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十二指肠壅积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十二指肠壅积症如何预防

十二指肠壅积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十二指肠壅积症如何预防

2020-03-28 15:20阅读(61)

十二指肠壅积症(duodenalstasi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阻塞,以致近端十二指肠食糜滞留及肠管代偿性扩张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

1
十二指肠壅积症(duodenalstasi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阻塞,以致近端十二指肠食糜滞留及肠管代偿性扩张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约占50%以上),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2

流行病学

本病少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病例在15~50岁,以20~30岁多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约占50%以上),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其他原因有:①先天性十二指肠畸形:如先天性腹膜束带压迫牵拉而阻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远端先天性狭窄或闭塞;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发育不良产生的巨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因先天性变异而严重下垂,可折拗十二指肠空肠角而使之关闭,从而产生壅积症。②十二指肠肠内外占位压迫: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如肾脏肿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肠的转移癌,邻近肿大的淋巴结(癌转移)、肠系膜囊肿或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③十二指肠远端或近端空肠浸润性疾病和炎症: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ohn病以及憩室炎性粘连或压迫引起缩窄等。④粘连缩窄:胆囊和胃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粘连、溃疡、狭窄或输入袢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水平部位于腹膜后,从右至左横跨第3腰椎和腹主动脉,其前方被肠系膜根部内的肠系膜上血管神经束所横跨。若两者之间的角度过小,可使十二指肠受压。肠系膜上动脉一般在第1腰椎水平处分出,与主动脉呈30°~42°角。此外,下列5个因素也是引起机械性梗阻的原因:①肠系膜上动脉过长、过短;②肠系膜上动脉变异,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部位过低或分出时角度狭窄;③异常粗大的静脉横压在十二指肠前方;④脊柱前凸畸形使十二指肠占有的空隙减少;⑤瘦长型或内脏下垂者肠管重量牵引肠系膜根部。

5

症状

急性发作常发生于躯干被石膏固定或牵引而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胃扩张。慢性梗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餐后上腹部胀痛或绞痛,有时疼痛可位于右上腹、脐上甚至后背部,俯卧位或胸膝位可以减轻疼痛,部分患者可表现出与十二指肠溃疡类似的疼痛。其他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呃逆、恶心及呕吐,多在饭后出现,呕吐物含有胆汁。如不能缓解,长期发作,可导致消瘦、脱水和全身营养不良。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呕吐重者可有血液浓缩,血清钾、钠、钙及氯化物减少。

2、呕吐物检查

有胆汁和胰酶,如数次检查都是同样结果,表示呕吐物来自十二指肠。

8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钡餐的典型表现可以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血管造影并三维重建技术等检查。

9

鉴别诊断

1、消化性疾病

十二指肠壅积症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需与消化性溃疡鉴别,有时两者也可并存,胃镜可明确诊断。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十二指肠肠外病变如胰头癌或巨大胰腺囊肿压迫而引起十二指肠淤积。必要时小肠镜排除高位小肠肿瘤引起的梗阻。

2、其他

包括十二指肠内的结石、蛔虫团、异物所致十二指肠梗阻。

10

治疗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处理。急性发作期给予静脉营养,胃管减压和抗痉挛药物治疗急性胃扩张。平时宜少量多餐,餐后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如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用: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②胃-空肠吻合术;③十二指肠复位术;④韧带松解术;⑤腹腔镜手术等。

11

日常护理

1、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自行增减药量,切勿自行用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饮食护理

饮食营养均衡,少食多餐,餐后采用膝胸位,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增进食欲;避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吃腌制食品,忌烟酒。

3、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注意休息;出院后活动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术后适当下床活动或作床上活动,以防止腹胀和肠粘连;医生准许的条件下,争取早期下床活动,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后期加强腹肌锻炼,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室内多通风换气,保持温度适宜;术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预防感冒,同时避免其他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手术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

4、病情监测

如有手术伤口感染症状如切口处有红、肿、疼痛、应回院复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

5、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