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如何预防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如何预防

2020-03-28 14:41阅读(59)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性激素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同程度腺体和(或)纤维,肌肉组织增生而造成前列腺体积增大,正

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性激素代谢异常导致的不同程度腺体和(或)纤维,肌肉组织增生而造成前列腺体积增大,正常结构破坏而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的疾病。

2

流行病学

正常男性,组织学上的前列腺增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BPH的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通常最初发生在40岁后,51~60岁为50%,80岁时高达80%以上。前列腺的梗阻症状也与年龄相关,在55岁,近25%的男性表现有排尿梗阻症状;在75岁,50%的男性主诉尿线细而无力。根据多数学者的资料,组织学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种族和地区差异并不明显。但有研究表明,在相同年龄段中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中、重度前列腺症状的发病率均高于欧美人。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关于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曾有“肿瘤学说”、“动脉硬化学说”、“内分泌学说”、“受体学说”等假设,但迄今仍尚未完全清楚,公认的重要因素包括年龄和有功能的睾丸。从青春期结束至40岁这一阶段,前列腺体积几乎无变化,此后因人而异,前列腺体积开始逐渐增加。针对青年时期已去除睾丸的人群(太监)的调查发现,这部分人群身上无一发生前列腺增生症,绝大多数人的前列腺已经明显萎缩或完全不能触及。因此,雄激素在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列腺的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需要足够的雄激素来维持。在雄激素的长期作用下,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前列腺组织中的5α-还原酶能使血清中的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后者特异性地与前列腺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增大、增多,从而形成前列腺增生症。虽然年龄的增加使雄激素整体水平下降,但老年人前列腺局部摄取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的能力增强,因此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影响加重,前列腺增生的发展呈现出时间相关的进展性。打破这一机制就有可能逆转疾病的进展。双氢睾酮与前列腺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后,还促使诱导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物因子,动物实验证明,这些生长因子的失衡,可对基质细胞产生刺激,导致纤维结节形成,促使腺性细胞增生等。最近的研究表明,激素、生长因子等因素,还干扰了前列腺组织内细胞的凋亡,同样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出现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症状。

因此,在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的具体机制中,可能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其中雄激素、生长因子、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的平衡性失调等起了重要作用,其他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5

症状

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增生的腺体压迫膀胱颈部和后尿道而逐步产生的。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膀胱刺激征、梗阻症状及相关并发症,各种症状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也可在整个病程中进行性发展。

1、尿频、尿急

是前列腺增生症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而每次尿量减少,夜尿增多尤有意义。如无特殊原因,夜尿超过1次即为异常,严重者可出现10次以上的夜尿,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尿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增生的腺体压迫膀胱颈部,直接刺激了膀胱颈感受器,同时颈部受压充血水肿,梗阻加重,排尿不畅,膀胱有效容量减小。若伴有继发性膀胱炎或膀胱结石,症状更为明显。

2、排尿困难

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症状。可出现排尿无力、射程短、尿线变细、排尿等待、尿后滴沥不尽、排尿中断、排尿时间延长等,部分患者可进展为尿潴留。排尿困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增生腺体向内压迫后尿道,导致尿道受压变形、狭窄、延长,同时刺激膀胱颈部感受器,导致肌群紧张,这些均使尿道阻力增加,严重时患者需要增加腹压才能克服阻力。部分患者出现残余尿增多。

3、尿潴留

是前列腺增生症的失代偿期表现。表现为无法排尿,需要导尿以引流尿液。急性尿潴留常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由于气候变化、劳累、饮酒、憋尿、使用解痉药等诱因,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局部充血水肿,引起急性的完全性排尿梗阻。慢性尿潴留的发生,因残余尿缓慢增多,患者不易警觉,常表现为充溢性尿失禁,体检可发现下腹正中隆起,叩诊浊音。

4、尿失禁

通常是前列腺增生症的后期表现。可能是前列腺受压后充血,刺激感受器而导致的急迫性尿失禁;也可能是残余尿缓慢增多,慢性尿潴留,膀胱内压超过尿道阻力而导致的充溢性尿失禁;极少可能是病变波及尿道括约肌,引起真性尿失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询问病史、检查残余尿量等。

5、血尿

是前列腺增生症的少见症状。由于前列腺增生,表面血管怒张,在用力排尿等诱因的作用下血管破裂而致,通常出血量少,偶尔可致出血性休克。

6

并发症

1、尿路感染

尿流梗阻是引起感染的先决条件,故前列腺增生压迫易发生膀胱颈、后尿道及膀胱炎症。

2、痔疮、脱肛

为克服尿道阻力,通过增加腹压以协助排尿,可引起或加重痔疮、脱肛、疝、血压升高等病症,出现或加重这些疾病的相关症状。

3、氮质血症

梗阻后期,膀胱内压增高,输尿管反流,导致肾分泌功能降低、肾脏积水,可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可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食欲缺乏、少尿、水肿、贫血、心悸等。部分患者出现神经肌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4、其他

急性尿潴留、血尿、膀胱结石、肾积水、肾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当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时,有高血压病史者易并发脑血管意外及心力衰竭,应引起重视。当前列腺增生梗阻引起肾及输尿管明显积水时,可触到肿大的肾脏并有压痛。膀胱充盈时,下腹正中可摸到囊性包块。有时腰部的包块可能是肾周围炎性浸润或肾周围脓肿。

7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脓尿及尿糖等,可以判断有无继发感染、结石及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2、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是良好的前列腺肿瘤标记物,在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患者中都能升高,但表现和变化不同。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PSA升高的比例低、数值小,其游离PSA占比例高,升高往往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在前列腺炎患者中,PSA升高数值可能较高,但变化较快,与前列腺炎疾病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在前列腺癌患者中,随着疾病的进展,PSA直线上升,伴随治疗开始及疗效的显现,PSA出现相关联的下降。PSA是了解前列腺增生体积、预测临床进展的指标之一,更是鉴别前列腺癌、随访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此外,泌尿系统感染、经前列腺的检查、急性尿潴留、导尿、直肠指诊及前列腺按摩等也可以影响血清PSA值,还与年龄和种族有密切关系。

3、肾功能检查

对有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及其他怀疑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做肾功能指标检查。

8

诊断要点

50岁以上男性,出现尿频,特别是夜尿频,以及各种排尿困难的表现,都应考虑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能,需要做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程度。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格检查尤其是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及内镜检查等综合判断。

1、病史询问

需要详细了解发病情况、持续时间、诊治过程等,注意询问有无诱因、并发疾病等,特别是手术史、外伤史、既往史,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收缩功能的药物,帮助判断是前列腺增生症或其他可引起排尿困难的疾病,如糖尿病、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等。

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是美国泌尿学会制订的关于前列腺增生症所导致的症状的评估系统,共分七个问题,每个问题从无到严重程度的不同分别取分0~5分,总分为0~35分。这一评估系统,较全面地反映了前列腺增生症症状的影响程度,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员所采用,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可将患者分为以下三组:0~7分,为轻度症状;8~19分,为中度症状;20~35分,为重度症状。作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补充,为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及忍受程度,还有生活质量评分(QOL),QOL评分为0~6分。

3、体格检查

体检中最重要的是直肠指诊(DRE),宜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可取侧卧位、站立弯腰位、胸膝位或截石位。直肠指诊可以了解前列腺凸向直肠部分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还可了解前列腺周围的直肠情况、肛门括约肌张力等。这可以帮助我们间接了解前列腺体积的大小、盆底肌神经状况,同时鉴别、排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症时,直肠指诊可摸到增大的前列腺组织,两侧增大,中央沟浅、平或隆起,表面光滑,向直肠内突起明显,质地中等,韧而有弹性感。对疑有神经肌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必须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

4、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肾功能检查等。具体描述如上所述。

5、影像学检查

包括超声、X线、CT和MRI等,各有其适应证。具体描述如上所述。

9

鉴别诊断

1、膀胱颈挛缩

又称膀胱颈部纤维化,40~50岁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症极其相似,询问病史可有慢性炎症,直肠指诊前列腺体积增大不明显,质地较硬。

2、前列腺癌

通常早期无症状,常伴随前列腺增生,也可引起排尿梗阻,但进展较快。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通常PSA>4ng/ml。直肠指诊前列腺质硬,有结节,需要行穿刺活组织检查以鉴别。

3、尿道狭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询问病史可有尿道的外伤史或感染史,尿道探杆检查及尿道造影可以明确狭窄的部位及程度。

4、神经肌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有排尿困难甚至出现尿潴留,询问病史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史,体检有相应的体征,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其他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可明确鉴别。

5、膀胱癌

特殊部位如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其临床症状也可能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血尿,超声检查、尿道膀胱镜检查等可较容易鉴别。

6、膀胱结石

疼痛伴尿流中断是其典型表现,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可有血尿,超声检查、尿道膀胱镜检查等可较容易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是常见病,个体差异极大,临床症状有轻有重,患者对疾病症状的耐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决定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是否需要治疗时,应该了解疾病导致的下尿路梗阻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程度,了解患者的治疗意愿,病情是否允许可以不进行治疗。还应向患者介绍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治疗计划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1、观察等待

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良性增生过程,发展缓慢,多数患者症状长期无变化,自然过程较难预测。基于此,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症状轻微,或虽有症状但不影响生活质量,不需要治疗,可以采用等待观察。观察等待不使用任何药物、手术或其他物理治疗措施,但需要制订治疗随访的计划,包括对患者进行教育、给予生活方式的指导、安排随访观察等。

对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应该介绍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知识,简单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可能的自然进展,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下尿路症状,观察等待可能的结局和处理,在观察等待计划中注意要点等,同时还应该提供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适当饮水,每日水的摄入不少于1500ml,睡前限制饮水可以缓解夜尿频多症状。节制含乙醇饮料和刺激性食品,如茶、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或加重排尿刺激症状,引起尿频、尿量增多等。对于全身其他疾病治疗用药如M受体阻滞剂等,应该了解、评估这些药物对前列腺的潜在影响,并告知患者,对可能的影响做好预处理的指导,必要时嘱其到其他专科医师门诊,帮助调整以减少合并用药对排尿的干扰。

初诊患者,不管症状轻重,均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直肠指诊、尿常规、血清PSA、超声检查等。如接受观察等待,应嘱咐、安排进行定期复查,开始后6个月进行随访,病情稳定以后可每年进行一次复查。随访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是否出现临床进展以及前列腺增生症相关并发症,是否需要改为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并可根据患者的愿望转为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

2、药物治疗

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体积的增大,部分患者出现排尿刺激症状和(或)排尿梗阻症状,症状明显并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治疗,首选的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尽可能降低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是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原理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抗雄激素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较早运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最早采用的是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初期治疗效果显著,可较快速地消退前列腺组织的水肿,解除尿道阻力,恢复排尿通畅。但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障碍、血脂异常等,长期服用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因此仅可短期应用。也曾采用过孕激素等制剂,如醋酸环丙孕酮、甲羟孕酮等,治疗后不但梗阻症状好转,前列腺体积也有缩小。

新型雄激素拮抗剂,如氟他胺等药物,抗雄激素作用更强,服用3个月以上,能明显缩小前列腺体积。而LHRH类似物,如诺雷德等通过耗竭雄激素的释放,也能很好地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有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不宜广泛使用。抗雄激素治疗干扰了血清总睾酮的作用,全身反应明显。

(2)5-α还原酶抑制剂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组织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逐渐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应用的主要为非那雄胺和依立雄胺。

①非那雄胺: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性欲低下及其他表现,如男性乳房女性化、乳腺痛等。非那雄胺能降低血清PSA的水平,长期服用非那雄胺每天5mg可使PSA水平减低50%。在观测、随访前列腺癌时,对于长期应用非那雄胺的患者,应将其血清PSA水平加倍后才体现其真实的PSA水平。

②依立雄胺:是一种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临床试验显示,依立雄胺能降低I-PSS评分、增加尿流率、缩小前列腺体积和减少残余尿量。

(3)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降低尿道阻力,达到缓解排尿梗阻的作用。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有以下三类:

①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具有阻滞α1和α2受体的双重作用,效果明显,但头晕、鼻塞、体位性低血压、逆行射精等不良反应强烈,目前临床上以逐渐被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取代。

②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阿夫唑嗪、特拉唑嗪等,这类药物相对于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而效果更好,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③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如坦洛新、萘哌地尔,这类药物起效更明显,不良反应更小,临床应用前景更广泛。

(4)抑制胆固醇类药

在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胆固醇明显增高,可能与雄激素的代谢有关。美帕曲星具有抑制胆固醇从肠道中吸收的作用,减少前列腺内胆固醇的含量,能改善排尿症状,减少残余尿。

(5)中药和植物制剂

许多植物制剂含有植物固醇和多种氨基酸,能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抗炎作用;也能降低激素的结合;还可能降低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双氢睾酮的生成。一些花粉制剂,服用后可加强排尿力量,降低膀胱颈和尿道阻力,缓解临床症状。

对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采用药物的联合治疗。联合治疗通常是指联合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进展危险较大的患者更适合联合治疗。也可以其他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患者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性、患者的意愿、经济状况、联合治疗带来的费用增长等。目前的研究结果证实联合治疗的疗效是长期有效的。

3、手术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是进展性疾病,下尿路症状加重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最大尿流率进行性下降、急性尿潴留、反复血尿、复发性尿路感染以及肾功能损害等,患者最终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来解除下尿路症状及其对生活质量所致的影响和并发症。

当患者出现以下状况时,建议采用手术治疗:反复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潴留);反复血尿,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继发性泌尿系统感染;继发膀胱结石;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合并膀胱大憩室,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残余尿量明显增多,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排除神经肌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或神经肌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因素不明显的,有充溢性尿失禁的患者应当考虑外科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经尿道手术、激光治疗。

(1)开放性手术

开放性手术主要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大于80ml的患者,特别是合并膀胱结石,或合并膀胱憩室需一并手术者。共有三种径路:

①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最多采用,能同时处理膀胱内病变。

②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能行改良的保留尿道的术式,减少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

③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创伤较小,手术显露差,难度大,较少采用。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需要输血的概率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逆行射精的发生率约80%,术后尿失禁、膀胱颈挛缩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分别约1%、1.8%和2.6%。可能产生勃起功能障碍,但这可能与手术无关。近年来,随着前列腺剜除技术的成熟,即使大体积前列腺,也较少采用开放手术。

(2)经尿道手术

经典的手术方法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等。目前TURP仍是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金标准”。各种外科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与TURP接近或相似,但适用范围和并发症有所差别。作为TURP或TUIP的替代治疗手段,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TUPK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is)目前也广泛应用于外科治疗。所有上述各种治疗手段均能够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70%以上的下尿路症状。

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主要适用于治疗前列腺体积在80ml以下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技术熟练的术者可适当放宽对前列腺体积的限制。

术中应注意观察双侧输尿管口位置,避免损伤。要意识到闭孔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往往在颈部两侧手术时较易发生,一旦发生及时停止脚踏,可采用闭孔神经阻滞或反复电灼刺激麻痹后再继续手术。术中仔细辨别前列腺包膜,如不慎穿孔,宜尽快结束手术,同时应用利尿药和糖皮质激素,以免水吸收致“水中毒”的发生。手术至前列腺尖端时,不宜超越精阜平面,尽力避免尿失禁的发生。

②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小于30g,且无中叶增生的患者。治疗后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程度也与TURP相似。因手术时间相对短,与TURP相比,并发症更少,出血及输血危险性降低,逆行射精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但远期复发率较TURP高。

③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适用于凝血功能较差的和前列腺体积较小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是TUIP或TURP的另外一种选择。由于采用了电汽化止血技术,与TURP比较止血效果更好,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与TURP相似。

④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PKP/TURis):是使用双极电切系统,并以与单极的TURP相似的方式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采用生理盐水为术中冲洗液。术中出血及TURS发生减少。因为良好的止血效果和极少的TURS发生率,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师采用这一系统,已逐渐取代传统的TURP。

(3)激光治疗

前列腺激光治疗是通过组织汽化或组织的凝固性坏死后的迟发性组织脱落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疗效肯定的方式有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凝固术等。

①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RP):激光所产生的峰值能量可导致组织的汽化和前列腺组织的精确和有效的切除,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术后排尿困难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75%~80%的患者出现逆行射精,没有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报道。

②经尿道激光汽化术:与前列腺电汽化术相似,用激光能量汽化前列腺组织,以达到外科治疗的目的。短期IPSS评分、尿流率、QOL指数的改善与TURP相当。术后尿潴留而需要导尿的发生率高于TURP。术后无病理组织,疑有前列腺癌的病例应慎用。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③经尿道激光凝固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手术方法。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出血风险以及水吸收率低。采用meta分析发现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凝固术后需要导尿的尿潴留发生率和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分别为21%和66%,明显高于TURP的5%和15%。

上述三类手术方式均有肯定的疗效,治疗效果主要反映在患者主观症状(如I-PSS评分)和客观指标(如最大尿流率)的改变。治疗方法的评价则应考虑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医师个人经验、患者的意愿、前列腺的大小以及患者的伴发疾病和全身状况。

4、物理治疗

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不满意,而又不能或不愿采用手术治疗,可选用物理治疗。常用而有确切疗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尿道微波治疗(TUMT)

可部分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率和LUTS症状。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意长期服药)而又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以及伴反复尿潴留而又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各种微波治疗仪的原理相似。超过45℃为高温疗法,而低于45℃治疗效果差,不推荐使用。其5年的再治疗率高达84.4%,其中药物和手术再治疗率分别为46.7%和37.7%。

(2)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可部分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流率和LUTS症状。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意长期服药)而又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以及伴反复尿潴留而又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HIFU超过60℃为热疗,治疗效果佳。

(3)经尿道针刺消融术(TUNA)

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对一般患者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率50%~60%,最大尿流率平均增加40%~70%,3年需要接受TURP约20%。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4)前列腺支架

是通过尿道膀胱镜放置在前列腺部尿道的金属(或聚亚氨脂)装置。可以缓解前列腺增生症所致下尿路症状。仅适用于伴反复尿潴留又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作为导尿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有支架移位、钙化,支架闭塞、感染、慢性疼痛等。

(5)经尿道前列腺气囊扩张

仍有一定应用范围。

(二)预后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一般经过治疗,预后良好。如不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下尿路梗阻可致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11

日常护理

1、术前

(1)心理护理

因患者都是老年男性,羞于诉说排尿困难的痛苦,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的痛苦,多于患者交流,消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

(2)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吃粗纤维素、易消化食物,以防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导致前列腺出血,忌饮酒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勤排尿。

(3)对症护理

留置导尿的患者应保持引流通畅,给予会阴护理每日1~2次。

(4)术前准备

①备皮范围,上起脐部水平,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外阴部。

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

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6h。

④术前晚灌肠。

(5)手术日晨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术前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X线片及术中用药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核对交接。

2、术后

(1)卧位

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取去枕平卧位6h;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及血压平稳后可床上适当活动;行导尿管牵引的患者牵引侧的大腿外展15°,防止气囊移位,1~2d患者可活动肢体。

(2)专科处置

做好膀胱冲洗护理,冲洗速度根据冲洗液颜色而定,色深则快、色浅则慢;观察冲洗液颜色变化,若有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引流管妥善固定,定时挤压,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冲洗液量和排出量,尿量=排出量-冲洗液;鼓励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起到内冲洗的作用。

(3)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拔除尿管后,观察有无尿失禁及排尿困难,排尿困难者再给予导尿。

(4)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有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师。

(5)管路护理

①导尿管的护理: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尿管打折堵塞或尿液反流,每日行会阴护理1~2次。

②开放手术:观察耻骨后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性质,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加强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经常翻身、叩背、按摩下肢,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②膀胱痉挛的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做深呼吸,必要时应用解痉镇痛药物。

③观察有无电切综合征,由于术中大量冲洗液被吸收,是血容量急剧增加,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在几小时内出现烦躁、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严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

④术后5d内禁止肛管排气或灌肠,以防刺激前列腺窝引起出血。

(7)心理护理

耐心讲解有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

3、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

术后1~2个月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

(2)饮食指导

嘱患者多饮水,使每日尿量>2000ml,勤排尿;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预防便秘。

(3)心理指导

前列腺切除术后常会出现逆行射精,不影响性生活。少数患者出现阳萎可先采取心理治疗,同时查明原因,做针对性治疗。

(4)康复指导

有尿失禁者,指导患者行提肛肌训练,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功能。方法是吸气时缩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括约肌;若有排尿困难,应去医院行尿道扩张术。

(5)复诊须知

前列腺窝的修复需3~6个月,应定期化验尿,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量。

12

防治措施

年龄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基本条件之一。40岁以后人的各组织器官在开始走下坡路,譬如人的前列腺组织中间质成分相对比上皮组织更活跃,发生前列腺增生时,主要表现为间质增生。虽然人们对前列腺增生病因尚未彻底明了,但以下措施对减轻病情及推迟该病的发生仍有一定的价值。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者为佳,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少饮或戒酒以减少前列腺充血的机会。切忌长时间憋尿,以免损害逼尿肌功能。尽可能少骑自行车,减少对前列腺部位的压迫以免加重病情。及时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积极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对于性生活,既不纵欲,亦不禁欲,可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切忌过度劳累。适度进行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目前,前列腺增生的预防分3级:

1、一级预防

即在没有前列腺病的人群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男性健康。而关注男性健康应从前列腺开始,要提高广大群众对前列腺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前列腺病难治,但可以治好,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对这个潜在威胁的漠然和无知。”当然,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整个前列腺病防治的过程中,无病预防,有病促进康复。

2、二级预防

即在有了前列腺疾病后应尽可能的早治疗,彻底治疗,不留后遗症和并发症。

3、三级预防

即在疾病已经发生器质性变化后如何维护它的功能,如前列腺已经Ⅱ度肥大了,说用药可以把它消除掉并恢复正常大,那是不现实的。但应该帮助它恢复排尿的功能,做到不阻不憋,顺畅自然,维护正常肾功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