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

2020-11-01 08:02阅读(60)

魏国灭亡以后,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原本并不是一场灭国之战, 而是一场转移弑君视线的战争,没有多少人支持司马昭的灭蜀之

1

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原本并不是一场灭国之战, 而是一场转移弑君视线的战争,没有多少人支持司马昭的灭蜀之战,可历史偏偏就是这样出人意料,由钟会、邓区等人率领的伐蜀之战,由于邓艾出人意料的阴渡阴平,这场战争魏军不但赢了,而且还一不小心灭亡了蜀汉,于是蜀汉在公元263年就灭亡了。

由于原本就不是灭国之战,司马昭根本还没有做好准备,但当前方的捷报传来时,还是让司马昭异常高兴,虽然发生了邓艾居功自傲和钟会谋反事件,但并没有影响到蜀汉的灭亡,司马昭也因为成功灭亡蜀汉,不仅摆脱了弑君事件的影响,而且朝着改朝换代的步伐更近了一步,还因此晋升为晋王,迈出了篡位的关键一步。

司马昭

蜀汉灭亡之后,邓艾一时头脑发热,还向司马昭上书建议准备要做好伐吴的准备了,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伐吴计划、蜀汉朝臣皇帝处理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邓艾虽然好心,但是犯了讳忌,这种事不是他应该插手的,而是司马昭来决定的。

想想也会明白,司马昭身为魏国实际领导人,有一个能干的下属老是在他面前提出应该如何如何处理只有司马昭才能决定的事,这不就是下属教领导了吗?司马昭当然不高兴,虽然灭亡了蜀汉,但是对于灭吴一点准备也没有,况且当时的司马昭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处理内政上,也就是如何改朝换代上,毕竟司马昭年龄不小了。

司马炎

没想到的是,就是蜀汉灭亡一年多后,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马昭刚刚加封晋王后没有多久了,就去世了,享年55年,他还能等到改朝换代的那一天,哪有精力去准备伐吴呢?

司马昭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即位,于是司马家开始了权力交接,除了权力交接,司马炎当时最重要的事就是学曹丕改朝换代,以晋代魏,就在司马昭去世四个月后,司马炎就迫不及待地逼魏帝曹奂禅让皇位给他,这一年还是公元265年,于是曹魏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马炎建立的晋朝

三国鼎立

一个全新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稳定内部,加强权力,因此司马炎即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处理内政,一是加强皇帝的权力,毕竟是新即位的皇帝;二是处理内部的权力分配与争斗,分封诸侯王等,司马炎主要是防备自己威望很高的弟弟司马攸

等到司马炎处理好内部事务,准备将伐吴事项提上日程时,却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没有伐吴,这个原因就是: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尤其是贾充等人

魏灭蜀之战

名将羊祜曾在公元276年向司马炎上书可以伐吴,这个时候东吴名将陆抗也已经去世了,但由于贾充等人的强烈反对,伐吴没有提上日程,贾充是司马昭时代就宠信的权臣,既是司马昭的托孤重臣,还是司马炎的儿女亲家,并且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一次贾充反对,司马炎让步了。

2年后羊祜也去世了,又过了1年,王濬、杜预向司马炎上书再次提及伐吴,这一次贾充又是反对,但是这一次司马炎没有让步,而是强力支持伐吴,并且制定了当年就准备伐吴的计划,其实伐吴的军事准备早在羊祜在世时,就做了诸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建造船只,训练水军,只是由于司马炎没有同意而作罢,直到公元279年司马炎才最终同意伐吴。

从晋朝279年11月开始伐吴,到东吴280年3月灭亡,东吴灭亡只用了5个月时间,并没有比蜀汉灭亡强多少,换句话说,晋朝灭亡,当年做下决策,东吴当年就灭亡。

晋吴对峙

东吴为何能在魏国灭亡后还坚持了15年而不亡,不在于东吴有多厉害,而在于新建立的晋朝皇帝司马炎当时并没有把伐吴提上日程,也没有着手准备攻打东吴的军事行动,不是不灭东吴,而不是不想,或者没有将灭亡东吴的行动提上日程。

事实上,如果晋朝早几年把灭亡东吴的军事行动提上日程的话,那么东吴灭亡的时间还会提前,最好的机会就是羊祜在公元276年上书司马炎灭吴的时间,只可惜当时司马炎没有同意而已。

其实就算陆抗在世,其实也阻挡不了东吴的灭亡,一是晋朝实力强大,整个天下除了东吴一块地,全部归属晋朝,包括原来的蜀汉,晋朝的实力不是东吴可以比的。

晋灭吴之战

二是陆抗虽然有才有能力,但他只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而已,当年蜀汉的姜维同样有才有能力,还不是一样灭亡了,东吴后期的形势其实与蜀汉后期的形势是一样的,光有一个将领在扛着是没有用的,当时东吴皇帝孙皓也不过是个残暴的君主,比刘禅的能力还要差,百姓也因此对孙皓的统治颇有不满,国内各种矛盾也是难以调和,所以东吴的灭亡其实就是时间问题。

归根到底,东吴生存还是灭亡,不取决于东吴本身,而是取决于晋朝皇帝司马炎,东吴灭亡也就是因为司马炎开始决定灭吴才灭亡的,从决定伐吴到东吴灭亡,这中间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东吴能坚持15年,不是因为他能坚持,而是因为司马炎让他多活了15年而已。

2

主要是当时北方有叛乱,再加之西晋内部人心也不齐。




司马昭生前曾经制定过灭吴计划,即灭亡蜀汉三年后,顺江东下,再灭东吴。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晋书·帝纪第二》

但是灭亡蜀汉没多久,他就死了。而随着司马昭的突然病死,灭吴显得不合时宜,所以这个计划自然也就没人执行了。

为什么不合时宜呢?

因为当时的司马炎和昔日的曹丕一样,自身定位非常尴尬。他们没有父辈的军功,无法压制蠢蠢欲动的功臣。他们必须要称帝,建立一个新生政权,大封群臣,笼络人心,才能维系自己的统治。

所以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做的第一件事,就不是去灭吴,而准备称帝。而这一准备,就拖了半年多,拖到了公元266年2月4日。

称帝之后,是不是就可以灭吴呢?

还是不行,因为人心不齐。对于灭吴,西晋的士族有不同的意见。当时以贾充为代表的老油条认为如果攻吴,灭不了倒还好,一旦灭了东吴,司马家的政权会进一步巩固。并且灭了东吴后,肯定有人会凭功上位,从他们这些老油条手里切分利益蛋糕。搞不好他们这些老士族就该失势了。

所以出于对自己利益的维护,这帮人便坚决反对灭吴。而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也扯了很多理由。比如军事、经济实力有限,无法抽调大量兵力和战船顺江东下;还比如江东水军善长战,晋朝还没有善战的水军;再比如自曹操以来,北方政权或者蜀中政权对江东的战争并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连曹操和刘备都是惨败而归,晋朝又凭什么一定能取胜等借口。

可以说,一切不利于伐吴的因素都被贾充这号人给扒了出来。

另一方面,东吴听说西晋有意讨伐,孙皓便主动摆出了攻击架势,从公元268年开始连续主动攻打西晋(十年时间里面只有一年没有战争记录),这其中东吴还不乏有几次大胜。比如西陵之战,陆逊的儿子陆抗只凭三万人就大败了八万晋军,打得司马炎是心疼肉疼。



受此内外不利因素影响,司马炎自然也就动摇了本来就不坚定的伐吴想法,决定以守势应付东吴。

当然,贾充等人反对伐吴,司马炎自己也是信心不足,不代表当时的主战派,比如张华、羊祜、杜预、王濬等人就没有坚持。事实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一直在吵。只不过他们还没吵出个决议,西北凉州的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又发动了叛乱。

对于这次鲜卑人叛乱,司马炎从一开始就极为重视。因为当时北方不稳,除了秃发树机能叛乱之外,北部边境还有匈奴和其它鲜卑部落的叛乱。北线的晋军很是被动,晋军一旦平叛不成,可能就是全线崩盘。所以当秦州刺史胡烈平叛不成,被叛军反杀后,司马炎就不关心南线的东吴了,专心对付北面的胡人。以重兵集结于北方。

而晋军和匈奴人和鲜卑人的这一战,又耗费了七八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279年,西晋付出三位刺史,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代价,打败或归化了秃发树机能、匈奴拔亦虚、独雍等部后,司马炎才最终下定决心,大举出师伐吴。



总的来说。东吴在蜀汉灭亡后,又坚持了十几年时间,一方面是西晋朝中重臣的意见长期不能统一,反对者的势力太大,晋武帝不可能忽略不理,使得伐吴的时间一拖再拖。

另一方面,北方一直不稳,吸引了司马炎的注意,这使得伐吴的时间又是一拖再拖。两个因素叠加,前后共拖了十几年。

后来北方稳定,司马炎又采取折中方案稳定反对派后(令贾充为前线总指挥,不让他干涉前线具体战事,但可以分功),晋朝才算是上下齐心,正式伐吴。最后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便灭亡了东吴。

3

司马家早就有灭吴国的计划了。

只不过,司马家为内忧外患所困,被迫将平吴计划不断搁置、拖延。

这种情况下,司马炎仍能灭吴,已属不易!

被搁置的计划

按照司马家的原计划,他们在灭蜀后3年,就要灭吴。

司马昭在灭蜀前,制定的计划是: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

灭蜀的名将邓艾,正是这个计划最坚定的拥护者。

在对蜀作战之前,邓艾对伐吴也是颇有研究的。他当年正是靠考察淮南屯田作《河济论》而声名鹊起的。

蜀国灭亡后,邓艾积极得不得了。他不但制定了造船练水军的计划,甚至还上表要给刘禅等人封爵位,试图“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

不过,热心过头了可不好,邓艾风风火火,一口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说了,司马家心里不踏实。

最后,“二士争功”,邓艾、钟会一起扑街,这事情也就搁置下来了。

随后,司马昭也去世了,司马炎又忙着篡位,伐吴的事情也就彻底停了下来。

控制外军

可是,司马家篡位之初,仍不便大力准备对吴作战。

我们知道:司马家是靠政变夺权的。而司马懿早年主要是在荆州、雍凉一带混,在徐州、青州、淮南等地的基础并不牢固。

所以,司马炎在篡位之初,主要在争取对这些地区的彻底控制。

其中,淮南地区最为关键。

尽管淮南三叛已经平息,尽管主管当地军事的已经是司马家一手提拔的石苞,但是,该地军队的立场仍然令司马家不放心。

268年,被流言所困扰的石苞被调离淮南。

269年,司马家对荆州、淮南、青州、徐州的人事做了重新安排,彻底控制了这些地区的外军后,终于开始再次密谋伐吴!

一记耳光

司马炎最初的对吴计划,似乎没有延续当年司马昭“顺流而下”的设想,没有再在益州造船练军。

272年,西晋被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

这一年,吴国的西陵督步阐投晋。

西晋一面令羊祜攻打江陵,一面令杨肇去西陵接应。

就在如此有利的形势下,晋军仍然被陆抗所败,两线失利!

此战,令晋重新审视伐吴攻略。

一方面,晋终于认识到:东吴尚有陆抗这样的人物在,不好打!

于是,羊祜调整策略,一面训练部队,一面对吴采取怀柔政策,企图分化吴人之心。

另一方面,晋终于认识到:还是要重新拿起司马昭的策略来。

由于东吴陆抗以西陵为国之藩表,对荆州取上游之势,晋军仅在长江中下游作文章并没有优势!

于是,司马炎在与羊祜密谋后,令益州刺史打造舟船,训练水师,准备从上游发起主攻。

怀柔、造船,晋吴前线在恐怖的杀机中安静了下来。

秃发树机能

274年,吴国的支柱陆抗去世了。

东吴已经无支柱人物,而且益州水师已经成形,机会似乎来了!

可是,一场严重外患又拖住了司马家一统天下的脚步。

从270年开始,秦州的秃发树机能举兵反晋!

秃发树机能的发展势头非常猛烈。他们连续击败了胡烈、舟处、牵弘、杨欣等名将,攻陷凉州,迅速发展壮大。

司马炎叹息:复吴蜀之寇,未尝如此。

于是,西晋的主要精力被用于凉州平叛!

最终,在文鸯、马隆等名将的杰出表现下,平叛成功。

不过,这场叛乱仍然极大影响了西晋灭吴的决心。

一方面,此次平叛战争一打就是9年,西晋三位凉州刺史、四位封疆大吏被阵斩,折损数万军队。西晋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贾充等人认识到:树机能之乱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西北、北方大量内迁的游牧民族,已经成为西晋的心腹大患。

正如贾充所说: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天下劳忧,年谷不登,兴军致讨,沮非其时“。

西北、北面的少数民族威胁非常大,一旦平吴战争陷入僵持,国力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拖到不能再拖的灭吴战争

由于顾虑甚多,司马炎一直没有下定平吴的决心。

这期间,羊祜、杜预等人多次上疏,力主伐吴,但因遭到贾充等人的反对,司马炎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不能再拖了!

279年8月,在益州造船的王濬上疏,再请伐吴。

其中,他提到:我们造船都已经7年了,再不打仗,船都朽败了!我也已经快70了,再不打,我可能就指挥不了了!

这真是拖到不能再拖了呀!

可是,由于司马炎、贾充的反对,司马炎再次犹豫起来!

司马炎在群臣劝阻下,想要推迟到第二年再打。

这时,杜预又来了一奏表,再次说明了不能再拖的理由:现在吴国都知道我们准备进攻了!如果孙皓集中大船于夏口,迁都,修缮城池,又在长江边坚壁清野,那我们到时候攻城又攻不下,在外又没粮食,那灭吴就没有机会了!

至此,司马炎才彻底下定决心灭吴!

279年11月,司马炎6路出兵,水路齐伐,拉开了灭吴的序幕!


总的来说,司马家篡魏后,为内忧外患所困,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在这样的环境下,司马炎仍然能力排众议,排除干扰,坚定完成统一大业,实属不易。

遗憾的是,司马炎平吴后,志得意满,生活腐化,失误频出,为后来的天下动乱埋下伏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司马炎正是如此!

4

三国魏、蜀、吴,说到拳大胳膊粗,曹魏无疑是最强的。但吊诡的是,东吴亡于公元280年,而曹魏却亡于公元265年。东吴为什么比曹魏多撑了十五年呢?

原因之一,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与父兄相比,孙权不善于挺矛操戈、冲锋陷阵,但他却有难得的知人善任。

在他“坐领”江东的五十二年内,孙权举贤任能,使之各尽其心以保江东。

四任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三国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四任丞相孙韶、顾雍、陆逊、步骘皆德才兼备。

整个东吴上层,朝廷内部稳定,统一,凝聚力强,军队以长江天险,战斗力强。

如此主明,相贤,将良,兵强,想“夭折”都难。

原因之二,是曹魏的“怜香惜玉”



一直以来,曹魏采取了诱吴赚蜀的策略,来对付吴蜀合纵联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东吴有利。

孙权和曹操保持有同盟关系,并且还有难得的儿女联姻。

赤壁大战前,曹操还给孙权书信一封:“今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求孙权坐观自己灭掉刘备,不要插手,但他确实小看了孙权,轻敌了东吴。

建安十八年,曹操再次南征东吴,面对江东严整的水军,由衷地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曹操与孙权结盟,割让荆州江南土地,对孙权封侯拜将。孙权也投桃报李,向曹操称臣,称说天命。

原因之三,是司马家族“攘外必先安内”



司马氏家族同曹氏家族及其拥魏势力的殊死搏斗从未消停过,一度几乎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公元249年,司马懿伏诛大将军曹爽,魏国大权尽归司马氏掌握。

公元251年,魏太尉王凌(王允之侄)密谋废除齐王曹芳,立楚王曹彪。司马懿东征王凌,王凌兵败自杀。

公元257年,司空诸葛诞在淮南寿春造反。第二年,司马昭攻克寿春,诛杀诸葛诞三族。司马氏之代魏势不可当。

公元260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高贵乡公曹髦无法忍受司马昭的跋扈,愤而同司马昭拼命,反被司马昭的部下所杀。

司马昭,尤其是司马炎忙于篡权夺魏这等头等大事。司马炎称帝之后,在灭吴十五年里,内部危机四伏,边界战事多,对乱哄哄的弱吴,也只能是置之不理。

原因之四,是司马家族欲“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东吴的军事、政治形势,司马家族了如指掌:东吴衰败不堪,政治昏暗,自蜀汉灭亡以来,东吴内部分崩离析,将士萎靡不振。总之,从古至今,灭亡的迹象没有像东吴那么糟糕。

为此,司马昭派东吴的降人徐绍、孙彧回到江东,通报了蜀汉灭亡的全过程,等于是来提醒和警告东吴君臣速速来降。

由此可见,司马家族是希望不动兵,通过外交和谈手段来解决东吴问题。

但是,东吴后主孙皓并没有励精图治,而是继续作死,犹如鞭梢上的屎壳郎,只知道腾云驾雾,不知死在眼前。

原因之五,是东吴“老虎虽病,余威犹存”



东吴人才济济,即使是在孙皓统治时期,还有贤臣、良将,如陆抗、丁奉等。这些忠贞之士仍忠于东吴,同强魏抗衡,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吴又维持了十五年的时间。

待到公元280年,在晋国六路大军的攻打下,晋军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东吴终亡。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谢谢,请多关注。

5

曹魏政权虽然是在265年灭亡的,实际上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后,曹魏政权就已经掌握在司马家族手里了,直到司马炎把魏元帝曹奂踹下台,建立晋朝,当年司马昭在伐蜀汉前,和众将领说过,打下蜀国后,整兵3年,再顺着长江水陆两军一举击破孙吴,《晋书·帝纪第二》“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

三国鼎立州郡图。

国家大的方针定下了,结果计划只执行了一半,打下了蜀汉,司马昭就中风归西了,司马炎代魏建晋后,按理说晋具备气吞山河之势,拿下孙吴如探囊取物,只需稍作整顿就可动手,谁知这一等就是15年,放任腐朽的孙吴苟延残喘了15年,难道司马炎不想拿下孙吴统一全国吗?不,他很急,只是被别的事羁绊了。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司马炎代曹建晋,一边稳定政局,一边积极备战,拿下孙吴就是眼巴前儿的事情,结果268年,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发水灾,波及司州和洛阳,各地赈灾,好不容易攒下的粮食都赈济灾民了,《晋书·帝纪第三》“青、徐、兖、豫四州大水,伊洛溢,合于河,开仓以振之”,于是伐吴之事只能延后。

图为南京石头城遗址,是当年东吴的第一军事要塞。

灾刚救完,又有好消息传来,孙吴的夏口都督孙秀带着部队投降了晋朝,马上封会稽公,任骠骑将军,伐吴提上日程,结果西北秦州、凉州两地的鲜卑联合诸胡部落起兵反晋,屡陷多地,司马炎忙派大军平叛,双方犬牙交错,一这打就是9年。

王浑,晋灭吴的统帅之一,任征东大将军,封京陵公,死后谥号单字”元“。

期间吴主孙皓看准时机,打起了秋风,屡犯晋边,还亲自坐阵,攻打江夏、襄阳、合肥、交趾等地,当时司马炎重心在西北跟胡人干仗,抽不开手,直到280年西北鲜卑诸部被彻底平定后,马不停蹄的挥兵南下,20万大军直捣建业,不到4个月就灭掉孙吴,比当年灭蜀汉还快。

6

蜀亡后,吴国独自面对魏(晋),不但支撑16年之久,甚至在战略上似乎也占据了主动。为什么?晋国受到以下四大因素牵制。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一是西南蜀地新平,需要时间巩固。西晋泰始八年(272年),蜀人张弘叛晋,杀掉晋国派驻益州的刺史皇甫宴。蜀亡已逾9年,晋国在益州的最高军政长官竟然被干掉,可见张弘之叛动静不小,蜀地还不太平。

二是西北鲜卑起义,长期镇压无果。西晋泰始五年(269年),甘肃和宁夏一带的鲜卑族不堪忍受西晋的欺压与盘剥,在秃发部首领树机能领导下起义,270年围杀秦州刺史胡烈(此人在荆州刺史任上曾于268年击退东吴名将施绩对江夏的进攻),败西晋尚书、安西将军石鉴,271年斩凉州刺史牵弘,278年杀凉州刺史杨欣。树机能起义绵延近10年,严重威胁晋国后方,使其不能专心伐吴。晋武帝一想到这事,连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每虑斯难,忘寝与食),在朝堂上问“谁能摆平树机能,打通凉州?”(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一时竟无人应答。

三是吴有名将陆抗,晋军非其对手。陆抗(226~274年)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子,完全遗传了其父的军事天才。东吴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因掺和孙吴皇室继承人的家事,受谗并遭到孙权误解,含恨去世。陆抗时年20岁,接替其父领5000兵马。次年,陆抗与孙权依仗的大将诸葛恪互换防区,诸葛恪到后,发现陆抗的营地正规严整(抗临去,皆更缮完城围,葺其墙屋,居庐桑果,不得妄败。)而自己留给陆抗的兵营却又脏又乱,十分惭愧。这件事足以说明陆抗治军十分严格。东吴建衡二年(270年),陆抗接替大司马施绩镇守荆州(相当于武汉军区司令),2年后的一次实战中,陆抗的军事才华大放异彩。

274年,吴国西陵督(相当于西陵军分区司令)步阐率军1万投敌。陆抗闻讯,率军3万平叛。晋国名将羊祜抓住战机率8万晋军主力来攻,以一部兵力赴西陵救步阐,主力则直指荆州大本营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陆抗识破了羊祜围魏救赵之谋,不但成功平叛,也守住了江陵。是役,吴军总兵力仅为晋军三分之一,但在陆抗指挥下取得全胜,对晋国上下形成了有效震慑。羊祜实为晋国第一名将,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以绝对优势兵力和绝好的战机把握,居然败给陆抗,其他人哪敢再轻言犯吴。后来,唐代封古代名将64人,宋代为72位古代名将设庙,陆抗都榜上有名。

四是平吴需建水师,短期不能奏效。水军对攻吴的重要性在夷陵之战中可见一斑。西蜀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几乎倾全国之力伐吴。但蜀军不行水路而走陆路,这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因素。东吴大都督陆逊起初十分担心蜀军水陆并进,在知其“舍船就步”时,非常自信地向孙权进言:“请您高枕无忧,不必害怕。”(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3])刘备水师未备就急于攻吴,遭致惨败,晋国不能不引以为鉴。

可见,蜀亡后的16年中,魏(晋)西南有蜀民之乱、西北有鲜卑之叛、南有陆抗之守、政有固本之需、军有造船之务。这五方面的制约,使吴国获得16年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可惜吴国皇帝孙皓昏庸,没有把握好。

7

三国鼎立以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谋深算的司马家族趁曹魏帝外出祭祀之际,突然发起高平陵政变,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司马家族轻松地夺走。

司马家族在稳定好朝中的局势以后便很快发动了对蜀国和吴国的战争,力争早日统一,此时的蜀刘真是应了“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前锋\",当司马大军压境时,后主刘禅嘴里只有一个字,“降\",把老子刘备的江山拱手给了司马家,自己愿意做一个乐不思蜀的山阳公。

三国局面的形成是靠魏蜀吴三家力量支撑的,如今蜀国没了,吴国的压力陡然增大,司马家族也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吴国。从公元263年灭蜀到公元278年灭吴,期间为什么跨越15年呢?司马懿在政变以后并没有废除曹魏政权,而是找了个傀儡,他也向当年的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先后后消灭了诸多的割据势力,本来司马懿还想当一回皇帝,无奈天不随人意,过早地死去,于是司马家族的重担就压到了司马昭身上,灭亡蜀国后,司马昭准备废曹魏,但大臣们并没有跟着附和,不得不使司马昭延缓了登基时间,哪知疾病突发,在死亡前用手指了指身边的司马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炎掌权后,很快废了曹魏政权,自立为晋朝,公元267年大臣羊枯上书司马炎,要求派兵剿灭吴国,但司马炎似乎沉浸在当皇帝的喜悦之中,并没有发兵,只想让东吴这颗\"子弹再飞一会儿\"。此时的东吴,由于宫庭的内斗,早己失去了前辈们一团和气的气象,国家经济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发展,军事废驰,大臣们都在追求享受的生活,在孙权死后的十几年中,仅皇帝就换了三四茬,可见内乱的程度,整个东吴就像是一艘摇摆的空船,只要轻轻推一下,就有沉船的可能。因此,蜀国灭亡后的十五年时间里,吴国实际上已经是晋朝的囊中之物,司马炙一觉醒来,想想是该把吴国收回来时,也就是吴国灭亡的时间,而这一天终于在公元278年5月的那个梅雨季节,无能、残暴、好色的东吴皇帝孙浩束手就擒。

8

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分天下。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吴国竟然是三国中坚持最久的。直到魏国灭亡15年后,吴国才向西晋投降,正式宣告了三国时代的结束。


吴国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主要是因为晋国的伐吴大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司马氏篡位,需要先安内。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等人伐蜀,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第二年,司马昭晋升晋王,加九锡。所谓的九锡,就是天子赏赐给大臣的九种礼器,是大臣的最高礼遇,再高就是天子仪仗了。

司马昭想做天子,自然不满足。

265年,司马昭获准使用“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等全套的天子仪仗待遇,在实际上已经跟天子无异了。此时,只需要魏帝曹奂一道禅位诏书,司马昭就可以登基称帝了。结果,司马昭突然病死。

司马昭长子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爵位,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即公元266年初,司马炎篡位登基,魏国灭亡。

司马炎为了避免其他权臣再次效仿曹丕和他自己篡位的过程,所以,开始分封各宗室成员,让他们成为地方上维护皇室的主要力量。

当然,从实际情况看,司马炎的策略是错误的,导致了八王之乱,西晋很快灭亡。

当时,吴国主政的是丞相陆恺,也主张保持和平局面。而晋国对吴则实行怀柔政策,以收买吴国将领人心为主。所以,两国最初几年相安无事。

第二阶段,司马炎开始准备平定吴国。

司马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而吴国却在孙皓的治理之下,局势混乱。晋武帝开始为平吴做准备。

269年,司马炎派羊祜镇守襄阳,跟吴国陆抗对峙。同时,他又派王濬在益州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师。

而在吴国南方,司马炎接受吴国将领的投降,派将领逐渐占据了交州的大部分地区,对吴形成包夹之势。


司马炎就等时机成熟,准备一举灭吴了。

第三阶段,晋国西北之乱,延迟了灭吴计划。

270年,河西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叛变,第二年匈奴刘猛部也叛乱出关。

272年,司马炎派兵先平定了刘猛。

接下来的数年,鲜卑秃发树机能时降时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司马炎伐吴的大计。期间,多数是吴国主动进攻晋国。不过,除了272年,陆抗指挥的西陵之战,吴军击退了晋军,取胜之外,其他的多数是吴军败退。

274年,吴国大司马、荆州牧陆抗去世。275年,鲜卑也暂时归降。时机似乎已经成熟,所以,到了276年,羊祜提议伐吴。

不过,当时的佞臣贾充正在忙于和相对正直的侍中任凯、中书令庾纯等人内斗。贾充以西北叛乱没有完全平息为由,纠集党羽反对伐吴。羊祜的提议被搁置。


277年,比较能折腾的秃发树机能复叛,直到279年,秃发树机能被部众所杀,西北之乱始平。

第四阶段,大势已定,一举灭吴。

鲜卑之乱平定后的279年冬天,司马炎正式发动了灭吴之战。

他命贾充持节,假黄钺,任大都督之职,统领大军,齐出伐吴。

此时,贾充也早已经联合党羽构陷任恺成功,大权在握。可是,贾充担心伐吴失败,自己获罪,失去权位,所以,再次以鲜卑叛乱未彻底平定为由,反对出兵。

不过,这次司马炎坚持了伐吴的主张,告诉贾充,如果贾充不去,他就御驾亲征。

贾充无奈受命,领中军屯住襄阳,其他六路二十万晋军齐出伐吴。

280年,晋军多路并进,逼近建业,吴后主孙皓见大势已去,随即投降,吴国正式灭亡。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乱世,终于重新一统于西晋。

结论

吴国之所以能够在魏国灭亡后,继续坚持达15年之久,最初主要是因为吴国名将陆抗、陆恺在,吴国国内还算稳定。司马炎和羊祜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一举灭吴。再加上司马炎篡位后要先安抚朝臣,以及平定之后发生的西北之乱,所以,重点不在吴国。

而在陆恺、陆抗相继去世,吴国开始混乱,而晋国西北之乱平定之后,时机成熟,晋灭吴之战,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9

吴国是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灭亡的,直到公元280年才覆灭。而蜀国早在公元263年就被司马昭攻灭了,魏国也在公元265年被权臣司马炎篡夺。

司马炎“篡魏建晋”,史称为晋武帝。此时,西晋王朝已经统一了北方和巴蜀地区,只剩下三国之一的东吴还在苦苦支撑。直到15年之后,司马炎才灭掉东吴。

蜀、魏、吴三国的相继灭亡,也就正式标志着三国时代的结束。那么,吴国为什么是三国之中坚持到最后的国家呢?

一、吴国有长江天堑和强大的水师,有利地阻挡了北方军队

吴国的奠基人是孙坚、孙策父子。尤其是汉末的军阀孙策平定江东六郡,奠定了东吴开国的根基。公元200年,孙策被部下刺杀,临终前传位给了弟弟孙权。

孙权在江东的土地上经营了20多年,以江东之地发家,然后扩张到整个江南水乡。孙权直到222年才称“吴王”,229年才正式称帝建立吴国,吴国也是三国之中建国最晚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强调过江南水乡难以攻取的原因:孙权割据江东,经历过了父兄三位君主,那里地势险要而民心所向,江东的老百姓都支持他,江东人才也归附孙氏,我们只可以结孙氏为外援,而不能贪图江东的土地。

吴国虽然是三国之中建国最晚的国家,但也是三国之中坚持到最后的国家,原因就是长江天堑的存在。曹操、曹丕、司马师都多次讨伐江南,均被孙权集团击败。当年,曹操两次讨伐孙权,一次败在赤壁,另一次败在濡须口。由于连遭大败,迫使曹操也放弃了吞并江南水乡的计划。

长江天堑和江南的河流湖泊是天然屏障,使得吴国多次击退北方的进攻。在西晋王朝建立后,也不敢贸然对江南用兵。

第二、吴国还有丁奉、陆抗等名将存在

公元263年,魏国灭蜀国;公元265年,司马炎篡夺魏国,三国之中仅剩吴国还在苟延残喘。此时,吴国国内虽然也已经衰落,但丁奉、陆抗等名将还在。丁奉是从三国前期活跃到三国后期的名将,寿命很长,几乎辅佐了孙权、孙亮、孙休好几位皇帝。

名将陆逊的儿子陆抗镇守荆州,多次打退西晋的进攻,使得西晋不得不与东吴对峙。西晋的羊枯和东吴的名将陆抗对峙多年,始终没有打破势均力敌的状态,西晋一时之间还灭不掉吴国。

第三、由于胡人作乱,西晋后方不稳,不敢贸然南下消灭东吴

西晋王朝建国以后不久,就发生了鲜卑作乱、凉州失陷的问题。晋武帝派去镇压鲜卑人的将军、重臣全部战死,最后不得不依靠大将文鸯才收复凉州。西晋时期,由于汉末三国的少数民族内迁,边境已经被胡人占领。

晋朝的凉州、河西走廊等地,多次遭到胡人入侵,朝廷的后方不稳。晋武帝司马炎对此忧心忡忡,不敢全力南下灭吴。后来,晋军虽然陆续收服了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羌人20多万,但并没有妥善安置,埋下了后来五胡入侵的隐患。

直到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认为后方稍稍安稳了,才让重臣贾充都督六军,全力灭吴。狡猾胆小的贾充认为吴国一直凭险据守,晋军恐怕不能取胜,多次推辞卸任。谁知道晋武帝孤注一掷,从淮南和巴蜀夹击东吴,成功攻破建康,俘虏了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三国时代正式结束。

10

魏蜀吴三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盟的存在。在嘉平元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的夺取曹魏政权。自此以后,曹魏是司马氏家族的一言堂。但司马氏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后,并没有马上更换国号,反而是顶着魏的国号行事。到了甘露五年的时候,司马昭弑帝并嫁祸给成济,立曹奂为帝,学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

司马氏家族在政变风波过后,就一直地不断强大自身,完完全全地站稳了跟脚。这时,司马昭开始对蜀汉和东吴展开了作战计划,想先拿下蜀汉再顺流而下东吴,水陆并进。

其实,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一战是存在冒险地成分的。但是,因为后主刘禅撤回了诸葛亮生前布置的多处兵营,再加上无将可用,使得邓艾能够快刀斩乱麻的逼近成都,使得惊慌失措的刘禅不得不投降以求性命。

司马昭在得到蜀汉灭亡的消息后,本想继续攻吴。但是天不遂人愿,司马昭突然的逝世,使得这一计划不得不搁浅了。因为新上任的主公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炎没有父亲的威望,虽然有支持者,但其也不可能轻易地得到他们的忠心。所以,当时最要紧的不是继续伐吴,而是立威,而是彻底地掌控司马昭留下来的力量。

在掌控司马昭留下了的力量的同时,司马炎也要加快对原蜀汉势力的消化,让他们真正的认可司马氏家族的统治,而不是当晋军伐吴时,蜀汉旧地的残余势力进行“星火燎原”,这绝对是司马炎所不愿看到的。所以,这一定程度上就给了东吴喘息和加紧防御的机会。

一方面,东吴的势力都在江南一带。而江南一带,因为地势和水网广布,是我国最大的粮仓之一。东吴占据了这一带,且经过了多年的经营,其储备粮食之广之足,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况且,在《晋书》记载上,还看到吴国当时是改良了种植技术,这么一来,粮食的生产就更加可观了。即便是东吴后来灭亡,其国库还有着两百八十万石粮食。

有了充足的粮食,东吴的后勤就完全可以跟得上战争的需求。这样一来,再打持久战方面,东吴就不需要怕和晋军消耗。

另一方面,东吴最强大的兵种就是水军。东吴的水军,在三国时代可谓是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的。晋军多为北方军,对南方的气候,以及水上作战根本不熟悉。况且,虽然有着部分的荆州兵和蜀汉原先的水军,晋军也不可能凭借着他们就能对抗的了吴军。

另外,东吴还有着超强的造船技术。

在《南州早物志》中,曾对东吴的船进行了特别的介绍,“吴国大船长二十多丈,上下约有五层,可容纳三千士卒。”

东吴凭借着战船之利,根本不怕和晋军在水上对战。况且,吴国的水军都督等将领可是层出不穷,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所以,司马炎在取得司马昭的遗留力量,以及消化完蜀汉的势力之后,就是一边平息西南一带,以及其余地方的反叛势力,一边在不断地造船和训练水军。直到279年,晋军才做好一举伐吴的准备,而此时的吴国,因为皇帝的昏庸和武将可用,根本抵挡不了晋军的步伐。到了280年,吴国正式灭亡,而这时已是蜀汉灭亡17个年头,魏国灭亡15个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