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

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

2020-07-21 04:18阅读(78)

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让我们脑洞大开,去想象吧。:这不是换谁守的问题,虽然荆州是在关羽手上丢失不假,但即使换了诸

1

这不是换谁守的问题,虽然荆州是在关羽手上丢失不假,但即使换了诸葛亮和赵云来守,短时间内是不会丢。

但长此以往,荆州总有一天会丢失,蜀汉也无法统一三国,根源就是因为蜀汉实力太弱!具体原因如下。

前言:

荆州为何会丢?还不是因为关羽在前线与曹魏作战时,后面被东吴吕蒙偷袭了荆州?而吕蒙等人之所以能够偷袭荆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蜀汉实力太弱。

哪怕当时已经是蜀汉实力的鼎盛时期,其所拥有的兵力也根本不足以应付关羽在与曹魏作战的同时镇守荆州多郡。甚至连后来的荆州丢失,关羽败走麦城而身死时,在汉中的刘备以及各地的大将都根本无法前来救援。

距离荆州远是不假,但也不否认当时的蜀汉兵力确实不足以镇守其偌大的地盘。如果当时的关羽在前线与曹魏作战时,荆州能够有赵云等任何一位大将镇守,估计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问题:换将镇守能否统一三国

一、蜀汉实力太弱,曹操、孙权等人不会坐等刘备等人做大做强,反而会趁其根基未稳而削弱蜀汉实力。

五虎大将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俘身死时,正值蜀汉实力的巅峰时期,当时蜀汉的地盘不仅有荆州四郡,还同时拥有整个益州和汉中等地。

如果仅仅以地盘大小而言,此时的蜀汉地盘是已经隐隐超过东吴孙权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已经拥有地盘底蕴的蜀汉,依靠其人口稠密的荆州,只要安静发展几年,实力势必会蹭蹭蹭的往上涨。

然而东吴和曹魏并没有给蜀汉这个时间和机会。在当时的关羽进攻樊城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连远在洛阳的曹操都要考虑是否要迁都暂避关羽锋芒,然而其属下谋士却建议曹操直接联合东吴对抗蜀汉。

而后面才有了东吴孙权派遣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致使最后关羽身死的情况出现。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在看到关羽如此威猛的情况下,曹操和孙权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最后才联合起来对抗蜀汉。

所以东吴与曹魏是不可能给蜀汉这么多时间发展的,因此在短时间内荆州就丢失,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也身死。

由此可见,在实力弱小的情况下,荆州和西川不是换谁镇守的问题,实力的差距是无法短时间内弥补的,能够短时间内守住地盘都不错了,还想统一三国?

二、以蜀汉当时的实力,诸葛亮等人守荆州刘备守西川仅仅是权宜之计,实力不够只能短时间内守住地盘,统一三国已经是痴心妄想。

荆州的丢失虽然是因为吕蒙偷袭,但却也反映出蜀汉实力的不足(也有叛将投敌的原因)所以对于问题所设想的让诸葛亮和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和庞统守西川,虽然是可以,但蜀汉版图的其它地方呢?又让谁守?

蜀汉之所以只让关羽一个人守这么重要的荆州,是因为实在找不出其它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来镇守。而且兵力也不足,如果让诸葛亮和赵云等人前来,短时间是不会出现问题,但久了,其它地方没人镇守的问题也会显现出来。

届时蜀汉各将领就得来回奔波疲于奔命的往返各地镇守,最后蜀汉依旧是守不住其偌大的版图,毕竟仅仅是荆州就被东吴和曹魏一直盯着,更何况还有汉中等地。

因此以当时蜀汉的实力,只能勉强守住其偌大的地盘,而且还是在东吴和曹魏相安无事当时前提下才能守住,一旦两方联合起来,蜀汉就悬了,如荆州丢失关羽身死就是如此。

至于想要凭借换将镇守各地以此来统一中原,那就真的是痴心妄想了,勉强自保都不错了。

结语:

蜀汉当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地盘太大、实力不足,而想要统一三国这根本就不是换将镇守各地就能够实现的。

如果能够让蜀汉在巅峰时期安静发展个二十年,倒还有可能,然而蜀汉巅峰时期却只有几年,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统一三国。

参考资料:

《三国志》

2

您还别说,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和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和庞统守益州这种可能性还真有!

我们假设啊,如果庞统不死,益州被刘备占据后,就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蜀汉下一步的发展战略问题。

庞统和诸葛亮的战略区别

在这一个问题上,庞统和诸葛亮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按照庞统的战略思路,应该是放弃荆州,集中兵力来攻取凉州,然后以凉州的精兵良马来武装自己与曹操抗衡;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非常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占据荆益二州后,如果天下有变,则刘备出秦川,另派一上将出襄樊来与曹操争夺天下。

既然两位军师的观点截然不同,那么,究竟如何处理荆州问题呢?

庞统视荆州为包袱,而诸葛亮视荆州为重中之重,而以刘备的经历来看,想叫他放弃荆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哪怕他在心里认同庞统的观点。所以说,如果庞统不死,刘备很有可能把诸葛亮派到荆州镇守,但是刘备却不能把关羽调到益州。

这其中的原因有二:

其一、关羽是刘备最信任之人,哪怕刘备再信任诸葛亮,他也不会把诸葛亮一个人放在荆州,因为,荆州毕竟是诸葛亮的主场,他在那里有着无数的资源可以利用。为了防范于未然,刘备必须要在诸葛亮身边放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

其二、荆州六郡之地,水网纵横,尤其是最重要的南郡,被汉水和长江环绕,正是水军的用武之地。而关羽在荆州水军建立始,就是水军的领导人,或者说是荆州水军的创始人,这也是刘备攻取益州时,派关羽镇守荆州的原因。因此,刘备是不会把关羽这员蜀汉集团中最擅长水战的将领调到益州的。

蜀汉北伐的战略部署

笔者揣测,如果庞统不死,蜀汉集团最有可能的战略布局是这样的。

其一、蜀汉设立两个政治中心,一个在荆州,由诸葛亮和关羽主持,黄忠如果不是在汉中之战后次年病死,或许刘备会把黄忠派往荆州加强军事力量。

其二、另一个政治中心在益州,由刘备和庞统主持。派马超、张飞、赵云攻占凉州,利用凉州的精兵良马武装自己,然后北伐。

至于北伐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在襄樊方向还是关中方向,这要视情况而定。笔者认为,《隆中对》哪里都好,就是在出兵北伐主攻方向的选择上似乎有些问题。

相对于出兵秦川,占据关中,从襄樊地区北伐更能够直接触动曹操的神经。而出兵关中,即使攻占了长安,可无论是从崤函古道出潼关或者走蓝田出武关,都是道路崎岖难行,敌军随时随地可以设伏。而且,大部队在山区展不开,会限制蜀汉军队中由凉州兵马组成的西凉铁骑的发挥。

而出兵襄樊则不同,过了樊城就是南阳,前面就是一马平川,向北可以直取洛阳,向东可以走叶县趋许昌,进入曹操的腹地。如果东吴此时能够配合的话,从合肥方面出兵牵制曹军,那战略形势无疑对蜀汉最为有利。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庞统不死,蜀汉北伐最佳方案应该是从襄樊北伐作为主要攻击方向,出秦川走关中一线应作为次要攻击方向。

在北伐之时,刘备应该出川亲自主持,赵云为先锋,关羽为中军,诸葛亮为军师,马良在后方坐镇;关中一线,庞统主持,率领张飞和马超出秦川攻击长安。再联合东吴,许以灭曹之后平分天下,让他出兵合肥牵制曹军,如此一来,还真的有可能改变三国局势。

曹操见出现了这种局面,只得迁都,把汉献帝迁往邺城。如此一来,长安必定守不住,庞统率军出关中和刘备在洛阳会师,然后整军攻击邺城。

孙权攻占了合肥,占领了淮南之地,势力大增,也害怕刘备在消灭曹操后来攻击自己,决定不再对曹操采取攻击,而是消化淮南之地。刘备见孙权不再进攻,也怕荆州有失,于是派诸葛亮回荆州镇守。

结论

如果出现这种局势,三国的疆域将重新划分,蜀汉占据了凉州、益州、雍州、荆州、司州、豫州半部;东吴占据了原来曹操的扬州、豫州半部,前锋直指徐州;曹操退守北方,占据徐州、兖州、并州、冀州、青州、幽州。假以时日,刘备统一三国,重兴大汉的局面或许真的会出现。

3

这个设想可算得上很有见地,可以扬长避短,知人善任。要知道三足鼎立,危机四伏,战略上不容有闪失,一旦大错铸成,危害的将是整个国家利益。蜀汉两次战略失误,导致再衰三竭,也为早亡埋下禍根。若使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可保荊州无虞。桃园三兄弟守益州及汉中也不会有失。可以终这代人一生长期成鼎足之势,若是统一天下终是难以达到。中国历史上偏据一隅的政权都成不了气侯,遑论一统天下?

4

这种脑洞问题,我一向认为没有意义,但很有意思,所以我还是愿意回答的。江湖传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居然撞了狗屎运,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两大高手,顿时觉得兴复汉室希望满满。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凤雏死在落凤坡,让刘备心痛不已。也让后来人心痛不已。于是,清朝末年一个颓废的老儒生,写了一本叫做《逆三国演义》的小说,堪称是架空历史小说的鼻祖。在小说中,凤雏没有死,诸葛亮的隆中对被完美执行,刘备大军北灭魏,东灭吴,一统天下,爽到极点。

可见,这种想象古已有之,放在现在的观点,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件事。

先看诸葛亮一路

首先是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加上马良、王平、李严、关平、刘封、孟达、张苞等人辅佐,这阵容已经非常强。赵云虽然在三国志中故事很少,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么风光,但依然是一个智勇双全之人。而且有一定战略眼光,能够准确接受诸葛亮的战略思维。再加上为人低调谦逊,这样的人才,必然让荆州固若金汤。

但从荆州一路看,诸葛亮就如同萧何,赵云如同韩信,诸葛亮除了保证后勤以外,还可以通过他强大的外交能力,和军事能力保证东吴不敢进犯。赵云无后顾之忧,就可以以荆州为依托,一路北上,直取洛阳。

在诸葛亮这路军队进攻过程中,最大的对手是曹仁、夏侯惇、徐晃这三个猛人,这三个人是赵云诸葛亮头号大敌。曹仁精于防御,武艺高强,徐晃作战勇猛,治军有方。一攻一守,攻守兼备,而夏侯惇背景深厚,地位尊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同时驾驭两大猛将,这个铁三角非常难斗。而唯一缺陷就是,缺少和诸葛亮一样强的谋士,荀彧精于治国,贾诩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如果形势不明朗,必然会明哲保身,程昱智谋远不如诸葛亮,曹魏在谋士方面差很多。

对付这样的铁三角,最关键是击败徐晃,因为最危险的就是徐晃,只要击败徐晃,铁三角不攻自破。铁三角攻破,洛阳另一个敌人,是许褚和曹休手下的虎豹骑,这是曹操精锐部队,必须用计才能击败,若是正面硬抗,即使像赵云这样的猛将,也只能打个五五开,得不偿失。

再看刘备一路

刘备一路,再有法正、魏延、黄忠、马超、马岱、关兴、严颜辅佐,阵容相当强大。面对的对手中最具有威胁性的是司马懿、曹真、张郃、夏侯渊。但这个阵容和铁三角相比,漏洞百出而且互不服气,因此,虽然看似阵容强大,实际上不堪一击。但为了保险起见,黄忠对阵夏侯渊张郃,庞统法正对阵曹真司马懿,马超发西凉铁骑,直接威胁魏国陇右之地,令魏国首尾不能相顾。这样一来,曹魏只能依靠曹洪曹彰的嫡系部队去抵抗,曹彰虽然勇猛,但不是马超对手,因此,刘备一路的进攻难度,要小很多。

只要洛阳长安一破,魏国就已经亡了,曹魏若想反击,只能退守山东,以河北山东,淮南为依托,结好孙权,共抗刘备。

若破此局,必当北结辽东公孙氏,威胁曹操河北,然后以精兵攻击合肥,将曹魏和孙吴之间打上一颗钉子。辽东公孙氏素来首鼠两端,但面对局势,很容易和刘备结盟,合肥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非常难斗。需要派赵云为主将,法正,魏延为副将,方可取胜,而且攻陷合肥后,这三人作为合肥守将,足以抵挡曹魏孙权的夹击。

然后先攻曹操,占据河北山东一带,控制北方,然后以合肥为基础,东路从合肥向淮南进攻,西路分水路两军,水军子荆州顺流而下,陆路自江夏沿江进攻。然后结盟领南士夔北上攻孙权。这样孙权必亡。

然后,以高官厚禄封公孙氏及士夔,收降二人,这样天下再归一统。

5

刘备在三国时期以善于用人著称,事实上他的安排已经非常到位, 不是后人可以随便指责挑剔的。

关于守荆州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赵云比关羽更擅长镇守荆州。

赵云为人谨慎,低调谦逊,又既有能力,若是他留守荆州,那么以赵云的谨慎就能避免荆州不失,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就有了实现的基础,蜀汉一统天下的可能就会大大提高。

事实上笔者是不支持这种说法的,在刘备入蜀之后,遍数麾下适合镇守荆州的有且仅有关羽一人而已。

原因如下:

首先,忠心

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之一,自刘备起事以来,关羽始终不离不弃, 忠心耿耿,就算一时兵败被迫投靠曹操一阵子,最后也选择放弃了曹操给出的高官厚禄,找机会回到朝不保夕的刘备麾下效力,可以说关羽的忠心无人能及。

其次,能力

作为刘备麾下头号武将,也是正史上的三国第一大将,关羽的能力也是极强,尤其他是刘备一方唯一一个精通马步水三军的人才,这也是他可以镇守荆州的重要原因,其他如张飞、赵云等人都不擅长水战,怎么可能镇守水系密步、水战比陆战更多的荆州呢?而作为在绝北道一役中表现出自己水战能力也是极强的关羽 ,无疑就更适合留守荆州了,事实上后来关羽北伐之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凭借的正是自己指挥水陆军队联合作战的强大能力,关羽的水战能力,可见一斑!

最后,局势需要

这个原因说白了就是刘备出于势力平衡的考虑,刘备麾下人才来源众多,刘备入蜀,首先带走的是黄忠和庞统,然后是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仔细深究一下可以发现,刘备带走的除了张飞赵云等心腹以外,其他都是在荆州威望深重之人,诸葛亮和庞统是荆襄名士,黄忠魏延是原长沙守将,就连小将霍峻,也是荆州本地的世家子弟,若是刘备带走关羽、张飞、赵云等心腹入川,留下这帮子荆州本土人才镇守荆州,是否会觉得不妥呢?这不是猜忌,而是一个合格的主君正常的思路,君不见古代人做官还有本地回避的制度呢,一般都是在异地为官,极少有在本地出仕的,就是为了防止尾大不掉,作为在社会上滚打摸爬、颠沛流离几十年的刘备来说,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因此,调荆州人才攻略益州,留下心腹武将镇守荆州才是正确的选择。

然后回转到这个提问上来,若是诸葛亮和赵云二人守荆州的话,毫无疑问诸葛亮为正,赵云为副,然而这两人在历史上从未表现出拥有指挥水军的能力,他们真的能够像关羽一样,独自镇守荆州六年,威慑魏吴,使得曹操、孙权两方从不敢有强攻荆州之心?

再说西川,庞统死在这里,事实上也是刘备的一大损失,失去了这位专善军略的大才,刘备一方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完全取代他,汉中之战法正作为谋主,虽然帮助刘备取得了胜利,但也分身乏术,无法一人兼顾多个战场,使得蜀汉在面对曹操的优势军力和诸多文臣武将之时前期吃了不少亏,比如前期张飞、马超两大名将联手依然被曹洪、曹休击败,就是因为缺少得力谋士的原因。

汉中之战大胜后不久,法正也病死了,至此蜀汉一方堪用的顶级谋士只有诸葛亮了,所以后期本来应该是掌握大势,谋划战略的诸葛亮既要亲自领兵北伐,又要掌握联吴抗魏的大局,还要分心处理朝廷里面的决策,乃至一些国计民生,生生操劳而死,原因不是别的,正是蜀汉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太少!

那么我们按题主的思路,让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关张三人和庞统一起守西川,局势可能还不如正常的三国历史,因为人物安排的太过生硬,完全没有考虑到军事、外交、内政和长远战略等等。

恐怕最好的结果就是跟历史上一样了 ,要是那里出了岔子,说不定蜀汉势力会提前灭亡……

6

我认为统一三国难度太大。而且这也不是简单换将的问题。

我们现在就按刘备已经夺取汉中,蜀国实力达到巅峰的大背景来谈吧。


当时汉中平定,曹操暂时不能组织有威胁的进攻,但作为门户也必须重兵防守,而云南少数民族叛乱时有发生,成都后院不宁。西川作为刘备的根基必须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安定,否则直接完蛋了。而荆州属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又与西川相隔千里,不能相互呼应。

曹操雄踞北方实力最强。刘备和孙权必须联合起来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曹操逐一击破。可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因为荆州孙刘两家已经貌合神离。刘备太贪心,到嘴的肥肉不想吐出来,而孙权又一直认为赤壁之战自己出力最大,理应收获也最大。所以就给了曹操挑拨离间的机会。

如果想在保证自己最大利益的前提下,积蓄实力对抗曹操。刘备需要和孙权来一次透彻,真诚的谈判。可以分荆州一部分给孙权,做为交换孙权必须无条件支持刘备,共抗曹操。把双方的领土纠纷给处理掉,彻底解决这个不稳定的因素。


而且绝对不能把关羽留在荆州,虽然当时来说关羽是最合适的人选,能够独当一面。可他的性格太过骄傲,目空一切。不光孙权,就连曹操他也认为不是自己的对手了,骄兵必败啊,关羽注定了他的结局。

如果庞统不死的话,最理想的结局就是诸葛亮加一员大将,通过自己哥哥和鲁肃继续保持与东吴的战略伙伴关系。刘备与庞统坐镇西川。关羽与法正后者马良镇守汉中。这样可保刘备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成熟,约好东吴共同出兵。关羽出汉中直逼长安,诸葛亮亲自率兵进攻襄阳,东吴出兵合肥。三路大军必然会让曹操顾此失彼。

7

可能性不大。即使荆州不失,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曹操综合势力依旧还是最大的,北方一直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南下容易北伐难;同时曹操和刘备之间,还有一个固守江东的孙权。三方之间可能会长期相持保持平衡。

一、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及政治蓝图;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前往隆中请诸葛亮出山,两人隆中相会时,诸葛亮就分析了天下大事以及当前最强的两大势力兵力强盛的曹操和固守江东的孙权。“此诚不可与争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就说明了刘备都不能够打他们的注意只能在别的地方(荆州、益州)打打主意;然后诸葛亮说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天下有变”“诚如是”这两个很关键,就是已经占有荆州益州等地后,还是不能够直接出兵平定天下,还是要等,等到“天下有变”也就是得等他们内部乱起来有机可乘才可以出兵。如果真的如此顺利的话,那么平定天下大汉王朝就可以中兴这里面就有太多的巧合假设,如果“天下有变”则怎么样...,那要是“天下不变”呢?或者别人还没出问题,我们自己这里已经先出问题了怎么办?即使“天下有变”,那么还有一个孙权呢?他会坐视你刘将军做大,做他的主?这就表明了即使占有荆州、益州等地,也不足以一统天下


二、孙权势力是“三分天下”的最大保障,同时也是“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意图平定南方一统天下,这时候孙权和刘备走到了一起孙刘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刘备在取得荆州、益州等地后,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最终击败曹操,结束持续近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夺得汉中。同年关羽发动襄樊(襄阳、樊城)之战围困曹军,取得了水淹七军、逼降曹将于禁、斩庞德等一系列战绩,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也动了迁都的念头。此时刘备势力大增,孙权不愿刘备做大打破三方平衡,于是背盟投向了曹操。最终吕蒙袭取了荆州,关羽本人也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刘备北伐曹操扩张的脚步被打断,三方势力也被均衡;所以“三分天下”和“一统天下”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江东孙权。这和汉初刘邦灭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的形势不一样,刘备想照着汉高祖刘邦从川蜀出兵,入主中原,可能性并不高。因为刘邦之所以建立大汉王朝、君临天下,关键原因在于天下诸侯与西楚霸王项羽之间的矛盾。刘邦不仅是一个识人用人特别厉害的,还是个搞统战的能手,最终联合各方势力刘备才有与项羽一决雌雄的资本。但是即使这样,如果刘邦帐下大将韩信在平定魏、赵、燕、齐等割据政权势力后,听从谋士蒯彻(即蒯通)建议,趁刘邦与项羽鏖战之际三分天下,那么很可能也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汉末曹操、孙权、刘备三方的形势其实就像另一版本的翻版,一代枭雄孙权代替了韩信,成了可以左右刘邦和项羽的最大势力;但是孙权可不是韩信孙权有帝王之志,江东孙氏势力又经过父兄两代的经营相当稳固。孙权和曹操、刘备一样都是枭雄,他们做任何决定都是出自自身集团的利益;当曹操统一北方,大军南下时,刘备和孙权相对较弱的两方就走到了一起,并于赤壁大败曹操;而在刘备占了荆州、益州、又击败曹操取得关中后实力大增;面对刘备帐下关羽又发动襄樊(襄阳、樊城)之战,围困曹军取得一系列战绩,这个时候孙权选着靠向了曹操。


原因在于孙权也是要称孤道寡、夺取天下、成为天下之主的人;三分天下后大家都直到蜀汉一直都在北伐,而东吴其实也在北伐的,东吴有长江天堑天然的屏障,为什么还要北伐?因为孙权也想一统天下;孙权曾经想攻下合肥在长江外开拓据点,使得江东进可攻取天下、退可守住父兄基业;曹操也知道孙权想打合肥的注意,更是派大将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张辽李典等人驻防合肥。孙权派人多次攻打,甚至曾经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结果被曹魏名将张辽打得大败孙权本人也差点被俘虏。但是东吴和曹魏围绕对合肥的争夺却从没有停过

三、综合实力刘备最弱为什么还要北伐?

没有了荆州、只有益州一地蜀汉仍然要北伐,不是因为蜀汉的实力强,而是作为汉室后裔的刘备必须北伐,因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刘备是打着汉室后裔和中兴汉室的旗帜,这就决定了刘备不可能偏安一隅;另外,即使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刘备综合势力也是最弱的,可以往外拓的空间有限,而蜀汉势力派别很多各方势力交杂需要通过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而且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上书《后出师表》中更是直说了:“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就是因为“不去讨伐敌人,蜀汉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讨敌人呢?”所以诸葛亮才毫不迟疑选择北伐这就说明蜀汉在面对强大的曹魏的时候,更多只是一场胜出率低的博弈

同时诸葛亮还说了,蜀汉要通过以战养战,以战拖敌限制对方快速发展壮大;蜀汉如果靠打持久战取得胜利、平定天下,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为曹魏综合国力强大;汉末曹孙刘三方相争,并不是秦亡后的楚汉相争。蜀汉最弱指望内修正理长期相持,国力开支皆耗不起,只会坐视对方强大。

8

只谈演艺不谈历史。如果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关羽张飞外加庞统守西川,这样的话,刘备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还真挺大。

诸葛亮足智多谋,赵子龙骁勇善战,二人守荆州能够确保万无一失。以诸葛亮的智慧,也肯定能够搞好与东吴的关系,孙刘联盟会更加巩固,有他镇守荆州,说不定能鼓动东吴多少次伐魏了。最起码不会出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悲惨结局,其实关羽失荆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关于此人太傲。而诸葛亮和赵云的恰恰相反。守住了荆州,向东可以看出东吴,向北可以威慑北魏,一旦时机成熟,可以联合东配合西川,三线攻魏,则魏危矣。

有刘备带领着关羽、张飞和庞统进驻西川,再加上法正等人,西川治理的不见得比诸葛亮治理的差多少。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刘备可以命令诸葛亮联合东吴,三线出兵伐魏。刘备从西川出兵,可以他自己亲自带队,有庞统做军师,关羽、张飞、黄忠、魏延、马超、法正等人随军出征。这样的出征阵容,比诸葛亮几出岐山要强的太多了。单论军事才能的话,庞统应该在诸葛亮之上,关羽、张飞、黄忠等人,虽然说年龄大了点儿,但也总比诸葛亮北伐时只带一个赵云强多了吧。再说如果没有夷陵之战,西蜀的军力和国力比诸葛亮北伐时也强的太多。有刘备作阵,西蜀内部各派系的关系也会比刘禅时期要和谐稳定的多。有了内部的团结稳定,有了主公的英明决断,有了军师的指挥有方,有了武将们的骁勇善战,西蜀伐魏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再加上是三线代魏,曹魏方面可能会首尾不得相顾,极有可能会被吴蜀联军所灭。北魏灭亡后,刘备在从西川起兵进入荆州,在以荆州为跳板攻打东吴,吴国可灭。刘备自此统一全国。

再做一个假设。如果东吴以自身利益出发,不愿出兵伐魏,甚至有可能怕西蜀做大,而主动去进攻荆州。但这时荆州有诸葛亮和赵云在,东吴取胜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同时诸葛亮和赵云可以分兵两路,由赵云镇守荆州,由诸葛亮带部分人从荆州出发进攻北魏,也能起到牵制北魏部分兵力的作用,有利于刘备从西川伐魏。

总而言之,由诸葛亮和赵云镇守荆州,荆州绝对不会丢,必要时甚至可以抽出部分人来配合西线伐魏,同时可以威慑东吴。而由刘备带领着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魏延等将领,带兵代魏,曹魏方面还真难以抵挡。何况还有诸葛亮在东线配合。

由此可见,关羽如果不带守荆州,荆州不会丢,关羽也不会死。关羽若是不死,张飞也不会死,刘备就不可能带兵代吴,那样的话刘备也不会死。西蜀也不可能损兵折将。刘禅也不可能当上皇帝。西蜀国运的改变,就是有关羽失荆州开始的,也是由关羽失荆州造成的。

9

诸葛亮在“隆中对”说的很明白——天下有变。也就是说北方已经完成统一,要想统一天下前提是“有机可乘”。如果曹魏内部不出现大的问题,蜀汉压根就没有戏。

您如果这么使用诸葛亮和赵云,只能刘备更是一个“英主”。

10

如此一来,荆州方面出不了问题。但是,刘、关、张、庞统,那面可能会出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