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留人是我,留语甚是妥。人留语亦留,答题从不躲。
一、自古圣贤多薄命
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出自杜甫的《锦树行》,我认为,多少有些无奈之言。
薄命
杜甫都开始用薄命形容自己了,政治上的失意,以及世间种种的不公,已使他对朝廷渐渐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都开始信命了,可见以颠沛流离、无可奈了到了极点。
即使这样,诗人还不忘发发牢骚,“奸雄恶少皆封侯”,当然,这更多的揭露了朝廷的丑恶,以及对官场黑暗、世态炎凉的讽刺。
有人说这是杜甫的悲愤情怀,是对官场丑陋的抨击,是自身不得志的忧郁,我觉得不能说没有这些感情,因为在杜甫的一生当中,这些情感一直伴随着他,但是,单从这句话来说,体现出更多的绝对是无奈,以及些许的牢骚。
人在什么时候才会信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只有在万般无奈之下才会有此感叹,而且大多都是失败者的借口或是牢骚。
自古圣贤多薄命从杜甫口中说出,也有对前人圣贤的怜悯及同情,同样也是对圣贤之士,宁可穷困潦倒也不同流合污,清廉高洁的品质的赞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自己。
二、古来圣贤皆寂寞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句更为有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寂寞
与杜甫不同,李白用“寂寞”形容古来圣贤,同样也是写自己寂寞。
寂寞一词更强调了对自我及圣贤的认可,更为自信,认为自己没问题,自己就是成功者,只是一般人不懂我们。
寂寞主要有两个意思:
1.别人对自己不解,不懂自己,圣贤的内心世界及所作所为,绝非普通人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说略显自傲。
2.对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圣贤之人,虽有圣贤之能,却很少可以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有所作为。
靠能为名扬天下的太难了,也只能靠酒了。
三、自古圣贤尽贫贱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自南北朝时期鲍照的《拟行路难》。
贫贱
先不论作者敢不敢自居圣贤,但自己却孤高且耿直,即便贫贱,也不能改变自己高尚的品格,同样也说明自古圣贤也是品格高洁的,也就是贫贱不能移。
四、古来圣贤多不饱
古来圣贤多不饱,谁能独无父母心。
语出黄庭坚的《次韵答张沙河》。
不饱
这次更具象了,连顿包饭都吃不上了,虽略显夸张,可这绝对是为古代圣贤抱打不平,并有怜惜之心,更多的是对他们高尚品行的崇敬。
五、自古圣贤多被囚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这是文天祥在《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中所写。
被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更为人们所知,文天祥的气节不用我多讲,绝对算得上是圣贤之人,可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囚的下场,即便如此,也绝对改变不了自己的浩然正气。
薄命、寂寞、贫贱、不饱、被囚,怎一个惨字了得,可见圣贤之士,不是随随便便说当就当的,在您心目中的圣贤又是谁呢?您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古圣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