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理国大概存在于10-13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大致区域位于今天我国的西南地区。

“前理”与“后理”之分

10世纪,段思平建立大理国,11世纪,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死后段正淳即位,这一时期,史称“后理”。大理国最终在13世纪为元朝所灭。

“前理”

第一代王:段思平(937-944年在位),建立大理国。在位期间推行改革,发展生产,并初步建立起封建秩序;

第二代王:段思英(944-946年在位),段思平之子,后被其叔段思良夺位;

第三代王:段思良(946-951年在位),年号至治,此人在段思平时期很有影响力,也是后面夺位成功的关键。

第四代王:段思聪(951-968年在位),其在位期间,高氏家族崛起,历任大理国宰相。

第五代王:段素顺(968-992年在位),其在位期间与宋朝确立边界,一保大理国的安宁。第六代王:段素英(992-1005年在位),笃信佛教,无所为。

第七代王:段素廉(1010-1022年在位),年号明启。

第八代王:段素隆继位后,开了皇帝禅位为僧的先河。

第九代王:段素真禅位为僧。

第十代王:段素兴继位。好大喜功,荒淫日甚,被相国高氏废掉,立了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史称大理圣德帝。

第十一代王:段思廉,高氏掌权,在位31年,后禅位为僧。

第十二代王:段廉义继位,高智升渐渐攫取了全部权柄。

第十三代王:段寿辉,高氏父子在大理国权倾朝野,段寿辉和其继任段正明先后避位做了和尚。

第十四代王:段正明,出家为僧。


“后理”

第十五代王:段正淳,“后理国”开始。

第十六代王:段誉,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

第十七代王:段正兴

第十八代王:段智兴

第十九代王:段智廉

第二十代王:段智祥

第二十一代王:段祥兴

后理时期,朝政多由高氏把握,历代国王以出家为主流,后灭亡于元朝。

最佳贡献者
2

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了一位名叫段誉的大理王子,书中所描写的大理国正是曾经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代帝国,而段誉本人就是大理国(后理)的宪宗皇帝。大理国分为前理(937-1094)和后理(1096-1253)两个部分,中间因为权臣高升泰的篡位而中断了2年。

前理国的建立与灭亡

大理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的南诏帝国: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扶持南诏对抗吐蕃。但是不曾想到,发展壮大的南诏最终脱离了唐朝,并成为唐朝的西南强敌。晚唐时期,南诏国虽然衰落,但是西南地区也已经基本不在唐朝的掌握之中。

公元902年南诏帝国灭亡后,云贵地区持续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直到937年,大义宁国的权臣段思平篡位自立,建立了大理国,西南地区才安定下来。段思平就是大理的开国皇帝大理太祖。

大理国与北宋王朝和睦相处了一百多年后,国内发生了权臣篡位:大理的兴宗段思廉(太祖段思平玄孙)在位时期,大臣高智升掌握朝政。被逼走投无路的段思廉在位20多年后,最终出家为僧人。段思廉以后的历代大理皇帝均受制于高氏家族。高智升死后,其子高升泰在公元1094年篡夺大理的皇位,自立为帝,建立“大中国”。

历史上将段思平到段思廉这段时间的大理国称为前理(937-1094)。前理一共传了14位皇帝,他们分别是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兴、段思廉、段廉义、段寿辉、段正明。


后理国的建立与灭亡

公元1096年,高升泰去世。他死后,高氏废除了“大中国”这个国号,退位还政于段氏。高升泰之子高泰明拥立段正淳为帝,他就是大理国的中宗皇帝。历史上将段正淳到段兴智(段智兴与段兴智相区分)这段时间的大理国称为后理(1096-1253)。1253年,末代皇帝段兴智在位时期,大理(后理)被蒙古所灭。后理一共传了8位皇帝,他们分别是段正淳、段正严(段誉)、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

高氏家族虽然还位于段氏子弟,但依然掌握大理朝政,一直到大理国灭亡为止。段正淳之子段誉(段正严)在位时期,大理国达到极盛,其疆域东到贵州西部,西达缅甸一带,南抵越南北部,北至四川西昌地区。




段智兴(大理宣宗)执政时期,在国内大兴土木,营建佛寺,导致国家处于衰落。后来即位的大理神宗皇帝段智祥励精图治,扭转了国力的衰微,只是当时蒙古已在漠北草原崛起,大理国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

大蒙古汗国崛起以后,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国,并从公元1235年(蒙古因为“端平入洛”事件开始大举南侵)不断入侵大理的邻国南宋王朝。由于南宋王朝据有长江天堑,又展开了充足的防御,因此蒙古军队一时难以得利。后来,窝阔台汗改变了主意,他打算开始从西部进军,先灭大理。蒙古逼降吐蕃以后,终于在1244年借道攻击大理。在蒙古的攻击下,风雨飘摇的大理国几乎灭亡。当时窝阔台汗突然去世,蒙古军队也见好就收,撤退回了北方。

1253年,忽必烈再次率蒙古铁骑从四川南下,全力攻击大理。蒙古军队分三路从金沙江长驱直入,先后击溃了大理的各地守军。1254年,忽必烈在昆明俘虏了大理国的末代皇帝段兴智,大理就此灭亡。元朝时期,忽必烈在大理国的故土上设置了云南行省。

3

大理国是与大宋国并存的国家之一,大理国以云南洱海一带为政治中心,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缅甸北部和老挝和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至元代忽必烈灭大理国后,鉴于段氏的力量强大,仍命段氏为大理国总管,继续统治大理地区达百余年。




元忽必烈灭大理后仍由段氏总管大理国,下面是元朝大理的几个非默默无闻的总理:

1、段实:又叫段信苴日。段兴智弟。蒙古大理第二位总管。中统二年,段实入朝忽必烈。“袭总管,赐虎符,领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滇史》

2、段功:著名的爱情故事“孔雀胆”男主角。因抗击红巾军有功,被梁王许予爱女阿盖郡主。梁王后来又对其起疑,想让阿盖郡主用孔雀胆杀死自己丈夫。阿盖郡主反而告诉了他,并要和他一起逃走,双宿双飞。段功不相信岳父会杀自己,拒绝妻子好意。第二天就被梁王杀死。阿盖郡主绝食殉情。

3、段世:段明叔。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理总官。“段氏世土,至此而绝”。

4、段苴仁、段苴义兄弟:明朝平定云南后,朱元璋赐名段苴仁为“归仁”,官居雁门卫镇抚;赐名段苴义为“归义”,官居武昌卫镇抚。

hope时空胶囊

4

大理国,建国于公元937年,共历经22代国王存续三百年,后来被元朝所灭。

公元902年当时统一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带的南诏帝国灭亡,此后西南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动荡,军阀混战,政权更迭,一直到公元937年,当时的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篡位自立大理国。

从大理国建国到最后被元朝消灭,大理共经历了22位国王。

事实上,段氏大理国其实在中间经历过一次灭国,原因是大理国的权臣高氏掌握了大理国的大权,逼迫大理的段氏国王出家为僧,然后高氏家族篡位自立,号“大中国”。

后来在经过高氏家族两代人的统治以后,其家族宣布退位并且废除国号,还政事于段氏家族,于是拥立段氏家族段正淳为国王。

在高氏家族篡国前后,以前为前理国,以后为后理国。

前理国从公元937年开始到1094年结束,共经历了十四代国王,历时157年。

后理国从1096开始到1253年结束,历经八代国王,历时157年。

后来被蒙古所灭的大理国,虽然国家被灭,大理也被改为元朝的云南行省,但是段氏仍然是大理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受封为大理总管,并且可以永远世袭。

5

大理国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天云南一带建立少数民族国家,公元前937年,晋天福二年,通海节度段思平灭南诏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我好大理,因举国尊崇佛教,又称妙香国。

大理段氏皇帝有

神圣文武帝段思平,年号文德,在位时间公元前937年至公元前940年。

文经帝段思英,年号文经,在位时间公元前944年至公元前945年,被废为憎,史称文经帝。

圣慈文武帝段思良,年号至治,在位时间公元前945年至公元前951年,段思平之弟,废侄自立。

至道广慈帝段思聪,年号明德公元前952年至公元前953年、广德公元前五954年至公元前968年、顺德公元前968年、在位时间公元前951年至公元前968年。

应道帝段素顺,年号明政,在位时间公元前968年至公元前985年。

昭明帝段素英,年号广明公元前968年至公元前1004年、明应公元前1005年至公元前1006年、明统公元前1006年、明圣公元前1007年、明治公元前1008年至公元前1009年、在位时间公元前985年至公元前1009年。

宣肃帝段素廉,年号明启公元前1010年至公元前1022年、在位时间1009年至1022年。

秉义帝段素隆,年号明通公元前1023年至公元前1026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022年至公元前1026年。段素廉之侄,禅位为僧。

圣德帝段素真,年号正治公元前1027年至公元前1041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026年至公元前1041年,段素隆之侄,禅位为僧。

天明帝段素兴,年号圣明公元前1041年至公元前1044年、天明1044、在位时间公元前1041年至公元前1044年,段素真之孙,荒淫被废,史称天帝。

孝德帝段思廉,年号保安公元前1045年至公元前1052年、正安公元前1053年至公元前1059年、正德公元前1059年至公元前1064年、保德公元前1064年至公元前1074年、明侯1075、在位时间公元前1044年至公元前1076年,段思平玄孙,禅位为僧。

上德帝段廉义,年号上德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76年、广安公元前1077年至公元前1080年,被扬义贞弑杀,史称上德帝。

上明帝段寿辉,年号上明1080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080年至公元前1081年,段廉义之侄,禅位为僧,史称上明帝。

保定帝段正明,年号保定1082年、建安、天佑?1049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081年至公元前1094年,段思廉之孙,段寿辉堂弟,被废为僧,史称保定帝。

大中帝高升泰,年号上治公元前1094年至公元前1096年,原为善阐侯,后废帝自立,死前遗命其子还政于段氏。

文安帝段正淳,年号天授1096年、天明公元前1097年至公元前1102年、天政公元前1103年至公元前1104年、文安公元前1105年至公元前1108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096年至公元前以前1108年,段正明之弟,禅位为僧。

宣仁帝段正严(段和誉、段誉),年号日新公元前1108至公元前1109年、文治1110年_?、永嘉?_1128年、保天1129_?、广运?_1147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108年至公元前1147年,被宋朝册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后因褚子内争外叛,避位为僧。

正康帝段正兴(段易长、段义长),年号永贞公元前1147年至公元前1148年、大宝公元前1149年制公元前1155年、龙兴公元前1155年至公元1161年、盛明1162年、建德公元前1163年至公元前1171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148年是公元前1172年。在相国高量成的支持下于皇位之争中胜出,后禅位为僧。

攻极帝段智兴,年号利贞公元前1172年至公元前1175年、盛德公元前1176年至公元前1180年、嘉会公元前1181年至公元前1184年、元亨公元年前1185年至公元前1195元、安定公元前1195年至公元前1200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172年至公元前1200年,称帝时期大修佛寺,大损国力,终日崇佛,不理国事,驾崩。

享天帝段智廉,年号风历1201年_?、元寿?_1204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205年。

天开帝段智祥,年号天开公元前1205年至公元前1225年、天辅公元前1226年至公元前1229年、仁寿公元前1230年至公元前1238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205年至公元前1238年,段智兴之子,段智廉之弟。在位时间政治清明,治国有方,后禅位为僧。

孝义帝段祥兴,年号道隆公元前1239年至公元前1251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238年至公元前1251年,在位时蒙古南侵,适逢窝阔台之死而退兵。

天定贤王段兴智,年号利正公元前1152年、兴正公元前1152年、天定公元前1152年至公元前1154年,在位时间公元前1251年至公元前1254年,王国厚被蒙古封为大理世袭总管,赐金符,今其归国管理原属各部。

6

白族段氏大理国,自937年段思平建国至1254年段兴智亡国,凡318年、22主(其间另有两位短暂的异姓篡位皇帝)。

大理国(937~1254)为五代十国至宋时,“白蛮”贵族段氏在今云南一带所建立的以“白蛮”为主体的封建领主政权。

“白蛮”(白族)段氏其先为武威郡(今甘肃武威市)人。先祖段俭魏任南诏国(649~902,唐时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于今云南一带所建立的政权)清平官(南诏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六传至段思平;段思平即大理国开创者。

段思平任大义宁国杨氏政权通海节度使。937年初,段思平联络滇东黑爨(乌蛮)三十七部,会盟于石城(今云南曲靖市)起兵。段思平率军攻入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太和村),废大义宁国主杨干贞为僧;改国号“大理”,建立大理国。

大理国的辖境略同南诏,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县),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全境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洱海为其中心;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

大理国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境内多民族杂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洱海、滇池一带平川地区的农业、畜牧业颇发达,手工业很兴盛,冶铁业水平甚高,接近汉族水平;主要以马与内地交易。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汉族文化,通用汉文,佛教流行;宋政权曾多次册封大理统治者为王。

大理段氏政权分为前、后两期:

937~1094年为前理国,1096~1254年为后理国。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废保定帝段正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中”。

前理国自此终结,大理国祚中断。

高升泰在位二年,临终前告诫其子高泰明还政于段氏。高泰明谨遵父命立段正明弟段正淳为帝,段氏接续,是为后理国。

1253年九月,蒙古忽必烈兵分三道攻云南。十二月,蒙古大军破大理,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一作智兴)逃往滇池地区。翌年七月,蒙古军擒段兴智,大理国亡。

大理国主段氏被蒙古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军政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

大理国共有22位君主,

1、太祖段思平(937~944)

2、文经帝段思英(944~945)

3、文武帝段思良(945~951)4、广慈帝段思聪(951~968)5、应道帝段素顺(969~985)6、昭明帝段素英(986~1009)7、敬明帝(宣肃帝)段素廉(1009~1022)

8、秉义帝段素隆(1022~1026)

9、圣德帝段素真(1026~1041)

10天明帝段素兴(1041~1044)

11孝德帝段思廉(1044~1075)

12上德帝段廉义(1075~1080)

13上明帝段寿辉(1080~1081)

14保定帝段正明(1081~1094)

上为前理国14君主。其中在上德帝段廉义时,权臣杨义贞杀上德帝自立,称“广安皇帝”;在位仅四个月,被清平官高升泰起兵攻杀,高氏拥段廉义侄段寿辉继位,恢复段氏政权。

下为后理国8君:

15文安帝段正淳(1096~1108)

16宣仁帝段正严(1108~1147)

17正康帝段正兴(1147~1172)

18功极帝段智兴(1172~1200)

19享天帝段智廉(1200~1204)

20神宗段智祥(1204~1238)

21孝义帝段祥兴(1238~1251)

22末帝段兴智(1251~1254)

7

刚从大理回来,在崇圣寺对大理的历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真应景:

大理段氏的历史始于937年,段思平在通海当上了通海节度使,后来开创了大理国,成为大理国的皇帝。一直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24位皇帝,大概300多年的时间。

大理国是与大宋国并存的国家之一,大理国以云南洱海一带为政治中心,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缅甸北部和老挝和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至元代忽必烈灭大理国后,鉴于段氏的力量强大,仍命段氏为大理国总管,继续统治大理地区达百余年。

具体的可以见下表:

元忽必烈灭大理后仍由段氏总管大理国,下面是元朝大理的几个非默默无闻的总理:

1、段实:又叫段信苴日。段兴智弟。蒙古大理第二位总管。中统二年,段实入朝忽必烈。“袭总管,赐虎符,领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滇史》

2、段功:著名的爱情故事“孔雀胆”男主角。因抗击红巾军有功,被梁王许予爱女阿盖郡主。梁王后来又对其起疑,想让阿盖郡主用孔雀胆杀死自己丈夫。阿盖郡主反而告诉了他,并要和他一起逃走,双宿双飞。段功不相信岳父会杀自己,拒绝妻子好意。第二天就被梁王杀死。阿盖郡主绝食殉情。

3、段世:段明叔。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理总官。“段氏世土,至此而绝”。

4、段苴仁、段苴义兄弟:明朝平定云南后,朱元璋赐名段苴仁为“归仁”,官居雁门卫镇抚;赐名段苴义为“归义”,官居武昌卫镇抚。

另外,大理段氏皇帝出家似乎成为一种习俗,在大理传国300多年的历史中,有多大10位皇帝出家,而主要的出家地点就是大理崇圣寺,一时之间,崇圣寺成为当时东南亚的佛教中心,被誉为“佛都”。其中,除了第二代王段思英是被迫逊位为僧以外,其余9位都属于自动禅位为僧的。他们是:

1、秉义皇帝段素隆,乾兴元年立,在位4年,宋仁宗天圣4年禅位为僧,子素贞立。

2、圣德皇帝段素贞,宋仁宗天圣4年即位,在位15年,庆历元年禅让为僧,孙素兴立;

3、兴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宋仁宗庆历4年即位,在位31年,神宗熙宁8年禅位为僧。子廉义立;

4、上明皇帝寿辉,宋神宗元丰3年即位,在位一年,因天变(日月交晦,星辰昼见)而禅位思廉之孙正明;

5、保定皇帝段正明,元丰5年即位,在位13年,为君不正,禅位为僧,异姓高升泰立;

6、后理国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绍圣2年即位,在位12年,因慧星见西方,大疫。徽宗大观2年禅位为僧,子段和誉(正严)立;

7、宪宗宣仁皇帝段和誉(正严),大观2年即位,在位39年,王老,因诸子内争外叛,于宋高宗绍兴 17年禅位于僧,子正兴立;

8、景宗正康皇帝段正兴,绍兴17年即位,在位25年,宋孝宗乾道8年4月重雾,16日雾才散,遂禅位为僧,子智兴立;

9、神宗皇帝段智祥,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即位,在位33年,理宗嘉熙2年禅位为僧,子祥兴立。

《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和一灯大师都确有其人,一灯大师即段智兴。

而段誉就是宪宗宣仁皇帝段正严。历史上的段誉并非《天龙八部》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流才子,而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帝王。他七岁入学,在点苍山龙苑就学于天台山云游到大理的高僧六铉法师。六铉非常赏识他慧根超群,着力培养。段誉26岁即位,曾几次平定37部叛乱,并主动亲和大宋王朝,多次进贡,献礼献乐,被宋徽宗册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段誉当朝期间勤政爱民,讲究以佛法的仁慈治国。对于当众辱骂他的部将高智昌(高升泰之孙)病死后,还大办佛事为其超度。高智昌手下的两名军官刺杀段誉,未遂被擒,段誉却称之为“义士”于以赦免,此二人自杀后,又为他们立“义士冢”。段誉在位39年,后因彗星出现,认为国有不祥之兆,加上四个儿子争夺王位,于是便禅位出家无为寺,法号广弘,终年94岁,是大理国最高龄的王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