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都有哪些症状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怎么办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都有哪些症状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怎么办

2020-04-04 03:02阅读(62)

双下肢水肿是指查体时下肢水肿部位按压凹陷,抬手后几秒钟内凹陷不消退的现象,还可有皮肤张力、透亮度增加。||| 病因 1、肾源性水肿 如各种肾小球疾?⑸龉δ懿蝗

1
双下肢水肿是指查体时下肢水肿部位按压凹陷,抬手后几秒钟内凹陷不消退的现象,还可有皮肤张力、透亮度增加。

2

病因

1、肾源性水肿

如各种肾小球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2、心源性水肿

如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3、肝源性水肿

如肝硬化、肝癌、慢性病毒性肝炎等。

4、血管病变性水肿

血栓性静脉炎等。

5、内分泌疾病所致水肿

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6、其他

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

3

常见疾病

妊娠性水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肝硬化、肝癌、血栓性静脉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双下肢出现水肿,按压可出现凹陷,松手后凹陷并不能立刻恢复,或伴发以下症状,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伴有长期乏力、胸闷气短,特别是活动以后的胸闷、呼吸困难,要警惕是不是发生了心功能不全;

2、伴颜面部水肿、全身性水肿,常见于肾脏病可能;

3、一侧下肢水肿,要排查该侧下肢血管病变;

4、伴有右上腹不适、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皮肤黄疸、腹部膨胀等肝病表现;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6

就诊科室

1、怀疑心脏功能不全者,应咨询心血管内科;

2、怀疑肾脏病者,应于肾内科就医;

3、怀疑肝脏疾病者,可咨询肝病科、消化科;

4、怀疑局部血管病变者,可咨询血管外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除了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心慌、乏力、恶心、呕吐、少尿、消瘦?

3、除了双下肢有水肿以外是否还伴有其他部位的水肿?

4、水肿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之前出现过双下肢水肿的症状吗?怎么引起的?

6、会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喘憋的症状吗?

7、是否有心脏病、肺水肿、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营养不良等病史?

8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既往患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就能确诊。

9

鉴别诊断

1、心源性水肿

多有心脏病病史及症状,如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检查可有心室肥大、心脏杂音、肝淤血等体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水肿与体位有关。且水肿程度与心功能一致,心力衰竭好转后,水肿可明显减轻或消退。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心包膜、瓣膜、心肌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引起心源性水肿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病等。

2、肾性水肿

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尿毒素升高引起的综合征等。其中急性肾炎水肿较轻,压之有一定弹性,凹陷性可不明显;肾病综合征水肿较重,呈明显凹陷性。尿常规、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常见疾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等。

3、肝源性水肿

肝病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既可表现为全身水肿,也可为局部水肿,临床上最多见的表现为腹水,但当出现较严重的肝功能受损或并发营养不良时,除腹水外常有全身性水肿,水肿首发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胸水、心包积液等。除水肿外,病人还伴有腹胀、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牙龈出血、女性化和性欲减退,检查可有黄疸、蜘蛛痣、肝掌及门静脉高压体征及侧支循环特征。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4、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因营养物质缺乏的比例、程度、原因、时间及所缺乏物质的性质有关。患者多有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或过度消耗病史。水肿程度相对较轻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水肿很快就会消退,除水肿外,还可伴有体重下降、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等营养不良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总蛋白、白蛋白降低,24h尿肌酐/身高比值下降等。

鉴别诊断

1、心源性水肿

多有心脏病病史及症状,如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检查可有心室肥大、心脏杂音、肝淤血等体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水肿与体位有关。且水肿程度与心功能一致,心力衰竭好转后,水肿可明显减轻或消退。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心包膜、瓣膜、心肌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引起心源性水肿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病等。

2、肾性水肿

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尿毒素升高引起的综合征等。其中急性肾炎水肿较轻,压之有一定弹性,凹陷性可不明显;肾病综合征水肿较重,呈明显凹陷性。尿常规、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常见疾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等。

3、肝源性水肿

肝病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既可表现为全身水肿,也可为局部水肿,临床上最多见的表现为腹水,但当出现较严重的肝功能受损或并发营养不良时,除腹水外常有全身性水肿,水肿首发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胸水、心包积液等。除水肿外,病人还伴有腹胀、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牙龈出血、女性化和性欲减退,检查可有黄疸、蜘蛛痣、肝掌及门静脉高压体征及侧支循环特征。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4、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因营养物质缺乏的比例、程度、原因、时间及所缺乏物质的性质有关。患者多有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或过度消耗病史。水肿程度相对较轻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水肿很快就会消退,除水肿外,还可伴有体重下降、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等营养不良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总蛋白、白蛋白降低,24h尿肌酐/身高比值下降等。

10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发疾病

对原发性病因已明确的水肿,应针对原发疾病的性质和发病环节给予相应的治疗,有些水肿在原发疾病得到控制后,所引起的生理紊乱即被纠正,水肿症状随之缓解,而无需进一步对症治疗。

2、适当控制水钠摄入

对水肿病人要了解其水和钠的摄入量,并且认识到限制水钠的摄入对防止水肿的进一步加重是十分有效的。但应注意到过度限钠可能造成低钠血症,尤其是使用利尿剂者。

3、控制水肿消退速度

根据引起水肿的不同病因及水肿病人机体内环境平衡状况,应适当掌握其水肿液移除速度。因为过快地排除较多体液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甚至产生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

4、合理选用利尿剂

利尿剂的选用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避免利尿剂治疗引起的血容量减少和电解质紊乱。

5、一般治疗

(1)休息

对于多数因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的水肿病人,适当地卧床休息可改善这些器官的血液供应,减轻其负荷,防止症状加重,有利于病情恢复。

(2)饮食

由于全身性水肿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因而对于水肿病人应给予低盐饮食,以减轻体内钠和水的含量。

6、病因治疗

在病因明确并可能除去的病人,积极的病因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7、病程观察

在病因明确并实施治疗后,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密切观察原发病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变化外,对于水肿的观察须注意以下两点。

(1)水肿的消退情况

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水肿应逐渐消退。此时,须观察水肿发生部位范围是否减小、程度是否减轻,并定期测量体重。对于腹水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腹围。若水肿未见明显消退,应考虑下列原因:

①病人未遵医嘱服药。

②药物选用不当或剂量不够。

③病因治疗不彻底。

④诊断有误。然后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处理。

(2)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水肿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利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①防止有效血容量下降:对应措施为定期测量血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对应措施为选用利尿剂的种类时要注意排钾和保钾利尿剂的联合使用,或适当补充钾制剂,定期复查血电解质。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