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腭癌症状及发病原因 腭癌如何预防

腭癌症状及发病原因 腭癌如何预防

2020-03-28 18:00阅读(61)

上腭构成口腔的顶部,黏骨膜直接附着于其下的骨质并与牙的腭侧龈相连接。腭部黏膜下前磨牙以前无腺体,此后逐渐增多。腭癌(carcinomaofthepalate)不多见,在口

1
上腭构成口腔的顶部,黏骨膜直接附着于其下的骨质并与牙的腭侧龈相连接。腭部黏膜下前磨牙以前无腺体,此后逐渐增多。腭癌(carcinomaofthepalate)不多见,在口腔癌中占10%左右。

2

流行病学

腭癌发病率低,在口腔癌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腭癌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2。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腭癌和其他口腔癌一样,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与烟酒有密切关系,尤其多见于嗜烟者。此外也可见于经常咀嚼烟叶及其他刺激品的患者。腭癌还可能由腭黏膜白斑恶变而来。

5

症状

1、发生于硬腭部分的腭癌以腺源性癌变为主;鳞癌多发生于软腭部分。

2、腺癌早期黏膜无破溃,鳞癌则多为菜花状溃疡。硬腭鳞癌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常侵犯腭部骨质,引起腭穿孔。侵犯上颌窦时可出现上颌窦癌的症状。软腭癌常可出现耳部症状,如重听、耳鸣等。软腭部鳞癌较硬腭部鳞癌恶性程度高,常侵犯咽部及翼腭窝,引起吞咽疼痛及张口受限,且淋巴结转移较早。

3、淋巴转移主要累及颈深上淋巴结,双侧转移较其他部位癌常见,特别是肿瘤波及软腭及超越中线者。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一般无异常,晚期患者常有红细胞减少、血沉加快等改变。

2、病理活检

腭癌定性的诊断标准。于阻滞麻醉下在正常组织与肿物交界处切取0.5~1cm组织送检,硬腭活检术出血较多,可予碘纺纱条压迫止血。

8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多为高中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及恶性混合瘤等。

(2)颊癌肿块呈溃疡型或外生型,生长较快,向深层侵袭。向外可穿过颊肌及皮肤,发生溃破;向后发展波及软腭和翼颌韧带,引起张口受限。

(3)淋巴结转移途径为下颌下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

2、辅助检查

确诊需病理检查。对于原发灶侵及周围结构,尤其是后颊癌侵及颞下区或口咽部,为明确侵及范围,一般需做CT或MRI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也需影像学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可做B超、MRI、CT、PET-CT检查。

9

鉴别诊断

1、梅毒腭部病变

梅毒腭部病变常出现于晚期梅毒患者,腭部坏死呈树胶样肿,脱落后形成腭部穿孔与鼻腔相通。此种坏死穿孔边缘较整齐,呈暗灰色坏死区。血清学检查阳性。

2、恶性肉芽肿

恶性肉芽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腭部恶性肉芽肿与腭部溃疡型鳞状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相似。恶性肉芽肿是一种进行性坏死型肉芽状溃疡,可原发于软腭,也可原发于鼻腔,可穿破腭部骨质蔓延至腭黏膜。恶性肉芽肿的病理特征是多发性动脉炎伴血栓形成,因此临床上常表现为进行性坏死性溃疡。

3、上颌窦癌

特别是原发于底壁者常引起口腔症状,有时不易与腭癌或上牙龈癌侵犯上颌窦者相区别,只有通过病史及X线检查才能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原发癌仅限于腭骨破坏、上颌窦底受侵者,可作保留眶底的低位上颌骨切除术。患侧有肿大淋巴结者应作经典性颈清术。病变范围大,临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者,可以考虑选择性颈清术,并应严密观察对侧颈淋巴结情况。

(二)预后

早期病变(T1)外科手术的五年治愈率可达70%以上,中晚期(T2~T3)则下降至50%左右。病变范围愈大并有颈淋巴转移者预后愈差。

11

日常护理

1、术前护理

(1)执行头颈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患者术前如有体温升高、口腔及呼吸道感染、月经来潮时,通知医生择期手术,并给予相应处理。

(4)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5)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有炎症等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吸烟者劝其戒烟。

(6)加强口腔护理,术前3日根据需要可选用合适的漱口液让患者漱口,每日3~4次,张口困难者由护士用注射器注入冲洗口腔,以防感染。黏膜溃疡者遵医嘱涂相应药物。

(7)语言沟通障碍的护理: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通过文字表达感受和需求;对于不能读写的患者采用图片进行交流。术后由于舌切除或气管切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可在术前教会患者一些固定的手势表达基本的生活需要,或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也可制作图片让患者选择想表达的内容。

(8)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2、术后护理

(1)执行头颈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接手术患者,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根据麻醉方法嘱患者取适当卧位,立即测其生命体征并记录,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

(3)全麻患者按全麻护理常规护理。

(4)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心电图及病情变化,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等,及时做好记录。

(6)体位:全麻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以减轻缝线处张力,并有利于手术部位渗血的引流,防止颌面部及颈部水肿,有利于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的排出,以防误咽、误吸。皮瓣移植修复者根据病情及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取适当体位,如去枕平卧位头部正中制动或适度制动体位。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呕吐物或血液误吸入气管。鼓励患者深呼吸和轻轻地咳嗽,排出气道分泌物。因手术和麻醉原因患者易出现舌体肿胀和舌后坠,发生呼吸道阻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患者如有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呼吸加快,应迅速排除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积极救治措施。若患者保留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套管,应维持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待病情许可后方能拔除。患者舌体可用7号缝线牵拉固定以防舌后坠,应注意保持缝线固定稳妥。

(8)颈清扫者颈部切口清洁换药每日两次。保持切口清洁,防止血痂形成,每次清洁切口要彻底,如有血痂形成,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血痂后再进行擦拭消毒,必要时使用1%~3%过氧化氢棉球湿润使其氧化变软后再擦拭消毒。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9)伤口观察:观察口内伤口及颈部伤口有无出血或渗血;观察伤口肿胀情况及敷料包扎松紧度,若包扎过紧影响呼吸,必须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10)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一般有口腔护理和口腔冲洗两种。口腔冲洗是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通过一定的冲击力冲洗口腔内各面,以彻底清除口内渗血及分泌物等,提高清洁效果,该方法适用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对口内有伤口或移植皮瓣的患者,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效果较差,应采取口腔冲洗法清洁口腔。口腔冲洗时将患者取半卧位或头部抬高30°~45°,以防误咽。口腔冲洗应由两人协同进行,从术侧冲至健侧,边冲边吸,动作要轻柔,以防损伤切口、皮瓣等。口腔护理一般先用生理盐水冲净,然后用漱口液(如氯己定液)含漱,每日3~4次,防止伤口感染。如切口附着有血痂、痰痂等,冲洗前应用生理盐水棉球(必要时用1%过氧化氢棉球)清除。口腔清洁后,口腔切口涂红霉素软膏,以减少渗血,防止血痂形成,预防感染。口内有皮瓣移植者勿用过氧化氢溶液,以免影响皮瓣成活。

(1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的部位、手术大小,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鼻饲饮食。大多数患者术后主要通过鼻饲流质饮食补充营养,术中或术后第1日即可插入胃管,胃管一般保留7~10d。若伤口愈合良好,就可以改为经口进食。嘱患者进食时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45°,进食不可过快、过急,防止胃内容物或食物等反流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

(12)做好负压引流护理

①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者,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防止伤口皮瓣积液、积气而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引起感染。

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一般术后12h内引流量不超过150ml,若量超过150ml或短时间内引流物过快、过多,引流液呈鲜红色且有凝血块存在,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若无引流物流出或流出甚少而面颈部肿胀明显,可能为引流管阻塞、折叠或放置于伤口部分的引流管位置不佳,应报告医生,立即进行处理。

③引流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应从暗红色逐渐转为淡红色。若引流液为乳白色,考虑为乳糜漏,应报告医生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改用正压引流或较小的负压引流,必要时拔出负压引流管。并遵医嘱给予低热量、低脂肪饮食,必要时禁食,严重者可考虑重新打开术区,缝合胸导管。

④一般在术后第3日,24h引流量少于30ml时,医生即可拔除负压引流管,护士应继续观察伤口肿胀情况。

(13)对舌癌切除行游离组织瓣整复者,皮瓣的观察和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护士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皮纹和质地等。

(14)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协助患者翻身,为其拍背,给予雾化吸入,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5)做好皮肤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骶尾部及骨突出处用减压贴等,预防压疮发生。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