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因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从历史的角度看建文帝朱允炆遭到朱棣“篡位”,都是无可根改的历史事实,任何人也改写不了。

首先,真要追溯朱棣“篡位”的根源,其实是与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死后,立“幼”不立“长”,立“孙”不立“子”有莫大关系的。正如朱元璋在晋王死后一个多月给朱棣一道敕谕所说:“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随着太子朱标的死亡和皇位竞争者的相继离世,被明太祖朱元璋视作维护朱家皇朝支柱的朱棣,在征战和戍边过程中不断树了立自己的威望,聚集了为他所用的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势力,看到了坐上皇帝宝座的希望。但是,朱元璋不仅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最后还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这不仅让燕王朱棣大失所望,而且必然地心存怨恨,为后来朱棣的“造反”留下了“祸”根。

其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只可停留在封国,不得到京师奔丧。燕王朱棣在从北平去南京奔丧的途中,因朱允炆诏令而停止,引起了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等的不满,给燕王朱棣留下上京(南京)清君侧之口。

再次,朱允炆即皇位之后采了用齐泰、黄子澄削藩建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废了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等藩王,给予了燕王朱棣清君侧之实。于是,朱棣一边假称有病,表面上藏起锋芒;一边则在暗中活动,他挑选壮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并利用燕府崇深之便,赶制军器,以勾逃军为名,收罗异人术士,加紧练兵。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革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二年”,在用计(以装疯麻痹张昺、谢贵二人)擒杀张昺、谢贵的同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以北平为据。然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等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通过历时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将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登基称帝,夺回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至少朱棣认为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

说点后话,有人说如果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采取更好的政策,同时不是那么急于削藩,就可以避免燕王朱棣篡位,丝语认为这些都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最多只能延缓被赶下台的时间,都不可能改变被燕王朱棣“夺去宝座”的历史。

最佳贡献者
2

建文帝对诸侯王造反,早就有预见,说明建文帝智商并不低,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完全是因为建文帝太过仁慈,没有对朱棣痛下杀手,只要对燕王朱棣不心慈手软,就能把篡位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朱棣篡位的事情发生。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儿孙能稳稳当当的继承他创立的大明基业,把有能力的功臣杀的干干净净,又把自己的儿子封了藩王守护边疆,安排好这一切后,他觉得很放心,得意的对朱允文说:“我安排你的叔叔为你守卫边疆,你在家踏踏实实的做皇帝吧,”朱允文确高兴不起来,他不无忧虑的对朱元璋说:“外敌入侵由叔叔们对付,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朱元璋愣住了。这表明朱允文对燕王等诸侯迟早会会造反,胃就心知肚明。

既然朱棣早晚会反,那还客气什么,该动手就动手吧。为了消弱燕王的实力,建文帝派工部侍郎张昺接替了北平市长的职务,谢贵,张信控制了北平的军事指挥权,应该说建文帝的布局还是不错的,但接下来就要看谁更心狠手黑了,诛杀朱棣的机会来了。

建文帝登基,按照规定,藩王必须上朝觐见新皇帝,朱棣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来了,这就是解决燕王篡位的最好机会,能在这时候除掉朱棣,风险最小,成本也很小,而且朱棣的所作所为也的确该杀。朱棣是走的皇道入宫的,而且见了皇帝没有叩拜,这本就是大逆不道,应该按照谋反的罪抓起来。

如果我是建文帝,这个机会绝不能放过,在自己地盘上抓捕朱棣非常容易,而且大臣们也都为此愤愤不平,户部侍郎卓敬就几次上奏要求就地处决朱棣,这时候果断把朱棣就地处决暂不公布,然后派快马去北平给北平市长张昺下密诏,迅速处决燕王的儿子,其他朱棣的亲人都收监入狱,燕王已经就范,燕王的军队就好解决了。

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用太子人头驱散了太子的军队,对李建成的下属采取宽大政策,一概不追究责任,魏征这样的太子死党都归顺了李世民,这个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建文帝是皇帝,朱棣已经死了,这些人没有效忠的目标,即使不归顺朝廷,也会回家去当老百姓,然后安抚百姓,让事态平息下来。

总结:建文帝要避免朱棣篡位,是有机会尽早把朱棣解决的,只要解决了朱棣,篡位的事也就随之瓦解了。

3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元璋的长孙,也是燕王朱棣兄长太子朱标的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朱允炆的继承权高于朱棣,朱允炆15岁时,父亲朱标去世,朱元璋经过考虑立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21岁时朱元璋去世,随后即位为大明皇帝,那一年燕王朱棣已经39岁了。

朱允炆即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一个22岁血气方刚的年轻皇帝,毫无从政经验,一当上皇帝,就拿自己的叔叔们开刀,而且朱允炆削藩的手段是非常强硬的,第一个被削的就是周王朱橚,这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因为朱橚的儿子汝南王朱有爋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所以朱允炆派出李景隆突然袭击开封并逮捕朱橚,之后把他贬为庶人,迁徙到云南蒙化。

朱允炆

朱允炆首次削藩就直接把藩王废为普通人,这一强硬的手段让所有藩王闻之色动,周王朱橚成为一个出头鸟的形象,成为其他所有藩王参考的对象,朱允炆的这一行动显然有些打草惊蛇,同时也把藩王们逼上了梁山。

接着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依次被削,朱桂、朱榑、朱楩被贬为庶人,而湘王朱柏自焚而死,一年之内五个藩王相继被削,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势力较大的藩王都会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接下来朱允炆把矛头对准了燕王朱棣,于是势力较大的燕王朱棣被迫举兵造反,造反之初,燕王只有800名亲兵和燕国的封地,而建文帝朱允炆身为皇帝,既拥有整个天下的资源,又握有天下兵马,怎么会输给了区区只有800人的燕王朱棣呢?

朱棣

朱允炆输给朱棣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削藩过于强硬和激烈。朱允炆是有多急啊,一当上皇帝就开始削藩,哪怕随便缓和个三五年,也不至于失败,而且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太过强硬,不是夺你几个县的地盘,而是直接要你命,汉朝还有个推恩令呢,以温酒煮青蛙式的削藩,前人成功的经验都在这这里,朱允炆就是不用,偏要来个激烈和猴急的。

朱允炆这么做,就等于是把天下藩王逼上绝路了吗?要知道这些藩王或多或少与朝廷内外都有些关系,兔子急了带咬人,这些藩王一急,或明或暗地就会联合起来反对朱允炆,那朱允炆与朱棣的战争中,要么支持朱棣,要么坐视不管,无形中帮忙了朱棣,包括后来朱棣夺了宁王朱权的兵权,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靖难之役

朱允炆输给朱棣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擅自改动朱元璋的旧制。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接班,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把应该杀的人全杀了,把可能对朱允炆产生威胁的人或事全部清除了,朱允炆当皇帝后,什么也不用干,就能稳坐皇帝位,要知道朱元璋的政治才能胜过朱允炆一百倍,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再不行,难道还不如朱允炆这个毫无经验再加几个儒生制定的政策有用吗?

可朱允炆一上台就废除了朱元璋的部分制度,别管这些制度是好还是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让朱允炆稳坐皇位,朱允炆这一废除,寒了不少人的心,同时朱允炆还刻意提升文臣的地位,打击武将的地位,也让很多人不满,所以当朱允炆与朱棣发生战争时,很多人其实是在冷眼旁观的。

靖难之役

朱允炆输给朱棣的第三个原因就是:用人不当。朱允炆没有从政经验不说,用的人也不行,朱允炆在朝廷中的三个心腹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三人作为儒生治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朱允炆是在跟朱棣斗智,还发生战争,这三人就没有啥用,而且还起反作用,打仗用儒生那一套,就会失败,况且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虽然后来朱允炆意识到错误,撤掉了齐泰、黄子澄的官职,但不过是暂时的,之后还一直在出错。朱允炆原本是用耿炳文为主将攻打朱棣的,但一有战事不顺,朱允炆就撤掉了耿炳文,要知道耿炳文可是朱元璋时期的开国功臣,善于防守,曾经在长兴坚守十多年以少胜多打败张士诚,这种大将,居然被朱允炆给撤换了,仅仅因为一次战事不利。

朱允炆换上的李景隆就是个草包,在后来与朱棣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好的形势就这样一点一点被朱棣扳回,连黄子澄和方孝孺都劝朱允炆不要用李景隆,朱允炆就是不听,即使败了也用,到最后朱棣大军打到南京时,李景隆还打开南京金川门迎接燕军,当了带路党,这样的人居然被朱允炆委任为大将军讨伐朱棣,实在是用人不当,怎么会不输呢?

朱棣

朱允炆输给朱棣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朱允炆逼反身边的内臣。靖难之役打到最后一年时,在南京有朱允炆身边的内臣跑到北京向朱棣告密,说南京城中空虚,于是朱棣决定率领奇兵,绕开重兵防守的地方,孤军深入直接攻打南京,结果就是一战成功,直到攻进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

为什么会有内臣向朱棣告密呢?这个内臣就是宦官,宦官们明显在朱允炆身边得不到宠信,只能找朱棣立功了,从朱棣后来对待宦官的态度也能看出问题,朱棣后来还设置了东厂特务机构。朱允炆之所以对待宦官苛刻,应该与他受到的儒家教育有很大的原因,宦官们觉得朱允炆太过苛刻,于就找朱棣立功了,这也是朱允炆失败的最后一个原因。

那么朱允炆如何才能赢得削藩之战呢?

建文帝朱允炆

其实很简单,朱允炆什么也不用做,就能打败所有的藩王,尤其是朱棣。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因为时间在朱允炆这边,当时朱允炆才21岁,比朱棣年轻18岁,有大把的时间跟朱棣他们斗,什么也不做,就是等也把朱棣等死了,可偏偏这个21岁的年轻人如此急躁,一上台就就改,而且还是大改。

什么都不做还有个原因,随便过个三五年,朱允炆就能熟悉政务,熟悉天下情况,到时候再按照实际情况实现削藩的理想,也比现在这样做强一万倍。明朝的藩王虽然有部分兵权和土地,但在当时与朝廷对抗,不仅没有名义,也没有任何实力,朱棣起兵的名义是清君侧,如果朱允炆没有削藩,他有什么起兵的理由,到时候天下大义都站在朱允炆一边,可惜了,朱允炆手握绝对的优势,却输了牌局,实在是能力有限啊!

4

建文帝朱允炆要避免朱棣篡位可以有以下几个措施:

一,学习汉朝的推恩令,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藩王的儿子们都能分享封地,如果藩王不同意,他就会得罪了自己的那些嫡子之外的儿子,这些有了继承权的儿子们,也能牵制藩王,藩王们不可能个个都跟每个儿子翻脸。这样就能达到慢慢削弱藩王势力的目的。

二,对个别违法的藩王情节严重的,可以关押,还可以削减封地面积作为惩罚,可以提前把他们的爵位让他们的儿子承袭,这样,他们的爵位还在,但不是朱允炆的叔叔,而是朱允炆的堂弟。封地面积减小,这些不法藩王的势力也会减弱,又不至于太绝情,藩王们也会害怕。被关押的藩王爵位还在,因不法行为受到处分,他们应该会老实许多,也没有理由产生怨恨,别的藩王必定也无话可说,也会引以为戒。

处置那些不法藩王,本着真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巧立名目、强加罪名达到削除诸王的目的。态度真诚,心态摆正,让藩王们心服口服,朱棣也就没有理由谋反。

三,朱棣几次上书要求罢免齐泰和黄子澄,朱允炆罢免了他们,但这两个人仍然居住在京师。既然已经罢免了这两个人,把他们安置在外地,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又不是要杀了他们,能够安抚朱棣的情绪,让他退兵,这可以答应。

四,徐辉祖虽然是朱棣的小舅子,但他还是很忠于朱允炆。朱棣谋反,最大的阻力反而是徐辉祖,徐辉祖大败朱棣的军队。徐辉祖得胜之后,朱允炆把徐辉祖召回。徐辉祖离开前线战场,朱棣立刻反攻,朝廷军队很快被打败,朱棣的军队不久就打到南京。

徐辉祖和朱棣的关系密切,他只是打败朱棣的军队,朱棣还活得好好的。所以,只要朱棣还在,战事就没有结束,朱允炆应该命令前线将士不能放松警戒,必须团结协作,最好别让徐辉祖离开前线战场,即便没有杀了朱棣,只要能阻止朱棣南下,也能达到目的。

五,面对真正的谋反,朱允炆应该学习一些朱元璋的杀伐果决,恩威并重。施行仁政的同时,在平定谋反这样的事情上,手腕要硬。

朱元璋的杀伐果决,恩威并重就不需要说了,朱元璋很尊崇孔子和孟子,尊崇儒家学说,他在战争年代就经常祭拜孔子。朱元璋尊崇儒家学说,尊崇孔子和孟子,并不妨碍他该杀就得杀,甚至可杀可不杀也要杀。朱允炆哪怕学到朱元璋的一半杀伐果决,也不会输给朱棣。

5

要避免燕王篡位,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狠”

建文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身边尽是一群腐儒,读书读傻了脑子的!总想着玩点阴谋诡计、权谋手腕,却始终没有认识到,对于皇位之争,只需要一个“狠”字就够了!

两千年来,能够当上皇帝的,哪个不是心狠手辣、杀戮无情的狠人?一味心慈手软、以德服人的,哪个不是下场悲惨?建文帝要想避免被篡位,就必狠心杀伐!

一、借朱元璋大丧之,藩王进京之际一网打尽

朱允炆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被立为继承人之后,问了朱元璋一个问题:“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愣了一下,问朱允炆说:“汝意何如?”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说明这对爷孙,已经意识到了藩王的危害,却始终没有能够提升到“战略”层面和“生死存亡”的危局来应对。

朱元璋一是没有时间了,二是藩王是他封的,要靠这些藩王镇守边关、拱卫京师!三是在他潜意识里,谁当皇帝都是自己的后代。

朱允炆既然有了消藩的打算,就得利用雷霆手段、不给藩王们以翻盘和准备的机会。朱元璋驾崩,诸王进京吊唁,不可能、也不允许带许多兵马,直接安排人手全部拿下。

至于怎么处置,是圈养起来,还是通通干掉,都能够断绝后患。什么天下非议、君臣议论?保住皇位才是真的。

亲叔叔又怎么了?皇位面前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二、挑拨离间、制造矛盾

朱棣造反,也是经过了长久的挣扎和准备才发起“靖难之役”的,藩王造反成功,历史上尚无先例。建文帝又占有正统的名义,大明帝国的绝大多数地区还是奉行中央集权的。

所以建文帝是有充分的时间来实施计划的,他却因为听信大臣的话,过于激进、过于酷烈,消了几个王爷的藩,还逼死了谷王一家,如此一来,朱棣不得不反了。

其实,建文帝可以效仿汉时的推恩令,将藩王的地盘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不断削弱朱棣的实力,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朱棣慢慢玩死。

同时,挑拨诸藩王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互提防、相互敌视、相互牵制,最终达到一劳永逸。

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这些根本不用建文帝操心,只要大方向定了,自然会有人去执行!

三、朱元璋是”靖难之役“ 始作甬者

之所以会发生”靖难之役“,居然还成功了,朱元璋要负主要责任。

当初,朱元璋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将朱棣等藩王封在北京一带,朱棣等长年和游牧民族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借机培养了一批铁杆心腹,成为他日后起兵的班底。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王,拱卫京师,原本想着大家都是兄弟亲戚,却没有想到在皇位面前,亲情算什么?

李世民连兄弟都能下手,汉文帝为了当皇帝把老婆和四个儿子都杀了,权力的诱惑面前,什么惨绝人寰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朱元璋起于布衣,他是真的没有看透这一点!

结语:如何避免朱棣篡位,其实招数就那么几招,用好就行。

但是,一个从小养在深宫中的小皇帝,如何敌得过经历了边塞风霜、杀气充盈的亲叔叔?再加上他心慈手软,命令耿炳文去打仗,居然说不要伤害他的亲叔叔。

如果站在历史的时间尺度来看,建文帝可能是一个仁厚的好皇帝,却未必有永乐皇帝那样开天地之先的大胸怀、大格局、大气魄!

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打击游牧民族、派郑和西洋,疏通大运河,功德大焉!正因为朱棣的功绩,也让人们对于他的篡位,不是那么过于苛刻地指责!

李世民不也是如此吗!

历史上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只有胜利者,才有发言权!

6

学习历史最大的功用就是学习前车之鉴,古人的踩的坑,我们学习历史来避开。朱元璋心中理想的继承人朱标早年去世,可能是对嫡子的执念太深,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没有在其他儿子中选择,而是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孙子,年轻不经世事的朱允炆。

借用“推恩令”,削藩急不得

但是既然朱允炆作为一个“准继承人”,不求朱允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是起码的朝代变更,应该是要的知道吧,朱允炆害怕叔叔们势力过于强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决定削藩,但是汉武帝同样是削藩,不过用了更高级的手法“推恩令”,推恩令下,非但没有一些臣子反对,反而还有一些人认为汉武帝英明。

朱允炆同样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将诸侯国的国礼化整为零,虽然时间是长了一点,但是起码不用动一兵一卒,所以“推恩令”是方法一。

方法二就是厚待其他亲王,然后联合亲王,慢慢孤立燕王朱棣。

我们再来看看削藩的时候朱允炆是如何对待他的叔叔们的:将周王举家迁到云南,当时的云南是偏僻之地;还废了多位亲王,王公贵族从亲王变成了庶人,差距之大,一时间还挺难接受的。但是朱允炆也可以厚待诸位亲王,亲王们没有了继承皇位的权利,难道还没有安稳度一生的权利吗,可是这个想法就直接被朱允炆给切断了。

所以虽然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时,也很少有人去反对,那些亲王都对朱允炆不服气,看到朱棣的做法虽然是不合乎规矩,但是也不会多说.。

方法三:逮到机会斩草除根

当时朱棣为了自保,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当成人质送到朱允炆那里去

但是好巧不巧,朱允炆善心发作了,认为杀了堂兄弟们不好,还不如把堂兄弟们放回去,这一放,就相当于放虎归山了,朱高炽,朱高煦还有朱高燧相当于是朱棣的左膀右臂,朱棣有了三个儿子的助力如虎添翼。

这不是朱允炆自己给自己留后患嘛,明摆着要收拾朱棣,却对朱棣的儿子手下留情。

做人心志就要强硬一些,柔柔弱弱扭扭捏捏不论古今都很难成大事,让身边的人服气!

7

一,建皇叔顾问团于南京。给皇叔们一定的问政权,监督权。让皇叔们有活可干,减少失落感。

二,给皇兄弟们细分皇叔封地的权利,让各人的封地实质变小。

三,强调团结在正统正宗周围。

四,稳定执政数十载后,惰性和养尊处优让皇叔辈斗志全无,怎么削都反不了。

温水小火慢慢来,青蛙自然熟成菜!

8

很多人觉得建文帝被篡位是因为削藩才逼反了燕王,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在于两种治国理念的对抗——军人政府和文人政府的对抗

朱元璋和朱棣的王朝都是以军事勋贵为中心,武将地位很高,帝国是军国体制的,有点类似秦国,有强大的扩张能力。

建文帝则不一样,他和他父亲一样,是在儒家师傅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建文帝继位以后,他的心腹是谁,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个儒生对建文帝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以方孝孺为例,他是著名的学者,以文章和思想著称,虽然未中过举,很晚进入官场,但是却很快就升为翰林侍讲。这个人特别懂《周礼》——关于周朝政府的经典著作。他发现了明朝统治的缺点,因此建议皇帝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思想和形式实行仁政。(太理想了)

当时,年幼的建文帝对着几个人那真是言听计从,发起以一系列政治和制度的改革,实际上这些做法极大的背离了朱元璋所做的安排。为了贯彻这些改革,建文帝把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升为行政负责官员。建文帝对行政机关和制度进行修改,加强了文职行政功能,也就是提高的文官的权力。比如朱元璋以前要求国家事务必须由他一个人进行决断,翰林和六部尚书只能提供建议和执行命令。而建文帝却召集这三个士大夫共同“参国政”,他们既可以制定政策,又可以执行政策,这大大背离了朱元璋所定的制度。

1395年,建文帝听了方孝孺的建议,将六部尚书从二品提高到一品。在明朝官署的大小和数目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文帝有意识将政权牢牢控制到文官手里

建文帝那时候,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权力之大,完完全全背离了朱元璋所定下来的制度,他们三个人在朝廷中,简直成了皇帝的化身。

其中比较重要的措施其实有以下几个:

1.改进了朱元璋所实行的严厉的法律制度。

朱元璋曾经颁布一系列法典,并让这些法典成为明朝的法律准则,比如《大诰》。但是建文帝却认为这太过严酷,所以他禁止这些准则。当然,后来这些法律准则又被永乐帝重新使用。

2.财政方面

最重要就是减轻了江南的土地税,特别是富庶的苏州(当年朱元璋打苏州特别艰难,吃过亏)和松江的土地重税。苏州的税收有多重呢?苏州当时占明朝耕地的1/88,而赋税却是9.5%,相当于普通地方的9倍之多。虽然朱元璋以及开始减税,但是建文帝的减税力度大大超过了从前。(江南主要是士大夫的中心)

3.限制佛教,道教

朱元璋其实对佛教和道教都是免收土地税的,这使得他们可以占有大量的土地。建文帝却命令每一名僧侣拥有不超过5亩的免税土地,多余分给农民。

4.削藩

建文帝让儒家的官员辅导诸王的幼子,王子还不能够参与文武政事。这和《祖训录》是极为相反的,朱元璋可是有意让诸王封国成为明朝屏障的大战略。后来黄子澄和齐泰还积极拥护削藩,一年之内,五个藩王相继倒下。

这是这些推行的措施才给了燕王叛乱的口实。

燕王是以什么理由反的?

1.他依据朱元璋的《祖训录》,背弃朱元璋的遗志(的确是的,没错吧!)

2.指责建文帝受到齐泰、黄子澄等人诱惑,对诸王进行加害(的确是的,让他们没有什么重大的功劳而身居高位,说不过去吧,而且确实无缘无故削藩。汉文帝,汉武帝削藩,毕竟离汉朝建立已经好多年了,你爷爷刚死,你毛都没干就想对叔叔们的下手了。)

3.他有义务执行《祖训录》

来看看永乐皇帝是什么特点,职业军人出身,对打仗有着极大地兴趣。他讨伐蒙古,并吞安南,和某些中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派郑和下西洋——这一切都大大扩大了明朝的影响。

所以说燕王的胜利是军人权力对文官政府的胜利。

9

不管建文帝怎么做,朱棣肯定是会造反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建文帝和朱棣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建文帝根本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成长,而是从小在皇宫长大,根本不知道人世间权力争夺的残酷性。朱棣不一样,有跟他爹一样的成长战斗经历,当然肯定不如他爹朱元璋厉害。但是经验阅历上远比这位20岁出头的小皇帝朱允炆丰富得多。

削藩这件事显然是建文帝操之过急了,首先他资历太浅把很多事情想得很天真容易,就迫不及待大刀阔斧的进行削藩,削藩的目的就是想把边陲地区藩王手里的兵权收归中央所有,削藩前期还算顺利,前面几个藩王乖乖交出兵权。但是到朱棣这就不好弄了,朱棣可是在血雨腥风里摸爬滚打过的人,他不是傻瓜不会乖乖坐以待毙的。他先是装疯卖傻忽悠建文帝,反正就是不上建文帝的道。建文帝愚蠢就愚蠢在还没有意识到自从削藩那天起这脸就已经撕破了,到这个时候甚至还傻傻的放了手上朱棣的两个儿子人质。朱棣在没有了后顾之后先发制人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建文帝刚开始用的老将耿炳文讨伐朱棣,甚至还说出不要伤害他叔叔朱棣这样的糊涂话,此话一出手下将领都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结局大家都知道,建文帝的军队随后几年里用人不当,临阵换将一败再败。最终建文帝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留下千古谜团。其实我的看法是就建文帝这个智商,最终死于战乱是大概率事件,要不然他手下那些方孝孺黄子澄这些人也不至于被诛灭十族死的那么惨,能跑的话早就跑了。之所以报建文帝失踪,这是朱棣的聪明之处,他可不想落一个杀亲侄子的千古口实罪名。

至于建文帝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燕王篡位,我觉得他应该学学他爷爷朱元璋最大的死对头陈友谅的做法,建文帝如果有陈友谅一半的头脑和手段,朱棣早就人头落地了,可惜建文帝他没有这个头脑和手段。好好翻翻当年陈友谅如何对付徐寿辉的,懂得这段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话说回来削藩这种事就不该光明正大的干,明着干可能大部分藩王会坐以待毙主动束手就擒,但是也不排除有部分牛人狗急跳墙鱼死网破,而这个时候建文帝又没有做什么充分准备,战争到后期竟然选个白痴李景隆为统帅把一手好牌打的烂烂的,建文帝如果不输那才真叫见鬼了!

10

一,扣留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南京,不能让他们回到北平。

二,安抚其他藩王,孤立燕王朱棣。

三,封赏朱棣手下众武将,收买人心。

四,不要对耿炳文说那种妇人之仁的废话,放手去做就好了。

五,将朱棣的封地改封反南方偏远的地方。

六,最后一招,杀了李景隆。

只是事后诸葛亮罢了,马后炮而已,呵呵!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