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侃生于公元259年,字士行,今江西九江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老爸陶丹曾在三国时期孙吴做过扬武将军,但他这个将军的地位和我们今天的将军是不能比的啦。

由于西晋和东吴之间的几次战争,陶侃在童年时,老爸就在战争中牺牲了,因此说这个所谓的阵亡将军的家属从司马氏那里是得不到什么特殊待遇的啦,没有了老爸这个经济来源做支柱,陶侃的家境因而更加的贫寒。



早年丧夫的陶母湛氏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儿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

由于经常和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再加上母亲的教育,成年后的陶侃自然在人品和能力上不同于凡人。但因那时的环境所限,没有人欣赏提拔,有才却没有展露才华的机会。因生计问题,后来,不得已在县衙里坐了个小小的县吏,监管渔业的低等差事,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不管怎么说,官虽小,但有时也会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腌鱼给他,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腌鱼给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腌鱼和回信后,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从而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后人赞誉曰:“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至此,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之下,生性豪爽,广交益友的陶侃没有因家境的原因而有任何的额外之财,因而虽然也算是一个国家的公务人员,但家境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相传,有一天,鄱阳的知名人物,孝廉范逵一行人路过陶侃家投宿。当时连日冰雪,陶侃家本就贫穷,又因事先无准备,家里没有任何能待客的东西。再加上范逵的马匹随从很多,这种现象要是放在一般人手上,那就是要赶客出门了。


陶侃的母亲湛氏不慌不忙的对陶侃说道:“你只管去先把客人留下,我自有办法招待。”。原来是他的母亲剪掉了多年的长发,做成两段假发,随后便让陶侃拿去卖钱,买了几斛米又置办了几样酒菜。

在那时我们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的诚心。紧接着又把家中预留的几根屋柱,全都劈开当柴烧,还将坐卧用的草垫铡碎作为马料。

这次的投宿对范逵来说可谓是随从和马匹都得到了安顿。席间,范逵和陶侃交谈起来,结合时下的境况范逵不免对陶侃的情意感到过意不去。同时,交谈后发觉陶侃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和有理想抱负的有志青年。

第二天的早晨,范逵一行人离去时,陶侃追随相送不肯停止,送了将近一百里路。临别前,对陶侃的人品和能力有了一定了解的范逵便对陶侃说道:“你愿不愿意去郡城谋事?”这一差事对家徒四壁的陶侃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呀,于是便发自内心的说道:“我久有此意,只是苦于没有引荐之人。”

此后,范逵便特意去拜访了庐江郡太守张夔,在得到范逵的大力引荐之后。陶侃先被张夔聘任为督邮一职,后因陶侃工作能力超强,升任为主簿的职务。而后再次因工作和为人都得到领导的肯定后,被举荐做了孝廉。与此同时,陶侃也渐渐的在官场上积累了一定的名望,由此得到了很多地方长官的推崇。

能够得到多位首长的推荐那是官场晋升的绝佳机会了,但在当时,就不一定了。原来当时的背景是,因痴呆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引发的八王之乱后,各地叛乱不断。


公元303年,因连年的战乱再加上天灾,秦、雍一带的人民是苦不堪言,大量的灾民外出乞讨。紧接着就发生农民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江夏发生的张昌为首的起义,一些流离失所没有得到救济的难民纷纷投奔张昌。

一时间起义队伍旬月之间,就聚众了好几万。随后张昌率众攻下了江夏郡,叛乱的紧急战报是瞬间引起朝野上下震动。朝廷立马任命宁朔将军刘弘为南蛮校尉兼荆州刺史率军前去镇压。

刘弘上任伊始,在多位官员的引荐下征召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兼前军先锋官。在几次胜利下冲昏头脑的张昌,把陶侃似乎没有放在眼里。陶侃采用了围魏救赵之计不仅解救了襄阳之围,而后在半路伏击重创了张昌,受到重创的张昌只带了几个亲信和追随者逃窜而去,其余部众全部投降,荆州之乱随之平定。

公元305年,又发生了时任右将军兼扬州刺史的陈敏的叛乱,陈敏首先派他自己的兄弟陈恢领兵攻打武昌,以待取得重要的战略要塞。时任荆州刺史的刘弘立即委任陶侃为江夏太守,并立刻举兵讨伐陈恢。

有才之人最怕的是没有人赏识,得不到重用,其次就是同僚的妒忌啦。陶侃在这次讨伐陈敏的叛乱时就遭到了同僚扈瑰的妒忌,原因是陶侃得到了几次平乱的机会,而扈瑰却没有,好像叛乱的贼兵纷纷钟就可以搞定似的,有些人呀就是这样,只看到人家在舞台上的荣耀,却不去想一下得到这些荣耀的付出。

于是乎就暗地里在上司刘弘那里捣蛋了,说什么这个叛乱的陈敏是九江人,和陶侃是老乡呀。现在你让陶侃率军去讨伐他老乡,如果他要是怀有二心,那我们这荆州可就危险啦。这话从攻心的角度来说还真不能小看了这个扈瑰,要说小人就是小人,攻城略地没多少本领,小聪明进谗言却不比人差。


深知陶侃深为人的上司和贵人刘弘并没有因谗言而受到影响,同时对扈瑰说道:“我信得过陶侃的品行。他绝对不会让我失望的。”不久,陶侃知道扈瑰对他的诽谤之后,为表明自己的忠心,便让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回到荆州,留在刘弘身边。

刘弘何常不知陶侃此举的用意,为了让陶侃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平乱之中,同时也为了表明他对陶侃的信任,立即令二人返回武昌,还将陶侃升为都护,以消除他的顾虑。

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陶侃对这位上司和知己是十分感激,为了报答刘弘对他的信任,决定用胜利来回报刘弘的恩情,于是和部下将士在这次的平乱中都英勇战斗。

陶侃不仅作战时英勇果敢,而且带兵时,军纪严明,又爱兵如子,因而在军队中威望极高。可谓是两袖清风,一心为公,事事严以律己,而且在每次打了胜仗,清点战利品时,都会毫无保留地全数分赏给众将士。因而深得人心,至此所有士兵都为他马首是瞻。

之后,陶侃先后升任龙骧将军,无常太守。他屡次奉命带军出征,最后凭借军功获得了柴桑侯的封爵,享受四千户人家的赋税。

后来又因遭到时任大司马王敦的妒忌,陶侃被贬为广州刺史,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整个的时局相对缓和,军政事务也不太繁忙。相传陶侃在广州刺史任上时,坚持在每天的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屋里的一百块砖搬到外面去,等到天色渐晚的时候,又逐块搬进屋里。


此举不免引得一些下属和人家的好奇,于是就有人问他这么搬进搬出的是怎么个意思,陶侃回答说:“江北之地还在敌人的手中,我担心自己安逸惯了,日后就不能再为国征战了。”

后来陶侃迁任交州刺史,在交州刺史任上更是全情投入,每天都会召见一些宾客,询问管辖内的公务,并没有因遭贬谪而怀有丝毫的懈怠政事之举。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圣人大禹尚且珍惜每一寸光阴,那我们这些人就更应该爱惜分分秒秒的时间。一个人如果活着的时候不能有益于当世,死了之后淹没无名,那可就是自甘堕落啦。”

公元330年,江州又发生了一起越权的杀人案件,原来是时任屯骑校尉的郭默,平日里专横暴戾,恣意妄为。出于私怨谋害了平南将军刘胤,而后又假传圣旨,污蔑刘胤是反叛之徒,并通告各地郡县。

这一案件上报到了朝廷以后,时任宰相的王导考虑到郭默的军队实力,觉得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消灭郭默,而且似乎也犯不着为了一个被伤的刺史而动刀兵,于是乎便默许了郭默的所作所为,而且还加封他为西中郎将,同时让他做了江州刺史,以求息事宁人。

待陶侃听说刘胤遇害之后,马上奏请朝廷发兵讨伐郭默。同时还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书信给王导,信中说道:“郭默杀了刺史,朝廷就让他做刺史;有朝一日他若杀死宰相你,难道朝廷也打算让他做宰相吗?”这就戳中了王导的软肋和痛点了,进而才下定决心平叛,同时任命陶侃为讨逆军的统帅。


王导原本打算在陶侃的大军出发后还要加派人手的,哪知这个平日里嚣张的郭默在探听到朝廷派来的统帅是陶侃后,大吃一惊,竟立马放弃了江州,率军南下豫章。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行动,陶侃的大军就已经抵达了江州,围住了州城。

郭默有自知之明的是他的这点军事才能在陶侃面前是小儿科,不堪一击啦。于是乎便想放弃抵抗可又担心投降以后终免不了一死。哪知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陶侃的部队开始吹响了攻城的号角。

这下搞得原本信心满满的部下都开始变心了,其中有个部将宋侯见晋军攻势猛烈,突然临阵倒戈擒住了郭默,随即出城向陶侃投降。如此一来陶侃便没伤一兵一卒就兵不血刃地平定了这场叛乱。

鉴于陶侃治军严谨,常年为国征战,立下无数显赫军功,享有威信,可谓是维护国家安定的柱石。在晋成帝执政时期被封为大将军,并给予了多项特殊待遇。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陶侃却十分谦逊,再三婉拒封赏。

陶侃何常不知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在晚年位极人臣后基本不在参与朝政,曾多次上请告老还乡,一个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的人在官场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公元334年的夏季,时年七十六岁的陶侃身患重病,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卧病在床的他写下了最后一道奏章,并将自己往日所得的符节,华盖,印玺等物品全部上交朝廷,又陈述了自己不能继续为国分忧解难的遗憾之情。去世后,被晋成帝追封为大司马。


在刘裕篡晋建立刘宋后,原东晋的封爵中陶侃是仅有的子孙爵位未被废除的五人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是唐朝唐德宗执政时期,所追封的六十四位古代名将之一,而后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也位列其中,由此可见陶侃在历史上的地位。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先天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似乎更取决于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培养中父母的指导和教育是占有很大比重的,所谓的家教和家风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对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和父母的文化水平乃至学历没有绝对关系,但品行是否端庄,教育子女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会影响孩子思想观念的形成。一个思想和品德富有的人,在人生处于逆境时不悲,在人生处于顺境时不亢。

纵观历史上的那些有建树,有成就的人,无不深受父母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母亲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而父亲则决定了你能飞多高。从陶侃的人生,我们可以体悟到陶母的伟大。


撰陶侃有感

轩辕

勘平叛乱史留名,

智勇双全事晋廷。

若要寒门出贵子,

言传身教树德行。


文:轩辕

最佳贡献者
2

说起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没有多少人知道。说起搬砖的陶侃,就有不少人知道了。对了,我们今天就说这个东晋名将,搬砖的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小的时候,父亲陶丹就去世了。陶侃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由于家境清贫,他最初任县中小吏。有一次,鄱阳孝廉范逵去陶侃家里做客,那天大雪封门,天气很冷,当时他们家一贫如洗,拿不出什么来招待客人的,于是他的母亲就剪掉头发到街上换回一些酒菜,陶侃就把柴扉拆了做柴烧。范逵非常感动,在庐江太守张夔面前,大力推荐陶侃。张夔便召见陶侃,让他当了督邮,领枞阳令。陶侃工作认真,小有名气,不久被任为县中主簿(文书之类的属吏)。这时恰逢州部从事来到郡里,借视察之名勒索贿赂,陶侃便让手下的人安心办差,自己出面对从事说:“如果我的郡里有违反规定的地方,请您当面指出,我自当承担责任。如果您对我不以礼相待,我自有办法对付你的”。从事听了便退了出去。年底,县里分了几条鱼,陶侃舍不得吃,就让人带给了母亲,湛氏责备他:“你用分来的鱼孝敬我,我很欣慰,但我不希望你这样做,这样会增加我的忧虑”。从此,陶侃为官清廉,做人谨慎,工作踏实。

一次,太守张夔的妻子患了重病,陶侃连夜到数百里之外请来名医,当时正值冬天,天降大雪,众人无不惊叹。他却说:“我向来对待君子像对待父亲一般,现在太守之妻患病,就如同自己母亲患病一样,哪有不尽心的道理呢”?还有一次,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见到了陶侃,见他谦逊、干练,非常惊讶,临走时对陶侃说:“你将来必成大事”。就让自己的儿子和陶侃结交成了朋友,然后才离开上任去了。张夔保举陶侃为孝廉,陶侃到了洛阳,多次去拜访朝廷重臣张华。最初张华因为他是远来之人,出生低微,在门阀制度的禁锢下,不怎么理睬他。陶侃每次去都特别谦恭,和颜悦色,没有丝毫不满的神情。于是张华渐渐和他搭话,结果大吃一惊,发现他不同常人,就让他就作了郎中。

后来伏波将军孙秀(原东吴孙氏宗室)把陶侃召为舍人。西晋“豫章国郎中令”杨晫是陶侃的同乡,当时在朝中声望较高,陶侃便去求见他,杨晫见到后说:“《易经》上说‘贞固足以干事’,你陶士行便是这样的人”。于是让陶侃和自己同乘一辆车去见中书郎顾荣家里。顾荣见了陶侃,也很看重他的才华。

吏部郎温雅对杨晫说:“你怎么能和这种贫贱之人坐一辆车子呢”?杨晫说:“他可不是普通的人啊”! 当时的清谈领袖、尚书乐广要会见南方的名士,武库令黄庆推荐了陶侃。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黄庆说:“这个人将来前途远大,你们有什么可怀疑的”。黄庆后来任吏部令史,保举陶侃做了武冈县令。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不和,于是弃官回家。回去当了个郡小中正。这段时间,陶侃郁闷不得志,心中叹息:难道出生低微就不能有所作为吗?后来“八王之乱”爆发,陶侃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打败了西晋宛县(今河南南阳)的驻军,张昌又向襄阳进军。这时刘弘为荆州刺史,提拔陶侃作了南蛮长史,前往襄阳,讨伐起义军。陶侃首战告捷,大破敌军。刘弘后来对陶侃说:“我以前曾是羊公的参军,现在看来,你必将继承我的事业啊”!陶侃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食邑一千户。陶侃把母亲湛氏接到任职的官舍,家乡人都为他感到光荣。陶侃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丁忧。据说安葬那天,有两位素不相识的客人前来吊丧,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当时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奇。

陶侃凭借自己的才能,屡获战功,终于当上了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在武昌期间,他的军事、组织和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声越来越大。西晋大将军、权臣王敦对陶侃屡立战功感到特别不安,产生了强烈的嫉妒之心。陶侃返回江陵,向王敦告辞,皇甫方回、朱伺等人都认为不能前往。陶侃不听,还是去了。王敦果然把他留下,改任他做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让自己的堂弟王廙来解任荆州刺史。陶侃手下将领非常气愤,拒绝到南方去。王敦大怒,披甲执矛,想要杀掉陶侃。他出来进去如此往返三四次,陶侃正色说道:“使君雄略善断,当裁天下,怎么如此犹豫不决呢”?广州地处边陲,无疑是降级使用,陶侃没有多说什么。当夜就走了,到豫章(今江西南昌)后拜见周访,他流着泪说:“在武昌时,如果没有你的外援,我就难逃性命了”。

这时叛将杜弢攻广州,其余部杜弘、温劭等占据交州。陶侃径直赶往广州,大败敌军,诸将都请求乘胜攻打温邵,陶侃笑着说:“何必派兵,只要一张信纸就足够了”。于是下书劝说温邵。温邵害怕,赶忙逃跑,在始兴被陶侃军抓获。此后,广州太平,陶侃无事可做。每天将一百块砖从院内一块块搬到院外,晚上又一块块搬到院内,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陶侃笑着回答:我想恢复中原很久了,唯恐过惯了悠闲生活,以后就难负大任了。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之乱爆发。三月,朝廷下诏陶侃以本职领江州刺史,后又转任湘军都督、湘州刺史。当时交州刺史王谅为叛贼梁硕杀害,陶侃派部将高宝进击,将梁硕击败。朝廷于是增任陶侃兼交州刺史。同年五月任命陶侃为荆、湘、雍、梁四州军事都督。仁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荆楚民众听到陶侃回来的消息后,互相庆贺。陶侃在荆州治理期间,很重视社会秩序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前羊祜、刘弘在荆州时,劝课农耕、促进生产发展,颇得民心,对陶侃影响和启发不小。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大量买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做为救济。为王敦叛乱,荆州误了农时,没有收成,许多百姓几乎饿死。陶侃就是依靠这种方法,让老百姓生存了下来。

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之乱爆发,建康被叛军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被叛军杀害。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出兵一同勤王,陶侃不愿去。温峤便在书信中以苏峻杀害陶瞻的事来责备他。陶侃的妻子龚氏也力劝他出兵,陶侃连儿子陶瞻的丧礼也没有来得及参加,就戎服登舟,昼夜兼程,与温峤、庾亮等人会合在石头城(今南京)下,大家推举他为盟主(主帅)。就要展开决战时,陶侃认为贼兵强盛,不可硬攻,当等待时机以智而破之。监军李根建议在白石修筑营垒,陶侃采纳了。于是,大军连夜修造,天亮时就造好了。叛军看到新建成的营垒,感到惊奇和害怕。叛军只好转过头去,猛攻东晋都城大业。陶侃诸将要求回去救援,长史殷羡建议:“陆战我们不如苏峻,如果派人去救大业,大事难成。现在应该急攻石头城,苏峻必定会再次回头救援,这样大业就解围了。苏峻来回折腾,变成疲惫之师,我们埋伏在半道就好消灭他了”。陶侃听从了殷羡的建议,苏峻果然丢下大业赶回支援石头城。诸路大军和苏峻大战,杀死了苏峻。苏峻一死,叛军大乱。陶侃与诸军乘乱攻入石头城,斩了苏峻的弟弟苏逸。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陶侃回师江陵。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都督,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咸和七年(332)六月,陶侃病重,想回长沙。他多次上表请求退休,得到了朝廷批准,陶侃将军政事物交给了右司马王愆期。乘车到临津再坐船回乡,谁知第二天,就在樊谿病逝了,时年七十六岁。

3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追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赵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一是他的品格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做人谨慎,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

二、他综合料理事务的能力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三、。陶侃不敢轻易侵犯士族权益

陶侃自称“少长孤寒,始愿有限”。他在门阀政治下挣扎奋斗几十年,才得以出人头地。但仍为士族们瞧不起②。士族们不会允许一个寒门总揽东晋朝权的。陶侃明白自己的处境,也不敢轻易侵犯士族权益

四、陶侃晚年位极人臣,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

他到了老年还继续建功立业,却没有显示出争夺更大全力的野心,而是显得非常知足,又为国家而积极进取。懂得适可而止,让人真正认为他尽心为国。

4


陶侃出身很低,但陶氏并非寒门,而是地方豪强。

《都昌西源陶氏宗谱》载陶侃父陶丹为:吴太子舍人,封扬武将军,加封柴桑候,赠太师,追封庆国公。

这说明了两点:第一,陶侃的父亲曾在东吴封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第二,东吴的军制是世袭领兵制,武将通常有相当数量的部曲私兵。

陶侃的母亲出自新淦谌氏,是豫章大姓,《太平寰宇记》载:豫章有五姓,熊、罗、雷、谌、章。

而陶侃的母亲谌氏是嫁给他父亲为妾,也可以说明陶侃的父族应为地方大族。

陶侃青年时代同他交往密切,举荐过他的范逵、周访,都曾在地方上举孝廉,也从侧面反映了陶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陶侃家贫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一、东吴政权的灭亡导致政治地位丧失。二、陶侃本人为庶出且父亲去世。三、从家乡鄱阳迁往浔阳。

陶侃家贫,但不贱,这也是他日后能够取得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陶侃的成功,除了他自己本身的能力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官也要按照基本法。

自东汉以来,乡论清议成为仕宦的主要手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考察乡论清议,评定品第,再交由吏部录用;评定的核心内容,主要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那一套,其中孝道尤其重要。很多人认为,司马氏得国不正,所以不敢讲忠,只好大肆宣扬孝道,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早在正始初年,夏侯玄就认为:"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于台阁,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闾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对于中正考核人才的标准,更是将孝行排在第一位:“夫孝行著于家门,岂不忠恪于在官乎?仁怨称于九族,岂不达于为政乎?义断行于乡党,岂不堪于事任乎?"《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陶侃的母亲谌氏作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她的故事流传较广,截发延宾之事还受到官府表彰,成为道德模范;在流传下来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到的是,陶侃对于自己母亲的教诲,都是虚心接受的,所以有理由认为,陶侃是一个遵行孝道之人。

陶侃的孝道思想让自己第一次得到了出仕的机会,被范逵举荐给庐江太守张夔,任督邮、枞阳县令,因为才能出众,升任主簿。

推行孝道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忠臣于孝子之门”,陶侃很好的掌握了这一点: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众咸服其义。《晋书·陶侃传》

在个人德行上,陶侃忠孝两全,在为官上,陶侃素有能名,不畏强权:会州部从事之郡,欲有所按,侃闭门部勒诸吏,谓从事曰:“若鄙郡有违,自当明宪直绳,不宜相逼。若不以礼,吾能御之。”从事即退。《晋书·陶侃传》。得到了庐江太守张夔的认可从而“举孝廉入洛”。

陶侃十分注重人际交往,早年陶母截发延宾宴请范逵;陶侃在庐江之时见过长沙太守万嗣,万嗣称赞他“君终当有大名”,并让自己的儿子和陶侃结交朋友之后才离去。

陶侃到洛阳之后,处境是相当尴尬的,尽管是通过举孝廉入洛,但陶侃无权无势又无钱,还是吴地之人,当时在北方,吴地之人饱受中原华族的歧视,东吴皇族孙秀,任伏波将军,开府,但北方士族都耻于担任他的掾属;江东一等士族出身的陆机,也不得不出仕贾谧;江东豪族义兴周氏出身的周处,更是遭陷害,赴必死之战而殉国。

尽管处境艰难,但陶侃仍然极力寻找展现自己的机会,他首先去拜谒了司空张华:至洛阳,数诣张华。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侃每往,神无忤色。华后与语,异之。除郎中。《晋书·陶侃传》。得到了张华的认可和举荐,担任了郎中一职;而后前往同为吴人的付波将军孙秀府上担任舍人,正式得到了官职。

当时任豫章国郎中令杨晫非常有名望,是陶侃同州的主持乡论之人,于是陶侃就前去拜访他,得到了杨晫的高度评价“《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杨晫还将陶侃引荐给中书郎顾荣,“荣甚奇之。”顾荣,出自吴郡四姓的顾氏,是东吴丞相顾雍的孙子。

当时的清谈领袖、尚书乐广想要召集荆州扬州一带的士人,武库令黄庆就推荐了陶侃,为此遭到非议,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后来黄庆升任吏部令史,举荐陶侃任武冈令。陶侃到任后和太守吕岳产生矛盾,弃官归隐。

由于出身,门第的限制,陶侃上洛之行可以说是非常失意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极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一大批士人的认可,尤其是一些南方名士;当时西晋内乱愈演愈烈,居住在洛阳的南方士人纷纷回江东避祸,这些人为陶侃的的发迹铺平了道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