议围而不攻,秦军守将投降后刘邦居然还给人家封侯。从此,一路走秦军一路降,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打到了咸阳城下。

刘邦这一路是连坑蒙带拐骗,要不项羽不服气呢。刘邦手下的几个丰沛同乡在这一路上也是迅速从一个村夫野汉成长为能领兵的将军。即便是这样,在楚汉战争期间也才堪堪有了抵抗项羽的能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有人天生就是能带兵打仗的将军,都是一步一步成长的,包括刘邦,经历过灭秦战争、楚汉战争的他在称帝后面对英布时也毫不露怯。而且刘邦的那个时代,七国纷争刚刚结束不久,武风正盛,上阵杀敌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5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打仗的事情,毕竟不是纸上谈兵,历练多了,就会掌握带兵打仗的学问。

樊哙是杀狗卖肉的屠夫,韩信是项羽帐下的执戟郎中,曹参是沛县的典狱,周勃是个吹鼓手,都出身草根。话说过来,刘邦也不过是个亭长,相当于村主任。

这些人跟着刘邦举旗起义,韩信是后入伙的,干的是掉脑袋灭九族的生意,打仗是大事情,生死相关,成败所系,自然要十二万分小心才行。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而打仗最能锻炼人,每次战斗都会有很多人战死,能留下的都有两把刷子,都是精英。樊哙、曹参这些人能够在战场中活下来,都是人精。

打过几次仗,就会有人领悟其中的道理。如果做的好,马上就会有收获,做的不好,马上在战场上就会有损失,这比任何课堂都实用。

通过战争,逐步学会如何带兵、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防守、如何冲锋,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故布迷阵,如何虚张声势,如何赏罚,这些都是要在战斗实践中才能摸索出来的。

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最初也是有几百人,这里面出几个会打仗的将领,甚至成为大将军,裂土封疆,也不稀奇。

具体到这几个人而言,又各有不同。

樊哙是以勇猛忠心闻名,并不是精通兵法,只不过见得多了,也能带一支军队打仗而已。

曹参军功第一,攻城略地最多,但后来又做丞相,为文臣第一,他更熟悉的不是兵法,而是人心。更向往黄老之说,无为而治,萧规曹随,看似简单,实则高明。

周勃也是勇将,但没有太大野心,风头也被韩信、曹参压住,属于资历稍浅些的开国大臣,反而更安全,后期周勃发威,参与诛吕,平定七国之乱,两度拜相,是很厉害的人物,当然也懂兵法,属于被低估的人物。

韩信是喜欢研究兵法,能够带领大兵团作战,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所以韩信取得的成就最大,是真正的懂兵法的将领!韩信懂兵法,但政治上过于幼稚,被吕后和萧何联手害死。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ji

6

1、他们不是精通兵法,他们是会打仗。

2、他们出生草根,但他们不是草莽,他们都有姓氏,说明他们是贵族后裔或者庶出,至少是有产平民。最惨的韩信还有把宝剑呢,加上他读过兵书,那个时候,读书可是贵族事业。

3、秦末距离战国不过十几年时间,那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成年男子对于战争并不陌生,基本的战斗素养都有的。

4、这几个人是要分开看的,樊哙出身屠夫,日日见血,勇气是不缺的,再加上必要的战斗素养,必然是悍将。曹参是小吏,在那个年代,文武不分家,能管束众人,必然对于文武之道都有两把刷子。韩信是韩国王族后代,庶子,文武双全,战神般的人物。周勃低级武官出身,是个小军官,行军打仗是吃饭的手艺。

5、他们跟对了人————刘邦,得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得不说,有些人是天生的,大家都说刘邦是流氓,但刘邦首先是能镇的住一方的泗水亭长。这个人少有英气、壮有豪气、老有志气,带领着这群布衣,慧眼识珠,聚拢人才、用其所长、兼并天下。

7

只有韩信精通兵法,樊哙、曹参、周勃并不精通兵法。

韩信应该是没落贵族,是读了书学了兵法的,再者军事天赋奇高。天赋这东西是没得比,人家天生就比你高明,不是一个层次。樊哙、周勃、曹参也各有天赋,只不过比不得韩信那种天才,他们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长为出色将领,会打仗,能打仗,冲锋陷阵不在话下,但说他们精通兵法就高抬他们了,他们连名将的边都靠不着,只能算是勇将。更关键的一点是他们都是刘邦的心腹,身份、地位自然随着刘邦水涨船高,刘邦给他们的平台也越来越大,他们见识到的、能学到的自然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水平自然提高。一句话,平台很重要,如果不跟着刘邦,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草根,跟了刘邦就有了质的不同。同样,刘邦不是恰逢秦末乱世,他也就是个默默无闻的亭长。

他们那种成就与富贵非人力所为。

8

换个角度,问几个问题来回答吧。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四个是以刘邦为头目的一部分跟班,成名前是天天混在一起的一帮三十多岁的人,这是什么毅力?你能找到五个以上朋友、同事一起混的这么粘的吗?有这毅力、有这心计的人群吗?我身边没有,尤其三十岁以后,更没有。

2、刘邦这种心眼多、使坏、占便宜、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他身边人如果脾气秉性不一样,能混一起去?这种性子和方法论,用在拉拢人、打仗、抢地盘,行不行?是不是兵法?

总结,所以心智成熟、有理想、抱团的这么一伙人,古往今来,能成事不?

9

这几人中,精通兵法的只有韩信,那几位只能说敢打,在战争中磨炼出来。韩信是韩国公子出身,属贵族或王族出身,在七国争雄时代,七国的王族为国家生存,都以兵法为第一学问。韩信在祖辈的熏陶下,有了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连刘邦也不放在眼里,说刘邦只能支挥小部队打打,我韩信带兵多多亦善,多少部队都能指挥得了。

想说的是,军事指挥虽然不学也能去指挥打仗,但军事指挥涉及的专业知识太多,指挥员需要正规培养。指挥员是人尖子挑出来培养。革命军队从红军时期就建立红军大学培养指挥干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要求提干必须先进军校学习,各国各军都注重军事教育。各国的皇族都要进军校学习,政要也是军校学员出身。军事指挥能力是最高的能力,不要认为当兵的就是老行伍,大老粗,土大兵……当兵的是最有文化与素质的群体。

10

樊哙是卖狗肉的,周勃是给别人家办丧事的吹鼓手, 曹参出身于小吏,韩信是平民,早年双亲,家中贫困,靠蹭饭为生,全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

樊哙和周勃,曹参都是刘邦的老乡,来自沛县。

樊哙是刘邦的妹夫,娶的是吕雉的亲妹妹,樊哙是杀狗出生,胆子非常大,体魄好,象黑旋风李魁,两把夹钢板斧见人杀人,见鬼剁鬼。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立功显赫。刘邦在晚年因为听信谗言,想杀他。刘邦先病死了,公元前189年,樊哙也因病去世。

周勃出身贫苦没错,但他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周勃是一个很角色,在战场上杀敌非常猛,鬼点子多的很。周勃于孝文帝十一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曹参没打仗之前,是管理监狱的,有一些管理才能,自从跟随刘邦起义之后,曹参屡建战功,为刘邦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多个县,可见其骁勇。曹参在孝惠皇帝继相三年后,病逝。

韩信一个真正的军事天才。韩信早年就失去双亲,家中贫困,吃不起饭,靠蹭饭吃活了下来。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先加入了项羽部下,后又加入了刘邦部下,善于排兵布阵,不光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大谋略,还有不逊于项羽的背水一战,勇者无敌!韩信更是亲手打下了大汉王朝的半壁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最后被吕后召进宫,算计装进了麻袋里,被几十名宫女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樊哙、曹参、周勃精通兵法,绝对不是从书上学来的,而是通过常年打仗实践练出来的,还有刘备能知人善仼,只有韩信是真正的天赋型选手

刘邦当过亭长,相当于现代的镇上的公安局局长,黑白两道通吃,擅长打交道,脸皮厚。

刘邦带着一帮老乡樊哙、曹参、周勃等人一起去打仗,这些人原本就是不怕死的一群人,再加上一场场仗打下来,比殊死搏斗、拼命立功,砍砍杀杀,慢慢掌握了打仗的要领,但是兵法真的不是很懂。再加上刘邦擅长知人用人,也愿意给机会和提拔,一路打下来就成了一代名将。

韩信才是真正的厉害打仗奇才,刘邦的部队,在韩信为统帅之前,基本上是小战小胜,大战大败。刘邦被项羽赶到了汉中,一路赶到绝望,手下人根本提不出什么战略性的想法。直到韩信来了,才是一路开挂的节奏,韩信还说出了纵观天下之大势,提出了抢占关中、消灭故秦三王的战略计划。韩信还是一个很棒的将帅之才,能打仗,还会练兵。

韩信还教刘邦的手下兵将学会了战术上的安排,比如曹参周勃等人,一直就担当韩信的副手,后来就逐渐能够独当一面。

我是@予小草说 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持续不断回答,可发表你的看法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