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

上初中的时候,无意中从家里搜出来一本读书笔记,当然已经不知道到底是谁的了,上面用墨蓝色的钢笔摘抄了一句诗,一下子就击中了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种感觉真的是无法比拟的,直到多年以后,还记得当时心动的感觉。

后来才直到,这句诗是林逋所写。

林逋又称作和靖先生。他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诗人的生平也是诗意的,这简直叫人惊艳。

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终其一生,隐居在自己的一方天地,植梅养鹤,何等悠然自在!

也有人劝他出仕。他说:

"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这种心境,很多人也有,可是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寄情山水是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愿景,只有林逋将这个愿景变作了现实。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张翰张季鹰。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千里以邀名爵?张季鹰身处红尘中,悟到了就回归了自己的初心。

而林逋不同,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从来都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

这种恬淡,在任何时候都是格格不入的,不理解的人认为他有病,理解的人觉得他是遥不可及高处不胜寒的。

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有女子与他作伴呢?愚钝之妇不能理解他,不会嫁给他;有才情的女子却沾染了红尘之气,叫他失却了自己那抹清疏淡然。

莫名想起了古龙笔下的一个人物:西门吹雪。

他有一片山庄,叫万梅山庄,他穿着白衣,孤独的活在山庄之中,白衣如雪,他是寂寞的,他是释然的,无欲无求。

西门吹雪是剑神,他对剑的那种信念感,那种使命感,使得他不染一丝烟火气,他是神,他和整个人间都是隔离的。直到他遇到了孙秀青,他结婚,生子,于是他从神,变成了人。他有了情感有了温度,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林和靖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和红尘隔得太远,再也拉不回来。

于是我脑海中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清瘦的男子,斜倚着梅树,有只仙鹤从别处飞来,羽翼送来梅花的香气,也将那如柔荑的花瓣,拂落他满头满身。

独留老鹤在,风雪伴梅寒。

也许和靖先生孤独终老,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曾经写道: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罗带同心结未成,如果他写的就是自己的话,那便是个令人鼻酸的故事了。时光终如惊涛拍岸,汹涌而来,起起伏伏,最终归于平静再无痕迹。

过去的终究过去了,凝固在岁月里的,只不过一声长叹罢了。

----------------丸---------------

文:祁门小谢

最佳贡献者
2

梅妻鹤子,说的正是北宋诗人和靖先生。

和靖先生姓林,名逋(bū 967年——1028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很显然,他是在北宋建立后七年出生的,逝世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宋仁宗景仰先生的高风,赐他谥号“和靖先生”。

林逋终身未娶,也从不愿在朝廷中做官。这对于现代的我们,可能感觉很不好理解——谁不愿意当官呢?!又显赫、又能……

但是,在古代,不愿致仕(笔者补记:这里,“致仕”一词的意思,是本人理解错了,应当改成“仕宦”或“做官”。在此向诸位读者道谦。承蒙“远离大海的水手”和“风清扬179912968”二位老师给在下指出此处错误,衷心感谢!)的隐逸之士,可是多得很。苏格拉底说:“你需要的越少,你就越接近于神”。古人好像比我们现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看古代的那些人,那些隐士,才显得那么高洁。——他们,才更接近神!

林逋生来孤高,厌恶尘世的虚假与喧嚣,他宁愿远离城市,自己来到寂静的孤山下,结草为庐。

他荷锸耕耘,把草庐四周都种上梅树。浇水、施肥、除草、培土……他爱梅,从不摧残梅。他的梅树,全都枝桠恣肆,尽情舒展。像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描述的那种被人工扭曲的病梅,和靖先生这里,一棵也没有!他把一腔痴情,都倾注在了梅林中。如果套用现代人的话说,那就是:他对待梅树,简直就像对待痴心爱人!所以,人称他“梅妻”。

林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出自他的《山园小梅》二首之一。原诗为: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首诗,可以算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可以算是和靖先生真诚爱梅所得到的回报。他爱梅,尤喜像先贤贾岛那样,在梅林间做一位苦吟诗人,一边走,一边寻觅佳句。也许,这绝妙好诗,就是这样被他从梅花枝头撷取的吧。比起林逋来,梅长苏,不过是姓梅而已。

好东西,一点就够了。林逋仅凭这两句,就可以独步诗林!它对后世的影响,在辛弃疾、姜白石等著名的词人那里,都可以看到。比如,姜白石就把自己的两首咏梅词直接题为《暗香》、《疏影》。这种影响,甚至还反映在200多年后的南宋皇帝、被元军俘虏的宋恭帝赵?(同“显”)身上。

1276年,宋恭帝赵?和谢太后一起被元军俘虏。被俘时,他才四岁。史学家一般认为,到这一年,宋朝实际上算是结束了。

传说到了1323年,53岁的赵?得知自己的身份之后,曾挥毫赋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结果,元朝统治者发现了这首诗,把赵?赐死。

其实,我个人觉得,和靖先生的《长相思》这首词,同样也写得荡气回肠: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能写出如此哀怨的词句,想来,没经过相思煎熬的心,是不可能有此感触的。这里面,应该有故事,但是,这位林逋愿意与之永结同心的姑娘,后人没有找到一点踪迹。

和靖先生不仅爱梅,而且爱鹤。这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再配上他的文采气度,真个是仙风飘飘。我们不知道这只鹤是来自仙山,还是友人相赠,反正动物保护协会也没去找他!鹤与他,他与鹤,相依相伴,灵犀相通。当他沉思时,鹤静卧左右,让他与天籁融为一体;当他癫狂时,鹤便激昂地一飞冲天,牵引着他的诗情,在碧霄里翻腾;当有朋自远方来时,书童放鹤,鹤鸣三山,仿佛在唤他归来。荡舟山水间的林逋,只要一听到鹤鸣,必然闻声而返。

这就难怪人们说,那鹤,就是林逋的儿子。

“梅妻鹤子”,单凭这四个字,想一想,也就醉了!更何况,还有那么美的诗呢?

3

去年,我和朋友来到了杭州,西湖是必须去的。西湖附近最多的就是墓了,比如说,这座墓。


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梅妻鹤子林逋、林和靖。至于这个“梅妻鹤子”出处在《梦溪笔谈》: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一般我们认为,林逋真的是和梅鹤作伴,没有老婆,没有子嗣,终生不仕。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禁欲系的男神。他最为人称到的则是那两句“暗香疏影”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可是,他真的是与爱情无缘了吗?有人考证,说其实,林逋有后人,这个考证真伪不好说,但是,古人重视子嗣,即使他真有后人,说不定林逋是从兄弟家过继来的呢?那么他真的和爱情无缘?

明人张岱写的《西湖梦寻》谈到了林逋墓,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至元,杨琏真伽发其墓,唯端砚一,玉簪一。——《西湖梦寻·孤山》

我们知道,元代时候,蒙古贵族崇佛,而且信奉的主要是藏传佛教。一代藏传佛教大师八思巴可以说是声名远扬,他有一个徒弟名叫:杨琏真伽。这号人在元代统一以后,比较有名的就是在江南分管宗教,权力不小。他最喜欢盗墓,宋理宗的墓就被他打开了,宋理宗头盖骨被他做了饮器,其实,藏传佛教有用人骨做法器的习俗。林逋墓也没逃过这一劫,不过墓里只有端砚和玉簪,文人有砚台很正常,玉簪不得不让人多想,难道是一段不能说的故事?

我们查阅林逋留存下来的宋词,大约只剩下三首了,但,两首都是有关男女之间的离愁别绪。所以,我深深怀疑,林逋也是有故事的男人,不是因为高冷而一个人,而是因为感情受过伤。

我们来看其中一首:

【相思令·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我们来仔细看看,“吴”“越”就是今天江浙一代,即使今天也是风景秀丽。河岸旁的青山,引来送往,看惯了情人之间的离别。“谁知离别情?”这句好似对青山发问,怪青山不懂离别的情感。上阙由景渐渐入情,很是自然贴切。

下阕,两个泪,我们知道是一男一女,因为是“君”和“妾”。古代定情信物就有“同心结”,然而这句落到了“未成”,两个人是有情无分,没有修成正果,只能含泪送别,最后,“江头潮已平”说明船要起航了,两个人就要分开了。

这首词里的文字表达的那种离别的情感就是缠绵不断的,而吟咏之时,词的格律让人读起来也是反复咏叹,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感觉(尤其是两个青,两个泪),吟诵的这种感觉不就是和相爱的人分开以后的感觉吗?所以,这个词牌本身就是写男女离别之情的,这是本词牌格律的所致。

我想林逋也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只不过我们后人再也不可能知道他的故事了。

4

梅妻鹤子说的是北宋著名的隐士,诗人、词人、书画家林逋。

中国文人喜欢梅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大概是梅花不畏严寒、高洁自立的缘故。比如王安石说梅花不为了炫耀什么,而是凌寒独自开,孟浩然把梅花当成一辈子最要好的朋友,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宋朝著名的隐士林逋,愣是把梅花当成了老婆,这个就比较厉害了。不仅是把梅花当成妻子,林大隐士还特别喜欢鹤。当然了,文人喜欢鹤,这也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因为鹤有仙风道骨之感,你要是喜欢个乌鸦,那就不好说自己是个隐士了。

林逋喜欢梅花,几近成痴。能把梅花写到千古绝唱的,也就是林逋一人而已,要是没有对梅花的痴情,那是万万写不出来这么真情这么美好的作品的。所以,要了解林逋的为人,这首诗是跳不过的选择。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你看,能把梅花写的这么清冷清雅的人,也就林逋了。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隐士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种是真隐士,就像是陶渊明一样躬耕南亩,一类是像是李白、卢藏用那样的假隐士,他们在终南山假装隐居,实际上是天天想着能去长安做官,对于长安官场了如指掌。第三类是没办法隐居。官也做不到,考试也考不上,自己又是个文人,不会干农活,不喜欢做生意,只好隐居了,就像孟浩然。而林逋和陶渊明一样,那是真的看透了世界,真的是隐居。不过林逋的隐居,比陶渊明条件好多了。陶渊明得自己劳动,喜欢喝酒还喝不起,生活是相当清苦。而林逋人家是个有钱有闲的小资,不需要干活,可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随时随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厌倦了游山玩水之后,林逋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上买地建造别墅,种了360棵梅花,又养了一对叫鸣皋的仙鹤,平时就流连往返于梅林之中,带着仙鹤四处溜达,生活那叫一个美!

林逋是宋代隐士中,少有的不婚主义者。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更加没有孩子了。他把鹤当成自己的儿子养着。这种几乎没有什么荷尔蒙的人,真的是很少见。你看中国文化中的有些隐士,号称是为父母守孝三年禁色,结果三年中生了好多孩子出来,更加不像清朝大隐士袁枚,不仅喜欢女徒弟,更加喜欢男徒弟。

林逋的不结婚,我怀疑不是他的荷尔蒙缺少,而是他认为这人间缺少真爱,要是有真爱,谁不想和爱人共同销魂于梅林之下鹤鸣之中呢?好玩的国学倒不是瞎讲,我们可以看看林逋的另外一首词,那种相思,简直写出了极致:

相思令·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你泪儿盈盈,我泪儿盈盈,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江潮已涨,船儿扬帆要远行。

你可以说这是林逋替别人写的,是以一个女孩子的视角写的相思词,但是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林逋内心的真实写照。他应该在年轻时候爱上一个女孩,但是因为不知道的原因,罗带同心结未成,从此爱情无疾而终天各一方了。所以,林逋干脆为了自己理想的爱情守身如玉从此不再婚娶了,这是一个多么痴情的人啊!

5

“梅妻鹤子”说的是北宋文人林逋。林逋,字君复,死后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林逋未曾娶妻,没有子女,半生隐逸于西湖孤山,植梅养鹤。

林逋写的七律《山园小梅》,未有一个“梅”字,但被公认是写梅花的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历来写无人可及的名句。也由此可见林逋对梅花的喜爱之深,观赏体验之透彻。

林逋晚年在隐居的孤山草庐边建好墓地,死后葬于此处。并自作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茂陵是指汉武帝,此典故是说汉代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死后,汉武帝命人去吊唁。早知汉武帝好大喜功欲行封禅大典,司马相如在死前已经为汉武帝准备好了《封禅书》。林逋看不起司马相如对武帝的奉迎。林逋这样孤高的性格让当朝的宋仁宗也很敬重他。

只是林逋墓后来被盗,墓中发现只有一砚一簪。一生未娶的林逋带入墓中的玉簪似乎在暗示什么样的过往。而林逋自己也曾写过“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这样的词句,更像是故事的隐寓。

因为林逋一生与梅、鹤为舞,自云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花高洁,鹤有仙风道骨,所以后人以“梅妻鹤子”来指称林逋。

6

宋代诗人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 隐逸 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这个知识点易查。

这种生活和情调,现在人,难解。

现代人放着美食,美人,美名……乃至豪车、洋房、高薪、高职,各种闻名利养不追求,去追求梅妻鹤子?

……

我只能说,您活明白了。我们不能这样,常是被生活绑架,真过出梅妻鹤子的生活,可能会被划在扶贫对象里。马云辈有能力过出这种日子,会被标签不务正业或太能装。只有毫不计算,完全放下的人,才能从容快乐的过上这种生活。

当然,梅妻鹤子,仍需有妻有子,他日梅落鹤飞,甚至梅枯鹤死,又当如何?所以离真正的解脱仍有距离。

有所求不美,说透亦不美。认出不美是美,美则化为空寂。

7

北宋诗人的大诗人林逋终生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因此人称“梅妻鹤子”。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屡招不仕,以布衣终身,深得朝野敬重,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墓地之殇

据说,南宋迁都杭州后,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宅田墓地迁出, 唯独留下林逋的坟墓。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贼以为林逋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可是盗挖坟墓之中,只得到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南宋至今朝廷更替变乱不止,西湖天下第一名胜,墓地留存至今殊为难得。1964年尊照指示,为改变“与鬼为邻”的情况,西湖附近大规模毁墓拆碑,据统计,共破拆牌坊55处、石刻7处,掘毁墓654座。包括秋瑾墓、徐锡麟墓、武松墓、方腊墓、岳飞父子初葬处、于谦墓、苏小小墓、苏曼殊碑塔等,后来才慢慢迁回来。

暗香疏影

喜欢诗词的朋友人人尽知“暗香、疏影”,这两个词语来自林和靖的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喜欢咏梅, 有 “为见梅花辄入诗” 的自白。 暗香疏影这一联被欧阳修认为 “前世咏梅甚多矣, 未有此句也” 。 苏轼在题林和靖遗诗时说:“遗篇妙字处处有, 步绕西湖看不足。 ”

特别是南宋大词人姜夔用这两个词语制作了两个词牌,分别叫做《暗香》和《疏影》,依照这两个词牌所填的词成为姜夔的千古绝唱。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姜夔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⑺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林和靖原诗《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首诗押韵十三元,因为这个韵部是由唐韵的两个韵部合并而成,园与魂、昏、樽读起来不押韵,但是在词林正韵里,又把这两组韵母的字分开用了。另首句用邻韵一先的:妍。

林和靖词

林和靖有两首小词真受人们喜爱,被收录入了好多宋词的选本。

《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相思令·吴山青》又名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老街味道

8

想到江疏影的请举手。。。。??开个玩笑。

我想到和此人相关的三个故事,分享一下:

1.五代后汉(一说南唐)时有一位非著名诗人江为,写了不少诗,也编成了集子,但在那荒乱的年代里散逸殆尽,流传后世的诗词不多,其中有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2.到了宋代,有位不成家不立业不求功名的怪人,名叫林逋,字君复,和靖先生。顺便说一句,这个逋(音如“不”,一声)字,有拖延,拖欠的意思,和他浑身散发出的低欲望、佛系气质简直超搭!


林逋写了很多诗,写完随手到处丢,幸好有人识货,帮他收拾烂摊子。不然我们今天就看不到“影横斜水清浅,香浮动月黄昏”,这个点石成金的神来之句了。虽然只改了一个字,但境界已然大不相同。

他还有个癖好,非常喜爱梅花和仙鹤,写了很多有关它们的诗。“梅妻鹤子”便是林逋的故事了。

3.1933年,鲁迅先生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题目为后人代拟),其诗云: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诗中的颈联提到了两位同在杭州闻名的人物,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岳飞将军,另一位便是林逋。

鲁迅的意思是,像林逋这样一位隐士,终生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前清寂、死后凄凉,又是何必?你郁达夫还是要认真考虑现实问题,不要轻易举家搬到杭州,不如到别处施展才华、另寻自在。

事实证明,鲁迅先生还真是颇有先见之明呢!

手机码字配图不容易,喜欢点个赞,加个关注鼓励一下吧!

9

“梅妻鹤子”说的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和靖先生”。他原名林逋,字君复,是奉化大里黄贤村人,他为人处世的风格很受人们敬仰。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那么林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且听有书君一一为你道来:

一、淡泊隐士,独爱种梅养鹤

林逋是个孤儿,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十分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可他却有一颗上进的心,他奋发图强、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但是他性格恬淡清高,对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社会风气不屑一顾,对功名利禄没有丝毫兴趣。

于是他便在杭州西湖边的小孤山上盖了几间茅屋隐居起来。

据说林逋20多年未曾入过城市,而是常常驾着小舟与西湖周边寺庙里的高僧们交流诗文,日子过得消遥自在。

林逋的脾气非常古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孩子。

但是他有一群好朋友,如: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范仲淹、梅尧臣等。

他们十分欣赏林逋的为人和才华,时常到孤山与他交往,并出钱给他修建新宅。

林逋以梅花自喻,他觉得梅花高雅,傲霜斗雪,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因此他在房前种植了一株梅树,待到腊梅开放之时,那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他十分陶醉。

同时,林逋十分喜爱仙鹤,自己也养了两只。他认为仙鹤姿态优雅,是忠贞清正、长寿、吉祥的像征。

他常常把白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间翻腾盘旋,自己则坐在屋前仰头欣赏。

时间久了,白鹤跟林逋产生了感情,每当客人来访而林逋又不在家的时候,童子便唤来仙鹤通风报信,林逋看见仙鹤飞来了,便回家去会见客人。

久而久之,林逋就有了“梅妻鹤子”的称谓。

可见,林逋并不是一个孤僻之人,他有人缘,善交际,他选择隐居是刻意为之,是性格使然。

二、才高八斗,不屑扬名后世

林逋很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他很善于绘画,遗憾的是他的画作没有留传下来。

林逋的书法也不错,特别是行草,笔法瘦挺劲健,与欧阳询、李建中相似,而又比他们的清劲有力。

陆游、苏轼等许多名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特别是书法家黄庭坚说“林逋的书法精妙无人可比,我每次看到它,哪怕是有病,不用吃药就好了;哪怕是肚子饿了,不用吃饭就饱了。”

说法虽夸张,但足见林逋书法的精湛。

而明朝的书法家沈周更是专门为林逋的书法作了一首诗。

可惜的是,林逋的书法存于世的作品仅3件。

林逋最出名的还是诗,他的诗多数是咏物抒情的风格。

他作诗时不用多加思索,大笔一挥就写好了,但是每次刚写好,他读完后便立即撕掉。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抄下来留给后人呢?”林逋说道:“我现在隐居在山中,尚且都不想以诗出名,哪里还想过名扬后世呢?”因此,他的诗作留存于世的也只有寥寥几首。

其中留传下来的《山园小梅》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当时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

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很多人心底里都有寄情山水,远离尘嚣的愿望,可是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而才情过人的林逋却做到了,他不屑于立身扬名,一切遵循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份超然脱俗真让人钦佩。

三、孤高隐逸,或与情伤有关

南宋灭亡之后,林逋的坟墓被盗了。他的陪葬品竟然只有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

端砚是林逋自用之物,但是那只玉簪又是怎么回事呢?终生不娶的林逋为什么会保留着一件女人的首饰?人们疑惑不解。

后来,人们从林逋的另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写的小词里,猜到了他的心声“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原来,林逋并不是孤高清冷,他心中亦有爱,而且爱得深沉。林逋终其一生都在怀念着那个“心中的她”。

至于他和“她”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他在青壮年时代就心灰意冷,归隐山林终老此生,人们就不得而知了。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许多人为了钱财、为了权欲,铆足了劲儿,争得头破血流,迷失了自己。

而“梅妻鹤子”的故事,那淡泊名利、高洁出尘的品性,却如一股清流,洗濯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回初心,找到自我。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10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首诗的作者叫做林逋,也就是这位“梅妻鹤子”的当事人。诗中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最为被称道,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从这首诗的整个意境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梅花,白鹤对于诗人的意义。梅妻鹤子,如其字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话说,这世上的人啊,为名的,为利,为权,为女色,等等皆有,芸芸众生对名利场可是为趋之若鹜,普通人尚且如此,更遑论是有才识的人。在我们读过的诗词曲子中,很少有出自“平民”之手的,知名知姓,在历史上占几行字的,大多有过仕途经历,豪放如李白,淡薄如陶渊明,不羁如陆游,就是心学王阳明也不免俗,都在仕途沉浮。不知是官途成就了才情,还是才情助人走上仕途?潮流之中,自然背道而驰,比如林逋。

林逋是为非主流人士,这个人性格孤傲,不喜欢追逐名利。林逋植梅弄鹤,以此为乐,经常泛舟游玩,最常聊天说话的也是些高僧诗友。林逋品行高洁,虽不及世俗名利,却也由此吸引不少仰慕,其中不乏权贵。

林逋是个有才情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书法方面,陆游、苏轼,还有大书法家黄庭坚,无一不是称赞有加。林逋流传下来的作品极少,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并非是迎合世人的道具,他也并不想流芳百世,这些仅仅只是娱乐自己的即兴之作。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林逋一生未娶,也没有子嗣,这在古代可是极大的不忠不孝啊,就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会被人说是离经叛道,更遑论封建社会。但是林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不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成功,更不会取意迎合。林逋去世之后被追封为“靖和先生”,后世以“梅妻鹤子”来比喻清高或隐居,很显然,“做自己”的林逋是成功的,他的独立特性终究成就了自己。

从林逋的处世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他的道家思想,恬淡自然,追求自我,和庄子很像,不是吗?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芸芸众生,趋利而往,但是总有人逆流而行。

你说的好,不是我的好,我所追求的,可能被许多人弃如敝帚,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不会委屈自己,活在别人眼里,生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林逋,真正不被世俗绑架的人,是最强大的人。

历史遗漏什么

关于林逋,其实还有一个意外,林逋有一首词作叫做《长相思.吴青山》: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首诗词情真意切,读起来心里都被沾染的湿漉漉的,不知靖和先生是在何时何景是何心情写下这么一首女儿诗?和“梅妻鹤子”的先生极为不相称呢。

历史已经无法考究,也只能当作另类妙趣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