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跑完全程马拉松是什么体验?

跑完全程马拉松是什么体验?

2020-11-18 10:03阅读(59)

跑完全程马拉松是什么体验?:第一次总是难忘的,总是准备不足的,总是仓皇而上的。一般来说,马拉松从35公里以后就算最后了吧。我分几个点来分享。外在上,:-跑

1


第一次总是难忘的,总是准备不足的,总是仓皇而上的。一般来说,马拉松从35公里以后就算最后了吧。我分几个点来分享。外在上,此时路边的观众会由二三十公里处的稀少逐渐增多,加油助威的观众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时候已经起跑很久了,跟风的已经喊累了。外界的风景对你来说已经然并卵,除了赛道上你前边几步内的长腿妹子能吸引你的注意外,你好像已经升华,当然你可能还是追不上她。路边的补给这会儿取的人也少了,不会那么挤了,甚至很多队员都不会去补给站了。不管天气如何,这会儿这个节点大概放弃的人不多了,都会拧着头奔向终点,有意气风发的,这类人一般不是头一次跑,有一瘸一拐的,这类人牺牲了太多,有走走跑跑的,这类人找到了方法,有路边抽筋拉伸的,有目空一切的,这类人很多,由于持续的坚持他们的思想已经处于放空状态,目光盯着前方,实际上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又跑了几公里了。这会儿你也会看到各种跑姿,别管什么姿势了,能前进就前进,这里没有面子,这里没有顾虑…论到自身上,你的大腿已经变成机械摆动,你的呼吸也能自己控制了,双脚的酸爽使你总想停下来走两步,但你又舍不得那流逝的分分秒秒,能跑就不走,能走就不停,你麻木又清醒着,麻木的是你的身体,清醒的是你的头脑,你第一次体会到热血在赛场上沸腾,巨人在东方升起,相信自己,啦啦啦啦啦,…当你再次擦亮双眼时已经40公里了,路边的观众都在为你助威,他们都在猜想着,感叹着,评头论足着,但是由衷的钦佩着,这时你的每一步都离终点近一点,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举步维艰恰当不过,二百米的距离是这么近,又是那么远,你顾不上太多了,赶紧吧,来吧,冲啊…你看到拱门与你越来越近了,慢慢你能看到上边的字了,180度的视角都在注视着你,坚持,坚持,坚持,要冲线啦,呼…你越过了终点…你认为很神圣的时刻,来的却是那么的平淡,你身上的目光瞬间转移了,此时的你又变回了以前,那个渺小的自己。

由于过去几个月,感受已经没有出炉时那么热乎,一点点感想,一点点分享

2

我跑全马最深刻的体验不是第一次,那次手环记录成绩347。今年第一次戴运动手表跑全马用时415,第二与第三次均近500才跑完。尤其是今年第二次跑全马是在4月份,南方天气热一点,只带一小瓶矿泉水,不到30公里就喝完了。前半程用时不到158,跑快了一些,加上那天状态不好,小腿跑到30公里后明显感到抬不起来,勉强又跑了4公里,就想走一段再跑。结果没有信心跑了,一路走了9公里至全程结束,耗时超过453。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撞墙”现象。尽管那时也即将进入70岁了,若全程配速控制好,还是应该在430之内跑完的。

3

我从15岁以后开始长期坚持跑步,这一习惯已延续二十多年。中学时期最多跑2km左右,大学期间增加到3至5km,23岁第一次跑了约13km,从宜宾城区至宜宾是柏溪,用时约1:15,完成后当天的反应是全身疲惫不堪,次日起全身肌肉酸痛。39岁时参加了人生首次半马赛(2013年云南水富),以1:59:50艰难完赛,后果是左膝关节髂胫束综合征发作,作为医生,自己打了几针封闭解决,之后2014至2016连续参加此项赛事,成绩逐年提高,2016年1:52:39,不适反应逐年减轻。20161105,在四川西昌迎来人生首次全马,原定以4:30的成绩匀速完成,前半程因体力较好以2:03轻松跑完,但24km之后就逐渐掉速,30km之后跑走交替进行,每到一个补给点都停下来喝水,最慢的配速降至7分多,最终以4:21:39的成绩完赛,还好双膝关节没出问题,不适反应比3年前跑半马还轻些。通过这次全马之行,首先实现了在42岁之年跑完42km的梦想,也为积累了实战的经验,今年的重马,报了未中签,未能创造PB,留了点小遗憾。已报7月23日的贵州六盘水全马,力争410至415之间完成,即6分左右的配速。

4

今天,我刚刚完成了太原国际马拉松,而且是我的首马,



本人跑步不算久,从今年二月份开始,为了不跑伤,我采用的是隔天跑,到目前跑量一共900多公里



在跑首马前我算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上个月跑了一次30公里长距离,上礼拜,跑了一次半马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就是为了防止首马跑蹦,效果还是不错,基本按照自己的配速跑到35公里,不过35公里后腿开始抽筋,根本没法跑了,后半程跑走结合完成比赛,最种结果423.本人还是很满意的,



感觉只要你合理训练,安全完赛还是不难的,当然追求成绩的除外。

5

跑前计划,跑的时候完全按计划来补水补能量,最重要的是按计划控制好速度,前半程按计划不能快,后半程尽量按计划配速,不求快但求匀速不停。。。。人生第一次马拉松就这么在无聊的计划中完成的,没有撞墙感觉,结束后没有身体不适......体验下来,觉得还是配速慢了,457完成的,下次冲击430

6

一场全程马拉松跑下来,它会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三种感觉。抛开平时自己跑,单说是比赛吧。赛前我们都会紧张,因为为这次比赛我们一般都会准备一段时间。赛中呢?为了要提高自己的成绩,肯定会加速。这更多的就是一种煎熬了。特别是在35公里之后,最容易出现状况以及撞墙了,如果坚持完赛的话,更多的就是愉悦吧!也是一种开心,一种激动!作为人生的首马。可能你会流泪,也可能你会亲吻赛道。因为全马跑下来真的不易。每个跑过首马的人都深有体会!

全程马拉松的风险比半程马拉松的风险低很多。因为半程马拉松距离较短,跑的也比较快。每年在赛场上都会有很多人出状况。个人认为。跑步的初衷就是为了健康,只要健康的跑下去。永远都不是问题,对于那些没有跑量的人,或者单次只能跑个十公里的人,我还是奉劝你。要增加跑量,毕竟全程马拉松跑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跑步有风险,跑马须谨慎!这也是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给众多跑步爱好者的一个忠告吧!

同样,我们也要珍惜每一个可以跑步的清晨,黄昏,亦或是午夜。跑步是件快乐的事情。它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年轻,精力更加的充沛。三观更正,甚至颜值更高。

7

很享受!跑步这个事,我一直相信是水到渠成,我从决定坚持跑步到今天2年多吧,开始跑的时候自重大、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饱受膝盖,髂束颈,脚趾的伤痛,我在跑停的时候阅读各公众号,充实理论经验,厚积薄发努力堆跑、肌肉训练、间歇等等,首马357,全程匀速,二马344,半程掉速。跑步就像你学习一样,付出一分,收获一分,没有捷径。奉劝看的朋友一定要敬畏马拉松,不要盲目参赛!切记有能力在参赛,跑步是为了健康,而不是跟风行动,生命是你自己的。也希望我明年跑进330。

8

毫无疑问,首马一定是比较深刻的。

我的首马是2017年3月份的无锡马拉松。当时因为敬畏,足够的重视(每天早晨训练,调整马拉松生物钟),足够的跑量累积(月均跑量200+坚持了至少三个月),足够细致的备赛,再加上足够运气的天气(前半程阳光,后半程小雨),我基本匀速滴完成了比赛,成绩358,全程平均心率145。首马顺利破四,也算是放了一颗不大不小的卫星。

之后的几次全马经历就五味杂陈了。无谓奇葩的伤痛,匮乏的跑量积累,目标定得过高,再加上挠人的天气(尤其是偏高的温度和湿度),造成我的后面几次全马都难创佳绩,每次在27-28公里开始,都遇到撞墙,成绩基本都在415附近徘徊。

马拉松就是经典的木桶理论。训练质量,累积跑量,能力积累,天气好坏,饮食准备,装备融合,等等各项细节,最终构成马拉松木桶的每一块板。而木桶的容量,就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

当然,我个人感觉,即便是万事俱备了,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对成绩的影响确实是最为致命的。

期待着今年的上海马拉松,白金标赛事,会有最适合马拉松的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