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朱元璋称帝后,两个同乡发小前去投靠,为何一个当了官,一个却被砍了头?

朱元璋称帝后,两个同乡发小前去投靠,为何一个当了官,一个却被砍了头?

2020-11-20 08:32阅读(59)

朱元璋称帝后,两个同乡发小前去投靠,为何一个当了官,一个却被砍了头?:这个当了皇帝后,你再和他用乡下土里土气的话和他说小时候的囧事,你说叫老朱这个堂堂

1

这个当了皇帝后,你再和他用乡下土里土气的话和他说小时候的囧事,你说叫老朱这个堂堂的大明皇帝的脸放哪里?而另外一个则用当朝的话含蓄幽默地表述了当时和朱元璋的故事,形象生动又不缺乏幽默,你说老朱心情能不开心吗?

表达同一个事情,用不同的话来说,这效果差距怎么那么大呢?估计那个被处死的人也会感慨自己当初怎么没有练好口才,要到天堂好好找他的老师好好补习下。

2

以前听过一句老话“穷在闹市无人寻,富在深山有远亲”,深觉此话有理。

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飞黄腾达,而远在老家的的两个伙伴不惜千里迢迢来投靠朱元璋,希望谋得一官半职。

但是本文要说的是这两人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放牛娃出身的朱重八,为何能够完成开国皇帝的人生逆袭

朱元璋可谓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还为地主放过牛,后来因为天灾频发,连朱元璋的母亲都被饿死了。

迫于生计,朱元璋离开家乡,去皇觉寺投奔了一个名叫“高彬”的和尚,作了他身边的一个小行童。后来寺中也没有余粮,就将朱元璋等和尚都打发走了,让他们去化缘。

元朝末年风云四起,诸多农民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统治,朱元璋也在此时参加了以郭子兴为首领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从此也就开始了南征北战。

朱元璋此人心思活泛,善于收买人心,在作战时又很勇猛,深得其他士兵的敬佩,再加上他为人处事十分机智得当,也受到了头领的看重。

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起义军中势力较大的一支,在成势之后,朱元璋并没有着急与打地盘,反而是在浙西一带休养生息,迅速的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此后,朱元璋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在巩固了在南方的统治后,朱元璋随即挥军北伐,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在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城登基为帝,建立了大明朝,朱元璋也完成了由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逆袭。

昔日伙伴前来投奔,为何会一死一生?

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连找他升官发财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朱元璋早先又是放牛娃出身,因此,朱元璋的小伙伴也是开国皇帝中最寒酸的,

在很多野史中,都在讲曾经有与他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也来找他安排个官当当。

这两个小伙伴想啊,都说“苟富贵,勿相忘。”朱元璋如今当了皇帝了,那我们去投靠他,怎么的不也得给我们个一官半职。于是这两个人就启程前往南京,抱大腿去了。

据说,一个曾经帮助过朱元璋的小伙伴见到朱元璋之后,想起往昔对朱元璋的帮助,竟然没有行跪拜之礼,而且直呼朱元璋的姓名,虽然说当年感情十分深厚,但是如今双方身份地位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他的这种行为自然引起朱元璋的反感。

朱元璋好歹是当了皇帝的人,气量和涵养也是有一点的,因此也不愿意和他计较,还安排了丰盛的饮食,请他吃饭。

但这个小伙伴仍然不知收敛,在用餐时,说着朱元璋小时候的丑事,此举让朱元璋大动肝火。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常常觉得自己出身不好,所以十分不愿意谈论未发迹之前的事。而这个儿时伙伴却正好触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因此被杀了。

据说另一位跟朱元璋并没有多少交情的小伙伴见到已经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后十分有眼力见,他见到朱元璋之后,低头便拜,口呼万岁。

又给朱元璋吹了好大一通的彩虹屁,这给朱元璋夸得那是心花怒放,大大的满足了朱元璋的虚荣心。于是朱元璋金口一开,给自己曾经的小伙伴封了个大官。

“语言的艺术”可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任何人可都得好好学习。但其实这两位小伙伴落到这样的相差甚远的待遇,也不能单单怪人家不会说话,虽然人家是有一部分责任,朱元璋的性格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十分重要的。

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说合适的话,也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如果面对别人的恶语相向,我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但如果别人也是无心之失,那我们也不必斤斤计较。

野史传闻中的朱元璋与正史上的朱元璋形象相差甚远?

关于朱元璋的黑历史的确很多,类似这种杀害童年小伙伴的版本很多,但是大多都是民间野史传闻,很多都没有真凭实据,然而对于朱元璋的口碑,却是异常的低,即使是金庸老先生在写武侠《倚天屠龙记》中,也将朱元璋刻画为一个阴险狠毒,心机很深的人。著名历史讲师袁腾飞曾经直呼朱元璋因为穷苦,所以特别腹黑!

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一个贫民一步步走到九五之尊的位置,非有坚韧不拔之志,经事治国之才不可为。

如果不依靠残忍和冷酷无情的手段,必然不会成为,他们的根据是朱元璋建国之后,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也得到了很大的嘉奖,升官的升官,封侯的封侯。但到后来,朱元璋害怕这些大臣功高盖主,抢了自己的位置,就对自己这些老伙计下了毒手。大多数功臣最后都没有得以善终,后来还又人以此为背景,拍摄了《火烧庆云楼》这部剧。

据说朱元璋此人颇为好面子,特别不愿意别人提他当过和尚的事,连“僧”、“秃”这样的字眼都听不得。据《国朝典故》记载,朱元璋出去游玩时遇见一间寺庙,庙中墙上画了一个背着布袋的和尚,而且墙边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些宽子又何妨?”

朱元璋读后十分生气,认为这诗是在讽刺自己,便下令捉拿写诗之人,但又无处可寻,因此朱元璋一气之下就下令放火烧庙,以泄私愤。

关于黑朱元璋的历史,其实大多都是野史,在正史上的朱元璋不仅仅是冷酷无情的一面,也有诸多优点,在对治理国家方面,他始终是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明朝欣欣向荣。

朱元璋一生建立了从安史之乱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是真正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就这样一个皇帝,人无完人,朱元璋的身上也存在很多的缺点,然而,有些自诩有文化的垃圾竟然说他是农民出身,就是“贼王八出身”,这样的垃圾从事历史工作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亵渎!

为什么野史传闻中的朱元璋与正史上的朱元璋形象相差甚远?因为朱元璋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打击官员贪腐,而官员都是读书人!

3

朱元璋从小家贫,可以说是“上无片瓦遮身。下无隔夜之粮”,为了生存下去,8岁的朱元璋开始了沿街乞讨。

到了12岁时,朱老爹为他找了一份工作,就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

讲真这段时光是他最难忘的时光,因为朱元璋当了“孩子王”,手下拥有了十多个小屁孩,比如后来的开国元勋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都是当初在一起放牛的小伙伴。





朱元璋后来参加了红巾军起义,经过15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了暴元。老朱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朝。

有一天,老朱正在宫里批改奏折,侍卫通报:“陛下,你老家来人了,说是你的发小。”

老朱一听急忙站起来,说:“快点有请”。

老朱的这个发小叫二蛋,小的时候和常和朱元璋一起“尿泡和泥、放屁崩坑,”是光屁股长大的小伙伴。

二蛋是个大咧咧的性格,见到久别的朱元璋亮开了大嗓门,还没落座就大声说道:“这世道,想不到要饭的乞丐也当了皇帝,你小子发达了,别忘了穷哥们”。说完二蛋当胸打了老朱一拳,这是小时候的见面礼,二蛋多年来成习惯了。

朱元璋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急忙说:“路上走的辛苦了,喝口茶、吃点水果再叙旧吧。”老朱的意思是先堵住二蛋的嘴。

二蛋是一个农村汉子,根本不理解老朱此时的意图,他还当老朱是原来的朱重八。






二蛋嘿嘿笑道:“没那么多的讲究,咱哥俩应该有小20年没见过面了。”朱元璋无奈附和道:“可不是,18年了”。

二蛋板着手指算了算,“从你参加红巾军到现在18年另3个月了”。

“十六,你还记得小时吃地瓜的事吗?”二蛋突然想起了往事。

“十六”是老朱小时候的外号,朱重八,两个八不就是“十六”吗?小伙伴都喊老朱为“十六”。

“十六,还记得不?咱和大傻三人偷了地主刘德家几块山药和青豆,藏在芦苇塘里煮着吃。

在快熟时,你和大傻抢着吃,结果打破了罐子,地瓜和豆子撒了一地,你那时饿得眼冒绿光,也不管烫不烫,抓起地上的地瓜和豆子就吃,你也是真饿了,连草都吃下去了。”






此时老朱的脸阴沉的快挤出水了,二蛋也不看老朱,仍然自顾自的说着:

“十六,说实话,那次不是我和大傻你就死定了,你吃的太急,结果噎住了,吓得大傻掐你人中,我拍你后背,过了半天你才哼了一声,我急忙拔了一颗大葱,让你吃了往下顺顺,这才没事了。”

想起来真是笑死人,哈哈……

朱元璋没等二蛋笑完,一声令下,让侍卫把二蛋拉出去砍了。

老朱为何砍了二蛋呢?

道理很简单,二蛋触犯了“为君者讳”这一条了,二蛋还以为老朱是十几年前的老朱,现在老朱是一国之尊,真龙天子万名敬仰,岂能提过去的糗事!

二蛋从心里认定老朱还是从前小时候的伙伴,但老朱不这样认为,没有尊严则无法行使权利。二蛋死在自己无知,死在不懂礼仪。



同样这件事,我们看看老朱的发小大傻是怎样说的。

大傻也想找老朱谋个差事,于是进宫来找朱元璋,大傻见到老朱后,急忙跪下问安,老朱说起来坐下说话吧。

大傻提起了那件往事:“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芦苇塘),火烧山将军和豆元帅(煮山药和青豆),打破罐州城(罐子破了)。汤元帅在逃,拿住豆(青豆)将军,红孩子(山药)当兵,多亏蔡(大葱)将军救援,我主最终得胜”。

看到了吧,还是二蛋说的那些事,现在听起来是不是很顺耳?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再看四周的侍卫,一个个向老朱投来崇拜的目光,老朱身板一挺,大声说道:“大傻听令,从今天起你就是四品带刀侍卫,负责皇宫安全”。



大傻一听急忙跪下道“谢主隆恩。”

不得不相信,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同样一件事,表述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老朱的发小,一个会说话升官了,一个不会说话被砍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经过大脑,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别不看门眼高低,哪壶不开提哪壶!

文/秉烛读春秋

4

朱元璋当上皇帝不久,前后就有两位自称是朱元璋儿时的好朋友的人来皇宫找他,当然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得到朱元璋的提拔。

第一个人见到朱元璋是这样说的:“朱重八,想不到你一介放牛郎都能当上皇帝,你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朋友啊!”虽然朱元璋对此有点生气,但是他还是忍了,毕竟是以前的朋友。但是这个人却不知收敛,继续说着朱元璋小时候的糗事,很明显这种口无遮拦的人朱元璋肯定不会留,果然没过多就是,朱元璋便下令将他杀了。第二个人就比较聪明了,他见到朱元璋后对其诉说儿时的趣事又不失礼数,皇帝都爱听阿谀奉承的话,朱元璋也是如此。面对这个发小不失风范的吹捧,很快就勾起了朱元璋的回忆,再加上朱元璋也很欣赏此人能说会道,于是便封了个官给他。

同样都是朱元璋儿时的伙伴,都是前来讨个官职,为什么一个人能成功,一个人却被杀,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因此我们要谨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做一个口无遮拦的人。

5

古人常说:“嘴可以乱吃饭,但是不能乱说话”,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富贵,也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相传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以后,有很多朱元璋以前的伙伴前来投靠,希望朱元璋给够给点赏赐。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穷孩子出身,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好不容易才登基成为皇帝,他很害怕别人看不起他,揭他的短处。

有个朱元璋昔日的穷朋友来投靠朱元璋,见到朱元璋以后,就大呼“万岁”,说朱元璋小时候就有帝王之相。朱元璋一时想不起来他是谁,这人接着说道,“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军”。朱元璋听到这番话,隐隐约约记得一些事情,于是心里很高兴,就给这个人封了一个小官做。

另一个人听说后,也来投靠朱元璋,来到金銮殿,这个人就高声叫道:“朱重八,还记得咱们以前一起给地主家放牛吗?有一次,咱们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你还没等到豆子煮熟,就抢着吃,都把罐子打破了,豆子都掉在地上了,汤也泼了一地,你也只顾抓起豆子就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告诉你,让你吃一口青菜,把红草根咽下去”。

朱元璋一听,心里就有些不高兴,那人有接着说道;“朱重八,你七岁那年,你钻到一个狗洞里,被卡在那里,进也进不去,出还出不来......”,还没等这人说完,朱元璋就不耐烦了,吩咐手下把这人拉下去杀了。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同样是一件事情,用两种方式表达,就是两种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说话一定要谨言慎行,切莫揭别人的伤疤,伤害别人的自尊。

6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是否真实,无史可考。毕竟朱元璋已经是皇帝,有些影响形象、对他不利的小事情史官是不敢记录在册的。

这个传说说的是朱元璋小时候当放牛娃时,结识了两个小伙伴,其中一个还老喜欢欺负朱元璋。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坐稳了天下之后,这两个发小就跑去拜见他。

其目的不外乎就是去混个一官半职、捞点好处,当然,也可能有顺便叙叙旧的意思。从小关系很好,没有欺负过朱元璋那位,千里迢迢去拜见朱元璋,朱元璋当然很高兴,按照中国文化传统,是讲究衣锦还乡的。如果自己当了皇帝都不能在发小跟前显摆显摆,那就如同锦衣夜行,还有什么意思?

这个发小一看朱元璋如此热情,有些受宠若惊,便也放松了内心的紧张,开始大大咧咧起来。开始与朱元璋无话不谈,尤其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糗事,什么偷鸡摸狗,土豆噎喉之类的,搞的朱元璋好没面子。

要是寻常发小,搞的没面子也就是个不欢而散,但是朱元璋是皇帝,还是一个果断坚毅、心狠手辣的皇帝。这样的人放出去,还不知道背后要嚼自己多少舌根子,于是乎朱重八同志坚决果断的把这个发小灭了口。

那个经常欺负朱元璋的发小也跑去拜见朱元璋,时移世易,岁月久远,朱元璋连天下都拥有了,自然是不会计较儿时伙伴当年的顽皮,也还是热情的接待了这个发小。

这个发小见了朱元璋,表现的不卑不亢、不疾不徐,儿时的窘迫之事就如同没有发生一样,绝口不提。提到的都是少年无邪的快乐时光,自己小时候如何就看出了朱元璋是一个有大本事、胸怀天下的人,并且以朱元璋小时候表现出来的机灵予以佐证。到底有没有那些事情其实都不重要了,朱元璋乐意听就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朱元璋一高兴,就封赏了这个发小。

两个人,不同的感情基础,却因为一番话,遭遇了各自的祸福。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不是我们喜欢说什么,而是对方需要听什么。如果单纯是按照自己喜欢的说,建议就不要沟通了,因为那永远沟不通。

其实历史上虽然没有朱元璋杀发小的记录,但是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杀发小的记录却是千真万确的。这个陈胜就是喊出“侯王将相,宁有种乎”那个千古励志口号的人。故事梗概跟这个差不多,就是口无遮拦,到处瞎逼逼陈胜的糗事,被陈胜一怒给杀了。

所以人在得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形,不忘形的最佳体现就是能够管住自己那张喜欢瞎逼逼的臭嘴。否则,立即就有可能乐极生悲,从天堂堕入地狱!

7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白手起家打下的天下,其父母都只是贫苦佃农,朱元璋也只能给地主家放牛。后来父母死了,他出家当了和尚,因缘际会之下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并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当了皇帝,老朱家自然变成了皇族。甚至于那些和朱元璋儿时一起放牛玩闹的发小,如今都是皇帝老友了。

没办法,这个人发达了,就不缺朋友。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就有发小去找他,想凭借儿时的交情,以求个富贵。

其中有两个小时候和朱元璋放牛的发小,他们一个叫小傻,一个叫狗蛋,二人都来投奔朱元璋。他们虽然都得到了朱元璋的热情接待,但二人最终的结局却是完全,狗蛋儿升官发财,小傻却是身首异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先说说小傻,他在见到朱元璋以后,无论是言行还是动作都显的有些太不“见外”了,上来就直呼朱元璋小名,一口一个重八,而且还越凑越近。好在被随身太监给拦了下来,提醒他见到皇上要行礼。而小傻却不以为然,只觉得眼前这个人还是当年一起放牛的小屁孩儿。朱元璋被当众喊小名,虽然有些尴尬,但念其乡野之人,不懂礼数,也没有太过介意。只是打趣道,以后别这么叫了,皇宫里规矩多,不准这么来。

小傻虽然嘴上答应着,但实际上却完全不当回事儿。

后来朱元璋设宴款待小傻,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小傻哪里吃过这些,一顿狼吞虎咽。朱元璋看着发小吃饭时满足的样子,也是颇为感概,心想着后面给他个一官半职,永享这荣华富贵。

可朱元璋这里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安排呢,酒足饭饱之后的小傻却在一旁自顾的回忆着他们的少年“往事”,比如说朱元璋小时候放羊之时偷别人的东西、瞒着地主把羊羔做了“烧烤”、被地主一顿毒打等事情,这些事情听起来是那么的“有趣”,将两人儿时“欢快”的时光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小傻说得兴起,把朱元璋小时候那些事儿全给抖了出来,朱元璋在龙椅上听得脸都“绿了”,心想你这呆子,我不要面子的啊,堂堂皇帝。一国之君,被你如此调笑。那牛脾气劲儿一上来,立马叫来侍卫,把小傻拖下去给砍了。

等到朱元璋缓过气来,小傻已经身首异处,朱元璋看到儿时玩伴如此下场,于心不忍,但事情已经发生,后悔无用。只能是叹道,不是我想杀你,但为尊者讳,有些话是不能讲的。

而后来的狗蛋儿则完全不一样。

朱元璋听说狗蛋来找他以后,一再提醒自己,狗蛋没见过世面,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狗蛋儿太懂规矩了。见到朱元璋他第一件事儿,就是远远的跪下,五体投地,高呼万岁。惊得朱元璋赶忙迎过来,将其扶起,并告诉他不用太拘泥礼数。

但是狗蛋儿还是非常“见外”,处处都表现出对朱元璋的尊敬。

宴席上,朱元璋看到狗蛋儿,处处拘谨,知道是自己的身份摆在那里,狗蛋儿有些放不开。还特意举杯和狗蛋儿畅饮,一话家常。狗蛋儿此刻才算是稍微放松了一点。

但在言谈之中,他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辞,只说好的,不说坏的。他告诉朱元璋说乡里人知道了自家亲邻做了皇帝,都觉得无比的自豪,还说大家在小时候就谈论朱元璋有帝王之相,这时候看来果真是应验了。

朱元璋听得家乡之人对自己如此赞许,非常得意。在对比狗蛋儿与小傻的表现,只觉得这狗蛋儿虽然是一届乡民,但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算个人才。于是当下便让吏部给他安排官职。其实朱元璋原本想的是给他点儿田产钱财,毕竟当官儿是要做事儿的,需要能力。

小傻和狗蛋儿都是朱元璋发小,结局差异却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眼界和情商。小傻根本就没有认清形势,把自己放对位置,小时候都是放牛娃,彼此之间也可以“放肆”一些。但是等到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他就变成了绝对的“权威”,就算是他的父兄弟姐妹都不能触犯这种“权威”,你这一发小的份量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狗蛋儿显然就是看明白了“形势”,明白了自己的目的是“臣服”而不是“叙旧”,他才能在彼此之间划分清晰的君臣界限。这是眼界。

至于情商,在这两人的言行表现之中,狗蛋儿的情商明显高于小傻,单单从两人说话的方式和内容来看,被杀发小完全是吃了不会说话的亏。如今的朱元璋已经极其尊贵,他反而拿童年丑事来“戏谑”权威,只能说是“作死”的节奏。

智商可能会决定成就,但情商却决定了命运,这两位发小的不同命运,归根结底还是情商不同导致。

这跟跟陈胜称王后,跟他一起耕地的兄弟来找他,在陈胜的大殿上大呼小叫的,最后被陈胜叫人把他们杀了一样个道理。

要说这些个人是不懂得“时位之移人”的道理,他们的兄弟都“称王称帝”了,你就不能象原来那样对“王”和“帝”了,所谓的时间和地位使人发生变化。

试想,你原来一起的一位兄弟,后来发迹了,当了政府大员,你还能象以前那样对他大呼小叫的,他会怎样?

8

朱元璋可谓是所有开国皇帝中出身最低的,所以在打下了天下并当了皇帝之后,有一些出身方面的东西,他是相当忌讳的。很多时候如果有某些人不小心触犯了他这方面的忌讳的话,就有可能发生不妙的事情。

在野史上有一个传说,说朱元璋小时候的两个朋友,也就是传说中的发小,在他发达了之后前去投靠他。当了皇帝的朱元璋,看到了儿时的朋友,自然也非常高兴,接纳了他们。其中有一个是和朱元璋关系非常好的,正因为小时候他们之间可谓是无话不谈,无话不说,所以这位发小看到了皇帝之后,虽然开始比较紧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缓和下来。

缓和下来之后的这位朋友自然就恢复了以前和朱元璋之间无话不谈的做法,甚至说起了小时候两个人一起玩泥巴,偷鸡摸狗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平常人之间说说也就可以了,但是遇到身份尊贵的人实在是不能乱说的,因为这可能会让身份尊贵的人感到在众人面前掉面子。而他的这位发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不停的说这说那,弄得朱元璋很不高兴,最后直接把他给杀了。

而另外一位发小就聪明得多,他以前甚至还欺负过朱元璋,开始的时候还担心朱元璋会报复他,只不过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早已经不把当年的那些事放在心上了。这位发小见了朱元璋之后,就表现得非常的聪明,一点也不提小时候的丑事,而是说起一些快乐的时光,同时还添油加醋地说起,朱元璋小时候的一些议程的事情,甚至拍马屁说因为朱元璋是真龙天子,才会有这些异象。朱元璋被这位发小拍马屁拍得龙颜大悦,还重赏了这位发小,让他当了个小官,过得非常的滋润。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我们平时中的经常见到,某些人升了官之后,他的朋友跟他说话都要注意一下,千万不能像以前那样乱说。假如还像以前乱说的话,虽然不至于像朱元璋那样砍别人的头,但两个人交恶是肯定了的。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9

两人境遇不同,在于一人懂人性,另一位同乡不懂人性。因为,人性是贪婪,是爱慕虚荣的。当朱元璋贵为天子,而此时也恰恰是他的虚荣心膨胀到极点的时候。仿佛是一个气球,如果用手抚摸,相安无事。但如果拿根刺,扎在他虚荣心的气球上,必将带来麻烦。

10

据说,第一个人来求官的时候,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这时候手下有人通报,说有个自称皇上发小的人来要见皇上。朱元璋本身就穷苦出身,很重视家里人。听说老家来人了很高兴,赶紧叫他进来。过一会,这人上来了,不仅丝毫没有对待皇帝的礼仪,反而大口嚷道:朱重八,你现在当皇帝了,坐在那人五人六的挺像一回事啊。

朱重八是朱元璋以前的名字,因为他在家里排第八。而且又是重字辈,因此得名。朱元璋此时已经是天子,却被人这么称呼,很不高兴。但是又碍于面子,没说什么。谁知这人一点不识趣,又开始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对朱元璋说:你还记得吗?咱俩小时候给地主放牛,那时候天天吃不饱,就在田地里煮土豆吃。你好几天没吃饭了,狼吞虎咽的连吃好几口,结果差点被噎死了。要不是我给你灌水捶背,你早就噎死了。现在还不报恩吗?

朱元璋是什么性子?这时候再也忍不住了,马上叫人把他拉下去斩了。

第二次,另外一个发小来向朱元璋求职。这次朱元璋怕出丑,不想接见。但是也不想让人说皇帝不念旧情,就硬着头皮接见了。这位发小刚进门就煞有介事的说,我从小就觉得大哥你不是一般人。也就尧舜禹能跟你比一比,就是跟成吉思汗相比你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谈到当年一起吃土豆,这人说:我主万岁,想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是却风趣幽默的把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说了出来,既显示了跟朱元璋的情分,又抱住了皇帝的面子。结果,朱元璋就赏了他一个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