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

2020-07-19 16:07阅读(112)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也就是在这一年,嬴政就开始为自已修

1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也就是在这一年,嬴政就开始为自已修建陵墓,直到秦始皇去世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已经修建了37年。

这还不算,秦始皇去世后,尸体从沙丘运到咸阳,秦二世即位后,在对秦始皇的尸体进行安葬时,秦始皇陵仍然没有修好,秦二世仍用了2年时间对秦始皇陵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加上前面的37年,一共用了39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任何一座雄伟的陵墓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建成的,秦始皇陵墓也是如此,前后建了39年,古代的工匠在建陵墓时,也同时需要对陵墓内外结构、安全防盗、保存效果进行各种设计。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秦始皇的陵墓是这样描述: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秦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郦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全国后把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郦山,把隧洞一直挖到有水的地方,用铜封固,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和各种珍奇宝物都放置在其中,藏得满满的。

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拿水银制作成山川河流、江湖大海,使用机械将水银互相灌注流通,墓中天上有日月星辰齐全,地上景象万千,还有利用人和鱼的脂肪制作的蜡烛,很长时间都不会熄灭。



另外司马迁还有关于陪葬人员的记录,秦二世将秦始皇后宫中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全部送到陵墓中陪葬,还有制造机关的工匠和建造的奴隶,最先是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接着关闭了墓道,最后放下了墓道最外面的大门,将所有陪葬人员全部关闭在陵墓中。

司马迁所在的时代,已经离秦始皇去世过去了一百多年,司马迁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不仅内部结构知道,连陪葬人员情况也知道?

有2个原因:一是建造时间很长;二是参与人数太多。



一、建造时间很长

建造时间前后持续了39年,差不多相当于一代人了,39年中,参与监督、设计、建造、施工的官员、工匠、奴隶、平民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就算秦始皇下令保密,持续这么长时间,难免会有陵墓的资料泄露出去,或者记录下来。

建造这么复杂的工程,难免会用到很多的设计图与资料,也难免会有一些资料因人而宜的保存下来,甚至我估计秦朝中央政府也有一套严格保密的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设计图及施工图,秦始皇一死,天下大乱,这些图纸流落出去都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被萧何收走了。



如果被萧何收走了,就成为汉朝中央政府的藏书,就会流传下去,司马迁也许能看到部分,如果没有流传下去,司马迁也可能收集到其它渠道得到的关于陵墓的资料,况且司马迁对于陵墓的描述也只是大概的描述,并不是如何如何的详细。

二、参与人数太多

要建陵墓,首先要勘测、规划、设计,这些都需人完成,可能最初帮秦始皇设计的人早已死去,后面多次更改了结构也有可能,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召集了70多万的刑徒开始建造,70多万人啊,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建,这些人并不是全部被杀了,也有一些人活下来。



刑徒并不全是奴隶,也有服徭役的平民,当年刘邦不就是送刑徒去骊山,有不少人跑了才开始造反的吗?这么多人不可能全杀了吧,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总共也只有3000万人,一下就杀70多万,不可能嘛,秦始皇也没有这么残忍。

而骊山的70多万刑徒,据说在陈胜部将周文打进函谷关后,章邯曾率领部分刑徒军队迎战起义军,这部分人都参与了平定起义的战争,大部分人战死或被活埋,也有一部分人随章邯投降后活了下来,也会有各种口传和记录下来。



除了刑徒和奴隶之外,还有工匠,工匠可能真是大多被杀,因为知道的太多,并且司马迁也写了工匠大量被杀,但除了这些人,还有秦朝的官员和士兵呢,官员负责监督,士兵负责维持治安,总不能连秦官和秦兵都杀了吧

由于涉及人数太多,秦始皇陵墓也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人人都知道,包括秦朝内部大量的官员和士兵都知道的,总会有人记录一些信息,被司马迁收集到了,写进了史记。



也正是由于秦始皇陵墓是公平的秘密,根本就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保密,因此有大量的资料流传下来,而司马迁作为史官,是很严谨的,只有确认是真实的,至少在司马迁看来是真实的,他才会写进史记中。

2

一个数百万人参与、持续时间39年的超级大工程,如何做好保密工作?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以先秦时期的技术手段,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将所有参与此工程的人全部杀掉!

显然,这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聪明的中国古人却在不可能中,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因为秦国已经将秦军主力调往南方和北方,导致关中空虚,为了抵挡起义军,秦国少府章邯不得已调用在秦始皇陵修造陵寝的刑徒,也就是犯人,一共调集了70万人!


这70万刑徒,除了战死的、活埋的,活下来的人,对皇陵的结构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

根据后世对秦始皇陵的研究,专家发现,秦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流水线作业,皇陵的很多结构部件,都可以通过流水线的方式,使得流程大大加快。比如说,举世瞩目的秦皇陵兵马俑,它们身上的很多部件都来自流水线。

也就是说,秦国为了修筑规模庞大的皇陵,将数百万刑徒分作无数条流水线,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这些戴罪之徒,没日没夜地在皇陵工地上劳作,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其他地方“瞎逛”。

如此,便只有一个结果:绝大部分参与皇陵建造的人,都只知道皇陵构造的一小部分。

这样,即便有些刑徒没有侥幸刑满释放,他们也只知道骊山在修筑规模庞大的皇陵,具体里面修筑了什么,除了靠吹牛,他们什么也描绘不出来。

而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

对于皇陵而言,防盗最关键的地方,莫过于墓道口。

盗墓贼一旦得知墓道口,打开皇陵就会变得非常容易。除此,最后进入墓室的人,一定对墓道口了如指掌,即便他们对墓室内部构造一无所知,只要他们掌握了墓道口,那么,秦始皇陵就如自家小金库,打开它取宝,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陵工程指挥部下达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最后进入皇陵的人,全部活埋,也就是封在墓内。

这一做法,也是古代皇陵的“通用”做法。

上世纪60年代打开明定陵之后,就在明定陵的墓道发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遗骨,遗骨旁边,丢弃大量果核等陪葬品,考古专家推测,这些遗骨应该就是最后进入墓室的被活埋的人。

想必,秦始皇陵最后的“工程攻坚队”,也是这样被活埋了。

秦始皇死后一百多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也这样写道: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在这里,中羡和下外羡门,指的都是墓道门。这段话意思是:秦始皇被下葬之后,修皇陵的人关闭第一道墓门,当他们准备出去时,却发现,最外面的门已经被封死,这样一来,这批人既无法破坏地宫,也永远守住了秘密。

一系列流程下来,便确保了没有活人知道皇陵内部情况,即便有,秦二世也有办法让他们永远闭嘴。

那么,司马迁是如何得知皇陵的内部构造呢?

请看《史记》所记载的这一一句话:

“沛公至咸阳……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译文: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之后,当大家都在忙活着抢钱抢女人的时候,萧何却带着一帮人冲向秦国丞相、御史等高官的宅邸,将他们的藏书尽数拿走。

这些书中,可能会有关于皇陵的蛛丝马迹。

之所以说是有“蛛丝马迹”,按照秦始皇的残忍与多疑、焚书坑儒时的果断与冷血,高官家里敢私藏皇陵结构图,那真的是嫌命太长。即便有,最多也就只言片语;皇陵的详细情况,甚至秦皇室藏书都不会有。


所以,皇陵的真实情况,司马迁也不知晓,《史记》的说法,大抵也是推断和猜测。

先来看看《史记》是怎么写的:

“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穿治郦山。

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因为骊山就在那里杵着,几千年过去了,也没挪动半步。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穿三泉,意味着挖的很深,用铜来制作棺椁,倒也有可能——毕竟,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曾“收天下之兵”,用这些兵器做个青铜棺椁绰绰有余。

至于墓道的机弩机关,有些够呛。

自古而今,帝王将相之陵墓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规模宏大、耗资巨万者,也从未听说有安装机关的。难道是这些帝王不晓得防盗?不是,而是用安装机弩来防盗,显得幼稚又可笑,根本就没用。

至于“上具天文、下具地里,以人鱼膏为烛”,这些都是先秦时期有钱人的标配。司马迁这样写,就好比你出国,要么坐船、要么坐飞机一样,别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


也就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有点儿难猜,不过,以司马迁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从秦宫室的籍册,也能够发现端倪。

说到底,司马迁对于秦陵的描述,只是“通俗演义”,具体到陵寝里有几条墓道,墓道里有几个门儿,门儿朝哪开,这些内容,谨慎的司马迁是不敢随意下笔的。要不然,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俑,怎不见他提及一个字?因为这属于详细内容。

看来,秦始皇为了守住自己的地下王国,真真是下了一番心思啊!以至于后人无数次猜测,也无人敢贸然发掘秦陵,甚至连陵墓里的结构,都无人知晓。可见,中国古人的保密工作还是很到位的。

3

古代帝王视死如生,从即位之初,就会征集天下能工巧匠为自己修建坟墓,在古人看来,人死之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环境,因此,他们在营造陵墓之时穷尽奢华,在阳间所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他们要原封不动的搬到阴间,这也就是秦汉流行厚葬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的野心,他的霸气也全部都体现在了自己的陵墓之中。秦始皇陵从他登基为秦王之时就开始动工,前后历时39年,到秦始皇在沙丘驾崩,这浩大的工程都没有完工,秦二世登基之后,才草草收尾,将秦始皇葬入其中,盖棺定论。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占地约有56.25平方公里,面积大致相当于7900个现代足球场,仿照咸阳秦王宫的样式建成,规模之大,影响力之高,历朝历代皇帝的陵墓无人能出其右。

更为神秘的是,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虽然地表建筑已经因为战乱被大肆破坏,但内部却没人能够盗掘,即使是现在,由于科技的不成熟,担心发掘之后无法将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国家也没有轻易开工,因此秦始皇陵内部究竟是怎样的结构,又珍藏了哪些珍贵宝物,秦始皇的尸身是否还在,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了2000多年。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不止一次描写了他所认识到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中陪葬了大批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嫔妃,工期完成后,为了不泄露陵墓秘密,大批工匠被活活困死在了墓道中。

还有墓穴中设置了重重机关,一旦有人靠近,弓弩就会万箭穿心,置人于死地,另外墓穴中有大量水银,犹如地表的江河湖畔,又用“人鱼膏”做蜡烛,千年不灭,犹如天上繁星。如此一来,江河所至,日月所照,浑然一体,匠心独运!

司马迁把秦始皇陵描绘的有声有色,各种机关与细节也都能讲的明白,就好像他真的进去过一样。可问题来了,当年建造陵墓的工匠不都是被杀死了吗,司马迁又是从哪里得知的这个秘密?是道听途说还是有真凭实据?

司马迁说不定还真看到过

我们都知道,汉承秦制,除了废除了秦朝的严酷刑罚,秦朝的制度和典章被汉代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当年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献城投降,正当所有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有一人进入了咸阳皇宫,将秦朝的法典与文献保护了起来,此人就是萧何!

作为王朝的帝王陵墓,在设计之初必定有设计图纸与方案,作为宫廷密档,外人自然是见不到,这种珍宝萧何自然不会放过,说不定成为了日后汉代皇帝陵墓建造的标杆,而作为史官的司马迁,翻阅宫廷旧档也是合乎常理,只不过后来这些图纸随着历代的战乱毁于战火,我们没见到,不代表司马迁没有见到。

对秦朝的暴政有些夸大其词

秦始皇陵前前后后一共经历了39年,累计征发民工72万之多,要把这些人都杀死,我想有些夸大其词,并且有对秦始皇抹黑的地方。

工程的建造应该是分批进行的,毕竟没有哪一个工匠或奴隶能在工程中连干39年之久,当时的情形应该是,一批人做了一段时间,徭役期满再换下一批,如此反复,才会有72万人的记录。

而杀掉的工匠只不过是最后一批封土的人,对于之前在陵中务工的人来说,有部分秘密被他们带回了家,而且口耳相传的传了下来。

况且,工匠被杀掉了,监工总不至于被杀,当年秦始皇陵的总监工正是章邯,对于陵墓的秘密他应该了如指掌,他一直活到了秦朝灭亡,投降项羽后直到楚汉战争中才在与刘邦的作战中兵败自杀。当然,还有一些小监工,秦汉交替之快,有不少人也许摇身一变又成了汉朝的官吏,他们把这些秘密汇聚成册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司马迁的道听途说

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周游各地,收集资料,了解民俗,许多历史资料由于年代的久远而销声匿迹,司马迁也只能通过民间的传说来甄别、判断,最后采用一种他认为最合理的一种写入史书。

当然,我们并不是怀疑太史公治学的严谨性,只不过在汉代之前,由于文字传播的局限性和秦朝统一中国对六国史料的破坏,使得许多史料都无从可考,只能通过民间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也许对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就是司马迁遍访各地,通过民间的传说的方式记录下来,而司马迁听到的也许有很多个版本,但他通过对历史的判断而记录下来了《史记》的这种说法。

所以,我们对司马迁所记录秦始皇陵的说法不能过于苛求,只能等待日后科技的发展来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秦始皇陵,到时候再对照《史记》,是真是假我们也就一目了然了。

4

司马迁不是神,不可能猜出秦始皇皇陵地宫的结构;他也不是孙,无法上天入地,无法亲临地宫现场观看。

司马迁是个史官,他的资料来源一般来自于两块,一是听到的,这就是现在经常所说的“口述历史”;二是看到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典籍“资料”。

司马迁听到的“秦始皇陵墓地宫构造”

常有传说,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全部死光了,全都被杀了,这是真的吗?假的,千真万确,就是假的。

秦始皇陵墓前后修建39年,可谓工程浩大,出动人力最多时有70万左右,少的时候也有30、40万,要把这样的人全部杀了,怎么可能?况且也没有记载,秦国将几十万人工人杀了的情况。

其实,修建陵墓的人,也是分工种的,有些是搞土建的,有些是干技术活的,不同的工种决定了以后不同的命运。

三十九年间,完成土建的大部分人撤的较早,搞技术的留下较多,越到陵墓建设后面,留下的人越少,这些人知道的也越多。

最后,留在秦始皇陵墓里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非常可惜,完善陵墓的工作做完后,工匠们遭殃了,因为秦二世卸磨杀驴,让这些最后留下的工匠陪葬了,记载如下:

详细记载如下: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那么搞技术善后的人被陪葬了,是不是消息就没有了?当然不是,因为之前有大量的工人(其中有很多是犯人)先后撤了,这些人是知道大概结构的,最后撤出去的几批,甚至对于情况很清楚,只是不曾亲自看见建造成功及完善。

在项羽和秦军展看巨鹿之战时,很多修陵墓的加入了进去,战争很残酷,项羽等人有点猛,最后秦军大部分被俘虏,这一过程中,逃跑的绝不在少数。虽然投降的秦军大部分被坑杀,但那一部分逃走的工人,以及早早回到民间的年长者,成为了秦始皇陵墓构造或多或少的知情者,

那些得以获生的工人们,会对秦始皇陵墓的情况说给他人听,特别是秦朝灭亡后,对于这样的言论更是无人约束,毕竟大秦亡了。于是,这些关于秦始皇陵墓的消息就传了下来。

经过了近百年左右的时间,司马迁开始考证这个事情。

司马迁写东西很认真,不断走访各处,寻找秦始皇陵墓的传说,同时,对于秦始皇陵墓进行了实地考察,虽然只能看到秦始皇陵墓的外观,但多少都有些参考。如此下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手资料。

司马迁翻阅各种典籍资料,比如《秦记》,得到了很大收获

秦朝暴政,刑法苛刻,让当时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坚决实行连坐制度,让百姓苦不堪言。“焚书坑儒”,更是让知识分子们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可惜那些烧掉的典籍资料。

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被烧了,关于秦朝的历史,以及有利于秦朝的书籍资料,保留了下来,比如那本由历代秦国史官(即秦御史)通过不断记录而积累成书的秦国“史记”《秦记》。

有人说了,战乱不断,这书籍能保存到司马迁时期吗?能。

当年,刘邦和项羽在义帝的协调下,分两条路向咸阳进发,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王”。刘邦的军队实力远远不如项羽,但刘邦在郦食其的帮助下,没有多费劲,就进了咸阳。

当时的刘邦准备大肆享受,而手下的谋士张良劝刘邦还军灞上,否则会惹来杀身之祸。另一位臣子萧何,却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把秦宫里所有的书籍、资料等收集了起来。当项羽来的时候,后宫美女还在,金库还在,只是各种资料不在了。这就够了,项羽对于秦国的资料是没多大兴趣的,他只是一个武夫。

在萧何收集的资料中,就有《秦记》。后来,司马迁写《史记》时,这本《秦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于是,结合传说和《秦记》,《史记》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话: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始皇帝一继位,就开始为自己在骊山建造陵墓。在统一六国后,从各个地方征来七十多万人。

陵墓建造时,(地宫)深的穿过了三层泉水,在下面用铜汁浇成棺椁,宫殿里面,奇珍异宝都放满了地宫。除此之外,地宫里面,做成各种机关,用以发射弓箭、弩箭,有靠近的机关动作射杀当地。地宫里,还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靠机械使水银循环不息、缓缓流淌,地宫顶上有天文,地宫地面有地理,非常神奇。而且为了保持地宫的光线,用人鱼油膏做成蜡烛照明,很长时间都不熄灭。

目前为止,秦始皇陵墓的地宫部分,还是没有开发,原因是国家不支持,技术上还是有不成熟。

至于,司马迁的论述,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因为现在的遥感探测技术,对司马迁的论述进行了相应的对证。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官,司马迁通过走访收集民间传说,通过《秦记》的参考,再通过秦始皇陵墓的实地考察,最后写出了关于“秦始皇陵墓地宫”的情况。

一个身残志坚的斗士,一个心怀理想的史官,在死后的两千年里,受到了“几乎所有的史官和历史研究者”的推崇,确实不容易,向其致敬!

5


秦始皇陵,中国古代最大的“烂尾工程”

修筑秦始皇陵一共用了37年的时间。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 “烂尾工程” ?因为秦始皇陵是分三个时期进行建造,整个秦陵并没有最终建造完成。

秦陵的选址与初期的建造是由吕不韦来负责,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则由李斯主持。李斯主持的这部分工程,是秦陵最为重要的主体工程。后期的工程,也就是工程的收尾阶段,这段时间,是从秦始皇下葬后开始算起。

建造秦始皇陵的73万工匠并没有全部被杀掉

秦始皇陵分三期进行建造,号称动用了73万工匠。这帮工匠大多是被强抓来的役夫或是罪犯。整个工程建造,肯定不是同一批人,应该是倒下一批后再补充一批进去。毕竟在建造时间上长达三十多年之久,就算是一个二十岁的人,等到完工也该有六十岁了。

秦陵最后阶段的工程,由秦二世胡亥亲自主持。收尾阶段干了两年时间后,就发生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咸阳。而戍边的秦军又来不及回朝救驾,急得胡亥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少府章邯就提议,不如把建造秦陵的几十万罪犯全给拉出来,组成一支 “虎狼之师”。胡亥听后大喜,让章邯连忙去办。结果,这支由几十万罪犯与工匠组成的乌合之众,竟然大败陈胜、吴广起义军。

后来,又因为刘邦、项羽大军日益壮大,秦始皇陵的建造,就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境地。最后,工程还没有完全峻工就一哄而散了。因此,秦始皇陵就落得个“中国古代最大烂尾工程”的名称。

司马迁《史记》里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部分的素材来自建造秦陵工匠的口述

与陈胜、吴广起义军交战的那批乌合之众,就是秦陵建造的工匠。在与陈胜、吴广起义军战斗时,有少部分人当了逃兵,偷偷地跑掉了。而这部分人极有可能,将秦陵的内部构造及细节等情节泄露出去。

这类工匠对秦陵的所见所闻,就成了日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的部分素材。

司马迁《史记》里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大部分的素材可能缘于秦朝史官的记录和编撰历史。

秦朝是否有专门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官员?一直存有争议。直到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了一座秦代古墓。墓主人名“喜”,曾担任过秦朝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等官职。墓中更出土了1155枚秦朝竹简,也称为“睡虎地秦简”。这一发现,证实了秦朝仍保留有史官一职。

因此,司马迁《史记》里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大部分的素材可能缘于秦朝史官的记录和编撰历史。

6

千古一帝秦始皇绝非浪得虚名,其继位之后做了几件名垂千史的事情,每件事都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特别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寝,连后来被称为盗墓界“祖师爷”的曹操都没敢开挖,一直被封存到现在,堪称历史之最。

首先就是在其继位之后就开始考虑百年后事,一边大量征招人员为了修建大型陵寝。一边又命徐福带领童男童女远去海外“仙山”为自己求取长生不老药,结果损失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寝虽然现在专业科考人员已经找到,却没有贸然开挖,原因就是开挖的能力具备,但保护修复的实力(条件)达不到,为什么?


主要就是秦始皇陵规模太大,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陵墓内部结构太复杂,机关重重,西安兵马俑出土的数量和质量(颜色遇空气氧化)就侧面证实了一切。


回归标题,修建秦始皇陵的人都被处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还可以详细记载描述陵寝中的内部机构呢?


在《史记》中记载:


“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相关工匠尽死,消息自然无法外泄。

从这段可以看出秦二世下令所杀的都是工匠(技术)人员,都是收尾部分的核心人员,对于普通干苦力的,还有初期参与工程的人员并没有下毒手。


比如丞相李斯,据说李斯事负责秦始皇陵墓设计建造的总工程师,但李斯泄露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从秦始皇登基到其死去几十年的时间,李斯一直忠心耿耿辅佐在秦始皇左右。


据说修建秦始皇陵寝的人多达六七十万人之多(相当于现在一个县城人口总和),时间长度跨越几十年,就好比一个二十岁的黑发年轻人一直在陵寝工作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才能完成任务。


这几十万人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壮丁,大家闲暇时候互相打听传说,人来一波走一波,消息自然走漏。

那为何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内部结构如此详细,好像实地考察过一般?

《史记·秦本纪》关于始皇陵的记载: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出生在西汉时期,距离秦始皇时期已经过去近几百年,但司马迁是个正直较真的人,传说司马迁为了把秦始皇陵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走遍了全国各地打听参与陵寝建造人的后人们,同时又翻阅各地野史、正史资料记载并加以整理,终完成如此详细的资料记载。


也正是根据司马迁史料详细的记载,才让现代人不好贸然开挖秦始皇陵寝,也给后人留意很多猜测和好奇。


相同的历史事件,不同得解读观点。我是微风之语欢迎大家的关注评论。


7

秦始皇陵规模异常宏大,整个陵园占地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1.7个澳门,78个北京故宫,将近1000个埃及胡夫金字塔。



巨大的规模,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所以,从公元前247年,嬴政刚刚继位秦王时,秦始皇陵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了公元前208年才完工,也就是秦帝国彻底崩溃的前一年。

整个秦始皇陵墓共计修建了39年,期间动用了数万至数十万人员,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后,建陵人员甚至达到了72万。即便是帝国崩溃前的最后阶段,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以上的人员为秦始皇陵做着扫尾工作。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于是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人密谋矫诏,诛杀了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后诈称秦始皇立遗诏胡亥继位。

当时正值盛夏,经过了一些列的矫诏、谋逆的活动之后,秦始皇帝的尸体都散发出了臭味,于是赵高等人在秦始皇的辒车上放了很多发臭的鲍鱼掩盖腥臭,迅速回到了咸阳下葬。



史记记载,下葬当日,秦二世让很多活人做了秦始皇的陪葬品;

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不仅有后宫没有生育妃嫔,也有建造陵墓的工匠。

但让人奇怪的是,既然工匠已死,那么秦帝国灭亡一百多年后,司马迁又是如何知道秦始皇陵墓内满是奇珍异宝,并且拥有无数的机关暗器,以及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和人鱼膏做的灯烛呢?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



实际上,原因有两个。第一,秦国是有专门史官的。

秦朝的史官是御史,这种制度早在商周时期便已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史官,比如秦、赵两君渑池之会时“执法在傍,御史在后”,御史则负责记录这件大事。

秦国统一后,虽然焚书坑儒,消灭了六国很多珍贵了史料,但是,秦国并没有烧毁自己的《秦记》。所以到了司马迁的时代,司马迁是可以查阅秦国的史料和其他珍贵的文献的。



第二,秦二世只是处死了一部分工匠,并没有处死所有修陵人员。

秦始皇陵工程浩大,用工最多的时候达到了70万以上,秦二世想要全部处死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是处死了建造秦始皇陵地宫的工匠。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后,起义军打到了距离陵园不远的戏水时,胡亥被迫草草的完成了陵园的工程,然后赦免了大量骊山的刑徒,跟随章邯东出平定起义。

因此,大量修建陵墓的官员、士兵和囚徒逃出生天,秦始皇陵地宫的秘密也就流传于天下了。

8

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几十万工匠全部都被秦始皇处死了,按理说后世人应该无法了解秦始皇陵墓的具体构造,但司马迁却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皇陵内部的构造。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在我看来,司马迁能够这么详细的描述皇陵内部的构造,一方面是从汉朝保存的秦国典籍中寻找资料,另一方面是参考民间流传的一些传闻。

要知道秦始皇陵墓这么大的工程量,需要从全国各地采购大量的物资,自然会遗留下来很多信息,这给予了司马迁很大的帮助。

此时秦朝灭亡的时间不是很久,汉朝还保存了一些秦朝典籍

司马迁所在的那个年代,与秦始皇时期相距不是很久,因此当时的很多典籍都还能够保留下来,司马迁可以查阅这些有关于秦朝的历史典籍,并通过多方考察验证,最终确认皇陵内部的结构。

司马迁本人不是个信口开河之人,他所编纂的史记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就比如史记中记载,皇陵内部有汞做的河流,现在通过仪器检测之后,确实发现秦始皇陵墓之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汞。

修建皇陵的七十多万工匠不可能全部都被杀害

秦始皇的陵墓动用了七十余万民夫,虽然史书记载这些民夫全部都被坑杀。但在我看来,这些人不可能全部都被杀害了,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幸运的躲过了一劫,那么就能留下一些皇陵内部构造信息。

而且也没必要全部杀害这些工匠,这些人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内部构造,很多人都只是为皇陵提供物资,这些人自然能够存活下来,同样也留下了一部分皇陵信息。

这样来说,司马迁的消息来源就比较广泛了,汉朝保留的典籍他可以查询,再通过验证民间流传的消息,最后才能在史记中详细描述皇陵内部的构造。

9

秦始皇留下的秦始皇陵令古今中外无数人魂牵梦绕,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秦始皇陵也是花了浓墨重彩进行描绘的,在司马迁一生最重视的《史记》

里面,司马迁绘声绘色地进行着描绘,将秦始皇陵描绘得美轮美奂,就连各种细节都有鼻子有眼的,丝毫不见什么硬伤和不知道。

可是众所周知,就算到了今天我们也没有对秦始皇陵墓进行大规模开挖和考古,司马迁那个时代,以他的微末官职,哪里得知的如此多的秦始皇陵墓的详细资料,更何况,秦始皇陵修筑结束之后屠杀工匠也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清清楚楚写着的,既然那些工匠都被杀光了,司马迁到底如何得知的地宫详细情况呢?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与朋友往来信件,多次强调自己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写,因此造假的可能性极低,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编排起汉武大帝那是一点奴才媚骨都看不见,绝不会是空穴来风,毕竟司马迁的史官素质那是绝不能怀疑的。

而且随着上个世纪对秦始皇陵的初步开挖,我们也的的确确发现始皇陵墓里面似乎确实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水银含量严重超标——这不就是秦始皇陵里面的司马迁所说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嘛。可是当年干这事情的工匠早就被秦始皇的官员杀光了啊,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呢?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司马迁可以知道的如此详细,且不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呢?《史记》所谓的葬始皇于郦山,这句话其实问题不大,毕竟再怎么杀人,葬在哪个位置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随便打听打听,也就知道了。

问题主要在于《史记》后面说的话——下铜而致椁(这是说的秦始皇的棺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这就是说的陪葬品来源)。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地宫按理来说只有工匠知道的机关)。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这种详细到可怕的细节),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地宫内部的照明细节)。”

秦始皇棺椁和陪葬品来源这些个暂且不论,毕竟当年司马迁的时代距离秦始皇下葬的时间尚不足百年,有些参与过的秦官当年的只言片语是有可能流传下来的,至于陪葬品很多很珍贵这也算得上是常识的。可是这个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的细节和辛秘描绘就很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正如前文所说,当年的工匠已然尽数被斩杀,怎么可能会有人逃出来呢?这也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既然这样司马迁又是从哪里获知这种详细消息呢?

我们都知道,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进入秦宫的时候,萧何等文臣尽力的收拢了很多秦始皇时代的文献和资料,在司马迁时代,这些当时的秦宫绝密资料,在司马迁太史公的职权范围里面恰好足够可以调用,我们不能排除萧何等刘邦文臣收拢秦宫文献的时候也收到了关于秦始皇陵营造时期的许多资料。

只有这种可能,才能让司马迁能写得这么详细。

司马迁一向对写史书很推崇讲究,不可能无中生有,卫而现实生活中,在上个世纪检测到的水银超标也从侧面反应了司马迁记在《史记》里面的资料是确确实实有真实性的。

10

一、其实,司马迁离秦朝也就一百多年时间,因为时间较短,所以说,司马迁的描述最有说明力。

二、修秦始皇皇陵的人并沒有全部被杀死,修建秦始皇陵约七十万人,说都被杀死是曲解。因为分工不同,有的人只是苦役,并不涉及核心工程,所以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被处死。被杀死的是最后收工的人,估计最多一千余人。

三,司马迁写史记也是靠前朝的资料和民间口口相传相结合,无论是资料和传说,一百余年,还是有一定真实性的。好比清未与现代,清末的一些史实还是真实可信的。秦朝到司马迁时期史的史料,距现在二千多年,很多史料己遗失,但并不代表司马迁不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