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如何兴起并走向灭亡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如何兴起并走向灭亡的?

2020-09-16 01:32阅读(64)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如何兴起并走向灭亡的?:中山国战国时期,中山国在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之中,在燕赵的历史中书写了绚丽的篇章。中山国生于患难之中,被

1

中山国

战国时期,中山国在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之中,在燕赵的历史中书写了绚丽的篇章。中山国生于患难之中,被大国所欺而变强,为强国占领又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见。在强国包围之中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几乎跻身强国之列,其经济和文化之辉煌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70多年,就被赵国所灭,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自此中山国的传说便在中国的历史几乎消失了一样,很少见于史海的笔端,但一座古墓的出现打破了宁静,这个大墓便是 中山国王 “错”的墓。

中山王 “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主室的后半周有陪葬墓六座,于前面和旁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按史籍所载,鲜虞中山国始建都于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后“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灵寿古城是中山国后期都城,位于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约建于公元前380年。古城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东临冀中大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城内分为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居住区、商业区和手工业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及精美文物无不彰显着战国中山王室生活的奢华。

进入中原地区后,中山国由游牧生活进入农耕社会,大量使用铁制农具;制陶、冶铸等手工技艺高超;商业繁荣。鲜虞中山国接受了中原文明,并受其长期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山文化,如遗址中出土了大批书写或刻印有文字、符号的文物,其文字与中原地区相似。国都外有专门的祭祀场地,用牲畜和玉器进行祭祀。

春秋战国的田猎活动既是娱乐,也是军事演练,带有游牧民族特色的中山国尤好田猎。中山国兵强马壮,武器装备精良,自春秋立国,先后与晋及战国时期的魏、齐、燕、赵等大国持续征战,《战国策·齐策》曾记“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燕将”。中山以千乘之国力而攻万乘之国二,其国力之强可以想见。

这个便是田猎用的猎狗的金银项圈。做工极其优良。

语言文字方面,中山国也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长篇铭文,篆书文字全部为汉字,字体工整规矩。

中山国积极吸收中原文明,不断完善其礼乐制度,并保留游牧民族的习俗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山国文化。出土的文物中无不彰显着与中原因素有莫大关系的元素。初期的中山国王在国都灵寿务实尚俭、励精图治、融合民族、修理内政、发展经济、加强兵备、扩充疆土、国势迅增,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

但究其被灭国原因也在于其自身,在于后期的中山国王治国、治军、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误,在于思想衰退和政治腐败。这里最使人扼腕痛惜的,是这个本来生于忧患的小国,面临敌国虎视眈眈、随时入侵的危机,却丢掉了忧患意识,中山国不能居安思危,当然无改革进取之心。中山王不思进取,还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虚幻体面和奢侈享乐的生活。王所善之,下必效之,在中山国民间也刮起严重的腐朽之风。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见条件成熟,便发动了吞兼中山的战役。腐败无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吓破了胆,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两年后,赵军再次进逼。前296年,中山国都灵寿陷落。

中山国在历史上逝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其兴衰一直在昭示后人:

一个国家不论大小,统治者勤政忧民,奋发向上,国家就兴旺发达;

昏暗弄权,奢靡淫乐,国家就衰落败亡。








2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两个大国之间之间。就在现如今河北石家庄为中心一带。

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几经灭国复国,最终在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3

我是小九,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在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之后,还有一个第八雄,即中山国。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战国中山国这朵奇葩一直闪烁着神秘的光彩,史册上关于它的记载很多,首次出现在公元前506年,直至公元前295年赵国灭中山国的二百多年间,都依稀可见。比如《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重要典籍里,都有关于中山国的记载。

题目中问到,中山国是如何兴起又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来,晋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前296年,被赵国所灭。

请看详细介绍(前期的中山国)

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得国名。由中山武公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等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最初实力薄弱,受到邢国的抗击。史籍中多次记载邢国打败戎狄的记载,有效地捍卫了西周的疆域和中原诸国。春秋初期,邢国衰弱,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是晋国,原因就是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506年春天,晋国拒绝蔡侯伐楚的要求,准备专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版图。(中山国开始强大起来)

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县境内),“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这场战争后的中山国国力可以说是大大受损)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魏文侯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才刚刚复苏十几年的中山国因为中山武公的去世,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晋国的进攻!使得刚刚复兴的中山国再一次跌入谷底

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把自己的国家建立在其他国家的腹地,这位君主可谓厉害????!可这为以后中山国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战国时期,中山国在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之中,为燕赵的历史抒写了绚丽的篇章。中山国生于患难之中,被大国所欺而变强,为强国占领又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见。在强国包围之中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几乎跻身强国之列,其经济和文化之辉煌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70多年,就被赵国所灭,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中山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其小。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小国是可以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争取时机,谋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中山国一开始也正是这样落而后起、死而复生的。

以上就是小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请多多指教

4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狄族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位于如今的河北中部太行山一带,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其名称出自鲜虞水(即今发源于山西五台山西南而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因此这支部落就以鲜虞为名称。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等几个部落组成。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为中人城城里有座山,所以也称为“中山”,这就是初期的中山国,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中山的名称开始出现在了史书上。从此以后,史书上有关中山的记载中或者称“鲜虞”,或者称“中山”。

春秋时期中山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晋国,晋国曾多次发动对鲜虞中山国的战争。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得到喘息发展的机会,开始介入列国纷争。公元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

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率领军队大破中山军,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曾在一天之内接连攻占两座城池,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逐渐消亡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自此开始了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公元前323年,中山和燕、赵、韩、宋五国同时称王,此后的30年里,中山国是当时仅次于秦、齐等战国七雄的强国。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就像一个楔子一样自东北插向赵国的中部,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

赵国在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实力大大增强。而此时的中山国国君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重文轻武,使国力逐步减弱,国家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迅速下降。公元前296年赵军攻占中山的国都灵寿,中山国君趁乱跑至齐国。自此在河北大地上传承了200多年的中山国终于灭亡。

5

说到中山国可能不少朋友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中山国却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国,国力鼎盛时期有战车九千乘,被中原诸国视为心腹大患。中山国可以说是除齐、楚、燕、韩、赵、魏、秦国的战国七雄外的“第八雄”。

中山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狄鲜虞部落人(也称白狄)效仿东周各诸侯国建立的一个国家。中山国之前是中山,公元前432年被建立傀儡政权,后脱离控制,建国于公元前414年,因城里有山而得国名。

中山国处于当时的赵国和燕国之间,在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都城在顾(今河北定州),后迁都灵寿(现今中国河北省灵寿县),建立者是中山武公。

中山武公姬姓,名窟,是中山文公之子,中山国第二任君主。可能大家会想,是中山国的第二任君主怎么还成立中山国的建立者呢?因为之前“中山”属于“傀儡国”。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建国。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后被周王族诸侯国-晋国击败,国都都被打没了。然后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赵襄子”(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乘晋国内斗抢先控制了中山。

但是又被晋国的又一大势力魏氏压迫,最终两方势力共同控制。赵襄子在鲜虞族后裔中选了一名傀儡立为中山国君,使中山国复立。这个“傀儡君主”就是中山文公。

中山文公也是没有办法,不做这个“傀儡君主”,中山国的汉人百姓和鲜虞百姓就要遭受战乱的后果,至于国君的尊严,想必也只能暂时放下了。为了中山国的百姓和鲜虞国君留下的孤儿寡母也要好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做些有用的事情,而中山国百姓们对中山文公的功绩还是认可的。

君主中山文公依然被赵国和魏国所控制。虽说是中山国的第一代君主吧,但是是在死后被追认的,文公也是之后追谥的。之后中山文公在位十八年后传位于儿子中山武公。

中山武公姬窟从小就是生活在父亲文公受尽傀儡日下下长大的,这样的情况给谁都是难以接受,倍感羞耻的。姬窟从小就立下了复国大志,父亲文公死后,姬窟继承了王位,就开始暗地结交、拉拢鲜虞族势力,培植亲信,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实现复国大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姬窟迎来了复国的时机。赵国君主赵襄子死后,儿子浣即位。但是被赵襄子的弟弟赵恒子插了一腿。赵国开始内斗,大大消弱了国力。此时姬窟迎来了复国的机遇。

在公元414年,姬窟带领鲜虞族众人对于赵、魏两国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最终摆脱了赵、魏两国的统治,重新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姬窟以当时诸侯最高的爵位立国了。姬窟也是中山国史籍中记载第一位有“公”字头衔的中山君王,也是中山国的创始人。那么中山国是如何灭亡的呢?

“中山国”的第一次灭亡就是前文中所述,被晋国严重打击,被晋国大夫取巧而得。之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之后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后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此时的中山国就处于这个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年代,从中开始了复兴。前文说到的中山文公姬窟也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中山国。姬窟重新建立了新都,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

但是姬窟不久后就去世,由儿子恒公姬桓即位,但是桓公自幼喜爱彻夜狂饮,常以昼为夜,以夜为昼。这个君主不体恤国政,导致百姓十分不满,国家开始动荡不宁。

魏国的名将吴起开始对中山国出兵,好在有武公姬窟奠定的军事基础,魏国的第一次无功而返。之后魏国继续攻打中山国,在魏国强大的基础下,战争持续了三年,中山国于公元前406年在顾城被魏军攻破。

中山国的第三位君主恒公姬桓成为了亡国奴,此时恒公开始觉醒,并立志复国。之后姬桓率领鲜虞余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了鲜虞复国的大业。最终击溃魏军。公元前381年姬恒复国,姬桓于顾城自立为王。

但是中山国的第二次复国之初就遭到了赵国的大规模进攻。但是中山此时刚刚复国,血性还来,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经过激战后,中山击溃了赵国的入侵,守住了已有的领土,取得了抗赵战争的胜利。

但是此时中山国的国土并不完整,姬恒派使臣去赵国索要,但是被拒绝。之后姬恒便开始进攻赵国。中山国在二次复国后军事实力是大增。中山军更是训练有素,不仅精通车战和阵战,还有一支精通马上做战的骑兵,打的赵军是丢盔卸甲,不亏为战国时期的“第八雄”。

中山国自复国以来,连续击败魏、赵两个诸侯大国,让天下诸侯为之刮目相看,中山国再次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强国。之后便收复了失地。之后姬恒迁都灵寿,开创了中山国新的历史。进入了中山国的最鼎盛时期。

鼎盛时期的中山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外战争,对赵国发起了进攻,赵军再次被击败,赵国不得已开始议和,两国使臣在军中签订了停战协议,后中山军撤军回国。

之后中山国开始修建王城,抵御防范赵国,开始了休养生息。中山国逐步从战乱的环境中过渡到和平时期。国家开始逐步削减军备建设的开支,重点鼓励农民和小工业者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姬恒于公元前353年去世,尊号中山恒公。

复兴后的中山国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开始不断了进攻中山国,前期均已失败告终。但是此时中山国已经削弱军备,后经过赵国的不断攻打中山国,于公元前296年,赵国最终灭掉了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中山国,在经过20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虽然中山国最终成为了历史,但是也有灿烂的辉煌时期。鼎盛时期的中山国有兵“九千乘”,国力仅弱于七雄。一时间中山国成了战国“第八强”。

中山国存在的数百年的时间里书写了华丽的篇章。自从诞生起就不断与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对抗,几次被占领灭国都死而复生,顽强的精神举世少见,在诸多强国的重重包围中不断发展自己,几次复兴国家,一度让人刮目相看。

但是最终中山国在恒公姬恒复兴后,继任者没有吸取教训,发展过程中丢了忧患意识,最终被赵国所灭。中山国有过辉煌,但是中山国的兴衰到现今也在影响着我们。

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应该有忧患意识,以史为镜知兴替。现今我们也应有忧患意识,切不可妄自尊大,让“宵小之辈”有可趁之机!

大家对中山国的兴衰怎么看?我们是否应抱有警惕的意识呢?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我是紫陌,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

中山国,早期称鲜虞,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狄族,是北方以游牧为业的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在今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之间。狄族的种姓分支繁多,如白狄、赤狄、长狄等。 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春秋时期,狄族活动最盛,曾灭邢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温国(今河南济源)等诸侯国,并曾西侵周王朝、郑国,东侵齐国、鲁国,为当时华夏地区的劲敌。白狄,厘姓,原居住在陕西省延安一带,后东迁到河北境内。 鲜虞之名,开始显现于史籍为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

白狄曾建有肥国(今河北藁城),周景王姬贵十五年(公元前530年)被晋昭公姬夷所灭;鼓国(今河北晋县),周悼王姬猛元年(8公元前520年)被晋顷公姬棄疾所灭;鲜虞国(今河北唐县),周敬王姬丐十年(公元前510年)被楚昭王熊壬(熊轸)所灭。 鲜虞于前507年出兵晋国的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灭其属国之仇。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鲜虞国又复国,因都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 ,改名为中山国,建都于顾邑(今河北定州)。

《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春,晋国拒绝蔡侯伐楚的要求,准备专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两次进攻攻打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公元前494年,中山国反击,与齐、鲁、卫共同伐晋,攻占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公元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国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一鼓作气,大破中山,严重摧毁了中山国力。公元前459年至公元前457年间,晋国再次进攻中山,取得穷鱼之丘(今河北易县)。前457年,晋国又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一日下两城”,中山国被打散,中山国人流落深山。中山国第一次亡国。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徒,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 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 桓公(前406~前340)继位时年仅8岁,年幼无知,不恤国政。于是魏国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艰苦征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又退入太行山中。中山国第二次亡国。

桓公卧薪尝胆,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 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双方势均力敌,互有死伤。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

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生产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时鄗邑(今高邑县境内)原为中山属地,被赵国强占。前332年齐、魏共同伐赵,中山军趁机决槐水围鄗邑,迫使赵军龟缩在鄗城之中,直至齐、魏撤军,中山军队才离开这里。这就是历史上的\"引水围鄗\"。

公元前327年,中山国史上最有作为的国王-中山王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中山国富兵强,先是参与\"五国相王\",再是伐燕取得大胜,\"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中山国盛时,疆域有北自河北安新县经徐水向西到燕长城,南到今河北赞皇、高邑一带,西到太行山麓,东到河北衡水,成为战国时的强国之一。 公元前323年, 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中山王厘鬻十六年),中山国和魏、赵、韩、燕诸国同时称王。 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韩、赵、燕、中山几国共同\"相王\",以抵御秦、齐、楚等大国的侵略。在称王的五国中,只有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国都是\"万乘之国\",说明中山国的国力和影响此时已同赵、韩、燕等大国不相上下。 中山王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征伐燕国。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打着平燕内乱的旗号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与燕共同称王的同盟,派相邦司马赒率三军北略燕国,夺取燕国几十个城市,占领燕国疆土方圆数百里。

中山王伐燕胜利后不久,中山王辞世,后继任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中山国国力逐步衰落。前299年,赵军攻破灵寿,中山国君出逃到齐国,最后死在那里。 赵国立厘尚(前312~前299) 为中山傀儡, 此后,中山遭到赵国接连不断地攻击,终于在 公元前296年, 周郝王姬延十九年(中山国君厘尚三年)被赵惠文王赵何所灭亡,中山国君厘尚被送回老家肤施(今陕西榆林市东南无定河北岸)终老。

中山国始建于春秋末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记载),战国中期达到鼎盛,公元前296年被赵灭国。

中山国不仅能在春秋\"十二诸侯\"、\"战国七雄\"等中原强国的夹缝中生存,而且在公元前323年与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燕结盟,共同称王(史称\"五国相王\"),与秦、齐、楚三个大国抗争,成为仅次于七个\"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

在210多年的风雨中(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绵亘于春秋、战国时代)。

7

中山在战国时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诸侯国,那时诸侯并立,除秦、齐、楚、赵、魏、韩、

燕七雄之外,还有东周、宋、卫和中山等小国,史称“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各国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相互间进行攻击或防御的战争,战胜国扩地,战败国削地,争战达一百八二年之久,最后由秦国统一天下。战国时期的中山夹居于燕、齐、赵之间,疆域虽小,武力却很强盛,与燕、韩、赵、魏同时称王,在列国纵横争夺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可是,关于中山国的历史,史书却没有专门的记载,只片言只语地散见于《战国策》、《史记》、《世本》等古籍之中,所以后人对中山国的历史所知茫然。

自一九七四年以来在平山县三汲村公社调查发掘的中山故城和王墓,为记载失明的中山

国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一些史学家和考古家,根据这些地下发掘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不少探讨性的文章,使这个久已湮没的中山国露出了一个大体的面目来。

一、早期中山国的建立

中山原名鲜虞,鲜虞之名最早显现于史书《国语·郑语》中,时间为西周幽王八年,即公元前774年。书中记载成周锥阳以北华夏族封国及狄族部落集团的分布,文中说:“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其中卫、燕是周的同族,其余都属狄族。由于它们分布于成周以北,所以在有些先秦史书里又被称作北狄。上述记载说明,至迟在西周末年,鲜虞氏已作为北狄族中的一个部落(也或许是一个国家)在成周以北的某个地方了。

关于鲜虞的族姓,历史上就有种种异说,至今史学家意见也不一致,大体有两种:一是

周同姓说(姬姓);一是殷商后裔说(子姓)。东汉时重要的姓氏著作《风俗通·姓氏篇》,认为复姓鲜于是商箕子的后裔,天津市武清县出土的鲜于磺碑也有鲜于氏乃“箕子之苗裔”的话。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也记载:“新市有鲜虞亭,故国,子姓。”古时于、虞可通用。故知鲜于即鲜虞。

事实上周人长期以来一直把燕这一带看作是商人的重要分布区,随着西周的灭亡,周人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量,属于商殷族的一部分狄人则活跃起来,《左传》中记有狄人灭邢、卫两国的事。春秋时今河北中部就有三个小国:鲜虞在正定,肥在茶城、鼓在晋县。

公元前546年,晋楚及其盟国在宋都商邱召开了饵兵(息兵)会议,晋楚两大国的争霸战争平息。前541年,晋国开始向北扩展势力,肥、鼓先后被灭,只有鲜虞未倒。前507年,鲜虞大败晋师于平中,生获晋大夫观虎。第二年(前506年)晋会诸侯于召陵,谋为蔡伐楚,“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日:‘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以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左传·定公四年》中的这段话,是中山之名首次见于史书的记载,鲜虞改称中山约在春秋末年。荀寅、范献子退出会盟,率军返回晋国。次年(前505年),范献子率师围鲜虞。

此后,中山又介入了晋国的军事内争,同齐、魏、郑、宋、鲁等国一起支持范、中行氏与晋国为敌,并派兵南下伐晋,取棘蒲(今河北赵县),当范、中行氏彻底失败时,中山又接应范、中行氏进入柏人(今河北内丘东北)。为了报复鲜虞人支持范、中行氏作乱,公元前489年晋赵鞅率师伐鲜虞。继赵鞅之后,又有晋智伯的征伐。中山自介入晋国的内争之后,连遭晋国的报复性讨伐,引起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国弱民散。后来,赵襄子又遣新稚穆子再次征伐,中山国似乎消亡了,从现有的先秦文献中,找不到这一时期鲜虞中山的踪影。

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载: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武公继位的中山国,大约就是原来中山国的继续。当武公继位筹划他复兴中山国的事业时,魏国由于魏文侯的政治革新,强大起来了,它与西方的秦国展开了连年的会战,攻取了秦国河西地区,成了中原霸主。前408年,魏又发动了灭亡中山国的战争。《韩非子·外储说左》中记有魏文侯与翟黄、翟角谋划灭中山的事,翟黄系中山国降魏之人,当然详知中山国的内情。魏文侯任命军事家乐羊为征伐中山的魏军统帅,魏与中山之间隔着赵国,魏文侯于出兵前向赵烈侯提出假道的要求,赵烈侯最初不答应,大臣赵利说:“魏攻中山不能取,,魏必罢,罢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这一席话使赵烈侯放弃了己见,答应魏军假道。这样公元前408年乐羊率魏国大军越过赵国深入到中山国土。当时乐羊的儿子正留居中山,中山武公得悉乐羊将大军来攻,命烹其子以报之,还派人送乐羊一杯肉羹,史载乐羊“于幕下而吸之,尽一杯”。《战国策·秦策》说:“乐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这很可看出中山守土卫国的决心是多么强大。

魏文侯在占领中山的当年,把太子击封在中山,那时太子击只有十四岁,文侯忧其少弱,派得力大臣李克(即李悝)为相辅佐,并封将军乐羊于中山故邑灵寿以镇慑。李克治理中山,实行了一些宽容的政策,缓和了一下鲜虞人对魏的仇视。前403年,子击怀念他的父亲,由其傅赵仓唐使魏,用巧妙的言词打动了魏文侯,把子击召回,换少子挚出封。这个魏之别封的中山,史家称为姬姓的中山,其存在的时间,史书明确记载的只有这几年,但实际的年数一定还要长得多。

鲜虞中山国的早期历史,如从公元前507年与晋平中之战算起,至前406年魏灭中山止,

历经一百年,其间不断遭到强邻的入侵,迭遭重创以至复亡,这很能说明当时列国兼并,强凌弱、大吞小的情势。

二、中山复国和恃齐伐燕

在传世的古文献记载中,有关中山世系的材料保留极少,早期的中山君的史料见于文

献者,就武、桓两世。史料的空缺,使得后人对中山世系作过种种推测,中山器铭的发现,使这一历史之迷得到了澄清。

中山方壶铭文:“惟联皇祖文、武,祖桓、成考,是有纯德遗训,以施及子孙,用惟联所放。”方壶作于王璺(wèn)十四年,这就清楚说明,中山世系文、武、桓、成至王璺是一脉相承的。武公时中山被魏灭掉,故肩负复国大任的理当是桓公。出土的中山鼎铭说:“昔者我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身勤社稠,行四方以忧劳邦家。”这是王璺对他先祖桓王的颂美之辞,说明桓王在世时立下了足以称述的武功。桓公的复国约在《史记·魏世家》所述“翟败魏于侩”之时,这是魏武侯十八年即公元前378年的事。据史家考定,败魏的翟人就是中山。第二年(前377年),赵人又与中山战于房子,再战于中人,后又修长城以加强防御,这些都应是中山复国后出现的振兴景象。不过,由于现存史料不载,中山桓公怎样取代魏而复国,情况不明。但可以说,这肯定是中山国史上的一大了不起的赫赫功业。

大约中山复国后,迁都于灵寿。继承桓公的成公,在位时间不长,鼎铭中有这样的话:“昔我先考成王,早弃群臣。”王璺即位时还是幼童,他在鼎铭中自述说,他即位时不过是“幼童未通智,惟傅姆是从。”由于年幼不能亲理政务,国事悉委于司马赒(zhōu)。这位司马赒,据史家考辨,很可能是古文献里的司马喜,其活动时代和身分都相同,《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是卫国人。他入相中山是由赵国在背后支持的,《韩非子·内储说下》说:“司马喜,中山君之臣也,而善于赵,尝以中山之谋微告赵王。”《中山策》载“司马熹三相中山”。从铭文看,司马赒在成王、王璺和□(左妾右子)□(上次下虫)三世都掌握政权,可谓三朝元老,鼎铭中有赞颂赒对君王格尽忠诚的话:

“天降休命于甄邦,有厥忠臣碉,克顺克伴,无不率仁,敬顺天德,以佐佑寡人,使知社稷之任,臣宗之义,夙夜不懈,以申道寡人。”

铭文中叙述了中山王馨秉其先王遗训,使贤才相碉辅国,谴责燕王让国的行为,并引为

鉴戒;“赒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伐燕)。中山伐燕的事,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后人完全不知,只知道是齐国伐燕。历史却原来是齐和中山两国伐燕。为什么伐燕?公元前320年,燕王哙继位,当时老臣相邦子之,深得信重。前316年,厝毛寿等进言,劝王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王啥就把政权交给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王哙反而称臣。这一禅让,遭到燕太子平与将军市被的反对。前314年,燕太子与市被聚众围攻子之和王哙,子之反攻,杀死市被和太子平。这场内乱,史书记载说:“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甚至出现了“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严重情况。齐宣王命章子将五都之兵,只用了五十天的时间,便占领了燕都,“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燕王啥和子之都死难了。

中山参与了这次伐燕,得燕地“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帝大邦。”大大开拓了中山的领土,奠定了大国的基础,还得到了周天子和诸侯的策尝祝贺。对这件事,中山三件礼器铭文都有记载,可见当世的王璺、司马赒是多么郑重其事!方壶铭于此记载最详,现用今字写出如下:

“适遭燕君子哙,不分大义,不告诸侯,而臣主易位,以内绝召公之业,乏其先王之祭祀,外之将使上觐见于天子之庙,而退与诸侯齿长于会同,则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旃(zhān),寡人非之。赒曰:为人臣而反臣其主,不祥莫大焉;将与吾君并立于世,齿长于会同,则臣不忍见旃。赒愿从士大夫,以靖燕疆,是以身蒙甲胄,以诛不顺。”

中山都于灵寿的几代王中,桓公、成公、璺这三世比较强盛,虽小却敢于和大国争衡,这

已从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上反映了出来,史书上也有记载,《战国策·齐策》说:“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杀燕将,中山千乘之国也,而败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这个时期中山的疆域,由燕南面的长城和中山南与赵接壤之地可推断其大体范围是:北到今安新、徐水一线,南在高邑之南,西接太行山,东跨有冀州之地。中山伐燕时夺得燕的大片领土,疆域的扩展应是在北部,燕昭王时又收了回去,但中山仍占有一部分,称为“新地”。

三、赵灭中山

复国后的中山,依仗齐的支持,不仅参与了对燕的征讨,对赵也屡屡侵伐,结下世仇。赵武灵王曾说:“先王时中山负齐之强,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武灵王这些话,大约是指他父亲赵肃侯在位时的事。鄗,在今河北高邑县东,是中山与赵争夺的地方,武灵王曾在这里筑城防御中山,但鄗还是被中山夺了去。赵和中山,政治上有世仇,地理上又三面相接壤,中山控赵北去的通道,扼太行之险,战略地位很重要,是赵辟疆拓土的大障碍,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不睦,彼此防范。

赵虽然受到中山的侵扰,由于畏齐也不敢轻易报复。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实行胡服骑射,并不单是为了对付北方各族,也要报中山之怨。中山王璺在鼎铭中也告诫他的后嗣说:

“尔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傲,邻邦难亲,仇人在旁。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定保之,毋竝(bìng)厥邦。”

这说明,王璺在世时,已经感到了赵对中山的威胁,他所说的邻邦仇人,当然有燕,主要的还是赵,他殷切地嘱咐后人,不要因大而肆,因富而骄,因众而傲,子子孙孙要永保中山,“毋竝厥邦”——不要让自己的国家被吞掉,可见他于此是时时放心不下的,所以发出那种“呜呼念之哉!”的慨叹。

大约到了中山王璺的继承者□(左妾右子)□(上次下虫)当政时,中山国势便趋向下坡,《吕氏春秋·先识》中说中山:“莫之必则信尽矣,莫之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说中山“战士怠于阵”,“农夫惰于田”。这反映了中山统治者信誉丧失,国势衰颓的情况,和武灵王时的赵国奋发图强的形势形成鲜明对照。

武灵王十七年(前309年)曾亲自出巡赵国伸进中山的九门(今河北正定东南),并在那里筑了一座望台,以观察中山的动态。赵对中山开始主动进攻,是在武灵王九年(前洲7年),北略中山之地到房子(今河北高邑东);第二年又攻中山到宁萌(今石家庄市西北),而 后又于武灵王二十一年(305年)、二十三年(前303年),连续攻伐,中山拚力抵抗。“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吕氏春秋·贵卒篇》)赵对中山用兵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说明中山还有较强的军事力量,另方面有强齐的支持。

赵国大规模用兵伐中山是在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这时,齐、魏、韩联兵伐楚,齐

无力顾及中山,武灵王派李疵去中山侦察,李疵回来报告说:““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他说到中山国内情沉:“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阎隘巷之士者七十家”,“举十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拼者惰而战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战国策·中山策》)这说明中山贵儒学而削弱了武备,国势衰微。武灵王乘中山外失齐援内已交困的形势,亲帅二十万大军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六中、九原”(《史记·赵世家》),第二年(前299年),“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这个逃到齐国去的中山王当是□(左妾右子)□(上次下虫),死于齐国。

□(左妾右子)□(上次下虫)以后的中山王是尚,他在位不久。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赵灭中山,迁其君尚于肤施。

清人王先谦说:“中山国历二一百余年,晋屡伐而不服,魏灭之而复兴,厥后七雄并驱,五国相王,兵力抗燕、赵而胜之,可谓能用兵矣。”这就是战国时期的中山,在那个列国兼并时代所扮演的角色。

8

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在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得国名。由中山武公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

鲜虞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书上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姓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定州市和灵寿、平山、晋州一带的山区,始都于灵寿(今中国河北省灵寿县)第一次被灭国后,复国都于定州(今中国河北省定州市)后被灭再复国,仍定都于灵寿,因城中有山得国名。出土的器物中有游牧文化特点的双耳铜釜、扁方壶、兽首青铜短剑和金腕饰、嵌松石金质虎形牌饰,充分反映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华夏诸国文化交流与影响。[1]

邢侯搏戎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等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最初实力薄弱,受到邢国的抗击。史籍中多次记载邢国打败戎狄的记载,有效地捍卫了西周的疆域和中原诸国。春秋初期,邢国衰弱,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晋伐鲜虞

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是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春天,晋国拒绝蔡侯伐楚的要求,准备专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棘蒲列入中山国版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击败中山,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然后晋国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的最后一个属国仇由,晋国智伯(名荀瑶)因仇由国路险难行,遂生一计,其新铸大钟一口,诡称送给仇由国君,令仇由国“斩岸堙溪”以迎钟。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瑶的计策,多次劝说国君,但仇由国君因心贪大钟,一意孤行,令晋国有机可乘,致七天后仇由被灭。

外围扫清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在今河北易县境内)。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县境内),“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

魏灭中山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晋国的进攻。魏文侯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继位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赵灭中山

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复兴后的中山国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都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顺平、唐县等地发现了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长城高处约有3米,宽0.5-2.5米,做法是两侧挖地基,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据专家推测,中山长城可能在中山国西北边界,沿今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石家庄西南的太行山南下,终点在邢台西北。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20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春秋时的鲜虞国,大致南疆至今石家庄一带,北疆在今唐县西南(鲜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县一带,东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晋州。 春秋末至战国初年,中山国开始扩张领土。

中山国是千乘之国,而中山国又有九千乘之国的记录

其实这个千乘是指马车。春秋时的鲜虞国,大致南疆至今石家庄一带,北疆在今唐县西南(鲜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县一带,东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晋州。春秋末至战国初年,中山国开始扩张领土。《战国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也就是5个百里,20个小都,每个25马车,就是1000马车,1万半职业军人,10万民兵,总面积与《战国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说吻合。

战国中期,中山桓公复国后,领土进一步扩张。中山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南北从鄗至鸱之塞约200公里,东西从井陉到扶柳约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上所标的长度比例推算,中山国疆土合战国时中山国长度单位为南北距离606中山国里,东西距离454中山国里。

而鼎盛时期的九千乘是马车加后勤牛车,根据蓝永蔚的《春秋时期的步兵》,只有四分之一是马车,就是2250马车,125马车为一军,就是18个军,2万2千5百半职业军人,22万5千民兵,也就是西周90个都,但是战国开始国野不分,所以是45个小都,4个小都1个百里,也就是11个百里,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考古发现中山国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万克,而战国普遍用大石3万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实际上只有现代30个县的面积,也与地图相符(盂县、井陉、平山、阜平、曲阳、行唐、灵寿、鹿泉、石家庄、正定、新乐、定州、无极、深泽、安平、栾城、藁城、晋州、辛集、宁晋、赵县、柏乡、临城、高邑、元氏、赞皇、唐县、望都、保定、满城、顺平、清苑、博野、安国、蠡县),之所以县多了有35个,是因为比如临城耕地面积32万亩只有213平方公里,不足一个西周男爵国350平方公里。[

史称“中山地薄人众。”中山国受地理环境和鲜虞人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牧业与农业生产并存发展。北部以牧业为主。南部以农耕为主。 中山国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其工匠制造的铜、玉、陶、金、银、骨、石等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在造型、工艺水平上,都有很高水平,《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山“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对中山国手工匠人的工艺技巧和绚丽多姿的工艺品的赞叹。

中山国也铸造自己的钱币。早期主要使用晋国的货币空首尖足布和燕国的货币尖首刀,后来,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成白”刀币。在国都中,还有专门仿铸燕、赵货币的作坊。

在军力方面,大约有千辆战车和几万兵力。早期1000马车,1万半职业军人,10万民兵,鼎盛期2250马车,2万2千5百半职业军人,22万5千民兵。

在地域上,中山国被赵国三面包围,两国接壤面积很大。中山国 亦发现有数量众多的赵国货币,可见中山国与赵国商业贸易往来也较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