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

2020-11-21 18:32阅读(59)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我国古代,将军们谁不想替皇帝平定宇内开疆扩土?但是,他们又非常担心,万一哪一天,自己

1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我国古代,将军们谁不想替皇帝平定宇内开疆扩土?

但是,他们又非常担心,万一哪一天,自己“功高震主”,其结局只有两种,一是被皇帝找个由头杀了,二是黄袍加身。

而历数古代的那些大将,选择后者并且成功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被皇帝钝刀子割了。

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这3个武将,是怎么活下来的?

1.王翦

王翦是秦朝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因为王翦灭燕、赵、楚三国,而他儿子王贲灭魏、齐两国,所以王翦顿时成为秦朝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然后很显然,他的功劳,足以让秦始皇寝食难安。

但是好在秦始皇这人不杀功臣,所以解甲归田的王翦得以安享晚年。

2.李靖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效力李唐后,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世更有人将他与杀神白起、战神韩信相提并论,足见李靖之牛逼。

但李靖喜欢写兵书,所以唐朝建立后,他马上归隐,还好遇到了不怎么杀功臣的李世民,后半生才安稳度过。

3.郭子仪

郭子仪凭借平定安史之乱,瞬间跻身到中唐的权力巅峰。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郭子仪不仅是功高震主这么简单了,他要是有不轨之心,唐朝估计早已改姓!

而他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最主要的还是当时唐朝式微,自顾不暇,只有留着他李家江山才能保得住!

4.姜子牙,传说飞升了哈哈

喜欢更多野文杂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我,谢谢

2

虽然身为人臣都希望能施展一腔抱负、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但一旦“功高震主”,下场大多都会变得十分凄惨。不过,还是有一些历史人物能在这种情况下功成身退,甚至“功成而身不退”得以善终。

首先来看功高震主仍能得以善终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① 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

② 才德兼备,性格沉稳,为人处世低调、谦恭,不居功自傲,不结党营私,不生异心。

③ 守本分,安于现状,甚至故意抹黑自己以降低君主的戒心。

④ 与君主关系甚好。

⑤ 遇到明君,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⑥ 个人能力实在超于常人,无法或缺,不可替代。

下面就来举例说说:

① 郭子仪

郭子仪实乃一典范。他立下过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勋,又收复长安计退吐蕃,位极人臣,但他并未居功自傲,更未因此而生谋逆的野心。曾国藩所说的“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中的“郭”,指的就是郭子仪。

此外,君主起疑心时他上书表忠心,战胜归来后又主动交还兵权。甚至在80岁高龄时,还亲手把自己的儿子绑着押到殿上向君主请罪,试问有着这样的谦卑与赤忱,君主怎会将他铲除?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郭子仪的个人能力实在太突出。唐代宗曾经对他不信任,但一换人就不行,所以还得将他请回。

这也就难怪史书这样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② 范蠡、张良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一雪会稽之耻,但后来便功成身退,还因善于经商而成为巨富,三散家财而避祸。另外,张良也是激流勇退的代表。

③ 萧何、王翦

萧何助刘邦一臂之力战胜了项羽,后来为了消除刘邦的猜疑,故意贪污受贿,让刘邦以为他安于现状。

王翦也是深知功高震主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在统军灭楚之前,故意向秦王嬴政求田宅来消除其戒心,之后便功成身退,

这二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故意抹黑自己以求得君主的安心。

④ 卫青

卫青的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这层亲缘关系使得卫青与君主的关系非同一般。再加上大将军本人行事坦荡,忠心不二,自然不会被汉武帝当作眼中钉。

⑤ 姚广孝

姚广孝是和尚出身,可能与此经历有关,此人对世事看得十分透彻,并且心思缜密,想人所想,清楚地知道君主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姚广孝主持修了《明太祖实录》,纂修了《永乐大典》,并且还辅佐太子监国,能力超群却为人低调,不结党营私。可谓是既会做事还会做人,这真是让君主很难找到理由与他过不去吧。

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被君主铲除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君主考虑的是维护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当他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自然会想方设法地消除隐患。但一些德才兼备、识时务的人臣,的确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逃过一劫、得以善终,历史的奇妙、有趣之处也正在于此吧。

3

“功高震主”从字面意思即“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词出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更深层次说,所谓功高,并非单纯指功劳业绩,本质上还是兵权,及对军队和政局的影响力。

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创业阶段”互相包容度非常强,“成功上市了”股权及决策权的争端也就来了。大多王朝是“狡兔死走狗烹”,即使开国君主能够制约这些功臣,一般第二代就不行了,所以只好下狠手。以两个平民起家的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最为代表。而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很温和的方式了。

功高震主避免杀身之祸的,的确有一些成功案例,但很少,每个人情形也不一样。也要取决于“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王翦与蒙恬功劳最大。老将军王翦选择了“自黑”。在后期带兵出征的阶段,不断向秦始皇索要良田大宅,以一个“贪财”字来表白“胸无大志”。

诸葛亮是典型的功高震主,从白帝城托孤到去世,他是事实上的蜀汉决策者。难得后主刘禅与他相安无事,死后也未被清算。诸葛亮的成功在于“形象与布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之下,蒋琬费祎姜维都是他的薪火传人。东晋的王导、谢安与之很像,背后是两个家族势力。这三位也有共同社会背景特征,就是天下不太平。

唐代李靖、徐懋功被称为战神,在处理与皇帝的关系的时候,都选择了“隐”,只管打仗,少问朝政,明哲保身。另一位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也是如此。当然也必须肯定唐太宗、唐高宗、唐代宗的胸襟。

相反的例子。明代张居正、清代多尔衮,都是功高震主的“摄政”,情势很相似,都是小皇帝,娘亲主事,一个是活太师张先生、一个是皇父摄政王,刚死极尽哀荣,很快被清算打倒。万历和顺治都是心胸狭窄放荡不羁的人,被压抑了很多年的爆发。

历史有规律可循,但也经常出意外。

4

实际上功高震主确实对王朝构成很大威胁,也是历代帝王最忌讳的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皇帝不会留这样的人在身边。兔死狗烹者有很多,全身而退的智者也大有人在。

例如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汉四年,韩信被拜为齐王,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却输在自己不知进退,居功自傲的事上,最后被吕后和萧何谋划杀死。不能不让人心生感叹。

可是刘邦对韩信的处罚,以及最后落入吕后的圈套致死,刘邦真的有错吗?显然这并没有错。可能后世都倾向于刘邦的寡情薄意、兔死狗烹之说,殊不知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们都知道韩信出身寒微,后来先后投靠项羽和刘邦的军队,都因官小言微、得不到重用而离职而去。若不是萧何慧眼识英才连夜将他追回,孤傲的韩信可能一生穷困无名。后来韩信被刘邦委以重任、执掌兵权,才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可是后来在功高盖世的盛名之下,韩信却越发骄纵,甚至拥兵与刘邦讨价还价。

汉王四年,刘邦被项羽大军围困在荥阳,刘邦派人征调在齐国的韩信出兵救援。主君被困,作为下属的将领出兵救援,本就是最该做的事。可是韩信却拥兵自重,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讨价还价的要挟。这是一种背叛行为,谁当主君都得生气。当时刘邦为了自身安危忍下了胸中怒意,后来消灭项羽之后,刘邦马上派人夺了韩信的帅印,改封为楚王,将他调离原封地。汉高祖六年,刘邦以谋反罪逮捕了韩信,又赦免了他,削去他的楚王封号,降为淮阴侯,留居长安。

可是这时候韩信还不知悔改,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以跪拜之礼迎送他。可是韩信出门后,却说:“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人同列!”可见韩信自视之高到什么程度,完全忘记了当初受辱胯下、受人一饭之资的艰苦岁月。

心理极度不平衡的韩信,又犯下一个致命错误。韩信曾与部将陈豨交好,后来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临别之际韩信握着陈豨的手说:“我跟你说句心里话,你所管辖的地方集聚了天下精兵。如果有人诬告你谋反的话,陛下一定会兴兵讨伐你。到时我为你做京城内应,天下可图。”陈豨便说:“一切全听将军的!”

汉高祖十年九月,陈豨果然谋反,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这时有人告发了韩信和陈豨合谋造反。吕后采纳了萧何计策,谎称刘邦已诛陈豨,令韩信入宫祝贺。韩信一入宫就被抓起来,斩杀于长乐宫,诛灭三族。首先刘邦念韩信功劳,不忍杀害,是吕后在幕后操作整件事。其次韩信言论和行为,确实不当,是真正有谋反之心,加上他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谁是君王也难容留下这颗定时炸弹。所以韩信虽有军事才能,终非处世智者,这样的人历史上不在少数。

历史上确实有功高震主却能全身而退的智者,想当年秦朝在灭六国,王翦一个人就灭掉了三个国家,威望高到了极点。可王翦非常冷静而睿智,王翦非常善于揣测君王心思,率大军六十万,倾国而出之前,反复跟秦王嬴政追着要田园美宅的赏赐。有的人担心他会激怒秦王,有的人嘲笑他见识短浅,贪财好利。唯独他自己深知,越是如此,秦王越是放心把军队交给他。站在秦王的角度看,人人都有权和利的欲望,不好利者必贪权,此等人对皇权威胁最大,贪小利而无大志最让人放心。王翦家族成为秦帝国统一中国后显赫一时的豪门。

唐代郭子仪,是唐朝真正能功高震主的功臣。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郭子仪临危受命,积极组织平叛,遏制了叛军的壮大,最后平定安史叛乱。郭子仪两次收复长安,单骑退回鹘等等,都堪称是不世之功。皇帝虽然猜忌他,却不敢杀他,甚至不敢直呼其名,因为唐朝离不开他。

除了王翦和郭子仪这样功高震主能保住身家性命的人物外,“功成身退”也能保全身而退。历史上被奉为兵家鼻祖的孙武在帮助吴国奠定了霸主地位后,悄然隐退,不留痕迹。还有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的范蠡。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这才是真正的才德之人,就是与韩信同朝为官的张良,功成名就之后,选择避世,实际是明哲保身,韩信相较差的太远。

  •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5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是怎么免得杀身之祸的?

方法很简单,自污。说白了,自己搞臭自己,比较成功的案例有:

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临行之际,跟秦始皇要房子要地,不给试试,老子就不干活,有人说他太不像话,可秦始皇嘿嘿一乐,为嘛?贪财就不会贪势,不贪势就没有反心,没有反心,那不天生就是给财主打下手的吗,因为,哪个财主家里没二两银子啊。

王翦就这样,以自污的方式给后人开了个好头,以后,学的最优秀的,就是唐朝的郭子仪。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代宗自己都承认,没有郭子仪,就没有他李家人的今天,这就不是功高震主了,而是可以功高代主了,这样的情况下,郭子仪是很危险的,尽管他太平之后学了一丢丢李靖,交了兵权,但他在军中的威望还在,皇帝们还不放心, 还不放心怎么办?

没有办法,学王翦,非常严厉的自污,怎么个自污法?

整日里醉生梦死,大白天还点着巨型蜡烛欣赏歌舞,除此之外,还纵容家奴贪赃枉法,欺行霸市,硬生生的让世人评价,郭令公老迈昏聩,利令智昏,利令智昏怎么办?

皇帝放心了,他也寿终正寝。享受了一辈子富贵。

功高震主的大臣自污就是这么厉害,那么,倘若顾惜羽毛,宁死也要留个好名声怎么办?

没有办法,既然各路英雄有了这种想法,那就只能看看萧何,萧何功高震主吗?

震,还震的厉害,当年刘邦与项羽鏖战,就是萧何留在汉中,把汉中差点治理成萧家人的天下,刘邦很不放心,多次派人慰问,刚开始,萧何还为大王的关心所感动,但后来有个门客一提醒,他这才明白,人家是担心自己造反啊,担心怎么办?

把亲戚子侄都送上战场,借以表达跟刘邦休戚以共的决心,刘邦这才相信了他。

楚汉相争,萧何的后勤工作做的很好,刘邦几次东山再起,都离不开萧何的帮助,从这个层面讲,萧何之于刘邦,功劳是大大的,他也因此攒下偌大的威望,从而有了点功高震主的意思。

特别是西汉立国以后,刘邦几次平叛,都是萧何留守京城打理内务, 时间一长,刘邦就怕天下变成萧家的 ,担心怎么办?

故技重施,也不敢明说,还是派人慰问,萧何呢,他有个好门客啊,看出了刘邦的心思,让萧何自污,怎么自污?

强买强卖,霸占良田,败坏名声,割裂与老百姓的关系,萧何照办,刚开始效果很好,刘邦还朝时,都有老百姓拦住刘邦告御状,刘邦呢?

哈哈一乐,原来这就是利国利民,心里只有老百姓的好丞相啊。

好丞相怎么办,抓起来治罪,门儿都没有,朕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呢,当着老百姓面把萧何训斥几句,做些必要的姿态, 之后,该干嘛干嘛,对萧何愈加信任,自污的功力就这么大,那么之后呢?

也许萧何觉得危机已经过去,就有点放纵自己,忘记了自污的本意,居然良心发作,替老百姓操心起来。当时,刘邦有个上林苑,打猎游玩的地方,其内有很多空地,闲着也没有用。

于是萧何就劝刘邦,不如把这些地让给老百姓,还能多打些粮食呢。本来也是出于公心,但刘邦呢,却恼羞成怒,这是收了哪个商人的贿赂,过来跟我要地。

随后呢,就把萧何打入监狱,打算治他个谋反罪。

强买强卖,霸占良田,能得到皇帝信任,为老百姓说话,反而成了谋反。

古时候,功高震主的大臣就能有这么尴尬。他不自污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有人会说什么交出兵权,远离中心,关于这个方式,如李靖之于唐太宗,可以,刘伯温之于朱元璋呢?

君子无罪,怀璧其辞,当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时候,不如自己毁了自己,很显然,自污,忘掉君子的名声,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个混蛋,对付心怀猜忌的君王,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6

曾国蕃曾经说过,历史上将领功绩超过君主,最后可以善终的人,只有郭子仪一个。所以,曾国蕃吸取了历史教训,韬光养晦,主动向满勤朝廷示弱。他的策略就是自削兵权,主动裁撤湘军兵勇,为的是向朝廷表态,我这个人可没有一点野心。天津教案发生后,曾国蕃名望大跌,被活活气死,不知道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不?曾国蕃死后,朝廷对他的评价还是很好的,给他一个\"文正\"的溢号。曾国蕃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一眼就看穿了朝廷与将领之间的矛盾,而不是骄傲自满。雍正时代,年大将军威震天下,权势恩宠不亚于曾国蕃,甚至尤有过之。那又怎么样呢?最后还不是身败名裂,三尺白绫送他去见了康熙爷?曾国蕃深刻的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千万不要把将权凌驾到皇权之上。古代皇帝最怕听见一句话,那就是\"行伊霍之事\",伊尹、霍光,虽然功劳盖世,毕竟也是臣子,他们废黜皇帝虽然打着匡扶社稷的旗号,但依然触犯了大忌。臣子废黜皇帝,岂不是大忌?我相信,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皇帝,如果有一个臣子理直气壮的对这个皇帝说,我要\"行伊霍之事\",这个皇帝必定要气的口吐三升献血。如果这个臣子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对皇帝说出这番话来,皇帝听了必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同样,一个将领再有功劳,他始终是一个臣子,功劳再大,那也是\"赖圣上恩德\",功劳都是皇帝的。假设你对皇帝有一丝一毫的不恭敬,那么你的末日就要到了。古代皇权至上,权利就是皇帝的命根子。你动摇了皇帝的命根子,不管你是不是多么有功劳的将领,都不会被皇帝容忍。

7

彻底的功高震主并且善终的人,这个概念其实无非几个人,姜子牙、范蠡、诸葛亮、郭子仪,这几个是终身最高为臣的。曹操、司马懿、刘裕、杨坚、赵匡胤等,他们自身或后代称帝的就不解释了。

姜子牙和范蠡可以归为我要钱要美女,远离政治核心类。天下初定时,没有威胁的员工对于老板来说才是好的员工。诸葛亮可以归为托孤重臣、不得不用类,因为先帝刘备的作死已经把蜀汉作的差不多了,后主刘禅明白靠诸葛稳定的重要性。当公司快倒闭时,老板只要不是智障基本不会主动撵人。郭子仪属于实权牵制类。李唐已经开始进入了节度使时代,本来彻底忠心唐王朝的地方势力就没几个,唐帝巴不得多笼络几个人,这种实权派的节度使真心不敢动啊!郭子仪与前三者不同点在于,真心属于终身大腿级别的人物,皇帝都亲自向公主承认自己抱大腿!

总结。企业上升期,踏实努力工作,让老板看你像猪狗一样傻、像牛马一样能干。企业高潮期,老老实实要点儿钱回家带孩子。企业低谷期,显现出你能够给老板带来的希望。企业衰退期,壮大自己实力等时机,准备自立门户吧!

8

历史上每逢国势衰微,国家动荡,总有修道之人以天下为已任,出世而运筹帷幄、纵横捭阖辅佐明君拨乱反正。国家平定,天下安宁,他们深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之理,急流勇退。历史上不乏其人。像姜子牙,范蠡,大隐隐于世,神龙见首不尾,不恋权位,选择归隐以保全自己免得杀身之祸。也有像张良、刘伯温,谋略出众机智脱身,也难免功高遭忌,望重见疑,最后只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历史上的功臣,恐怕唯有郭子仪能够功高震主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是郭令公为人谦卑谨慎,宽厚待人,明哲保身,忍辱负重。也仗皇帝开明,朝廷赖以为安,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多年。

历史上也有许多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之臣,面临朝廷猜忌之际,选择谋朝篡位。曹丕篡汉建立魏; 司马炎篡魏建立晋; 刘裕篡晋建立宋; 萧道成篡宋建立齐; 萧衍篡齐建立梁; 陈霸先篡梁建立陈; 北齐高洋篡东魏; 北周宇文觉篡西魏; 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 朱温篡唐建后梁。

9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避免杀身之祸的方法,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辞: 即主动辞去所有职务,交出所有权力,如兵权等;二归: 即远离官场,回家耕种;三静: 即不与官员来往,谢绝部下拜访;四教: 即 教育子孙尊纪守法,致力耕读。历史上的范蠡,张良,曾国藩等都是这样做的, 事实证明,他们都避免了杀身之祸。

10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大臣都很多,但是这些人的下场都很惨,被皇帝诛灭三族的大有人在。韩信就是功高盖主被杀了,所以功高盖主的大臣想要避免杀身之祸,还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功高震主的大臣要么装三孙子,缩头乌龟,放弃兵权,让皇帝放松警惕,从而躲过一劫。要么发动政变,直接黄袍加身,杀了狗皇帝,自己当天子,从而转危为安。

曾国藩就是清朝功高盖主的大臣,最后却成了清朝最吃香的两江总督,掌握江南一带的地方权力,安享晚年,最后还成了半个圣人,生晋太傅,死谥文正。

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入天京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一时之间曾国藩成了汉人地主武装的领袖,而且手握十二万湘军精锐,可以说曾国藩走向了人生巅峰,当时有不少湘军将领劝他称帝。有人送来了“东南半壁无主,老帅其有意乎”的纸条,结果曾国藩看过后,骂这个人太无理,然后将纸条吞入了肚子里。而后湘军将领在曾国荃的带领下,前来劝谏曾国藩称帝,曾国藩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对联扭头就走了。

曾国藩在这里享受人生巅峰,而清廷却坐不住了,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成为了清廷手中的烫手山芋了。原来当时咸丰帝去世,大清国只有孤儿寡母慈禧和同治皇帝加上一个恭亲王奕?。

而清朝赖以打天下的国之根本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两次江南江北大营战斗中被太平军给全歼了。清廷不得不靠汉人的湘军来平定太平天国。

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曾国藩心生什么叛逆之心,起兵造反,那么真的是大清药丸了。所以清廷对于曾国藩还是非常防备的。

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后,清朝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直接赖掉了咸丰帝“先入金陵者封王”的承诺,从而来敲打曾国藩。

加上当时太平军的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跑,清廷并没有对曾国藩攻克天京城加以褒奖,而是以这件事来责问曾国藩。

清廷在和太平天国的战事中,财政缺口巨大,而当时太平军在天京城里有大量金银珠宝的传闻也引起了清廷高层的注意,甚至来问曾国藩这些宝藏的下落。

还有就是清廷也派曾格林沁等清朝八旗军驻防江宁等地,来监视曾国藩,预防曾国藩发动叛乱。

而曾国藩处置这些事情的手段可以说非常老辣,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

曾国藩对清廷赖掉封王承诺并不在意,这样事情他遇到的多了,清廷防备汉人他也是知道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和清廷做任何动作。

但是曾国藩对幼天王逃跑一事拒不承认,认为幼天王是自焚而死。当然这件事曾国藩确实疏忽大意了,幼天王逃跑了,但是左宗棠在围攻杭州时太平军李侍贤等也逃跑了。清廷最后也无法在这件事上处理曾国藩。

而且曾国藩也没有承认天京城内有宝藏,只说太平军的仓库里只有几个印章。实际上湘军攻入天京城后,大抢三日,获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据说曾国荃抢的宝贝最多,最后要用二百条船来运送。

曾国藩不承认太平军的仓库里有金银,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湘军毕竟不是正规军,没有朝廷的编制,军饷是靠厘金获得的,所以军饷问题一直是湘军的最大难题。到了战争后期,基本上几个月才有军饷。

所以曾国藩对于湘军军饷的问题上,放宽了标准,对于手下将领攻克城池后抢夺民财也睁只眼闭只眼。因为曾国藩还要靠湘军士兵来攻打太平军。

湘军都是湖南子弟,他们打仗就是为了财富。而曾国藩在后期厘金被掣肘,湘军士兵得不到军饷只能靠抢了。而天京城的宝藏就是对湘军士兵的最大吸引了,也是曾国藩对他们的最大承诺。

一旦承认天京城有金银珠宝,无疑就是出卖了整个湘军。一旦这件事处理不好,要是清廷索要宝藏,说不定湘军就会哗变,曾国藩就难办了。所以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咬的紧不松口,让清廷无可奈何。

而对于清廷的猜忌,曾国藩满足了湘军的需求后,就裁撤了大量的湘军,从而让清廷放松了警惕。同时又扶持李鸿章扩大淮军,将军权掌握在汉人手中。

后来,曾国藩被清廷任命为直隶总督,明升暗降,被朝廷控制。朝廷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暗查太平军宝藏。不久发生了刺马案,曾国藩重新担任两江总督。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大臣安享晚年得以善终的还有唐朝的郭子仪了。

郭子仪平定安史叛军,仆固怀恩叛乱,吐蕃入侵,再造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可是郭子仪却儿孙满堂,享受荣华富贵,最后和皇帝还成了亲家,当时连史书都成其为“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

可是实际上郭子仪活的憋屈啊,虽然他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因为功劳大,其威望巨大,成了皇帝最为猜忌的人。郭子仪为了自保做的事还是非常低调。

鱼朝恩当年在相州失败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可是郭子仪却背锅被撤职,削去兵权。而且鱼朝恩还派人挖了郭子仪的坟墓,当然这也是皇帝的意思。

郭子仪对这件事还是比较机智的,皇帝问起来的时候,他回答说他手下的士兵也曾经挖人祖坟,自己治军不严,所以才有这样的因果报应。

后来郭子仪平定安史叛军,成了宰相,他家的大门始终都是来着的,连乞丐等都可以进入,这让他的妻妾们非常不满,认为他是宰相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连个小百姓都不如。

还有就是功高盖主的大臣就是李世民了。李世民却发动政变,自己当了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先后平定了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反王,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他也大权独揽,功高盖主,于是李渊通过李建成和李元吉制衡李世民。

李世民当然不愿意了,于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自己当了皇帝,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