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很多工作到了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我们努力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很多工作到了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我们努力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2020-07-19 16:42阅读(66)

很多工作到了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我们努力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我在想,有些工作到了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努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攒钱转行吗?做生意?反正我是不

1

问答:

很多工作到了35岁就会被裁员如空姐,模特,高铁服务员,主播,演员,杂技演员,运动员,汽车销售员等,他(她)们在工作期间工资相当的高,比一般行业高出很多,因为行业特殊,只能工作到35岁左右,就得裁员或被辞退改行业,所从这些吃青春饭的男生女生,他(她)们要求很严格,不是一般人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她(他)们有人材的苛刻要求;也有身材的要求;也有道德素质的要求;也有文化的要求等。也是值这个高工资的价,红就红的35岁以前,以后就会被裁员,要努力才能干上这个工作,各行各业有自己严格的招聘制度和纪律,一般人只有眼红的份,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努力的意义在于35岁以前,干好自己的工作,不辜负招聘单位给出的高出正常人多几倍的工资,拿多少钱,就得要干多少事,不然也是要遭开除的。但是这些行业竟争力也是很大的,一般人抢到手是干不好的,这些行业工资一年是几十万,甚至还不止这个数,所以要拿这个高薪,不努力是不行的。这些地方也是体现自己价值的地方,也更好的改变自己经济状况的地方,一份付出,一份收入。

2

这是一种病,得治!这是前几年从互联网刮过来的一股歪风邪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资本家剥削思维在作祟,谁说的人超过35岁就没价值了?中国以前几千年的发展史难道是空话吗?以前科举考试超过35岁的人比比皆是,难道他们的人生也是没有价值的?自从有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提出这个观点后,迅速得到了一大批资本家发自内心深处的点赞,说出了他们一直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完全违背人性!




其实纵观 各行各业,也有很多公司的高管都是35岁以上的。为什么年纪大了会被裁员?无非是创造不了价值或者是创造的价值和岗位期待值不匹配,如果保持以前的工资你又没有激情。大致是以下原因:1.年纪大了,家里繁锁事情多,不能像年轻时全力以赴,工作绩效不升反降;2.工作时间久了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对工作方面的一点奖金或者基本工资不重视,导致工作激情不如年轻人,而工作能力原地踏步;3.资历深了,但是学习能力降低,上升的空间已经到顶了;没有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强,从培养的角度看不如培养年轻人。



我个人是非常不赞同35岁没价值的说法,只有吃青春饭的行业才有这样的顾虑,正常企业35—45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怎么可能会被裁员,只要你肯干就不怕裁员,只怕不肯干没技术没经验才会担忧裁员,年纪轻要好好学技术,积累经验,努力工作,给自己树立好的口碑,就不怕没公司聘请,35岁其实算壮年,学习和工作激情都是有的,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怎能轻言放弃呢?!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本人自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的制造业,这个行业大家都知道,门槛低,容易上手,但是想要做好真的很不容易。辗转过4个公司,最终在30岁的时候选择了重新开始,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扎根下来了,这一干就是7年,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了,在这7年之间,从普通的基层工程师做到部门经理,既提升了自己,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互惠互利共同成长。




我本人目前已经37岁,正是社会上所说的大龄中年人,但是我感觉我还年轻,正是大展宏图拼搏奋进的时候,这年年纪也正是我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公司管理层也看到我的价值,一路走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我今天的小成就,随着未来公司的发展,我相信我的前途绝不止于此。我想像我样的中年人社会上还有很多,所以,\"过了35岁就没价值\"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社会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3

你好,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而非全部为了工作岗位。

同时社会是发展的,我们人也是发展的,为了持续获得更好的生活,我们除了努力工作还应该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能力。

因此无论到了35岁会不会被裁员,我们都需要努力工作,因为从大学毕业到35岁,这至少10年的生活需要我们努力工作。

其实题主所提的问题,深究便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那便是”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问题,是一个关于自主性和主动性的问题。

当我们意识到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得美好生活时,我们便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提升持续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

所以努力工作与35岁被裁,其实并无直接关联,只是我们内在理想化的破灭。我们理想化的认为公司有义务为努力工作的人保留岗位,哪怕这个人已经被时代淘汰,还是应该出于”道义”把这样的人留下来。这与我们现在抨击混日子的某些岗位有啥区别呢?

同时,在题主所提的问题中,还存在第二个前提假设,那便是因为35岁会被裁员,所以之前的努力似乎都被否定,都毫无意义。这样的前提假设,是将个人价值感完全依托于他人评价,通俗讲就是单位的认可。顺着这个前提假设,不被裁员,那么个人努力就是有意义的。反之,似乎十年努力,一朝裁员皆成空。

综上,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明白生活和工作都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工作是为了自己,是否有意义也是自己的判断。其次,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保持持续获得更好生活的能力依然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欢迎关注我@心理咨询师海德 ,获取更多心理健康科普信息。

4

努力工作的意义在于明天可以吃到饭。

基本现在所有招聘信息都是35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到哪里去了?人们在30年之三岁之前一直在上学,30岁以后人生刚刚开始,但是35岁又面临一个坎儿,所以处处都是天花板,处处都在碰壁,努力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明天,为了美好的明天,但是明天是虚无缥缈的,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到,所以努力的活好今天就可以了,工作的意义在于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喝到自己想喝的,做一个月光族也挺好,这有什么伟大的梦想买房买车,一辈子被房贷车贷压着,像老驴拉磨一样,一圈儿一圈儿又一圈儿。

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一套房就是三辈子的积蓄,所以是特别不划算的一种行为,现在也出现了反农村潮,好多务工人员都回到了农村,愿意和大地做朋友,这也是一种现象,大城市已经不适合人们生存,因为现在环境污染,水源污染,各种声音污染,各种压力压的年轻人喘不过气,人们只知道努力的工作,但是努力的目标到底在哪里,并不知道明天到底在哪里,是一个特别迷茫的事情。

不管35是25岁或者45岁,人生都是刚刚开始,每一个明天都是人生的开启,努力工作的意义,在于自己可以用努力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公司不是家,这也许是真的也是特别有道理的一句话,只有给自己打工才有动力,给公司打工永远是被当做一种工具,在这个位置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可有可无,永远是一个钉子在钉子在那里,所以努力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以后给自己更好的打工。

像肯德基老爷爷学习向老干妈学习,明天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5

努力工作,都是为了生活,生存!过了35岁,容易被裁员!既然有这种危机意识,就应该想办法避免这种危机!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是所有企业对于员工年龄要求都是这么苛刻的。关键是自身要有实力,要随时随地适应职场的规则变化。工作的意义,说的简单点,就是付出劳动,赚取报酬,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不管哪一份工作,做到老,是很难的。随时随地都会有变化。我们能做得就是,防患于未然!提前规划,拓展副业,才有安稳的日子!

职场35岁,就是一道坎,过不去,就很困难了,重新开始,高不成低不就。到一线工作嫌年龄大,管理岗位又上不去。人生遭遇滑铁卢。

现在很多企业招聘员工,都是要求年龄35岁以下。感觉35岁以上的,都大了,不能用。这种要求,其实是很不公平的。一个人从大学毕业,考研深造,到参加工作,基本上也是30左右了。没干几年,年龄就大了。就不能用了,各种限制,门槛!让人很无奈,搞得人人自危。

按道理,这个年龄人生才是黄金期。性格开始变得沉稳,工作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对于年龄的歧视是硬伤,职场人又又无可奈何。

国家规定60岁才退休,如果到了35岁就面临裁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有25年该怎么过?有没有想过这个年龄群,都是有家庭,压力大的人!很多企业只是盲目的跟风模防,都觉得越年轻越好。其实这应该,分工作性质。不同的工作,不同对待。有的工种,需要年轻活力,但是有的工种年龄大点也是没有影响!

现在没有其他办法,只有靠国家出台政策!对于人员招聘,年龄不能作为硬性标准。更多的应该,看经验能力。国家是鼓励延迟退休的,我相信随着问题越来越突出,反应越来越大,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政策规定出台。只有这样,才是皆大欢喜的。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中年职场人如何避免,失业的风险?

中年职场危机,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年龄歧视,另一方面是自身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多人,干着早九晚五的工作,特别安逸。逐渐的安于现状,时间长了,没激情去奋斗了。你说他没有上进心,他也是有的。每天工作很努力,只不过一个环境可以影响一批人。大家都是这样,一个人很难保持初心!

中年人避免危机,就是要一直保持学习的心态。跟上公司的发展脚步,适应变化。如果想着一成不变,不用动脑的工作,那你是很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替换掉。

拓展自身技能,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职场更多考验的是综合能力。举个例子,你说你业务能力出色,可以搞销售,但是另外一个人,也很懂销售,他还懂运营管理。你认为老板会用哪个人!现在经济不景气,老板都是人精。找一个人恨不得,都是万能工,多面手!这就是竞争优势。

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风险。只有坚持,先专注眼前的工作,把它做好。也不能过于的忧虑。努力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现在职场,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6

这个问题,其实存在一些误解!

首先,根本没有到了35岁就会被辞退的工作。

不要被一些自媒体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所谓“新闻”诱导、欺骗。

说实话,看到35岁就会被辞退这几个字,绝大部分人脑海里跳出来的都是“程序员”这三个字,说不清是因为某些大佬被曲解的谈话,还是部分职工对自己头发的担忧,使得大家心中都留下了一个刻板印象——程序员都35岁就会被辞退

但你到华为去看看、到阿里去转转,35岁以上的程序员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

其次,可实际上就是有人被辞退了啊?

有人被辞退不代表整个职业都会被辞退

说句不客气的话,被辞退的都是餐位尸素、不思进取、混吃等死的人,不辞退留着过年吗?

没有公务员的命,得了公务员的病?

咱还是举程序员的例子。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高工作量的工作,考虑过凭啥给你那么高工资吗?

高工资意味着高要求,公司需要你能紧跟时代潮流、需要你能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需要你能在公司需要时无条件的加班!

当你35岁时,让你做算法你说只学过java,让你晚上加班你说孩子等着你晃奶粉,一个月拿着好几万工资,不辞你辞谁?

最后,还要努力工作吗?

问题很明显啊,你不努力工作,到35岁时,你就是被辞退的那个人!

要不就做到出类拔萃,字节跳动28岁程序员手握数亿期权、提前退休了,这不就是榜样吗?

最后,努力吧,少年!

7

哈哈哈努力做到那些不被裁的

8

你说的对,很多工作,努力是没有意义。不知道会不会被头条当做传播负能量屏蔽。

首先,由于很多产业的技术要求实际并不高,很多岗位,高中生、中专生都可以胜任,但却非得本科以上,于是35岁过后,企业就要更年轻更便宜的来换血,反正很容易上手,都招得到人。

其次,由于很多企业活不久,许多新企业的创业老板年龄不大,找一群老员工,他管不了。

再次,大型企业比如国有企业,新老更新,老员工都去做管理岗了,直接晋升,新员工才需要对外招聘。所以大企业对外招聘都找35岁以下,甚至30岁以下的,好培养接班人。但小型企业,就学葫芦画瓢,照着大企业的套路来,但根本不是一回事。

小企业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闭,为公司努力,不如说是为自己努力。只是刚好现在这个公司而已。

9

这个情况,目前是无解的,不仅是年龄的坎,30几岁未婚跳槽一样难,已婚未育也是如此

10

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年轻就是资本这句话应用到企业生存中一点都不过,到40岁以上,天天逼着让走,而且是在一个企业奉献一辈子的人。有时候真不明白现在当领导的思想为何能有这么不负责,难道真是人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