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三国演义》关羽死后有的人就不想看了为什么?

《三国演义》关羽死后有的人就不想看了为什么?

2020-07-23 17:05阅读(70)

《三国演义》关羽死后有的人就不想看了为什么?:谢邀。的确,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自从关羽死后,后面的故事情节明显有些弱化,不如前面精彩了。这

1

谢邀。

的确,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自从关羽死后,后面的故事情节明显有些弱化,不如前面精彩了。这是因为,

一,蜀国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着力描写的对象。蜀国昭烈皇帝刘备是小说开头出现的第一个主要人物。然后是张飞、关羽。

二,《三国演义》说的是魏蜀吴三国争霸的故事,但是,在三国之中,主线其实就是蜀国的创立,其次才是魏国和吴国。因此,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着墨最多。

三,蜀国丢失荆州,关羽被杀,成为小说三国演义由精彩到无味的一个转折点。荆州没了,西蜀失去了得以依靠的战略要地,顿开了东大门,成为一个漏风的危卵之地,加之紧接着刘备兵败去世,西蜀犹如江河日下,日落西山,国力衰弱。即使有诸葛亮后来的六出祁山,凡是一个稍有头脑的读者都可以看出来,那就是勉强支撑的一个危局,西蜀国已经行将就木,再也无法恢复当初的辉煌了。至于恢复汉家天下的梦想,更是一个泡影了。

因此,关羽死后,三国演义就已经失去了读者的希望所在,后面不好看了。




2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从东汉宫廷内斗开篇。由于汉室逐渐衰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短短几十年里,各个利益集团彼此混战,各路英雄纷纷“出山”,使这一时期的历史如风云变幻,波澜壮阔,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特别是从诸葛亮出山到关羽死前的章节,更是紧扣心弦,异彩纷呈。让人看得热血澎湃,荡气回肠。

关羽剧照

令“刘粉”们最鼓舞的是刘曹关中之战杨修之死的那会儿 ,刘家人马军容齐整,猛将如虎,在军师诸葛亮的英明领导下,打的曹军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连门牙都丢了两个。如果是个舞台,估计会有无数人欢呼,鼓掌,因为喜欢曹操的人确实不多。所以,关羽死后,《三国演义》不想看很正常,首先关羽的死给读者造成的心理冲击还未平复,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考验读者的心理承受极限。

因为急着给二哥办丧事,惹恼了手下,张飞半夜丢了脑袋。可怜一代宿将落得如此结局。但事情远未结束 ,刘备连失二弟,痛彻肺腑,红着眼睛杀了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干儿子刘封。其实刘封罪不至死,无非就是怕将来刘禅管不了他。杀个刘封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只是个干儿子 ,也不是“五虎上将”。但很快刚刚建国没几天的蜀汉就摊上大事了。

赵子龙单骑救主

刘备由于过于悲痛,完全失去了理智,为给两个兄弟报仇,不听众人劝阻,尽发倾国之兵征讨东吴。结果夷陵惨败,七十多万大军(《三国演义》数字)几乎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还牺牲了很多大将,包括“五虎上将”之一的老黄忠。由于赵云接应,刘备总算捡了条老命,逃回白帝城,也没脸回成都,第二年就在白帝城含恨去世了。

经此一劫,蜀汉元气大伤 ,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任凭诸葛亮如何机智,如何“鞠躬尽瘁”,也只能“死而后已”,就是多维持几年而已。所以,关羽死后,蜀汉也就走了下坡路,虽然有局部的小胜,难改衰败没落的大势。当然,这里不是贬低诸葛亮,而是实力与曹魏差距太大了。因此 ,这些章节爱看的人就不太多。特别是诸葛亮死后,剩余部分看的人更少。

赤壁之战

3

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化,关羽死了,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看了,这些人是十足的关羽迷,只喜欢关羽;但是另外一些人还是喜欢接下去看,因为《三国演义》里不只有关羽。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参考价值,虽然《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不同正史《三国志》,《三国演义》虚构成份多,《三国志》真实度高一些。

虽然是演义,但《三国演义》中也有很多真实的历史依据,作者罗贯中为了扬汉抑曹,有意宣扬、美化了蜀汉政权、蜀汉人物,认为是正统。就拿关羽来说,关羽号称关公,美髯公,被后世奉为“武圣”,与“文圣”孔子相提并论,可见关羽的历史地位很高。

关羽在东汉末年,与刘皇叔、张飞桃园三结义,传为美谈,兄弟三人参与征讨黄巾大起义,为东汉朝廷建功,后追随刘备征战天下,为蜀汉政权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关羽武功高强,一把八十一斤重的青龙偃月刀使得惯熟,更兼忠勇无比,是三国时期著名武将,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之首。曹操也是极为欣赏关羽,总想拉拢关羽为其效力,但是关羽眼睛里只有刘备,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温酒斩华雄,何其勇猛,惊动天下各路诸候,从此名声渐涨。关羽为曹操力斩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文丑,更是惊动天下,曹操奏请朝廷封其为“汉寿亭候”,关羽离开曹营过五关斩六将,何其快哉!

关羽镇守荆州,单刀赴会,水淹曹军,活捉曹操手下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极重义气。

关羽不是一般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将,他年轻时熟读《春秋》,懂兵法、知礼义。只是他天生性格高傲,有些不服别人,看不起别人,又刚愎自用,吃了大亏,这也是有真本事人的性格弱点吧!他被自己看不起的孙权手下东吴“吴下阿蒙”吕蒙所斩杀,就是关羽败走麦城,失了荆州,丢了性命的结局,令喜欢他的人感慨万千。

人们喜欢、崇拜关羽是有理由的,他的武功高强、重信义,为人忠勇不二,是千百年来武将最好的代名词,符合人们心中对完美武将的要求标准。后来形成独特的关公文化,人们在庙里、家里点香火供奉、祭祀他,农村现在过春节还贴关羽的门神。

但是,关羽死后,三国故事还在继续,精彩故事、人物照样在书写历史。蜀汉政权中还有刘备、张飞、孔明、赵云等著名历史人物,随便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即使张飞、刘备死了,还有赵云、孔明。

孔明、赵云竭力忠心辅助蜀汉后主刘禅,誓要完成先帝遗愿,进行北伐,统一天下。赵云七十多岁还随孔明北伐,斩杀曹魏大将韩德父子五人,惊动天下,赵云还与年轻气盛的后起之秀姜维战平,并与孔明商讨收降姜维,让蜀汉政权在赵云、孔明死后还能继续维持几十年,功莫大焉,此是后话。

就说赵云,同为武将,也深得刘备、孔明喜欢,也让敌方敬重,害怕。赵云一身是胆,武功高强,丝毫不逊色于关羽,甚至后世人们认为赵云比关羽还要厉害,更完美。赵云同样忠勇无双,又谨慎细致灵活,他征战一生,从无败绩,也从未受过伤,被称为常胜将军,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中,直至七十多岁老了病死。相比关羽,很多人更喜欢赵云。

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先后都去了,留下孔明独撑危局,孔明是文人,讲究军事谋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孔明是三国时期天下奇才,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一生忠于刘备,刘备死后,忠于刘禅,从无二心,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千古丞相的代名词,为万世师表、楷模。孔明的《隆中对》、《出师表》、《八阵图》流芳千古。

见仁见智,无数三国迷最喜欢孔明,认为孔明才是《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应该说,很多人认为看《三国演义》就是看孔明,孔明出场前不精彩,孔明出场后才精彩,孔明死后,《三国演义》也不精彩了,虽然还有姜维在苦苦支撑,但他与孔明不可同日而语。

4

《三国演义》关羽的武功厉害,忠义可嘉,桃园三结义,打遍天下无敌手,刘备白手起家,关羽与张飞功不可没,人们喜欢关羽的忠义品格,认为是忠义的化身,关羽死了,感觉没有看头,小说是反曹尊刘的,认为刘备集团才是喜欢的一方。




5

只是因为他们想把三国的结局留给蜀汉,留给关羽,也留给他们自己!只想记住这个时代的精彩!

关羽,雅号“美髯公”,又称“武圣”,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近乎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他的一生是三国史中的一段传奇,从早年犯事逃离家乡,到刘关张桃园结义后,最终镇守一方,威慑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其锋芒的臆想。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与曹仁进行军事对峙,围攻襄阳,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可此时的孙权背信弃义,不顾“孙刘联盟”的约定,派遣吕蒙、陆逊断其后方。随后在一次交战中,关羽兵败于徐晃,进退两难之际,最终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

一、关羽之死,引起蜀汉“多米洛骨牌效应”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是诸葛亮早早定下的发展策略,而此时的蜀汉也以此作为发展方向。可是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丢掉性命之后,蜀汉就已经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变主动为被动,只能休养生息,也给了曹操喘息和强大自己的时间,从而耽误时局。

关羽的死仿佛就是一根导火线,一发不可收拾。张飞本性脾气暴躁,在听闻二哥身死之后,脾气更甚,时常鞭打帐营士兵,导致帐营士兵不堪忍受,最终被张达、范疆所杀!

为弟报仇,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此役中,老将黄忠也是身中吴将埋伏,被流箭射中,年老血衰而死。至此蜀汉“五虎上将”五去其三!损失不可估量!夷陵之战以蜀汉败北结束,刘备损兵折将退回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亮后,身陨!

所以说关羽之死也算是蜀汉的一个转折点,蜀汉衰落,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蜀迷”们看下去的欲望了。

二、关羽之死,使得多少人英雄梦碎

虽已不在,但江湖中一直有他的传说!桃园结义是江湖路英雄梦的起点!温酒斩华雄尽显青龙偃月刀的锋利!过五关斩六将,一骑飞尘令敌军魂飞丧胆!刮骨疗伤,单刀赴会尽显男儿本色!

关羽一直被刻画成一位忠义仁勇之士,不但身为“五虎将”之首,他的忠义也为后世传承,后世多朝帝皇以他的忠义为教导臣下忠君爱国的榜样。一生为刘备尽忠,孤傲的他不服从任何人,只听从大哥行事,尽显兄弟情义。曹操兵走华容道,他为报恩情,宁愿违抗军令,以身偿命!义字当头,命轻之。

金庸古龙下成长的一代,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江湖梦,都会幻想身处侠义世界,行侠仗义,快意情仇!可是江湖毕竟只在书中,我们不是故事里的主角,而且故事毕竟只是故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如果寄情于关羽,我们可以在中国历史中找到一个自己心中向往的角色,他是活在历史当中的,所以“借壳重生”就可以享受精彩的三国世界了。关羽死了,梦也就碎了、醒了,后面的结局对于我们也就不重要了,后面情节的吸引力自然而然也就淡了。

三、关羽之死,开启平静的后三国时代

关羽死后,刘曹也退出历史舞台,司马氏崛起,东吴打起了酱油,诸葛亮走上漫漫北伐之路……

当我们熟悉的一个个历史人物都不在了,三足鼎立的精彩纷呈也离我们远去了,江湖已趋于平静,除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还在为自己和旧主刘备的梦想在奋力前行,可最终也是死而后已,不尽悲凉。

诸葛亮死后,三国相争的局面基本落幕。在曹魏绝对的实力面前,蜀吴相继被灭亡,实现了三分归晋,天下一统!

关羽之死,就是这段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热血江湖过足了瘾之后,转折点后的三国局面哪里还会有足够的吸引力呢?也就不难理解一部分人会“弃坑”了。

结语

关羽之死,不仅仅是导致人们心中幻想的的英雄梦的破灭,更是成为一个时代开始转变的起点,只不过人们更喜欢的是转变之前!当然也是因为“蜀迷”们看不到一统三国复兴汉室的希望了!不是真的不想看了,只是一切都开始归于平淡了。

6

不是不想看下去,是没有先前有看头了!

关羽死了以后,刘备,曹操相继去世,三国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如张飞,马超,黄忠,张辽,于禁,甘宁,凌统等名将也都相断离世,后起之秀没有以前将领富有传奇色彩,所以故事情节也就沒那么动人,因此大家也就不愿再看下去了。

文学作品的动人之处就是对人物的刻画描写,如夏侯惇啖睛吞目,赵云的百万军取上将首级,吕布勇夺三军,关羽的忠厚与傲气,张飞的耿直与暴燥,曹操的奸诈和生性多疑,刘备的仁厚,孔明的运筹惟幄,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把人物形象,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所以人们都喜欢,对些人物耳熟能详。-至于关羽死后,虽也出现了不少猛将,但都死得快,让读者感到没有嚼劲,所以就不想再看了。@头条历史 @头条圈子 @公众号

7

关羽死后,有些人就不愿意看三国演义了,因为这些人大都有倾向于刘备的思想,希望看刘备及其团队从弱小到鼎盛的这一过程,历经许多的坎坷和磨难,走向胜利,成为一方霸主,与魏吴抗衡,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也是比较拥护刘备的,并且把曹操,孙权写成大奸大恶之人。关羽死后,刘备集团逐渐走向衰弱,最终失败,给人心里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8

比如你看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重量级主角死了,你还有看下去的兴头吗?

《三国演义》里,关羽就是这么一个重量级主角。

《三国演义》是一场浩大的群戏舞台,这里面,在不同时期,各有重要程度不同的主角。

前期,重量级主角是刘关张和曹操吕布。

中期,重量级主角除了刘关张又增加了诸葛亮周瑜。

后期,重量级主角除了刘关张诸葛亮,增加了司马懿姜维。

刘关张都是特别有魅力的人物,特别是关羽,是忠义双全,让人非常喜爱。

一个令读者、观众从一开始就非常喜爱的角色,突然从舞台上消失了,观众读者会怅然若失吧,因为后边的人物里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一个忠义双全的极富人格魅力的人物了,观众会非常失落。就像吃惯了山珍海味,也就对家常便饭提不起胃口了。

再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死了,感情受不了,接受不了,没心情再往下看了。

对我来说,关羽的死是怅然若失的,然而,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诸葛亮,关羽死后,还有诸葛亮撑着,诸葛亮的事迹也足够精彩。

直到诸葛亮在五丈原终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离开了这个舞台,我才不再往下看,我才感觉到无尽的空虚,无尽的失落,我觉得,后面的再也不会有什么滋味了。

这和看电视是一样的,看《少帅》,李雪健老师演的老帅死后,我也就没兴致往下看了。

9

这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虽以三国为名,实际上全书始终贯彻着“尊刘抑曹”的思想,也就是蜀汉是正统,刘关张三兄弟自然也就是全书的主角。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前,刘备的经历也是十分坎坷,几经起伏,但总体势力是上升阶段,且三兄弟始终不离不弃,越挫越勇,发奋创业也十分感人。关羽死之前是刘备蜀汉势力的巅峰,但关羽死后,荆州也跟着失陷,紧接着张飞也死了,后来刘备更是在夷陵大败,忧愤而死,蜀汉势力急转而下。

《三国演义》在前期一直都在为刘备酝酿“匡扶汉室”的雄才伟略,但随着关羽的死,一切都化作了泡影,张飞刘备退场后,等于主角全死了,简直就是一个大悲剧结尾,让人十分惋惜。后面虽有诸葛亮的精彩表现,但依旧是个注定的悲剧。

总结下来《三国演义》关羽死之前,剧情比较精彩,振奋人心,关羽死之后剧情依然十分精彩,但剧情比较压抑,所以会有人觉得关于死后就没意思、没希望、没激情了,所以也就不看了。

10

有句老话说: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太重权谋少年读了来容易丧失激情,水浒热血太足老年读来容易失去平和。

在我看来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具体还要细分两部小说的节点前后的篇章来理解。应该为:少年不读关羽战死之后的三国,此后再无英雄只剩权谋;老年不读石碣排位之前的水浒,此前只有冲动毫无智慧。

所以说哪些关羽死后不再看的读者都是心Z中住着少年心的!!!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