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

2020-10-20 23:01阅读(62)

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高谁低?:总体上来说,刘备能够称霸,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是依靠的谋士就是诸葛亮、庞统和法正,其

1

总体上来说,刘备能够称霸,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是依靠的谋士就是诸葛亮、庞统和法正,其中诸葛亮是奠基性的,法正是帮助刘备走上人生巅峰的,庞统助力最小,主要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
可以说,这些人各有优缺点,诸葛亮也不是神,庞统和法正也不能小窥,那么,为何会出现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而诸葛亮却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的关键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我认为,所处的境遇不同,看待的问题自然不同,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理想化的谋士,如果按照他的方略,也许蜀国可能真的会成功,但是庞统是比较现实主义的谋士,他的说法最终一语成戳,预言了关羽失荆州的结局。

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分析!

刘备在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给刘备的第一份大礼就是《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且极为精准的预测了天下大势的走向,并且给刘备提出了夺取天下的策略,即先夺荆州,对于荆州的情况,诸葛亮说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其实天下最好的地方都不用想,要么是关中,要么是中原,要说荆州是割据之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诸葛亮之所以跟刘备这样解释,那是因为刘备正在这里。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刘备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如果连荆州都得不到,那还谈何争夺天下,夺取荆州是刘备匡扶汉室的第一步,在夺取荆州后,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要夺取益州,“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三足鼎立,与曹操、孙权相抗衡的局面。

刘备在完成这两步之后,按照诸葛亮所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较为有可行性的军事著作,它不单立足于军事,而是结合了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得出的,按照这个剧本发展,刘备夺取天下还是有机会的。

但是在具体实操中,也有很多问题,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刘备好几次都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在赤壁之战后获得的也只有一大半的荆州,在取得益州后,还不得不归还孙权一部分。



当然,最根本的,还没等到北方有变,刘备就因为关羽被孙权所杀,向东吴开战,最后惨败夷陵。

可以说,诸葛亮的政策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实践当中存在太多的变数。由于刘备几乎无寸土之地,因此夺取荆州是其对刘备反复灌输的理念,实际上,只要是个人,都想夺了荆州,就是鲁肃在给孙权献策的时候,也表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那么,为何庞统说荆州是累赘呢?其实这是理解的有偏差。



根据《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中的记载,庞统曾向刘备进言:“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的意思是,经过赤壁之战后的荆州(刘备还未全取)不足以成为刘备夺取天下的资本。

可以说,诸葛亮说《隆中对》的时候,是让刘备袭取整个荆州,以图鼎立的局面,当时应该是够资本的,但是等到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一个残缺的荆州后,想要成霸业,是很难的。

当然,庞统这句话其实是半截话,重点是在后半句,强调益州的重要性,“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实际上,除了刘备之外,汉中的张鲁,东吴的孙权也都有吞并之意,为了让刘备下定攻取益州的决心,庞统还说到“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至于益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经说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在诸葛亮看来,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甚至是西戎和南蛮都摆平后,方可以争霸天下,从这一点来说,诸葛亮与庞统的大致战略构想差不多,庞统甚至还修正了诸葛亮的“争霸模型”。

因为《隆中对》终究还是随着时局的变换过时了,即使是全部按照诸葛亮的计策来行事,与东吴联合中,诸葛亮也更倾向于向东吴妥协,让出荆州。

事实上,庞统对于东吴可能失去荆州是有着高明的预判的,“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中,很难处理好各方的关系,纵使关羽这样的名将也未能保全荆州,如果不抓取夺取益州,在荆州丢失后,刘备可能又要陷入无立锥之地的窘境。

我还是认为,诸葛亮的主要功绩是帮助刘备夺取荆州,而庞统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法正则是在夺取益州的时候助力过,最大的功绩是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使得刘备到达了巅峰。

至于说谁更厉害,我认为各有所长,而刘备应该是更信任庞统和法正,入蜀的时候是领着庞统,取汉中的时候领着法正,只不过二人死得太早,把诸葛亮的影响力凸显出来了。

2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都向刘备阐述过自己的天下战略观。有人认为庞统主张放弃荆州,诸葛亮主张守住荆州,其实这里有理解偏差,诸葛亮和庞统在叙述荆州问题时,都有着具体的情境,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当时的状况,才能理解二人的准确意思。

诸葛亮的战略分析——隆中对

诸葛亮是在大名鼎鼎的《隆中对》中,提出荆州的重要性的。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

△诸葛亮的设想,大致如图所示

荆州在地理位置上,确实是个好地方:北边有汉江、沔江的水道便利,向南能利用南海地区的资源,东边连着江东地区,西边通着巴蜀地区,这明显就是个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地,作为争雄攻伐的基地,那是再好不过。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按照诸葛亮的“双翼”谋划,如果时机到来,派大将从荆州向曹魏的宛城、洛阳方向进攻。同时,刘备从益州发兵攻打关中地区。两路夹击之下,大业是可以期待的。

作为其中“一翼”的荆州,自然是十分重要,这也是证明诸葛亮看重荆州的依据。

庞统的推动成果——取西川

庞统提出荆州问题,是在劝刘备进取西川的时候。当时赤壁之战胜利,刘备在荆州南部获得了难得的根据地,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刘备借荆州,初得领地,但难以持久

然而危机应依然迫在眉睫,北边的曹操依然实力强大,而东边的孙权也不会放弃荆州这样的重要所在。显而易见,身家单薄的刘备,根本无法承受日后的任何风浪。

在张松和法正的投效下,摆在刘备眼前的最佳选项就只剩下夺取西川了。然而,刘备并不愿意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一直以来刘备的制胜法宝便是“仁义”二字。而夺取西川、攻击同宗这样的事情,明显会对刘备的声望造成重大的打击。因而有自知之明的刘备不愿意轻易舍弃自己唯一的优势。

但是时局紧迫,蜀汉政权经不起耽搁,身为新晋军师的庞统便挺身而出,向刘备进谏,帮刘备理顺思维。

《三国志》注引九州春秋曰: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告诉刘备,荆州这个地方连年战乱,已经残破不堪,人才也已发掘殆尽。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蜀汉政权在此难以发展。而益州地方富庶,人口数百万,经济上还可以自己自足,这么好的地方,为了完成大业,我们可以暂且占据它。

△刘备夺取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于是东吴攻荆州,从而有了“湘水划界”,刘孙重新分配荆州领地。

根据当时的语境,庞统是为了劝谏刘备,说明荆州之地不足以发展壮大。但他并不是嫌弃荆州是累赘。在没攻下益州之前,荆州是刘备唯一的根据地,又怎么会当累赘?

结语

综上,庞统当时是为了劝谏刘备出兵西川,陈述了一些荆州力量单薄的情况,并非是把荆州当累赘。

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也是明确支持取西川的,只是他说服不了刘备,暗自着急,庞统能说动刘备,诸葛亮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在此事上谁高谁低,二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英雄所见略同。

3

对于荆州的取舍判断,编者觉得诸葛亮的战略眼光是要高于庞统的。荆州的取舍其实和诸葛亮、庞统的性格有关。人们常说诸葛亮的长处是善于理政,而庞统的军事才华是要高于诸葛亮的。庞统一生喜欢用险计,但可惜过早殒命。如果庞统不英年早逝,说不定蜀国还有一统天下的机会。其实问题得这样看待,军事行动是要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擅长理政的诸葛亮在隆中时,就从刘备的利益出发,做出过一番战略考量。

当时诸葛亮对荆州的定义是:只要刘备占据了荆州,就可以利用南海运输勾连汉、沔两地,东联吴国,西通巴蜀。荆州实乃主公用武之地,刘璋不能守住荆州是刘璋软弱无能,但主公却可以做到呀!

益州是座险塞,沃野千里,盛产粮食。刘邦成就帝业正是凭借于此。刘璋羸弱,张鲁在北,此二人民殷国富却不知体恤百姓。若主公能占据荆州和益州,那么主公就可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结交孙权,内修政事了。

从诸葛亮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荆州是保护益州的重要门户。益州才是蜀国产粮,成就霸业的根基所在。而刘备还可以利用荆州地理运输上的优势,勾连汉中。诸葛亮所说的荆州实乃主公用武之地,有两层用意。一、将战火局限在荆州土地上。二、可以利用荆州战事大作文章,让蜀国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荆州真的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重要吗?这涉及了一些问题,蜀国边境有500里是与魏国接壤的。虽然蜀国可以从这五百里的边境上,从多个方向进攻魏国。但蜀国能选择的北伐道路,其实只有三条。一、荆州,二、汉中,三、子午谷小道。

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刘备就曾多次在汉中和曹军发生激战。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逼得曹操都想迁都时,关羽进军的线路也是荆州。汉中和荆州既是益州的两道保护屏障,也是蜀国进攻魏国的桥头堡。而汉中和荆州本身更是互为犄角之势,牵制着魏国和东吴。

那庞统为何说荆州是累赘呢?庞统觉得,赤壁大战过后,荆州已经极度荒凉。荆州人物殚尽的同时,东边还有东吴,北方还有曹氏,这样的荆州是不利于蜀国进行发展的。此时诸葛亮隆中构想的鼎足之势,已经很难做到了。

庞统所说的固然很对,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失去了荆州这个蜀军前出魏国的桥头堡,蜀军未来的进攻方向又能选在哪里呢?

向西南蛮夷地区进行扩张?西南蛮夷地区,林木茂密,蛇虫猛兽众多,化为之民更是难以管教。蜀国占据西南蛮夷地区,根本做不到扩充实力。想要蜀国扩充实力,只有进攻魏国和东吴。但东吴是蜀国多年的盟友,一旦蜀国和东吴兵戎相见,那么两者都将无力,独自抗衡魏国。所以对于蜀国而言,向外扩张的方向只有一个:北方魏国。

进攻魏国时,荆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因为荆州可以荒凉,蜀国更需要的是荆州的地理位置。

可以试想,蜀国进攻魏国可以走汉中,可以走荆州。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更是多次发生大战,这时如果荆州再丢失,那蜀国会面对什么局面?被魏国堵在家门口,永远无法进攻只能被动挨打。

这还不是对蜀国最不利的。魏国占领汉中后,东吴趁火打劫占领荆州,那时被堵在家门口的蜀国就将以一敌二,灭国也只是早晚之事。益州可以让蜀国积攒实力,而荆州却可以让蜀国赢得战略发展的空间与时间。

虽然庞统觉得荆州是累赘,但他也意识到了益州的重要性。

他想放弃荆州,利用益州积攒实力。可以预见如果蜀国真的按照庞统的谋划去做了,未来的蜀国是一定会用奇计去偷袭魏国(兵出子午谷)。这就是庞统一贯的行事风格,喜欢用险计。

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统一天下的关键,这就和庞统的谋划不同了,保住荆州,便可以让蜀国在保留用险计的同时,又给蜀国留了另一条后路:正奇之计合用。

正奇之计合用:从荆州,汉中出兵伐魏的同时,蜀国依然有机会兵出子午谷。

从战略上讲,诸葛亮的规划是更对蜀国有利的。庞统认为荆州是蜀国的累赘,只不过是从军事角度出发做出的考量。当时的蜀国一定不能轻易舍弃荆州,因为吴国、魏国都曾多次争夺荆州,这正说明了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魏国和东吴都希望蜀国不去做的,恰恰是蜀国最应该去做的。

4

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隐士,叫做司马微,号称水镜先生。司马微的智慧非常的高。有很多政权的领导人想要让他出仕,但是都被他给拒绝了。所以,司马徽并没有在政治上有什么非常大的功绩。但是司马徽有两个非常厉害的徒弟,那就是诸葛亮和庞统。诸葛亮和庞统号称“卧龙凤雏”,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只要得到一个人就可以得到天下。

正是因为水镜先生的这句话和引荐,才让“卧龙凤雏”名满天下,引得各路人马领导人纷纷去邀请他们帮助自己得到天下。那么,作为师兄弟的“卧龙凤雏”也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到底谁更厉害,谁的本事更大呢?接下来,就让我为您解答。

诸葛亮和庞统都在刘备集团共事,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有人说,三国时期的天时地利人和,刘备占了“人和”,这一点也没错。刘备手下有非常多的人才,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到一人就可以得到天下,而刘备把两个人都招了过来为他出谋划策。直到庞统去世为止,诸葛亮和庞统一共在刘备手下共事的五年。

诸葛亮和庞统都很厉害,都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建议和计谋。但是,他们两个有一次发生了分歧,这个分歧就是到底是要守住荆州还是放弃荆州,这个问题是关乎蜀汉政权发展方向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诸葛亮认为,荆州的地位非常重要,蜀汉政权一定不能失去荆州,一定要守住荆州。

而庞统的想法却跟诸葛亮截然相反,庞统认为,荆州对于蜀汉政权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没有必要去死守荆州,而且也不一定能守得住荆州。刘备作为最后的决策者选择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他在荆州布下了很多兵力,下定决心一定要死守荆州,绝对不能让孙权或者曹操夺走荆州,而且派出关羽去镇守荆州。

但是关羽最后大意失荆州,在曹操军队和孙权军队之间进退无路,最终在两支军队夹攻下兵败身死。连大将关羽都守不住荆州,可见荆州确实不能死守。这就证明了庞统的决策是正确的。也可以说明,庞统比诸葛亮技高一筹。大家对于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吗?

5

诸葛亮和庞统二人的能力难分高低,都是三国时期的超级大脑!

单从看待荆州的问题上难以说明二人谁高谁低,因为两人对待荆州的态度不同,主要原因是荆州是否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在刘表时期,那时的荆州没有经历战争,所以当时的荆州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庞统说荆州是累赘是在赤壁之战后,当时的荆州由于经过了战争已经是荒残破败,钱粮消耗殆尽,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


虽然诸葛亮比庞统多活了18年,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五点看看二人谁高谁低。

1、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卧龙和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定天下”,说明在司马徽心中二人的能力不相上下。

2、诸葛亮和庞统给刘备的建议中提到了“益州”的重要性,说明二人在战略规划的能力不相上下。

3、刘备在同时拥有诸葛亮和庞统时,应刘璋的邀请带兵攻打张鲁。当时刘备带的是庞统,诸葛亮则留守荆州。刘备知人善任的能力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强项在于治理内务,庞统的强项则在于军事指挥。

4、诸葛亮和庞统都去过东吴,一个是为了联刘抗曹,一个是为周瑜吊丧。诸葛亮说服了孙权连刘抗曹,而庞统则受到了东吴名士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的赞扬。虽然二人的目的不同,但都得到了东吴方面士人的认可。

5、庞统曾经担任过功曹(负责考核馆里的官员),他提倡发扬正能量,通过表彰好人好事为社会树立榜样,让大家学习。诸葛亮提倡依法治国,人人平等,法中有情,即使犯了错误,只要真心悔改也不是不可原谅的。诸葛亮也是以身作则为蜀汉集团所有的员工树立了好榜样。


刘备能够夺取益州,庞统功不可没。但是庞统的传奇也从此落下了帷幕,让人惋惜!所以我们也会常常想象:如果庞统能和诸葛亮活的一样久,蜀汉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庞统命短,史书中的记载也不多。单从他和诸葛亮都经历过的事情来看,庞统和诸葛亮的能力应该是不相上下,难分高低。

6

上面的答案忒复杂了,很简单,其实,不是什么谁高谁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两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看法罢了。

荆州,地形上以平原为主,水网密布,典型的易攻难守,但是粮食产量大。荆州北边是曹操,东边是东吴,是一块战略要冲。

对于诸葛亮来说,一统天下是他的梦想,孜孜不倦的梦想,不顾民生的不断北伐就是他理想的体现,如果要实现这个梦想,荆州不能丢,地形平坦又有粮草,特别能战斗的地方,北攻东进都挺好,总比他后来天天翻秦岭好太多了。

对于庞统来说,他前半生可没有诸葛亮潇洒,生活两个字让他学会啥叫现实。现实就是刘备太弱,兵力不够,根本守不住荆州这个孤岛,还分散了宝贵的兵力。从刘备巴蜀大本营到荆州,这条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调兵简直要命。直接把荆州仍出去,把兵力回撤到宜昌、甚至重庆驻防,标准的防守策略,别人也打不进来,占据巴蜀,做个安乐皇帝,没什么不好。

所以,无所谓高低,其实都挺有道理。

像这种似是而非的问题 ,比如还有:六出祁山,这个做法对还是不对?

7

不要瞻前顾后犹犹豫豫!战争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比病毒强

8

先说诸葛亮的话吧公元207年,彼时的刘备还依附于刘表,并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过,即便刘备半生蹉跎,却也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梦想,并且依然为之不断奋斗着。这一年,求贤若渴的刘备来到了隆中,拜会了诸葛亮。

在这里,诸葛亮为刘备献上了完整的战略规划《隆中对》。《隆中对》中,诸葛亮详细叙说了荆州的重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显然,诸葛亮的意思是说荆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刘表能力有限,根本无法长期保有。



因此,刘备应该占据此地,然后再图发展。《隆中对》的正确性就不用我多说了,相信大家都清楚。

再说说庞统说的话庞统的话出自《九州春秋》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庞统的意思是荆州残破,而且人口稀疏,东面有孙权,北面有曹操,实在不是一个帮助刘备定鼎三分的地方,长期困居此地必会郁郁不得志。看到没有,庞统可没说荆州是累赘,只是说了荆州残破,建议刘备不可长期困居于此。

而且,庞统也没有否定荆州对刘备集团的战略重要性。另外,庞统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11年,相比于公元207年,荆州经历了多次大战。

此时,荆州残破,人员稀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庞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因为庞统想让刘备占据益州;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益州地区人口多,而且富饶,应该拿下该地以图霸业。

这一点实际上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也建议刘备夺取益州,之后若跨有荆益,最终北上平定中原。因此,庞统说的话,实际上和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相同。而庞统在当时贬低荆州,完全是因为刘备。

当时,刘备集团所有人都劝说刘备西进拿下益州,而刘备却在此时犯了难,还想着自己经营半辈子的仁德形象,害怕同姓操戈被人贬斥。



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所不取也。于是,为了迫使刘备在紧要时刻放弃这杆仁德的大旗,庞统说荆州残破,如果长期困守等于自取灭亡。

另外,益州之地,如果今日不取,将来一定会被别人拿下,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

最终,刘备下定了决心,乃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领留营司马,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因此,从这件事上来说,庞统和诸葛亮没有谁高谁低这一说,因为两者的战略意图和手段其实是一致的。

9

这两个说法,从本质上来说,没有高低,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荆州尴尬的地位

荆州,地处湖北,古称荆襄九郡。地理位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向北,兵锋所指就是中原腹地。向东,吴地无险可守,顺流而下,可直逼扬州。西进,过三峡便是巴蜀之地。可以说,三国角力,注定了在荆州,也注定了荆州的尴尬。

首先曹魏,占据襄樊,把守住中原的大门。当关羽兵锋所指,虽未打破襄樊却也震动中原。所以荆州之北,曹魏绝不可能放弃。

孙吴对荆州早就垂涎三尺,其原因就是先天不足导致。立国于扬州的孙氏,不能把控荆州,就等于国门交给别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于是,赤壁之战后,周瑜心心念念要攻克南郡。但最后,被刘备螳螂捕蝉,两家平分南郡。鲁肃鉴于形势,把南郡另一半租给刘备。这就是借荆州。也是孙刘联盟先天不足。

再说刘备,借赤壁东风,逆袭成功,一举夺得荆州五郡。可以说夺得争天下根本。也是北上的最佳地理位置。但由于四战之地,所以刘备得西进扩大巩固自己根本。但荆州变得更加凶险,犹如汉中之于曹操,萨拉热窝之于一战的欧洲。

庞统和诸葛亮的观点的角度

庞统说荆州累赘,就是看出荆州四战之地的火药桶,不利于防守,还将要本实力不足的蜀汉分兵。实乃战术大忌。

  1. 蜀地和荆州,毕竟隔着三峡天险,并非一块平原。所以两地必须分兵,分将而治。从战术上说,强国分兵,可以如同左右勾拳,给敌人难以招架的奇效。但弱国,分兵完全不如集中一点全力打击来的有效。
  2. 荆州四战之地,难以防守。北拒曹魏,东和孙权。话不错,但没有一定的政治技术,是难以玩转孙权这个老狐狸。关羽就是例子。在荆州演变成两线作战,所以荆州丢了。

大概庞统也看到了这个结果,所以说荆州是累赘,不如集中优势发展益州,以益州为中心,辐射中原。

诸葛亮,对荆州观点,在于荆州有先天劣势,但不是不能规避。在劣势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更早的克复中原。从《隆中对》和日后北伐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知道荆州的困局,但相对的,他认为有人能够像他一样稳定住孙权这时候,从汉中,荆州同时出兵,甚至,让孙权出兵合肥,攻徐州,让曹魏收尾难顾,必定能够有奇效。这就是《隆中对》有名的那句: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两人观点的评价

其实,两人都看见了荆州的弱点。针对其弱点,两人处理方式不一样而已。可以说,庞统更加趋近保守,让自己暂时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徐图之。

诸葛亮呢,更加趋近激进,火中取栗。外和孙权是他的特点,可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倘若有人,能够彻底和孙权周旋,稳定住孙权,恐怕隆中对也不是白日梦。只是,那种能力,非凡人可及。

就好比,刘备入蜀,庞统给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激进,但不是不可以一搏。中策徐图,耗时但稳。下策则是暂时战略撤退。这三策,没有绝对高下。关于荆州的战略,诸葛亮的战略,就是上策,而庞统的战略则是中策而已。

10

当然是庞统正确,看看地图就明白了,中原(曹操)得了荆州,就是肥肉。东吴孙权的人她,就是个鸡肋,防线从南京到宜昌太长,沿江都要防。刘备得了她,就是个累赘,二面受敌,与四川交通几乎隔绝,一旦有事没办法及时救援,刘备急于光复汉朝迷了眼睛,诸葛亮嘛,他应该让赵云镇守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