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2020-07-25 09:29阅读(174)

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认为,没有任何意义。其实,不公开,不排名,也仅仅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

1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认为,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公开,不排名,也仅仅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你想,同在一个班,每个人学得怎样,己是知己知彼,一次考试下来,每个人的成绩根本无法在同学中成为秘密,所有学生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哪有互不打听的?

有人总认为成绩差的会造成心理影响,这又是杞人忧天,违背常理。人与人之间从先天开始产生差异,身材有高矮,体形有胖瘦,颜值有美丑,如果一个人内心如此脆弱,这叫不均衡者何以立足立世?

再说,小考不公开,重点与一般校招生时,成绩即使不公开,但成绩高低不也不明摆着吗?一般校的孩子又怎处置?

这本就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时代,从小树立竞争意识也是一项必备的教育,处处回避,时时躲闪,有益吗?

如果一位家长,对自已孩子成绩较差都无法接受,日后又怎能接受一个可能不怎么争气的成年孩子?

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已在校考试分数较低,都无法面对,不敢承认,让他什么时候去认识和接受中考,高考,直至社会分工,地位待遇等各方面产生的不均衡,甚至是巨太差异的这些人生境遇呢?

有人总是反对什么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我个人认为,文化考试考的就是文化素质,比如语文中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文字语言素养,没有一定的思想认知,能写出好文章吗?

即使你推行的是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结果总得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检测,检测的过程就是一种应试的过程,所以,考试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界定,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

其实,要在考试里做一个优胜者,学生和教师都必须付诸相当多的智力,体力,且还得有一种坚守的精神,实属不易,直观的,公正的,透明的考试分数,明摆在那里,糊弄不得。

如果撇开分数,你说你素质高。凭什么证明?那些鼓吹所渭素质教育的人,如果是教师,你得首先证明你在所谓应试教育中是一位有成就,有实力的教师,而当务之急还得先制定出一套对素质教育进行检测,评估,并具有可行性,可信度的手段,方法,制度来。

否则。我怀疑,有人在应试教育中,因为技不如人,于是想以一种似是而非,根本无法量化,优劣模糊不清,理论上高大上,实际上飘渺无着的所谓素质教育来代替直观的,真实可信的所谓应试教育,来粉饰自已,糊弄大众。

2

有实际意义。现在教育与过去的教育大有不同: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公开学生成绩排名的实际意义在于:

1、保护学生隐私。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要求要尊重学生。学生的成绩是他自己的隐私,除非他自愿公开,不然就是不尊重他,容易触碰他的自尊心,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句有句古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考的好的他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考的好,但是考的不好的、成绩排名靠后的呢,你们想过吗?当你公开排名时他感到的是羞愧和挫败感而不是激励。

2、公开学生成绩排名属于违法行为。近年教育部门明文规定禁止用学生的成绩排名。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各类社会人才。我们都知道,有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他不愿意做事,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而一部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很强。或许他成绩不行,但是他画画画得好、体育发展的好;当然也有多科综合起来不行,但是某单科很厉害。禁止排名,就要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

4、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的教育越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我们总是把学生成绩排名公开,优等生就会有优越感,认为他就是最棒的,高高在上的样子,从而导致他歧视后进生,引发一系列优等生的心理问题;而后进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就是比别人差,从而导致自卑。这都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5、相对减少“别人家孩子”的现在。不公开排名后,各位家长相对减少拿孩子于孩子作比较。家长的这种比较行为在你看来是激励孩子学习,其实则是一种打击,只会让孩子丧失信心。

当然,公开排名也有它的好处。比如:让学生及家长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优点等等。

但是,从整体来看,不公开排名的利远远大于弊。所以,禁止公开排名有它的实际意义。

3

不公布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所谓的自尊教育,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很失败的,它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我家孩子今年去上大学了,今年恰是不准学校发高考喜报的第一年,所以孩子们不太清楚彼此去了什么大学,只有少数同学经过多方打听才有了确切消息。这样做就能让孩子们很有尊严吗?

孩子初中上的是私立学校,不知道那时是政策允许,还是私立学校不受排名限制,学校逢考必有排名,孩子总是冲着排名不断努力,直到从年段80几名冲到第1第2名。我也觉得孩子在激烈竞争中努力是好事,因而我也很关注学校做的成绩排名。

自从三年前孩子上高中开始,因为高中是公立学校,不公开成绩不做排名,但学校有个成绩分数段表,学生会知道自己排名情况,只是别人不不知道你的成绩好坏。说的直接一点,成绩好的学生会怕被人知道吗?会因为被表扬而伤自尊吗?显然不会!只有那些成绩差的人可能会因为不被人发现而没有压力,因而自尊教育也是保护学渣的教育。

那么,成绩差的人是让他去找个学霸做榜样好呢?还是让他心安理得地不被人发现落后好呢?作为义务教育的平等,是不是不公开成绩就平等了?后面要面对的中考、高考,就算让学渣很体面地落后下去,但终究人是要长大的,是要面对社会去谋求生存的,让孩子从小就回避竞争的现实,对将来走进社会有什么好处?

假如我家孩子是学渣,我一定不会为他寻找不被发现的尊严,而是找个学霸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努力去模仿学霸,哪怕孩子努力了也仍然是学渣,我也要让孩子把脸皮练厚起来,因为将来的自尊比学校里的自尊更重要,经不起失败的人生是可怕的。

4

不公布成绩和排名这样的行为我想家长们一定十分的高兴。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成绩过去一直是我们判定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但是正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尤其是公布分数的那一刻。好孩子自不必说,孩子高兴家长也高兴,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呢,孩子灰心丧气,家长也颜面无光,脾气暴躁的免不了一顿打骂。

现在的学校和家长之间都建立了联系的群,老师把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公布后,我想对于好孩子来说压力也是很大,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更是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国家正是基于这一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严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这是对孩子学习主动性的保护和孩子自信心的维护。

有些孩子学习也能努力,但是正是由于自己的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成绩普通,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就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在学习上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可能掌握知识慢,有些孩子可能考试时候会紧张,还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发挥失常,成绩下降。

孩子们的学习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学习成绩的取得受到的因素会很多,现在对于孩子的评价已不再是单纯的成绩说话了,而是转向多元的、全面的、多方面的评价,我想评价的改革本身就是对孩子的鼓励。

5

努力培养新一代驼鸟人。

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从小就学做驼鸟,反正管他外面风雨雷电,当什么也没发生,如此就可以“心理健康”了。

但问题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孩子终有一天会走出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除非他们修身养性到了与世无争的境地,成了得道高僧(是真高僧,不是假高僧)或山人天尊什么的,否则这一生走下去,无数道坎,无数个竞争对手像静静一样在等着他们。

想静静?门都没有。

我们不能假装这世上没有竞争,就如同不能假装那个排名不存在。自欺欺人肯定不是好手段。

健康的心理一定是在竞争中炼成的,而不是温室里栽培出来的。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玻璃心,一旦面对突如其来的竞争,只会碎成一地。

驼鸟人类是无法面对激烈的竞争的…找工作、找媳妇…找死都得竞争,否则供不起一个好灵位。那会没人护着了,也没人管你是不是心理健康了。HR冷冷的把你的履历表扔回去,小姐姐冷冷的斜着眼晴瞟你一眼屁股的都懒得拍就走人了,驼鸟不能假装说我不屑找工作、不屑找媳妇,否则就真的只能啃老一辈子了。

现在造出很多宅其一生的人,恐怕这是原因之一吧。

还是学学哪吒好,听说最近这哥们很火的样子。

6

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排名,我认为有害无益。对老师来说,学生成绩不排名了,老师也认为不用花更大的精力去教学生知识,学生成绩好坏于老师没有多大关系。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辛辛苦苦读了一个学期,到了期末考试正是检验学习成绩的时候,对自己的分数没有知情权,家长也无法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是不是很纠结?而且很气愤!

在毫无竞争,毫无压力的环境里教学和学习,能陪养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只能陪养懒惰的教师,庸俗的学生!

什么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扯蛋!恐怕只能让教师学生不懂得什么叫尊严了。

7

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育部出台这个标准的初衷,就是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抑制一些学校根据学生的分数来筛选学生,避免过度看分数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不给学生无形中分等次,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所以,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符合法规的。

但是,我认为,这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排名,反而有碍教育教学水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主要表现在:

1.家长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现在学校发放给家长的,就是自己孩子的成绩,但是不发排名。家长就无法知道自己孩子的排名情况,也就是不能横向比较。家长不可能人人都是老师,哪一个学科在哪一个分数段,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家长心中是没有数的。

比如,初中的语文上120分就是非常优秀的了;但是,数学和英语上120分算是差的了。不排名,家长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优到什么程度,差到什么程度呢?教育引导自然就缺乏针对性了。

而且,家长看不到孩子真实的水平,又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反而加重了家长的心理焦虑,家长心中没有底儿了,就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从而曲线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

2.老师不能及时取得与家长的配合。老师对学生的名次是欲说还休。如果发名次呢,又不符合教育部的规定;如果不发名次呢,从教学和孩子的成长来说,多么想及时地告知家长,孩子学习的现状,特别是成绩下降的孩子和成绩处于中下的孩子。很多家长忙碌、或者拍打扰老师,一般没有过问自己孩子成绩的排名名次,导致家校配合不及时。

3.不利于激发中下成绩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不给学生排名,即便学生考了倒数,家长也不知道,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麻痹的心理,努力的动力就减少了。其实,不公布名次,对家长也是一种麻痹。记得我上一届一个学生,初一第一次月考语文69分,家长还认为考及格了。但她知道初中90分为及格时才着急,那已经是过去一个多月时间的半期考试了。

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 有健全的人格
  • 有高尚的道德
  • 有坚强的意志
  • 有丰富的情感
  • 有丰富的知识

既然全面发展的要求有这么多,为什么就把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损,怪罪于学业成绩排名呢?有人甚至认为,排名是暴露了学生的隐私,简直是太夸张了。如果真是因为考差而排名靠后,导致一些学生走极端,本质上也不是成绩排名次的错哇。这点承受力都没有,以后还怎么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啊!

所以,在还是以分数录取人才为最终标准的国情之下,中小学为什么又不允许学生的成绩排名呢?不允许学生成绩排名,最终考试的结果还不是以分数来一锤定音?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改变录取人才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真正把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力教育、抗挫教育等等,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不要仅仅揪住成绩是否排名次这一点上不放。真正做到这么一点,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哇!

最后,让我们来概括谈谈给学生成绩排名有哪些好处吧:

  • 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
  • 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竞争。
  • 能让学生受挫能力提升。
  • 能让学生从小接受公平教育。

所以,请学校、家长、社会、政府,都能够理性地对待学生的成绩排名,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吧!

8

错,什么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好的学习成绩,为更多人树立榜样,如果沒有榜样,社会就没有进步,人就没有进取思想,中国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别人。什么是自争心?你不求变得更好,谈何自争心!

9

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意义太大了,没有对比也就不再伤害自尊,让不操心子女学业的家长可以安心睡大觉了!

可是还有重点中学怎么进呢?由学校去暗厢操作,然后学生不用学习,只要去拼爹就是了?

最后是不是还要取消高考,谁上大学都由学校和老师来推荐?

如果真是这样,老师和学校的地位肯定是崇高到天上去了,地上百姓只有顶礼膜拜,再也不敢对学校和老师有一点点轻慢之心了!

谁敢不尊师重道,他的后人就再无出头之日了!

可是重点中学仍然在,名牌大学仍然要按高分录取,这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只有舍弃公办学校,忍痛把子女送进比成绩的私立学校去了!

10

不少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严禁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其主要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防止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导向。好多地区用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导致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成绩成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

第二、不少学校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掐尖招生,班级分层,学生分类,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第三、以成绩论成败,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家长教育投资加大,教育恶性竞争加剧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第四、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公布排名,严重影响了其中一部分学困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对一部分孩子的自信心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第五、唯成绩论,导致教师教育方式的极端功利主义,削弱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强度和节奏。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利弊两面性,尽管说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上来讲,严令禁止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是从家长和学生升学的角度上来讲,如果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不公布成绩,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学的怎么样,在班级,在年级,在学校处于什么样的名次,到底学习是一个什么样子,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层次上,哪里学的比较好,哪里还比较薄弱,家长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孩子自己也糊里糊涂,这样迷迷茫茫的学习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社会竞争和教育竞争如此激烈,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家长不知道,孩子自己也很迷茫,将来到中考高考的时候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不公布成绩,初中阶段不公布成绩,那么到中考的时候再公布成绩能来得及吗?

如果中考的时候,家长才真正知道孩子的成绩,而孩子的成绩则考得一塌糊涂,那么家长该如何面对?该如何弥补?

因此上说,凡事都应利弊两方面去看待,禁止用成绩掐尖招生,禁止用成绩考核学校和老师,禁止用成绩进行分班和学生分类,这些都是应该支持和肯定的。但是纯粹不公布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也是不太科学的,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不利于家校之间的教育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