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龙拳舞秀君邀请。

西伯利亚是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白令海峡,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和外兴安岭,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比大洋洲和欧洲都大,跟南极洲面积差不多。其实,中国一直开发西伯利亚:

汉唐朝廷曾考察过,宣誓过主权。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这个瀚海就是贝加尔湖;

唐朝廷曾统治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诸族部,多以朝贡形式进行,“皆奉貂马入朝”,唐朝皆“厚礼其使”。唐朝廷对这些都督府、州的酋长按唐朝的职官制度授职,即置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合称“四府”。

元朝对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更大,“汉唐极盛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之边,唐所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即是说,汉唐势力范围所及的边远地区,现成了元朝内部地区,通过设立岭北和辽东行省,加强对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

明朝朱棣时期曾在“外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15世纪中期,明朝疏忽大意,将防线退到了辽宁,整个东北都成了女真人的领地。

沙俄叶儿马克等殖民者们到达 “外东北”,用武力征服女真人,侵略黑龙江流域,赫哲族被屠戮殆尽,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抢占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俄罗斯移民竟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

清朝末年,大量汉民族移民到黑龙江左岸的海兰泡64屯屯垦,汉人是东北的主体民族,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强大力量,与俄罗斯移民相抗衡。

1900年7月沙俄侵略者制造了海兰泡惨案,约有6000人被俄兵刀斧砍杀和推入江中溺水而亡;接着又制造了江东64屯惨案,约有7000余人被杀,两起惨案震惊世界,并称“庚子俄难”。

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扫清了征服西伯利亚的最后障碍,但在西南部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准噶尔汗国,而准噶尔对北部的严寒之地不感兴趣,倒是对南部的新疆和蒙古高原情有独钟,企图恢复蒙古帝国,于是跟沙俄勾结在一起,共同对付大清帝国。

沙俄自称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事实上也是蒙古帝国翻版,疯狂扩张,血腥屠杀,将攻势延伸到中国的黑龙江并占领了一大部分中国领土。

康熙帝组织军民反抗,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最终击退了老毛子。康熙帝为了平息战火,集中精力对付准噶尔,于是跟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当时清朝谈判代表除索额图外,还有一个名叫徐日升的传教士,他控制索额图,暗中竟帮老毛子,无耻之极。中国作为战胜方,完全可以将西伯利亚划分到自己的名下,由于索额图缺乏谈判经验,一次又一次落了下风,徐日升又时不时给予沙俄代表提示,所以沙俄代表戈洛文一直处于优势,而索额图又拿不定主意,真的没有用,废物一个。徐日升便对康熙说,反正西伯利亚只是一块普通的土地,不如割了算了,也可以展现我们大国的风度。

康熙很好面子,一听徐日升这句话,点了点头就将土地割让出去了,这样沙俄获得了西伯利亚这块宝贵的土地。康熙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明知自己是胜利方,却窝囊地成了失败方,从此这块国土一直就难以收复回来。

与其说“捡漏”,不如说霸占。不过,这种国仇家恨想从历史中抹掉,根本不可能。后来事情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无须赘述。(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在我们看来,沙俄就是几乎“白捡”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而在俄罗斯看来,这块土地也是他们一步步“侵略”得来的,相当不容易的说。

而事实上也确实相当矛盾,因为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看起来就是“捡漏”,但也是历史的必然。

因为这块土地数千年时间里,一直都不曾被重视,尤其是被近在咫尺的我们,这是沙俄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西伯利亚的根本原因。

在摆脱了蒙古人250多年的统治后,沙俄开始了迅速的崛起过程,1582年,第一批哥萨克骑兵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挺近,很快消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和喀山汗国,打通了鲸吞西伯利亚的道路。

为了寻找皮毛及温暖的出海口,哥萨克骑兵在广袤的西伯利亚横冲直撞,其建立的据点也一步步向东延伸。

1600年,哥萨克到达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此时的我国正处于明朝万历统治时期,明朝和蒙古的战争虽然从1571年“隆庆和议”后落下帷幕,但蒙古各部的分裂没有停止,各自为战的状态给了沙俄可趁之机,贝加尔湖附近的布里亚特蒙古难以抵挡哥萨克的冲击,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1639年,哥萨克前进到鄂霍次克海沿岸,1643年侵入黑龙江,疯狂屠杀当地的达斡尔等族民众。而此时的中原正处于明清交替时期,八旗军队入关争夺天下,难以顾及遥远的黑龙江。

直到1683年康熙消灭郑氏,收回台岛,清朝才终于抽出精力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比于传统的汉家王朝,来自白山黑水的清朝除了对北方寒冷的气候有更强的适应性,在统治形式上相比于汉家王朝的羁縻统治更加成熟,这使得清朝具备了在北方和沙俄进行领土争夺的能力。

因为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康熙在东北地区据理力争,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取得辉煌胜利后,要求沙俄彻底退出外兴安岭以南地区,而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也正是以外兴安岭为界划定的。

而之所以以外兴安岭为界而不是将沙俄彻底逐出东西伯利亚,是因为外兴安岭是古代中原王朝疆域的最北界。

虽然今天的元朝和明朝地区在东北地区都未能准确显示疆域北界,但根据郭沫若等学者对古代游牧民族游牧范围的考证,得出东亚地区游牧民族活动的最北区域在北纬58度线附近。在这条线周边,分布着萨彦岭、贝加尔湖以及外兴安岭等多处地物,从这些地物分别向南北方向延伸,海拔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北纬58度线是中原王朝向北所能达到的极限,是中原王朝名副其实的“自然疆界”。自北纬58度线向北,地形向北极倾斜,河流向北流动导致的凌汛让西伯利亚低地沧海横流,夏季更是沼泽遍地。而更可怕的是,从北极吹来的极地东风,将北纬58度以北地区吹得透心凉,这里也诞生了北半球的寒极,即奥伊米亚康。

这样的区域,自然不是中原王朝想要的土地,因为这里不能种地发展小农经济,更不能发展畜牧业养活成群的牛羊。

所以,康熙在《尼布楚条约》中所能接受的底线才定在外兴安岭这条界山上,雍正时期虽然在贝加尔湖地区吃了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亏,但同样守住了蒙古高原这一制高点,对于清朝而言同样是有利的。

当然,康熙之所以没有向北推进,除了没有兴趣,更多的还是因为西部准噶尔汗国的巨大威胁。

而在清朝确定了自己的疆域红线后,沙俄在事实上获得了几乎整个西伯利亚的所有权。在工业化时代到来前,这片物产丰富的区域,最大的价值就是丰富的毛皮。

虽然沙俄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经济更加滞后,所谓的工业化始终不见踪影。但因为北方对南方的地理优势,沙俄始终在西伯利亚的争夺上占据着巨大优势,清朝不得不疲于奔命,这也是康熙和雍正宁可吃亏也要签订边界条约的重要原因。

但随着清朝国力的由盛转衰,从无信用的沙俄卷土重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夺去了外东北和外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11年有割走蒙古和唐努乌梁海,苏联时期甚至夺走黑龙江主航道我国一侧数百个岛屿。

乾隆年间,沙俄第一次登上库页岛,逐步确定这是一个岛屿而不是大陆,并和从南向北的日本探险队遭遇,最终双方将库页岛分为南北两部分,而作为宗主国的清朝竟然毫不知情。

应该说,作为噬土成性的国家,沙俄确实不是白捡的西伯利亚,从越过乌拉尔山开始,沙俄确实付出了相当巨大的努力,期间和准噶尔汗国、清朝及日本都发生过激烈冲突。但总体而言,相比于其他列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开拓,沙俄鲸吞西伯利亚的速度和难度实在是不值一提,用“白捡”来形容并不过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3

细细品读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我认为确实算捡漏了整个西伯利亚。自从跨过乌拉尔山之后,俄毛子最初的占领圈地行为几乎是贴着中亚各汗国、蒙古高原各汗国如喀尔喀蒙古、准格尔汗国 和清朝等各国的北疆扩张过来的。

1598年沙俄还在乌拉尔山一带建据点,1649年就在鄂霍茨克海沿岸建立了据点,俄毛子仅用了半个世纪,就从乌拉尔山附近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如下图),堪称神速、一路无阻。

这不是因为沙俄当时有多强大,而是因为他最初的大多数占领的地方是无人区或荒芜人稀之地,没有且尽量避免与中亚和和东亚各大汗国发生正面冲突摩擦,等到站稳了脚跟,才开始慢慢向南扩张,蚕食各大汗国和清朝。

沙俄趁着中国外东北当时无人管理(实际上是古代边界模糊统治力薄弱),他也进来了,然而被清军两次雅克萨战争教训后感到棘手才提出用谈判来划界,谁知清朝果真着了道,不仅谈判还划给了俄国一大片土地。沙皇彼得一世当时有多高兴呢?刚回莫斯科的谈判官戈洛文就受到彼得一世表彰庆祝,后来这位谈判官还印上了俄国纸币上。然而现在竟然还厚颜无耻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尼布楚条约吃亏了,说是不平等条约。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怎么说呢,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

实际上,当时西伯利亚的蒙古人实力真的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很烂。

西伯利亚汗国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来是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个国家,实力弱小。

他的领土面积非常大,占有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然而,大家猜猜西伯利亚汗国人口有多少?

只有18~20万,而且民族复杂,包括鞑靼人及奥斯加克人、沃古尔人、巴什基尔人等。

这个汗国非常非常落后,北部甚至停留在奴隶时代甚至原始公社时代。这些人只能从事狩猎、驯鹿和养蜂业,和几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区别不大。而且,汗国少量大汗和头领之间还有激烈矛盾,经常内讧。

不谈内讧,就算西伯利亚汗国联合起来,能够出动的男性最多只有一二万人。

然而,当时沙俄消灭喀山汗国就出动了15万大军。

所以,西伯利亚汗国毁灭是必然的。

果然,西伯利亚汗国和沙俄对抗了35年,还杀死了哥萨克领袖叶尔马克,仍然不能避免失败亡国的命运。

说白了,实力太弱了,难以自保。

换句话说,当时除了沙俄以外也没有国家能够征服西伯利亚。

无论是土耳其还是中国,距离西伯利亚都太远,无法占领。退一步说,就算中国能够占领西伯利亚,也无法有效统治。

对于这么广阔的地区,最少要驻扎上万士兵。那么,这些粮食和补给如何解决?

就算是今天有了铁路,物资运输在西伯利亚仍然是困难的。

更别说,在古代的人看来,西伯利亚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第一不能耕种,第二气候过于恶劣难以生存。

其实,沙俄对于占领西伯利亚也不积极,不然不会花费了接近40年时间。还让叶尔马克这种土匪来打头阵。

只是沙俄一直有打通到东方陆地线路的意图,这才占领了西伯利亚。

5

历史上西伯利亚长期是北亚游牧渔猎民族活跃的舞台:至少在相当于中国唐代时这里的民族已开始向国家形态过渡,在唐代史籍中记载的驱度寐国、流鬼国、夜叉国三个属国就位于西伯利亚。元代的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已深入到西伯利亚腹地,明代的奴儿干都司也曾管辖过西伯利亚部分地区。蒙古帝国分裂解体后西伯利亚形成了相对较为复杂的局面: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地区成为蒙古的瓦剌、鞑靼等部族游牧之地,东部则是明朝的奴儿干都司管辖之地,西部是从蒙古帝国分裂解体过程中诞生出来的西伯利亚汗国(又名失必儿汗国)统治,这是一个由西征的蒙古后裔与突厥系民族混血产生的国家,是从蒙古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四大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之一。蒙古帝国的分裂解体为俄罗斯民族的崛起壮大以及日后征服西伯利亚地区创造了条件:俄罗斯的历史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基辅罗斯国家,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国家解体成一系列小型公国。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欧洲,罗斯诸公国全被其席卷。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蒙古金帐汗国对罗斯诸公国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基辅罗斯分化出来的诸公国中莫斯科大公国逐渐脱颖而出——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金帐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国则利用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削平群雄,逐渐完成了罗斯诸公国的统一。1378年夏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率领罗斯诸公国在沃扎河和金帐汗国大打出手,战后莫斯科大公国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赢得了独立,但在1383年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再次入侵莫斯科。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的统治,到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兼并了特维尔、普斯科夫和里亚赞等罗斯公国,又从立陶宛人手中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至此一个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东临乌拉尔山、西达第聂伯河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宣告诞生,然而这仅仅只是俄罗斯民族扩张史的开始。

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兼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552年第一位正式使用“俄罗斯沙皇”这一头衔的伊凡四世亲率15万大军,携带150门大炮征服了由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喀山汗国;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并了蒙古后裔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1557年沙俄在北高加索的中心要地松孟河与捷列克河的汇合处设立哥萨克军屯以窥视格鲁吉亚;1595年3月沙皇自行颁布诏书声称哈萨克归属于俄罗斯。1581年哥萨克人叶尔马克奉沙皇伊凡四世之命纠集了840名俄军侵入失必儿汗国,1584年失必儿人一度打败俄军,甚至叶尔马克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落水淹死,然而沙皇俄国还是在1598年征服了这里。至此整个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人、玛里人、楚瓦什人、乌德摩尔特人、巴什基人、摩尔多瓦人全部臣服于俄国,俄罗斯逐渐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1598年失必儿汗国的被征服,俄国人已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进入到西西伯利亚平原,此时东面辽阔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而始终是以分散的原始部族的形象存在,这大大刺激了沙俄向这一地区扩张的野心:1601年康德拉特、库罗奇金沿着叶尼塞河下游驶往大海,占领了皮亚辛河一带;1609年沙俄在叶尼塞河中游地区建立了叶尼塞斯克城;1620-1624年他们又发现了勒拿河;1627年沙皇任命别克托夫为叶尼塞斯克的行政长官,负责征讨外贝尔加;1633年伊凡·勒布罗夫和伊里亚·彼尔菲列夫沿勒拿河顺流而下到达北冰洋,完成了对西伯利亚北部沿海一带的扩张;1632年沙俄在雅库茨克建立进一步向东扩张的根据地。截至1637年俄国人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

当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逐步向东推进之时西伯利亚南部的外贝加尔、外兴安岭等地也逐渐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一时期正值明清易代,中原王朝对俄罗斯的东扩几乎一无所知,当地的土著部族面对拥有新式火枪的俄罗斯人处于绝对的劣势。1643到1644年间哥萨克人瓦西里·波雅尔科夫沿黑龙江而下进行探险考察并建立了雅克萨城等要塞,沙俄的势力开始渗透到外兴安岭、黑龙江一带。直到1685年清军对俄军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尽管清军战胜了俄军,然而这一时期蒙古准噶尔汗国崛起成为同清帝国和俄罗斯在北亚并立的三大地缘势力之一。1689年8月27日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为避免沙俄和准噶尔结盟还是在贝加尔湖等地对沙俄进行了让步,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中俄东段边界线以外兴安岭为界——岭北属俄国,岭南属中国。南下黑龙江受挫的俄国人继续向东推进,终于到达了亚洲最东段的勘察加和楚科奇两大半岛。雍正在位时期因为与准噶尔汗国战事吃紧,又与沙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这才将整个贝加尔湖的西南部和南部全部划给沙俄并确立了中俄的北部边界。1858年5月28日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11月14日沙俄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皇俄国自1581年叶尔马克入侵失必儿汗国到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的缔结用279年时间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

从俄罗斯向西伯利亚扩张的全过程来看:在俄罗斯向西伯利亚扩张的早期阶段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这是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之间其实并没难以逾越的天然地缘屏障,分隔两地的乌拉尔山脉最高点海拔1895米,这一高度甚至还低于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和恒山,我们不妨试想在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华山、恒山就不是诸侯国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换句话说即使华山这样的天险在数千年前就能克服,五百年前的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亚洲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西伯利亚不仅在地形上与俄罗斯起家的东欧平原不存在难以逾越的地缘屏障,在气候上也同属高寒纬度带的大陆性气候,因此俄罗斯人在一路向东扩张的过程中总是能较快适应当地环境。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自西向东分布着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三大河流及其支流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网络,这不仅大大便利了俄罗斯人向东推进的军事行动,同样也利于俄罗斯人在当地展开贸易和移民活动,从而巩固自己的占领区。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过于高寒,一直以来都没能形成本土的强势民族,而是广泛分布着众多的原始渔猎部落。俄罗斯的人口普查显示:其境内生活着多达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这些民族绝大部分分布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然而每个民族的人口都很少,远远不能和欧洲部分的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日耳曼族等相比。在古代西伯利亚这些人口稀少的原始渔猎部落显然是无力抵抗已从西方引进火绳枪等热兵器的俄罗斯人的对手。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扩张的全过程中只在向南部的外兴安岭、黑龙江、乌苏里江等地的扩张中才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也是当时唯一可能遏制他们在西伯利亚扩张的竞争对手。

随着火绳枪等新式技术的应用普及已使西伯利亚的渔猎部族根本无力同俄罗斯抗衡,唯一能遏制俄罗斯向东扩张势头的是位于南方温暖地带的中国。尽管这时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本身也出自渔猎部族,然而这时的清王朝实际上已是一个逐渐汉化的中央集权帝国。如果说俄罗斯在接近东欧平原的西伯利亚西部地区占据地缘优势,那么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在地缘上明显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当时清王朝有开拓西伯利亚的想法,那么即使不能完全控制整个西伯利亚,至少能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占据绝对的优势。然而这时的清王朝已然是一个定居农耕型的帝国——西伯利亚的高寒冻土地带在一个定居农耕型帝国眼中利用价值并不大,反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经营,因此在此之前历代中原王朝扩张到漠北草原的尚且不多,更何况更为高寒的西伯利亚。历代王朝皆视西伯利亚为苦寒之地,只与当地民族保持一种松散的羁縻朝贡关系即可。当然在西伯利亚南部相对较为温和的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带中原王朝还是曾一度掌握的,然而这几乎就是中原王朝向北拓展的极限了。已转型成为定居农耕帝国的清王朝同样也视西伯利亚为苦寒之地,况且清朝国防的重点从来不再这一地区。清朝爱新觉罗皇室尽管是满人,然而从立国之日起就积极同蒙古各国联系。清朝入关后为压制关内汉人的反抗仍需与蒙藏诸部保持密切联系,然而这时蒙古准噶尔部的葛尔丹势力日益崛起并将统一蒙古诸部提上议事日程,这就威胁到了清朝对蒙古诸部的统治。清王朝对蒙古各部的长期定位是:用资源笼络蒙古各部并提倡满蒙一家,借蒙古各部的势力来震慑中原的汉人的反抗,同时严密防范蒙古诸部中出现某一部族独大的局面。准噶尔部的崛起恰恰犯了清朝的忌讳,因此清王朝必定会联合已归顺于自己的蒙古各部消灭准噶尔部。如果蒙古各部与俄罗斯长期持续争斗势必会大量消耗蒙古的实力,那么蒙古各部震慑汉族、打击准噶尔的力量也就变得薄弱,与此同时清王朝也担心蒙古各部会在与俄罗斯的交锋中做大做强,从而导致又一个准噶尔部的诞生。

清王朝没主动开拓西伯利亚的想法,然而当俄罗斯向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外兴安岭、黑龙江一带扩张时还是感受到了俄国入侵的威胁,于是双方不可避免发生了冲突:事实上早在我们熟悉的雅克萨之战前的1654年(顺治十一年)双方的第一次冲突就已爆发。根据俄国人史料的记载:“6月6日(俄历,公历为6月16日)与博格达大军遭遇,博格达(蒙古对清朝皇帝的尊称,哥萨克用此称呼清朝皇帝及清帝国)军带有各种火器——大炮和火绳枪。我们与该军交了火,博格达军的骑兵骑马、步枪架船与我们交战。他们用大型武器——大炮和火绳枪作战,他们向我船开炮轰击。他们从土筐垒的工事和土墙后面开火。”“许多军役人员受了伤,我们无法与这些博格达人继续作战了,因为库存的火药、铅弹均已用尽”。“他们打起仗来阵法娴熟,井然有序。”此战后俄国残兵逃到黑龙江上游,在呼玛河口筑城,准备过冬。清朝决定彻底歼灭盘踞在呼玛尔城堡的俄国哥萨克,因此在1655年(顺治十二年)派明安达礼“自京师率师征讨,进抵呼玛尔诸处”。三月末清军在当地原住民的配合下猛攻蜷缩在呼玛尔城堡的哥萨克,俄军据险死守,一时间双方相持不下。最终由于清军粮饷不支以及对俄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估计不足,在四月中旬撤退。俄国哥萨克因此得以绝处逢生,继续窜犯黑龙江流域。1657年(顺治十四年)清廷派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征讨斯捷潘诺夫率领的俄国哥萨克。由于当时清朝主要兵力集中在西南地区对付南明永历朝廷,因此当地清军兵力仍然薄弱,而且筹饷也比较困难,于是向藩属国朝鲜求援。1658年(顺治十五年,朝鲜孝宗九年)三月清朝使者李一先来到朝鲜告知情况。《朝鲜王朝实录》记载道:“大国将发兵伐罗禅(李氏朝鲜对俄罗斯的称呼),馈饷甚难。本国亦当助兵,请自本国,赍五月粮以送。” 于是朝鲜政府“差北道虞侯申浏为领将,率哨官二员,鸟铳手二百名,及标下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带三个月粮往待境上”。

1658年(顺治十五年)五月九日以申浏为首的朝鲜远征军来到宁古塔,这次战斗清军充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船只载重有限,火炮威力小,不适宜水中战斗,没能全歼敌人。因此清军建造大型船舰,加强了火器攻势,船上配有各类型的火炮,每只船上都有朝鲜鸟枪手。关于中朝军队方面的武器装备情况,俄国史料记载:“博格达大军在过了松花江口的阿穆尔河上乘坐四十七条大船并带着大量火器装备,用大炮和小型火器进攻阿穆尔军役人员,他们从船上用大炮轰击”。人数上中朝方也占优势,参加战斗的清军为1400人,朝鲜军队200多人,而俄国哥萨克为500多人。此次战斗和1654年的战斗不同——因为中朝方准备完善。六月五日中朝联军在沙尔虎达的统率下从三姓出发,五日后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今同江市附近遭遇俄军,开始展开战斗。这次战斗比1654年第一次罗禅征伐更为激烈。为了全歼哥萨克,中朝军队乘船入水,先炮击俄舰,然后跃上俄舰,与俄军短兵相接。战斗持续了三天,俄国哥萨克的11只船中有7只被烧毁,3只被俘,1只逃跑,俄军头目斯捷潘诺夫被击毙,他手下270名“军役人员”被打死。清军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伤亡320人,朝鲜军队伤亡37人,其中8人阵亡。结合中、俄、朝三方史料记载来看:这应该是沙俄在向西伯利亚扩张过程中遭遇的最大反击。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民两次针对盘踞在雅克萨城的沙俄势力展开自卫反击。1689年8月27日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的东段国界以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此后俄国暂时停止向南扩张,转而一直向东推进到白令海峡乃至阿拉斯加。至此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只剩下南方的外兴安岭一带尚未被俄国控制,到了晚清衰败之后沙俄终于得以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实现了对整个西伯利亚的完全占据。

6

作者:金满楼

在十八九实际,沙俄通过一百多年的时间陆续东进,最终将辽阔的几乎是无人区的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应该说是占了大便宜了。

然而,在前苏联解体后,俄国的经济一落千丈,各方面情况也都不容乐观,已经远没有前苏联的规模与实力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俄国的军事只能算二流国家,而经济更是沦为了三流。

那么,现在就有人要问了,以俄国目前的这个状况,他们能还保住辽阔的西伯利亚吗?会不会像一百多年前一样,将西伯利亚出售?



出售领土这种事,俄国人也不是没有干过。

在1867年时,俄国就曾将阿拉斯加出售过美国,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经济紧张、二是阿拉斯加位置偏远,控制不力,于是,俄国就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

但是,俄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认为一片荒原、冰原的阿拉斯加毫无价值,但几十年后,美国人却从这里开采出了石油,而且获得了大量的渔业资源。

以此而言,说俄国打算出售西伯利亚,恐怕还得考虑考虑这个前车之鉴。

当然,其实能出售那还算是好事,很多情况下,领土是不能也不必出售的。

以历史的长镜头看,各国的人口和疆域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比如一块疆域,很多族群在此来来往往,很难说这块地是谁的。



以阿拉斯加而言,难道这是属于俄国人的吗?显然不是。这不过是因为这里地处冰原,当时几乎没有人口,这才被俄国据为己有的罢了。

事实上,西伯利亚的情况也是一样,在近代以前,这片辽阔的区域因为完全不适合农业乃至于畜牧业,因为即使游牧民族也极少在此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哥萨克人才不断东进,并逐渐占据了辽阔的西伯利亚。

然而,以历史的长镜头而言,这种存在未必是永续的,这块区域的所有权其实和控制国的实力有着重大的关系。

换言之,一旦其核心区域出现衰落,其控制的边缘的附属的地区势必支离破碎而重新分配,这也是历史的常例。



譬如,在前苏联瓦解了,因为乌克兰等各联邦的独立,俄国的领土面积几乎减少了七成。

更为致命的是,随着俄国经济的停滞不前,其人口增长尤其是西伯利亚的人口持续下降,而所谓“守土有民”,如此辽阔的西伯利亚最终会落入谁的手中,这个恐怕还是未知数。

如此,就像前面说的那句话,如果领土能够出售,那还是好的。通常情况下,领土是不需要出售也出售不了的。

因为胜利者绝不会也完全不必要支付这个代价,所谓领土捡漏,是不存在的。历史的发展,不就是如此么。

7

诚邀,如题。“捡漏”是古玩行业里以小博大的运气之术,至于沙俄是不是“捡漏”了西伯利亚,小编以为这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实力的原因。

为什么说沙俄吞并西伯利亚是“运气”呢?

很简单,因为沙俄16世纪侵占西伯利亚的时候,西伯利亚除了库楚汗国,大部分的地区都是无主的地盘。老毛子的骑兵基本没有遇到对手,所以才能在短短的百年时间将近千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收入囊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毛子的确捡漏了。

当然,这也与老毛子的实力有关

虽然老毛子运气好,但说不说的,沙俄的实力在当时也算是不错。老毛子西伯利亚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火器极为先进。就拿当时东北亚最强的大清来说吧,雅克萨之战中上万清兵都没有直接拿下1000兵员的哥萨克骑兵,只是最后用了围城战术,沙俄才不得不妥协,这正是由于其先进的火器,沙俄才能在西伯利亚横行无忌,所以沙俄吃掉西伯利亚,也有其自身实力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8

当然不是。实际上以西伯利亚的地缘和恶劣的气候环境来说,俄罗斯吞并西伯利亚是必然的,问题只是需要多长时间而已。西伯利亚北面是北冰洋,东面则是寒冷的阿拉斯加,就地缘上来说可能吞并他的只有西面远在欧洲千里之外的俄国人和南面的华夏王朝。

中国是有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农业国家,对中国的历代中原王朝来说有价值的土地只有耕地,西伯利亚千里冰封,环境严酷,并不适合农耕民族居住。而西伯利亚以及蒙古高原上历来的游牧民族在发展壮大后都会屡屡南下,进而融入农耕文明。所以中国并不存在吞并西伯利亚的动机。那些说康熙割让西伯利亚的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俄国人野蛮彪悍,即使在欧洲也被视为未开化民族而不被主流社会认同,低于安排上处于东欧,在世界海上霸权兴起后,俄国人要想寻找出海口往东发展无疑是最好的出路。出海口的诱惑使得俄国人一路向东,翻过乌拉尔山,横跨了广漠的西伯利亚,一张票推进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占领了不冻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而此时统治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公国势力弱小,只有十多万人口,拥有哥萨克骑兵开路的俄国人横扫他们当然毫无压力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9

理性客观的说,俄罗斯的确是轻轻松松的骑着马儿,唱着歌谣,一不小心就占领了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兴安岭,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几乎全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依据地形可分为三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西伯利亚”意为“宁静之地”,名称源自蒙古语“西波尔”(泥土、泥泞的地方),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当俄罗斯人来时,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也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之名源自鲜卑人。俄国人从16世纪下半叶翻过乌拉尔山到17世纪中叶到达太平洋沿岸,也就半个多世纪就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占领,成了该地区的真正主人!

近代以前,由于中国根本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加之中国周边就没有任何强大国家的存在,历代中原王朝就把中原当做天下的中心,像西伯利亚这种高纬度极寒又荒凉只长草木不长粮食的地区根本就入不了统治者的法眼。相反,西伯利亚历史上不少强悍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鞑靼、蒙古及女真等都将西伯利亚作为基地或跳板羡慕嫉妒恨南下侵入中原,其中蒙元与满清还建立了中原王朝,统治中原近400年。因此,历代中原王朝并未将西伯利亚作为中原的领土来经营,而每当中原王朝战火纷飞时,不少中原人反到逃乱至这个极寒地区生活。中原王朝统治者除了认为西伯利亚是一个可作为游牧的优良之地外,恐怕是不会有现今人所有的他还是矿藏资源宝地的认知的!

相反情况是:欧洲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加上后来英法等国纷纷开始了大航海探险,不断向欧洲以外地区开拓殖民地并获得巨额财富。俄国人作为一个处于欧洲边缘国家当时因不靠海,虽然急得心急火燎也在海上找不到北。但是俄国人地理上却面向广阔的东方内陆,加上俄国曾有过被东方蒙古人统治几百年的历史记忆,于是他们几乎在地广人稀又没有任何大的有组织抵抗的情况下,开始不断的向东扩展,并在扩展中建立据点,成立了有效的政府管制机构。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西伯利亚距离我大天朝最近且就在我天朝领土北边,但我大清朝闭关锁国,根本就不知道世界已经进入了抢占土地资源加人口的殖民时代,睁眼看世界的人根本就没有。等到西方殖民者打到家门口并最终战败时,才知道中国并不是世界中心,我大天朝也并不强大。最终这块虽然极寒荒凉,但却蕴含无数矿藏的宝地眼睁睁的失去回不来了。呜呼哀哉而后人复又哀之!

10

一定程度上,沙俄还真算是“捡漏”一般夺取了西伯利亚。

我们今天说的西伯利亚地区,一般是指西至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北至北冰洋,南接中蒙边境的广大地区。这块面积高达1276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成为前苏联及现在俄罗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储藏地。

西伯利亚

不过,西伯利亚地区并非俄罗斯自古以来的领土,而是沙俄时代,沙皇俄国并通过侵略扩张占据的。在沙俄占据之前,西伯利亚地区已经生活着许多原住民,包括“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来源都是鲜卑利亚。

鲜卑利亚,顾名思义,当然来自鲜卑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曾建起多个王朝,在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古代游牧民族鲜卑族,他们的祖先,最早就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不仅仅是鲜卑族,包括建立清王朝的女真人,他们的祖先,也曾生活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地区由于环境严酷,虽然地域极为广袤,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各个民族却十分分散,且数量稀少。早在秦汉之时,在北方草原崛起的匈奴人,就曾将西伯利亚地区划入了他们的统治范围。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崛起,蒙古的铁骑几乎踏遍欧亚大陆。尤其是在长子西征之后,蒙古将包括西伯利亚地区在内的广袤欧亚大陆纳入了统治范围。也从这时起,蒙古开始了对俄罗斯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的统治。

蒙古帝国疆域

16世纪末,摆脱蒙古统治后,俄罗斯逐渐崛起,并开始不断向外扩张。公元1581年,沙皇组织远征军,经过七年的战争,最终将西伯利亚汗国覆灭,原属于西伯利亚汗国的领土也被俄罗斯吞并。从此,也正式开启了俄罗斯向东扩张,占据西伯利亚地区行动的序幕。

沙俄以哥萨克为侵略先锋,凭借本民族极为耐寒的优势,组织武装移民不断向东扩张。到18世纪初,俄罗斯已经扩张至西伯利亚最东部的堪察加半岛,西伯利亚地区被彻底纳入了统治范围。沙俄的扩张,最远时甚至将位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也吞入腹中。

沙俄侵略西伯利亚的过程

在俄罗斯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因为西伯利亚极为严酷的自然环境,几乎没有受到当时任何一个强大国家的阻挠。虽然沙俄的侵略曾与清政府在康熙年间发生过军事冲突,但是由于清政府的愚昧无知和对西伯利亚地区的不屑一顾,这场军事冲突并没有影响俄罗斯的吞并,反而使俄罗斯进一步扩张了领土。

中俄尼布楚条约

没有了外部列强的阻挠,对于俄罗斯而言,唯一的敌人就是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原住民了。而显然,这些文化落后、人数稀少、毫无现代文明可言的原住民,根本不是已经装备了火器的俄罗斯哥萨克对手。赶上火器时代并充分的利用,也是俄罗斯能够顺利吞并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原因。

侵略先锋沙俄哥萨克

用了300多年的时间,俄罗斯在毫无对手的情况下,利用哥萨克和武装移民,在付出极为轻微的代价之后,顺利的吞并了高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地区。如果这算捡漏的话,那俄罗斯无疑是运气爆表的“捡漏之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