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2020-11-22 12:01阅读(59)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有多少人了解潼关?你有哪些关于潼关的历史故事可以分享?: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

1

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

有关潼关的第一次历史记载是曹操与马超的战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等屯潼关。”不过,最后曹操虽然打胜了,却留下了“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美谈”。

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原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

麟趾塬东侧是名为远望沟的深沟,西侧是名为禁沟的深壑。二者沟中都有水,在水流和雨水的反复冲刷下变得壁如刀削。潼关初建时,从函谷关方向来的敌人想要经过麟趾塬必须先登上塬顶,再下禁沟,然后顺着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黄河三水交汇之处才能进入关中。所以汉潼关就建在了下塬的必经之路。

但是,一般而言,但凡守卫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围的关隘,仅仅凭城拒守总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关拒守的塬体必须要经过潼关第一道门户——金陡关。即使打破金陡关,前面还有一条名为黄巷坂的窄路。想登麟趾塬,只能通过黄巷坂。这条路和函谷道一样,南面紧靠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单车,也是丸泥可塞。当地人亦称之为“五里暗门”,“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潼关吏》中这样描述潼关东门外的险要:“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沿着黄巷坂上了塬体,才算来到大boss潼关面前。但是这还不算完。大boss潼关背后还有一个查岗的原配时常盯着潼关的一举一动,这个原配就是禁沟。通过潼关城后,下了塬体就来到了禁沟。

禁沟,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秦岭,南北长约15公里。禁沟沟底经过长期雨水冲刷,形成了一条宽30米的坡道,成为通往潼关城后路的一条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向南可以直抵秦岭,并通向武关方向,倘若敌人自武关方向来,就会绕过潼关直接进入关中,因此禁谷的防御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作为潼关防守的配套,在禁谷山谷两侧建有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因唐朝时禁止行人通行,所以才取名为“禁沟”。

禁沟两侧烽火台已经渐渐湮灭

到了隋朝,在汉潼关以南大约4里处,位置大约在城北村与杨家村之间,因为雨水与沟中水流的长期冲刷,麟趾塬出现了一条沟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当地人称此沟为“坑兽槛谷”。为了控制这条新的通道,隋朝在该沟道上口北侧修建了新潼关。于是,汉潼关被称为潼关南城,隋潼关被称为潼关北城。

到了公元691年,也就是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遇到了和汉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黄河水位下切。汉朝初建潼关,因为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潼关只能登上麟趾塬,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不断加深,河床不断下降,原来的河床已经裸露了出来,形成河滩,从而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行人从黄巷坂出来,不必再登塬,直接从河滩上过去就行。

如此一来,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因此唐政府就给潼关挪了地方,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在黄河河谷南侧一个晚近形成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麟趾塬汉潼关约2公里,同时也把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废止了。

最后,附上《山海关志》中的一句话足可说明潼关的意义,“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2

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十大名关”的说法。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这十大名关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关”基本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历代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民防灾的重要作用。

其中山海关和潼关并称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位于今天河北秦皇岛东北15千米处,扼守华北进入东北的咽喉,也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在中国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关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频率是最高的,由于陕西河南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阳两地更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首都的角色,而潼关扼守在西安和洛阳中间,是陕西等西部地区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见,无论是从东方攻入西方,还是从西方攻入东方,得到了潼关,那就相当于基本占领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时代,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化,潼关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削弱。

先秦时候之前在这一带有函谷关,不过在汉朝时,由于黄河水位下切,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导致函谷关失去了险要位置,最终失去了作用。而取而代之的便是潼关。潼关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的战争。

潼关位于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之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两边都是深沟,一边是远望沟,一边是禁沟。两沟中的水流冲击,使得两沟壁如刀削。

潼关一共有四道防御门户,第一门户便是金斗关,过了金斗关以后,就是一段狭窄的路,这条路被称作为黄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须通过黄巷坂,黄巷坂南面紧靠黄土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的下单车,十分狭窄。人们亦称之为“五里暗门”,这就是潼关的第三道防线,“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而过了五里暗门就来到了潼关的前面,千万不要以为你就已经攻破了潼关,在潼关的后面还有一个防御门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沟”。禁沟南北长约15公里,北与潼河交汇,南与秦岭交汇。禁沟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十分险峻,形成了一条宽30米的坡道,成为潼关城后路的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可以直通秦岭,并且直达武关,倘若敌军从武关方向来,这要就能饶过潼关直达关中,所以禁沟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夺得禁沟,潼关则不攻自破。

隋朝时,由于雨水的冲刷,在汉潼关以南4公里处,被冲刷出了一天新道,这条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可以直取潼关,为了控制这条道路,隋朝在该处重新建立了“新潼关”,原来的潼关被叫做“潼关北城”,新建的叫“潼关南城”。

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两城都受到了之前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雨水的不断冲刷,黄河的下切,导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经过潼关不再需要从麟趾塬上通过,而是可以从旁边的河床穿过,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所以就必须将潼关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将潼关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位于黄河河谷南侧一个形成不久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汉潼关约2公里,同时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也不废而废了。

潼关作为一个重要关隘,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不过随着朝代的更替,首都的更换,唐以后,西安不再作为首都,潼关等关卡的历史地位就急剧下降,也成为了历史烟尘中的一份子。

3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陕西历史。(约500字,阅读需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元)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古》

山河表里这个词,一般都认为是说山西省的山川形势的。

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出,潼关正好位于关中盆地与关东的华北平原的连接之处,并且此处正是山河险要之地,所以“山河表里潼关路”这一说是非常生动准确的。

渭河与黄河在这里交汇,吕梁山与大秦岭也使这里成为一个贯通东西的孔道。

潼关在函谷关之西,两者相距近百里,这两个关,都是非常险要的,又因为距离比较近,所以有“百二秦关”这一说。

尤其是潼关,作为从关东进入关中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地位不亚于明清时期山海关对于北京的重要作用。

汉代以后,函谷关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军事防御作用下降,而潼关就成为关中的东大门了,尤其是在唐代之后,潼关地位一直相当重要。

就在大唐盛世的顶峰,安禄山攻下潼关,唐玄宗就只好带着大臣们往蜀地跑。
明末清初,李自成从北京退到关中后,全力守潼关,但是还是敌不过清军的铁蹄和火器,最终一败涂地。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妄图自华北进入关中,潼关当然也是必经之地,于是中国军队调集精锐死守潼关,凭借天时地利,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最终保住了关中的安宁。

潼关直到近现代都依然是军事重镇,在古代运输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就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地了。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4

潼关现为陕西关中东大门,秦之前四关之东为函谷关。潼关为关中门户,地形险要,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陕军东出潼关渡黄河血洒中条山,捍卫关中!受众可观看电视剧巜河山》其中精典对白:

电视剧《河山》

李雪健经典台词

吾儿孝安:

自盘古开天,

三皇定国 ,五帝开疆 。

凡国之大事,男当在祀与戎泯躯祭国,

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

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

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

吾等无长幼尊卑,无先后贵贱,

必同心竭力,

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

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

讨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

遂苍海横流,儿立身无愧,

任尸覆遍野,唯精魂可依!

父传字!

5

潼关作为从关东进入关中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其地位仅次于明清时期的山海关,算得上我国第二大关。自汉代以来,由于黄河下切,函谷关的军事防御作用随之下降,潼关顺势成为关中的东大门。到了隋唐时期,潼关的关口位置虽有所改变,但其地位仍相当重要,它的“存亡”直接影响朝政的兴衰。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防止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设潼关,废函谷关。东汉建安十六年(212),曹操带领大军西征,在潼关一带与马超、韩遂展开激烈的战斗。起初双方僵持不下,待曹操处于劣势时,他将潼关之势与离间计相结合,最终大获全胜。这场战役胜利后,曹魏政权压制关中,北方实现大一统。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攻占洛阳,直逼关中,途经潼关,难以攻克。临危受命的哥舒翰等久经沙场的老将主张先依靠潼关之险坚守不出,待安禄山气焰消退、疲惫不堪之时,再一举歼灭。然而晚年的唐玄宗亲小人、远贤臣,竟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不得不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

安禄山诡计多端,故意洋装成阵势不整,偃旗欲逃的模样。唐军见状立马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而叛军则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几万唐军拥挤在狭道上,一时之间无法逃离。而哥舒翰镇定自若,即刻令毡车在前方冲击,企图打开了一条进路。未料叛军竟纵火焚烧粮草,一时之间烟焰迷目,什么也看不清,只能乱发弩箭。直到日落时分,迷烟散去,方知中计。但此时安禄山已占据潼关,长安无险可守,唐玄宗只得仓皇西逃。

明朝末年战争四起,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外有满清军队虎视眈眈。面对内忧外患,明朝精疲力尽。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朝仅凭山海关与潼关这两大天然屏障苦撑多年。

崇祯十六年(1643),崇祯帝面对李自成的西进,紧急委任孙传庭率领新兵进行抵抗。起初孙传庭依托潼关易守难攻的优势,颇有战果。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崇祯帝担心孙传庭对朝廷心有不忠,于是强令孙传庭出关野战,最终孙传庭战死。李自成克服潼关后,接着又攻占西安,掌控关中,建朝立制,商议北上。《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这些战役均反映了潼关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潼关一旦失守,下一步便是改朝换代。为何潼关的意义会这么大?

杜甫在《潼关吏》中曾言“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一千古名句将潼关形容地贴切、妥当。潼关以险峻著称,正如《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盘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它既高峻又险恶,南临秦岭、禁谷;北濒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接华岳。整个潼关都被山峰环绕,只有中间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也仅容得下一车一马。正所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总而言之,潼关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影响着历史的变迁。

6

古代长安的重要的门户--潼关,地处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邻河南省灵宝县,西连华阴市,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河相望,是关中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潼关在五代之前一直是中国的腹心地区,后来渐渐成了东西两大板块的枢纽地带,但它朝着中原的这边就只是一条孔道。这条孔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河。山,就是中华父亲山秦岭中一段属于陕西的华山,一段属于河北的崤山。河,就是黄河,潼关虽然在黄河的另外一边,但潼关附近的山是从山西延续过来的黄土高坡,而这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对当时的交通和出兵造成极大的障碍。就在这山与河之间有一条极窄的通道,潼关正守在这条孔道上,号称“三秦锁钥,四镇咽喉”,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潼关创建于何时,历史文献没有具体说明,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211年,曹操曾于潼关破马超,由此可知潼关在这之前已开始建置了。后经唐、宋、明、清乃至民国的修葺,保存基本完好。关城周长约5公里,北面与东北,为板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除开门6处外,留有南北二水门。潼关东约3公里,有一禁沟,自唐至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禁沟两岸,夯筑方形土台12个,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潼关作为关中的东大门,它经历过大小战役数十次。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马超据关抗曹师,后曹操凭其智谋巧妙地夺取了潼关。北周末年,扬坚在洛阳篡位立隋时,曾密遣杨尚希扼守潼关,以解其西顾之忧。唐中叶安禄山攻占洛阳,进逼潼关,使用反间计占据了潼关,震动京师,唐玄宗仓皇西逃。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取潼关直捣长安。宋代“靖康之变”后,潼关为金所得,金朝后来为蒙古军队逼迫,迁都汴京。将兵力完全集中潼关附近。有人曾对蒙古铁木真说:“金廷居汴将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当蒙军包围汴京时,首先夺取潼关。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关,整个关陕地区才迅速得到平定。可见,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及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7

潼关的意义,历史通过他的手段已经多次正面证明过了,在古代,潼关在手,则关中无忧,潼关丢失,则关中不保,关中不保则天下震动。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马超曹操交恶,曹操将在朝为官的马超之父马腾以及全家老少一同杀死,马超引关中诸将防御曹操,当时马超屯军之处不是别的什么地方,正是这潼关,曹操多次率领大军来啃潼关,没有一次可以正面啃得动潼关,反而几乎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

但曹操是何等人物,多次受挫后,就看穿了马超,设下离间计挑拨马超与关中诸将,最后曹操派偏师渡过黄河,一举击溃离心离德的西凉军。彻底控制关中,从此之后,关中再也无忧,源源不断的供给曹操四处征战的资源——既有稠密的关中人力资源,又有沃野千里的关中粮食资源,后方稳固,天下遂有三分之二。

唐朝玄宗年间,安禄山这位胡痴儿以一种最为决绝的方式让那个唐明皇记忆深刻——造反了,安禄山久在边疆,麾下多血性边军,战力强悍,玄宗急用帝国双壁: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可都是玄宗朝难得的少有的名将,安禄山和他们比起来,远远不够看,可是,这两位帝国名将发现由于是仓猝应付,承平日久的大唐帝国临时凑出来的军队质量实在太差了,无奈,只得硬着头皮与叛军交战,全军覆没。

几乎是仅以身免的两位名将逃回京城后,被已经恼羞成怒的唐明皇下令处死。杀了两位名将,玄宗马上又启用另一位名将——哥舒翰,这个曾经在李白诗歌中大方神武的名将,此时已经中风了,但是皇命不可违,更何况安禄山的叛军速度极快,眼看就要到潼关了,于是风烛残年的中风老人带着一帮前几天还是农夫的军队,登上了潼关,去面对所当者立破的势如破竹的精锐叛军,什么结果呢?

安禄山的精锐叛军被击退了无数次,损失惨重,眼看就要崩溃了,可以推测,若是哥舒翰继续坚守潼关,安禄山的崩盘就在眼前,可惜这个时候唐明皇由于担心哥舒翰图谋不轨突然下诏要求哥舒翰出城与安禄山的叛军野战,哥舒翰并没有坚持太长时间不受如此乱命,毕竟他的家人还在长安,帝国双壁的鲜血还没干多久呢。哥舒翰,全军覆没,降。不久长安陷落,关中残破,大唐天下纷乱自此开始,正在如日中天的大唐盛世,突然崩盘。

唐朝末年,熟读史书曾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起兵造反了,起义军势如破竹到达了潼关之下,此时唐朝中央力量衰微,防守潼关力量严重不足,但黄巢在绝对优势下,依然一方面和唐军在潼关正面相持,轻易不敢直接正面对潼关发动袭击,而是派遣偏师绕道袭击潼关后方,因而唐军大败,黄巢起义攻陷长安,长安几乎完全被毁,此后始终没有恢复元气,没过多少年,大唐就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兵造反,势力几近变迁,终于在崇祯十七年兵锋直指潼关,明朝紧急委任孙传庭率领新兵进行抵抗,孙传庭一开始依托潼关进行积极防御,战果喜人,李自成无力西进,关键时刻,崇祯皇帝担心孙传庭对朝廷心怀不满养寇自重,强令孙传庭出关野战,于是全军覆没,孙传庭战死,李自成攻克西安,掌握关中,正式建制,称号大顺,不日北上。明史记载“传庭死,明亡也。”

安禄山、李自成之流入关中,都是因为哥舒翰、孙传庭在朝廷乱命之下,离开潼关率军野战,以至败亡。倘若哥舒、孙二人能不受乱命,紧守关城,则安禄山、李自成不大可能西入关中。

所以,潼关的意义,历史通过他的手段已经多次正面证明过了,在古代,潼关在手,则关中无忧,潼关丢失,则关中不保,关中不保则天下震动。

8

要说潼关在古代的意义,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它的军事、战略意义,它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军事关口之一,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镇南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齐名,在古代战争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被称之为“兵家必争之地”。



《山海关志》: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从独特的地理位置看潼关的战略意义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建关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可以追溯至公元196年,也就是东汉建安元年。根据古代中国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 河在关内,南流,冲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晋所谓桃林之塞,秦所谓杨华也。又西有潼水,东北注于河。河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卷坂见河南阌乡县。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潼关”因此而得名。



在地理位置上看,潼关北望黄河、南接秦岭与、西临关中平原、东连函谷关。

从北望黄河南接秦岭的地理位置来看:在黄河与秦岭之间,有一“”(西北地区独特的地貌,呈台状,顶上为平地,而四周陡峭)此“塬”高约七百米,潼关便是建立在该塬之上,也就是说,要通潼关,就需要经过此塬,但这只是理论上而已,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主要是由于,塬北侧紧靠着黄河,塬东侧有一条深沟,名为“远望沟”,塬西侧又有一条深沟,名为“禁沟”,黄河水于北侧而流冲刷塬体,东西两沟的水流冲刷着塬体的东西两侧,在这三条河流的冲刷作用之下形成了一座峭壁奇险的“天堑”,将潼关南北也就是黄河和秦岭之间的交通完全隔断。而通塬之路只有一条,这条路便是北侧黄河边上的“黄巷坂”。

这条黄巷坂也是大有来头,据《水经注》记载: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一作跻)潼关也。从这份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此路堪称“绝险”,之所以“绝”,是因为“黄巷坂”仅仅数米之宽,如同街上巷道一般,之所以“险”,是因为此路四周悬崖高峭陡立,长约十五米。一绝一险使得黄巷坂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正如杜甫在《潼关吏》中所写: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如此可看,潼关坐拥南北天险(秦岭和黄河),还扼守着“黄巷坂”这一要道,使得南北两地想通往潼关必须南渡黄河或者北越秦岭,这对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

再从西临关中平原、东连函谷关来看: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与函谷关之间,函谷关大家最为熟悉不过了,它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关之一,对战国时期的秦国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秦国凭此要塞之险拒六国数百年之久,但是在后来由于黄河流水沉积和下切作用的影响,黄河水位下降河道裸露,函谷关的作用也随之消失,因此重任便落到了“潼关”身上。

潼关也“不负重任”,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扼守秦、晋、豫三省要道,成为关中之屏障,保证长安城的繁华与昌盛,以“千年雄关,华夏金城”享誉神州。

《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历代的著名战争看潼关的军事意义

潼关之所以闻名华夏,素有“秦锁钥”、“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美誉,还得归功于发生与此的几场战争,因为这些战争,使得潼关的军事意义更为突显。

有史料记载以来,有关潼关的第一场战役是在公元211年,史称“渭南之战”。参照双方是曹操和马超、韩遂,皆为当时之诸侯。此战由曹操统帅,领十万精兵,文臣武将若干,马超、韩遂联军则集结十万军队据守潼关,双方军队人数差别不大,但马超联军凭借着潼关易守难攻的天险多次击退来犯的曹军,而曹操最后之所以能胜,是因为他派偏师从黄河上游的蒲津渡过黄河,突袭潼关之后,马超方始大败。 马超之败非潼关之过也,而是计不如曹操,曹操凭借此战,控据了潼关,也统一了北方。



有关潼关的另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时期。公元755年,安阳节度使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诛杀杨国忠为名,聚集15万之众(号称20万)起兵反唐,朝廷方面,唐玄宗令高仙芝、封常清二将率军平叛,同年,安禄山部势如破竹,攻陷洛阳,高仙芝部退守潼关,坚守不出,想以潼关险要之势据守消耗安禄山叛军。

本来从当时局势来看,高仙芝的坚守策略是正确的,符合当时战局的正确决定,因为凭借着潼关的险要地势,安禄山必定要打一场持久的战役,而安禄山作为叛逆深知不得人心,期盼着速战速决。无奈唐玄宗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听取监军的诬告,以“丧师之名”处斩了前线作战的高仙芝。高仙芝被处斩后,唐玄宗又令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军20万镇守潼关,哥舒翰是个明白人,他在潼关的作战方针上与高仙芝是一致的,也是奉行“坚守潼关”政策,但有“高仙芝”前车之鉴,哥舒翰也只得上书唐玄宗,解释道:安禄山为逆,不得人心,宜持重相待,不出数月,贼势瓦解,一鼓可擒。



唐玄宗对于哥舒翰的建议起初还是颇为信任的,但后来又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敦促哥舒翰尽早出关平叛。哥舒翰权衡利弊之后,不想成为第二个高仙芝,便帅兵5万出关抗敌。

潼关一出,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也是很清楚,哥舒翰部全军覆灭,在部将的“安排”之下投靠了安禄山。潼关也因此失守,潼关一失,关中平原门户洞开,朝都长安亦成叛军囊中之物。

同年,长安沦陷,唐玄宗率百官出逃。



据今最近一次有关潼关的战争发生在抗日时期,史称“潼关保卫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短短数年,华北华南地区相继沦陷,整个中国只剩西北和西南地区,而作为西北咽喉重镇“潼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当时而言:守住了潼关,就守住了陕西,守住了陕西,就守住了西北,也就守住了大半个中国。

日军对潼关的轰炸,从“太原沦陷”时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从1937年11月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整整8年,潼关这座历史名关不负重望抵挡了日军日以继夜的轮番轰炸。但是凭借着潼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险要地形,以及军民同仇敌忾的意志,日军至投降都没有得逞,潼关依旧耸立在关中平原之外,使得西北地区始终未入敌寇之手。




时至今日,战争已经离我们比较遥远了,以及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潼关的军事、战略意义似乎显得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潼关在古代中国乃至近代中国时期的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潼关悠久渊源的历史值得每一个人去了解铭记。




参考文献:《水经注》《资治通鉴》

9

潼关我去过,一看那地方尤如天险一条路,守潼关易,攻潼关难上难,攻破潼关直逼长安,可见潼关的地理位置多么险要。

10

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潼关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意义和军事作用。在热兵器普及以前,潼关基本上就是扼守关中平原的第一要塞。古代没有几十万大军,是很难突破潼关进入关中平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这古代的十大名关中,潼关以“坚固耐用,易守难攻”排名第二,仅次于山海关。

山海关自不必说,那是万里长城的起点,也是扼守华北与东北咽喉的要塞;而潼关作为从关东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关口,其实险要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明清时期的山海关。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潼关,究竟有多么重要。

潼关的兴起

我们知道在秦朝以前,函谷关是关中第一大关。东方六国攻秦,最大的地理阻碍就是函谷关。可是在战国时期,除了齐国以外没有一个任何国家攻破过秦国的函谷关,可见函谷关在当时的作用非常大。

而潼关的位置在函谷关的西部,是后来东汉时期的曹操所修建。在汉末三国时期,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函谷关的军事防御作用已经开始逐渐下降,逐渐被曹操修建的潼关取代。到了南北朝以后,潼关就已经是关中的东大门了。任何中原的势力想要攻入关中,首先就要突破潼关。

潼关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

在隋唐时期,潼关已经是拱卫首都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迅速向长安逼近,而首当其冲的阻碍就是潼关。

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此高仙芝、哥舒翰等久经沙场的老将都主张依靠潼关之险,坚守不出,这样安禄山的叛军很难攻进来。

可惜昏庸的唐玄宗根本听不进去,一直催促唐军决战。结果唐军放弃潼关的险要地形主动出击,反被安禄山的叛军打得丢盔卸甲,全军覆没。叛军趁虚而入,迅速抢占潼关,然后直逼长安。此时的长安无险可守,唐玄宗便只能带着杨贵妃仓皇西逃了。

潼关的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关塞,潼关在历代的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民防灾的重要作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军事要塞。后来随着热兵器的出现,潼关的军事作用才逐渐下降,以至于完全消失。不过,潼关在历史上发挥过的作用并不会被人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