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腺性唇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腺性唇炎如何预防

腺性唇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腺性唇炎如何预防

2020-03-29 04:01阅读(62)

腺性唇炎(cheilitisglandularis)是以唇口缘及唇部内侧的唇腺增生肥大,下唇肿胀或偶见上下唇同时肿胀为特征的唇炎。病因尚不明,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腺性唇炎

1
腺性唇炎(cheilitisglandularis)是以唇口缘及唇部内侧的唇腺增生肥大,下唇肿胀或偶见上下唇同时肿胀为特征的唇炎。病因尚不明,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腺性唇炎和化脓型腺性唇炎。

2

流行病学

好发于成人男性。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临床上分为单纯型腺性唇炎、化脓型腺性唇炎。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明了。以往认为它是一种原发于唇腺的疾病,有先天遗传及后天获得性两种可能。后天因素可与牙龈炎、牙周炎、梅毒等口腔病灶或局部因素长期慢性刺激有关,如牙膏、吸烟、辛辣刺激及某些局部药物等。目前研究认为,腺性唇炎起源于上皮,是唇部组织对日光照射、变应原或人为因素刺激的一种反应。

5

症状

1、单纯型

以唇黏液腺增生为主,临床最常见。唇部肿胀增厚,自觉有紧胀感,唇红缘及唇内黏膜可见散在的针头大小紫色斑点,中心有凹陷的黏液腺导管口,边缘清晰,用手触之,黏膜下有多个粟粒大小硬韧结节,为肿大的唇腺,挤压或轻轻向外牵拉患唇,可见露珠样黏液由导管口流出。由于黏液不断分泌,唇部常形成胶性薄膜,睡眠时,唇部运动减少,唾液分泌降低,常使上下唇互相粘连。表面可有干燥脱屑,糜烂结痂。

2、化脓型

是由单纯型继发感染而成,又称脓肿性腺性唇炎。感染表浅时局部形成浅溃疡,表面结痂,痂下有脓液,且疼痛明显。感染较深时,可有脓肿和窦道形成。挤压唇部,有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排出。病程持久时可形成巨唇。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本病依据临床表现,唇部肿胀、增厚,黏液腺体增大,有黏稠或脓性液体从腺导管口溢出,黏膜表面常有痂膜附着等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如鉴别困难则须借助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1、肉芽肿性唇炎

一般常从唇一侧发病,逐渐另侧也被侵犯,形成巨唇。唇皮肤潮红肿胀、有硬结感,触压时不产生压痕。扪诊时有的可触及颗粒状结节。唇肿时轻时重,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2、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

可发生于唇、颊、腭等部位黏膜,以下唇多见。与慢性唇炎类似,反复发作、唇肿发红、干裂出血,也可糜烂脱皮、渗出结痂,局部可有痒感。也有表现为潮红充血,上有多发结节状突起,触之软,无破溃。病理表现为滤泡样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网状细胞增生。

3、淋巴管瘤

多为先天性,是淋巴发育异常产生组织畸形的结果。好发于唇、舌、颊、颈部。黏膜表面不平,常呈结节状,有白或浅黄色、柔软有光泽的颗粒小球状突起。可形成巨唇。可作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10

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首先应去除可疑诱因,避免不良刺激,如戒烟戒酒、唇部涂擦遮光剂避免较强日光照射等。局部治疗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类乳膏涂擦,或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化脓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消除感染控制炎症。对于顽固性病损,上述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外科整形手术治疗。疑有癌变患者应及早切除活检。

(二)预后

腺性唇炎有癌变风险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中叶。后期有研究者提出,这可能是腺性唇炎与发生于唇部的鳞状细胞癌的偶然巧合。尽管腺性唇炎不是导致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直接原因,但是长期的日光暴露可以加重上皮损伤,从而导致癌变发生。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由于唇部紧胀、疼痛而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

2、用药护理

用药无治疗的患者,遵医嘱服药,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执行,避免因擅自停止或减少药物而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

3、饮食护理

日常生活中饮食要营养丰富均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戒烟戒酒。

4、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中做好口唇部的护理,避免紫外线长期强烈照射。有破溃的患者应做好个人及家庭卫生,以免发生感染。

5、复诊须知

谨遵医嘱定期复查,由专业医师复查相关检查项目。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12

防治措施

寻找及去除可疑的病因。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避免不良刺激。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