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如何预防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如何预防

2020-03-28 15:21阅读(71)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Brucellaosteomyelitis)为全身布氏杆菌感染在骨与关节的并发症。任何骨均可受累,以脊柱受累最多。其次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受累最为常见

1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Brucellaosteomyelitis)为全身布氏杆菌感染在骨与关节的并发症。任何骨均可受累,以脊柱受累最多。其次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受累最为常见。此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在我国,主要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和自治区流行,南方各省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屠宰场、皮革厂、毛纺厂、牛奶场等工人和牧民中。近年来因农牧业的发展和城市宠物饲养的增加,本病有扩大流行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2

流行病学

在我国,主要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和自治区流行,南方各省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屠宰场、皮革厂、毛纺厂、牛奶场等工人和牧民中。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布鲁杆菌感染为直接接触传染,母牛流产时排出的胎粪、羊水、阴道分泌物含有大量致病菌,病原菌经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含菌埃尘以及病菌污染了奶制品而进入人体。

(二)发病机制

病菌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被吞噬后经淋巴液进入淋巴结内。在淋巴结内经过2~3周时间繁殖,再次穿破淋巴结而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及临床症状。细菌通过菌血症途径进入肝、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再穿破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而再次发生菌血症与急性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有典型的波浪状热型。布鲁杆菌含内毒素,细胞破碎后所释出的内毒素会使人体致敏而产生变态反应,成为本病慢性期的主要表现。

5

症状

大多数患者曾有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最早的症状是疼痛,如游走性关节痛、坐骨神经痛和头痛等。可有顽固的持续性腰背痛,活动时加剧。间歇性高热(波浪热)。尚有消瘦、盗汗、贫血、肝和脾大、黄疸,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以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为例,典型的表现可总结为三联症:①腰背痛;②午后高热,大汗;③有椎间隙及椎体感染征象。腰部疼痛症状通常较为剧烈,甚至难以忍受,类似于椎间隙感染所致的腰背疼痛。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体征缺乏特异性,通常只有病变局部的压痛和叩压痛,活动时加剧。可有肌肉痉挛和腰部活动受限及可在骼窝处扪及脓肿。很少有神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偶有脊髓受压症。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

一般1∶80以上即有临床意义,治疗后会下降。

2、血液布氏杆菌培养

诊断的“金标准”应该是血液布氏杆菌培养阳性,但布氏杆菌培养周期长,要求条件高,作为常规检测方法比较困难。

3、活检

局部穿刺或切开活检,可以明确局部病变性质。

8

诊断要点

布氏杆菌性骨髓炎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

1、流行地区及接触牛羊史。

2、有间歇性高热(波状热)、多汗、头痛、脾大、贫血及乏力等全身布氏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

3、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9

鉴别诊断

1、脊柱结核

起病慢,急性期无波浪状发热,X线表现有骨质破坏。但有明显骨质疏松,即使有继发感染,也不会产生强烈的骨增生反应。

2、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不易区别。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轻,X线表现不会出现椎体内致密性骨质增生,形成的骨赘小而出现迟。无疫区居住史与血清学检查可资鉴别。

3、化脓性椎间隙感染

低毒性化脓性椎间隙感染很容易与布鲁杆菌病相混淆。早期不容易区别。低毒性感染者发热不高,而毒性高感染者则有高热及更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根据有无疫区生活史及血清学检查可作鉴别。能从脓液中检出致病菌则更为理想。

10

治疗

1、保守治疗

全身性治疗同布氏杆菌感染。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通常用抗生素治疗即已足够,尤其是急性期、没有神经受损症状和椎旁软组织脓肿的病例,保守治疗预后较好。最常采用的是多西环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有的加用链霉素。

2、手术治疗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报道较少。据报道,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经椎间孔将受累椎间盘切除,并放置引流管灌洗,前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即刻腰背疼痛缓解,结合抗生素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其手术适应证是:诊断明确,有明显的椎旁脓肿;有神经受压症状;椎管内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腰背疼痛症状者。

11

日常护理

1、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合理膳食,多汗患者可适量增加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平缓情绪,维持乐观心情;

(2)定期开窗通风,保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冷或过热,及时添减衣物,尤其是避免关节处受寒;

(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部位的功能锻炼,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3、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疾病的不是症状出现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家属要关心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安慰患者,令患者保持良好心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适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5、病情监测

观察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是否缓解,高热、黄疸等表现是否减轻,若关节疼痛持续存在,且不断加重,甚至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相关治疗。

6、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诊治。

12

防治措施

1、管理传染源

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后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对患者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

疫区的乳类、肉类及皮毛需要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外运。保护水源。

3、保护易感人畜

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的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鲁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给人,特别是在接产或处理流产时要谨慎,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在接产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擦凡士林,戴眼镜、口罩、胶皮手套和穿胶靴等。处理完毕,应立即严格消毒,胎衣等物要深埋。现场要用2%氢氧化钠消毒,用具、工作服等可用3%来苏儿水浸泡消毒。为了更安全,最好预先接种布鲁杆菌疫苗,增强免疫力。凡有可能感染本病的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多采用M-04冻活菌苗,划痕接种,免疫期1年。另外,凡从事牲畜业的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牧区牲畜也应预防接种。家畜患病没有治疗价值,应全部处死。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