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游走脾症状及发病原因 游走脾如何预防

游走脾症状及发病原因 游走脾如何预防

2020-03-28 04:40阅读(61)

游走脾(floatingspleen)是一种异位脾脏因脾蒂过长,脾脏有大幅度移位的疾?R煳黄⒃嗍侵钙⒃嗖辉谡?=馄饰恢枚?诟骨黄渌?课徽摺4酥⑸跷?偌???谟猩⒃诒ǖ溃?煞

1
游走脾(floatingspleen)是一种异位脾脏因脾蒂过长,脾脏有大幅度移位的疾病。异位脾脏是指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而在腹腔其他部位者。此症甚为少见,国内有散在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比男性多了3~13倍,以中年女性为多见。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般认为,是脾脏发育过程中先天异常造成的,如脾胃韧带、脾肾韧带等过长。继发因素如脾脏肿大沉重,同时有脾蒂过长、松弛。

(二)发病机制

游走脾较正常的脾脏大,这可能是由于脾脏原有病变(如慢性疟疾),也可能是因脾脏脱垂而脾蒂有扭转、充血的结果。游走脾在早期常有较大的移动性,至晚期则可因周围组织的粘连而较固定。约20%的游走脾可导致脾蒂扭转,扭转的原因不一。脾脏的上极较大,当其向下移位时,上极容易向中线倾斜,往往为扭转的开始;而腹肌的收缩,肠襻的蠕动,体位的改变,以及外力的推移等,均可为促成扭转的因素。扭转发生的快慢和程度可有很大不同,其产生的病变也随之各异:轻度扭转或仅有半圈(180°)扭转者,其结果多造成脾脏充血肿大,更甚者可有渗液、出血;扭转至2~3圈者,因脾蒂血运完全被阻,可致脾脏完全坏死。周围组织也可因渗出液的刺激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腹膜炎,或者形成慢性的脾周围粘连。如仅有动脉阻塞,则可造成脾脏萎缩和纤维化。

5

症状

若游走脾的脾脏本身没有原发或继发病变,又无并发症存在,一般只表现为无痛性移动性腹块,偶可在肿块上扪及脾切迹。其症状可由游走脾的压迫牵拉或脾蒂扭转引起。

1、如果游走脾压迫消化道,可出现恶心、呕吐、闷胀、腹痛、排便困难或部分性肠梗阻等症状。

2、压迫盆腔脏器可出现排尿排便异常、腰痛,在女性可出现月经紊乱。

3、约有20%的游走脾可发生脾蒂扭转,其症状视扭转的程度和速度而异:慢性脾扭转伴脾静脉淤血可引起胃底静脉曲张;间歇性扭转可导致脾充血,继而引起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完全性急性扭转则表现为腹部剧痛、脾脏发生渗液、出血、坏死或感染,还可有急性腹内出血、急性腹膜炎、局部脓肿等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出现。游走脾还可因外伤或妊娠期腹内压升高而发生脾破裂。有的病例可合并其他内脏下垂。

6

并发症

约有20%的游走脾可发生脾蒂扭转,慢性脾扭转伴脾静脉淤血可引起胃底静脉曲张;间歇性扭转可导致脾充血,继而引起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完全性急性扭转则表现为腹部剧痛、脾脏发生渗液、出血、坏死或感染,还可有急性腹内出血、急性腹膜炎、局部脓肿等各种并发症的症状出现。游走脾还可因外伤或妊娠期腹内压升高而发生脾破裂。有的病例可合并其他内脏下垂。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1、腹部游走性肿块,有时可出现左上腹闷胀不适或隐痛,立位时加重,平卧时消失。

2、急性脾蒂扭转时可表现为急腹症。

3、腹部检查可扪及似脾脏外形的肿块,可在较大范围内自由推动,并能复位到正常脾脏的位置。

4、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或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都可辅助诊断。

9

鉴别诊断

脾脏位于下腹部或盆腔时,若发生急性完全性脾蒂扭转,极易与急性肠扭转、卵巢囊肿扭转以及急性囊肿穿孔、阑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相混淆,应注意加以鉴别。

10

治疗

异位脾或游走脾可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1、无任何症状的患者应向其交代发生蒂扭转及脾梗死的可能,可以不做预防性手术切除,5岁以下的儿童更应慎重的对待。

2、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有扭转或胃肠道受压者可考虑行脾固定术,即于术中尽力将脾脏自发现部位剥离,在不影响脾蒂血运的前提下,将其复位于左上腹脾窝或左侧腹其他部位,并利用附近组织予以缝合固定。此种方法尚无远期疗效随访报道,值得进一步探讨。

3、育龄期妇女为防止增大子宫诱发脾破裂或增加脾蒂扭转机会,应积极手术切除脾脏。

4、盆腔部位游走脾亦应切除,以减少并发症可能。

5、急性脾蒂扭转者均应手术切除脾脏。脾托或腹带的效果不明显,仅用于有手术禁忌证的病例。脾切除后可行自体脾片移植术。

11

日常护理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2、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3、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