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最终抑郁而死?

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最终抑郁而死?

2020-11-17 18:31阅读(59)

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最终抑郁而死?:蜀汉与庞统齐名的奇才,出了公认的卧龙诸葛亮,还有就是廖立,诸葛亮曾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

1

蜀汉与庞统齐名的奇才,出了公认的卧龙诸葛亮,还有就是廖立,诸葛亮曾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虽然其才能被诸葛亮高度评价,但是,廖立在诸葛亮执政期间,被贬为民,并终老徙所。

至于廖立为什么会有如此下场,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亮表立曰:\"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

亮集有亮表曰:\"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陛下即位之后,普增职号,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上当在五校!'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至於卿者,正方亦未为卿也。且宜处五校。'自是之后,怏怏怀恨。

结合诸葛亮的奏表和《三国志》中廖立传记载,廖立被贬原因:

“守长沙则开门就敌”

廖立是荆州人,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廖立为从事,不久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建安二十三年,孙权派遣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身为太守的廖立竟然毫不抵抗,自己逃到了益州。《吕蒙传》也有记载“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身为太守,有守土之责,但却望风而逃,将长沙拱手让与孙权,也助长了孙权对荆州的野心。

“诽谤先帝,疵毁众臣”

廖立曾在李邵、蒋琬面前,批评刘备生前争夺荆州南三郡,只不过是“徒劳役士,无益而还”,刘备夺取汉中,几乎丧失整个益州,还导致关羽被孙权擒杀,上庸丢失。

他批评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文恭“治中无纲纪”;向朗“素能合道”;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

这就是在评价国家大政方针,如果放任廖立,继续散布自己的言论,就会动摇统治基础,必须坚决打击。

自贵大

当初,不仅诸葛亮对廖立评价颇高。廖立自己也认为自己的才能仅次于诸葛亮。但是,在后主继位后廖立被任命为长水校尉,官职还在李严的下面,对此经常不满,才有了诸葛亮上表提到到,廖立因官职低,向诸葛亮抱怨之事,却被诸葛亮言辞拒绝,导致廖立内心不满。

从客观说,廖立做官算不上忠于职守,在长沙不战而逃,妄议国事,指摘大臣,在蜀汉政坛既起不到表率作用,还要动摇军心、民心。诸葛亮对廖立的处理,还是客观、公正的,算不上打压。而且从后面看,廖立被贬为民后,“躬率妻子耕殖自守”,还是比较认可诸葛亮的惩罚,当然,廖立还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复出。但在听到诸葛亮去世后,才绝望的说“吾终为左衽矣”,最终死于被贬之地。

2

诸葛亮的性格和蒋介石很像,疑心太重,处处都想逞能。

3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专一带的奇才。刘备的荆州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但是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先帝(昭烈帝刘备)一再失策、导致荆州覆灭、关羽身死、夷陵之败损兵折将等等,他还诽谤众臣,最终廖立被废为民,最后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时,廖立郁郁而终。

廖立究竟做了什么,诸葛亮总想着要弹劾他?

诸葛亮率兵“北伐”时,身为长水校尉的廖立,对来访者李邵、蒋琬讲了一段话,大致有以下三点:

其一,先帝刘备时,曾发生过战略错误,主要是轻启战端,徒然造成重大损失。言下之意是,要接受这个教训,不应该贸然“北伐”。

其二,批评诸葛亮使用提拔官员发生偏差,使用了一批德寡才拙的庸俗人物。

其三,应该体恤民众不堪承受的负担,再不能像王连那样剥夺搜刮百姓了。

李邵、蒋琬并没有从廖立尖锐批评中清醒过来,而是看作不协调声音,回去后向诸葛亮作了汇报。

诸葛亮上奏刘禅,弹劾廖立三大罪状:

其一,“信口开河贬低群臣,公然说国家不任用贤达而使用庸俗官吏,身居高位的都是卑鄙小人”。

其二,诽谤先帝。

其三,“将军队兵众简练,部伍分明”的训练成绩,斥之为不足一提。

廖立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

廖立虽然是与庞统,诸葛亮齐名,但是能力还是比bai庞统和诸葛亮差了一些,而且差的是最致命的地方。

廖立,从自己仕途的最开始就跟随着刘备,但是他跟刘备的其他臣子不一样,其他大部分都是益州人,而廖立是荆州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得到很大的名气,就连诸葛亮都非常欣赏他。廖立刚刚进入官场就大放异彩,在刘备做荆州牧的时候,任命他为长沙太守,而此时他还没到三十岁。

都说想廖立这样的人以后会成为大臣,然而廖立缺在名望和自尊中迷失了自己,以至于自己掉丢了大好的前程。

在孙权攻打益州的时候,本来是廖立展现自己的时刻,但是廖立又害怕孙权,直接逃跑了。廖立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因为他为刘备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对他只做了简单的教训,也没有严厉的惩治他,可没想要他不但不做自我检讨,反而莫名其妙狂妄自大大,目空一切了起来。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继承大业,封了诸葛亮辅政大臣的职位,并且封给廖立的官职仅次于诸葛亮,但是着并不能让廖立感到满足,从着之后廖立就开始不做事,比以往更自大了起来。

后来在与蒋琬的会面之中,廖立对蜀汉的国策横加指责。并且还贬低已经逝去的老将军关羽,甚至还在刘备的棺材旁边杀人,这是对刘备的不敬。最后诸葛亮得知了这些事情之后就废掉了廖立将他削职为民,流放到汶山郡。

廖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自大,口无遮拦才失去自己的大好前程。刚好这些缺点表示出了廖立并不是个有很大能力的人,与庞统和诸葛亮齐名也只是将士于百姓们的传言而已。

廖立听到诸葛亮的死讯大哭,他为什么会大哭?

廖立是一个有才之人,一般有才之人都会惺惺相惜,对于诸葛亮的才华,他深知其为绝世之才。

一、为诸葛亮可怜

为诸葛亮一生而痛哭,他想着诸葛亮虽未惊天之才,但是穷尽一生也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性。诸葛亮平日不得不说那般努力,其才华俯瞰天下没有人可与之匹敌。但是,诸葛亮从此就死去了,人依然抵不过时间的蹉跎。

二、为大汉朝未完成复兴可怜

为汉朝未能复兴而痛哭,廖立知道诸葛亮一辈子都在帮助刘备光复汉室,这可耀眼的天降之才能帮忙,料想光复汉室定然成功,但是没有想到,如今百年,连诸葛亮都去世了,还有谁有能力能帮助汉王朝复兴。诸葛亮这种几百年才能遇见的天才,都不能挽救汉室安危,那还有谁能力挽狂澜呢?

廖立定时料想到汉朝终究是光复不了之后,借此痛哭,

三、为自己可伶

为自己而哭,将诸葛亮于自己相比,虽然才华不及于他,但是两个人的报复又何其相似,曾经自己也满腔报负,但是自己却被现实打败,一再的顶撞,一再的落败,终于被刘备所弃。但是他心中任然是想要有一个能“替”自己完成这个理想,这个人便是诸葛亮无疑了。

终于命运来临,诸葛亮去世,自己唯一的希翼就此泯灭。这绝对是一个让廖立痛哭不止的重要缘由。

结语

诸葛亮去世后三十余年,诸葛亮所举荐和培养的人才成为这个国家的支柱,都是当时社会的一代俊杰,正是这些人延续了蜀汉。诸葛亮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新政权,刘备新败,蜀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拯救蜀国大厦将倾颓,哪来的蜀国之后的存在?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诸葛亮事必躬亲是必须的,刘禅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管,对诸葛亮架空刘禅之说毫无道理,是可耻的诽谤。可见,不论在政治或军事上,诸葛亮的用人,都是相当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