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立朱允炆没错,但是朱元璋看错了朱允炆。

首先,我们分析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元璋由于童年的经历,特别重视亲情。他为明帝国创立的政治框架,是以周朝封建宗法制为模板,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同时分封诸王为藩王,小宗屏卫大宗,以实现明朝长治久安。

朱标去世后,当时最长的儿子是秦王,但是秦王不成器,不得朱元璋喜欢。三子晋王和四子燕王倒是得朱元璋信赖,但根据朱元璋定的宗法制,不能越过秦王立三子或四子,所以,儿子辈儿的都被排除在外。

其次,孙子辈儿有资格的就是朱允炆和朱允熥。

朱允熥是朱标嫡次子,母亲常妃,是朱标原配太子妃。外祖父是常遇春,当时最负盛名的名将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因此,朱允熥的外戚都是军功贵族,实力强大。

朱允炆的母亲是常妃病逝后的继太子妃,因此,朱允炆最初是庶子,在母亲成为太子妃后,才成为嫡子。他的母亲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文官之后。因此可见朱允炆母族势力浅薄。

朱元璋弃朱允熥而选择朱允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考虑:

一、朱允熥当时尚年幼,如果继位,不一定能够镇得住他的外戚。当时隋文帝杨坚殷鉴不远,朱元璋也不愿重蹈覆辙。

二、朱元璋认为朱允炆纯孝,友爱兄弟,性格醇厚。朱标生病时,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朱允炆性情温文尔雅,以宽大著称。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三、朱允炆母亲毕竟已经是太子妃,朱允炆从礼法上来讲,说他是嫡子,也能说的过去。

四、朱元璋施政严苛,治国刚猛,晚年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朱允炆一贯的表现比较符合他的政治期望。

因此,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朱允炆,这是他在经过诸多考虑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最后,朱元璋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朱允炆是假仁厚,真蠢!

中国几千年历史,从秦至元,从来没有一个藩王能够造反中央成功。以朱允炆所拥有的优势,收拾朱棣简直就像特种兵打小孩,结果特种兵自己躺在地上被小孩一剑封喉了,也是历史奇葩!

大家好,我是“风雨的学习号”,如果大家感觉我写的有道理,请关注我吧!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吧朱元璋是动过心思要立朱棣做皇帝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朱棣和朱元璋很像也是威武雄壮杀伐果断的人。

只不过在后来被人给否了,而否的人是刘三吾。

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仕元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入明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以茹瑺荐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刊定三科取士法,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三十年主考会试,以会试多中南人,坐罪戍边。建文初召还。不久即卒。

刘三吾,这个人吧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但是做的事情确实惊天动地,要不是他阻止估计也不会有啥靖难之役,也不会有什么迁都北京,朵颜三卫自立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继承人的问题发愁不已于是询问众臣的意见,并且表露出了立朱棣做太子的心思,这个时候很多了解朱元璋性格的大臣那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原因很简单啊,朱元璋做的事情基本没有商量的必要,都是决定。

唯一反对的就是这个刘三吾,他说:陛下如果将燕王朱棣单独立出来作为皇帝,那么那么多皇子会怎么想?他们不会有异心吗?这是动乱之源啊。何况太子还有儿子,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你将它置于何处?

一听这话,朱元璋也郁闷了,后来想想,这个道理貌似也成立,自己亲自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还没施行就被自己一巴掌打倒,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于是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很多人都说,这个事情是后来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继承位置,上位之后修改史书的结果,其实吧,也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因为时间太短了,当事人那么多,这样的事情瞒不住改不了,脱了裤子放屁不是多此一举吗?

那么朱元璋最后为何立朱允炆就值得深入探究了。

首先当然是不能自己掌自己嘴巴啊。

朱元璋在位时候,规定了大明王朝的一切制度,继承人制度就是他规定,封王制度也是他规定的,在朱元璋的帝国政治框架之下。是以周朝法理为根本思路,一嫡长子继承制度为帝国继承制度,并且还施行分封制度,让多个皇子在封地而且都是在帝国边疆,比如燕王朱棣在北边防范蒙古,宁王朱权在西北也是如此。

那么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以小宗屏藩大宗,维护统治稳定,实现明朝长治久安。

如果贸然立朱棣,则这样的制度就毫无施行的根基,最后会引发内乱进而威胁整个帝国,这个影响太大。而且朱允炆本身也不算是个废材,他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在古代都是成年人了,在朱元璋看来,我既然可以培养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太子,那么在培养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太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吗?

于是他就让朱允炆在他身边听政,言传身教让朱允炆学习政治,学子治国,然后还将一切隐患都杀掉,比如杀掉蓝玉就是为了皇太孙的地位稳固。

而他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不过是他也在自我反省,他反省的关键点就是,自己太厉害太强势,治国太严厉,是不是要转变一下帝国的风格。

太过严厉的自己,将所有人都压制了,这个时候还来一个和自己风格一样的朱棣,会不会起反效果,于是朱允炆因为性格还有做派也深得朱元璋的厚爱。

只是他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他期望中的父慈子孝,儿孙团结在他死后成为动乱的元凶,而他寄予厚望的接班人朱允炆,居然成了一个被文官集团忽悠到毫无主见的懦弱之人。这样的人那有能力肩挑帝国大任。

一顿蛊惑,就下令消藩,手段还特别差劲,毫无政治斗争经验,也毫无怀柔。面对这样的局面,藩王不反才是有鬼了。

选择朱允炆,朱元璋这个事情做的没错,但是朱允炆让他失望了这个也是事实。只能说所托非人。自己儿子朱标死太早吧!

3

朱标英年早逝,让朱元璋悲痛万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天妒英才。其实比朱标去世更头痛的事是让谁来接任太子。朱标的弟弟按顺序排2分别为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和老四燕王朱棣。老二秦王经常犯错,朱标在世时经常护着他,但朱元璋实在是不喜欢他,因此根本不会考虑他做接班人。老三晋王有才无德,曾被朱元璋训斥,后改正,变得低调。老四燕王能文能武,但杀气太重,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朱棣,只是在最后决策时放弃了燕王朱棣。

朱标因突发疾病于1392年5月份去世,享年38岁,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5岁啦,朱标的儿子朱允炆16岁,燕王朱棣33岁。历经沧桑的朱元璋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凄凉,丧子的悲痛让他一病不起,大明该何去何从,他无法判断谁可以让大明万年。16岁的朱允炆倒也乖巧懂事,天天在病榻前伺候爷爷朱元璋,这多少让朱元璋感到一丝安慰,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朱元璋慢慢发现了朱标的影子,朱允炆的身上有很多朱标的优点,仁厚、聪明、孝顺等。于是一个念头在


朱标是1392年5月份去世的,朱元璋在9月份就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确立了他的继承地位。也有不少人认为,朱允炆是在为父亲朱标守孝三年后,朱元璋才确定他的继承地位的,关于这个时间问题,我觉得1392年9月份更加准确,因为朱元璋此时已经65岁了,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啦!他也知道来日不多,于是当机立断,决定接班人选,也符合朱元璋的性格,同时朱元璋还要为朱允炆顺利继位扫清障碍。

确定了继承地位后,朱元璋马上着手让朱允炆参与朝政的管理,在朱元璋的指点下批各类奏折。朱允炆在处理各类案件时,也像其父亲一样以宽仁为理念。同时他还向朱元璋建议废除苛律,这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可见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在晚年也有醒悟。朱允炆的行为赢得极好的口碑,也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戴。朱元璋走的第一步效果明显。

接下来朱元璋要为朱允炆做的就是扫清障碍,朱允炆毕竟年轻弱小,一旦自己不在啦,那些开国功臣肯定不拿朱允炆当回事。朱元璋要尽快处理这些事,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直接下手,首先倒霉的是胡惟庸和蓝玉,随后牵连一大片,也无需审理定罪,直接处理。冯胜、傅友德、王弼,李善长、宋濂等等,都惨遭不测。定点清除数万余人,冤不冤?肯定冤,但又能怪谁呢?怪只能怪这些人对朱允炆有威胁。因此朱元璋宁可背负骂名,也要下手。



朱元璋从最底层起步,经过努力,一步步登上权力的巅峰,这人能是一般人吗?肯定不是,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思考朱元璋。他立朱允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权衡之后做出的决定,我们不能因为后来朱棣造反,成功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就说朱元璋做错了。


朱元璋是很喜欢朱棣,因为朱棣太像自己了,年轻不大时,朱元璋对朱棣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因此朱元璋在朱标去世之处,应该考虑过朱棣,但最后的决定是不行,也许正因为朱棣像自己,杀戮太重,不能以德服天下,明朝延续不了多久,这是朱元璋不愿要的结果。



再说朱棣上面还有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如果朱元璋跳过他们,让老四朱棣入主东宫,老二和老三做何感想呢?手足相残在所难免,既然如此,朱允炆就成了理想的接班人。后来朱棣造反成功,一方面是运气,另一方面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操之过急。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没有错,要说错就错在朱允炆太大意了。

4

对于统治者而言 ,选择合适的继承人也是必备的能力之一,就此来看也不能说朱元璋做错了,只能说选的人不太合适。

朱元璋

朱标的死亡在朱元璋的意料之外,这让朱元璋十分悲痛,但是他不得不再次思考选择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此时已是洪武二十五年了,朱元璋已经64岁了,在古代也算是高龄了,而朱允炆15岁。

朱元璋作为一个大明王朝的统治者,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儿子中选出一位有能力的人,招入京城来做接班人,另外一个就是立皇长孙朱允炆做接班人,而后者能否成为培养为杰出的君王,也取决了朱元璋还能活多久。

朱允炆

朱元璋非常喜欢朱标,而朱允炆在性格,作风上也和朱标很相似,所以朱元璋最后还是选择了朱允炆做为自己的接班人,实际上,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也是向其他皇子表明一个态,明朝的皇位继承人就按嫡长子继承制来办,以此避免后世的子孙争夺皇位导致天下大乱。

然而朱元璋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藩王们驻扎在各地,虽然在军权上是有所削弱了,但是仍然可以调到部队,他们在将来就是朱允炆最大的威胁,像朱棣到了北京就藩后,多次参与对北元的作战,自己两次北征,在军队中声望很高,并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心里对朱元璋这个决定能服吗?

朱棣

朱元璋的运气也还是很不错,好歹培养了朱允炆五年,在他看来虽然朱允炆还不算成熟,不过要接班问题也不大了,显然朱元璋没有注意到朱允炆并没有一个帝王该有的耐心,朱允炆登基后,明显感受到藩王们对自己的威胁,也不管位置有没有坐稳,立刻开始削藩,登基第一年就削了五位藩王。

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都能知道下一步他就要对付朱棣,朱权这些势力较强的藩王了,朱允炆也没有任何安抚藩王的举措,还在北京附近屯兵,进一步刺激朱棣,朱棣不起兵造反都不正常了,事实上就算朱棣起兵了,朱允炆也还是有机会平定叛乱的,但是不断的决策失误,最后兵败,江山也丢了。

靖难之役

所以朱元璋立朱允炆,并不能说朱元璋做错了,朱允炆的政治意识还是不错的,但始终太年轻了,也沉不住气,要削藩的方式多种多样,何必操之过急呢,朱允炆才登基根基不稳,就算用人也难以达到默契,对朱棣等人一再逼迫,自然就会导致叛乱,就此来看朱允炆作为帝王并不合格,还缺少历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5

立朱允炆当然没错,这是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虽然太子朱标早逝,但是理论上他的继承人身份不变,所以接下来顺位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从商周开始就有惯例了。比如甲骨文记载,商汤去世后是孙子太甲即位,而太甲的父亲太子太丁早逝;《史记》记载,周平王去世后是孙子周桓王即位,而周桓王的父亲太子泄父也早逝。所以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当然也是符合礼法的。

不过,朱元璋实在没有为朱允炆留下一个好的班底,那些开国立下赫赫功劳的名臣良将,基本都被朱元璋杀了个光,剩下一个耿炳文也是只善于防御而不善于进攻。而燕王朱棣因为从年轻时就与蒙古征战,反而在朱元璋去世后最优秀的将领。这样一来外强中干,朱允炆的谋臣黄子澄、齐泰等也都比较平庸,所以发生靖难之役也是大势所趋了。

当然对于朱元璋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大损失,毕竟都是他的后人嘛。而事实也证明,战争中锤炼出的明成祖,确实也是有明一代继太祖之后最优秀的君王。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6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逆袭成为一国之君后,开始大肆屠杀功臣,目的只有一个:防患于未然,确保他所开创的大明王朝能万代传承下去。而在对外屠功臣的同时,对内立太子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嫡长子朱标仁慈宽厚颇有明君风范,其他儿子也很优秀,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按理说这其中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朱元璋偏偏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朱元璋最开始定太子时,还是按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选用嫡长子朱标为太子。身为太子,朱标却是幸运的,是时,也是不幸的,朱标被立为太子那年13岁,而朱元璋当时也不过41岁,这预示着朱标想要成为大明皇帝,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的确,就在朱标漫长的等和熬过程中,朱元璋越来越感到朱标“不类已”了。的确,这而在其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中,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很大,成见很深。

原因是朱元璋做事刚毅、果决,而朱标却温和、谨慎,在朱元璋的眼中看来,这和一堂堂一国之君还是有差距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朱标和朱元璋的关系很快由“融洽”变成了“陌生”,最后变成了“敌视”。好在其中有马皇做为和事佬,才使得双方“点到为止”。然而,马皇后去世后,情况变得更加恶劣,虽然朱元璋从没有表示要废黜朱标的太子之位,但抱怨之声却不断,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说了这样的4个字:子不累父。对朱标的告诫不言而喻。

而朱标也不傻,为了自保,他想出一个奇招,画了一幅画带在身边。什么样的画呢?原来,朱元璋早年打天下时,有一次腿受了伤,眼看敌兵就要追过来了,马皇后眼看形势危急,不顾柔弱之身,背着他在乱军之中逃命,最终使得朱元璋化险为夷。马皇后病逝后,朱标便将这件事绘成画藏在怀中,做为防身“利器”。

结果这幅画还真派上了用场。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朱元璋又大肆屠杀功臣,心慈的朱标便站出来劝说。朱元璋听了脸色一变,但他没有吭声,而是随手拿起一根荆棘扔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荆棘上面布满了刺,朱标用手去捡肯定要刺破手。当然不好拿。就在朱标迟疑之际,朱元璋冷冷地说道:“你怕有刺,不敢去拿吧?我今天所杀的人都是坏人,只有为你拔了这些刺,你将来才可以安安稳稳地执掌天下啊。”

朱标当然听不进他这样的“歪道理”,反驳地说了12个字:“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要有像尧舜那样的好皇帝,才会有忠于尧舜的子民。

面对太子的冷嘲热讽,朱元璋怒不可遏,做了惊人之举,一是随手抄起一把椅子朝朱标砸了过去,二是离席继承追打朱标。

朱标一边躲闪逃命,一边有意将怀中那幅画丢在地上。结果追赶中的朱元璋看到那幅画后,顿时惊呆了,想念往事,伤感不已,结果自然就宽恕了朱标。

后来朱元璋想杀掉朱标的老师宋濂,朱标又站出来情,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说了11个字警示的话:“等你当了皇上再来赦免吧。”总之,在对待功臣上,毒辣的朱元璋奉行的是杀,而宽厚的朱标却想饶,于是父子之间这个结怎么也化解不了。矛盾越积越深,身为太子的朱标面对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最终导致了37的朱标来了个突然病逝。朱标死后,朱元璋才后悔莫及。

按照惯例,太子死了之后,第二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然而,朱元璋却出人意外地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出于内疚心理。朱标尽管不类已,而且性格过于软弱,但朱元璋毕竟很早就立朱标为世子,后来又让接受良好的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潜心培育了25年的继承人在他的“光环”笼罩下郁闷而死,朱元璋的悲楚和自责可想而知。在他死后,立其子为太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出于溺爱心理。据悉,朱允炆虽然是个孩子,但为人处理都对朱元璋的“胃口”,性格也很像,朱元璋对他喜欢的不得了。特别是朱标英年早逝以后,朱允炆表现出一副大孝子的模样,让朱元璋很感动。有刚性,又有柔情,朱元璋认为朱允炆是最好的继承人,于是在朱标病死的当年就其为皇太孙。

还有一个问题来了,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能力量突出的是朱棣,他是位不可得的帅才,带兵和朱元璋一起东征西战,立下过赫赫战功,在朝中威信很高。朱元璋为什么把他排除在继承人之外呢?主要原因同样也有两个。

一是朱棣出身不好。他在朱元璋众多儿子排行老四。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朱标死后,皇位也轮不到他来座。同时,朱棣的出身不好,他不是朱元璋最倚重信任的马皇后所生,而是一个“异族”的妃子所生。在“讲大统”的古代,朱棣其卑贱的生母,是朱元璋没有立他为继承人的重要原因。

二是朱棣有短板。知子莫如父,朱元璋知道朱棣有勇有谋,雄才大略,是位不可多得的帅才,但朱朱棣在随朱元璋行军打仗时,朱元璋发现其生性残暴、铁石心肠、冷面无情、极为狠毒,这个打仗可以,但执政却不好。朱元璋怕他当皇帝后对他的子孙下毒手。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眼光没有看错,后来,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位”后,很快就表现出了残暴的一面,最著名的是诛杀十族的方孝孺事件和活剐三千宫女的这两件令人胆寒的事。

7

“立朱允炆为皇帝”这事,朱元璋并没有做错!

明太祖朱元璋将自己的全副心血都放到了长子朱标身上,希望将他培养成治世明君。而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朱标也确实很优秀。他对兄弟友睦、对大臣恭敬、对百姓宽仁,因此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可悲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朱标先于朱元璋离世,这也是朱元璋毕生最痛苦的事之一(另一件就是马皇后的离世)。基于对朱标的感情,在朱标死后,朱元璋选择立朱允炆为皇帝,这从情感上来看,并不为过。

此外,朱元璋一贯主张维护宗法制度,遵循长子嫡孙继承的原则,确立继承人。因此,从宗法上来看,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孙,被立为皇帝也是理所当然的。

再说,当时朱允炆在很多方面也是表现得可圈可点,对朱元璋慈孝、对百官恭敬,勤奋好学,不仅获得朱元璋的首肯,也获得不少朝中大臣的赞许。因此,从客观上来看,此举也是合理的。

但朱元璋却在两件事上做错了,最终也为建文帝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1、大肆杀戮开国功臣宿将,致使建文朝人才凋零。

作为大明朝的“绝世奶爸”,朱元璋的强悍自不必多说。在他的铁腕统治下,那些开国名臣名将,自然不敢有什么小九九。但朱元璋却担心自己的后代不如自己心狠手辣,无法约束低下那些老奸巨猾的重臣和骄横的大将。所以,朱元璋便亲手将他们逐一铲除。

此举,的确避免了朱元璋所担心的情况出现。但这些功臣宿将的丢失,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导致建文朝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日后在靖难之役中,面对镇守北境、战争经验丰富的燕军,官军(南军)在战场上时常处于被动局面,并最终为燕军所败,朱棣攻下南京,夺取皇位。

2、大肆封藩,致使各地藩王拥兵自重,威胁朝廷。

在封藩这事上面,朱元璋实际上是开了历史的倒车。经历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后世历代对于封藩的危险性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封藩制度经过历代的发展和优化,已形成“封而不建”的方式,进而避免再发生藩王叛乱的情况出现。

然而,朱元璋却并没有遵循“封而不建”的方式,他认为元末动乱,朝廷孤弱,皆因没有宗室屏藩的拱卫。所以,从洪武初年开始,朱元璋就陆续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藩。

明初的分封,坚持的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的原则。这些明初藩王,虽然行政权利受到限制,无法直接对自己封国内的地方官员进行任免,无法对百姓进行管理,但自身却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分封到北部边境的九位塞王,出于抵御残元势力的需要,他们更是拥有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明朝中央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朱元璋封藩之举的弊端,到洪武末年也越发凸显。所以,朱元璋在晚年也开始对藩王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建文帝继位后,面对一众辈分比自己大,又拥兵自重、无视朝廷的皇叔们,就只能采取削藩来巩固朝廷的权力。但朱允炆毕竟政治经验欠缺,在削藩上面操之过急,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引发了靖难之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8

在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于皇位传承的人事安排实际上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最常见的选择,即嫡长子去世后,选择嫡次子作为继承人。第二种选择就是朱元璋作出的选择,跨过儿子,选择孙子作为继承人。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没有选择最常见的安排,选择嫡次子为继承人呢?先看看朱元璋的嫡次子是谁。秦愍王朱樉,从谥号“愍”就能看得出,朱元璋并不很满意这个儿子,“愍”只比朱元璋的另一个儿子鲁荒王的“荒”好那么一丁点儿。因此,朱元璋选朱樉肯定是不乐意的。可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一直准备给后世子孙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嫡长子继承制”,自己首先就违背这一原则,跨过朱樉改立其他儿子为皇太子,这等于是自己埋下祸根。很显然,朱元璋并不愿意这么干。



或许有人会说,次子朱樉王死于洪武二十八年、第三子晋恭王朱棡死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完全可以在朱樉死后立朱棡为皇太子或者在朱棡死后立明成祖朱棣为皇太子啊。说起来的确是如此,实际上行不通。首先,朱标去世时实际上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了,在那个时代已经是风烛残年了。其次,朱元璋不可能预先知道朱樉一定会死于朱棡和自己之前。因此,坚决奉行“嫡长子继承制”且已经风烛残年的朱元璋不太可能在朱标去世之后让皇太子之位虚悬三年甚至更久。更何况,皇太子之位虚悬日久,很容易引发储位之争,这也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至于朱棣,就更加不可能了。首先,虽然朱棣自己标榜为马皇后嫡子,实际上却是庶出,朱元璋更加不可能将储位虚悬,等朱棡去世后再立朱棣为皇太子。况且,朱元璋根本不可能知道朱棡会死于自己之前。



在无法选择儿子的情况下,朱元璋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朱标的儿子们身上。出身嫡长房,又有祖父朱元璋撑腰,叔叔们就算一万个不乐意,也只能认了。但是,彼时的嫡长房也并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朱标原配常氏的嫡长子朱雄英虽然早夭,但常氏的次子朱允熥还活着。而朱标继室吕氏的儿子们也因为母亲的扶正而拥有了嫡子的地位,这其中便包括了后来的明惠帝朱允炆。那么,为什么朱允炆能够最终胜出呢?



朱元璋给出的理由是朱允炆年长,且性格仁慈,开国鼎定天下需要自己这样的人,而之后的治国更需要仁君,冠冕堂皇、无可厚非。同时,由于母亲的扶正,原本庶出的朱允炆实际上也拥有了等同嫡子的地位,那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实际上,朱元璋可能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担心朱允熥背后的常、蓝家族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众所周知,常氏的父亲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常遇春,舅舅是著名的“悍将”蓝玉。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出于将来给儿子镇场子的需要,不断提拔重用朱标的妻舅蓝玉,以至于蓝玉的实际不断膨胀。朱标在世,尚能对蓝玉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蓝玉及其背后的常、蓝家族尚处于可控范围内。可是,朱标已经死了,将来的朱允熥还能否控制得住蓝玉和常、蓝家族,朱元璋拿不准。但是,如果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那样处置蓝玉,又多多少少会影响到与常、蓝家族关系亲密的朱允熥。在权衡利弊之后,朱元璋用最为粗暴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朱标嫡妻、继室之子皆视为嫡子,一视同仁、只论齿序。最终放弃了资格更正的朱允熥,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再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灭了蓝玉,大肆屠戮开国勋臣……



朱元璋的做法谈不上错,从他的角度来看,没什么不妥。可他忽略了一点,朱允炆不是仁,是蠢。在叔叔们还手握重兵的情况下就盲目听信几个文人之言,粗暴撤藩,最终逼反了本就野心勃勃的四叔朱棣,落得个葬身火场、下落不明的下场。不过,朱元璋的作法也并没有全错,至少朱棣是他的儿子,大明朝还姓朱。如果让朱允熥上位、蓝玉做大,结局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9

肯定错了。

之前我写过同名文章。如有兴趣,可以点击欣赏。今天在这里再补充一点。

大家都说朱元璋奉行的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这是历代帝王选择接班人的“不二法则”,毋庸置疑。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了解,就是太子朱标有五个儿子,两任太子妃。原配太子妃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生有长子朱雄英(早亡),三子朱允熥。原配太子妃常氏去世后,才立吕氏为太子妃。吕氏生育了三子,其中就有排行二子的朱允炆。严格来说,吕氏在生育朱允炆的时候,原配太子妃常氏还在,所以,朱允炆应该属于庶子。起码没有朱允熥的身份来的明确。

还有,如果是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熥做皇帝,那么凭借常遇春家族,还有常遇春舅子蓝玉(原配太子妃常氏的舅舅,朱允熥的舅姥爷)等人,朱棣能造反成功?朱元璋就是怕常氏家族以及蓝玉等人不服朱允炆,所以后期打压常遇春一族并且痛下杀手杀了蓝玉等人。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朱允炆刚刚登基,座位还不稳就急于“削藩”,不仅让人浮想联翩。与书上儒生,至孝,稳重的形象大相径庭。难道,太子朱标生病时,朱允炆痛苦流涕的形象真的是“演”给朱元璋看的?成功的骗过朱元璋,使朱元璋在失去太子的悲痛中方寸大乱,“见景触情”,力排众议立其为储君,又在其登基后补偿朱允熥一个有名无实的“吴王”封号。在后来的“削藩”中激怒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所以,笔者认为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是错误的。有附议的吗?




10

太子朱标死后,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来又立他为皇帝,这种传嫡的做法本身没有错。但是朱元璋的错误在于对于开国功臣的滥杀,对于封封诸王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皇位的威胁考虑欠周,留下隐患,导致最终燕王朱棣篡位。

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寄以厚望,在征战中就请良师对朱标进行教育。建立大明政权后,就立朱标为太子。由于朱标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形成了忠厚性格,儒雅举止的谦谦君子,反对朱元璋嗜杀举措,推崇仁慈,仁政,与朱元璋的强权性格恰恰相反。朱元璋为了太子朱标继位后,能够统治江山,大杀功臣,以朱元璋的话说是拔掉荆棘上的刺,便于朱标管理。

没有了功高震主的将军文臣,就没有力量来叫板朱标政权,开国元勋除了汤和几位得以善终,胡惟庸案、蓝玉案中受牵连的,被杀掉了大多数。据说,朱元璋最初为朱标留了一位大将蓝玉,指望他辅佐朱标,蓝玉是太子妃的舅舅,倾向朱标。但是没想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太子朱标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大病一场。第二年(1393)蓝玉以谋反罪诛杀,受牵连的人搞到15000人。蓝玉等人被诛杀,明朝中央政权中已经没有了能征善战的将军。朱元璋指定皇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十七日,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元建文,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的性格与其父朱标相似,文雅仁慈,对百姓仁厚,但是对于藩王却缺乏约束。洪武末年藩王的势力已经强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朱元璋虽有察觉,但是进入暮年的朱元璋也无力管控,只能采取遗嘱中禁止诸王至京奔丧的方法。寄希望于诸王没有异心,无意问鼎皇位。

鉴于历代地方割据势力对于中央政府的威胁,朱元璋采取了封封诸子,驻守各地的方法,以诸子为地方王,平息各地割据势力,拱卫中央。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封25个皇子和1个皇孙为王。秦王、燕王、宁王都拥有兵权,节制北方边境兵马。朱元璋的想法不错,但是也因此埋下隐患,封王的势力过大,对抗中央,尤其是燕王朱棣兵多将广,最终推翻了建文帝的政权。

建文帝登基后,对于诸王采取了削权的方法,处理了周、齐、湘、代等几个封封王,但是对势力最为强劲的燕王时,遭到了反击,即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建文帝有的是文臣,缺的是擅战的武将。朱元璋立皇孙朱允炆没错,如果说朱元璋有错,错在滥杀,没有给建文帝留下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让朱棣篡位成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