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应该怎么解释?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应该怎么解释?

2020-07-24 20:07阅读(82)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应该怎么解释? 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但已是人困马乏,无力再战。而文聘又引人马在

1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要怎么解释呢?



提问说的长坂坡之战,不仅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三国志也有一定记载,说明其基本的,大的历史事实是真实的,不纯粹是罗贯中随意虚构。但所谓八十三万大军,是曹操檄文中的夸张,这是震慑敌军的惯用方式,当时双方实际兵力对比是:曹军是五千骑兵,刘备是两千步兵,刘备兵虽少,兵种也处于劣势,但这些士兵经过诸葛亮集中训练,有一定战斗力。在双方混战中,虽有伤亡,但并没有一哄而散,还是有少数紧随将领,听从指挥。比如,赵云从随军士兵中匀出一匹马,救出甘夫人;张飞指挥二十名骑兵拖带树梢,在树林驰骋纵横,迷惑敌军等。



从表象看,确实如提问描述,赵云已经精疲力尽,张飞也不过一人,为啥那么多曹军猛将,竟然不约而同,合伙逃走?其实,这个故事需要从前面说起,曹操在前一年灭掉袁绍集团后,雄心勃勃,很想乘势歼灭刘表的荆州集团,因为刘表收留了刘备,这可是曹操称之为英雄的人物,是曹操的心腹大患,稍不留意,就会座大成势,那时下手就难了。结果,南征大军还没到襄阳,刘表就吓死了。接班的刘琮也乖巧,连势都没扎,直接投降,唯独刘备逃走了。听探报说,刘备带着百姓,一天只走一二十里,十分缓慢,曹操就组建五千虎豹骑,下令一天一夜要追上刘备,当时双方距离大约三百多里。



试想,曹军人不卸甲,马不去鞍,连续二十多个小时的奔袭,这种高强度运动,对人精力体力消耗很大,追上刘备队伍后,又激起杀敌立功,抢劫掠夺的冲动,但这是那些体力强悍者,体质差点的士兵将领,都基本焉了。比如,当时就立马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按说应该是给领导表现机会,可由不得自己,本来就迷迷糊糊不清醒,腹中饥渴,精神萎靡,张飞一声大喝,犹如雷霆,惊得夏侯杰一个激灵,就从马上滚落下来,没成想这个动作,引发连环效应,丞相放马就跑,还带动一帮子号称猛将狠人也丢人现眼,留下话把笑柄。



反观刘备一方,虽然总体上处于劣势,但被逼到绝境,走跑都已不及,那只能拼命了。张飞,赵云又都是虎将猛人,曹军虽渲染,包装,号称百万大军,但在不当指挥下,实际已成强弩之末,一群腹中饥渴,浑身困乏,神情恍惚,兴趣全无,只想睡觉的饥兵饿卒,碰上拼命的虎狼之将,最大的丞相带头逃跑,引发羊群效应,多数人不问啥事,盲目随众,跟上先跑是很自然的。



羊群效应就像前一段,委内瑞拉阅兵式上,一架无人机突袭,几个士兵一跑,所有在场士兵全跑光光,也不管不顾啥总统不总统了,盲目随众这点,其实古今中外都差不太多,透过表面现象再看,这场战斗是不是可以归入正常而能理解了?(0:04)

2

首先说,长坂坡当阳桥一战,并不是罗贯中虚构的,正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


从这段文字基本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的原型。史实中是,曹操派遣五千虎豹骑星夜急行军追击刘备,刘备军队有步兵将近万人,夹杂在十几万百姓之间,不成队形。刘备听说曹操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来了,赶紧发挥看家本领——跑路,丢下老婆孩子就跑了。

但是曹操的追兵速度很快,跑不掉,于是命令张飞带二十人殿后,就有了长坂坡的剧情。张飞站立桥头,大喝:“我是张翼德,你们谁来跟我决一死战?!”,追过来的虎豹骑不敢上前,于是拖延了一段时间以后刘备成功溜号。但是史书里并没有说曹操或哪些名将在现场。

其实这个事情听起来很魔幻,仔细一分析,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首先,曹操本人并不在现场,他要是在现场,就算用人堆也得把张飞堆死去追刘备。当时曹军突袭刘备和难民,局面非常混乱,连曹军主帅和将领也不知道刘备往哪里跑了。张飞面对的,可能只是一些曹军士兵和普通将校而已。

其次,张飞能挡住曹军,因为他是张飞。

张飞之所以喊“身是张翼德也!”,是因为他有充足的自信,相信张翼德这个名字,可以镇住99%的曹军官兵。

虽然在正史上,并没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种事情,但是张飞和关羽,的确是东汉末年公认的悍将,无论哪方势力都认为关羽张飞是战斗力爆棚的牛人。

“程昱等咸曰:羽、飞,万人敌也!”——《三国志》

连曹操的谋士们,都一直认为张飞关羽是万人敌,将军士兵们肯定也是如此。而且之前关羽在曹军阵营时,破万军斩颜良(这个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面对与关羽齐名的张飞,曹军的恐惧可想而知。

当时的情况是——张飞在当阳桥上与人单挑,地势很狭窄(一座小桥而已)。这就像在胡同里打架,你就算有千军万马,也只能一个一个上去单挑。

如果曹军真的一拥而上的话,的确是可以在付出惨痛代价以后耗死张飞成为胜利者的。但那是对曹军而言,具体到每个士兵身上,如果自己真的往前冲,那么极大可能自己不是胜利者,而是那个代价!!!

都是打工的,混饭吃而已,跟着大伙一起冲是可以的。这种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的送死行为,还是算了吧……

所以史书留下了这句话:

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3

这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之战,其实这场战斗并不令人费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这本书,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长坂坡之战前,刘备带着数十万百姓与三千精兵南下到当阳县景山安营扎寨,当天晚上四更时分,曹操就率领五千铁骑狂奔了一日一夜,在当阳追上了刘备。



紧接着双方就发生了景山之战,刘备方是数十万百姓和三千精兵,曹操方是五千精锐铁骑,而且曹军是四更天偷袭,刘备军及百姓大多毫无准备,刘备被打得大败,自已的家小二位夫人及阿斗不见了,糜竺、糜芳、简雍、赵云也不知去向,就连数十万百姓,也是乱作一团,大多被曹操俘虏。

此战过后,刘备方只有一百多骑兵,其余全部损失,而曹操有五千铁骑,并且曹军大部分在后方源源不断的赶往前线,形势对刘备方极为不利,刘备只顾着逃命,也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要不是张飞杀出一条血路,救了刘备,估计刘备也逃不出曹操的包围圈。



关羽去了江夏不在当阳,赵云下落不明,刘备身边只有张飞了,于是张飞负责断后,率领二十余骑兵在刘备逃走的必经之路长坂桥处设伏,让二十余骑后在桥东的树林制尘土飞扬的假象,以此来迷惑曹军,而张飞一个人横矛立马于桥上,等待曹军到来。

张飞在当阳桥等待的同时,赵云则开始在五千曹军阵营中左拼右杀的过程,赵云此前的任务就是保护刘备家小,由于在四更天发生的景山之战中,一片混乱,与刘备的二位夫人及阿斗走散了,赵云不可能空着手去见刘备,因此在乱军中到处寻找,并不断的遇到小股曹军。



赵云是抱着必死的心态,誓言要救回刘备的二位夫人和少主阿斗,否则赵云有何面目留在世上,赵云首先是遇到了简雍,后又救了甘夫人,一枪刺死曹仁部将淳于导,并救下糜竺,杀出一条血路,直接杀到长坂桥前,见到了站在桥上的断后的张飞,赵云让随从骑兵护送简雍、甘夫人、糜竺去找刘备,而自已再返回乱军中寻找糜夫人和阿斗。

这个时候赵云是没有遇到曹军主力部队的,只是遇到了曹军小股部队,赵云武艺高强,尚能应付,另外赵云身边还有几个骑兵跟随。



接着赵云遇到了曹操的背剑之将夏侯恩,一枪刺死夏侯恩,抢了曹操的“青釭剑”,终于在一面土墙边,赵云找到了怀抱阿斗的糜夫人,糜夫人左脚中了箭,无法行军,这个时候赵云身边的随从都战死了,赵云只有一个人一匹马,他想把马让给糜夫人,自已步行,可是糜夫人不等赵云答话,为了不拖累赵云救援阿斗,直接跳入枯井中,自杀身亡。

在赵云与糜夫人对话这段时间 ,曹军主力部队陆续赶上,杀声四起,赵云将阿斗绑在身上,骑上战马,准备冲出重围,这个时候,赵云才遇到了曹军的主力部队。



赵云首先斩杀曹洪部将晏明,与张郃大战,杀退张郃,又与曹将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力战,接着被曹军大量部队包围,赵云抽出青釭剑,一手拿枪,一手拿剑,一个独战曹军,毫不畏惧,赵云明白自已的使命,怀中的阿斗是刘备唯一的亲生骨肉,绝对不能死在我赵云手中。

赵云凭借自已求生的信念、视死如归的勇气和武艺高强的身手,左冲右杀,数千曹军居然无法抵抗,所到之处,曹军不断倒下,而身在高处的曹操也发现了赵云,引起了曹操的爱才之心,如此人才,如此猛将,曹操势在必得。



于是曹操下了一个命令:必须活捉赵云,谁也不能放暗箭伤人。曹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招降赵云,为已所用,但却无意给曹军制造了一个大麻烦,不能伤赵云,又要活捉赵云,曹营中哪位大将有这个水平,就是吕布也不能,曹操的命令无疑成为赵云的护身符。

曹操的命令一下,曹军立即缩手缩脚,而赵云却是毫无顾忌,终于让赵云杀出了重围,来到了长坂桥边,赵云能冲出重围有几个原因:



1、赵云号称常胜将军,武艺高强,除了吕布,估计赵云的武艺无人能用。

2、赵云职责所在,为了完成自已的使命,赵云不惜以死相拼,视死如归,毫不畏惧,不怕死的人拼起命来,是没有人敢迎战的。

3、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的命令,曹操下令不能伤害赵云,还要活捉赵云,让曹军投鼠忌器,而赵云则是毫无顾忌,所以就冲出了重围,这是当时的形势使然。



赵云冲出重围后,最先冲到长坂桥的是文聘,文聘看到张飞横矛立马,不敢上前,刘备在荆州投靠刘表有七年了,文聘与张飞肯定是认识的,多少知道张飞的勇猛,不敢上前。

之后不久,曹军大部分也相继赶到,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都来到了长坂桥,可是都不敢上前,曹军将领可是与张飞多次交战,他们知道三英战吕布是张飞打头阵,张飞曾经夜袭曹营,一个独斗曹营八员大将,都没有打败张飞,曹营将领心有余悸。



虽然张飞也制造了一些假象来迷惑曹军,但这并不是曹军不敢上前的主要原因,曹军不敢上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曹操。

因为曹操在长坂坡之战不断的干蠢事,先是下令不能活捉赵云,结果让赵云逃了,接下来到了长坂桥时,又对众将说道:

我曾经听关云长说过,他三弟张翼德能在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千万不要轻敌。



不仅如此 ,曹操还将张飞的名字记在衣袍底上,以便在战斗中遇到时,有所防备,这事曹操都干得出来,可见曹操有多么害怕张飞!

曹操就算没有这么说,曹营将领都知道张飞的历害,谁也不敢当出头鸟,刚才一个赵云,就把大家杀成那样了,现在曹操又这么说,你可以想像一下曹营的那些大将会作如何感想?



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这些人,除了许褚能与张飞斗上一斗,其它人估计都不是张飞的对手,关键张飞还把曹操身边的夏侯杰给吓死了,曹操作为主帅的表现,在这里极其不称职。

曹操看到张飞吓死了夏侯杰,居然是第一个带头逃跑,逃跑的时候,连冠簪都掉了,披发散发的逃走,何其失态,一幅仓皇失措的神态,逃了半天才在张辽和许褚的劝说下,回过神来,才想起派人去打探张飞及刘备的虚实。



张飞之所以能吓退曹军,本质上还是张飞勇猛,在心理上占据了上风,而曹操作为主帅却表现极其失当,不仅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而且带头逃走,这是曹军不敢攻打张飞的主要原因

其实长坂坡之战,剧情安排挺合理的,只是曹操表现得相当失理。

4

这个不费解啊。

以史为鉴先来解释文聘为何不向前进攻!

文聘本来是刘表部下,刘表死后,蔡瑁做主投降了曹操,文聘也在投降之列,还被曹操封了官职,获得重用。

演义中文聘来追刘备,被刘备痛骂了一番:

“文聘!背主求荣,还追赶故主的兄弟,良心何在,廉耻何在!尚有何面目见人!”

结果是,文聘羞惭满面,没有追赶刘备,自个引兵往东北方向去了,也算是故意放跑刘备。

等到刘备跑掉,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文聘虽然第一个追到,但看到对面是张飞。文聘寻思:

1、打的话不一定打得过张飞;

2、离的近了再被张飞痛骂一次又划不来;

3、万一有埋伏自己吃了败仗咋办?

毕竟文聘熟悉诸葛亮的才能,也知道张飞的武力值,加上他刚投降曹操,寸功没有,万一吃个败仗,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所以文聘没有继续追赶,停下来等等大部队的意见。


接下来以史为鉴解释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和许褚为何不进攻

首先是曹操占据了荆州,打跑了刘备,正在志得意满。不想长坂坡上被名不见经传的赵云杀了个通透。

《三国演义》书中记载: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赵云在长坂坡上从一个无名小卒,凭借单枪匹马七进七出的战绩,一下子镇住了曹营诸多大将。

曹操麾下大将一看刘备麾下名不见经传的赵云都如此厉害,那名声在外的张飞岂不是更强?赵云的战绩不但抬高了自己,也顺便在曹操众将心里抬高了关羽、张飞的身价。


其次,曹操长坂坡上要求生擒赵云的命令还是有损士气的。曹操看上了赵云,就要命令生擒活捉,完全不顾曹营将领的生死。

现在又碰到名气更胜于赵云的张飞,曹操是不是还会有爱才之心,要求众将活捉张飞呢?

在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这一帮武将看来,还是等等曹操亲自过来,下个命令,对于张飞到底要活的要死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出山之后的两把火烧怕了曹军。

诸葛亮出山后,第一把火就是火烧博望坡,烧的夏侯惇、李典、于禁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  

第二次在新野,诸葛亮先火攻,后水淹,水火齐放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

诸葛亮这两把火已经在曹军心里烧出阴影了。原著了也说:

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 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

因为这么多名将,遇到张飞一个人还不敢近前,长时间的等候让曹军士气更加低落;等到曹操到现场,跟左右将军有一次抬高对手打击自家军心:

“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众将本来士气就不高,这下更是降到了谷底,所以张飞三声吼吓死了夏侯杰,吓退了曹操,成就张飞威名。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5

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过五关斩六将。守将闭门不出就是了,关羽又能奈何。为何出城送死,而且五个城都开门送死,而且还送了六颗头,哎!莫非守将都是脑残,或者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事这些笨蛋没听说过吗?

6

是啊,为何我们的三爷能顶住曹操的众多名将呢?张辽、夏侯惇兄弟等人望而却步,这还是曹操自己种下的苦果。

我们都知道,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最多疑的,所以才有了张军师长板桥戏耍曹军的好戏。诸葛亮的空城计反而像是从张飞这学来的。

(《三国演义》中的三爷)

赵云七进七出已经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是曹操爱才才使赵云得以活命。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看到张飞一个人杵在那里,后面尘土飞扬,竟然一动不敢动,是因为不敢吗?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是的,他们被诸葛亮放火烧怕了,也被关羽灌水灌怕了。害怕诸葛亮用计,他们没想到这是张飞自己的计。没想到吧!之前的失败让他们非常拘禁,曹操在战场前沿,更不敢自作主张,谁知道曹操是不是又要活捉张飞,败了算谁的?只得呆立在原地。

张飞的成功还要拜关羽所赐,与关羽有什么关系?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关羽在斩颜良诛文丑之时对曹操说:“我本事就这样而已,我三弟张飞才真的厉害,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真是装了一手好 。曹操把张飞的名字记在衣服上,可以说对关羽的话深信不疑。

众将怕诸葛亮、曹操怕张飞,这仗算是打不起来了。

快撤!

7

话说文聘带一行人先行追到长板桥,见张飞放赵云过桥,独自一人自立桥头,文聘不敢遇近,随后夏侯惇张辽等人赶到为何不打张飞,其实这时是攻打张飞的最好时机,因全是武将,来这几人任何一人都能与张飞战上二三十回合不成问题,一个人不行,几人齐上,夹败张飞不成问题吧。可偏偏来个夏侯惇,他与张飞什么关系,妹夫呀。众人也只好给夏侯惇一个面子,等曹操到来,这曹操一来,见张飞一人挡住去路,他又为何不派人攻打张飞,这就得从吕布和关羽说起,三国里谁都不敢与吕布交手,唯张飞,并且吕布也没战跑过他,又还是张飞一见吕布就连骂开打,其一。其二,千里走单骑时曹操一心想关羽投靠他,称他是天下英雄,关羽说:他哪里能及他义弟,他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曹操当时还吩咐手下,若见张飞众人一定得小心。所曹操当时见张飞威风凛凛,身后尘土飞扬,凝有伏兵,再加上一路追赶赵云时已累得疲惫不堪,可偏在此时,张飞一见曹操就来气了,你这龟儿子,这几天把老子迫得到处跑,老子得出这口恶气。于是,大吼一声:燕人张飞在此,谁敢和我决一死在。他这一吼到不打紧,吓得曹操一将人跌马而死。当时人马乱成一团,根本无法指摔,所曹操才只好下令撤退。

8

有啥费解的,你打仗不看地形的吗…

逻辑文史姨没打过仗,不爱玩策略游戏,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还是很听话的读完了的,以前看到《三国演义》里张飞喝断长坂桥这一章也没啥感觉,但今天题主问起来了,那就说明确实这是个问题,单纯用文字说不清,今天我把图也配上,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首先我们从原文里看一下两军当时的状况。话说赵云救出阿斗后就一路往长坂桥方向走,正好张飞在桥头接应,就让赵云先走,因为当时确实兵力不足,张飞就在桥东树林里让士兵们虚张声势,给人一种有伏兵的感觉。接着曹军来了,当时双方的情况是这样的:

桥的一头是张飞,另一头是曹操、张辽、曹仁、许褚、夏侯惇、夏侯杰等人,也就是说想捉张飞,在不放箭不绕道的情况下只有长坂桥一条路可走。那么这样一来数万曹军想同时过桥就没那么容易了,这长坂桥估计也是年久失修,马如果跑的快点产生共振桥不就塌了。

从常理角度来讲曹操完全也可以找人填河,或者派几个人去探路吧,但张飞的怒吼打乱了曹操的思绪: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这一声吼出来,吼起了曹操万般的思绪,他忽然想到关羽曾和他说张飞斩将比偷菜还随意,所以潜意识里多少对张飞还是有所惧怕的。紧接着张飞又吼一声,把曹操身旁的夏侯杰直接吼死了,这让曹军大惊。

夏侯杰平时就积攒了不少压力,经张飞这么一吼更是血压升高一命呜呼。曹军大乱纷纷逃窜,于是张飞见曹军撤退连忙把长坂桥拆毁。

所以说别管曹军来了多少员高级将领,也不存在他们敢不敢和张飞打,逻辑文史姨认为就是因为地形有限,这么多兵马无法快速的一起通过,再加上张飞的威慑力,曹军也就不去做过多的思考(这是罗贯中安排的,正经打仗早就把张飞射死了)。所以后来张辽反应过来了,但为时已晚,只得搭浮桥继续追击,你别说还真追住了,可惜关二爷带着援军及时抵达,救得皇叔性命。


文/逻辑文史游

所以题主还不如问问为什么长坂桥上曹操不下令射杀张飞呢…

9

这样说吧!

1,先说曹营诸将吧,本来呢,打刘表没什么难处的,可是中间隔了个刘备,刘备手下有个名人诸葛亮,在新野两把大火完胜曹军,逼得曹操亲自出山!想想,这一冲过去,刘备就完了,诸葛亮能不早作安排,所以说实在是上当上怕了,不敢莽撞了!

2,再说,张飞,张飞能不能打,大家可能有没见过的,关羽能打,跟曹操早的见过,晚的也未必见过。可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大家可是有目共睹的吧!而且不仅仅是七进七出,还斩杀大将五十余人啊!曹营这些人都觉得自己能打能杀,可这事谁玩过呀!所以曹军众将对赵云难免有一些畏惧之心了!可到了张飞这,细想一下吧,关张赵,张飞即使不如赵云应该也不会太差吧,赵云惹不起,可一看张飞,得,这位咱也惹不起啊!得,还是等丞相吧!

3,再说曹操,张飞曹操没见过,可关云长的勇猛曹操可是亲眼所见啊,斩颜良诛文丑(估计河北四庭柱的张郃也见过了),当年关云长说过,张飞的本领可不在其下!曹操也是深以为然,并让众将记于袍底。可到这时候了,众将难免会问曹操吧:老大,你说干不干得过呀?曹操说:我看够劲,大家小心,一会看我眼色行事啊!(开个玩笑啊)结果呢,曹军士气立马又一次降下来了,夏侯杰一个倒撞马下,曹操回马,一群文武失去了捉住刘备的大好时机!

10

很好理解,长坂坡之战就是刘备自讨苦吃得来的结果!

★点击右上角【关注】油茶丝语,遇见更多文章和精彩。

★温馨提示:完整阅读本文约需3分钟,欢迎您留言评论!期待您的分享、点赞和鼓励!

读书品史明事理,借古鉴今知兴替。让丝语和您一起走进历史,走近民族、国家以及世界的过去,去品读、去了解、去揭秘那一场场或惊心动魄或平庸肮脏的“曾经”……

本文看点:说起长坂坡之战,很多人一定会想到为了救刘备那个扶不起的儿子——阿斗,在曹操军马中七进七出的赵云,以及独自一人在长坂桥上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军的张飞。

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诸葛亮多次劝说刘备袭取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和向外发展的根基,他都没有听取,而是直接以所谓的义给ou了,最后刘琮投降,荆州成为曹操的囊中之物,自己也被曹操追着满世界地跑,说白了就是刘备自讨苦吃得来的结果。

一,当初如果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袭取荆州,刘氏集团则进可据,退可守,就不至于被曹军打得鸡飞狗走。

在刘氏集团进驻荆州不久,诸葛亮就得出了刘表不是能够“守得住”荆州的主儿的远见卓识,并多次建议和劝说刘备趁机袭取荆州,作为刘氏集团长久可据的立足之地和由此向外的拓展、发展的根基,但是,每次都被刘备以其虚伪的“义”给否决了,以至于刘表死后,刘琮经不起吓,在屁滚尿流的同时乖乖向曹营举起了白旗,使得荆州转眼之间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刘备当时那是个悔啊,心想当初要是听了诸葛亮的建议,将荆州紧紧抓在自己手上,就不至于有被曹操追得抛妻弃子,四处乱跑的今天。好在身边还有赵云和张飞,否则,刘备就真的可能只有兵败身亡一条路,后来就不会有三国鼎立,就没有刘备,没有蜀汉什么事了。

二,这是典型的“主帅无能,累死三军”的现实战例。


刘备的无能首先表现在他的当断不断,自受其乱上。当初陶恭祖对刘备三让徐州而不取,导致刘氏集团丧失一个绝佳的立足之地和发展良机,不得不东躲西藏,投东家奔西家,集体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在荆州的时候,刘备更是不长记性,置诸葛亮累次劝谏于不顾,以至于刘氏集团景山惨败狼狈而逃,让赵云为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得不舍生忘死,在曹军阵营里七进七出,要不是曹操想要活捉,结局可想而知;让张飞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独自屹立长坂桥上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军。

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刘备无能而且听不进劝,最后自讨苦吃得来的结果!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