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清是古代最后两大王朝,分别统治了中华大地长达200多年的时间,能够开创和维持如此大的疆域,名将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是明清两朝的名将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比较之下就能够看出,明朝的名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要明显高于清朝一筹的,明朝可以说是名将辈出的朝代,能够成为唐朝之后有一个中原大一统王朝,没有名将怎么能够建立庞大的明王朝,相对而言,清朝的名将数量少,而且知名度小,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一下我心中的明清十大名将。

先来说一说明朝的十大名将吧!

1、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先后在鄱阳湖大战中击败陈友谅,这是朱元璋对手中最强大的一个,此后担任主帅消灭张士诚,与常遇春搭档北伐,成功攻占元大都,推翻元朝统治,将中原王朝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夺回,这是两宋统治者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国土,徐达更是古代唯一一个同时攻下北京、南京、西安和洛阳四大古都的名将。

2、常遇春。可以说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将,经常自夸统兵十万就能够横扫天下,也就被军中人们称为“常十万”,跟随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消灭陈友谅,后面担任副将跟随主帅徐达东征张士诚,以及北伐元朝,可以说明朝能够建立,常遇春的战功仅次于徐达,两个人也是非常好的搭档,洪武二年常遇春率军攻取元上都,在率军南归途中病逝,年仅40岁!

3、李文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功臣第三名,19岁便统军作战,骁勇善战的名头是明初诸将之首,,协助徐达常遇春攻打张士诚,在明朝成立后,多次率军出征北元,跟随常遇春出塞攻占上都,赶跑元顺帝,常遇春病逝后统帅军队,后面担任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北征,大破蒙古,李文忠功劳最大;洪武七年,李文忠率军攻克大宁、高州,斩杀蒙古鲁王,洪武十二年,与沐英一起讨伐洮州十八番族反叛,设置洮州卫,年仅46岁病逝。

4、戚继光。著名的抗倭名将,在东南沿海抗倭十多年,十战十捷,扫平倭患,后来北上抵御蒙古十多年,蒙古人不敢犯边,保证了北部边疆的安宁,而且创造性的改进和发明了很多武器,以及新式战阵,主持修建了明朝长城,“戚家军”更是威名远播。

5、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跟随徐达北伐元朝,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简单的说他的战绩就是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6、王阳明。他是古代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前三位分别是孔子、孟子、朱熹,心学的创建者,主要战功就是平定江西叛乱,以及在平定江西叛乱上交兵符,手中无兵的情况下迅速平定宁王叛乱。

7、李如松。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参与万历三大征中的两个,取得了平定宁夏叛乱的胜利,以及指挥了抗倭援朝战胜的胜利,不过却在与蒙古人的作战中牺牲,做到了真正的马革裹尸了。

8、袁崇焕。明朝后期的著名将领,经营辽东,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胜利,成为满清绕不过去的一道屏障,己巳之变袁崇焕率军回援,打退后金进攻,解除京师之围,但是最终中了满清反间计被杀害。

9、于谦。此于谦并不是说相声的那位,明朝兵部尚书,在朱祁镇“土木之变”时,率领京城老弱打赢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拯救了明朝的大功臣,一辈子只打过一仗,但是影响确是深远的,可惜一代忠臣,最后因为朱祁镇“夺门之变”被杀。

10、李定国。可以说他是南明最后一个名将,原本是张献忠养子,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后来归顺南明,分别两蹶名王,出兵进攻湖南,攻取沅州和靖州,随后攻取桂林,大败清军,逼死定南王孔有德,设伏斩杀清军主帅亲王尼堪,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的第二年病逝,年仅42岁!

其次来说一下清朝的十大名将

1、多尔衮。清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清军能够入关摄政王多尔衮的功劳最大,一生战功无数,率军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并获得传国玉玺,跟随皇太极出征朝鲜,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松锦之战也立下赫赫战功,皇太极死后率军入关,让满清入主中原。

2、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五子,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弟弟,满洲镶白旗旗主。一生主要战功就是参与松锦之战并且生擒洪承畴,在清军入关之后先后击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扬州、南京等地,平定江南,正是因为他的战功巨大,成为满清开国之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3、曾国藩。清朝晚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曾国藩组建湘军,并且最终平定太平天国,并且为清军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武将,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岳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清军入关后跟随肃亲王豪格讨伐张献忠,而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三藩之乱,也是清军平定三藩之乱的主帅,在他的指挥下吴三桂等人都成了手下败将,康熙曾评价岳乐:大开册府纪元功,伐罪安民将略雄。伫见天潢蒙上赏,明光高宴赋彤弓。洞庭南岳尽提封,九伐勋名勒景钟。眼底穷荒皆赤子,早销金甲劝三农。

5、左宗棠。晚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湘军名将,与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并称晚晴四大名臣,早年屡次参加会试不第,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加入湘军终于成为一代名将,参与平定了太平天国,同时镇压捻军,平定了陕甘同治回乱,以及收复新疆,尤其是收复新疆,在新疆设置行省,避免了我们国家西北国土的丢失,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真正的大功臣。

6、岳钟琪。清代著名武将,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个更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康熙五十八年因为准噶尔部进攻西藏,率军入川,康熙五十九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不过岳钟琪的战功主要发生在雍正以及乾隆时期,跟随年羹尧征讨青海,击败罗卜藏丹津,右面接任宁远大将军,率军攻打伊犁,参与了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十五年,岳钟琪率军出兵康定,平定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乾隆十九年病逝于出征路上。

7、福康安。乾隆皇帝的宠臣,父亲是傅恒,乾隆孝贤纯皇后的侄子,也就是影视剧中的富察皇后,他参与过第二次金川之战,先后平定甘肃回民叛乱,台湾林爽文起义、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战,平定苗疆叛乱,被乾隆皇帝赐封贝子,这是打破清朝非皇族不能够封王的传统(抛开清朝开国的异姓封王),死后更是被追封郡王。

8、阿桂。章佳阿桂是清朝乾隆时期著名武将,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提出屯田新疆的策略,后面辅佐傅恒与缅甸军交战,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平定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

9、年羹尧。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著名武将,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和抚远大将军,因为各种清宫影视剧的出现,年羹尧已经被大家熟悉,他是雍正早期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最主要的功绩就是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以及平定青海消灭罗卜藏丹津,不过结局很凄惨,被赐自尽。

10、冯子材。他是清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曾经参与反清起义,后来接受招安,参与镇压大平天国运动,最大的战功就是中法战争时期,年近七十,带兵取得镇南关大捷,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法军被歼灭的有千余人,法国内阁总理茹费里因此倒台。这是清朝晚期第一次在抗击西方列强时取得的胜利,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如果将明清武将纳入到十大名将中,小编认为明朝无疑要占据多数席位,小编的看法就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戚继光、多尔衮、多铎、曾国藩、左宗棠、王阳明和付友德,其中明朝占据六个,而清朝只能够占据四个!

最佳贡献者
2

一、明朝(十大名将)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享国两百七十六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三百多年间内忧外患不断,起于农民起义,亡于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人数是仅次于唐朝的朝代。

1、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名将,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与常遇春率军消灭张士诚。洪武元年,与常遇春攻入元大都,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洪武十七年病逝,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主要成就:与常遇春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多次北伐元朝残余势力。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出身贫苦,初为盗匪,后来投奔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至正二十年,在龙湾大破陈友谅军队。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与徐达率军灭亡张士诚,被封为鄂国公。洪武元年,与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洪武二年病卒军中,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主要成就:与徐达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

3、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主要成就: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4、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明朝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阵亡。死后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为忠烈。

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5、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出身农家,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后率部归朱元璋,跟随常遇春四处征战。参与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洪武三年封为颍川侯。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

主要成就: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6、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明朝著名将领、谋臣,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至正十二年,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

主要成就: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

7、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进士,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德十三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

8、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跟随明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平叛后,升任巡按江西。正统十一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后来率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受石亨等人诬告,被杀。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

9、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岁时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被张献忠收做养子,跟随张献忠征战各地。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军八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分土地;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逼得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收复广西;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杀死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公元1659年,李定国指挥磨盘山战役给予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公元1662年,吴三桂杀死了永历帝。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不久去世。

主要成就:杀死孔有德、尼堪,抗击清军。

10、卢象升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二年进士,创立“天雄军”。崇祯六年,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死后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主要成就:抗击清军、镇压高迎祥叛军。

二、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276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1、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650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主要成就:征战漠南蒙古与李氏朝鲜,率军入关、统一全国。

2、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主要成就: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3、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发起者之一。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剿灭陕甘回乱,攻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

4、多铎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164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

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主要成就: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灭李自成、破扬州、南京,平定江南。

5、岳钟琪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曾静向他进言反清,而岳上奏于雍正帝,引发了吕留良案,但雍正已对他起疑,后下狱险死。乾隆时复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乾隆帝赐谥“襄勤”。

主要成就:平定西藏,招抚青海,平定大小金川。

6、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

乾隆三十七年(1771年),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领队大臣参加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四十九(1784年)年,福康安跟从将军阿桂率兵镇压甘肃回民田五起义,与参赞大臣海兰察会兵伏击,俘获义军首领张文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被命为将军,偕海兰察督兵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俘首领林爽文、庄大田。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主要成就:平定大小金川,镇压林爽文起义,驱逐廓尔喀。

7、阿桂

阿桂(1717年—1797年),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平后移师驻伊犁,提出于新疆屯田建策,被采纳。

其后数年间,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将军偕经略傅恒领兵与侵扰滇境的缅甸军交战,屡获捷。乾隆三十六年(1781年),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历时5年,运筹战事,多合机宜。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卒年81岁,谥号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新疆、平定金川、镇压回民起义。

8、傅恒

富察·傅恒(约1720—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

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主要成就:指挥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

9、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自云南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两次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甘肃回民起义。乾隆五十二年,跟从福康安督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六年,再跟从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参加廓尔喀之役。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谥号武壮。

主要成就:从征准噶尔部,平定林爽文,平定廓尔喀。

10、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汉族,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

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主要成就: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叛青海罗卜藏丹津。

以上是明清两个朝代前十大名将。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很多著名将领,往往人们只局限于数字,一定要分个高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处在不同时代,遇到的情况不尽不同,功业自然也就不同了。










3

先说明朝,明朝初期是个将星闪耀的年代,还有明末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如果要说明朝十大名将都有谁?

徐达

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后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当他跨入北京城那一刻,丢失四百多年燕云十六位再次回到中原怀抱。

朱文正

不管他之后是何其荒唐,想串通张士诚对抗自己的亲叔叔。就说他在洪都保卫战的勇猛,他就值得被称为名将,但是他性格激进,心胸狭隘,终成祸。

常遇春

号称明朝第一猛人的常遇春,是不可多得的名将。鄱阳湖之战,张定边向朱元璋杀来,是他挽救当时局势。之后北征,不幸病逝于途中。

王守仁

阳明先生应该是很多人的粉丝,他的心学被人们所接受。他不但是个儒家知识分子,还是个能带兵打仗的将军。他平定宁王之乱,以及匪患,功绩卓著。我觉得阳明先生是没有机会,如果国家让他带兵打仗,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李成梁

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多次打胜,但是有缺点,贪,还养了一个白眼狼。

李如松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援朝之战可见其能力,还参与平乱,最后死在战场上。

戚继光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卢象升

力主抗清,多年镇压农民起义军。却被太监陷害,最后战死。卢象升也是一代名将。

李定国

虽说刚开始是起义军,但是最后拥立永历帝,与清军打得有来有回,奈何内部原因加上外部压力导致失败。最后忧愤成疾,抑郁而终。

郑成功

成为南明后期主要的抗清势力,一生辗转与清廷对抗到底,最终割据台湾。

其实明朝名将也挺多,十个真的不好选,个人意见。另外还有汤和,李文忠,廖永忠,冯胜,蓝玉等都是名将。末期袁崇焕,孙传庭等。

再说清朝名将

多尔衮

清朝入关以及入关后的仗基本上都是他打的,他那个时候什么都要管,总是亲自率兵东征西讨,对清朝有巨大贡献。

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岳钟琪

岳飞后裔,主要成就有平定西藏,招抚青海,平定大小金川;推行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

左宗棠

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置省

福康安

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

阿桂

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平后,移师驻伊犁,提出新疆屯田建策并获采纳。

年羹尧

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居功自傲,最终下场不好。

冯子材

镇压太平军。曾历任广西、贵州提督。中法战争时,被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取得了镇南关之战胜利,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法军被歼灭的有千余人,法国内阁总理茹费里因此倒台。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

爱新觉罗.岳乐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兰察

1755年,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多次参加清缅战争。其曾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很多名将,但是人们往往局限于数字,一定要分个高下,其实没有可比性,处在不同时代,遇到的状况不同,功业自然不同了。

4

明清十大名将先从明朝开始说一下。

1.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徐达

徐达绝对算是明朝第一名将,帮助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起义军,将蒙古人驱逐出中原,为大明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徐达一生用兵如神,而且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如同唐初时期的战神李靖一般。

2.十万之众横行天下常遇春

常遇春和徐达一样,都是最初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将,为朱元璋大破陈友谅、张士诚,攻克元大都,立下赫赫战功,常遇春常言将十万之众,即可横行天下无敌手,故此常遇春在明朝军中又被称为常十万。

徐达擅长运筹帷幄,而常遇春则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如同三国时期蜀汉张飞一般,是不可多得的骁勇猛将。

3.朱元璋外甥兼养子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姐姐之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自幼被朱元璋收为养子,曾一度改名为朱文忠。

李文忠自幼就随朱元璋征战沙场,帮助朱元璋击败徐寿辉的天完军,后来又驱逐元朝残余势力,为明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明朝建国后李文忠恢复本姓,但依旧深得朱元璋宠信,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时,李文忠是极少数幸免于难的开国功臣之一。

4.挽救大明的于谦

明英宗时期发生土木堡之变,奸宦王振专权,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所掳,王振也恶有恶报死于乱军之中。

土堡之变发生后,瓦剌大军企图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大军进围北京城,这时候文臣于谦站了出来,于谦与孙太后拥立庶子朱祁钰登基为景泰帝,随即于谦组织北京军民抵抗瓦剌大军,瓦剌军队败退,被迫释放了俘虏明英宗。

于谦凭借北京保卫战足以成为明朝名将之一,后来明英宗复辟,景泰帝下台,斩于谦。

5.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现在沿海地区抵抗为患一时的倭寇,后又到北方抵抗蒙古部族侵犯。

戚继光一生纵横南北,无不是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保卫人民利益而战,可以说戚继光是绝对的民族英雄和名将。

6.大明战神王守仁

王守仁即是明代时期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军事家,他是文武双全,开创了阳明心学,文能开宗立派,武能保家卫国。

王守仁的军事生涯也非常辉煌先后平定宁王叛乱以及少数民族内乱等问题,王守仁统军有方,治军严谨,被后世誉为大明军神。

7.老而弥坚李成梁

李成梁算是明朝时期的民族英雄,章炳麟就曾将李成梁誉为民族英雄,虽然李成梁在清人所撰的《明史》中被刻意贬低,但是李成梁在当时的威名功绩都在戚继光之上。

李成梁多次击退蒙古人,镇守辽东,压制了女真族,使得辽东比较繁荣,这都是他的功绩。

8.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李如松

李如松是李成梁之子,虎父无犬子,李如松自幼从军,日本入侵朝鲜时期,李如松率军支援朝鲜,在平壤之战中击败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小西行长等军队,为壬辰抗倭援朝做出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后来李如松率部回师北方与蒙古人作战时,李如松战死沙场,相当壮烈。

9.明末长城袁崇焕

袁崇焕在历史上争议比较大,有人认为他是明末名将可算作是崇祯帝的长城,有人认为他大言侃侃言过其实。

不管怎么来说袁崇焕有一点是都公认的,那就是他在针对后金也就是女真人压制上还是比较厉害,算是明末时期这些名将之中对阵女真人取得战绩比较好的一位。

整体来说袁崇焕是有其性格上的缺点,人无完人嘛,但是他绝对算是大明忠臣,对待压制女真人方面他做的是比较到位。

10.一代儒将卢象升

卢象升算是明朝一代儒将,也是文人统军,先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军,后来有对阵后金女真族,转战四方。最后被奸宦高起潜陷害,卢象升被后金围困战死沙场。

说完明朝再说说清朝的十大名将。

1.摄政王多尔衮

为大清入主中原出力最大的就属摄政王多尔衮,他当时权倾一时,把控了大清最高权力,顺治帝和孝庄太后母子都在其威慑之下。

2.铁帽子王多铎

多铎可算是皇太极众多兄弟中最能征善战的一位兄弟,他先后生擒洪承畴,大破李自成,杀史可法平定了江南,是战绩非常彪炳的一位名将。

3.维护国家统一的海霹雳施琅

后世很多人都唾骂施琅,认为他是汉奸,他为康熙收复台湾,灭亡了汉族政权。

但是也正是这位被人骂为汉奸的将军,他力劝康熙不要放弃台湾,坚决开拓台湾,使台湾一直归于中国版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领海主权,所以施琅究竟是汉奸还是爱国英雄?

4.岳飞后人岳钟琪

岳钟琪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幼从军,多次平定西藏叛乱,安抚青海地区,为国家领土完整做出巨大贡献。

5.恃宠而骄的年羹尧

年羹尧资历比岳钟琪还老,岳钟琪常年作为年羹尧副手出战,年羹尧统军有方,善于带兵,更善于谋略,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可惜恃宠而骄,最终引得雍正猜忌被赐死。

6.铁将军阿桂

阿桂可谓是清朝非常厉害的人物,一生出将入相,从军时期平定新疆叛乱,提出开发繁荣新疆地区的建议,为稳定新疆地区做出巨大贡献。

后来进入中央出任军机大臣,为官正直清廉,与大贪官和珅势不两立,和珅最怕的人其实就是阿桂,可惜和珅得势之时,阿桂年事已高,对待和珅力不从心,只能任由和珅妄为。

7.硬骨头海兰察

海兰察一直是作为阿桂的副手跟随阿桂征战四方,海兰察为人非常刚硬正直,是同时期里为数不多敢直斥和珅的武将之一,一生不肯依附和珅。

海兰察一生平定准葛尔部,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平定廓尔喀,为乾隆帝的十全武功立下汗马功劳。

8.乾隆小舅子傅恒

傅恒是乾隆原配皇后富察氏的弟弟,是乾隆的小舅子,深受乾隆宠信,也为乾隆的十全武功立下赫赫战功,有着收服莎罗奔父子,主攻伊犁,入缅甸作战等等战绩。

9.将门虎子福康安

福康安是傅恒之子,民间野史传闻福康安为乾隆私生子,真实情况如何暂且不论,福康安确实也是清朝非常能征善战的名将。

福康安平定大小金川叛乱,镇压林爽文起义等等,为乾隆的十全武功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10.贪官和珅之弟和琳

和琳是大贪官和珅之弟,虽然和琳与其兄和珅关系非常好,但是和琳与和珅贪婪的性格完全不同,和琳为官相对清廉正直,而且比较勇敢爽快,与和珅的性格是完全不同,所以和琳深受阿桂喜爱,因此阿桂厌恶和珅而敬爱其弟和琳。

和琳统军打仗还是非常厉害,和琳善于带兵,统军有方,也是比较善于运筹帷幄的将军,和琳也是为乾隆十全武功立下战功的名将之一,后来和琳在镇压苗族起义时染病身死。

这里只说到清代中期的名将,其实晚清时期才是名将喷涌的时代,如曾国藩、左宗棠等等权臣名将,还有如关天培、邓世昌等等民族英雄,真是数不胜数,晚晴亡于其封建腐朽的统治制度,但是还是涌现出很多颇有能力的英雄良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5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明清两朝一共经历了五百多年,名将何止十位,既然题主提了十大名将。那小郭就把自己认为的其中的十位佼佼者列出来。声明,排名不分先后。

一。 徐达 (1332年-1385年),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经典之站“北伐灭元之战”

二。常遇春(1330年-1369年),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经典之战“采石矶会战”“鄱阳湖之战”“北伐伐元之战”。

三。李文忠(1339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经典之战“新城之战”“北伐伐元”。

四。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洪武五年(1372年),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皆战不利,唯独冯胜斩获甚众。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其女婿朱橚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被赐死。因未能善终,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经典之战“远征辽东”“征讨扩廓”。

五。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经典之站“北伐北元,七战七胜”。

六。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经典之战“岑港之战”,“福建之战”。

七。年羹尧(1679年-1726年),中国清朝名将。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经典之战“平定青海”。

八。兆惠(1708~1764),字和甫,姓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生。作为乾隆朝的著名战将,乾隆十二年,率师至乌鲁木齐,以功封一等武毅伯。阿睦尔撒纳叛后,配合北路军肃清准部叛乱势力,授定边将军。二十三年,由伊犁率师往天山南路平大小和卓之乱,连克南疆诸城,叛乱乃告平定。兆惠以功晋封一等武毅谋勇公。返京后授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兼署刑部尚书。他屡次征伐,为捍卫西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建树了功勋。经典之战“黑水营围战”,“平定准葛尔战役”

九。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清朝中叶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经典之战“平定台湾”,“廓尔喀战役”。

十。岳钟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岳飞二十一世孙,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雍正元年(1723年),以参赞大臣随年羹尧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二月,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青海平。乾隆十三年。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献南北夹击、直捣中坚之策,并以13骑入勒乌围(今四川金川东)大营,劝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经典之战“大小金川之战”“平定罗卜藏丹津”。

以上是小郭总结的明清十大名将,希望大家指正。

6

先来说明朝的十大名将:



一、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名将,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与常遇春率军消灭张士诚。洪武元年,与常遇春攻入元大都,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洪武十七年病逝,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主要成就:与常遇春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多次北伐元朝残余势力。



二、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出身贫苦,初为盗匪,后来投奔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至正二十年,在龙湾大破陈友谅军队。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与徐达率军灭亡张士诚,被封为鄂国公。洪武元年,与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洪武二年病卒军中,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主要成就:与徐达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



三、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主要成就: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四、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明朝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阵亡。死后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为忠烈。

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五、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出身农家,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后率部归朱元璋,跟随常遇春四处征战。参与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洪武三年封为颍川侯。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

主要成就: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六、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明朝著名将领、谋臣,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至正十二年,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

主要成就: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



七、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进士,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德十三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



八、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跟随明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平叛后,升任巡按江西。正统十一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后来率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受石亨等人诬告,被杀。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



九、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岁时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被张献忠收做养子,跟随张献忠征战各地。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军八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分土地;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逼得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收复广西;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杀死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公元1659年,李定国指挥磨盘山战役给予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公元1662年,吴三桂杀死了永历帝。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不久去世。

主要成就:杀死孔有德、尼堪,抗击清军。



十、卢象升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二年进士,创立“天雄军”。崇祯六年,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死后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主要成就:抗击清军、镇压高迎祥叛军。


再来说清朝十大名将:


10 冯子材冯子材(1818年7月17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冯子才逝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9 左宗棠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 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8 海兰察海兰察(?~1793)中国清代乾隆时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勇敢善战。乾隆二十年(1755)随军入准噶尔,平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因功升任头等侍卫大臣。三十二年,作为清军先锋入缅甸作战。三十三年再度出师,屡建战功。三十六年入大小金川(今四川大、小金川流域),平小金川。又从福康安平大金川。四十六年,甘肃、青海回族、撒拉族发动起义,海兰察随军前往镇压。乾隆末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派福康安进兵台湾,海兰察在福康安帐下任参赞大臣。五十三年俘林爽文,解往北京。另一起义领袖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兰察俘杀。五十五年,廓尔喀(今尼泊尔)侵扰西藏,入日喀则。次年,海兰察随福康安入藏,败廓尔喀兵,迫使廓尔喀请和。海兰察深得福康安赏识,福康安屡任大帅,均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封爵至一等超勇公。




7 阿桂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代名将。乾隆三年(1738)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在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时,耻与和珅同列。嘉庆二年(1797)八月病逝。卒赠太保,谥文成。《清史稿》评论阿桂说:“乾隆间,开诚布公,谋定而后动,负士民司命之重;固无如阿桂者。还领枢密,决疑定—计,瞻言百里,非同时诸大臣所能及”。他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



6 福康安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瑶林,号敬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起事、廓尔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讨入侵者,这对边疆的安定有很大贡献。福康安不仅善于作战,常能扭转危局,转败为胜,而且每于战后都能妥为办理善后事宜,尤其是在对台湾和西藏的战事之后,抓住急待解决的问题,制订章程,恢复生产,稳定局势,因而他的理事才能也同样受到了乾隆帝的表彰。



5 年羹尧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4 岳乐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贝勒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康年间功勋卓著的亲王,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去世,年六十五岁,谥号和。死后因贝勒诺尼攻讦被夺谥降爵。三藩之乱爆发初,局势恶化,岳乐于康熙十三年(1674)挂定远平寇大将军印,率军收复江西,进入湖南。吴三桂先后调集10万大军,死守长沙,双方形成僵持之势。4年后,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市)暴卒,相持难下的湖南战局才发生重大变化。岳乐率大军进入长沙,随即挥师西南,在通向贵州的战略门户湖南武冈告捷。这是岳乐在三藩之役中的最后一战。岳乐收复湖南同时,两广、福建、浙江、四川等省相继平定,清朝胜利已成定局。年底,玄烨命岳乐率部分将士还师,由侄子彰泰接替他总管军务。三藩之乱期间,王公子弟多年轻且不习战,岳乐老成持重,富有军事经验,成为皇族中难得的帅材。他领兵出征五年半,建立了殊勋,受到隆重的礼遇。



3 岳钟琪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著作《姜园集》、《蛩吟集》等。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曾静向他进言反清,而岳上奏于雍正帝,引发了吕留良案,但雍正已对他起疑,后下狱险死。乾隆时复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结果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乾隆帝赐谥“襄勤”。岳钟琪是弘扬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思想最为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终身闪亮着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的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军事思想深邃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思想灵魂;留存在“皇宫”内外和金岗山上的为岳钟琪一生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构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 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1 多尔衮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从诙谐的角度解读历史,关注刚子聊历史,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谢谢。


7

明清两朝感觉没有像上古时期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将,但是史书中确实记载了很多拥有震古烁今的军事才能的人,咱们给明清两朝的名将们排个十大名将。

第一,这位名将不是人,他是圣人,他就是王阳明,圣人打仗当然高深莫测了,王圣人将儒家思想和兵家战略相融合,为后世树立了儒将风范和文臣领兵的榜样,王圣人排第一理所应当。

第二,这个确是半个人,半人半圣,他就是曾国藩,也有人喊其“曾屠夫”,他创办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他是晚清中兴名臣,为晚清续命长达半个世纪,是个了不起的人。

第三,戚继光,民族英雄,抗倭名将,解决了为患明沿海边境数十年的倭乱,他写的兵法《纪效新书》甚至被朝鲜半岛称为朝鲜的孙子兵法,足以证明戚继光的伟大。

第四,明成祖朱棣,朱棣凭借八百多

人起兵“奉天靖难”,经过四年的奋战朱允炆的削藩没能削掉燕王,反而让朱棣把自己给削了,朱棣首创三段击战法,先用火枪大炮压制,再用骑兵冲锋,最后由步兵收拾战局,拿破仑就用这个战法横扫欧洲大陆,朱棣比他早用了三百多年。

第五,中山王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名将,他为朱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奇功,打败陈友谅,驱逐蒙元,他治军严谨有方,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是不世出之名将。

第六,努尔哈赤,他本是大明总兵李成梁帐下的一名亲兵,后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女真,有了与明朝叫板的资本,他是清朝的奠基人。

第七,常遇春,明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和徐达的组合横扫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常遇春擅长侧翼突袭,出奇制胜,作战勇猛无人能及,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第八,左宗棠,民族英雄,收复新疆,镇压捻军,平定叛乱,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评价他的军事才能是自己所不及的,梁启超更是说左宗棠是伟人。

第九,多尔衮,他指挥清军入关,统一全国,为大清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大功,他是清朝历史上一个不得不提的人。

第十,俞大猷,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他的俞家军和戚继光的戚家军是倭寇的噩梦,戚继光与俞大猷一起共事多年,其深得俞大猷军法的精髓,戚继光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俞大猷影响。

8

清朝(1636年—1912年)是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276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一、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650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主要成就:征战漠南蒙古与李氏朝鲜,率军入关、统一全国。 二、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主要成就: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三、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发起者之一。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剿灭陕甘回乱,攻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 四、多铎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164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主要成就: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灭李自成、破扬州、南京,平定江南。 五、岳钟琪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曾静向他进言反清,而岳上奏于雍正帝,引发了吕留良案,但雍正已对他起疑,后下狱险死。乾隆时复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乾隆帝赐谥“襄勤”。 主要成就:平定西藏,招抚青海,平定大小金川。 六、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乾隆三十七年(1771年),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领队大臣参加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四十九(1784年)年,福康安跟从将军阿桂率兵镇压甘肃回民田五起义,与参赞大臣海兰察会兵伏击,俘获义军首领张文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被命为将军,偕海兰察督兵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俘首领林爽文、庄大田。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主要成就:平定大小金川,镇压林爽文起义,驱逐廓尔喀。 七、阿桂 阿桂(1717年—1797年),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平后移师驻伊犁,提出于新疆屯田建策,被采纳。其后数年间,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将军偕经略傅恒领兵与侵扰滇境的缅甸军交战,屡获捷。乾隆三十六年(1781年),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历时5年,运筹战事,多合机宜。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卒年81岁,谥号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新疆、平定金川、镇压回民起义。 八、傅恒 富察·傅恒(约1720—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主要成就:指挥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 九、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自云南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两次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甘肃回民起义。乾隆五十二年,跟从福康安督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六年,再跟从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参加廓尔喀之役。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谥号武壮。 主要成就:从征准噶尔部,平定林爽文,平定廓尔喀。 十、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汉族,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主要成就: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叛青海罗卜藏丹津。

清朝十大名将,其中八个是汉人,满人只有两个

清朝,似乎很少有令人称道的历史名将。一方面,可能是距今历史过近,缺少了演义和小说,使得他们的故事不为我们所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清朝后期的腐败统治,导致人们对这个朝代不待见吧。但是,事实上,清朝也是有一些名将的。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清朝的十大名将。 10 冯子材 冯子材,汉族人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取得镇南关大捷,并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 9 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8 岳钟琪 岳钟琪,汉族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被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征讨罗卜藏丹津事宜中,岳钟琪抓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散屯驻牧养的时机,奇兵奔袭罗卜藏丹津驻地,所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两骑,长途奔袭,岳钟琪以少胜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出师十五日,斩八万级”。岳钟琪只用了15天时间,就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收复,这是中国战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同时,他还主持着平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的战役。 7 施琅 施琅,汉族人。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统一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由于后人对明郑的同情心理,对他的评价往往有失公允。 6 年羹尧 年羹尧,汉族人。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他在征战西藏的时候,传出了闻声识贼轶事;而在平定青海时,又表现了其料敌先机的军事才能。年羹尧不失为一位名将。 5 福康安 福康安,满族人,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起事、廓尔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讨入侵者,这对边疆的安定有很大贡献。福康安不仅善于作战,常能扭转危局,转败为胜,而且每于战后都能妥为办理善后事宜,尤其是在对台湾和西藏的战事之后,抓住急待解决的问题,制订章程,恢复生产,稳定局势,因而他的理事才能也同样受到了乾隆帝的表彰。 4 石达开 石达开,汉族人。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其的胆略十分推崇,如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而清朝方面,连被其在鄱阳湖的的要投水自尽的曾国藩都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直到他死去近40年后,由清朝地主文人所撰的著作《江表忠略》之中还有这样的记叙:“至今江淮间犹称……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3 左宗棠 左宗棠,汉族人。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2 洪承畴 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在松山之战中,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奈何其它将领主张投降,导致错失战机。顾炎武认为,如果清政府能延续中国的文明,比如儒学、礼仪,那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而洪承畴正是这样的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写诗《赞洪文襄》:“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1 曾国藩 曾国藩,汉族人。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是名将,更是儒将。

9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明清是不同的两个朝代,他们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将领。先说明朝吧!

一、明朝(十大名将)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享国两百七十六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三百多年间内忧外患不断,起于农民起义,亡于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人数是仅次于唐朝的朝代。

1、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开国名将,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与常遇春率军消灭张士诚。洪武元年,与常遇春攻入元大都,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洪武十七年病逝,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主要成就:与常遇春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多次北伐元朝残余势力。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出身贫苦,初为盗匪,后来投奔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至正二十年,在龙湾大破陈友谅军队。至正二十三年,参与灭亡陈友谅。至正二十七年,与徐达率军灭亡张士诚,被封为鄂国公。洪武元年,与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洪武二年病卒军中,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主要成就:与徐达率军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

3、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主要成就: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4、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明朝名将,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阵亡。死后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号为忠烈。

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5、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出身农家,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后率部归朱元璋,跟随常遇春四处征战。参与灭亡陈友谅,张士诚,攻破元大都。洪武三年封为颍川侯。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

主要成就: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6、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明朝著名将领、谋臣,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至正十二年,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

主要成就: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

7、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进士,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德十三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

8、于谦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跟随明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平叛后,升任巡按江西。正统十一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后来率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受石亨等人诬告,被杀。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

9、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十岁时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被张献忠收做养子,跟随张献忠征战各地。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军八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分土地;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逼得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收复广西;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杀死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公元1659年,李定国指挥磨盘山战役给予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公元1662年,吴三桂杀死了永历帝。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不久去世。

主要成就:杀死孔有德、尼堪,抗击清军。

10、卢象升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明末著名将领。天启二年进士,创立“天雄军”。崇祯六年,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死后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主要成就:抗击清军、镇压高迎祥叛军。

二、清朝(十大名将)

清朝(1636年—1912年)是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276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1、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650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主要成就:征战漠南蒙古与李氏朝鲜,率军入关、统一全国。

2、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主要成就: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3、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发起者之一。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剿灭陕甘回乱,攻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

4、多铎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164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主要成就: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灭李自成、破扬州、南京,平定江南。

5、岳钟琪

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曾静向他进言反清,而岳上奏于雍正帝,引发了吕留良案,但雍正已对他起疑,后下狱险死。乾隆时复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钟琪抱重病出征镇压陈琨时,病卒于四川资州,乾隆帝赐谥“襄勤”。

主要成就:平定西藏,招抚青海,平定大小金川。

6、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乾隆三十七年(1771年),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领队大臣参加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四十九(1784年)年,福康安跟从将军阿桂率兵镇压甘肃回民田五起义,与参赞大臣海兰察会兵伏击,俘获义军首领张文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被命为将军,偕海兰察督兵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俘首领林爽文、庄大田。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主要成就:平定大小金川,镇压林爽文起义,驱逐廓尔喀。

7、阿桂

阿桂(1717年—1797年),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1748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事平后移师驻伊犁,提出于新疆屯田建策,被采纳。其后数年间,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将军偕经略傅恒领兵与侵扰滇境的缅甸军交战,屡获捷。乾隆三十六年(1781年),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历时5年,运筹战事,多合机宜。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卒年81岁,谥号文成。

主要成就:平定新疆、平定金川、镇压回民起义。

8、傅恒

富察·傅恒(约1720—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主要成就:指挥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

9、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自云南赴四川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两次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甘肃回民起义。乾隆五十二年,跟从福康安督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六年,再跟从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参加廓尔喀之役。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病逝,谥号武壮。

主要成就:从征准噶尔部,平定林爽文,平定廓尔喀。

10、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汉族,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主要成就: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叛青海罗卜藏丹津。

以上是明清两个朝代前十大名将。由于处在不同时代,遇到的情况不同,功业自然也就不尽相同。每个朝代都有很多著名的爱国将领,只是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罢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采纳!谢谢

10

第1名:徐达

徐达奉命前去北伐,他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将嚣张的蒙古人赶跑,是古代北伐最成功的一场战争。

第2名:戚继光

明朝著名的抗倭大将,是戚继光的登场,才结束了明朝这种耻辱,随后戚继光着手打造了一支当时最强的军队,剿灭沿海一带的倭寇,还逼迫北方的蒙古数十年不敢进犯。

第3名:于谦

文臣能打仗,他的一生其实只参与过一场战争的指挥,但就是凭借着唯一一场战役,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的首领俘虏,并率领大军南下,眼看京师就要受到威胁,于谦镇定组织京中士兵迎敌,明军在于谦的指挥下,成功将对方打败,成功挽救了明朝国运。

第4名:李定国

对抗清军,十五万清军打李定国,不过他丝毫没有畏惧,反倒利用对方骄横的性格,诱敌深入,将其全部剿灭。

第5名:岳钟琪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屡平叛乱,平大小金川之役,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64岁奉命出兵康定,会同总督策楞,成功讨平叛乱。

第6名:郑成功

替明朝收复了台湾,他在经过九个月的艰难争斗后,成功将荷兰人赶走。

第7名:年羹尧

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第8名:左宗棠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第9名:曾国藩

灭太平天国

第10名:冯子才

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