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诸葛亮五次北伐,威震魏国关中,魏国为何会先灭蜀国?

诸葛亮五次北伐,威震魏国关中,魏国为何会先灭蜀国?

2020-09-05 06:34阅读(122)

诸葛亮五次北伐,威震魏国关中,魏国为何会先灭蜀国?:刚刚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何曹丕置蜀国不闻不问,一个劲猛攻孙吴。现在又看到了诸葛亮北伐,威震关中,反而

1

刚刚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何曹丕置蜀国不闻不问,一个劲猛攻孙吴。现在又看到了诸葛亮北伐,威震关中,反而是魏国先灭掉了蜀国。

夷陵之战后,蜀国已经是可有可无,魏吴基本不把它作为存在了。魏吴眼里只有对手,彼此对决已经到来。

可由于曹丕伐吴的江陵之战因为疫疾撤军,另一次规划的广陵之战也因为天气严寒而作罢。曹丕英年早逝,再也没有机会讨伐孙吴。

令魏吴没有想到的是,蜀汉利用这个战略机遇期,咸鱼翻身。经过诸葛亮五年苦心经营,蜀汉缓过来了,还扎扎实实嘚瑟了一把。这大出曹魏意料,打了曹叡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228年,诸葛亮在曹丕病逝两年后,开始了伐魏。

由于曹魏根本没有想到蜀汉还胆敢主动进攻,得到蜀汉进攻的消息,大臣们都很惧怕,可年轻的曹叡却很开心。说:“正愁蜀汉龟缩在山里不出来,不好收拾他,现在出来了正是我打败他的好时机。”

朝中的大臣尚且害怕,就更不用说近十年毫无战事的西北州郡,疏于防御,听说诸葛亮大军北伐,自然更加惧怕。

诸葛亮屯兵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初次出兵,可谓是威震关中、陇右。

这跟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一开始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刘备发动伐吴之战,一开始势如破竹一样,在对手毫无防御的情况下,取得战役初期胜利,这算不得啥。

常言道,奶胖不算胖。蜀汉所有的战事包括前期的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是突然袭击。看上去气势很雄壮,三板斧之后,也就偃旗息鼓啦。

诸葛亮也一样,由于安排马谡守街亭这一重大战略失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很快就失败了。之后的历次北伐,也几无大的收获。

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次北伐,屡屡无功而返,充分暴露了蜀汉势力严重不足。

诸葛亮病逝后,蒋琬、费祎主政时期,认识到了蜀汉的不足,几乎没有挑起对魏国的战事。魏国延续曹丕时期的策略,还是把东吴作为主要的对手。

姜维主政时期,又重新拾起了诸葛亮的衣钵,更加频繁的伐魏,姜维就是典型的“狗不咬用棍捣”的套路。

魏国不讨伐你,你惹他干嘛呢?

等魏国跟吴国决战的时候,你背后弄他一下。吴国不亡,蜀汉就安全。

但姜维屡屡北伐,把蜀汉的国力彻底拖垮啦。

既然吴国不好对付,那就先把蜀汉灭了吧。蜀汉已经侥幸多生存了四十年,再存在下去,不说魏国,就连刘禅自己也没情绪啦。

之所以曹丕置蜀汉于不顾,先灭吴国,是因为魏国在实力上有灭掉吴国的可能。只要吴国一灭,蜀汉就会缴枪投降。

但曹丕依然不走运,屡屡遇到意外情况的发生,没有实现自己的意愿。

试想一下,夷陵之战后,曹丕随便派遣一员大将,从汉中出兵就会灭掉蜀汉。那时的诸葛亮已经无能为力,再组织像刘备那样的汉中保卫战啦。但曹丕过于轻视蜀汉,没料到诸葛亮沿袭了刘备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居然咸鱼翻身啦,这也是历史的偶然性。

等司马昭腾出手来,决意要消灭蜀汉的时候,蜀汉就在劫难逃啦。

曹丕先灭吴再灭蜀,跟司马昭先灭蜀后灭吴,都是很正确的战略,只不过司马昭比曹丕运气好一些而已。除此之外,没有根本区别。

2

如果不是蜀国自己作,魏国本来没打算先灭蜀的。

魏国对伐蜀一直非常谨慎

三国时期,魏国一言不合就大举伐吴,但伐蜀一直非常谨慎。

曹丕组织过三道伐吴,又三次伐吴,曹睿也组织过伐吴,每次都轰轰烈烈。江陵之战、东兴之战,打得惊心动魄。

魏国伐吴,说打就打,打了就打了,输了就输了,一直都是干脆得狠。

但在伐蜀上,魏国就磨叽多了。

汉中争夺战,曹操磨磨唧唧准备了大半年才出兵,结果进去打了2个月就退兵了。

曹真伐蜀,出兵前陈群、司马懿、曹真大家磨叽了很久。最后出兵遇到大雨,蜀国的毛都没摸到(也可能摸到了几根毛)就退兵了。

曹爽伐蜀,从准备发兵到退兵,整个过程曹爽一直和司马懿在磨叽。最后退兵,曹爽、夏侯玄还成了笑话,为时人所讥。

即便是司马昭决心伐蜀时,满朝上下也很磨叽,连邓艾都表示反对,只有钟会一人支持!

所以,魏国一直不太想去打蜀国。既捞不到什么好处,还容易给自己搞出一身毛病来。

伐吴一直是魏国的优先选择

今天的朋友都知道:要取江南,要先平蜀,平蜀后顺流而下,可以平吴!

不过当时的魏国君臣可没有这样的历史经验可以学习!吴国是历史上第一个以长江立国与北方长期对峙的势力!

魏国可以借鉴的,是刘秀平公孙述。

当时,刘秀正是先平定荆州等地,再从陇右、荆州两个方向夹击西川。(最后因各种原因,荆州方面变成了主攻)

所以,魏国一直在讨论的,是伐吴。

邓艾作“济河论”,就是希望通过屯田强化淮南的粮食供应,以备伐吴。

魏国的核心区在洛阳、邺一带,从这里出发,确实是吴近而蜀远。

所以,魏国伐蜀,要千里馈粮,劳师动众,但魏国伐吴,就近发粮,非常便利,即使打不过至有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魏国一直优先伐吴,本来没打算先伐蜀的。直到···

不必再过于防备东吴

魏国不敢发起大规模的灭蜀战争,诸葛亮、姜维敢于数次北伐,很大程度上与吴国的牵制有分不开的关系。

魏吴的边界线漫长,魏国始终在荆州、淮南战场保持着20万左右的军事力量。

由于魏国需要在洛阳保持10万以上的中军以为预备,并在北境安置10万以上的军队,所以,魏国能用于对蜀作战的只有10来万人,并没有绝对优势。

淮南三叛,让魏国明白:不必太担心吴国了!

当时,孙吴趁机抵达寿春一带,配合叛军一起反抗司马家。

可是,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吴国仍然控制不住局势,败逃而出。

这个事情说明:不必太担心吴国。就算吴军进入寿春,又怎么样呢?

一方面: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即使全力伐吴,自己也没有机会;

另一方面:即使削弱防吴力量,吴国也没有机会。

那么···如果蜀国有机可趁的话,抽调力量伐蜀是天然的选择!

好巧不巧,蜀国,正好也开了桌赌局,等着魏国去参加。

姜维开的赌局

姜维北伐,确实耗费了国力,但即便如此,蜀国自己不作死,魏国仍然没有可趁之机。常年与蜀军打交道的邓艾也知道:蜀军仍不可小视,伐蜀机会仍然不大!

可是,蜀国自己却给魏国打开了一扇门!

262年,蜀汉灭亡前1年,姜维作了两件事。

1、聚兵敛谷。

姜维认为:凭借秦岭阻击,打阻击战没意思,不如把敌人放进来打!

所以,蜀军改变了魏延、王平时期的防御策略,撤险要驻军,屯兵于汉、乐两城及阳安关,企图把魏军放进来打!

2、屯兵沓中。

姜维为了避祸,引军到沓中屯田。

姜维的意思很明显:一旦有事,汉中蜀军把敌人放进来,姜维率蜀军切断魏军补给线,封锁退路,聚歼魏军!

姜维开的赌局很不对等:姜维赌胜了,充其量打一场类似于当年陆逊“石亭之战”这样的胜利,赢得一些功绩,但却改变不了局面。而姜维一旦赌输了···蜀国就要灭亡了!

姜维如同一个赌徒,高喊着:比大小,我压10万,来赌一把!

赌10万!但蜀国的全部赌本也就只有10万,但魏国的赌本有100万!

司马昭又不傻,为啥不来赌一把?

司马昭抓住蜀的命门:一道数学题

当年,曹睿想伐蜀时,刘放给曹睿算过一笔账:魏蜀边界这样的地形,攻势方要3:1的优势才能作战!

一直以来,魏国要投入3倍于蜀的优势兵力还是有些吃力的。

现在,姜维给了司马昭机会!

司马昭断定:蜀军共计9万!姜维在沓中带了5万,成都及对吴边界至少1万,汉中充其量不过3万人!

于是,司马昭做出了安排。

1、西线,邓艾率3万人牵制姜维,诸葛绪率3万人切断姜维进入汉中的通道。

这样,6万人对姜维5万人,歼灭姜维没有把握,但牵制住姜维还是问题不大的。

2、东线,钟会12万大军进攻3万汉中蜀军。

如果用对等兵力把姜维牵制住,那么,汉中战场,魏军将形成4:1的兵力优势,比刘放当年3:1的假想还要富余!

司马昭认为:如此拥兵,汉中可得,而一旦汉中可得,蜀汉就必然灭亡了!

失控的赌局

如果司马昭在赌桌上的对手只是姜维,那么,姜维未必不能保护蜀国。

姜维再次出乎了司马昭的预料。

姜维的巧妙用兵,甩开了诸葛绪,回到东线。

可是,姜维并不能控制蜀国在赌桌上的表现。

此前,姜维预感魏国要进攻,为了确保汉中,已经请张翼加强阳安关口,廖化加强阴平桥头。

可是,由于黄皓阻止,未能如愿。

最终,阳安关守将投敌,汉中失守!

姜维退守剑阁,再次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堵住了魏军。

魏军一度因粮运困难,考虑在汉中转取守势,暂且撤回大军了。

可是,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在绵竹关全军覆没,蜀国士民纷纷躲避不敢阻击,刘禅不战而降···

可以说:不管是邓艾的奇谋,还是诸葛瞻、刘禅乃至蜀中士民的表现,都是姜维控制不了的,也是致命的!

这是一场失控的赌博!

蜀汉灭亡了!


蜀汉国力一直弱于魏国。到了蜀汉末期,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双方实力更悬殊了。

可是,正如邓艾所判断的一样:如果蜀国继续依托天险防御,魏国并没有可趁之机。

如果姜维不开这桌赌局,魏可能暂时还没有什么好机会灭蜀。

姜维组的这场“开放式赌局”是蜀国灭亡的加速器。

这是一场蜀国根本输不起的“开放式赌局”。

魏蜀国力悬殊,邓艾等人将略又不在姜维之下,姜维哪有制敌的把握呢?而蜀国经济疲敝、内部矛盾尖锐,危急关头,姜维纵然将略杰出,又怎么能预料国内形势的发展呢?

蜀国,亡于这场不该开的赌局。

3

是形势决定了魏国一定要先灭亡蜀汉,而后再消灭孙吴政权的。这是为什么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国家是蜀国。无论是从地盘对比上,还是从人口和财力、物力对比上,蜀国都是最弱的。而且正是因为蜀国人口少、财力弱、地盘小,所以其持久作战能力也不会太强。而吴国在实力上虽比魏国差,但却比蜀国强。吃柿子要捡软的捏,所以魏国当然要先消灭蜀国这个较弱的对手,然后再利用蜀地的有利地形对东吴实行西、北两面夹击了!

(魏、蜀、吴三国疆域图)

其次,蜀国的实力本就弱于魏国,但却一直以正统自居。因此蜀汉政权便一直希望能够消灭曹魏,重新入主中原,并最终消灭东吴,再度一统天下。于是就有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行动,其后又有了姜维九伐曹魏的战争,而这些战争行动却并没有夺取中原寸土,反而透支了蜀国国力。故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便有了《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弊”的后果。到了姜维九伐曹魏的时候,蜀国己经是疲惫不堪,国内百弊丛生了。故而这个时候,正时曹魏“趁蜀病,要蜀命”的最佳良机,因此魏国才会大举兴兵灭蜀。

(忠诚的化身——诸葛丞相)

最后,蜀国的核心统治区域在益州,汉中是其门户,而南中虽然辽阔,但却因经济发展落后,部族关系复杂,所以并非蜀汉政权的大后方。因此真正留给蜀国的战略回旋空间并不大,所以对魏国来说只要拿下了汉中与成都,则消灭蜀国的战争便是大局已定了!况且此时的蜀国不仅国力已衰,又兼內部人事不和。因而已经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立国条件中的“天时”与“人和”,只是凭着地利在苦苦支撑罢了!而地利却并非是无法突破的,因为再好的地利也要靠人来守护!因而魏国在扳着手指计算了一番后,还是做出了灭蜀的决定!

综上所述:即便是没有邓艾偷渡阴平奔袭成都的行动,蜀汉政权仍然是难以长期和钟会在剑阁对耗下去——蜀主刘禅仍将会在内外交困之下难以坚持下去,最终仍将在偷降派的怂恿下,向魏国投降了事!

(末亲政时的蜀主刘禅——小名斗斗)

4

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宗亲被司马懿父子连根拔起,自此以后军政独揽,乾坤独断,统治势力日益稳固。司马昭接替司马师担任大将军以后,由于擅权结党,为魏帝曹髦所恶,曹髦暗中交结大臣,意图亲自讨伐司马昭,但事情泄露,被司马昭手下所杀。司马昭虽然专权跋扈,却堵不住天下士人悠悠之口,为了转移焦点,司马昭急需对外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威望。

曹魏政权一直奉行的军事战略是“先蜀后吴”,魏文帝曹丕就曾经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东吴,曹叡也多次对孙吴用兵,并在淮南地区实行屯田并部署重兵。那么司马昭为何会先攻打蜀国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以及现实因素。

一、蜀多山地,山地作战便于重点突破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蜀汉占有四川盆地,汉中盆地以及秦岭山脉,地形险要,确实易守难攻。而正因为地形的因素,蜀国不可能全面设防,阻挡魏国的大军,只能在险要的关隘重点防御,拒险而守,等待魏军主动撤军。这意味着,如果蜀军的防御出现纰漏,或者兵力不足,那么魏军便可趁虚而入,只要一点突破,便会像尖刀一样直插腹心,防御的蜀军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此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先蜀后吴有利于更快统一。历代军事将领都认为川蜀是“喉衿之地”,打下蜀汉,便可大制舟楫,大兴水师,顺流而下,高屋建瓴,荆楚吴越之地便如同探囊取物,正如司马昭所说: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

反过来看,如果魏国先攻打东吴,难度系数便会加大。首先攻打吴国,需要大量的舟楫,而北方领土为主的曹魏并没有,也没有合适的造船基地。曹丕三次大规模进攻无功而返,只能留下“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的临江之叹。

其次,自古灭江南,一定要先渡过长江,而横渡长江,从下游进攻的难度很大,还容易被东吴水师切断补给线。如果“先蜀后吴”,便能占据长江上游,不仅方便训练水师,还可以从多个方向进攻江东,江防数千里,备多力分,很容易被大军轻易突破。因此,先拿下蜀汉,从地理角度更方便对吴作战。

二、吴强蜀弱,先弱后强较为容易

从蜀国和吴国的国力对比来说,天下十三州,蜀国仅一州之地,三国之中,蜀国最为弱小。在古代,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兵源以及税收,而蜀国带甲将士仅十万,民众九十四万,况且多山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反观当时的吴国,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人口增长很快,城市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士兵二十三万,民众二百三十万,实力远超蜀汉。

更为重要的是,蜀国国小力弱,诸葛亮在世时还能勉强维持,诸葛亮死后,姜维多次北伐魏国,不仅胜少败多,还大大的削弱了蜀汉国力,史载“维数出兵,蜀人愁苦”。不仅如此,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宦官黄皓擅权作威作福,政治腐败,边备不修,民力困顿,蜀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正如魏国讨蜀诏书所说:

“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往岁破败之后,犹复耕种沓中,刻剥众羌,劳役无已,民不堪命。”

而当时的吴国,吴景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心忧百姓,名臣陆机评价他“景皇聿兴,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孙氏父子三代经营江东,如果魏国兴兵来犯,必然会迎来举国抵抗,再加上东吴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如果对吴战事陷入胶着,便会给蜀汉以可乘之机,造成陇右以及关中的危局。

三、蜀汉的边防部署出现漏洞

蜀国的地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汉中、四川盆地以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并且这几个地区不是横向分布,而是纵向渐次,对蜀作战,方便分兵实行碾压推进。而最先承受魏军军事压力的便是汉中之地,蜀国太守曾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由此可见,汉中的防御对于蜀汉至关重要,汉中被突破,益州危在旦夕。

刘备时代,蜀汉在汉中的防御部署,是实行拒敌于外的战略,派兵驻守汉中外各关隘要点,坚守不出,魏军久攻不下,粮草断绝,便会自行退去。姜维接任大将军后,认为在汉中外实行重点防御,虽然不会失败但是难以大胜,因此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实行诱敌深入击其惰归的边防策略。

敌人进攻时,汉中各外围要点“敛兵聚谷”,退守汉、乐二城池,放敌人进入汉中盆地,以逸待劳,敌人攻关不克,野无散谷,自然退却。蜀军等到魏军退却时全军出击,协力进攻,魏军自然大败。但是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蜀军需要抵挡住魏军的前几波进攻,不能让魏军拔城掠地,因此在汉中防御,需要配备蜀军的主力部队。

可是姜维得罪宦官黄皓后,为了躲避祸患,便借口准备北伐,主力部队迁移到沓中屯田,而这就造成了汉中的防御空虚,对于这一点,司马昭看得十分清楚:

“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地以袭汉中。以刘禅之阍,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最终,魏国三路大军攻打蜀国,而司马昭为了牵制住在沓中的姜维主力,派遣三万人从狄道截断姜维归路,虽然最终姜维得以与蜀汉援军回合,把守剑阁,却没有时间和兵力堵住全部缺口,给了邓艾钻空子的机会。

“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城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

邓艾知道蜀军主力全在剑阁防守,益州空虚,便偷渡阴平,如神兵天降般来到巴蜀平原,长驱直入,击杀蜀军将领诸葛瞻,占领绵竹,刘禅自知退无可退,成都难受守,只能开城投降。蜀汉防备剑阁的军队回援成都,在路上得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只能留下“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千古之叹。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读史方舆纪要》

3、《三国时期国家关系的地理阐释》

4、《魏晋南北朝经济研究》

5

我的答案:虽然诸葛亮曾经数次北伐,震慑曹魏,但在他死后的二十多年里,蜀国的自身综合实力,始终在走下坡路。而魏国,却在司马家族的手里日益强大。灭掉最弱的蜀国,只是顺势而为,也是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

天下十三州,蜀国只得其一

想要持续发展,地盘必须大。地盘大了,人口相对会多,经济、军事的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人口。天下十三州,曹魏九个,东吴三个,蜀国只有区区一个益州。随着三国相持的时间不断增长,实力的差距也逐渐拉开,最终地盘的大小成了综合国力的排名。

地盘过小是蜀国的先天劣势,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对这种劣势心知肚明,因此屡次北伐,并征服南中地区。一系列军事行动,吞并魏国一统天下只是最终目的,而直接原因则是为了改变蜀国人口过少和统治区域过小的窘境。没有足够的统治区域,相对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很小,长此以往,蜀国国力必定落后于曹魏与东吴。这也是诸葛亮没有等着“天下有变”的时机,便急于北伐的原因。

可惜了诸葛亮的吞魏之志,天不遂人愿,到死,他也没能为了蜀国更进一步。面对强大的魏国,蜀军已然困难重重,加之自身交通的不方便,军队与军需运输步履维艰,数次北伐,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民安定而后用之,到连年北伐蜀人愁苦,蜀国经济军事全面衰退

前面说了统治区域的问题,地域的局限性导致蜀国经济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诸葛亮时期,整合了南中地区,促进了蜀国商业、农业的发展。虽然“无岁不征”,但本着“民安定而后用之”的前提,国家内部基本保证了收支平衡,人民生活相对稳定。


诸葛亮死后,姜维连年北伐,然而蜀国的经济形势已大不如前,常年的军事作战,国力下降,已经达到“蜀人愁苦”的局面。不得不说,姜维的军事才能虽然不错,但对国家的整体把握能力,实在不如诸葛亮。

经济的衰退必然导致军事力量的倒退,地域的局限性,注定人口上相对于魏吴的落后情况。诸葛亮一出祁山,仅北伐兵力就有十万。可是蜀国灭亡的时候还剩多少军队呢?全国兵力只有“士十万二千”。相比之下,魏国军事力量却有增无减,灭蜀前夕,“征四方之兵十八万”。

经济和军事上的全面落后,加速了蜀国灭亡的结局。

魏、吴以士族门阀为人才来源,蜀国人才凋零

刘备在荆州时,刘表的下属大多归附了他。诸葛亮也凭借其自身能力和魅力,招揽了一些人才。可是刘备和诸葛亮死后呢?蜀国没有了这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前来投奔的人也少了,而蜀国本土也没有太多有用的能人。

而作为蜀国敌人的魏国和东吴,则以门阀士族为基础,军政人才储备充足。朝堂军队没有足够出色的人才,长此以往,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最终形成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处境。

绵竹之战,蜀国人心崩溃

为了一举歼灭蜀国,司马昭分析过去失败的经验,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大力征收士兵,保证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暗度陈仓,建造大船,营造伐吴的假象。其实,经验丰富的姜维已经看出了司马昭的意图,上表刘婵提醒他早作防范,并对布防做出了具体建议。可惜,天要亡蜀国,朝中奸臣当道,国主昏庸。刘禅听从奸臣黄皓的建议,完全没有理会姜维的警告。

魏国大军浩浩荡荡,开伐蜀国。经过汉中之战和绵竹之战,蜀国上下人心涣散,再无抵抗之心。魏国大军虽然占领了绵竹关,可以直取成都,但蜀国并未丧失抵抗的军队。兵力虽在,人心却不在了。随着诸葛瞻的战死,诸葛家族对蜀国上下的积极影响力,变成了整体的恐慌。百姓逃到山里,群臣慌乱,有的主张逃到南中,有的准备投奔东吴。面对人心涣散的蜀国上下臣民,刘禅不得不好好考虑了。战,已不可能,没有战心,如何能赢。逃,也不是长久之计,魏国强大,逃到哪最终都会被吞并。不如直接投降魏国,还能保住身家性命。刘禅虽然昏庸,但却不傻。他的选择,在当时的形势下,已是最好的决策。

结论

蜀国的灭亡,有先天特殊的局限性,也是后期一系列决策失误的结果,最终导致蜀国综合国力持续衰弱,远远落后于仍在向上发展的魏国。政治上刘禅昏庸,黄皓等奸臣祸乱超纲。诸葛瞻才能不足,没有发挥正面作用。姜维屡屡北伐,加速了蜀国经济的衰退。可以看出,蜀国的灭亡,并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原因。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人才储备各方面分析,蜀国都在走下坡路。面对日益强大的魏国,蜀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6

魏国为何会先灭蜀国,这与诸葛亮北伐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由于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皇位动荡,朝政腐败,连年天灾可谓是民不聊生,黄巾之乱后各州郡长官开始掌握军权,后来董卓乱政,东汉中央王朝威信淡然无存,各地诸侯争相崛起,向着最高权力不断冲锋,这其中笑到最后的就是魏蜀吴三方势力的建立者——曹操、刘备和孙权

这其中魏蜀恩怨最大,曹操是篡夺汉朝的位子,而蜀汉则是以大汉正统自居,因此诸葛亮掌权后才不断的向北方进军

诸葛亮北伐自然惹怒了曹魏君臣,所以魏国先灭了蜀汉也是情理之中,因为相比东吴,蜀汉不断北伐,危害更大,如果曹魏先灭东吴,那么姜维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蜀汉志在天下;但是先灭蜀汉,东吴就未必会动手了,因为吴主孙皓虽然凶残,却没有大志气。

另外柿子还得挑软的捏

诸葛亮死后,刘禅执政时期的蜀国没有多少能人,再加上内政昏庸,实力非常弱,甚至比不上东吴的二分之一。所以魏国当然会抓住这个机会,趁虚而入,先灭蜀国,打通道路,修生养息才能一举进攻吴国。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7

柿子捡软的捏,夷陵之战后蜀国便成了三国之中的“软柿子”,只有一州之地,实力在三国之中垫底;再加上蜀国后期人才凋敝、青黄不接,给了魏国趁虚而入的机会。蜀国羸弱,于是便成了魏国的首选。

第一、蜀国后期,由于内政昏庸,外无良才。姜维北伐,由于无人辅佐,战术战略不当,导致两次北伐失败,也耗损了大量的兵力,导致蜀国一片混乱。

第二、蜀国具有威胁性,易守难攻。如果蜀国北伐,突破了魏国的防线,就可以直逼中原腹地,甚至可以占据长安,威胁魏国的后方。所以先灭蜀,是因其弱,更主要是蜀国对魏国后方的危险性太大。

第三、夷陵之战,蜀吴两家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紧密。但是蜀国高层也清楚,蜀吴联合才能对抗魏国。所以魏若攻吴,则蜀必攻魏;但魏若攻蜀,吴却未必救蜀。

第四、从地理位置来说,要想攻打吴国就必须从蜀国入手,从巴蜀长江上游顺江而下,渡过长江直达东吴,这样就容易的多。

第五、吴国后期偏安一隅的心思比较重,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军队的实力,只能依托地理环境与魏国硬耗。

所以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魏国必然会先灭蜀国,在吞吴国。

8

每每读到苏轼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都不禁感慨,时间就如白驹过隙,一时多少豪杰都随着而去湮灭在历史的浪潮里,三国的故事精彩绝伦,千年已过,仍然还是话题中的话题。

诸葛亮是千古名臣,以智者和忠臣的形象在后人心中歌颂了千年,他的名作《出师表》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效仿的典范,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后人们学习的榜样。

刘备是三国中蜀汉政权的开创者,他虽是汉室宗亲,可惜到了他这一代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光,刘备在“黄巾起义”时举兵起事,历经几十年坎坷,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的志向是“兴复汉室”,可惜天不遂人愿,汉家天下气数已尽,再也无力回天,但是即便如此,在他遇到诸葛亮之后,刘备仍然割据了益州,三分了天下,为汉室再延续了42年的寿命,可见诸葛亮对于三国格局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刘备在四十岁的年纪来到了荆州投奔远方亲戚刘表,刘表把刘备派到了新野驻扎,在新野呆了6年,终遇诸葛亮,此时刘备46岁,诸葛亮26岁,于是便有了“隆中对”千古美谈,在这次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长期的战略计划,详细地分析了天下局势,指出了刘备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并为此制定战术,刘备悉心接受,联吴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据了荆州部分地区,又取得了益州,而后兵出汉中,老将黄忠“定军山一役”斩了夏侯渊,此时的刘备达到了人生中的最巅峰时期,称“汉中王”。

刘备占据了益州、汉中之后,孙权开始不安分了,欲讨回荆州,刘备不给,于是便有了东吴袭杀关羽,而后刘备报仇发动“夷陵之战”的事件,此战刘备举全国精兵出动,但以失败告终,刘备因此大病一场,命殒白帝城,临终托孤诸葛亮,自此蜀汉政权进入了诸葛亮领导时期。

回到题目,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威震魏国关中吗?

“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陈寿.《三国志.魏志.张既传》

“后袭领丞相长史,随太祖到汉中讨张鲁。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陈寿.《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笔者认为诸葛亮五次北伐并未真的威震关中,因为此时的关中已经是一片荒芜之地,曾经富庶的关中地区百姓早就让曹操迁徙到北方充实人口了,关中在此时的地位,除了是北伐进攻的大本营之外,无任何意义。

北伐仅仅是天下欲“恢复汉室”之人心中的一个梦想而已,三国未来的局势早已经在“关羽失荆州”,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失败后就已经注定了。

其实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兴复汉室”的战略是他自己制定的,具体的方式就是占据荆益二州作为大本营继而北图汉中之地,可是荆州已经没有了,汉中位置固然重要,实则是诸葛亮的备选路线,因为若要北伐,只有荆州路线才是最优路线。

汉中对于进攻魏国的重要性的前提就是蜀汉政权固有荆州一地,如果没有了荆州,汉中便只能是防守的重中之重了。

★★汉中位于秦岭、西安(古长安)、成都(古益州首府)中间的位置,是曹操南下和刘备北进的必经之地,并且汉中之地外有金牛、阳平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可守,内有子午、陈仓等古道可进亦可退,可以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由汉中向北可夺取关中,威胁到中原地区,如果曹兵关中部署重兵,换条线路从汉中也可以出兵陇右地区,占据甘肃天水(古上邦地区),然后再东图长安,同样,汉中之地是蜀汉北线防御的最核心的屏障。

所有的设想都因为关羽“丢了荆州”而泡汤,诸葛亮北伐只剩下汉中路线了,而这条路线是最难的路线,难在两点:

、曹操迁徙了汉中的百姓,汉中地区成了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人烟,只有战场,一片沃土没有了农业生产,若要保证战争顺利的进行,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供应,这些客观条件蜀国都不具备。

二、难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理条件,汉中和益州之间的距离有500多公里,但是其中有将近400公里是崎岖蜀道,益州虽然是天府之国,可是要想把粮草运输到前线也是很劳累军民的,平地尚可用车马辅助,而崎岖山路就只能靠人力来背。

简单的计算一下,以十万大军驻守汉中一年为算,一个士兵每天消耗一斤粮食,一年就是365斤,按照十万人算,一年消耗3650万斤,一个运粮民夫往返汉中和成都需要用20天,去的每天走50里地,还不能背太沉,就算50斤吧,回来时走80里,还是不停地走,民夫也要消耗粮食,一天一斤,实际上每个人真正送到军营的粮食只有30斤,一万个人去送才仅仅是一次三十万斤,需要一共送十次才能仅仅满足需求。这一下就耽误了200天的时间,还是在不休息的情况下。

所以由此看来,诸葛亮的北伐并不那么容易,而且诸葛亮北伐终止的原因有三次都是因为粮草问题,所以诸葛亮的北伐并没有威震关中,虽然胜负有别,可对于魏国而言,即使败了也不伤筋骨,而蜀国却胜则伤筋动骨,败则元气大伤,国力衰退。

况且汉中乃荒凉之地,胜了又有什么用呢?无非是劳民伤财罢了。

魏国为什么先灭蜀国?

三国之中,蜀国最弱,也是最先被灭的国家,究其原因三两点:

  • 一、蜀国常年南征北伐,军民疲累,经济发展慢,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可蜀汉一穷二白,虽然占据天府之国,可也是无济于事,而曹魏之地占据中原富庶地区,兵强马壮,后勤补给充足。

  • 二、蜀国内政混乱,益州地区自刘焉、刘璋父子以“客籍”统治之后,就从没安生过,益州本土士族势力一直在和刘焉父子做斗争,刘备入川,再次以“客籍”身份统治蜀地,经过诸葛亮的权衡关系也仅仅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所有的势力在随着刘备、诸葛亮能强势政治人物的去世,再度明争暗斗,所以内政不稳也是蜀汉的一大弊病。

  • 三、蜀魏之间数年斗争的战略规划决定,蜀的战略目标是出汉中攻魏而后取东吴,魏的目标则是先下蜀而后由蜀击东吴。

小结:

诸葛亮可是称得上是“三国鼎立”局面的“总设计师”,他作为忠臣的典范千古流芳,他辅助刘备开创事业,辅佐刘禅经营蜀国,他是蜀汉政权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可是笔者认为他也略有瑕疵,如果他能在蜀国励精图治,积攒实力,也许蜀亡不会太快,又或者能够逆转局面,但是他的连年用兵,使得军民疲惫,百姓怨声载道,这也是导致蜀国最先被灭的直接原因。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有灾难,没有其他,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发展自己,益州的老本是刘焉父子经营多年才获得的,可是却因战争烟消云散。

9

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诸葛亮便一直为蜀汉的事业劳累奔波,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在诸葛亮为相期间,努力发展民生,提升士卒的战斗力。在平定南方的孟获后,不久便呈现出师表,决心开始北伐。

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虽然没有大胜,但也完成了北伐的初衷——为蜀汉赢得发展的时机,也曾一度威震曹魏关中。而在诸葛亮、蒋琬,以及费祎等人先后去世后,由姜维继任。那么,面对如此蜀汉,魏国为何要先灭了蜀国呢?

其实,经过了关羽失荆州,以及刘备大败于夷陵之后,蜀汉便开始走了“下坡路”。这个时候的蜀汉,曹魏其实是不再把它当作对手的。在曹魏的眼中,真正的对手还是东吴。所以,才有曹丕伐吴,以及周鲂赚曹休而引发的石亭之战。

但和曹魏相比,东吴就是个“憨憨”,没有开拓之心。就拿石亭之战来说,此战由周鲂引发的战机,是东吴唯一一次能够全面进攻曹魏的大好时机。但是,这一时机没被抓住,陆逊以风险太大为由拒绝了,而孙权也没有过多的坚持。

所以说,曹魏不把蜀汉放在眼中,想一度的进攻东吴。而东吴和警惕曹魏,但就是没有主动性。也因此,在曹魏没有足够的战船和水军,以及顺江而下的地势时,两国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蜀汉这个“小透明”不甘寂寞,又开始折腾了。姜维在没有蒋琬和费祎的压制后,开始前后十一次北伐,不断地对曹魏发起挑战。俗话说,泥人也有三分火气。蜀汉对曹魏边境的不断侵扰,终于挠起了曹魏的火气。所以,曹魏开始对蜀汉进行全面攻略,大有灭国之心。

此外,除了姜维的十一次北伐外,曹魏若是能够以蜀汉为跳板,完全可以快速进攻江东。因为蜀汉所占据的是上流,地势高,只要顺江而下,不仅减少了时间,还能够打江东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占据蜀汉之后,曹魏就马上建造船舶,训练水军。等待时机一成熟,马上展开对东吴的攻势。

总而言之,蜀汉国小且小动作不断,在时机可趁之下,曹魏当然是挑软柿子先打,然后再一战而定乾坤了。

10

魏国先灭蜀国是一个趋势,这也是必然。

首先,最大的原因还是国力的原因,由于诸葛亮常年的北伐,已经把蜀汉的国力消耗殆尽。虽然在三国的后期,蜀汉一直有活跃的军事活动,外表看似很强大,实际已经是外强中干,在国力上已经不及吴国,更别说魏国了,当诸葛亮去世以后,国力更加难以支撑庞大的军力消耗,这也给了魏国最好的机会。

其次就是在三国后期,蜀国和吴国已经失去当初牢固的“孙刘联盟”,不能和魏国构成鼎力之势,而后期的吴国只想着依靠长江天险,过着快活的日子,只有蜀汉一直威胁着魏国的西面,这也让魏国把军事重心指向的巴蜀大地。当时的魏国也很清醒,只要把蜀国灭了,失去三足鼎立的态势,吴国自然而然的是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