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中国卫星能力怎么样?

中国卫星能力怎么样?

2020-11-10 13:33阅读(63)

中国卫星能力怎么样?: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现讲个小段子吧,眼见着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就要打破美国一家独霸的地位了,最近的美国总统很不高兴要求中国:-卫星,

1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现讲个小段子吧,眼见着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就要打破美国一家独霸的地位了,最近的美国总统很不高兴要求中国立即停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欸!中国人的事儿,和你们美国有一毛钱关系啊。别说这还真有事儿,而且这事儿也不是一毛钱能解决的,2016年美国被迫以每年7000万美元的价格为他们的非洲司令部租借中国卫星提供通讯服务。

美国租中国卫星?对,不光没错。美国军方还亲自承认中国的卫星是美军非洲司令部的“唯一选择”。虽然得到了军方认可,不过人家国会的那帮大爷们还认为,租用中国的卫星,无异于将自己最机密的信息完全泄露给中国了,中国人可以随时关掉美国的眼睛和耳朵,这必将严重威胁到美国的情报安全。不过当军方给国会这帮大爷们报告说,如果要自己完全建造卫星、然后自己再发射卫星,以及日后维护的话至少都得再拨上十几多亿美元后。那些开始还吵吵不断的国会大爷们立马就安静多了。对中国卫星不放心,还不给人钱造新的,这世上哪还有那么好的事情呐。至于说信息安全问题,虎哥以为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是真的吧。毕竟指挥着全地球最强大部队的,五角大楼早都有万全打算了。

其实之所以国会的那帮人一直吵吵不停,主要还是觉得面子上过意不去。毕竟,堂堂世界第一美利坚得依靠才脱贫不久中国人造的卫星好说也不好听啊。虽说庙堂之上的大爷们对中国卫星牢骚不断,但最前线的美国大兵们一直可把中国货当宝贝。话说早在16年前,美国基层部队就开始通过网络大规模向中国公司订购防弹插板、防弹纤维布等单兵装备了,凭借着中国防弹衣超高的防弹性能和美国人这十多年的战地宣传,今天中国防弹插板也早已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甚至占据了全球防弹设备70%的市场。

如果美国人买中国制造的防弹衣的主要原因在于物美价廉,那么美国的隐身战机、导弹的生产环节同样充斥着中国制造又该如何解释呢?今天美国军队中的中国货早已经由过去那些低端廉价货转变成了价值不菲的电子设备。现如今由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包括黑鹰、C-17、C-130、P8反潜机等在内的多型号美国军机上了。虽然今天中国制造已经在美国军队中遍地开花,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贬低中国制造的人,他们还形成了这么一套逻辑体系:“外国人之所以用中国的产品,不是技术上造不出来,而是因为利润低,主动放弃的”当我们听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如果不留意倒觉得真是那么回事,但这显然不是事实。

就拿现在大家都在用的智能手机里的处理器来说吧。这玩意不光中国造不出来,日本同样没这个实力,索尼、夏普现在都还设计和生产智能手机,但核心的处理器还得要从美国进口。德国制造在我们眼中是高端的典型,实际上,他们同样造不出手机处理器和基带芯片。而我国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虽然在制程上比起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等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样比德国要先进。再比如国家电网的特高压输电设备,这种不折不扣的高端货我们同样领先于德国、日本。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最为艰难的就是我国每年要花巨资进口集成电路,发动机、轴承等等。不过我们应足够的信心:只要我们掌握了系统集成设计能力,手里有了充足的订单和市场,相关的零部件一定会快速国产化,国外企业大多会份额下降甚至逐渐退出市场,这是客观的发展规律。这也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恐惧中国制造的真正原因。

2

长征11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研发的一款固体燃料发射火箭,该火箭采用四级发动机布置,全长20.8米,重58吨,起飞推力120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00公斤,低轨运载能力可达700公斤。主要用于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下微卫星发射需求。该火箭最大的用途就是快速应急发射,其准备时间由传统火箭的几个月缩短到24个小时,其中,在发射点的发射准备时间不大于1小时,具备“日发射”能力。长征11号固体推进火箭2010年立项,2015年就实现了首飞,借助于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成熟技术,长征11号火箭的研发非常顺利,研发周期很短。

近日,长征11号火箭再次发射取得员满成功,自2015年首发以来,长征11号火箭已经非常成熟,而借助长征11号火箭,中国弹道导弹技术和我军的卫星快速补发能力也再上台阶,对于中国国防安全来说,长征11号火箭的研发还是很有价值的。

卫星快速补发能力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卫星技术自诞生之时就是为满足军用而研发的,自第一颗卫星上天以来,卫星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第一次海湾战争对世界大国的军事建设思想的触动是非常大的,美军在战场上借助强大的卫星系统带来的极大的通讯、指挥、情报等优势震惊了很多国家。而事实上,借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军在信息技术和卫星系统应用方面的进步是革命性的。而对卫星系统的应用越普遍,其对卫星的依赖也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战争中打掉敌方的卫星系统就成了取胜思路之一。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卫星技术和应用方面最超前的美苏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对反卫星能力非常感兴趣,正是基于这种研究,美军在上世纪末甚至更早开始了卫星快速补发能力建设探讨。

卫星快速补发是美军率先提出的一种思路,其项目具体开始时间很难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进入本世纪后,美军的卫星快速补发能力建设已经在加速进行。中国是一个卫星发射应用大国,至今为止,在全球在轨卫星数量排名方面,中国也只仅次于美俄,且很快就会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卫星系统在我国军民两个领域的应用空间非常广泛,以今日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任何的卫星系统的损坏都可能直接导致相关的经济损失,而在军事方面这种损害的危害程度就更大了。而随着长征11号为代表的我国一系列快速发射火箭技术的成熟,可以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对中国卫星系统的损害,都不会造成中国整个相关领域的混乱和重大损失。因此,长征11号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导弹技术

众所周知,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甚至于某些部件都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在材料、推进剂、发动机方面两者的联系就更大了。中国是一个核大国,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中国在导弹技术方面必须有优势。因此,自中国导弹技术起步以来,国家相关单位就对导弹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视。而由于火箭和导弹技术的相通性,火箭技术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就更加有价值,通过新型火箭相关技术的研发可以验证未来导弹技术;而通过导弹技术的军转民,火箭系统的研发也更加方便。长征11号在研发中突破的包括大型固体发动机(120号大推力固体发动机)在内的众多技术就很难说没有军事科技的应用,因此,长征11号对中国国防安全还是很有价值的。(利刃/草原狼军团)

3

我们知道,航天是项耗钱的事业,过去我们咬牙支撑,在国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射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颗“东方红”-1号卫星,工作寿命只有20天,电池已经耗光,失去了联系。有人说,它已成为太空拉圾,魂舞大漠倒不这样认识,它不受控制虽是真的,但占据的轨道碍不了人什么事,仍然具有在此轨道占位的意义,假以时日,技术成熟以后或回收回来,或在轨实现修复,不是不无可能,它仍然属于我国的资产,怎么说就成了拉圾呢,所谓太空拉圾说,是不能成立的。过去没钱发展,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国计民生,毕竟民富了方能国强,现在发展势头迅猛,尤其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要发射大约20颗卫星,至今在轨运行着200多颗卫星,涵盖了从气象、通信、定位、遥感等诸多技术领域,用于气象预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地图测绘等,极大地方便和提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有的卫星用于宇宙探索,如“”和“慧眼”等,属于卫星中的高大尚,填补了我国空间科学的空白,促进了我国宇宙事业研究的发展。

●能力几何?与朋友开着车闲聊,扯扯起北斗导航定位之事,朋友断语,北斗还是不行,不是不行,是有些网站的适时更新还没有做好,没有跟上来。网络商家,总要有利益可图,才会精心一些。实际上,我们的北斗要在2020年前实现全球导航覆盖,面向全球服务,无论其定位精度,还是前缘技术,都是做得不错的,已经进入一流行列。如今人们在享受定位服务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北斗带给我们的便利服务。另外就是电视信号服务,已经覆盖全国,这在我们这根本不算个事,大家也不会把通信卫星放在心上,其实在遥远的国度,基本上都靠购买他国卫星来实现此项服务,不才中国多有出口,这点可以看得清楚明白一些,我们已经是No.1了。还有遥感观测地面的分辨率,早早已达到了0.1米,已不是问题。军用与民用不一样,这个精度就是说,可以分辨出地面车辆的型号及牌号。军用的“尖兵”,红外预警的“前哨”,早就发射了。

●进步有似科幻。像“墨子”号,中国是第一颗,探索宇宙暗物质的“”,不是人间第一颗,但观测范围最广,分辨能力最佳,2016年得到了第一个国际天文界公认的一个成果。“慧眼号”亦是针对空间X射线观测而生的,可以说2017年首颗发射,开始建立了我们在国际上的一席之地。再有就是实践十号,研究的课题,空间微重力和生命科学。这是我国四顶科学实验卫星,怎么来定义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就,魂舞大漠的小识见,从生活和工作服务,到技术性基础研究,我们的发展是比较稳妥的,过去没有条件,现在一幅大幕,已经拉开,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前无古人。仰望星空,关注未来,我们的事业才会走得更远,不必为今天仨瓜俩枣着急,说什么没有用,此间力量之无穷,不是常人所可想像。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着手建立自己的研究,那么未来我们将永远落在别人后面,这绝非耸人听闻!

●马联的沉痛记忆。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154名中国同胞的命运揪痛了我们的心,2015年7月29日终于在印度洋上法属留尼汪岛找到了失联航班的直接证据。世人因问,为何飞机上不能安装适时跟踪系统?以当今科技,失联的最后,这架波音777飞机还发送了握手信号,在英国的终端说,最终失联于印度洋。英国的信号结论没有错,只是现代卫星这么发达,在每一架飞机上都安装跟踪系统的话,又有何不可呢?答案是绝对不可以,事涉商业机密,有关国家安全,虽然技术倒不复杂,但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这样干。卫星发展已有所安全限制。理想虽饱满,现实却很骨干,中国被西方限制多年以后,今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才建立了国际卫星事业的地位,这一天,我们走了太久,充满了艰辛,为此要为航天工作者点一万个赞。

4

目前居世界第二

5

“擅攻者立于九天之上,擅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人造卫星,位于九天之上,是大国的上帝之眼。

卫星轨道资源是兵家必争之地,例如中国北斗导航与欧洲伽利略运行轨道之争,直接推动了我们的大国北斗密集向太空发射,大步领先了欧洲伽利略,让我们中国导航系统在太空中获得了相对优越的运行轨道,可以说受益的全体中国人民。

我们知道,当今随着国家将重金投向外太空,那么,中国卫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呢?

根据权威资料分析,目前世界上美、中、俄、欧盟、日本、印度等国是卫星发射大国。

首先通过全球卫星存量(发射数量)对比

1.美国当仁不让地排在全球第一。美国航天业的发展与前苏联基本是同一起跑线,早在1958年1月美国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将其命名为“探险者”-1号。时至今日,美国已经发射了600多颗人造卫星,其数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

2.中国奋起直追排在全球第二。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虽然中国在人造卫星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直到1970年才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但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奋力拼搏,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数量就已经赶超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总共发射了200多颗卫星。

3.家底雄厚的俄罗斯屈居世界第三。其实早在前苏联时期,前苏联就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从而揭开人类向外太空领域探索的序幕,激发了全球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潮,但随着苏联解体,其人造卫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尽管在俄罗斯经济逐步恢复后继续向外太空进军,但与世界最强者差距不断扩大,共发射100多颗卫星。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在数量上依旧与美国差距很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不断缩小,不仅中国卫星数量早晚会与美国卫星数量并驾齐驱,而且中国卫星质量也会与美国卫星质量媲美。目前,可以观察到的良好势头是,中国新发射(增量)卫星已经阶段性超越美国,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卫星的前景会让世界充满想象。

6

中国卫星老厉害??了。各种卫星基本形成体系,在科研、探测、气象、导航定位、通信等诸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深刻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国卫星的主要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科学研究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北斗”、“高分”、“风云”等系列应用卫星正助力经济、服务国家建设;“”暗物质探测卫星、“实践十号”、“量子卫星”、“6G卫星”等科学实验、技术验证卫星等,推动我国空间科学迈向世界领先水平。

一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性能比肩“伽利略”、GPS,优势在于短信服务和导航结合,增加了通讯功能,可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国家重大基础工程,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包含三十多颗空间卫星,是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二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天有“风云”卫星,风云不再“莫测” 。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具备静止和极轨基础,极轨气象卫星实现了“上、下午星业务组网观测”,静止气象卫星实现了“多星观测、在轨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布局,观测范围和探测能力均可服务全球。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气象卫星投入产出效益比超过1:40。

三是“尖兵”系列侦察卫星以及“前哨”系列红外预警卫星。

目前已达到美国最新锁眼侦察卫星水准,分辨率超过0.1m。

尖兵系列卫星是中国的军用对地观测卫星,主要用作目标的侦察定位等。

中国天基红外战略导弹预警卫星

“遥感”系列卫星可能是执行光电成像和SAR雷达成像任务的重要航天平台。

四是重要科学探索卫星。

实践卫星之一

“实践”系列卫星既是技术实验卫星,又是科学探测卫星。其中实践十三号卫星是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卫星首次在高轨道上应用激光通信和电推进等技术,通信总容量达20G以上,超过我国此前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 实践十三号卫星被誉为“超级空中路由器”。这颗卫星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可为偏远地区,移动中的飞机、高铁、车辆、轮船等提供优良的宽带信号服务。

基于东方红五号平台研制的实践-20号卫星成功入轨意味着在卫星通信领域我们已经问鼎世界巅峰。

天雁05卫星号称是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搭载了被视为6G潜在关键技术的太赫兹通信载荷,将进行全球首次的空间应用场景下的太赫兹技术验证。

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三大科学目标。

五是卫星星座的发展。中国星座计划中组网数量在30颗以上的低轨卫星项目已达10个,项目规划总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900颗。

\"鸿雁\"星座由一个移动星座和一个宽带星座组成,涉及300余颗低轨道小卫星。

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致力于构建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未来实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宽带互联服务。

中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计划由38颗低轨卫星组成,将为全球物联网用户提供卫星数据服务,实现“空天地海一体”的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

“吉林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 。“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计划在2020年在轨60颗卫星,在亚太地区,可以实现20分钟左右重访能力,2030年完成138颗卫星组网,将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的能力。最有名的是发布某隐身飞机动态图。

另外,在小卫星、科学探索卫星、重大科技应用卫星等方面,产业发展有望持续向好,创造出更多的派生需求。

7

给力

8

前三位

9

与美国差不多,希望以后世界第一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