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乾隆的那拉皇后到底为什么会失宠?

乾隆的那拉皇后到底为什么会失宠?

2020-09-19 14:31阅读(60)

乾隆的那拉皇后到底为什么会失宠?:乾隆的第二个皇后辉发那拉氏是辉发国主的后人,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雍正将她赐给乾隆为侧福晋,乾隆继位后以侧福晋的身份

1

乾隆的第二个皇后辉发那拉氏是辉发国主的后人,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雍正将她赐给乾隆为侧福晋,乾隆继位后以侧福晋的身份被册封为娴妃,地位仅次于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和宠妃贵妃高氏。乾隆十年晋升为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贤惠的富察皇后带着丧子之痛和风寒病痛坚持伺候皇太后东巡病死于德州船次。乾隆下旨公告天下,富察皇后伺候太后死的愉快,并迅速和皇太后确立娴贵妃为新后人选,富察皇后尸骨未寒就为娴贵妃侄子升官,多拨给娴贵妃三个宫女接近皇后规格。刚过百日丧期乾隆又打破圣祖成规为娴贵妃折腾出摄六宫事皇贵妃的准后名号并大操大办册封礼以示加崇。

乾隆十五年,正式册封为皇后,又以高龄连续生育三个子女,原配富察皇后拥有的待遇继后也都拥有,至少在断发之前乾隆并没有刻意打压她。

乾隆控制欲非常强,他的原配富察皇后默默忍受长期被乾隆降待遇偏宠贵妃高氏,在沉默中死亡,继后在位时期虽是后宫不再有高贵妃那么高调的宠妃,但继后不同于富察皇后的擅长隐忍,是个会在沉默中爆发的人,也许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是实在忍受不了乾隆的控制欲,继后选择在南巡途中遣退宫女偷偷剪断青丝打算出家一了百了。

乾隆震惊,直呼皇后疯了,至爱面子的乾隆也坚决不原谅继后,把她送回宫软禁在翊坤宫,各项待遇降为最低级妃嫔规格。根据朝鲜的爆料,乾隆甚至每天派人去训斥继后,希望她速死,一年后万念俱灰的继后去世,乾隆对她的葬礼大杀特杀,以二百两打发,把她埋入妃嫔纯惠皇贵妃地宫以示羞辱。

2

乾隆帝继后那拉氏,当年到底为何失宠被废,一直都是个谜。

乾隆帝弘历潜邸时,那拉氏就是他的侧福晋,其登基之后,由于那拉氏的家世没落,远不如同为侧福晋的高氏,所以高氏成为贵妃,而那拉氏的位分只在妃,封号“娴”,乾隆八年成为贵妃,而当时慧贤皇贵妃高氏已薨,乾隆帝元配富察氏崩后,那拉氏成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五年正式继立皇后

说来也怪,那拉氏服侍多年,却一直没有生育,反而是成为皇后之后接连生产,生下皇十二子永璂,十五子永璟,还有皇五女,那拉氏与乾隆帝之间看着还挺和谐。

然而乾隆三十年,在南巡途中,帝后突然反目,前一天还相敬如宾的皇帝皇后,第二天就撕破脸,那拉氏被中途送回皇宫,之后被没收册宝幽禁翊坤宫内,没多久那拉氏离世,被乾隆帝下令以皇贵妃礼下葬,还被塞入了纯惠皇贵妃的墓穴之内

那拉氏的遭遇,在清代也只此一例,不过与其说那拉氏失宠,倒不如说她并未得宠过,她的皇后之位,本就不牢靠。

第一,长久无子

那拉氏16岁时成为宝亲王侧福晋,可她直到乾隆十七年,也就是她成为皇后之后的第二年才有生育,这期间18年岁月,那拉氏始终都没能为弘历生养,而这期间,乾隆帝已经有了11个儿子与4个女儿。

为何做侧福晋与妃嫔的时候,长久都没有子嗣,但刚成皇后没多久,那拉氏就成功生养?

那拉氏封妃的时候,封号为“娴”,有娴雅安静之意,而这也看得出娴妃不是个喜欢争宠的人,可在后宫中,不主动去争,很难让皇帝多看一眼,而那拉氏本身也不够出挑,家世也算不上显赫,也难得让皇帝宠爱。

不过成为皇后的话,情况就不同了,毕竟皇后乃是中宫,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日子,皇帝必须待在皇后的宫中陪伴皇后,或许这就是那拉氏为何做皇后前没孩子,封后没多久就接连产子的原因所在

但从这里也能看出,那拉氏在皇帝心中其实并没啥分量,她并不受宠。

第二,皇太后的宠爱

虽然那拉氏并不得乾隆帝的宠,却很合乾隆帝生母,即孝圣宪太后的疼爱,那拉氏封贵妃、封皇贵妃乃至封后,都少不了皇太后钮祜禄氏的从中干预。

那拉氏毕竟与皇太后钮祜禄氏同出满洲,而当时的其他妃嫔,纯惠皇贵妃苏氏乃汉女,慧贤皇贵妃高氏与淑嘉皇贵妃金氏乃包衣出身,而且孝贤纯皇后崩时,高氏已死,选来选去,家世相对来说最高的也只有那拉氏

再者,相对于其他整天争宠斗来斗去的妃嫔,娴静的那拉氏虽不得皇帝的眼,但在皇太后眼里却是个好媳妇,富察氏身后,乾隆帝曾有意立魏氏为继后,却被皇太后阻拦,那拉氏却在皇太后的助力之下成为了继后人选。

可这里也看得出,那拉氏的皇后之位终究没多少是靠皇帝的恩宠,而是皇太后,这种恩宠是不牢靠的

第三,断发之谜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那拉氏跟随乾隆帝南巡,“忤上旨,后断发”,也就是说那拉氏犯下了满洲当时的大忌讳,也就是断发,而在满洲风俗中,若非国丧或者夫丧,女子不能轻易断发,那拉氏的举动可以说触怒了乾隆帝的逆鳞,也就有了之后的不废而废。

可同样按照记载,那拉氏断发的前一天,还跟皇帝太后一起用膳,氛围愉快和谐,没有任何的异常,只是一夜之间就风云骤变,但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没有记录。

不过,对于那拉氏断发的理由,主要有两种猜测:

一是宠妾灭妻,据说当时的乾隆帝执意册立令妃魏氏为皇贵妃,而引起了那拉氏的不满,毕竟皇后仍在,令妃越过贵妃之位还成为了皇贵妃,这意味着什么实在是太明显;

二是江南猎艳,这种说法是乾隆帝在江南流连笙歌美色,想将花楼女子带回宫中册立为妃嫔,使得性格执拗刚硬的那拉氏与其发生冲突,最终有了断发之举

第四,故剑情深

历史上,乾隆帝侍奉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而与自己的元配妻子富察氏,也是伉俪情深,富察氏过身之后乾隆帝每每思念,悲伤不已,这在旁人眼里,或许觉得乾隆帝重情重义,对自己的发妻很好,可在那拉氏眼里就未必了。

富察氏已故,坐在继后之位上的是那拉氏,可自己的丈夫还是对发妻旧情难舍,这要那拉氏心中应该如何想呢?

由于富察氏是陪伴乾隆帝东巡时病故在济南,所以之后乾隆帝出巡,每每也是刻意避开济南,可乾隆三十年,乾隆帝不仅去了济南,还专门做了一首诗来缅怀孝贤纯皇后“济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已经十几年过去,乾隆帝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却如同一把尖刀插进了那拉氏的心里,而乾隆帝多年不临济南,为何突然又一反常态还做了这么一首诗,恐怕在南巡之前,帝后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人前的恩爱和谐,恐怕都是装出来的

那拉氏最终不仅被收走了册宝,而且其离世之后,乾隆帝不肯以皇后礼安葬,而名义上以皇贵妃礼,实际上仅相当于嫔,连个单独的神主牌也没有,甚至那拉氏的儿子永璂,生前连个贝子的爵位都没有,最终郁郁而终。

3

远的不说,就末代皇帝溥仪为例,身为皇帝的他在进战犯管理所之前所来不懂关心他人为何物,这是“皇帝”这个身份带给他的精神限制。别忘了溥仪算得上中国最窝囊的皇帝之一,可就他这样的脓包皇帝还不忘摆谱,即便在战犯管理所都有自己的“小御花园”。

淑妃文绣闹离婚的时候,溥仪大发雷霆,他对淑妃没有感情,而是生气自己的一个“物件”居然敢这样让自己没面子。溥仪的反应是迁怒皇后婉容,把淑妃的出走全赖在婉容一个人身上,搞得好像是皇后让他失了这么大脸面似的。溥仪作为一个没有实权的窝囊皇帝,尚且对自己的一后一妃这样作威作福,那么作为天朝上国盛世之主的乾隆皇帝内心深处会是何等的自负,他对自己的妃妾岂不更加过分,容不得半点反抗么?

世人都知道后宫是个大学问,多少女子在皇宫里就靠一个“忍”字才战战兢兢走到人生终点?得到好处的都是外戚,宫中妃嫔受了委屈,根本无人可诉。

乾隆的那拉皇后所在的这个位置,无意要比其他人忍受的更多。她对乾隆的积怨已久,这也是乾隆后来才发现的,可谓相当吃惊。足见乾隆平日里并不关心皇后的心理健康,皇后心中想什么他一无所知也不关心。乾隆所要的皇后就是个摆设,只要那拉把“皇后”这个差事干好,什么夫妻情感都一边去吧。

我与辉发那拉氏皇后距离最近的一次,拍摄于清东陵那拉皇后棺椁前

皇帝不缺女人,心灵随时可以得到慰藉。皇后除了个比谁都沉的皇冠外,没有什么安慰。或许你会说宫里的女人不都这样,大半辈子都忍下来了,怎么就忍不下去了?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必然是日积月累的失望。等失望超过临界点,一阵小风儿就能掀倒煌煌大厦。对那拉皇后来说,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也经历了,她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这跟皇帝过的是什么狗屁日子?断发闹出家,这在那个年代必定是铁了心离婚了。

文绣休掉皇帝丈夫闹出那么大轰动,换到乾隆盛世就更加不敢想象。当乾隆帝发现低眉顺眼半辈子的高贵女奴突然想以死相拼,不给皇帝面子要休掉皇帝丈夫,内心的震惊和气恼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皇后真有重大过失,官方档案记录应该会记载,结果什么都没有。反而在乾隆下旨降低丧葬规格的上谕中还不情不愿地承认“皇后自册立以来并无失德”。

当然,如果说皇后的“失德”是要休夫,那乾隆真丢不起这个脸,不如不写。

那拉皇后为什么失宠根本构不成问题,因为原因是明摆着的。反过来乾隆帝到底哪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倒是值得深思的。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yunfei919-)

4

辉发那拉氏是满洲镶蓝旗人,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是佐领讷尔布的女儿。论出身在八旗秀女中,算不得出众。

好在,那拉氏不仅容貌出众,且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不仅做得一手好女红,而且还识文断字,在雍正十二年的选秀中,被雍正指婚给了还是宝亲王的乾隆。

(那拉氏剧照)

说起来,雍正在给乾隆挑媳妇的时候,颇为用心,他并不只是看外貌,而且还很注重看儿媳妇的才干和品德等。

比如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也是乾隆还是宝亲王时,雍正指婚给他的嫡福晋。

富察氏出身于八旗上三旗之镶黄旗,又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出身非常显贵。

雍正第一次见富察氏,她还是个9岁的小姑娘。

对于雍正的提问,富察氏态度大方,说话有礼。最为难得的是她的书法刚劲严整,让雍正对她赞不绝口,因此等乾隆到了成婚的年纪时,雍正便将富察氏指婚给了乾隆,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

虽然辉发那拉氏不论出身还是才学都要比富察氏逊色一点,但是辉发那拉氏的文化素养在后宫之中也绝对不算低。

雍正十二年十一月,那拉氏被封为乾隆的侧福晋。

次年,雍正驾崩,乾隆遵传位密诏登基称帝。

乾隆继位后,潜邸的妻妾们皆得到册封。

贤良淑德的富察氏被册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得乾隆宠爱的侧福晋高氏得封贵妃,而比高氏晚入潜邸的那拉氏则被封为娴妃。

转眼,到了乾隆十年,一向得宠的高氏重病在身。为了给高氏冲喜,乾隆下旨册封高氏为皇贵妃,而那拉氏和纯妃苏氏皆进封为贵妃。

(高贵妃剧照)

苏氏能得到晋封是因为她已经诞下了两位皇子,且在得晋封的时候,又有孕在身。再加上她是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入了潜邸,因此凭着深厚的资历和育嗣之功被封为贵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未能生下一子半女的那拉氏能同时得到晋封,只能说明她在后宫中并不像传闻所言,一直在坐冷板凳。

因为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就在高氏病逝不久,乾隆还以“奉侍宫闱,慎勤婉顺”为由,给那拉氏和纯贵妃又提高了仪仗标准。

显然,那拉氏也有她在后宫巩固地位的手段,那就是对乾隆生母崇庆太后非常孝顺,而崇庆太后待她亦十分疼爱。

乾隆十三年,孝贤纯皇后在东巡途中崩于德州舟次。

后宫不能无主,所以乾隆仅在4个月后就下旨封那拉氏为皇贵妃,让其“摄六宫事”,代行皇后职责,并将其配备的宫女增至9人。

要说,富察皇后的离世,让乾隆悲痛万分,但是乾隆在封那拉氏为皇贵妃之后,仍非常贴心地给那拉氏的母家抬旗入正黄旗,同时又授予那拉氏的侄子讷苏曼为等三等侍卫兼乾清门行走的殊荣。

(富察皇后剧照)

除了这些,那拉氏的在行册封大典时,所用的仪仗也与皇后几乎无二。

甚至在那拉氏还没有被册封为皇后之前的半年内,大家已经习惯将她称为皇后了。

有人说,那拉氏能被立为皇后,实则是崇庆太后在背后助力的。

其实从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的一系列安排来看,崇庆太后应该也有助力。但是乾隆能在她代理六宫,拥有许多皇后才有的特权,只能说明乾隆本人也早有此意。

乾隆十五年,富察皇后的丧期满后,乾隆便为那拉氏举行了册立皇后的大典。

自此后,两人的关系也愈发亲密,乾隆不管谒陵、巡幸还是秋狝等,那拉氏都随驾出行。

好事接踵而至,在那拉氏被封为皇后之后居然怀上了身孕。

说起来,那拉氏生子的时候,已经35岁了,别说古代了,放到现在这个年纪也算是高龄产妇。但是幸运的是仅在4年里,那拉氏居然诞下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

受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的乾隆是个有嫡子情结的皇帝,因此当那拉氏生下皇十二子时,他不仅高兴地赋诗一首,而且还颇有深意地为其取名“永璂”。

“璂”在本意是指皮弁里缝合处镶嵌的玉饰,在古代“璂”的多少,则象征着人的身份,唯有天子才能享有“十二璂”。

联想到富察皇后所生的皇子,也是多以秉承祖业的字为名,比如次子永琏、七子永琮皆有此意。

因此不难想象,乾隆对那拉氏所生的皇十二子,也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乾隆剧照)

然而,厄运就像好运的孪生兄弟,皇十三子永璟还在那拉氏腹中时,那拉氏所生的皇五女却夭折了。

失女之痛让那拉氏悲痛难抑,因此,永璟没有足月便因动了胎气而早产,以致出生不久便夭折了。

就在那拉氏痛苦不堪的时候,她的生母朗佳氏也病逝了。

接二连三失去亲人和子女,让那拉氏的精神遭受了莫大的打击。

再加上与她早年一同入潜邸的姐妹们也几乎都撒手人寰,因此她渐渐地笃心向佛起来。

乾隆三十年,那拉氏第4次随乾隆南巡。然而这次南巡却改变了那拉氏的命运。

用乾隆的解释就是:“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

原来,在行至杭州的时候,那拉氏与乾隆反目,且不顾国俗,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要知道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即是一种孝心。

而在满洲,只有在父亲或者丈夫离世后,女子才会剪掉一缕头发置于其棺木中。

显然,在乾隆看来,那拉氏的行为有诅咒之嫌,因此他勃然大怒,令隆福安先行送那拉氏回宫。

乾隆回宫后,那拉氏虽然没有被废黜皇后之位,但被收回4份册宝,并打入冷宫。

不久,那拉氏病逝。

乾隆说是按皇贵妃的丧葬礼仪下葬那拉氏,其实连个单独的陵寝也没有给她修建,只是草草地把她的遗体塞到纯惠贵妃的地宫之中,更不要说给她设神牌了。

(令妃剧照)

那么,那拉氏为何会有“断发”之举呢?

这个可以从令妃的发迹史来研究。

在那拉氏笃信佛教之后,令妃迎来了她在后宫中的春天。

先是在乾隆二十四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的令妃被晋封为了贵妃。

乾隆二十五年,令妃生下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三十年,就在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不久,她便被封为了皇贵妃。

因此,有野史说,乾隆在南巡的时候,由于宠爱令妃,所以有心立她为皇贵妃。

在清朝,如果有皇后,皇贵妃的位子往往是悬而不封的。

因为皇贵妃相当于是副后,如果与皇后同时设立,会影响到皇后的威严和地位。因此皇帝为了六宫安宁,往往不会在皇后还在的时候,册立皇贵妃。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高贵妃就在生前被封为了皇贵妃,不过那是为了给她冲喜。

所以,当乾隆表示要立令妃为皇贵妃时,那拉氏必然是极力反对,再加上乾隆对已故的富察皇后念念不忘,这种种的矛盾都淤积在那拉氏的心中,因此当两人反目时,一向隐忍的那拉氏终于再也不能自控,最终剪断了自己的头发,以表达愤怒。

然而,就这一个举动,不仅让她失去了宠爱,而且还失去了一切,甚至就连皇十二子永璂也遭到了乾隆的报复,直到乾隆去世,连个贝勒都没有加封。

(参考史料:《清高宗实录》《清史稿》等)

5

乾隆的那拉皇后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她因为极力反对乾隆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一时失态,竟然断发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因此彻底触怒乾隆而失宠。



清朝后宫妃子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皇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又成为副皇后。如果皇后身体抱恙或者不在皇宫,皇贵妃完全可以替代皇后掌管后宫。



清朝皇后在世时,一般都不会册立皇贵妃,这是后宫之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皇贵妃对皇后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出现册立皇贵妃的情况,一般是妃子生重病快去世了,册立她为皇贵妃来冲喜,或者妃子死后被追封为皇贵妃。


可在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第四次南巡,在这次南巡中,乾隆皇帝向那拉皇后提出要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那拉皇后当即提出反对,可惜乾隆皇帝心意已决,那拉皇后再三反对都无效的情况下与乾隆皇帝起了争执。



那拉皇后如此失态实属不智,但是乾隆皇帝在她这位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就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这无疑是打了那拉皇后的脸,更重要的是这个举动无疑是乾隆存在废后的心思,对那拉皇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她只能奋力反对,更是不惜断发来表达不满。可是这是这个行为葬送她身为皇后的荣宠。


清朝的习俗是丈夫去世或者国丧女人才会短发,可乾隆皇帝还活得得好好的,那拉皇后的断发的行为无疑在诅咒乾隆。乾隆皇帝大怒,提前派人将那拉皇后送回皇宫,还把那拉皇后禁足于翊坤宫,只给答应的待遇并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那拉皇后。



那拉皇后因为一时之气从而断发,此举彻底惹怒了乾隆,失去了乾隆的宠爱。在那拉皇后禁足翊坤宫之后,乾隆虽然没有废掉她的皇后之位,可是皇宫的权利完全转移给了令皇贵妃,令皇贵妃成为人生赢家。


更惨的是,在那拉皇后死后,乾隆下令只准以皇贵妃礼制下葬,更是没有自己的陵寝而是跟纯惠皇贵妃挤在一块了。



原本身为皇后的她,死后是要跟乾隆葬在一起的,可惜因为一时之气,彻底惹怒了乾隆,遭到乾隆的厌弃,死后都不想跟那拉皇后葬在一起。


如果那拉皇后能忍耐下来,或许又是另一番结局了,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在这也不得不佩服令贵妃,一路从宫女到令贵人,再到令嫔,令妃,令贵妃,令皇贵妃,虽然生前没被封为皇后,却实际代掌皇后之权,死后更是被儿子追封为皇后,这一生也算是值了!


6

谢谢邀请,从热播的《延禧攻略》中我们看到了富察皇后和乾隆皇帝之间的爱情故事,然而富察皇后却没有陪伴乾隆太久,就因病逝世了。乾隆也在太后的压迫下,立乌拉那拉氏为后。立为皇后之后,乾隆也很宠爱那拉氏的,可是一件事却让乌拉那拉皇后彻底失宠了。



据说,当时皇后陪同乾隆南巡。乾隆爷风流我们都知道,也喜欢沾花惹草,江南美女本来就多,乾隆爷自然而然就临幸了几个。在我们看来,这是正常的吧。可是,皇后知道后便生气地剪掉自己的头发。也正是因为如此,乾隆才废掉了那拉氏。我们来看看乾隆皇帝自己的解释,原文如下:

“孝贤皇后崩逝时,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之侧室福晋,位次相当,遂奏闻圣母皇太后,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又越三年,乃册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仍优容如故。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然朕犹曲予包含,不行废斥”。



从乾隆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那拉氏剪掉的头发。乾隆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拉氏这么做是大不孝,皇后应该是母仪天下的人,然后皇后现在这么做,不能起到模范作用,是对国家习俗的亵渎。也因此废掉了乌拉那拉皇后,那拉氏也由此失宠。



乾隆爷的解释也许是准确的,皇后是剪了头发,可要不是皇帝在外面沾花惹草,皇后也不至于如此生气以至于一时冲动剪掉自己的头发。你说呢?

7

辉发那拉氏为乾隆第二任皇后,乾隆即位之初,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和纯妃苏氏一同册封为贵妃,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因病在山东途中去世,富察皇后去世之后的几个月崇庆皇太后就催促乾隆开始立后,但这时候乾隆不愿意立后,以孝贤皇后丧期未满为由拖延立后时间,之后崇庆皇太后像乾隆举荐那拉氏为皇后,这一次乾隆见拖延不了立后的时间了,大概是乾隆不愿意的原因,于是先将那拉氏册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虽然是摄六宫皇贵妃,但却取消了命妇和朝臣的召见,而且还和太后上徽号和金川之战胜利一起办,反而是那拉氏的册封仪式比较黯淡,就像是故意把她的风头盖过去的一样。

乾隆十五年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那拉氏便在之后的十五年内为皇帝生下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和一位公主,其中两位孩子还未长大便夭折,只剩下了十二阿哥,命运似乎并未眷顾她,乾隆三十年的南巡途中过杭州时,一路上都是游山玩水,但是到了杭州时恰逢那拉皇后的四十八岁的生辰,乾隆便想为她过生辰但那拉皇后觉得还是不要铺张浪费的好,于是就劝乾隆节俭一点,但乾隆听了之后很不高兴,但很快就忘了这件事继续游山玩水,但那拉皇后见其不听,便独自在房间里断发,其实这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清史稿记载为:

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

而乾隆听闻那拉氏断发之后大怒,认为那拉氏这是在诅咒自己,对的,清朝国俗是家里亲人在世时是不能剪断头发的,只有老人过世时才能剪断头发,但当时崇庆皇太后和乾隆皇帝都还在世,而那拉皇后在这时断发乾隆认为是在诅咒自己于是便有了:

令后先还京师,

让当时的福隆安送皇后从水路先回京师,并且让他搜查皇后寝宫,看有没有诅咒自己的东西存在,

于是,乾隆南巡结束后便在回京之后收回了那拉氏的,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四份宝册,同时也把身边宫女的用度裁减为两人(实际上相当于答应的用度)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在承受了无尽的折磨之后去世了,但这时乾隆却在热河打猎,而皇十二子这时却向乾隆禀告关于那拉氏的丧礼问题,但乾隆却让皇十二子看着办,之后乾隆便按皇贵妃礼制下载(实际上比皇贵妃的礼制还低)相当于答应的礼制,而棺材也是用的最下等的木头所制,银两还不足200两,而在死后便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陵墓左侧,死后不设牌,无享祭,画像和宝册都被烧毁。乾隆四十年下诏:

上因谕曰:“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

关于那拉氏失宠的原因,我觉得有几点:一,乾隆常常拿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相比,两者一比较那拉皇后的不足和缺点就出现了

二,那拉皇后的性格太执拗,不懂得给皇帝台阶下顺着皇帝,失宠是必然的,其次,那拉皇后虽然表面温顺,但性格太过要强,

三,就是那拉皇后之前犯过一次错误,

关于她所犯的错误涉及到了另一位妃嫔,容妃和卓氏,

在《燕行录》、《热河日记》中均记载过令人扑朔迷离的“皇后失东珠”一案。

“乾隆三十年。皇后失东珠。回后谗皇后。搜的东珠銮仪卫卒家。后遂废幽之冷宫

关于这份史料的真实情况不得而知,而关于容妃和卓氏和那拉氏的真实关系并不好,乾隆二十八年容妃入宫了,当时还没有对她进行册封,之后乾隆便要求那拉皇后教和卓氏在自己宫中学习清宫的规矩,我估计在和贵人学规矩的时候那拉氏刁难了容妃,以至于容妃怀恨在心。

8

乾隆,是个有才又风流的人。

不管是谁,都不能得罪自负的人。

只能自取其辱,身败名裂。

而这也是和珅可以活得那么长的原因。

其实世间做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看领导人的性格。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明显。更何况,是乾隆,那是一个相当爱面子的人,让他的面子都丢了,谁能好过。

9

 乾隆极其自恋,最爱的是他自己,他喜欢的女人是听话柔顺的,比如富察皇后、令妃。继后肯定是触了他的逆鳞,又不愿意妥协服软就被他厌弃了,不过也能看出他报复心很强,看继后死后的惨景就知道了,但这也能说明继后在他心里确实不同。而且说不定继后也有遗言不跟他合葬之类的。反正他故意恶心继后的心思很明显,把棺材乱塞到纯妃墓里,神牌也没有,画像毁得很干净,丧仪还不如普通妃嫔的像样。有官员为她说两句话都要倒霉。这个继后好像是清朝唯一一个没有封号的皇后。

  


  不过令人很好奇啊!到底是啥事让皇后坚决成这个样子,皇帝那么自恋应该自己并没觉得是个事,但继后的态度行为啥的应该是给气了个半死,到底是因为啥啊?自恋了一辈子的乾隆在继后这灰头土脸不恶心恶心她都不是他的作风,其实乾隆很小心眼的。八卦之魂挠的我心痒痒。这得问问继后了,封建时代的女性能做出这种事情也是非常决绝了,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怀疑乾对富察就是做给世人看的,更是做给自己看的。正史上富察死在济南,皇后当时病重垂危乾隆心里不可能不知道,不好生寻医养病还带着富察氏瞎折腾,男人爱妻的模样不是这样。富察丧期刚刚过,真真是刚刚过就封新后。还有一个疑点,乌拉那拉氏16岁进去浅邸,32岁才生孩子,很明显乾隆故意而为,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再说乌拉那拉氏皇后,16岁跟着乾隆,49岁薨逝,整整33年,活生生的乾隆到底是什么人?她比我们再清楚不过了,她身在皇家33年肯定知道断发的严重恶果,但她宁愿被毁坏画像资料,宁愿被遗弃,甚至被历史生生抹去,也不要再做皇后了,果然恨乾隆及深,乾隆自己也说乌拉那拉氏恨他极深么。问题还是来了,其实乾隆心里很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会让自己立的皇后如此憎恨自己。真相已经被他老人家擦掉了。至于令妃,正史上乾隆对她并没多喜欢,乌拉那拉氏死后就只和她生孩子,她的死也是个迷,死后快20年儿子嘉庆给封的皇后,当时乾隆还嫌麻烦以费财费力的理由取消了庆封典仪。正史里的令妃在富察皇后那儿伺候过,小小的一个宫女,在成为乾隆的女人之前就非常清楚乾隆的喜好,加上面容姣好,这也是她三年就封妃的原因之一。这种从小就混迹皇家后宫底层,吃过苦受过罪的奴役下人,白莲花?柔嘉?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了,放现在都会是个角儿。

  


  可能乾隆耍了什么手段整过乌拉那拉氏吧,就做个大胆的想法,16岁都嫁过去了,到30多岁才生孩子,很可能就是乾隆又喜欢她又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意让她生,后来她封后了,乾的心结也放下了才让她生孩子,后来随着时间漫长的过去,可能乾隆那点手段藏不住了或者因为什么机缘巧合暴露了被乌拉那拉氏知道了,才心灰意冷了吧。和你共度半生的夫君,你相信他,挚爱他,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原来他的宠爱曾是假的,原来陪你睡了那么多年的枕边人也曾毒害过你,谁也受不了的。但凡有点血性的女子都会这样,而乾隆做过补偿也肯定意识到他错了想让乌拉那拉氏给他个台阶下。可惜人家早就死心了,什么都不在乎,又怎么会在乎乾隆的感受,所以乾隆那么要面子的男人才会在其死后,对她这么狠心吧。

10

太坏了吧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