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鞅化解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秦孝公多活两年。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用在秦孝公和商鞅身上实在是在恰当不过了。

秦国贵族本来视奴隶为财产的,而商鞅废除奴隶制,举国皆称“国人”。这些奴隶是很感激商鞅的,便聚在一起讨论新政的好,商鞅知道后,立即把他们发配边疆,商鞅此举,把除了秦孝公之外唯一的支持者拒之千里之外,可谓之是自掘坟墓。议论新政的好尚且如此更何况议论新政不好,面对议论新政不好,商鞅同样做发配处理。商鞅用连坐之法,一家犯罪、十家株连。另外商鞅鼓励耕、战。商鞅就是要秦人眼里只有耕地(生产粮食)打仗(上阵杀敌)。废除奴隶制,使秦国人口大大增加,鼓励耕地使秦国粮食储备上升,鼓励战争,鼓励战争积极性。

由于秦孝公的绝对信任,加上周围人的赞誉、恭维,商鞅逐渐志满意得。实际上有人劝过商鞅功成身退。而商鞅自比秦国贤相百里奚,那人又提出:“百里奚是楚国边地一个放牛的贱人,听说秦穆公贤德想见秦穆公,无奈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在楚地放牛,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的才能后,以五张牛皮赎回了百里奚。并且拜百里奚为国相,地位在秦国贵族之上,任相国七年,反对征讨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君主,一次出兵解救楚国之祸,在境内施行教化,施仁政于诸侯,八方少数民族都来朝拜。秦国百姓都称颂他。不仅如此,百里奚作为相国,经常是轻车简从,从来不带护卫,烈日下不打伞,劳累了也不坐车,有功名也不拿出来显耀,德行广传天下,以至于百里奚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感于其德行,都痛哭流涕,就连儿童都不唱歌了,这就是百里奚的德政。”紧接着,拿商鞅和百里奚做对比,你出任相国治理国家,却对百姓漠不关心,不为百姓谋利益,只顾着建造豪华宫殿,不断对外征战,这是功劳吗?不是!而且你以严明法律为借口,对太子的老师施以墨刑,用严刑酷法对待百姓。对支持你的尚且拒之千里之外,秦孝公活着的时候,宗室尚且不敢把你咋样,秦孝公死后呢?商鞅面对这番话没有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宗族开始发难,秦惠文王的亲叔叔上书说商鞅欲反。秦惠文王为了坐稳王位,于是,便选择诛杀商鞅。自古凡是变法,都要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一部分人肯定会相当抵触,而变法者希望这一部分人顺从,很容易采取霸道手段,最终导致变法者成为权臣,为新国君所忌。总体来说,商鞅的变法得以继续为秦国实行,也是对商鞅的一种肯定。

最佳贡献者
2

商鞅没有办法化解危机并善终!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改变秦国,欲使秦国由贫弱走向富强,由此能够称霸列国,甚至完成统一大业!

但商鞅的新法是一把双刃剑,即成就了秦国,伤害了自己。

上面说过商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因为新法伤害了老氏族的利益,商鞅必受其害。二是如果商鞅自废新法,那也会落下祸国殃民的口实。

所以,就商鞅是否能够善终而言,商鞅新法,开弓已没有了回头箭!

商鞅虽然无法善终,但他变法对后世秦国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商鞅的新法,就没有后来完成大系统的秦朝!

3

商鞅几乎没有办法化解危机,使得自己善终。从商鞅变法的影响来看,无疑它是古代最彻底最具影响的一场跨时代变革,基本奠定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

商鞅,一个伟大的变革家,却遭到车裂之刑并且全家连坐。秦国的大功臣,为何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是政治报复,还是“飞鸟尽,良弓藏”?

商鞅的变法得罪了一大票子旧贵族。土地私有制拦截旧贵族的钱袋子;军功爵制削了贵族的权力;严苛的连坐制度还想要了这些贵族的命。比如在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得以顺利变法,并且还被封为商君,这取决于秦朝特殊的情况君王权力的集中。

那为何在秦孝公死亡之后,旧贵族却站出来报复商鞅,秦惠王为何却眼睁睁的看着商鞅被车裂而亡,之后却继续延续着商鞅的脚步继续变法?

事情听起来有一丝诡异,却合乎情理,因为商鞅的变法是好,但是商鞅威胁很大。

商鞅变法在政治上最重要一点就是加强君主制度,中央集权,当秦惠王上台,商鞅成为了君主制最大的威胁,而作为变法支持者的秦惠王不可能直接处死商鞅,而愤怒的旧贵族就成了秦惠文王手上的一把刀。

如果秦孝公多活几年,商鞅或许可以善终,但是如果商鞅可以未雨绸缪,未必会落得全家身死的地步。只能说一切来的太快,以至于商鞅反应不过来,逃亡却发现因为自己连坐之法逃无可逃,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4

先来看商鞅被杀的原因。

商鞅被杀,有两个原因,第一是: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也就是贵族怨他,平民百姓也不待见他

第二我想没有那么复杂,就是秦惠文王自己看不顺眼商鞅。毕竟君权再怎么压制贵族势力,君王依靠后者进行统治、在坚持某些政治底线的前提下平衡君臣关系都是君主必修课。但是,商鞅变法割太子老师的鼻子,无论有意无意,客观上都是对太子或者说未来君王的挑衅。

换言之,杀商鞅,是秦惠文王向臣民展示权威,巩固自己形象和地位的举措。

所以,失去了当权者支持的商鞅想避免被杀,理论上只有这几个办法:

1.逃离秦国,在其他国家隐姓埋名;

2.逃离秦国,受其他国家庇护甚至启用,然后该国必与秦国交恶;

3.反叛;

4.废除一切变法举措,争取民众支持,迫使贵族摄于众人声威或政治稳定,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商鞅逃不出秦国,1和2作废;如果逃出秦国,2作废——因为这个国家要么会弄死商鞅(魏国),要么需要打赢迫切立威的秦惠文王领导的秦国,难度系数太大。

1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3商鞅已经做了,打不过政府军;4如果做了,一来前功尽弃,二来支持商鞅的秦孝公已经死去,商鞅没有宣布继续或废除变法的资格和机会,三来即便废除变法,商鞅还是没有保护自己能力,惠文王仍然可能因私人原因杀掉他。

综上,失去了秦孝公这个最大的靠山,跑路是最可行的——前提是他跑得了。关键是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跑不了,才组织武装抵抗政府军。

5

变法成功后的商鞅,既得罪了一大批权贵,自身位置对秦国公室又形成了威胁,已经陷入了死局,想善终是不可能的了。

摆在商鞅面前的,无外乎三条路:继续掌权,辞官归隐,逃往国外。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三条路都行不通:

01:继续掌权

秦孝公晚年,商鞅变法已大体完成,通过对中原霸主魏国的几次战争,已经证明了变法的有效性。

变法期间,商鞅执法凌厉,在秦国上下形成了足够的震慑力,没有人敢轻易违反他的话。在变法没有成功之前,秦孝公是乐于见到这种效果的:严肃执法,有利于法治的贯彻实施;万一失败了,将责任推给商鞅,自己出来唱红脸,收拾残局。

商鞅的死局就在于:这种震慑力,只能够属于国君一个人!一个国家倘若有两个人说了算,势必会分裂,再不济也会分割国君的权力,这种事,又有哪个国君受得了?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是一条死路。

02:辞官归隐

在朝当官必死无疑,那么辞官归隐、到封地去当一个普通百姓,可以吗?如果真这样做了,下场好不到哪里去。

商鞅主持变法期间,得罪了很多人:

上层社会有甘龙、公子虔、公孙贾等守旧派。这些人要想修理一个退休的商鞅,方法实在太多了:在新君耳边对吹风,说说商鞅的坏话,一次不行就两次,扳不倒他才怪(明朝有很多高官,退休后被追旧账,就是倒在这一条上);或者是暗示地方官,不管的骚扰他,逼迫他造反;再不济,这些家大业大的主儿,收买几个刺客,暗中做了他。

下层社会有大批的百姓:商鞅曾经在渭河河畔行刑,血流成河;有百姓颂扬新法,商鞅将他们发配到了边疆。商鞅在位时,这些人只能仰视,敢怒不敢言,倘若他归隐了,不找他算账才怪!

事实上,商鞅出事前几个月,就有朋友建议他归隐,商鞅想来想去,没敢辞官。

03:逃往国外

在秦国待不下去了,到其他国家怎么样?后来的张仪就回到了魏国,继续当相国。张仪那样做可以,在商鞅这里行不通。

首先,秦国不会放他走。商鞅是大才,绝世天才,能将秦国从贫弱变得强大,自然也能够将其他国家变得强大,这不是跟秦国树立强敌吗?张仪之所以能逃到魏国,那是因为秦武王只相信拳头,对嘴皮子功夫看不上眼,他才能离开秦国。

其次,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收留他。和秦国相邻的大国有楚国、魏国,楚国不会收留他,一方面秦楚是姻亲关系,另一方面楚国贵族不欢迎他——他们不希望迎来第二个吴起;魏国也不会收留他,河西之战时,商鞅暗算了公子卬,魏惠王对他十分不爽,恨不得他早死。至于像韩国那样的小国,根本就不敢惹秦国。

秦国不放他,其他国家又不收,商鞅只能待在秦国。

综上所述,变法成功后的商鞅,彻底陷入了死局——走不了,只能慢慢熬,等着死神的降临。

6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惠文王嬴驷即位,即秦惠王。这时,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王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现如今秦国的男女老幼只知道商鞅的新法,而不知道君上您。况且君上您与商鞅有仇,愿君上早下决断。”正在这时,公子虔等人借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任何凭证,便告诉他说“商君之法”(即商鞅之法)规定,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连坐”治罪的。商鞅感叹“制定的新法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商鞅想逃到魏国去避难,但魏国因他曾经背信攻破魏帅,并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无奈,商鞅便潜回到他的封地商邑,立即组织邑兵北出击郑国(今陕西省华县)。秦国遂发兵讨之,商鞅兵败,被杀于郑国黾池(今河南渑池)。其尸身被带回咸阳,秦惠王又下令处以“车裂之刑”,商鞅的家族人员也被杀害。

商鞅之死的主要原因是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公元前339年,赵良去见商鞅,商鞅对他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我征调士卒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得像鲁国、卫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大夫百里奚比,谁更有才干?”赵良说:“五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他的功名永载史册,他的德行施教于后代……您又在封地南面称君,天天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8年了,您又杀死祝欢,用黥刑处罚公孙贾。这几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您一出门,后边跟着数以十计的战车,车上都是顶盔贯甲、身强力壮、持矛操戟的贴身警卫,离开这些警卫,您肯定不敢自己出门。您的处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面临很快消亡的危险。您还打算要延长自己的寿命吗?那为什么不把封地交还给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浇园自耕;劝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赡养老人,抚育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您还要贪图封地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国政为宠幸,聚集百姓的怨恨,秦王一旦舍弃宾客而不能当朝,秦国想要拘捕您的人还能少吗?您丧身的日子就会像抬起脚来那样迅速地到来。”

商鞅以法治国,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贵族阶层的权力,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因此得罪了不少秦国贵族。其时太子触犯新法,因是国家储君,不能用刑,商鞅就让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代为受过,一个处以刖刑(砍脚),一个处以黥刑(在脸上刻字涂墨)。新法实行四年后,公子虔再次犯法,商鞅竟然割掉了他的鼻子(劓刑)。商鞅的“狠”端正了风气,强大秦国实力,也为自己赢得了高官厚禄、领地封赏。但商鞅的刻薄寡恩、不近人情、位高权重让他树敌太多,一旦失势,将万劫不复。商鞅的变法改革,动摇了贵族王权的势力,因此得罪了不少王孙贵族,秦孝公担心他日后有难,在临死前建议他离开秦国,或者隐居避世。可惜商鞅没有及时功成身退,最后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之刑,并灭其三族。

所以商鞅最后虽贵为商君,但是上至皇帝秦惠王,下至贵族王公,及至秦外魏、郑等国,都因商鞅为了变法皆树成死敌,在唯一全力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皆发难商鞅 ,成四面楚歌之势。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商鞅善终。

但是,商鞅以“徙木立信”始,以“作法自毙”终,所谓人亡法存,对于伟大立法者商鞅而言,肉身之存在并非第一要务,关键在于法的存续。商鞅之死于秦法而言,他以身死而承担了全部的贵族怨恨,使之不对准秦法。商鞅之法不仅存于秦,亦存于汉乃至后世万代。汉虽尊儒,然承秦制,霸道王道杂之。董仲舒虽顺势弘扬儒家,重新确立儒家在文明教化、社会治理与官员道德上的规范性地位,然汉武帝的精神世界实质上是儒法合流的,而在国家理性与政治架构上依然秉承法家。儒家亚圣孟子尝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可谓对儒法关系的合题式总结。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概括了政治秩序的三个基本条件:有能力国家、法治和责任制政府,明言中国对于有能力国家之建构开世界先河。这一政治成就从历史渊源上显然要归功于法家和秦制。

7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卫国国君后代,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身以车裂,全家遭害。

商鞅的死,从当时政局形势和社会背景上分折,他不会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万全之策,既然想到了也不可实现,其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在待奉魏国国相公叔痤时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说道:“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没有采纳,公叔座又劝商鞅赶快离开魏国,商鞅认为魏惠王虽然不重用自已,也不会杀他,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2。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推行变法,当时以旧贵族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权贵遗老极力反对,商鞅变法虽然说朝廷授指,但对商鞅个人埋下了结仇和怨恨的根。

3。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后,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想投靠魏国,但他曾生擒魏国公子卬,魏国拒绝他入境,商鞅陷入已走投无路的境地。

4。商鞅变法时,执法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被血染红,号哭声惊天动地,商鞅的严酷刑法行为招致了百姓普遍的怨恨。

5。商鞅被迫潜逃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大败战亡。他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分尸示众,同时秦惠文君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8

当年,在秦国担任宰相的商鞅,权力通天,志得意满时,曾经有一位代表旧贵族的赵良和商鞅说过这样的一番话:1.你是由皇帝宠臣景监引荐,名声不好;2.你不怜悯可惜民力大兴土木,百姓不看好;3.你法律上不仅苛刻百姓,连王兄、太子师都不放过,人缘不好;3.谁也不理,看自己很高,风评不好;4.排场大,不亲民,不接地气。要是不想死,赶紧退还爵位、奖赏。说服秦王宽刑爱民,攒点口碑。要不然孝公一蹬腿,你就惨了。

但是,商鞅为什么没听他的?其实并非不听赵良之言贪恋富贵这么简单。因为他不能走,舍不得走,他经过二十年的时间把弱秦变成强秦,有统一天下之势,他不想功亏一篑。最后以身殉法,这才是他人生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以商鞅根本没办法化解自己的危机,除非看天命(天命难为)一是秦孝公长命百岁,二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嬴驷还未当上皇帝就死去,换了一个支持自己变法的。

9

我们不得否认商鞅一生的伟大功绩,更不能否认他为秦国百姓,甚至天下做出的突出贡献,可是也正是因为他后期居功自傲,狂妄自大,为自己的不得善终埋下祸根。比如:在新法施行几年后,商鞅拿太子师开刀震慑百姓,尽管我们理解商鞅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杀鸡儆猴。但是你得罪谁不好,反而要去招惹太子的一帮顽固势力,其实完全杀一个其他执行不力的大臣,照样可以震慑老百姓的。他这么做,这分明是在胡乱挥霍国君对他的信任和权力,惩罚太子师不是给老百姓看,而是为了给自己树立在秦国的绝对权威。他这不是在作死吗?

商鞅的新政逐步稳定后,得到了老百姓逐步认可,秦惠王发现商鞅的号令在秦国比国君都管用,难免让秦惠王心生猜忌继而萌发杀心,如果此时,商鞅明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道理。主动把国君给的赏赐都退还,辞官归隐,然后退居山林之中种花养草,也许能让自己获得善终。

10

如果变法名气太大,盖过了主上,那么也只有一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