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三本毕业的学生,就业是不是很难?

三本毕业的学生,就业是不是很难?

2020-08-27 07:31阅读(64)

三本毕业的学生,就业是不是很难?:我在企业工作多年,经常面试求职的大学生。因为工作关系,跟我省的几所高校也经常打交道,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略知一二。不夸

1

我在企业工作多年,经常面试求职的大学生。因为工作关系,跟我省的几所高校也经常打交道,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略知一二。不夸张的说,现在普通一本和二本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更何况三本呢。

去年,有一次跟驻我市某省属二本院校就业中心一老师聊天,他说:“简直没法评价现在的孩子了,没毕业之前一个个都牛哄哄的,工资低不考虑,专业不对口不考虑。几场招聘会下来,一个个都垂头丧气了”。二本院校尚且如此,三本就可想而知了。

三本大学生就业很难的,无论你多么不想承认,这都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难不难,不用看别的,看看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就知道了。不要说三本了,一本和二本院校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校招会。去年我参加了我市两个一本大学的招聘会,来的企业基本都是规模不大的小微企业,大型企业基本为零。而三本院校,校招会是很难组织起来的。

没有校招会,三本毕业生只能参加社招,跟赶集似的一场接着一场。没想到,社会更加残酷和无情,用人单位歧视三本现象非常严重。三本毕业进国企央企,想都不用想,除非是内部子弟。稍微有点规模的私企也是狗眼看人低,三本简历人家看都不看一眼,即使勉强收下,一转身就扔进了垃圾箱。

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三本大学生定位不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在求职时就造成高不成低不就。一心想坐办公室,可是与大量的一本竞争时,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降尊纡贵去车间吧,操作能力又比不上大专生和技校生。所以只能是永远奔波在求职之路上了。

你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交流。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2

就业难这个问题仿佛困扰着每个大学生,找工作时频频碰壁的情况经常出现。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学历,都不代表学习能力。优秀大型企业在校招时倾向于重点大学,拿学历作为面试前提,三本学生就业不如重点大学的学生,但有能力就能找到好工作。


就业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招聘时有春招、秋招,企业面试学生看的是大学的经历与未来的潜力。而与更高学历的学生相比,三本学生会遭到歧视。以学历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对的,但事实上从一本院校招到的优秀人才确实比三本院校多。


很多三本学生甚至抱怨自己高考不多考几分,就可以上二本;在假象毕业后拥有一份包分配的工作。大学不努力是没有收获的,不是所有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能找到工作。大学四年完成学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扩宽领域提升技能,不能丧失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本学生在应聘工作时不占优势,但也是有出路的。在面试时做好面试准备,学会推销自己,证明自己有实力也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他的眼界,三本院校可能以盈利为目的,但学生不应放弃自己的兴趣领域。人总是需要努力的,不是努力一阵子而是一直努力。


三本生在找工作时,要对症下药。在校期间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面试时拿出成绩证明自己。学历不完全取代你的能力,因为三本生与重点院校的学生一样,具备学习能力。

3

我高三复读过一年,第一年就是考了个三本,专业都非常好,可是学费太贵家里承担不起,所以去复读。第二年考了个二本,专业也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可是毕业以后自己所学的专业只适合进政府部门,所以我们宿舍七个人最开始全部都进入政府单位,我干了一年辞职出来的,等出来以后我才发现当初三本学校的专业是有多好,比如我那会流行的电子商务,摄影,只要你上三本都能读这些专业。而二本一本热门的专业竞争大,意味着你高考分数足够高才能被录取。

等出来社会,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想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太容易,而那些热门的专业找工作相对轻松,也能很快在公司展露头角,不过三本的教学质量跟一二本的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学校对学生要求不严,随随便便就能毕业,不过大多数大学估计都差不多,想在大学学东西全靠自觉。所以不管自己考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如果在也成定局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不妨让自己的大学生涯变得多姿多彩,同时运用好大学无忧无虑的最后时光多学点东西,多出去做做兼职接触更多人,或者好好的蹲图书馆为毕业考研做好准备。

无论什么专业,学历只是敲门砖,如果能找到对口的工作,那你可以相对轻松一点,为什么是相对?因为在大学所学的那点知识远远不够工作所需,只能让你驾驭这份工作的时候比门外汉轻松一点。所以,选专业慎重,如果已经定下专业,那就看后天谁更努力,更幸运了。

4

网友一:

现在在就业市场上,专业远比学校更能决定你的就业高度和选择空间。如果你读的是热门专业,即便是三本,选择余地也还是很大,而如果是冷门,即便是985院校毕业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当然,在专业相同的前提下,三本毕业生就业整体水平肯定不如一本和二本,因为用人单位很清楚三本的学生,学习能力整体是逊色于一本二本的学生的。

而且三本的学习风气和师资水平,整体都不容乐观,这就导致三本整体的毕业生质量不高。而且最近几年,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何况最近两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很多企业运营困难,就业自然更加艰难。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加油,无论出身一本,还是三本,只要努力,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网友二:

三本也好呀,我面试的时候,从来就没人问过我什么学校,只关注是本科还是专科,又不是985,211,没那么多区别的。我大专还没毕业,已经跳槽两次了,每次问到学历都很尴尬,有很多公司要求就是本科以上学历,我几乎无缘了,所以,三本很是很好的,至少达到一些公司面试的门槛,有机会,而专科就不行了,HR可能直接就过滤掉了。

网友三:

我就是三本!一名大四应届毕业生还是火热的会计专业!对于三本学生就业我只能说事在人为,我们三本真的是挺难的。我在大四上学期大半个学期都是在找工作,各大高校招聘会或者网上投简历再者秋招人才市场之类的。遭到的歧视挺多的,现在说起都是一把辛酸泪,真的是很累到处跑。因为我学校三本在一个偏僻小县级市里省内好高校或者说比较大的正规企业宣讲会都不会来我们这,我们想要参加都是坐动车去省会,几个月下来车票都是一叠了。来来回回的跑,因为车次经常都是礼拜天晚上九十点才到寝室。

虽然很辛苦但是也有很多收获。一步步慢慢懂了面试套路面试技巧。我们三本在211,985这些学校说真的很快就被秒成渣。每次听到有人说她是渣渣二本~我就默默说句我是渣渣三本。

网友四:

既然我们决定上三本了,就在学校大学四年期间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三本也是本科,拥有一样竞争(顺便吐槽一下有些单位还明确给出招聘二本及以上~直接漠视)。总而言之,三本就业比不上重点院校但是最主要还是自己要有努力有能力有实力,秋招春招多参加招聘,自然会遇见伯乐。

网友五:

三本的学生大多数人绝对赶不上一本二本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上大学教学质量也是不怎么样。三本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就如同卖东西,卖出去钱收回这个过程就完成了,他卖的是本科文凭。这个文凭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它在拿到它的人爹娘有权势的条件下起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和高中毕业证没有什么区别。现在一本的应庙生985211他们月薪起步好象是一万,三本学生专业不对口月薪2干到3千。可以找得到。我也听说过一些同学在公司干一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公司要求她们拿提成没有底薪没有五金。这些同学没有社会经验有的算是白干了。咱们的三本和日本的三本不一样,日本的私立大学要求也是很严的,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企业都认同。不象我们的企业他们只认同一本二本的学生。

网友六:

我觉得三本没啥不好的,现在985211找不到工作的人多了,最重要的看你学的什么专业吧。你要是非要想进特别厉害的企业,那三本和二本一本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你要求不是特别的高,去一半的中小型企业他们也不太在乎三本!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那只不是是一个认知罢了!进去单位了他们会把你放在同一条线上。还是看自己吧,不要眼高手低!加油!

5

三本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是不是很难?如果想成为“白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想要去500强企业就业,那不是很难,而是非常难;三本生毕业的大学生,想要去一些小型企业或者微型企业(个人私企)去上班,那么难度就不大。

如果谁家的孩子就读三本大学,估计其家长内心是相当难受的:很多民办三本大学的学费相当贵,一些寒门家庭要为孩子交三本大学的学费,为孩子提供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得耗尽“洪荒之力”去向亲朋好友借钱,去办理助学贷款才能摆平经济上的存在的短板。而三本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之后,虽然也属于国家承认的学历,但和其他档次比较高的本科学历比起来,在在就业质量方面有着云泥之别:一些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就可能会被知名的用人单位签约;而很多三本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季往往会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命运,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方面,三本大学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对于优秀的大学教师而言,能够去985大学任教的,很少有人愿意去普通的三本院校当老师,毕竟二者在待遇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哪怕待遇相差无几,但在档次更高的大学任教,大学的老师就更有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另一方面,三本大学的生源质量、学风等方面比其他档次的本科院校差。

能够上顶尖985大学的,特别是能上清华北大的,几乎都是一所高中学校中超级学霸一般的存在;而考入三本大学的考生,几乎是高考分数相当“精致”却不甘心去专科院校去就读,去复读也没有多大潜力的考生。基于此,三本院校的学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也比较普通,和其他档次的大学相比底气不足。

正因为如此,三本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门当户对”的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除了看你所学的专业之外,还会看你本科母校的档次。在所学专业差不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会对高校档次更高的大学毕业生更为青睐。

当然,考上三本院校并非一点前途都没有,一些三本院校的大学生通过考研的方式“洗白”自己的学历,通过考公成为行政部门的一员,通过考取各种证书成为事业单位成员,同样也可以拥有比较好的出路。

“天生我材必有用”,考上三本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认真学习,抛弃妄自菲薄的心态,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小插曲”,但“小插曲”永远都是“小插曲”,不会成为“主旋律”。只要你不断努力,就业方面的“绊脚石”迟早会搬开,三本生同样可以活出风光霁月的人生。

6

我在考研复试时的真实感受,是一位老师私下透露的,我初听时很难接受,后来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说在招学生时,宁愿要一个考300分的985的,也不要一个考350的三本的,他说的理论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目前我国学生压力最大的是高中,高考就是压榨你身上所有潜力的一次实验,虽然影响最终分数的原因很多,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代表了你的潜力到哪一步,有人说考试紧张什么的,但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人的能力之一,所以说现在很多名企会要求本科学历985.211是因为他们相信高考分数代表能力,但是已经很能说明一个人的潜力了。后来我研究生阶段也接触到了一些本科985的,不是说有多牛逼,但是我暗暗比较了一下,他们的投入产出效率的确比我高,写到这有点灰心,但是还是要加油!现实很残酷,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提高自己。

7

三本的学生大多数人绝对赶不上一本二本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上大学教学质量也是不怎么样。三本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就如同卖东西,卖出去钱收回这个过程就完成了,他卖的是本科文凭。这个文凭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它在拿到它的人爹娘有权势的条件下起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和高中毕业证没有什么区别。现在一本的应庙生985211他们月薪起步好象是一万,三本学生专业不对口月薪2干到3千。可以找得到。我也听说过一些同学在公司干一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公司要求她们拿提成没有底薪没有五金。这些同学没有社会经验有的算是白干了。咱们的三本和日本的三本不一样,日本的私立大学要求也是很严的,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企业都认同。不象我们的企业他们只认同一本二本的学生。三本的学生当苦力用一下。行了。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教学质量,社会的认同度。

8

把大学分成一本二本三本,狗眼看人低!这是教育歧视的作法。伤了大批读书人的尊严与心灵。三本不就是考试失误,多缴点学费养猪而己。社会不买一本二本三本的帐,谁有真才实学谁就有机会工作。四通公司,对3个硕士研究生和1个本科生面试,老板坐阵,结果硕士生落聘,本科生录用了。问老板,为何。老板说,3个研究生只会做大事,不会做小事。而这个本科生,不仅能做大事,还能做小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得多中肯,大家别忘了,只想当将军的士兵也不是好士兵。三本学生只要卧薪偿胆,苦学真才,是金子到处可以发光!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9

别的城市我不太清楚,在北京生活了快二十年,也一直在这里工作,对这个话题多少有些发言权。现在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不要说三本了,就是一本,985,211,如果专业偏冷,自己预期不合适,找工作都会困难重重。


先说说三本和一本的差别

不可否认,三本学校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在学习风气上都远弱于一本,尤其是名校,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三本出来的学生都弱于名校的毕业生,这里只是叙述一个平均的水平。而名校自身的招牌在就业中对于学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这一点也是无法回避的。


大城市好平台不愁招不到人

北京有许多的好公司,实力,名气,待遇,发展都让毕业生趋之若鹜,可是在北京找工作的人更多,这里有着全国最密集的名校,更有来自其他省份的毕业生,大家都想来北京,都想进入那些好公司,竞争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公司对于挑选人才就有了非常大的余地,所以可以不断提升准入门槛,211,985,硕士甚至都成为了基本要求,即便是一些名头不那么大的公司,得益于北京丰富的人才市场,也会顺水推舟地拔高人才招聘的门槛,这对于三本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应届生自身定位不清晰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毕业生之中,很多人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比如要求过高的薪酬,对低级职位的不屑,对公司的挑剔,对工作性质的苛求等等。但实际上,即便你是985 211的高材生,即便你在学校有着耀眼的成绩,进入公司,都需要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了不起。

对于三本毕业生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预期,一定要去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去竞争,一定要挑剔公司和职位,一定要达到一个较高的薪资预期,一定要找一份看上去光鲜的工作,那么势必会增加自己就业的难度。


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也不是说要干一辈子,它的意义在于我们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场一员的过度。通过第一份工作,我们学习如何在职场生存,学习如何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三本毕业生,更应该务实一些,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对过高预期的追求,不如放低起点脚踏实地先工作。三本是对你过去人生的评价和总结,并不代表你人生最终的高度,你与那些带着名校光环的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进入职场,新的赛程就开始了,也许你的起点又落后于人,但这次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追赶和超越,也许之前落后是因为你不擅长学习和考试,但现在你有更多的渠道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别太在意第一份工作在哪里,挣多少钱,干什么样的活,毕竟这个时候你是被选择的一方,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本。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懈的努力,你终会成为可以选择的一方。

10

我来说说自己的情况吧,高中没怎么努力,大学考了个武汉的某三本,会计学专业,大学也没醒悟说要好好学习,证书也没考几个,大四在一家民营单位实习,然后毕业之后直接去了上海,到处投简历,面试的单位都还不错,都很大,然后人家压根就不问你几本,只问你专科还是本科,本科一般起薪比专科多500~800吧,除非你的大学特别有名,还不是一般的211,必须是像清华、北大、交大、武大、华科之流的,公司会考虑让你去面试管培生,或者作为储备人才或者干部,最后成功入职一家台资企业的上海总部,待了一年半,跳槽中国家居行业老大上海总部,面试的时候同样没问几本,甚至都没问证书,比较重视工作经验还有上一家具体的工作,待了四个月,由于个人原因,回了武汉,投了几家大企业,成功入职某外资企业武汉的分支机构,薪资福利一般吧,就图个外企名头还有比较健全的公司制度,同样面试的时候也没人问几本,只管是专科还是本科,我们公司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比较关注的是简历的匹配程度,还有工作经历,对于是不是名校,真的你不是特别牛逼的大学,其他的二本、三本在他们眼中其实都一样,这就是我的经历,其实没啥啊,与其担心自己毕业后就业何去何从,倒不如想想,第一你有资源么?你们家有人么?有,那你就安安心心学习,平安拿到学位证毕业证,毕业后你家里自然给你安排,你要是没有,要么你就通过考研,让你的第二学历牛逼点,要么你就公考,进入体制,要么你就考证,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不那么难看,要么你就抓住机会“混”工作经验,我同宿舍的同学两个半个都(半个那个是合同工,走走过场,家里有人,估计也快了)已经成功进入体制,还有个家里关系进入某国有银行,另外一个自己考入某国有企业,然后就是我某大型外企分支机构,说白了,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努力,管你几本都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