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球菌性口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球菌性口炎如何预防

球菌性口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球菌性口炎如何预防

2020-03-29 00:40阅读(61)

球菌性口炎(coccus?stomatitis)又称为膜性口炎或假膜性口炎,是急性感染性口炎的一种,主要是以各种球菌感染为主。由于细菌种类不同,引起的病损特征也有差别

1
球菌性口炎(coccus?stomatitis)又称为膜性口炎或假膜性口炎,是急性感染性口炎的一种,主要是以各种球菌感染为主。由于细菌种类不同,引起的病损特征也有差别。临床表现虽常以某种细菌感染为主,但常为混合性感染。

2

流行病学

多见于婴幼儿,偶见于成人。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1、葡萄球菌性口炎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炎,多见于儿童,以牙龈为主要发病区。牙龈充血肿胀,有灰白色薄假膜,由纤维素性渗出物组成,易被拭去,牙龈乳头及龈缘无破溃糜烂。在舌缘、颊咬合线处可有充血水肿,灼痛明显。涂片可见大量葡萄球菌,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2、链球菌性口炎

在儿童发病率较高,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呈弥散性急性龈口炎,受累组织呈鲜红色。唇、颊、软腭、口底、牙槽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表浅,上皮剥脱和糜烂,有略微高起的假膜,剥去假膜则留有出血糜烂面,不久重新被假膜覆盖。有轻度口臭和疼痛。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培养可见大量链球菌,即可明确诊断。

3、肺炎球菌性口炎

好发于硬腭、口底、舌下及颊黏膜。在充血水肿黏膜上出现银灰色假膜,呈散在斑块状。涂片可见大量肺炎链球菌。有时并发肺炎,但也可在口内单独发生。本病不常见,好发于冬末春初,老人及儿童易罹患,体弱成人也可发生。

4、卡他性口炎

发病因素有多种,如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紊乱、服用某些抗胆碱能药物或抗生素、局部刺激、过度劳累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口腔表现为黏膜绒毛状充血,表面针尖大小出血点,有时,上覆小斑片薄的白色假膜。上下唇内侧黏膜、双颊黏膜、软腭及咽部为好发部位。主诉有口腔发热、灼痛感或苦涩感。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

正常人口腔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细菌,为人群共有常驻菌,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内外环境改变,身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如感冒发热、传染病、急性创伤、感染,以及滥用激素、化疗和放疗后等,口内细菌增殖活跃、毒力增强、菌群失调,即可发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致病为多。

5

症状

发病急骤,多伴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咽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口腔黏膜和牙龈充血发红、水肿糜烂,或有表浅溃疡,散在或聚集融合成片。由于疼痛影响进食,唾液增多,有较厚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灰白或黄色假膜。多伴有轻度口臭和尖锐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经过数天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病损需持续一周左右愈合。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细菌涂片或培养

病损处取材,细菌涂片或培养可见大量的脓球或细菌。

2、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8

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情况或发病背景。

2、根据典型的病损特征,黏膜呈现大面积糜烂、浅溃疡,其表面覆有光滑而致密的伪膜,稍高于黏膜表面,不易拭去。

3、急骤进展的病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等全身反应。

9

鉴别诊断

1、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1)病损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或成簇状小水泡,泡破溃后形成小圆形溃疡,虽然有些可融合成较大溃疡,但形成仍有成簇状。

(2)口周皮肤可出现成簇疱疹,破溃或不破,最后均结成厚痂。

(3)牙龈充血红肿,可出现疱疹及溃疡。

(4)病原微生物检查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2、多形渗出性红斑

?(1)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数能发现过敏原。

?(2)口腔黏膜病损可见有多发红斑、水泡、溃疡或糜烂渗出多,碰触极易渗血、出血。

?(3)多数伴有皮肤损害,皮损多呈虹膜样多形样特点。

10

治疗

主要是消炎控制感染。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可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加以选择。止痛是对症处理的重要措施,局部涂擦1%丁卡因外膏,或用1%~2%利多卡因溶液饭前或痛时含漱。口腔病损的局部含漱或湿敷治疗不可缺少,保持口腔卫生,控制和预防继发感染,可选用0.1%利凡诺或0.01%醋酸氯己啶等溶液含漱。病损局部外用养阴生肌散、西瓜霜等喷撒,或用含抗生素、激素、止疼药物等制成的软膏和药膜,以达到消炎止痛促进愈合作用。

11

日常护理

1、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自行增减药量,切勿自行用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饮食护理

宜半流质饮食,饮食要丰富营养均衡,避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生活管理

平时注意口腔的清洁和面部卫生的清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嘴唇干燥清洁,不要用舌头舔嘴唇,当嘴唇感觉很干是可以涂好点的润唇膏,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暴晒或者大风吹。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戒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12

防治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