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何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如何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2020-07-22 13:57阅读(132)

如何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克服分离焦虑情绪?:我刚开始送儿子去幼儿园时,就跟他讲园里有许多小朋友,里面有很多玩具,而且可以看动画片,这些都是真的。而且同

1

我刚开始送儿子去幼儿园时,就跟他讲园里有许多小朋友,里面有很多玩具,而且可以看动画片,这些都是真的。而且同他讲爸爸,妈妈要去上班挣钱,才可以买你喜欢的东西。下午准时去接他,经常表扬他,说他是小男子汉,这样过了几天他就习惯了,说幼儿园好玩。语文没学好,表达能力有限。

2

可以说设有一个孩子主动愿意去上幼儿园的,也就是说分离焦虑是即将入园孩子的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影响孩子入园的焦虑主要体现在:

一.来自安全的焦虑。这是分离焦虑的第一大焦虑。长期的和母亲和家人形影不离,突然有一天母亲要把自己丢弃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交给陌生的阿姨,孩子内心说什也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孩子会本能的抗拒。第一天第一次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母亲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孩子会哭很长时间。有了这第一次的体验,这以后,只要孩子觉察到有送幼儿园的动向,在家便会哭着闹着,嘴里不停的嘟哝着:我不去幼儿园。即便是能送到幼儿园门口,也是走不了,孩子会拼命的拽着妈妈,死活不让妈妈离开。遇到这么难送的宝宝,妈妈也是崩溃了。

那么这种焦虑想让它完全没有也不可能,能有所改善也就可以了,只要不是那种死去活来,惊天动地的哭喊,孩子不是强烈的抵抗,出现一点点轻微的不适反应,到也正常。只要头几天能扛过去,接下来的几天就不会那么难舍难分了。

能做到这样算是好的,功课是要做的:知道孩子快要入园了,这段时间在家经常做一些分离训练,母亲早出晚归,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班班,要苦钱,给宝宝买好吃的,分离是暂时的也是必须的。早上妈妈班班了,晚上又能见到妈妈了,好象成了一种规律,渐渐的孩子适应了这种有规律的现象,也就不在感到分离恐惧了。有了这样的铺垫,真正到了孩子入园的那天,孩子若显得平淡,反倒是妈妈会多出一丝惆怅。

二.来自对陌生环境的焦虑。这个焦虑虽不比分离焦虑让孩子痛彻心扉,但它的影响对孩子也足够大。孩子从出生一直到入园前,相处的环境相对狭小,所接触的人也有限。突然有一天把孩子带到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的又是那么多的陌生的人。离巢的恐惧自然而然的会奔袭而来。

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情绪,想得到缓解可以这样去做:熟悉了解陌生环境。入园前,可以经常带孩子熟悉家到幼儿园这条以后要天天往返的路。在得到同意后可以带孩子到园内玩一玩,坐一坐,玩玩幼儿园的游乐设施:滑滑梯、荡秋千。并多给孩子灌输幼儿园的好。

有了这些事前的准备,真正到孩子入园的那一天,你才会真正的体会到孩子是那么的配合,那种大的情绪波动的场景就根本没机会出现。

3

宝宝上幼儿园以后,离开父母的照顾会产生分离焦虑,妈妈除了提前要做一些准备,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宝宝分享快乐

妈妈在接宝宝放学的路上,可以引导宝宝说出在幼儿园里快乐的事情,妈妈通过强化宝宝在幼儿园快乐来抵消改制陌生环境的压力。

二、帮助宝宝交友

帮助孩子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会让孩子爱上幼儿园,父母可以让宝宝和同一小区的孩子建立友谊。

三、教会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不上幼儿园,父母要对孩子表示同情,了解他不要上幼儿园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四、多和老师沟通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适应,父母一定要积极的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从而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4

做好沟通工作

(1)与教师沟通。搭建家园沟通的连心桥,离不开家园之间的沟通。第一,以诚相处,以礼相待。年轻母亲对待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做到多理解,少抱怨;多支持,少质疑;多冷静,少冲动;多尊重,少轻视。第二,自觉主动,积极配合。年轻母亲在幼儿入园前要与教师主动沟通,根据该园的日常作息安排进行对幼儿的作息适度的调整;入园后,主动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表现,若发现幼儿有入园分离焦虑,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与教师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2)与幼儿沟通。与幼儿科学沟通,是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一剂良药。第一,沟通要用“心”虞永平教授说:蹲下身来平等的和幼儿交流,也是要蹲下心的。用心交流就是保证对幼儿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否则会加剧幼儿的焦虑。第二,沟通要勤,与幼儿勤于谈话沟通,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现状,面对突发状况,才能应对自如。第三,沟通要善用肢体语言。给予幼儿一定的爱抚、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温柔的话语会使幼儿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第四,沟通语气要平和,语速要慢。母亲只有自己稳定情绪才能去稳定幼儿的情绪,年轻母亲在越紧急的情况下越不能心急,越要心平气和地跟幼儿沟通。

认真做好各项入园前的准备

(1)做好基本生活技能、习惯、礼仪上的准备。幼儿自理能力越强,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持续时间越短。因此,要抽出时间教幼儿学做一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简单小事: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严格要求幼儿按时起床、按时睡觉、饭前便后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幼儿良好的作息和卫生习惯;加强对幼儿礼仪教育:做到吃饭不说话,不随处走动、文明礼貌,不说脏话。

(2)做好认知和情感的准备。除了做好基本生活技能、习惯、礼仪上的准备以外,年轻母亲也要给予幼儿认知和情感上的支持和准备。讲解有关幼儿园活动、幼儿同伴交往之类的绘本故事和歌谣;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都会促使幼儿对幼儿园形成初步的认知,产生积极正面的情感。

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作为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活动,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催化剂。年轻母亲需要做两点:

(1)陪伴。幼儿参与游戏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涉及到如何与同伴配合完成游戏,如何遵守游戏规则等问题。在幼儿参与游戏的前期阶段,陌生的交往人群和集体活动,会让幼儿害怕和紧张。有了母亲的陪伴,幼儿心情更放松,那么参与热情就高涨,参与度就更高。

(2)放手。幼儿参与游戏要经历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主动参与游戏,具备初步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入园前的必修功课。因此,在幼儿懂得如何参与游戏后,年轻母亲就要主动放手,创造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机会,比如:牵牵手,互相抱抱。鼓励幼儿自觉参与到同伴间的游戏和集体游戏中。

5

又到入园时,可以不焦虑!能做到这点需要抓住重点,理清到底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此次Parents总结了几个最让妈妈头疼的问题,我们一起迎接挑战、各个击破。

你最揪心的:分离焦虑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分离焦虑从哪儿来?

你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吗?把你一个人扔在一个极其陌生的环境里,你不知道饿了到哪儿去找吃的,上厕所和睡觉的模式和之前的经历完全不一样,你不知道身边的人对你是不是友好……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的感觉可能比这段假设的情景还要糟糕。所以,分离焦虑,一方面来自孩子不确定能在新环境中掌控好自己,也就是不确定自己的吃喝拉撒能够像在家里一样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来自情感层面的失落—我信任和亲近的人都不在这里,他们是不喜欢我了,还是不要我了?

  父母要做的:

● 确定孩子的“自我掌控感”

经多位幼儿园老师反复验证的一条“真理”是:那些在家里自理能力强、父母包办比较少的孩子适应幼儿园更快,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掌控感更强。所以,缓解分离焦虑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孩子在幼儿园对吃喝拉撒的掌控,确定孩子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 管理好我们大人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平静,因为,如果大人表现出无措、不安、焦虑,孩子就会更加没有安全感。此时你最需要做的是蹲下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妈妈,你可以伤心一小会儿。”然后适时转移到老师身上,最后果断地和孩子说再见,可以强调一下:“吃过晚饭后就能见到妈妈。”

● 重新强调你们之间的亲密与联结

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是扩大信任圈的过程,由开始的只信任家人到慢慢信任老师、信任朋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后面的信任是建立在前面信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孩子和家人建立起的信任关系越牢固,孩子越容易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刚刚入园时,孩子会对之前的信任关系产生怀疑,所以一定要反复强调:“爸爸妈妈像以前一样爱你,是因为你长大了,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另外,不要忽略幼儿园之外时间里的高质量陪伴,多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

  父母不要做的:欺骗和恐吓

用“出去玩”把孩子骗出家门,把幼儿园描述得天花乱坠,说“不上幼儿园就有人来把你抓走”这样恐吓的话……这些欺骗只会让孩子不信任父母,不信任环境。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需要更长的过程和更多的耐心。

你最放心不下的:吃喝拉撒睡

到底是孩子适应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适应孩子?

初入园时,我们通常会跟老师提一些个性化的小要求,比如睡觉需要陪,吃得太慢需要喂,大便后要用湿巾擦屁屁……通常,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老师会尽量满足这些小要求,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让这些小要求变成常态。想想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呢?一是因为孩子可以和这些同龄人一起学习,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二是学习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够领悟的各种能力……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别纠结在这些小事儿上了,你觉得呢?

父母要做的:

● 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刚入园的孩子都会尿裤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告诉老师自己想去厕所。所以,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多学习一下“我想……”“我要……”这样的句型,表达自己的需求。

● 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生活节奏

初入园的时候,要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生活节奏,这样周末后回归幼儿园就不会演变成“终点又回到起点”。另外,独立吃饭、入睡、如厕这些能力,也都需要在家里帮助孩子练习。

父母不要做的:把所有任务都推给幼儿园

建立好的日常起居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比如开始自己吃饭、自己入睡,到后来的正确洗手、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老师会定期公布最近孩子们需要学习的新本领,目的是希望父母能够在家里配合学习和坚持。不要觉得在家里练习仅仅是配合老师工作,它是在帮助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更自信,也是在帮助孩子成就“习惯”。

你最拿捏不好尺度的:和老师相处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老师不是保姆,也不是法官,而是你的合作伙伴。

和老师相处,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必唯唯诺诺,营造平等、尊重的气场远比具体的相处技巧更重要!

父母要做的:

● 尊重、合作是沟通的前提

如果你总是挑战老师的权威,那么孩子肯定也很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以“审问”的口吻问老师“为什么让孩子学这个?或者“为什么要制定这项规则?”,这会让老师觉得你根本不信任她。

● 遇到问题要冷静客观

如果孩子带回来一些负面信息,比如“老师批评我了”“小朋友欺负我了”,我们先不要过于紧张或激烈,先倾听完描述,如果孩子很委屈,先肯定和理解他的情绪,给他适当的安慰,然后及时和老师建立沟通,看看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一起想办法解决。当然,如果有确凿的证据显示老师的处理不当,我们也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要做的:喋喋不休,没重点

虽然和父母沟通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也不要抓住老师不放,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一定要事先想清楚,掌握好时机和时间,绝对要抓住重点。也不建议给老师提过多的个性化的要求,不仅会给老师增加负担,也是在剥夺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你最手足无措的:小朋友打架了

安全范围内的冲突不是坏事。

孩子在幼儿园中发展出的一项重要本领就是交往能力,正是在冲突中,孩子慢慢学会了如何体会别人的感受,如何用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父母要做的:

● 平静和客观很重要

首先,你必须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引导孩子慢慢把当时的情况说给你听,然后再结合老师提供的信息,还原事态的原貌。无论是打了人还是被人打了,都需要让孩子知道:打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对于打人的孩子,要引导和帮助孩子找到不伤害别人的解决之道。对于被打的孩子,可以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躲开。

  父母不要做的:打了别人沾沾自喜,被欺负了不依不饶

总是打别人的孩子其实更值得担心,因为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被欺负了”更多是大人无法承受,其实孩子本身没有受到多大伤害。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客观的事实。

你最容易犯错的:怎么和孩子聊幼儿园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问问题的过程其实有很强的导向性。你是更侧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吃喝问题?还是更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另外,从孩子嘴里得来的信息可能会有片面性,所以最好结合老师提供的信息,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

父母要做的:

● 问题问得越具体越好

尤其是对于入园不久的孩子,尽量避免“今天怎么样啊?”“今天都干什么了?”“今天都吃什么了?”等笼统的问题,而是具体地问:“今天上午是喝牛奶还是酸奶了?”“晚饭吃的是面条还是包子?”问得越具体,孩子回忆起来越容易。

● 问题尽量正面引导

比如:“哇,你的手洗得真干净,是在幼儿园学的吗?”“妈妈接你的时候看到你和一个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她叫什么名字?是你的新朋友吗?”“老师说你们今天玩小火车的游戏了,是不是很好玩?”等等。

  父母不要做的:负面提问

“你今天又尿裤子了吗?”“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这些问题只能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幼儿园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

6

身为一名资深幼教,头条号育儿问答达人。各种与幼教相关的工作我都从事过。传统园,非传统园,公办园,私立园,早教园我都做过。现在想要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若想关注更多育儿知识,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感谢!


每位新手父母,对于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都会有一种焦虑。不仅成人会焦虑,孩子也会焦虑。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呢?下面说说我的经验(三年带小班经验)。

关于成人。

  1. 首先,父母要摆正心态,对此事不焦虑。

只有当父母本身对孩子入园这件事情不焦虑了,孩子才能更好的学会分离。只有当父母能够很好地放手,孩子才会松开父母的手。

2.然后,以下的话不能说。

A. 你再不乖,我就不来幼儿园接你啦!

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抛弃。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就是父母抛弃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学习的地方。而且长期以威胁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话,孩子的成长会有阴影的。

威胁孩子,要求孩子听话,看似把孩子给唬住了,但,孩子的感受是,我只有乖,才能够回家,他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他活的,没有自我。而且,即使将来,走进社会,他学会的也只是处处讨好而已,自我价值感低,中国式老好人,就是这一种,这些,都是父母威胁孩子的结果。

B.你看,你哭起来多丑,羞羞脸!

其实孩子哭,是一个情绪发泄的过程,他需要通过哭的方式来接纳父母把自己送到幼儿园的这件事情。只要允许孩子情绪自然流淌,孩子才能更容易接纳这个事实。

如果,你不让孩子哭,当下,孩子可能看似已经把哭声收住了,但,他会通过其他渠道发泄出来。例如,噩梦中哭醒,回家以后因为小事情而大闹,怎么哄也哄不好的那种,更粘人,害怕会离开父母,等等。

在当你说,孩子哭的时候很丑,孩子的感受是,哭,是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是一件自己很不好的事情。可是。孩子哭,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不哭的孩子,才更需要担心!不会哭的孩子已经没有自我了,他已经绝望了,因为不会哭的孩子知道,就算哭,也没有人安慰,他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已经绝望了。

C.你看看,邻居家的某某某上学多勇敢!从来都不哭的!多开心,再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哭!

拜托,隔壁家老王发生些什么事情,真的跟自己家没有关系!这样的攀比,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就是不如别人。不管怎么做,怎么努力,都是不如别人。其实,也许自己也是别人口中的老王呢。谁知道呢~

长此以往比较的话,你收获的是一个自卑,敏感,内向,靠别人评价而活的孩子!孩子之间也会因为成人的这些比较评价,而发生一些交往问题。相信这不是父母所想要的吧。

哭的重要性,我就不再重复了。允许孩子哭,这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实在是太困难了。但是,当你开始有意识,允许孩子哭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你会收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3.接着,以下的话你要多说!

A.爸爸妈妈爱你,很爱很爱你。

对孩子表达爱,其实对很多家庭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也许你们会为孩子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照顾孩子非常认真仔细。你们会觉得这,难道不就是爱吗?但是,孩子需要的,不只有这些。

孩子需要父母,口中说出的爱!需要父母无时无刻都在表达爱!成人的相处模式,其实都是在重复童年时与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你是想要让孩子长大后处于一种勾心斗角的环境中呢,还是处于一种充满爱的环境中呢?由你自己来决定!

B.嗯,是的,离开爸爸妈妈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

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看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被成人所接纳!当你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爸爸妈妈懂我。我的情绪被看到了,被接纳了,慢慢的也可以被放下了。

这时候,你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小的时候,跟父母第一次分离,是什么样的感受?让孩子理解到,哦,原来,爸爸妈妈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爸爸妈妈是真的懂我!

C.你难过就哭一会儿吧,爸爸妈妈一起陪着你。

当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来了,其实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没有能力改变,要上幼儿园离开父母的这个事实,他只能用哭的方式来发泄。而当这个时候,父母说,可以陪伴自己一起度过,接纳这份情绪,无疑是给予了孩子很大的心理能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D.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幼儿园,是因为爸爸妈妈相信,那里的老师都很爱你。

父母对老师的信任,能让孩子感觉到,哦,原来这个老师是安全的,是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我的。这样能帮助孩子很好的把安全感建立在老师的身上。

E.如果你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记得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们都愿意帮助你!

这句话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些孩子来到幼儿园,不敢跟老师说话。即使自己遇到了困难,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师说。只会回家对父母说,其实,老师也挺无奈的。虽说都在眼皮底下照顾着,可是三个老师,照顾30个孩子,有时候真的会忙不过来的。




关于孩子

1.孩子需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吃喝拉撒睡,任何人都会有的生理需求。当生理需求都无法自己满足的话,孩子会更想念父母,更舍不得父母。因为有父母在,自己的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回应。

所以,请培养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例如:自己吃饭,主动喝水,想要上厕所时即使无法自理,也要知道会寻求老师帮助,培养良好的午休习惯。

2.孩子要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至少,孩子能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例如,表达我要上厕所,表达弄湿衣服,寻求老师帮助等。

所以,请培养好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多与孩子用语言沟通,引导孩子多说话,即使已经知道孩子的需求,也要引导孩子自己把话说出来。这样,孩子的词汇量才会持续增长。




关于幼儿园

1.情况允许的话,请陪伴孩子,至少在新的幼儿园里呆半天。

陪园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相信很多家私立幼儿园都会有。当一个陌生的环境,有自己熟悉的家人时,孩子才会感觉到安心。

当父母陪伴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课程时,孩子也在对这家幼儿园慢慢的建立安全感。陪园的时候,切记不可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过渡。

2.请告诉孩子具体的接送时间。

告诉孩子具体的接送时间,让孩子心里知道哦,原来我在幼儿园,是有时间限制的,父母到哪个点就会来接我了。

具体的接送时间在于,告诉孩子是吃完加餐以后过来接,还是午睡结束以后过来接,还是上完课以后过来接。这个需要看幼儿园的安排。看幼儿园的放学时间,然后再告知孩子。

3.请准时接孩子

新生最忌讳的就是迟到,不管是上学迟到,还是放学迟到。只有父母准时接孩子,孩子才会相信父母的话,生活才有盼头。

4.如果可以,请提前接孩子。

如果幼儿园允许,请提前放学时间至少半个小时接孩子。减少孩子待在幼儿园等待的焦虑期。当孩子慢慢的对幼儿园建立安全感,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时,再慢慢的把时间往后顺延。

5.来园前,请对孩子充分表达爱

陪伴孩子,是在来园前,所要完成的事情,在来的路上就需要充分对孩子表达爱。表达爸爸妈妈非常非常爱你,永远永远爱你,即使你上了幼儿园,爸爸妈妈依然会想念你。多亲亲抱抱孩子。

6.来园时,请交给老师。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请放心的交给老师!相信老师会处理的好的!看到老师的时候,请与孩子约定好接送时间,把孩子交给老师,然后转身就走。

如果说,接送的父母中有一方不肯离开的话,那么另一方就必须要拉扯他离开。当孩子发现,原来父母也舍不得离开的时候,孩子会更焦虑,觉得就是老师把自己给抢走了。这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感谢你看到了,最后。希望我的答复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到更多精彩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我,我会回复的,感谢。

7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为此,我园今年改变以往的方式,把新生幼儿的家长会提前到孩子入园前,目的就是要让家长首先要有个心理准备,了解什么是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家长应该怎样面对,怎样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消除入园的分离焦虑情绪。幼儿进入幼儿园,家长如何配合教师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我们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孩子们建立良好、融洽、亲切、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亲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可以是父母、祖父母、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提前入园,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适当增加与孩子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这样使幼儿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关系等到幼儿入园后,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依恋,与家人的告别就相对容易了。

  2.帮助每个幼儿建立起自信 首先我们会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学会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是独立的个体,帮助他们建立“我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我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的自信。其次是要使幼儿有成功的体验。当幼儿体验到“我会”“我能”“我行”时自信也就随之产生了。第三是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

  3.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还与幼儿的生活能力差相关,在幼儿园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这种不适应同样会引起幼儿紧张、焦虑。因此,在入园前请家长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例如要求幼儿坐好吃饭,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拿玩具等。还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按时游戏活动等之类。

  4.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转移幼儿的消极情绪 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宣泄情感,练习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使现实变得不那么使他恐慌。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环境和区域角。同时准备大量的活动材料和道具,如图书、玩具等幼儿感兴趣的物品来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稳定入园情绪。

  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以下几点: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当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3. 孩子若向父母提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或虽合理但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向孩子讲明原因。

  4. 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间隔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对重返幼儿园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持之以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

  5. 送孩子上学时,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6. 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除了上述几点,家长们还要记住六个字,“坚决、坚持、鼓励”

8

幼儿园马上要开学了,如何让孩子顺利渡过分离焦虑期?

家有小儿,初长成。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也是孩子即将离开家庭,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能不能很好地适应让每一位家长都很担心,我是这样做的:

一、通过多种方式给孩子介绍幼儿园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期待

利用书籍、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孩子介绍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一定的期待。

让孩子明白:1.幼儿园可以交到更多的小朋友

2.幼儿园里有亲切的老师

3.在幼儿园里可以学会很多的本领

二、提前实地参观、体验幼儿园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能够适应

我儿子上幼儿园前,我提前带他去幼儿园体验过。早上送他去幼儿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幼儿园以及教室,儿子还兴奋地跟我说,妈妈,这和书里的幼儿园一样,我最喜欢游乐区和手工区了。

这时候他已经不排斥老师了,我对他说,那现在妈妈需要离开一下,你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等到放学时我来接你,可以吗?

儿子也很愉快的答应了。直到下午放学,他在幼儿园呆了几个小时,经历了午餐、午休、下午的活动,直到我去接他,他都很高兴。

回去后,我跟他说:“你愿不愿意每天都这样和小朋友、老师一起度过呢?”他也非常乐意的接受了。

通过体验,让孩子1.对幼儿园的作息有一个了解。

2.观察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幼儿园的作息规律。

3.如果孩子不适应,比如,就喜欢在那玩、但是不吃那里的饭,或者不在那里睡觉,那么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的作息。

三、提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有的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因为自己不会吃饭、上厕所造成的。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会孩子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服,以免孩子产生自卑,从而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

9

这是刚入园的孩子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 ——入园焦虑。每个孩子都可能出现,有的表现明显,有的表现不明显;有的持续一两个月,有的可能几个星期就会好一些。这个过程中,所有孩子都可能出现这两点明显变化,一是粘父母,二是情绪变化大,经常哭闹发脾气。

之所以如此,正是孩子在向父母表达他们的不安与期望,粘妈妈,是他在向父母表达他的情绪需求,父母需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做恰当引导。如:可多跟孩子说说自己上幼儿园的事特别是糗事,说说自己是怎么度过的,有哪些开心事;还可对孩子上幼儿园表达羡慕和欢喜之情;平时多跟孩子说说开心事,多陪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尽可能让孩子更多地笑出来。要知道,欢笑具有很大的魔力,能驱赶孩子的恐惧,并将父母与孩子的心拉近,增加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另外,在送孩子入园前,父母需要先为孩子做好一项心理准备,即是给孩子建构起稳定的安全感。即,在三岁之前多关注孩子的身心需求,并给予孩子积极回应,给予孩子心理满足。如孩子哭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先安抚情绪,抱抱什么的,然后再问情况;如果妈妈要短暂离开孩子,必须要让孩子知晓,并且在承诺孩子的时间范围内回到孩子身边,否则孩子就会认为你不要他了,由此引发更强烈的焦虑情绪。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过早将孩子送去幼儿园,因为孩子的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发展需求。须知,最好的入园时间是孩子3岁以后,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构的最佳时间,孩子最好能待在爸妈身边,等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感再入园,孩子更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太小的孩子对于外界的适应力差,容易产生更严重的分离焦虑,甚至是躯体疾病。

如果可能,每个孩子从一两岁,能走会跑之后,父母就需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能走出家庭,在父母的陪伴下,积极探索和认识周围人或事,了解自然和社会,结识更多的小朋友。这样,孩子对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和焦虑了。自然入园的时候,他的分离焦虑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10

转眼又到开学季,家长们肯定有喜有忧,面对孩子分离时撕心裂肺的哭声,肯定会很心疼,很不舍。每年,幼儿园开学,宝宝入园后,即使到了中午还会有家长在幼儿园偷偷的观察,有时候显得比宝宝还要焦虑!该如何面对幼儿分离的焦虑呢?

1.认识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是宝宝和家长产生亲密情感后,又要与之分离,会伤心.难受,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宝宝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2.分离焦虑症的形成

入园焦虑产生:对新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人际交往.情感暂时性缺失等的原因形成。

家庭教育方式:过分照顾.依赖.期望.自由放纵.隔代教育等。

如何面对幼儿分离焦虑症

1.多给宝宝爱心和支持,当宝宝哭时,给予安慰,当害怕时,消除疑虑,想办法减轻宝宝的恐惧感。千万不要宝宝哭,你也哭哦!

2.做好思想工作,告诉宝宝,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里面有很多小朋友people宝宝一起玩耍,还很多好玩的,你放学后,爸爸.妈妈就来接你回家。

3.为宝宝在家多联系生活自理技能,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服.收拾玩具,告诉宝宝有自己办不到的,会要求大人帮忙等!

家长学会放学,宝宝才能安心克服分离焦虑症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宝宝来说,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安全感,入园焦虑由此而来,这也是宝宝人生中第一次感受挫折,心理.生理难免会有一定影响。宝宝焦虑会使家长忐忑不安。父母时不可能阻止孩子长大的,不可能不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

身为父母如果自己立场不坚定,态度不鲜明,很容易给孩子找到不上幼儿园的借口。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万能的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