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史上最惨痛的企业决策失误是哪个?

史上最惨痛的企业决策失误是哪个?

2020-10-17 23:35阅读(64)

史上最惨痛的企业决策失误是哪个?就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那种:谢谢邀答。根据八卦君掌握的资料,最悲催的是造复印机的施乐(Xerox)公司,故事发生在1979年。那一

1
谢谢邀答。根据八卦君掌握的资料,最悲催的是造复印机的施乐(Xerox)公司,故事发生在1979年。那一年,施乐在自己的领地里画了一个圈...... 跑题了

施乐公司1979年的一个错误决定,给施乐造成了高达1.4万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差不多等于苹果+ibm+微软三个公司合在一起的价值。施乐公司也丧失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科技公司的美好前景。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施乐公司设在硅谷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The Xerox PARC)设计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台个人电脑(PC)——Alto。

Alto电脑作为现代电脑的鼻祖,创下了多项史上第一:


第一个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电脑,也就是说第一个配了屏幕,配了鼠标,可以在屏幕上移动鼠标点击的电脑。


第一台联网的电脑,Alto电脑联网后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


第一台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理念的电脑,这是现在大家用的电脑、手机和绝大多数数码设备背后程序的基础。


既然这么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谁都没听说过Alto电脑,也没有人用Alto电脑上微信、访问问答?


这一切都因为1979年,施乐给了苹果一笔投资,作为投资协议的一部分,乔布斯有机会进入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乔布斯对Alto的图形用户界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抓住了这个珍贵的机会,深入了解Alto,并拿Alto作为样板,最终造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

年轻的乔布斯与麦金塔电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后来比尔-盖茨在给苹果电脑开发office软件的时候,接触到了苹果的源代码。盖茨感到他可以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后来,IBM给他提供了硬件,盖茨提供了软件环境。


与此同时,施乐公司本身并没有意识到Alto的价值,他们没有及时发布Alto电脑,也没有考虑保护它的产权,更没想到要大规模商业化。


事后看,施乐犯了一下连串的错误:1、施乐的高层根本不清楚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做什么,也不知道Alto的价值;2、错误的让乔布斯进了研究中心。3、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管理人员当时坚决不同意给乔布斯深入了解Alto的权限和机会,施乐公司高层强令研究中心开发权限。4、没有把向市场推出Alto电脑当做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5、没有降低Alto电脑的造价。苹果后来在Alto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鼠标,推向市场的时候,比alto的电脑鼠标便宜了20倍。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这样的几家公司:施乐,市值7亿;苹果,市值8030亿微软,市值5460亿IBM,市值1430亿施乐整整错失了一个过万亿的巨大市场盘子。


乔布斯后来接受《纽约客》杂志的采访,说,如果当年施乐意识到它手里产品的真正价值,抓住市场机会,那它现在可能会有IBM加上微软,再加上自己那么大,施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公司。


最悲催的不是钱还在人没了。最悲催的你曾经离1万亿,美元,只有一步之遥。

2

谈到曾经的失误,人们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近几十年来,面对重大商业抉择,有谁能保证百分之分地决策正确?于是商海沉浮,几家欢喜几家愁,让我们看看曾经关键但却失误的糟糕决策,数一数那些风流人物和公司,对今天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

早期的互联网还属于拨号上网,那时美国在线(AOL)已经是最知名的网络品牌,相当于今天谷歌在网络上的地位。人们只要上网,几乎必上美国在线。

当时另一家传媒巨头是美国时代华纳,主营传统传媒业务,旗下有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1999年,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两位总裁会晤,两人不谋而合都希望向对方所在领域扩张,于是决定合并。经过磋商,2000年1月10日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合并,并购金额高达350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并购案。

理想虽美好,但现实很残酷。并购案余温未消,网络泡沫就破裂了。网络类股票暴跌,互联网业务无人问津,美国在线营收锐减。更糟糕的是,拨号上网时代在终结,高速上网时代逐渐开启,这进一步削减了美国在线的营收。

结果合并之后,两家巨头公司无一受益,投资者更是赔了血本,股票价值缩水约1000亿美元。不得已,2009年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分拆,使美国在线单独运营。

柯达搁置数码技术

美国柯达公司成立于1880年,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占据了电影市场90%的份额和相机市场85%份额,雇佣人数超过6万人。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柯达就是照相的代名词。

1974年,柯达工程师研究电荷耦合元件的半导体器件(CCD,又称图像传感器)怎样把光学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一年后,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虽然比较粗糙,但能拍摄10万像素的数码照片。

柯达高层分成了两派,一派敏锐地觉察到这种相机会引起摄影业革命、商机无限,支持继续投资研发;但另一派太保守,担心数码业务冲击胶片市场的既得利益。最终保守派占了上风,数码技术被束之高阁。

从此柯达走了下坡路。20世纪90年代末,柯达不得不投产数码业务,但10万像素早已过时。2012年柯达裁员5万多人,放弃失败的数码相机业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目前,柯达主营业务只集中于打印机墨盒和电影胶片。

百视达拒绝5000万美元收购Netflix

百视达是美国最大的一家影碟租赁公司。鼎盛时期,百视达在全世界有9904家连锁门店,年收入达59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新贵Netflix也进军影音市场,但它主营在线视频,而且不开门店,只给客户快递影碟。这些业务为客户节省时间,广受青睐。2000年,Netflix高管专程会晤百视达总裁,提出愿以5000万美元价格与百视达联合,帮助百视达推出在线视频和快递影碟业务。但百视达总裁一笑置之,认为这些都属小众市场,不值一提。

可是谁笑到了最后呢?2014年5月,Netflix市值超过200亿美元,而百视达早在2010年就申请破产保护,2013年关闭最后一家门店,并取消了自己的“小众”快递影碟服务。

可口可乐改名“新可口可乐”

碳酸饮料里,可口可乐就是绝对标准,它的味道是评判其他同类饮料的参考。自1886年可口可乐发明以来,口味和配方从未改变,销售旺盛。然而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却几乎被自己的公司放弃。

当时百事可乐的味道比较甜,可口可乐高管担心年轻人被“甜味”吸引走,害怕失去市场,于是修改配方想让可口可乐也甜甜的。经过两年努力,终于调制出了口味“绝佳”的新可口可乐,公众试喝试评后达到一致意见:新可口可乐更胜一筹!

1985年4月23日,新可口可乐上市。结果短短几天,数以百计的信件涌入公司总部,人们纷纷打电话要求退换新可口可乐。甚至有人开始屯货,在黑市高价出售老可口可乐。很明显,可口可乐有危机意识,有完善的产品研发,却漏了最核心的问题:作为消费者,他们想要新可口可乐吗?

不出所料,7月11日新可口可乐全部下架,“经典”可口可乐再次回归。不过福祸相倚,新可口可乐的失败竟然增强了可口可乐原品牌的影响力。截至2014年5月,可口可乐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

彭尼百货被“假打折”拖累

彭尼百货成立于1902年,是美国最大的百货和药品零售商。2012年,总裁约翰逊新官上任,调整商品定价策略,试图调高定价,然后用长期持续“打折”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彭尼百货把10元的衬衫标价20元,然后节假日时再以五折销售。另外,总裁约翰逊还下令停发优惠券,停止其他大幅降价的促销活动。

新的销售模式还美其名曰“天天低价”,这种明显弄虚作假的方式显然激怒了消费者,使彭尼百货的市场快速萎缩。彭尼百货的董事会一看势头不对,很快解雇了上任不到一年半的总裁约翰逊,之后迅速恢复原来模式,降低虚高价格。并且聘请了可口可乐前首席营销官柴曼临危受命,因为他曾经把可口可乐从“新可口可乐”的颓势中扭转过来。

模式可以恢复,但民心难以挽回。突然之间享受不到优惠券,又看到糊弄人的“折扣价”,即使再忠诚的顾客也难免牢骚满腹,纷纷转向了沃尔玛超市。作为竞争对手,沃尔玛也趁势而上,抓住机会蚕食了彭尼百货大部分市场,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西联公司拒绝电话业务

西联汇款是知名品牌,它可以在全球方便快捷地转帐汇款,但1851年公司刚成立时,主营的是摩斯码电报服务。电话出现以前,这种电报就是异地、异省、异国之间最快的信息传送方式。

1876年,美国企业家、发明家贝尔注册了第一个电话专利。他首先想到电信业巨头西联公司,打算以10万美元把专利卖给西联公司。但西联公司认为,电话要靠一根电线才能通信,距离又近费用又贵,人们不可能喜欢它,更不可能抛弃快捷便宜的电报,于是拒绝了贝尔。

呵呵,看到这里人人都想笑。后来贝尔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当电话引发公众热捧时,西联公司不得不聘请贝尔的同行(包括爱迪生)来重新研发电话。但是贝尔以侵犯专利为由,起诉西联公司并胜诉,这迫使电信业巨头不得不放弃了电话业务。最终贝尔电话公司演变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成为美国和全世界电信业霸主,而西联则由于电报业务量的大幅下降,别别扭扭地转型为了一家全球汇款公司。

Excite错失75万美元

收购谷歌的良机

Excite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早期著名的互联网品牌之一。那时还没有谷歌的精确搜索引擎,Excite搜索算是非常先进,并且它把网站按主题分类排列。然而Excite过于保守,它的网站形式从不变化,直到今天还是老样子,以至于西方人开玩笑: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想瞬间回到1999年,只需访问Excite网站。

1999年,谷歌两位创始人编写了搜索引擎的程序,但不想耽误上大学,就打算把程序卖给Excite,最初要价100万美元,后来降到75万,但Excite仍毫无兴趣。呵呵,如果当时真的买下了,生活将多么不一样。

或许当年对于Excite来说,谷歌的搜索程序只是一段未经证实又不知是否实用的普通电脑算法而已,根本想不到这种算法会成为今天世界的潮流。否则,Excite早已成为市值3610亿美元的巨头公司,而不是现在苟延残喘。

玛氏食品悔失卖座电影的

植入广告

如果时光能倒流,美国玛氏公司应该最想回到1980年。玛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糖果巧克力产品销量在全球同类产品中位居首位,德芙、士力架、M&Ms、箭牌口香糖等都是玛氏旗下著名品牌。

1980年,科幻电影《E.T.》提上议程,导演斯皮尔波格向玛氏公司提议在电影里植入M&Ms巧克力的广告,但遭冷遇。斯皮尔波格当时并不出名,在此之前他仅仅有两部电影获奥斯卡提名,最新一部电影还遭遇冷场,而电影制片商环球影业也不可能向玛氏公司透露电影内幕。于是,玛氏公司就这样错失了机会。

同一年,美国好时公司推出锐滋巧克力,但销售一直不乐观。由于儿子喜爱这款巧克力,斯皮尔伯格开始考虑好时公司。鉴于销售困境,好时公司决定大胆一搏支付100万美元赞助费,获得在《E.T》中植入锐滋巧克力广告的特许权,同时还获得在食品包装上使用E.T.名称及人物形象的特许权。

1982年《E.T》上映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国票房史上第九卖座电影,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大奖。上映两周内,锐滋巧克力销量猛然增长三倍,各大卖场纷纷脱销,经销商竞相补货。事实证明,好时公司决策英明,而玛氏公司徒留悔恨。

默多克购入Myspace

但也几乎毁了它

Myspace是互联网早期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社交软件,像Facebook、Twitter、LinkedIn和YouTube这类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交传媒网站兴起之前,Myspace就存在了。2003年Myspace上线后一个月就有100万注册用户,不论摇滚明星还是普通百姓,几乎每个人都注册了Myspace。2005年,Myspace已经成为美国第五大最受关注的网站。

这时,默多克代表新闻集团公司以5.8亿美元代价收购了Myspace的母公司。为了有更高收入,他在Myspace上大量投放广告。广告铺天盖地,确实为默多克带来了巨额收入,但也让用户越来越反感。这些感觉厌烦的用户,纷纷转向了Facebook,从此Myspace走了下坡路。

2008年,Myspace有7590万独立访客,一度迎来历史高峰,但只是昙花一现。日渐式微之下,Myspace于2011年被默多克卖掉,价格只有区区3500万美元,还不到当初的十分之一。

美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

被一档节目打败

今天体育类节目非常火爆,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播放。但在上世纪60年代,远不是这样。那时有线电视还没诞生,广播、杂志上体育报道也非常有限,并且局限于当地赛事。所以如果有人提出,在晚上黄金时间报道全国体育赛事,会让人感觉很疯狂。

但这个主意深受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欣赏,并向全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推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却不以为然,它们害怕失去现有观众。

然而美国广播公司(ABC)觉察到商机,非常重视这个主意。体育频道总裁把摄像机数量增加了一倍,要求务必拍出现场比赛的高质量画面,并且组建体育广播三人组,轮班上岗。

1970年,“周一橄榄球之夜”节目首映,创造了美国广播公司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纪录,现在它仍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而且由于观众都是年轻男性,对广告商来说吸引力极大。

在美国电视历史上,这档节目播出时间最长,而对美国广播公司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这档节目使美国广播公司一举成名,摆脱了长期劣势的地位,开始与另外两家最大的广播公司分庭抗衡。

长虹之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彩色电视开始崛起,通过引进国外生产线等自主生产,国内电视逐渐摆脱主要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进入规模化发展。1989年长虹率先挑起了价格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凭借低价优势国产品牌抢回了失去的市场,并使彩电在中国迅速普及。1997年,长虹彩电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令人惊叹的35%。

长虹并不满足于此。1998年,长虹前董事长倪润峰实施了轰动彩电业和彩管业的大举措,收购垄断国产彩管,希望借此来限制彩电同行,从而实现彩电价格的相对稳定和维持长虹彩电的市场垄断地位。在与Apex公司的合作上出现了问题,长虹不断地供货,但是Apex公司却拖欠款项。这一款项直到2004年7月赵勇接替倪润峰担任长虹董事长,也未能收回。

2004年底,长虹发布公告,拟对Apex公司拖欠长虹货款46750万美元进行坏账计提,预计最大计提金额为3.1亿美元。当时有业内专家预计,仅“彩管收购案”、“Apex坏账”事件,长虹损失超过了50亿元。

3

忘了是富士还是柯达,反正就是胶卷做的最牛的那位。在数码相机刚刚出现的时候,有人反馈老大,说外边有数码相机,看着不错,我们也做吧。老大直接怼回去:你Y的,赶紧滚吧,都他妈用数码相机,我的胶卷买给谁。这个算不算。如果不算,还有个,一个决策让一个国家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还割地赔款的事。事情是这样的,晚晴时候,有留洋回来的人,面见慈禧,说外国的船都是铁船,非常厉害,咱们的还是木船。慈禧大呵:拉出去砍了,敢糊弄我老太婆,铁会在水上漂么?这两个例子真假不可知,但是乾隆的闭关政策却真的害了华夏子孙呀,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想想我的库页岛,想想我的贝加尔湖,想想我的蒙古,一个BOSS的决定,毁掉的可能是一个家,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前途。同意的点个赞,看过我的回答都知道,不复制,全手打。又几百字了,点个赞吧!

4

应该是腾迅沒有收购阿里巴巴!

当初腾迅如日中天,阿里巴巴电商遇到亚马逊等美国电商巨头的打压,资金跟不上,面临关门风险,马云为了生存,愿意让出大部分股权!

马云求银行投资,无人理会,马云求国内互联网公司投资,无人理会,都认为马云是骗子,当时腾迅可以二千万美元拿下百分三十五股权,可错过了,被孙正义的软银占了便宜!

马化腾一直后悔不已,如果当初入股,现在两马双剑合并,市值破六万亿!

腾迅的社交游戏应用+阿里巴巴电商+支付宝+双核电脑,试问天下谁人不识君,天下无敌!

马云有战略+马化腾的务实,马云的口才+马化腾的执行,马云的社交能力+马化腾的低调,马云的信仰+马化腾的梦想,加在一起会怎样?

从初生到死亡,全都离不开两马APP,多可怕!

马化腾对马云永远是尊重的,因为马云的忽悠变成现实,马化腾对马云的远见佩服,自认不如马云,马云对马化腾英雄惜英雄,从微信支付偷袭支付宝就看的出,马云也是佩服马化腾的应对水平,沒有批评,快滴滴滴大战各烧几百亿抢夺移动支付应用流量,打败了第三者最后却合并了,说明两马英雄惜英雄!

马云不屑刘强东,刘强东碰瓷马云,第一大股东腾迅居然一言不发,刘强东封杀天天,苏宁发檄文怒怼刘强东,两马不发一言,京东物流提价,全国媒体一边倒批评刘强东,两马控制的媒体,沒有对立,说明了什么?

BAT,百度只是陪衬,两马故意让百度做头,遮风挡雨,两马青梅煮酒论英雄,让天下去斗,去吵,去闹,两败俱伤时下手!

刘强东只是枚棋子,贾跃亭不过是骗子,局外人两马是大赢家,刘强东蒙在谷里,因为蠢!

5

以TCL为例,我们来看一下企业怎样在财务向左,战略向右的双手互博的战略失误下,做出了不够理性甚至完全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掩耳盗铃版---TCL的困境 

2002年10月29日,TCL以820万欧元收购亏损的德国施耐德集团。

2004年初,与法国汤姆逊公司进行彩电业务合资。

2004年5月,又对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进行了兼并。

然而截至目前,TCL集团在2004年成立的两个合资公司--TTE(TCL-汤姆逊电子)和T&A(TCL-阿尔卡特手机有限公司)!

不但没有给集团带来意想中的中国国际化和质量管理的优势,而且还持续拖累了整个集团的盈利性。

集团由2004年的净利润两亿多元转而陷入2005年亏损3亿多元的困境。

虽然经过努力,TCL在北美的业务逐步好转,但是其欧洲业务却一直停滞不前,始终未见有走出巨额亏损困境的迹象,并成为妨碍TCL整体盈利的最大障碍。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TCL在欧洲的彩电业务亏损达7.58亿港元。

在长期巨额亏损的财务压力下,李东生只能无奈地选择推出TCL在欧洲的自有品牌彩电的销售与市场推广业务。

2006年10月31日,TCL集团与TTE、汤姆逊、以及TCL多媒体3家公司就TTE欧洲业务达成协议:TTE将从2006年10月底至11月初,通过友好的方式结束其在欧洲的业务,并开始实施新的重组方案:终止除了OEM之外所有电视机的销售和营销活动。

在此之前,TTE欧洲公司除了OEM外,其余业务均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之下。 

TCL对外这样解释它做出的决策:“一方面以负责任的企业的姿态保住了其在欧洲的声誉;另一方面,在注重短期利益、争取短期内尽早实现赢利的同时,兼顾了长远利益,保留了TCL在欧洲重新发展的机会,为未来恢复赢利能力奠定基础。”

出于一个基本的商业常识,除非在一个投机性极强的市场里面,否则,任何业务都会有一个在一段时期内比较稳定的投入产出比,不可能突然间得到出人意料的利润。

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历史上任何伟大的管理者,都不敢承诺在没有投入或仅靠很小投入的情况下,给股东带来力挽狂澜的回报。 

纵观TCL和TTE的海外收购策略,并不能看出TCL的财务战略可以长远地支持它的发展,更别说赢利了。

当一个企业在为生存而奔忙的时候,是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经受财力上的大起大落的。

6

说一个中国的。上世记80年代未,日本录像机在中国大卖。当时的电子工业部在大连投资了1个亿建设华录公司,引进日本录像机生产技术。当时1亿元相当现在的100亿差不多吧。后来后事大家都知道,由于国内开发出了VCD、DVD,华录1台机器没卖出,现在华录公司还在,不知道在干嘛

7

摩托罗拉的星计划。当年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让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球,经过计算,需要用到7条卫星轨道,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一共77颗。而元素铱的原子核外正好是77个电子,计划因此得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铱星计划。这个名字实在太形象了,以至于每次听到移动通讯四个字,我的脑海里立马闪出铱星计划。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铱星计划并没有成功,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8

谢台州飞龙湖邀答!

问:史上最惨痛的企业决策失误是哪个?

商场如战场,要保证每一个决策都不失误,那就都成了常胜将军,另外对决策失误用惨痛来形容,似乎有些夸大其实,因为决策就当时的情况不一定就是错误的,是事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有些得不偿失,或者说让企业走了弯路。

在企业发展中,决策失误案例很多,有战术上受益方面的,有规划上路线方面的,也有战略上意识方面的,在我们农业银行也有事后证明,在决策上有所失误的例证。

农业银行原在每个乡镇几乎都有网点,股份制改造以前,属国有性质,为撤点增效,减员增效,将乡镇的网点撤出了不少,当时确实优化了人员结构,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后,明确了面向城乡,服务三农的办行宗旨,但当初撤点的决策,忽略了农业银行的根本就在农村,除撤销了网点,也处理了资产,在股份制后,业务要全面推开时,因乡镇网点少不能得心应手推开,只能用智慧银行的形式取代,成本大很多不说,要重新掌握主动权却谈何容易。

从当初农业银行的决策看,并没失误,做到了轻装上阵,但从股份制改造后的求发展来看,因物理网点少了,没能够有力去助推,不然,农业银行的发展会更加锦上添花。应该说,事后证明,作为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业银行,这一决策虽不是惨痛的,不能说没有一点失误。

9

柯达手握一把通往光明大道的钥匙:率先开发出数码摄影技术,却将其锁在保险柜里,反而全力以赴花巨资与富士通争夺穷途末路的彩胶,胜利后才发现贷巨资买来的是一片沙漠,每年还得为沙漠还大量的贷,贷,从此

10

我觉得是TCL收购汤姆逊。汤姆逊是法国的彩电企业。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显象管生产线。在液晶显示器出来后,汤姆逊向全世界推销出售显象管生产线。这时候TCL出手了,用了差不多百亿买下。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几乎没有生产,因为液晶屏已经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