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大部分一统乱世的朝代都比较短命?

为什么大部分一统乱世的朝代都比较短命?

2020-11-12 12:33阅读(60)

为什么大部分一统乱世的朝代都比较短命?:中国历史上一统乱世而又短命的朝代有秦朝、西晋、隋朝与元朝(元朝勉强算,因为之前的南宋已是分裂时期)。先来分别概

1

中国历史上一统乱世而又短命的朝代有秦朝、西晋、隋朝与元朝(元朝勉强算,因为之前的南宋已是分裂时期)。先来分别概括这四个朝代的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朝:农民起义与赵高弄权

西晋: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

隋朝:农民起义与士族离心

元朝:农民起义与内部混乱

如果再进一步概括,可大致分为朝廷内部矛盾以及官民矛盾。

接下来分析这四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 农民起义

这个因素是几乎每个朝代末年都会出现,但秦、隋、元来得特别早,以致于国祚早绝,这就有问题了。

这其实与统治者的心理偏差有关。一统乱世的朝代大部分是以武力和铁腕为立国之本,既认为以武力对付敌人屡试不爽,也容易对自己的实力有过高的估计。

秦始皇迷信武力,依赖法家。西晋则是志得意满,从开国皇帝司马炎时便已腐化。隋炀帝相对好一些,但他被隋朝的巨量财力迷惑,只顾推行自己的宏大构想,战略本无错,只是操之过急,民力耗竭。至于元朝,则从来没有平等看待被征服的民众。

  • 矛盾激烈

率先一统乱世的朝代常短命,就像首先发动的起义常失败一样。先行者固然占得先机,但也能成为众矢之的。

秦统一六国,引起六国民众和贵族的仇恨,所谓“亡秦必楚”是也。传统观点认为大泽乡起义是由于官逼民反,那么为何发掘出的秦简没有记载那些苛法,为何关中的民众就不起义呢?

隋篡北周,引得宇文氏不满,灭陈使江南士族不满。隋末农民起义时,源自西魏北周的关陇旧贵族大都作壁上观,对隋炀帝的求援置之不理。更有甚者如李密、李渊等人趁机反叛。

元朝自不必说,有元一代民族矛盾从未消弭。西晋作为例外相对好一些,因为魏、蜀、吴立国都仅几十年,相对会好很多。

武力统一是把长期分裂的各地区强行整合的过程,第一次阻力重重,第二次就相对容易。犹如垦荒一般,已被前人犁过自然容易复垦,经过之前一个王朝对既有格局的破坏,后兴起的王朝更能长久统治。秦与汉、隋与唐是典型的例子。

  • 权力分散

在秦、晋、隋、元四朝,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都相当激烈。秦有李斯、赵高排斥异己,晋有八王之乱,隋朝灭亡过程中杨玄感、李密、宇文化及、李渊等世家子弟有重要作用,元朝则是宗室内斗与宰相专权。激烈的争斗,通常源于权力的分散。

皇帝专制需要建立在相对平稳的基础之上,乱世之中的君主虽然也能生杀予夺,但不能完全控制各方面。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想要一统乱世,必须重用能人,委以大权。如此一来,皇权就易受到相权、兵权威胁。

而西晋为了牵制兵权和相权,以及并不可靠的士族,广封宗室诸王,结果司马衷能力低下,八王之乱顿时爆发。

元朝最为混乱,由于受部落军事民主制遗风影响,宗室内斗不休,中书省又权力独大。故而元顺帝有心整顿,无力回天。

上图为混乱的元朝帝系。

其实在秦、隋、元灭亡时,也是天下大乱,但相对于他们统一之前的乱(战国、南北朝、辽宋金夏长期并立)来说,各地分裂势力已经经过一次整合,这在上一点中提过,因此,之后的汉、唐、明就有更和平的环境以集中权力,加强专制。(西晋由于内乱后引来五胡乱华,因此之后没有建立另一个稳定的王朝)。

总结

一统乱局的朝代,由于直面各种矛盾、政策转变的失误、应对新局面经验的缺乏而难以持久。虽然在君王的角度看,统一或许只是出于个人利益,但其对历史进程的贡献不可抹灭。

2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乱世呢?一个是周末春秋战国时期,另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大一统时间太短,因此这段历史一同列为魏晋南北朝乱世)。而两个大动乱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却来的十分短暂。秦、隋皆二世而亡。西晋比较特殊,它是长达三百余年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的短暂统一,大一统时间仅存在37年,也是短命鬼。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延续数百年。秦“奋六世之余烈”,并在进行商鞅变法后快速发展,最终灭六国统一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是里程碑的一刻。但为什么就二世而亡了呢?首先是国家机器出现了问题,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严刑峻法,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秦实行郡县制,贵族地主的权利不在有保证,所以社会矛盾巨大,揭竿而起。


魏晋南北朝也堪称民族的灾难,当时战乱频发,人口锐减,后终于统一于隋。隋亦短命。隋朝除了因大兴土木,大搞军事,人们怨声载道,给反抗带来条件以外,还有压制旧的士族门阀带来的动荡,隋炀帝被关陇集团抛弃。隋朝发明的科举制就是为了压制士族,维持政治平衡。所以也很快灭亡。


西晋

西晋算是大动荡的小插曲。西晋的灭亡是由于内部权力的斗争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藩镇林立,皇帝呆傻。内斗导致“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士族门阀政治腐朽程度不言而喻,这种政权断不能长久,而权力斗争正好把历史推了一把,加速了腐朽政权的灭亡。


大动乱后一统政权不能久持的共同规律

表象:秦、隋后的汉,唐王朝长命在于它改革比较合理化,不激进,保证了一些人的利益。汉实行郡国制(非秦的郡县制),唐也公开尊重士族阶级(非隋的大力打压)。历史的发展也是权力的发展,皇帝为了维护统治就要集权,避免某些势力根深叶茂,集权就会影响到其他利益集团的生活。

因此改革不能用力过猛,想一气呵成的解决矛盾就容易引发纷争。大的动乱必然因为大的矛盾,历史是逐渐发展而不是跳跃性发展的,强势改革跨过了过度阶段,这必然会造成不稳定的局势。

深层的原因:大动乱的后遗症不能马上消失,探索者身份的秦隋必然会悲剧。西晋统一了全国(曹魏算是制度的探索者),把腐朽的门阀制度推向高峰,埋下祸根。好的政策是实践出来的,后来的大帝国也是借助了短命王朝的经验,才维持了长久的稳定。

3

你这个问题大概是说秦朝和隨朝,这两个王朝都是一统乱世,而且寿命都毕较短,一个十几年,一个三十几年。其实这两个王朝短命都有很复杂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接班人在操作中出了问是题。

秦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消灭不良,秦二世很位不正,受赵高蛊惑不理政事,导致赵高弄权

秦国作为一个西方国家历来被东方六国所看不起,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落后野蛮。虽然秦穆公曾经称霸关西,但由于期野蛮的殉葬制度,便秦人才为之一空,穆公之后再无穆公,被魏国打的鬼缩到关中西部。秦孝公立志改革图强,任用商鞅变法,秦国一跃成为列国中最强的国家。

接下来秦国历代君主不断对东方不国蚕食,到秦始皇时已经占领大半个中国。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利用将近十年时间将六国全部收入囊中,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草创了中央集权集度。但是其它六国都是立国几百年,各自的文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尤其是各国贵族都在蠢蠢欲动,几欲恢复他们往日的辉皇。

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帝国运行正常,还能凭借个人威望和强大的军事压力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秦始皇一死宦官赵高借机弄权,蛊惑丞相李斯杀长子扶苏,立不谙世事的胡亥为帝。指着指鹿为马,诛杀李斯,将帝国弄得一团遭。陈胜的一声吼,立刻引来六国贵族的集体响应,反秦大起义立马席卷全国。这时赵高为避免担责,捂着消息,致使秦军错失良机,最终发展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秦与其灭亡于暴政,不如说灭亡于消化不良,一朝吃的太撑,造成消化不良,被撑死。秦二世本应该柔性治国,使六国百姓逐渐适应秦之制度,获得统一的好处。但胡亥自知得位不正,任由赵高专权,屠杀秦国王室,并贪图享乐,使一国之政玩弄于庵人之手,最激发民变。民变发后还不能正确应对,赵高釆取掩耳盗铃的方式荒报军情,最终发展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随朝灭亡在于杨广的公子哥习气,只智贪图大功,不知节约民力,致使民疲被反

随朝与秦朝命相似,随朝统一比秦朝容易的多,只一个南陈,还是腐朽不堪,因此很容易就统一了。同时随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在二十年的统治之间使国家蒸蒸日上,民众富足。但是,接班人随炀帝杨广却是个典型的公子哥,论能力,此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得来的太容易了,登基后的一番操把帝国推向了水坑。

随炀帝接受的是一个很好的滩子,国家十分富强,于是杨广便有点飘飘然,想大干特干一番。先是为摆脱关陇贵族的控制实行科举制,接着一年之内修成豪华的洛阳城。紧接着便动用几百万民工修大运河。如果他这时能够收手,随帝国还至于不可收实,要是能让民众好好休生养息,随朝还没事。

可杨广不这样作,而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征辽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又来了第三次,结果弄翻船了,农民大起义暴发了。这时杨广同赵高犯了一样的错误,不能正确对待,不能收缩兵力退守关中一个个击破。而是象个无头脑的青年毫无主义,竟然拍屁股下江南去了,最后在竟然中喊出“好头颈,谁将斫之”。

这其实就是随炀帝公子哥性格的反映,容易的事干的一番风顺,侣遇到点挫折便立马趴下。

秦朝和随朝灭亡的相似之处

秦朝和随朝都有相之处,却是靠武力征服,文化制度等软实力没跟上,人们表面统一内心不统一。内部对帝国还没有形成向心的合力,对帝国不信任。内势力还没完全退去,存在很大的反动势力。

二代接班人出了问题,二代接班人的主要责住是恐固帝国的统治基础,使国民对新王朝存在信心,感受统一的好处。但秦二世和随炀帝都没有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一个被赵高愚弄,啥也不知道。一个自以为是,进行神操作,结果都弄崩了。两个王朝的后面都产生了一个伟大的王朝,汉与唐。汉与唐之所以伟大与在秦未、随未激烈的战争有很大关系。在长期的战争中,旧势力被消耗殆尽,人们渴望和平。

阳了秦、随,还有两个王朝,一个是西晋,一个是中华民国。西晋的灭亡在于统治阶层的骄奢淫逸,选了傻子当皇帝。中华民国的灭亡在没完成图存救亡的责任,形式上建国,根子里没建国。

4


这是一种规律,但又不是铁律!秦朝结束了战国乱世,大一统了15年,短命;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乱世,大一统了37年,短命;隋朝结束了南北朝乱世,大一统了38年,短命;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乱世,算上南北两宋,活了319年,长寿!

秦、西晋、隋,这三个结束乱世的一统王朝,之所以成为“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短命王朝,出的招式各有不同。秦朝有严酷的法治、繁重的徭役和劳民钱财的大型工程;西晋有残酷的皇室内斗、发展到顶峰的外戚专权和腐朽的士族集团;隋朝有隋炀帝大修东都、开凿运河和穷兵黩武的三征高句丽。也许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这三朝中的某位统治者渴望建立千秋万世的功绩而急功急利,但不要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后王朝的覆灭和底层人民的起义是分不开的。
所以,大部分一统乱世的朝代之所以短命,总结来说就是没有处理好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合理转折。经历过长期乱世的百姓,大家都想过着休养生息的日子,结果统治阶级不但没有成全民心,还大动干戈地劳民伤财,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有些朝代就聪明多了,比如汉朝,比如唐朝,比如宋朝!

【半步巅原创,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感谢支持!】

5

这个问题问得好,引人深思。

典型的统一乱世而迅速灭亡的朝代有秦、隋,仔细分析西晋也算,再深入研究一下,我想后周也是。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三世而亡,享国15年。西晋窃国于魏,传四帝,国祚51载。隋朝得国于北周,灭南陈,传四帝,计38年。后周灭后汉建国,统一中原,挫败南唐,北伐契丹,为北宋全面统一打牢基础,所以我以为后周也是一统乱世之国,传三帝,享国10年。

后周灭国原因为主幼而将悍,不做讨论。其余三朝国祚短暂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 1.雄主开国,后继之君或暴或庸。秦始皇、隋文帝都是一代明君,智慧、勇武,晋武帝前期也是英明神武。然后世之君,隋炀帝杨广虽然勇武,但暴躁而喜功,开运河、下江南、征高句丽,劳民伤财、民不聊生;秦二世胡亥暴政而平庸,奸臣当道、大兴土木,以致群雄揭竿而起、烽火遍野;晋武帝后期贪图享乐,后世之君一个比一个平庸,在外族侵袭、流民四野的情况下,他们都没有能力镇压起义,只得身死国灭。
  • 2.旧势力的反抗。秦灭六国,而六国贵族尚存,最后原楚国贵族后裔项羽灭秦王子婴;西晋统一后,吴将淮南叛乱继起,影响了王朝统治。前朝的一些贵族、大臣明里暗里采取抵制措施。
  • 3.对待皇族的态度过于激进。秦二世继位后,因皇位来之不正,怕有人夺位,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杀害,以致无皇族护卫中央。西晋武帝去世前,吸取前朝秦、魏不分封皇子而速亡的教训,大肆分封藩王,他们统兵管马,最后导致八王之乱,削弱国家势力,不能低于外族入侵。隋朝又走了秦朝相通的路,以致烽烟四起时无勤王之军。

6

楼主所说的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其中秦、隋两朝最为明显。

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长期处于乱世民风往往比较彪悍。

以秦朝统一六国为例,最后的战国七雄每个国家都是周天子分封100多个小国相互吞并而来的。换句话说每一个国家都绝非善茬,都是在毕路蓝缕血雨腥风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强者生弱者死的社会选择,让每一个普通民众也被深深地打上烙印,身处乱世不强就会被灭亡,所以无论是国家政体还是民风都是特别的强悍。隋朝之前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乱世,汉民族更是差点被亡国灭种,在这种社会背景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下得民众哪一个不是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社会选择的优胜者?

第二虽然其他各国政权虽被灭亡,军队被打散,但各国的权贵并没被完全的消灭,随时准备复仇和颠覆政权。

前朝各国遗留下来的权贵,凭借其各自在原地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私藏的财产,成为帝国的隐患。秦国的灭亡有很大程度是项羽造成的,项羽就是楚国的后裔,所以也就被成为楚霸王。隋朝后期的乱世,造反者不少就是南北朝遗留的遗老遗少。

第三天下初定人民需要狩养让人口恢复,提高社会生产力,尤其农业需要复苏,需要统治者轻徭薄赋解放生产力。但是两朝的统治者都是雄主并没有遵循这个天道。

秦扫灭六国以后筑长城攻南越,是人民的徭役赋税非但没有减少还有增加,加上严刑峻法,百姓必然被逼反。隋朝隋文帝时期,大力恢复农耕轻徭薄赋取得很好的效果全国人口也达到了980多万户,也就是说总人口是超过唐朝最鼎盛的时候,社会生产力也大大的提高。继任者只需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必然可以取得更高的成绩,也可以让隋朝的国祚更长。但第二代是隋炀帝属于雄主,虽然开科举,凿运河,征高丽,每件事都是功在千秋。但是开运河征高丽这样的历史大事件需要人数众多的民夫士兵钱粮,都超过了当时社会的承载力和容忍度耗损国力掏空国库。

第四都没有很好的解决继承人的问题,嫡长子都未能继位,如果嫡长子继位将是另外一番场景。

秦朝的扶苏,隋朝的杨勇。都属于仁义之人,作为朝代的第二代继任者仁义之君是可以恢复社会生产力,平和社会矛盾的。但是很不幸这两个朝代都是二儿子上位。

才疏学浅总结四点请指正!

7

新统一的王朝主要亡于没有得到原敌对势力的上层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也没有及时处理好原来的社会既得利益者和统一后的社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关系。所以新王朝很乱,矛盾激烈,最终必须打破以后,重新洗牌,尔后再诞生的王朝,则是利益达成平衡和妥协的结果!这就是秦、西晋、隋,短命的原因,也是汉丶唐开国即迎盛世的原因!

8

宋朝就不是啊!

9

这个主要是虽然一统疆域,但人心并不能一统。被“消灭”的势力容易死灰复燃。又由于疆土扩大,忠于新朝廷人员人数不够,也不能速成。所以有机可乘。所谓立足未稳,如果皇帝不是大材,威望不够,就会有内忧外患之虞。所以有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说法。而且被压制的势力反扑是致命的,可怕的。

10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在我国历史上主要体现在秦朝和隋朝,若是算上没有统一全国的朝代,那前秦应该也算一个。这些朝代的短命要么是由于君主残暴不仁,使刚统一的政权在民心未稳的情况下就被推翻,如秦朝和隋朝。要么是因为刚结束乱世,政权还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急于发动新的战争,从而被直接打垮,如前秦。

笔者分别从秦、隋、前秦这三个朝代一一进行分析。

秦朝的暴政

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之前的六国人对秦使用武力攻灭自己的国家本就心有愤恨,只期待着何时能复国,特别是楚国,在秦攻楚的战争中遭到了重创,楚国人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

在此情况下,秦朝统治者本应该实施仁政,逐渐抚平之前与六国的积怨,消除六国人的反秦心理。但秦朝偏偏是个“暴秦”,统治者在本就民心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实施暴政。这迅速引起了全国境内声势浩大的反秦运动,其中不仅有六国势力,不堪秦朝暴政的农民起义也声势浩大。

在“伐无道,诛暴秦”的呐喊声中,陈胜吴广起义、山东六国“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刘邦在沛县起兵响应,楚人项羽率军一路杀到秦都咸阳,兑现了楚国人“亡秦必楚”的誓言。秦这个朝代就在这股凶猛的反秦洪流中迅速灭亡了。自前221年建立,至前207年灭亡,秦朝仅存在了短短14年。

隋朝的劳民伤财和不断征伐

隋朝之前是南北朝,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乱世,作为中国古代又一个短命王朝,隋文帝于581年灭亡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南北,到619年隋朝覆亡,隋朝存在了不到40年的时间。

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和三次征伐高句丽有直接的关系。自隋炀帝由长安迁都洛阳后,隋朝开始了开凿大运河的浩大工程,这项工程劳民伤财,不计其数,很多人都死于运河开凿的过程中,导致民生哀怨,此时的隋朝已经矛盾重重。然而隋炀帝接着又发动了对外战争,三次出兵征伐高句丽,隋朝的国力被严重损耗,民不聊生,直接导致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隋朝很快灭亡。

前秦的急于求成导致一战灭亡

南北朝时期,前秦统一了北方各割据政权,之后不久就发动了对东晋的战争,妄图迅速统一全国。结果,前秦军和东晋两军在淝水决战,被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大败溃逃。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直接覆灭,秦主苻坚也在不久之后被杀。

看似强大的前秦一战灭亡,这是何缘由?建立前秦的氐族人在北朝割据势力众多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的战争手段统一了北朝,此时前秦的当务之急本应是巩固国内的统治,待时机成熟,国内也稳定下来后发动统一战争。秦主苻坚的谋士王猛也曾劝谏苻坚,认为在短期内攻晋于己非常不利。但刚愎自用的苻坚对此告诫并没太放在心上。王猛死后不久,苻坚就发动了攻晋战争,前秦军战一战即溃,北朝重新分裂。

前秦统一北朝后便很快覆亡的原因与苻坚有直接的关系,苻坚对很多忠于自己的汉人官员有所猜忌(包括王猛),对于野心满满的少数民族贵族却很喜欢。在鲜卑慕容贵族的谗言下,加之苻坚本身性格的骄傲自大,前秦在连年战争,没有得到喘息的情况下就陷入了又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大战。这就是前秦短命的根源。

总结

古代几个统一乱世却比较短命的朝代,分析其原因是大同小异。乱世之中,使用武力使其统一,内部矛盾本就比直接承接前朝的朝代要大的多,国内形势难于把控。因此,统一乱世的王朝本应做的是平稳内部,采取暴政无疑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而在此时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这无异于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