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古代的官员上朝方式,一方面体现着礼仪制度的发展,一方面体现着皇帝和大臣关系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肯定是在不断地进步的。文明的进步或倒退,是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说的,是从整体的生活水平和思想变化来看的,但仅从官员的上朝方式并不能说明文化文明的进步或倒退。

有关上朝的记载,最早可以在《诗经·齐风·鸡鸣》里看到。“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这说明,春秋时期官员就会在鸡鸣时准备起身上朝。后来,上朝的时间基本固定在早上的五点到七点,也就是卯时,所以有点卯的说法。上朝的官员品级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如唐朝只有五品以上的文官;明朝基本上京官无论品级都上朝;清朝的话,京官四品以上上朝,四品以下必须有皇帝召见。朝见的时间管理相当严格,无故迟到、缺勤者,都要严厉地惩罚。如唐玄宗时,缺勤要罚一季俸禄,缺勤35天就要判刑1年。(《唐律》)下朝后,除宰相外的其他官员可以在朝廊下吃一顿饭,吃过后不当值的官员可以回家休息。朝会不是每天都开,一般朝代建立之处,皇帝比较勤奋每日都上朝,后五到十天一朝。因为朝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也比较辛苦。

汉代上朝

宋代上朝

清代上朝


秦汉时,皇帝和大臣是坐着论政。《后汉书·戴凭传》:“建武中正旦朝贺,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这与秦汉时流行的席地而坐方式是相关的,所以上朝之前,大臣必须脱鞋进入。隋唐之时,朝中重臣上朝也会有座。到了宋朝,宰相为了表示尊重皇帝,愿意撤坐,朝中官员上朝就得站着了。明朝时,规定朝臣上朝必须跪着,清朝时沿袭明制。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加强。朝臣上朝时都得双手执笏,主要是为了把上奏的话记载笏板上以作提醒。不同的官员笏板材质不同。唐朝规定五品之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下就不用执笏,清代就彻底废除了。

最佳贡献者
2

仅从大臣们的上朝面对帝王的方式上来说明是一种文化的进步亦或是倒退,这其实是很片面的,毕竟我们中华文化从大方向上来看,在五千年的历史历程当中整体上还是不断地在前进的,固然也是有过不少挫折,停顿,甚至后推,但对于上朝方式上,只能说这是一种权利天平的倾斜,亦或者说是一种文化陋习。

清装剧臣子下跪照片


中国的君主社会演变从一开始的推举禅让,到后来的家天下,从一开始的君臣关系是一种投奔,兴趣相投,理想相投,一旦君主的行为令臣子不满,即可飘然而去,到后来的君主威严不断增强,最终形成一种类似奴役的极其不对等关系,在君主面前臣子毫无尊严,想法,自主,自由。

这是一种文化的进步或是倒退吗?其实倒也不尽然,君臣关系的演变,其实也是一种权利分配的不断演变,君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导致君臣权利极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不仅就是体现在对于国家事物的决定权上面,更是体现在日常礼节上,随着君主的权威的增加,最后君主的地位更是凌驾于父母双亲之上,正所谓“天地君亲师”,就是一种说明,那么从一种文化的角度上来看,这其实根本就体现不了说是文化的一种进步还是退后的变化,毕竟说向父母天地下跪在中华文化当中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便放眼如今,依旧是如此。不同的是,当下的君主领袖和老师的地位没有古代放的如此之高,所对应的礼节亦是产生很大的不同罢了。

所以说,跪拜礼节不能说明是一种文化的演变,而是跪拜对象的一种身份地位的演变罢了。

3

先说一个历史典故,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原后周留任的宰相范质上朝奏事,开始还坐着讲,正讲着,赵匡胤突然打断他说,你先不用讲了,把文稿拿我看看。范质遂起身把文稿捧给他看,赵匡胤说,我老眼昏花,你再拿近一点。范质就又凑近了一点。等皇帝看完了,范质再想坐下,却发现椅子已经没了。原来趁范质站起来的时候,皇帝悄悄让宦官把椅子搬走了。范老儿也没有办法,只好站着。从此以后,宰相上殿就再也没了座位,大臣们也没有了座位。---当然,这只是市井小道消息。

宋朝之前,大臣们都是坐而论道,比如东晋时期的司马睿登基时甚至要拉着丞相王导与他同坐龙床。

有感于唐末五代时期的帝王权威下降,宋朝开国之后,宋太祖赵匡胤极力的加强君权,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势力;另一方面,对于文官的也是采用制衡之术。

对于跪拜

大臣跪拜皇帝汉代就开始了,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举行宴会,文武官员由礼仪官引导,顺序进入殿内,跪于两厢,迎接皇帝。而到了唐朝,大臣们也会对皇帝行“再拜稽首”之礼,也就跪拜两次。但是在宋朝以前,有两种大臣在见到皇帝时可以不跪拜,一种是年高德昭的大臣;另一种是皇帝的老师。这说明此阶段虽然皇帝地位崇高,但依然保留有一点“人性”。

到了宋代以后,君权加强,君臣关系被完全颠覆。尊卑思想更加严重,等级制度更加明显,从此以后就再也看不到皇帝对大臣行礼了。之后清朝更甚,大臣们觐见皇帝,只能跪着,而且必须以“奴才”自居,表明自己身份的低微,皇帝完全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所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这种由坐而论道,到站立相谈,再到跪拜而议,这绝对是文化的倒退。

4

这是门阀政治逐步衰亡,封建皇权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

先秦时期,实行分封制度。

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简单,就是所谓的三公九卿制度,朝中大臣都是有实力的王公贵族,当然也会有个别客卿,各国国王不过是这些贵族的头目和最高代言人,所以国王和大臣虽有君臣之分,地位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大臣上朝议事是可以坐着的。

秦汉之际,古风尚存。

秦汉之际,皇权大为加强。但古风尚存。皇帝还是会给大臣必要的尊重。

特别是东汉,地方豪族发展起来,这些豪族经济实力雄厚,控制着大量的土地,人口,拥有私人武装,称雄一方。由于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地方豪族控制了当官的渠道,在朝廷上世代为官。比如,袁绍家族,号称所谓“四世三公”。这是门阀政治的雏形。政治经济实力强大,皇帝也轻易不能得罪这些豪族。坐个凳子又何妨。

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控制朝堂。

曹魏发明了所谓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的权限牢牢控制在门阀手中,形成了所谓士族,不管政权怎么变换,皇帝怎么更迭,这些门阀世代为官,控制着行政系统和国家经济命脉。皇帝对他们也无可奈何。敢不让人家坐吗?

隋唐时代,科举制度横空出世,门阀政治渐趋消亡。

隋和唐初期,门阀政治的影响依然强大,有所谓关陇贵族集团和山东贵族集团的称谓,控制着行政系统。比如河东裴氏家族,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其他官员数不胜数。其政治影响力可见一斑。

对比,隋炀帝创造性的开创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彻底打破了政治门阀对官员选拔渠道的垄断,也敲响了门阀集团的丧钟。

武则天时期,重用酷吏,大肆打压关陇贵族集团。中国的门阀政治忠于走到了尽头。再也没有能与皇权抗衡的政治势力。

宋太祖撤凳子。相权彻底衰落。

宋太祖撤掉了宰相的凳子,从此大臣上朝只好站着了。赵匡胤为什么不怕得罪宰相大臣呢,因为这些人的身后,没有贵族集团强大实力的支持,他们不过是高级打工仔,给皇帝打工的。皇帝让他们滚蛋他们就要丢饭碗。

等到了清朝,官员都是科举出身,再没有什么门阀,皇帝拥有绝对权威,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皇权。大臣当然不敢坐着议事了。只不过匍匐在地,唯唯诺诺,苟图一时富贵罢了。哪里还会有先秦士大夫的傲气。

说到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诚不欺我也。

5

“唐朝以前坐着,宋朝站着,明清跪着。”

这又是哪个“历史发明家”的研究成果?

我们国家的先人行礼,一直到宋代前,正规场合都多用正坐,就是跽坐。礼仪按照跪坐与站立可粗分为两大类,拜与揖。也就是揖礼和拜礼等礼仪。

唐朝以前的王朝,不管是“跪坐”还是“坐”,大臣在上朝前都要向皇帝行“拜礼”。宋朝以后站着上朝,也要先行拜礼。


(拜礼陶甬)

所谓的拜礼,就是“俯伏”。这种俯伏的动作看着非常像“下跪”,其实是“趴着”,不是“跪着”。

拜礼,是臣子对君王的最高礼仪。仅次于拜礼的是揖礼。

“揖”是拱手的意思,揖礼就是以站立姿态向对方行礼,不需跪拜。

《史记·高祖本记》就记载:

“郦生不拜,长揖。”

《汉书·周勃传》记载:

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也就说,唐朝以前的大臣上朝,并不是像个大爷一样的坐着那里就没事了。大臣需要先向皇帝行拜礼中的稽首礼,皇帝也要给大臣回空首礼。



(空首礼,君王对大臣的回礼)



(拜礼之顿首礼、空手礼、稽首礼)

同拜礼非常像的就是“跪拜礼”,这个是元朝和清朝的专属产品。不需要多解释了,满清题材电视剧太多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明朝与所有中原汉人王朝一样,大臣向皇帝行拜礼和揖礼,而不是跪拜礼。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的出来。上图的明朝大臣和军士,面对君主的礼仪动作都是站立—屈身—行揖礼。而下图的清朝官员(右上角),全部都是行跪拜礼。

明代推翻元代后,朱元璋就多次下令禁止行跪拜礼,恢复传统汉族拜礼。

据《明实录》记载: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定官民揖拜礼。初,上以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乃命省臣及礼部官定为仪式,申禁之。

明朝只有在非常重大事件的时候,比如听宣诏旨、祭祀、祭祖等场景才会用跪礼。其余的场景,比如皇帝出行时,官员也是行揖礼,不需要跪拜。

所以,这个问题最少有两处错误。

(1)唐朝以前的王朝,大臣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还是“跪坐”着,都要先向皇帝行拜礼。

(2)明朝和清朝不一样,清朝和元朝才是跪着上朝。

说到清朝就再多说几句。很多人认为,“三跪九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礼节,并常以此为籍口,作为批判封建礼教的有力佐证。实际上,三跪九叩并非汉民族传统礼仪内容。

“三跪九叩”的出处源于清朝昭连所著的《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

“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在清朝之前,中国历史上是没有三拜九叩这个概念。明朝行的是五拜三叩首,宋朝以前就更简单了。

所以,从某些方面说。清朝人搞的如此之复杂的跪拜礼仪,绝对是中国文化的大倒退。说跪拜礼仪不是文化倒退的人,麻烦你们以后公司开会之前,也先给老板或者领导先来一个三拜九叩如何?

对于继承华夏文化,作为后来人一定要有选择的继承,切忌像满人那样扭曲异化。忽视了文化的历史积累,只从皮毛出发,弄不清楚文化的内核与精髓。

如果说复兴五千年华夏文明,必然要穿越历史的雾障,用心去捕捉久远的光芒。汉服和传统礼仪的复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这个过程,需要一颗不偏不倚、不骄不躁的心。

6

人们受到历史课本的固化影响总是会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深究其真正的内在。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皇权在不断加强,所以我们就开始把所有的制度变革都认为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但事实上,排除元清两朝,中国历史的走向是文人士大夫权力越来越高,而皇权在不断衰弱。不信?举个例子,秦皇汉武要杀大臣,说杀就能杀,敢于直谏者有几人,即便求个情,都有可能被阉了。再看看宋明两朝,皇帝有个啥想法都会被大臣怼回去,想杀人可以,所有文臣都罢工,你杀吧。所以说时代在进步,秦汉文人是为皇权服务,经过了唐朝的转型,宋明文人是为文人的气节服务(即我们这伙人要怎么怎么样)。宋太祖让宦官搬了宰相的椅子,然而宋神宗还是架不住文臣们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浪潮。朱元璋废了丞相,后来的内阁经常跟皇帝对着干,或者变相抗命。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皇权再加强呢?宋明就说个开头,却没讲中间,最后用一个绝对专权大清结尾,谁看都是皇权在强化。皇权怎么强化,他本来就是至高无上的。具体为啥历史课本要这么写……自己想去吧。

还是说,被削弱的是相权,其实这很符合历史的进程。过高的相权,会威胁皇权,从而引发政治斗争,这是不利于国家稳定的。相权的衰弱引发了文官集团的强盛,一人独治变成了文人共治,这是中国历史的自然走向,只不过被元清中断了而已。

7

谢谢邀请!

目送岁月,目送历史!

其实君臣坐而论道的和谐关系早在秦汉时期就不存在了,下面来看一下跪拜礼的演化历程……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君臣关系属于二元关系,也就是一种朋友关系,可以坐而论道、促膝长谈,并能“士为知己者死”,君臣关系相对平等。再有,当时没有高桌大椅,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所以,坐着和跪着差不多。行礼时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以手、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等,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



二,秦汉时期

自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制定了朝臣礼仪,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成为了上下级关系。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采纳了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彻底体会到了人上人的那种尊荣,不禁感概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此时,高桌大椅依然没有出现,只有一种称为“胡床”(类似于板凳或马扎)的坐具,也仅仅是贵族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大部分人依然要席地而坐,仍然会行跪拜礼。但与先秦时期的跪拜礼不同,臣拜君、君不再回拜臣。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高桌大椅开始出现,人们不用老在地上盘着了,可以使双腿自然下垂,舒适度大大增加。这是我们祖先所做的最伟大的改变,否则现在你我还得向日韩等国一样,盘在地上生活……扯远了,继续我们的话题,此时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依然延续了秦汉时期的上下级关系,体现了尊卑之别,但仍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唐太宗和魏征之间的故事了。所以,隋唐时大臣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四,两宋时期

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是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到宋代时椅子开始普及,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跪拜的动作便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宋朝君臣之间,当然也有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通常是在庄重的场合与隆重的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等。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还是揖拜之礼。



五,蒙元时期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元朝臣下进奏,一律要下跪。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并押至大都,蒙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只是“长揖”,通事(翻译)命他“下跪”,文天祥说:“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礼毕,可赘跪乎?”因为高椅时代的跪已有屈辱、卑贱之意,揖才表示礼节,文天祥只揖不跪保持了民族气节。



六,明清时期

明朝驱除了蒙元,结束了其残暴的统治,恢复了汉人江山,功绩永载史册。但在君臣关系上却继承元人这一陋习,“凡百官奏事,皆跪。”虽然同为汉家王朝,明朝对待士大夫的态度远远不及宋朝,别说奏事让你下跪,皇帝如果不顺心可以当场廷杖大臣,何为廷杖?就是扒了裤子打屁股!最荒唐的当属嘉靖皇帝,曾廷杖大臣134人,打死17人,朝野震动。到了清代,士大夫的膝盖再也直不起来了!君臣关系已经彻底变成了主奴关系,臣下站在君主身边诚惶诚恐,跪在脚下到心安理得,且以自称“奴才”为荣!何其怪哉?!



其实,跪拜礼与君臣关系的变化,实质上是中央权利日益向帝王集中的表现,至于是否是文化上的倒退,那就见仁见智了。个人观点,这个问题反应出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时代精神演化的轨迹,华夏民族精神风貌蜕变的投影……

8

这跟文化有毛关系?只是君权加强,臣权下降而已。

宋以前,君臣坐而论道,行稽首礼就行了,然后跪坐在一起,看汉朝的电视剧就知道了,

宋朝大臣开始站着,元朝让人跪着,明清沿用,但明朝只是行礼之后,也是站着,清朝才是跪着。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君权开始加强,臣权衰弱导致的,看看宋朝开始的朝代政治都很稳定,基本没有权臣和武将造反就知道了,臣子不再有挑战皇帝的实力了,地位自然下降,外在表现就是君臣的礼仪了。

9

这个在广泛上反应出进步,细节有所不同。

古代并不是皇帝一家独大,而是各大世家联合掌握国家,皇帝只是最大的世家,这点在唐朝之前尤其明显,比如东西两晋,之后又有南四朝,这个阶段的世家有军事实力,也掌握了国家大量的独家版本的书籍,皇帝要治国要军事自保扩张都要依靠他们。在唐朝时候推广了科举制度,有大量的寒门子弟进入了朝堂,他们的权力来源不是世家,而是皇帝,这点很重要,这时候皇帝执政不再只能依靠世家了。

这个阶段宋朝文人世家也很强大,我们课本里学到的大词人诗人很多都是亲戚就是证据之一。

宋朝结束后,迎来了元朝,这个阶段大量的世家灭亡(南宋军民10万人崖山跳海)。这个时候选择元朝的世家变成了汉族军人(掌握书本选择宋朝的人都一起跳海了)。下个阶段是朱北伐,朱带来新的贵族世家,这批贵族世家也都是军人,在李善长之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军事不封爵,这代表文官势力也就是文化上再也不是世袭。在此时朱建立了国子监,民间也有非常多的大学,文化上再也不被世家垄断。

当然后来有朱杀开国功勋降低军事世家实力的举动,李善长我记得是唯一活下来的贵族,因为他是文官,土木堡之后又死一批军事世家。这带来一个影响,就是皇帝在文化与军事实力上再也没有对手。

皇帝的权力就这样一步步增强,可以看到军事实力不断的从私人转变到国有,文化实力从小范围世家到读书为上品导致官员主要来自寒门。所以皇帝的威严愈加深重,朝臣需要下跪惧怕帝王等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阶段读书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是穷文富武了;军事上军队国有也就是皇帝私人化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土木堡皇帝没了后来又回来了没有造成全国性动荡;朱四造反他侄子也没有使得刚建立的国家藩镇割据)。所以我认为在文化上是进步的。

最后,说下清朝,清朝总体而言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主子奴才像不像不是奴隶的奴隶制?),皇帝个人能力也还可以,越是可以这个倒车越快。他们表面继承了明朝,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明朝贵族最后都完蛋了(前文有讲),清朝贵族是清朝的主人,所以当国家需要变故时,明朝需要说服的是皇帝与利益无法做到传承的文官(或者说执政党),清朝消灭了党争,这时需要说服的是皇帝以及利益可以传承的八旗贵族(最出名的是清末改革,皇帝同意太后未必同意,太后同意八旗贵族未必同意)。所以相对来说,清朝的体制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僵硬也是最安全的,如果没有工业文明以及资本主义的崛起,那么清朝的寿命可能会是最长久的。

10

从两汉到明清时期,官员奏事由坐到站,最后跪奏的演变,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隋唐时期,大臣上朝奏事有座位。宋朝时期,大臣上朝奏事改为站立。从明朝开始,规定“大朝仪众官皆跪”,其余可以侍坐。清朝则无不长跪,因为跪地时间过长,大臣还会准备专门的护膝。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不单表现在结构组织上皇权的加强,也体现在君贵臣卑的思想中,相比明朝,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朝大臣四拜或五拜,清朝大臣三叩九跪之礼。清朝大臣上奏,皆自称“奴才”。

加强皇权,君主专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为社会安定提供政治保障,但却扼杀社会的创造力,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一种文化的倒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