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历史上的今天,赤壁之战,您了解这次战役吗?

历史上的今天,赤壁之战,您了解这次战役吗?

2020-07-22 22:00阅读(63)

历史上的今天,赤壁之战,您了解这次战役吗?: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下一步他打算进军南方,消灭驻守在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从而统一全国。公元208年

1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下一步他打算进军南方,消灭驻守在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从而统一全国。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直逼荆州,这时候刘表刚死,次子刘琮即位。刘琮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暗地里已经投降曹操。这时驻守新野的刘备见曹操军队来势凶猛,恐抵挡不住,就匆匆忙忙地向江陵退却。

江陵是军事重镇,也是兵力和物资重要补给地,曹操和刘备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双方都是为了争夺这个地方而日夜兼程。在长坂坡曹操赶上了刘备并且打败了刘备,占领了江陵。刘备无路可走,就从小道跑到夏口,与刘表的长子刘琦会和,兵力加起来只有两万人马。

在夏口,刘备遇到正在等待他孙权的谋士鲁肃。原来得知曹操南下、刘表去世的消息后,就接受鲁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的建议,并派鲁肃以吊唁刘表为名和刘备取得联系。鲁肃在夏口和刘备说明自己的来意,希望孙、刘两家能联合起来抗击曹操。这也很符合诸葛亮在隆中同刘备所讲的对策,所以刘备马上派诸葛亮同鲁肃前往柴桑,面见孙权商讨联盟破曹的计策。

孙权见到诸葛亮后,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诸葛亮也被孙权的气度折服,两个人谈得很投机。孙权向诸葛亮请教眼前形势,诸葛亮就说:“现在天下大乱,曹操占据北方,而邑有吞并天下的之势,真是志向相同啊!”诸葛亮一句话就把孙、刘拉到共同抗曹的立场上。但他对孙权的决心还有怀疑,就说:“曹操占领了荆州,名声震及四海,现在他顺江而下,直逼江东。将军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做出决断:如果能以您吴、越的力量与曹军抗衡的话,你就及早与曹操断绝关系;如果您估计无力与曹操抗衡,为什么不及早投降曹操呢,还可以苟且偷生呢?像现在这样,你表面上服从曹操,可内心却犹豫不决,在紧要关头做不出决断,灾难可就要来了。”

孙权听了这话就有些不是心思,心想这分明是黑我。这时诸葛亮又说道:“刘豫州是汉朝的宗室,才能是他人无法比及的,许多人都羡慕他,归顺他。如果他抗操不能成功,那也是天命;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的。”

诸葛亮是用激将法,激励孙权做出决断。孙权果然被激起性子,猛地站起来说:“我也不是甘受摆布的人,我不能拿着整个江东十万士兵,受人家控制!我的主意已定!不和刘豫州联合,就无法与曹操抗衡。”诸葛亮为了解除孙权的顾虑,就说:“刘豫州虽然刚打了败仗,但是他仍有精兵两万。曹操虽然兵马多,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更何况他们都是北方人,已到强弩之末势。再加上曹操刚刚占领荆州,人心不服,那里的人都是向着刘氏的。将军你想一想,只要我们两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败曹操。那时曹操退回北方,荆州、东吴势力就会发展壮大,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正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人送来恐吓信,说他率领80万军队讨伐江东,要同孙权一较高低。心中的语气非常傲慢,吓得吴军众谋士脸色俱变。东吴威望最高的张昭就说:“如今曹操打着皇帝的名义征战,如果拒绝,则有些名不正、名不顺。尽管我们依据长江之险,但曹操已占有荆州,拥有大量的战舰和水军,恐怕我们的长江之险也是无用。”许多谋士都是依言附和,就是主张投降。

孙权不高兴地站起来,鲁肃忙上前说道:“您千万不要听张昭的泄气话,他们的话对您很不利,应该赶快请都督周瑜来主持军务,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这个时候周瑜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得到孙权的命令,连夜赶回柴桑。他听了文武官员的意见,就对孙权说:“我们占据江东数千里,兵精粮足,怎么能将这些拱手送给他人,怎么能向曹操称臣呢?”周瑜看着众人又说道:“其实,曹军最多不过20万,且现在又是天寒地冻的时节,他们缺乏草料。北方将士到南方水土不服,疾病就要流行。这正是他们致命弱点,请拨给我几万精兵,开赴夏口,击败曹操。”

孙权被周瑜的话所感动,拔出佩刀,一刀砍下案桌的一角,严厉地说:“今后如有人再提投降曹操,就和这张桌子一样。”第二天,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三万兵马,与刘备的水军会和,在长江南岸的赤壁,跟北岸曹操的军队隔江对峙,一场大仗即将爆发。

这时的曹军正流行一种传染病,许多士兵都生了病;没有生病的士兵也因晕船呕吐不止,失去战斗能力。有人就献计用铁索把船连起来,铺上木板,北方士兵走在上面就平稳安全了不少。不过这样就潜藏了一个致命风险。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东吴老臣黄盖派人送给曹操一封投降书,说自己看出东吴无力抗拒势力强大的曹军,只有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周瑜和鲁肃硬要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他在信中表示实心实意归顺曹操。这时的曹操内心非常傲慢,没有把东吴军力当回事儿,所以就相信了黄盖信中说的话,就和黄盖约定了投降日期和暗号。

此时东吴大营内,黄盖对周瑜说:“目前敌人力量雄厚,而我们只有三万人,不能打持久战,现在曹军把战舰用铁索连接,我们可以用火攻的办法,烧毁他们的战船。”周瑜犹豫着点头,说出自己的担心。因为是冬季,西北风多,搞不好就会烧到自己的战船。鲁肃知道诸葛亮通晓天文,就把他请过来,最后诸葛亮和周瑜商定冬至那天发起进攻,因为那天是东南风。

曹操接到黄盖冬至日率领粮船来投降的信,规定船头有青龙旗的就是投降信号。冬至这天,天色渐晚时刮起东南风,不一会江面上就出现一列帆船,帆船迅速向北方驶去,船头插着牙形青龙旗,曹操看到不禁达喜,说道:“黄盖一来,我就大功告成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黄盖的船上装的不是粮草,而是浇上油的干草,外面盖着油布。船离曹军水寨有两里远的距离时,黄盖回头看到南岸周瑜已做好准备,只等他这里点火,就率领船队压过江去,这时刘备也在樊口准备同时进兵。黄盖一声令下,水手们点燃火船,船队像一条火龙漂向曹军水寨。同时黄盖率领水手们跳上小艇,纷纷拔出武器,冲向曹营。

曹操的战船无法移动,士兵们望着十条火龙,吓得魂不附体,纷纷躲避逃跑。这时十条火龙,已将曹军战船一只只引燃,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曹军大乱,被烧死、踏死、挤落江的不计其数。周瑜和刘备的战船也乘势急驶过江,与曹军混战在一起。

黄盖的十几只小船迅速逼近曹营,一面放火箭,一面寻机杀敌。黄盖的小船直奔曹操的帅船,果然看到曹操正踏上一条小船准备逃跑,他举起手中刀,高喊道:“曹操,哪里逃,黄盖来了!”

曹操已经跳进张辽营救他的小船,头也不回,逃命而去。张辽张弓搭箭,一箭射中黄盖肩膀。黄盖翻身落水,被赶来的老将韩当救起。曹操带领几千残兵败将,摆脱孙、刘联军水路、陆路追击,由陆路逃回许昌,从此在无力量向南进军。

赤壁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事实上这场战役的胜利,曹军内部的疫情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双方力量悬殊,否则孙、刘联军即使胜利,也是惨胜。

2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的今天,赤壁之战,您了解这次战役吗?

(刘备)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不知道!

要回答这个问题难度很大!

因为赤壁之战,人们太熟悉了!

讲些人们熟悉的事情,不但没有人看,还让人厌恶!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山野老人沉思了很久,决定说说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总结!

综合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认识:

曹操失败于对东南的气候缺乏了解,被孙刘一把火烧走了!

曹操失败于对东南地理位置的了解,是被血吸虫打败的!

对此,曹操、周瑜都有总结。

曹操评价赤壁之战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周瑜也早有总结:“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就不作赘述了!

山野老人认为以上说法,都强调客观,浮在表面,没有解释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的根本原因!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伟人说过,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是人不是物。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曹操,曹操犯了三大错误!

一,战前,曹操犹豫不决。

(曹操)

官渡之战结束,曹操平定北方后,曹操准备出兵江南,收拾刘表。

曹操带兵出发后,收到袁绍儿子袁谭请求投降的来信,为此曹操是收拾袁谭,还是继续出征江南,对此犹豫不决。

荀彧与荀攸主张先对付袁谭,然后再出兵江南收拾刘表。

曹操的其他谋臣认为继续出征江南,收拾刘表。

通过荀彧与荀攸的反复劝谏,曹操决定采纳荀彧与荀攸的建议,先停下来收拾袁谭。

犹豫不决的好处是停下来,很好地处理了袁谭与袁尚兄弟俩;坏处是错过了出征江南的大好战机。

如果曹操按既定时间出发征战刘表,正好是冬季。

冬季赶到江南与刘表开战,一是长江是枯水季节,二是血吸虫也处于冬眠状态,这对曹操有利。

可是曹操由于与袁谭、袁尚开战,最后拖延到第二年的七月。

这时,正赶上江南雨季与血吸虫爆发期,这对曹操不利。

所以,裴松之总结说,曹操失败是天意,是运数不济!

二,战时,曹操目标不明。

(孙权)

曹操征战江南,主要是冲着刘表而去,结果刘表死了,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害怕,投降了曹操。

胜利来得太突然,让曹操变得十分骄狂!

曹操带着二十万大军,到了江南,没有了目标,怎么办呢?

曹操写信给孙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本意只想威胁、吓唬孙权,或是搂草打兔子,捡过便宜,没有想到促成了孙刘联盟,让自己落荒而逃!

三,骄狂,促成孙刘联盟。

对于孙刘联盟的形成,错在曹操,是曹操自己促成了孙刘联盟。

正常情况下,曹操是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而且曹操对于这种情况有过多次经验。

曹操在来江南之前,就遇到这样的情况。

袁谭、袁尚兄弟俩正在争夺冀州。

曹操接到袁谭的投降信息,有人主张不接受袁谭投降,应该趁他们兄弟俩开战之机消灭袁谭。

荀攸批评说:“这是最愚蠢的办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接受愿袁谭投降,然后让他们兄弟俩去争夺冀州,让他们兄弟俩互相厮杀。如果我们不接受袁谭的投降,就会逼迫袁谭与袁尚联合,反过来对付我们!”

曹操对荀攸的计谋当然是心领神会,因为当年曹操出征北方乌丸就是这样对付袁尚与袁熙的。

袁尚与袁熙兄弟俩逃到辽东太守公孙康那里,曹操的手下主张乘胜追杀袁尚与袁熙。

曹操说,不需要再麻烦你们诸位了,到时公孙康会送袁尚、袁熙的首级过来。

曹操手下问曹操为什么会这样?

曹操说:“如果我们紧追不舍,相反会促成他们的联合;如果我们不追杀了,公孙康反而担心袁尚、袁熙兄弟俩会夺取他的地盘。为了防止袁尚与袁熙兄弟俩,公孙康一定会杀了这兄弟俩。”

后来袁尚与袁熙真的受到公孙康的迫害。

赤壁之战时的孙权与刘备就是这样。

如果曹操占领荆州后按兵不动,刘备本来就无处藏身,孙权也不会接纳刘备,给刘备藏身的地方。

如果刘备赖在孙权的地盘不走,孙权自然会对刘备采取措施。

可惜,曹操有点性急,促成了两个本应是仇人的人结成了联盟,最后把自己害了!

3

“赤壁之战”位于中国湖北省,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赤壁是我国古代唯一保存尚好的著名战役古战场。现在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主要景点有(摩崖石刻),(拜风台),(凤雏庵),(翼江亭)等。“赤壁”这俩个字据说当年周瑜见岩壁火光冲天,变成赤红,胸中有感,命人刻在矶头临江悬岩上。

公元208年发生“赤壁之战”当时曹操打败袁绍,灭了刘表,统一了北方,领80万精兵向南方孙权进兵好一统天下。这时的实力微弱的刘备受命诸葛亮联合孙权江东势力以长江为天堑对抗曹操。这时俩方谋士,诸葛亮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周瑜的反间计“蒋干盗书”,“苦肉计”“连环计”最后和诸葛亮达成共识,用火攻。孙权这边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曹操发动攻击,以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80万大军。“赤壁之战”的结果是,曹操失去了短时间统一中国的机会,而孙刘俩方借此壮大各自实力,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回顾这段历史,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令人无限感慨。

4

赤壁之战的故事主要内容:

诸葛亮辅佐刘备实施夺取荆州计划时,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杀奔荆州而来。八月,刘表被惊吓而病死,刘表的次子刘琼背着刘备暗中投降曹操。刘备得知曹操南下,已措手不及,在向南逃跑的过程中,又被曹操打败,只好退到夏口(今武汉),与刘表的长子刘琦合兵一处。

在曹操南下之前,孙权就移军柴桑(令江西九江市西南),亲率三万兵马,准备抢先发动争夺荆州的战役。孙权是孙策的弟弟。建安五年孙策死后,孙权依靠张昭、周瑜、鲁肃等人,招贤纳士,励精图治,占有江东六郡,力量越来越强大。

这时候,孙权听说刘表病死,荆州形势发生变化,忙找来鲁肃,商讨对策。鲁肃对孙权说:“荆州内部矛盾重重,刘表一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琼一向不和,军中诸将分为两派,各自拥护一方。刘备是当今英雄,与曹操势不两立,现寄居荆州,而又不被刘表所重用。

若刘备能和荆州同心协力,就应当支持他,与他结为盟好;如果他不能与荆州同心协力,就应当相机行事,另想办法。请让我出使荆州,以吊丧为名,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旧部,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如不速往,恐怕会被曹操抢在前面。”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立即派他前往荆州。

鲁肃刚到夏口,就听说曹操已率军南下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当他赶到南郡(治江陵)时,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打败,鲁肃亲赴前线,在长坂与刘备相会,就劝刘备与东吴联合,共拒曹操。诸葛亮也请求刘备,让他出使江东,说服孙权,共同抵抗曹操,于是诸葛亮和鲁肃一起来到柴桑。

曹操占领江陵后,给孙权下了战书,说他要亲率八十万大军,在江东与孙权决一雌雄。这一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碟,实际上是告诉孙权,除了投降,别无出路。孙权将挑战书展示给大臣看时,江东群臣被曹操的声势所震慑,以长史张昭为首的文臣,认为曹操打着天子的旗号,兵马强壮,又有荆州水军相助,声势浩大,锐气正盛,不可抵挡,力主投降。一时主和之声,笼罩着柴桑行营。弄得孙权也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关系着东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鲁肃力排众议,挺身而出,他借孙权外出更衣之机,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鲁肃的意图,便握着他的手说:“子敬(鲁肃字)还有什么话要说吗?”于是鲁肃从孙权个人利害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劝孙权早定抗曹大计说:

“我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为了误害将军,不足以和他们商量大事。如今我鲁肃可以投降,而将军就不可以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投降曹操,曹操可以把我送还家乡,根据我的名声地位,仍然可以当官,有车可坐,有随员跟从,可以交朋结友,弄得好还可以升为太守。将军如果投降曹操,会有什么结果呢?我希望将军早定大计,不要听从主和的议论。”

孙权听后叹息说:“主和之议,使我大失所望。子敬之言,为我廓清迷雾,促成我速定抗曹大计,正合我意,这是老天爷把您赐给我呀!”

诸葛亮见到孙权,也针对孙权观望不定的态度,分析有利形势,力主抗曹。诸葛亮对孙权说:“自天下大乱以来,将军起兵占据了江东,刘豫州(刘备)也在汉水以南招集人马,准备和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统一了北方,接着又夺取了荆州,威震四方。

刘豫州无力和他杭衡,所以逃到夏口。将军您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能用江东兵力抵抗曹操,就应该立即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抵抗,就放下武器,趁早投降。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曹操,而内心却犹豫不决,在这紧急关头不能当机立断,那可要大祸临头了。”

孙权听了很不高兴,马上反唇相讥说:“既然这样,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趁势接着说:“刘将军是汉室后代,英才盖世,天下士人都仰慕他,就像江河之水归大海一样,如果事业不成,这是天意,怎能拜倒在曹操脚下?”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反复陈,很激动地一说:“我不能拿东吴的土地和十万人马,受他人控制!我抗曹的决心已经一下定了。现在除了刘豫州,再也没有别人能和曹操杭衡了。”

孙权虽然下定了抗曹决心,但他感到曹操兵多将广,而刘备又刚刚打了败仗,对能否和他联合抗曹产生一了怀疑,一于是问诸葛亮:“刘豫州刚被曹操打败,他有力量抗拒曹操吗?”

诸葛亮为了解除孙权的顾虑,最后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指出孙刘联合,必能打败曹军,最终要形成三足鼎一立的局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战败,但现在重新汇集的兵士加上关羽的精锐水军还有一万多人,刘琦集合江夏的兵力也不下万人。

曹操兵马虽多,但从北方远道而来,经过长途跋涉,本来就很疲劳,在追击刘豫州时,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这就好比强弩射出去的箭,到了尽头,连一层薄薄的绸子也穿不透了,还有什么力量呢?所以兵法上忌讳这样做,认为这样就是最善战的将军也一定会遭到挫败。

况且曹军都是北方人,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荆州的士兵投降曹操,是被形势所逼迫,并不是真心为他效力。如果将军能派几员猛将,率领数万精兵,与刘豫州同心协力,必能打败曹军!曹操兵败后必然北逃,这样孙刘两家的力量就会增强,三足鼎立的形势就形成了。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诸葛亮的精辟分析,不仅使孙权心悦诚服,精神振奋,也有力地批驳了主降派的种种谬论,得到了主战派的支持,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当时周瑜尚在都阳(今江西波阳)训练水军。鲁肃建议立即派人召回周瑜,孙权同意后,把周瑜从那阳召回。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周瑜的主张和孙权、鲁肃、诸葛亮完全一样。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针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观点,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出发,有理有据地驳斥说:“张长史的意见我不能同意。曹操表面上打着汉朝的旗号,实际上心怀不轨。孙将军雄才大略,占据江东数千里的地方,兵精粮足,英雄之士乐于报效,应当横行天下,为汉朝除奸,消灭祸害。曹操自来送死,难道还能去迎接他吗?

我为将军已经筹画好了,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后方并不安定,关西的马超、韩遂是曹操的后患。况且曹操舍弃鞍马,依仗舟船,和东吴来较量,这不是中原人的长处。现在天寒地冻,军马没有草料,士兵不服水土,必然发生疾病,这是用兵的忌讳。而曹操冒然而来,正是打败他的好时机。请将军给我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击败曹操。”周瑜的慷慨陈词和精辟分析,使在场的人都受到极大鼓舞。

周瑜的豪言壮语,也激励了孙权。他站起身来大声说:“曹操老贼想废除汉室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害怕袁绍、袁术、昌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他们都己经被消灭,只有我还在,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公瑾(周瑜字).和我的意见完全一致。”为了表示抗曹的决心,就情不自禁地拔出宝剑,向前面的几案上砍去,并厉声说:“谁再说投降曹操,就和这几案一样下场!”

孙权调拨三万精兵,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同二人制定作战方针,大军开赴前线,与刘备的军队会合后,进驻赤壁(今湖北蒲析县西)。

曹操率军自江陵顺流而下,舶舫(战船)千里,放旗蔽空,声势十分浩大。曹操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打败孙权不成问题。可是他那二十多万军队,多是北方士兵,长于陆战,不习水战。再加上远道而来,不服水土,生病的很多。一其中七八万水军,是刚刚投降过来的荆州军队,他们尚存疑惧,人心不安,尽管曹操善一于用兵,但战前形势对他十分不利。

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刚一接触,便被打败,只好退往江北,隔江与孙刘联军相峙。曹操为克服不习水战的弱点,下令把战船用铁索连锁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不仅解决了船只颠簸的间题,又利于军队在船上往来行动。这样,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违背了水军作战的基本常识,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机会。

来揭秘吧据悉一天,周瑜和众将领正隔江观望曹操的连环船。身经百战的老将黄盖,敏锐地发现连环船的致命弱点,便向周瑜献计说:“现在敌众我寡,很难和敌军长久相持。但曹操的船队是首尾相连在一起的,可以采用火攻的战术,把敌人消灭。”

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后,一方面积极准备实施火攻的部署,另一方面让黄盖出面写了一封假投降的信,并约定投降日期,以麻痹曹操。一切做好准备之后,只要东南风一起,就可以实施火攻了。可以说,万一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隆冬季节,一般多刮北风。可是到了冬至那天,天气突然转暖,东南风劲吹,江水咆哮,浊浪滔天,周瑜等将领见此情景,激动万分。江东将士个个摩拳擦掌,人人精神振奋,决战时刻终于到来。

时至夜晚,黄盖率领十几艘蒙冲斗舰,里面装满灌了油的干柴枯草,还有大量硫磺烟硝之类的引火之物,外面围着布幢,插上青龙牙旗,乘风破浪,向曹军水寨疾驰而去。黄盖高举火炬,看见距曹营不远,让将士大声呐喊:“黄盖前来投降了!”

曹军被黄盖的诈降所迷惑,以为黄盖真的来投降了,都伸着脖子观望。正当曹军将士兴高采烈之时,黄盖指挥各舰同时燃起火来,迅速向曹操的水军船舰冲去。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火烈风猛,霎时,曹军船舰就被延烧起来,烈焰冲天,那些战船因被铁索连锁,仓促间无法拆开,曹操水寨化为一片火海,士兵们被烧死、淹死、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曹军在岸上的营寨也被延烧着火。

周瑜见对岸起火,知道黄盖已经得手,立即发布命令,孙、刘联军分水陆两路乘胜进击。曹军兵败如山倒,被杀得丢盔弃甲,人仰马翻,死伤了一大半。曹操带领残兵败将,从旱路撤退。

赤壁一战,曹操的水军全部覆灭,陆军元气大伤,他退回北方后,势力局限北部中国,再也无力南下了。

赤壁之战的作用与意义

赤壁之战,它的作用在于: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之前,全国的割据势力已经所剩不多,实力不强大多的已被消灭。赤壁之战之后,曹魏损失过大,一时无力南顾,给南方孙刘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刘备巩固了自己对于荆州的占领,又利用这一段南北相对平静的时期攻占了长沙、零陵等四郡,自己的实力大为增强,这为以后攻占西川奠定了基础。北方对东吴的压力一下减轻了下来,东吴的疆域也稳定下来,经过赤壁之战,使曹、刘、孙的实力更加接进,所以说这使天下三分的局势初步形成。



5

公元208年,基本统一了北方的曹大丞相率兵40万左右号称80万一路从南阳而来意欲扫平宇内。继之,寄居荆州刘表一小县新野的刘备望风而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中途刘备虽有抵抗,如诸葛火烧博望坡,张飞怒遏长板桥,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但终无济于事,在刘表荆州投降后,曹公便直驱长江北岸,屯兵于乌林,与对岸的孙吴周瑜对峙。于是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就这样揭开了序幕。

三国演义中描述了战役运筹当中的许多精彩故事: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蒋干盗书—庞统献连环—周瑜打黄盖等等,环环相扣动人心弦而终一把火烧了北岸曹营,曹公落荒而逃。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过度喧染的是诸葛亮的高明,孙吴周瑜鲁肃反倒是配角。实际只要稍加分析就会知道,刘备如此狼狈逃窜于夏口(今天的武汉)投奔刘琦那有什么战力,不然赶跑了曹公也不至于说刘备是借居荆州而使东吴多次索讨,既然诸葛于赤壁之战中功劳很大尽可与东吴直接论功行赏名正言顺获得荆州,而实际分明中乘战乱刘备窃取荆州。说实话,赤壁之战中分明就是周瑜的计谋与运筹,周瑜是真英雄。

然而,反观历史,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一个历史的错误,严格来说周瑜是个罪人,他阻碍了中国的统一进程,后使司马家族夺了华夏政权,导致了五胡乱华之中华近300年的悲伤。


6

赤壁之战不是冬天吗?怎么会是这个时候,这时候东南风很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