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刘备下令伐吴时为何只有秦宓冒死劝阻,其他人都认为伐吴正确吗?

刘备下令伐吴时为何只有秦宓冒死劝阻,其他人都认为伐吴正确吗?

2020-10-25 00:01阅读(60)

刘备下令伐吴时为何只有秦宓冒死劝阻,其他人都认为伐吴正确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第一,劝阻的并不是只有一个大臣。赵云也劝阻过。刘备没听。诸葛亮可能劝阻

1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第一,劝阻的并不是只有一个大臣。

赵云也劝阻过。刘备没听。诸葛亮可能劝阻过,也可能没有劝阻。但他的心里肯定是反对讨伐东吴的。

诸葛亮后来曾经说过,假如法正还活着,一定能够劝阻主公讨伐东吴,就算不能劝阻,也能让大军安然无恙。

从这段话可以反推,当年有很多人曾经反对刘备讨伐东吴,只不过都没有说服刘备。

第二,讨伐东吴也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俗话讲,柿子专捡软的捏。兵法讲,避实击虚。打仗当然要先打弱的再打强的。

当时的情况是,魏国国力强盛、军力强悍。蜀汉讨伐魏国,难度可想而知!刘备久经沙场,清醒的认识到,以蜀汉一州之地,完全不可能打败魏国!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扩大地盘和实力,才有可能打败魏国。

相对来讲,东吴实力要弱的多。整个东吴一共十万军队,但是面积太大,防线太长,就在荆州的军队不超过五万。刘备举全国之力,以压倒性的兵力攻打荆州,完全有可能夺取荆州。从而彻底扭转蜀汉与东吴之间的国力对比。也为关羽报了大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顺溜而下,吞并东吴,与曹魏划江而治,平分天下。那时候就可以大举北伐,与曹魏一决雌雄了!

比所谓“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之策!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定的就是这个策略,这才一统天下。

刘备讨伐东吴的策略没问题。问题是仗没有打好!如果他打赢了夷陵之战,夺取了荆州,那天下的大势又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第三,刘备不怕东吴翻脸

刘备清醒的认识到,东吴是阴险的小人。与东吴的联盟脆弱而危险。一味的妥协退让,只会让东吴更加猖狂,而不能让联盟更加巩固。只有既拉拢又斗、争,才能在斗、争中求团结。

刘备知道,就算自己夺取了荆州,东吴也不敢和自己彻底翻脸。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强敌曹魏。东吴别无选择,必须联合刘备。

所以,讨伐东吴,夺取荆州,对刘备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后,刘备恨透了东吴。

东吴曾经两次背信弃义,偷袭荆州!而且都是在刘备集团发展的关键阶段。两次偷袭,都给刘备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刘备恨透了孙权,一定是要报复的。

2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仔细看看秦宓是哪里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秦宓是今天四川德阳人。

刘备集团文武官员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

最亲近的当然是以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乾为主,这批人主要是刘备起家的老班底,以刘备担任徐州牧之前就已经在刘备麾下的。

这批人在当时也掌握了刘备集团最重要的武力。也因为这批人和刘备同甘共苦那么久,彼此感情很深,所以他们是最积极讨伐吴国的;

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一批人,但是这批人出身都很一般。

第二部分就是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

这批人主要是以不愿意随刘琮一块投降曹魏的荆州士人为主,这批士人家世出身都很好,在刘备集团主要负责行政事务,是握有行政实权的,他们也是最支持刘备伐吴的一批人。毕竟这批荆州士人支持刘备,可不是为了做割据势力的,他们是真心希望刘备北伐成功,自己也跟着刘备取代中原士人,成为新的最顶尖的士人家族。

所以,他们不愿也不能放弃荆州这个北伐基地。

第三部分自然就是以秦宓、谯周、彭羕为代表益州士人。

这部分士人算是益州本土派,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之前的刘焉、刘璋还是刘备,都是“外来户”,都是来盘剥益州的;对于益州本土士人来说,他们是最不愿意去打仗的,在秦宓、谯周、彭羕这些益州士人心目中,刘备最好是离开益州,去其他地方“兴复汉室”,别祸害益州;如果刘备能成事,他们不介意臣服于刘备,但是不希望为了刘备“兴复汉室”的目标出人出力出钱。

所以当刘备要出去伐吴时,秦宓才会跳出来反对;其实不仅仅是秦宓反对刘备伐吴,后来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时,蜀汉最大的反对派就是谯周。

而邓艾入川后,第一个跳出来主张投降的也是谯周为代表的益州士人。

其实这里我为谯周说一句公道话,谯周本人其实并没有在蜀汉投降魏国这件事情上获得什么好处,谯周自己坚决拒绝了西晋封赏的官职,谯周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出仕西晋的。

由此可见,谯周反对诸葛亮和姜维北伐以及劝刘禅投降,并不是出于私利,而是出于地方主义的心思,不愿意益州为了“兴复汉室”出人出钱出力。

3

刘备伐吴时,劝阻的人不仅只有秦宓。刘备伐吴也不是意气用事,从当时的历史形式上来看,东征伐吴势在必行。

刘备伐吴哪些人进行了劝谏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中记载,刘备伐吴时,秦宓劝谏天时不利,不是伐吴的好时机,但刘备未听劝阻并且将秦宓下狱幽闭。

除了秦宓进行劝阻外,赵云也对刘备的伐吴行动提出了反对意见,虽然在《三国志》中并未言明,但裴松之引注《云别传》中却有记载。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说到刘备伐吴,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刘备伐吴失败后诸葛亮的感叹:“法正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行矣,就复行矣,必不倾危矣”,以此判断诸葛亮对刘备东征伐吴也持有反对意见,其实史料中诸葛亮对刘备的本次行动并无明确态度,更多的是对刘备伐吴失败的感慨。

东征伐吴更具操作性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起兵东征,彼时曹操已逝,曹丕篡帝,废除了汉献帝。蜀汉正值新政权建立之初期,内部局势需要重新整合稳定,刘备这时起兵伐吴,不必担心背后遭到曹魏政权的偷袭,无后顾之忧。

那么,刘备为什么不趁曹魏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先讨伐曹魏呢?
曹操虽已去世,但曹魏的军事实力依旧强悍,曹仁、张辽、徐晃等猛将个个身经百战,战力不俗。且荆州已失,讨伐曹魏需南北同时出兵,自身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讨伐曹魏难度较大。赤壁之战后,东吴虽然争夺荆州,但周瑜、鲁肃、吕蒙等大将均相继辞世,在战力上东吴更显孱弱,东征伐吴更具有可操作性。

东征伐吴是兄弟情义也是大势所趋

  • 关羽失荆州,为东吴所害,刘备心中怎能不气愤,东征伐吴,为弟报仇,也算出师有名。
  • 荆州是东吴与西蜀的必争之地,诸葛亮“隆中对”中有言:“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白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由此可见荆州之地至关重要。荆州已被东吴所占,从荆州出兵的前提条件已经不具备,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荆州之地的主导权必须先行夺回,才能在将来时机到来之际实施“隆中之计”,东征伐吴,重夺荆州势在必行。
  • 刘备刚称帝不久,自己手下的荆州子弟众多,回归故土,收复失地的愿景强烈,关于败走麦城“兵皆解散‘’在前,伐吴计划不能拖延,东征伐吴刻不容缓。

结语:东征伐吴,重夺荆州,师出有名,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上看,是必行之事。


4

伐吴正确与否,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不重要的。

刘备刚刚建国,为立国威,震士气,必须一场胜战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如果没有襄樊之战,以占据汉中、益州、荆州为开始的新蜀国,将会有着美好的明天。奈何襄樊之战,丢了荆州、折了关羽,让刘备势力大打折扣。此时的刘备,需要一场新的胜利,来证实蜀国的实力,而荆州作为三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夺回蜀国在荆州的势力,势在必行。

关羽死,属于家仇国恨,必报之

关羽是谁?蜀国的栋梁,刘备的结义兄弟。从黄巾之乱起,关羽、张飞便跟随刘备东征西讨,颠簸流离,一直未曾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直到赤壁之战。三兄弟感情至臻,无懈可击。孙权、曹操都知道关羽在刘备心中的位置,因此孙权才将关羽的首级送与曹操,打算转移刘备的注意力,而曹操老谋深算,识破孙权的意图,厚葬了关羽。作为刘备,不可能不为关羽报仇,否则三兄弟的感情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甚至还会使得性格暴躁的张飞做出过激的事情。(张飞的死就很明显了)

当时劝阻刘备的不止一个大臣

赵云劝阻刘备。赵云认为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能攻灭曹魏,那么孙权自然也会屈服,而如今曹操虽然去世了,但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成为了魏国的君王,而且曹丕无道,篡夺了汉室江山,此时正是顺应民心,发动战事的好时机。黄权也曾劝阻过刘备。

但诸葛亮没有劝阻刘备,一定没有。因为诸葛亮深知荆州的重要性,否则当年不会在赤壁之战为完的情况下,就偷偷取了荆州。取回荆州势在必行,借着刚刚建国,士气高涨,未必不是个机会。

满朝大臣见丞相诸葛亮不说话,自然沉默的相对较多。

其实,当时的魏国谋士刘晔对刘备伐吴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晔认为,刘备伐吴势在必行,原因有二。一是与关羽手足之情,关羽被杀,此仇必报。二是刘备要立威。“蜀虽莅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余”大概意思是蜀汉虽然是地界狭窄,国力较弱,但是刘备想要靠威武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势必要出兵。通过这样的行为向人们证明刘备的强大。

5

在明知领导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的时候,手底下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种:用辞职等比较激进的手法来劝的;

第二种:温和建议,至于领导听不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中;

第三种:不置可否,等到后面证实了决策错误时再出面收拾烂摊子的。

就像《鶡冠子》里面记载的“魏文王问神医扁鹊”的故事一样:

扁鹊大哥看病于神,在病情发作前解决(第一种)

扁鹊二哥看病于毫毛,在病情刚发作时解决(第二种)

扁鹊则看病于严重之时,用各种奇门方法解决(第三种)

很明显,激进劝谏刘备不要伐吴的秦宓就是属于第一种:看病于未发作之时,虽然是最好的治病方法,可对自己却没有实际的好处。

刘备伐吴之时,手下人也可以分为这三类

第一类就是以秦宓、赵云为主的激进派:其实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伐吴的错误性,就像赵云说的那样:“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而任益州从事祭酒的秦宓也劝谏刘备,认为伐吴没有天时地利。

结果秦宓被下狱,直到诸葛亮时期才被释放,而赵云虽然和刘备的关系匪浅,但也被闲置不用,上不了夷陵前线,在后方都督江州。

第二类就是以黄权为首的温和派:刘备失去了根据地荆州,还死了情同手足的关羽、张飞,加上不久前还打赢过曹操一次,刘备志足意满,认为江东自周瑜死后已无对手,这时候的他是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的。

可是刘备以怒兴师,容易在战场上吃亏,黄权则“看病于微时”,希望由自己作为先锋去抵挡孙权军队,由刘备坐镇后方,不宜御驾亲征。当然这建议同样被刘备给否了,他还是要亲自为兄弟们报仇,狠狠地出一口气,而黄权则率重兵驻扎在长江北部防御东吴。

黄权的建议是在错误已经成定局的时候所提出的,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不过此时大军还没出发,一切都还能争取,如果刘备听了他的话,或许也不会导致夷陵惨败了。所以后面黄权被迫投靠曹丕时,刘备也没怪他,反而认为是自己对不起他。

而第三类就是以诸葛亮、廖立为首的事后派:刘备伐吴时,身为丞相的诸葛亮居然一言不发,等到夷陵大败后,诸葛亮就只是说了一句“若法孝直在,则能制主上”,奇怪,作为百官之首,有助理万机之责的诸葛丞相,在当时唯一有权力阻止刘备的人不就是他,关一个死了的法正什么事。

诸葛亮知道伐吴是错误的吗?他肯定知道,要不他事后也不会把因伐吴得罪刘备的秦宓给放了,还委以重任,可是在刘备执意伐吴的时候,诸葛亮不但什么都没说,反而有推卸责任的嫌疑。这就是看病于严重之时,等到事态发展严重的时候再来处理,名声是攒下了,可这于国于民又有什么好处呢?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6

劝刘备不要伐吴的,可不止秦宓一人,至少赵云也劝谏过,为止没让赵云参战就很正常,一个持不同意见者,怎敢信他统兵会全力以赴?
可诸葛亮并没有劝谏的记录,后来人认为诸葛亮不同意伐吴者,都是臆测的,只为神化诸葛亮。
刘备伐吴是否正确,一直都有争论,后来认为刘备伐吴是犯了战略方向错误的观点占了上峰,重要原则是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以果导因去看,刘备当然错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刘备伐吴的选择,一点都没有错,好好看看当时的形势就知道了。
关羽失了荆州后,刘备如果要征战天下,一统江山,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出汉中北上,越秦岭攻击曹魏;一是东出三峡重夺荆州。
北上,师出有名,因为曹丕篡汉,刘备可以汉室正统之名讨伐,道义上有得说,这是赵云谏言的核心理由。可战术上却很难行得通。曹操撤出汉中前,边撤边烧毁了越秦岭的栈道,使大军很难越过大山,汉中蜀中的粮食也很难送出蜀道。而蜀军出秦岭很难有大规模骑兵,而镇守汉中、雍凉的曹魏军队,有不少的骑兵可在关中平原驰骋,有极好的机动性。这点不用多说,诸葛亮用六出祁山的失败已证明了北上并不可行。这也是刘备至死对赵云评价不高的重要原因,一个光知道喊口号而不顾实际情况的将军,怎堪大用?
东出三峡,从大义上找了个替关羽报仇的名头,也算说得过去,加之顺江而下,有地利之便。水路运粮,后勤补给也没太大问题。更重要的,东吴核心地区在建业(南京),荆州防守力量并不强大,蜀汉水军足以与荆州水军抗衡,以强击弱,取胜把握要大得多。
还有就是,刘备如不发动战争,只会被封锁在益州和汉中,那么土地、人口都严重不足,时间久了只会越来越弱,所以必须打出去,才可能实现隆中对所定方略。
这是很明显的事,刘备这样决断,并没有错,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朝堂阻力,以诸葛亮之能更不会出来反对,那些说诸葛亮不同意伐吴的,面上看在替诸葛亮撇清,实际在侮辱诸葛亮的智力水平。至于任何事情,总会有人出于各种目的唱唱反调,在朝堂上讨论,会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可要看主流是什么!
问题出在在战术上,刘备败了!这一败,就搞得似乎一切都错了,成王败寇这么简单的一个理由,就盖住一切了。不过,真想研读历史的人,不该这样分析问题。




7

在劝阻刘备伐吴的事情上,蜀汉群臣中不止秦宓一个人反对刘备的决策,还有两个人明确表示反对,一个是赵云、另一个是黄权。但是蜀汉朝堂上更多的人采取的是中立的态度,连蜀汉一把手的丞相诸葛亮都没有明确反对刘备伐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二个原因。

一、刘备在荆州丢失和关羽战死的情况下,伐吴之战势在必行。

荆州和关羽对于刘备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刘备不仅仅丢了荆州的地盘,还损失了数万的军队和蜀汉名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在益州的荆州籍士兵和官员也因此而出现问题,因此刘备在这种情况下是肯定要进行伐吴之战的。

二、秦宓可能是第一个劝阻刘备的人,但是后果很严重。

在《三国志·秦宓传》中其记录为“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利,坐下狱幽闭。”一向以善待人才著称的刘备,居然将提意见的秦宓给关起来了。

如此一来,刘备的肯定使得群臣不敢反对其东征孙吴的决策,因此出现了偌大的一个蜀汉朝廷居然没有跟多的人站出来,大部分人和诸葛亮一样选择了明哲保身。最终没有阻止刘备这个错误决策的情况。

刘备伐吴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虽然蜀汉群臣没有明确反对刘备是决策,但是在暗地里很多人都是有想法的。其中诸葛亮在事后有相关的记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诸葛亮在得知刘备东征失败后,遗憾的感叹到:“法孝直(即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顷危矣。”显然诸葛亮应该是反对刘备此次东征作战的,但是因自己无力阻止而感到内疚。

8

公元221年,刘备登基后不久,下令讨伐东吴。

此言一出,在蜀汉政权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表示支持,也有许多人表示反对,史载:群臣多谏。

反对最坚决者,当数赵云,他认为:蜀汉当前最大的敌人是曹魏而非东吴,先消灭曹魏,东吴将不战而降。并且,赵云还认为一旦与东吴交战,很有可能让战亊成胶着状态。

偏将军黄权也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首先,吴军的战斗很强悍,东征伐吴又是顺流而下,进易撤难。最后,黄权说: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秦宓素来以博学著称,且精通占卜,他也认为,此时伐吴不吉利。

刘巴也反对伐吴。

另外,还有一个很另类的人也持反对意见,。刘备出征前找一个民间奇人算了一卦。此人叫李意其,当时,李意其没有说话,只是在纸上画了几十张兵马军器仪仗之类的东西,画完后把纸撕了,又画了一个人,挖了坑埋了起来。然后,李意其扬长而去。

但是,盛怒之下的刘备并没有丧失理智,对于反对者,也没有采取过激的行动。为了让反对者闭口,刘备也只是让人把秦宓关了起来,并没有对他怎样。刘备死后,诸葛亮把关了二年的秦宓放了出来。

那么,关健人物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历史的记载是,他保持了沉默。只是在事后,说了一句话,假如,法正还在的话,必能制止主公伐吴的行动,即使制止不了,也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诸葛亮这番话,充满了无可奈何,作为蜀汉政权二把手,他明白此行的危险,但是,由于地位的不同,即便他不同意东征,他也不可能象赵云,黄权他们用激烈的语言来反对这次东征。因为,这势必会造成新成立政权的思想大分裂,对局势造成大震荡,这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局面。

所以,刘备伐吴时,蜀汉政权内部并不是一也倒同意,更非秦宓一人冒死劝阻。

9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自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

在这三人当中,最喜欢打仗的也许就要数刘备了。按理来说,魏蜀吴三国当中,蜀汉的实力不算很好,刘备和诸葛亮偏偏要对这两国开战,实在是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刘备生前曾下令伐吴,此时只有秦宓站出来反对,其他人都认为伐吴是正确的吗?

谁劝都不听

在伐吴这件事情当中,当然不止秦宓一人劝说过。在当时准备跟东吴开战的时候,赵云曾经选错过,刘备不听。诸葛亮也出面劝说过,但是刘备还是一意孤行。诸葛亮曾经说过,假如法正还活着,一定能把刘备劝下来,就算不劝阻的话,也能够让蜀国大军安然无恙。

柿子专挑软的捏

刘备去攻打东吴,其实也是挑了东吴这个时候国力不强,假如刘备集中兵力去攻打魏国的话,可能会让蜀汉全军覆没,甚至也会让蜀汉刚刚恢复的一点儿实力彻底淹没。

在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魏国国比较强盛,军队又比较强悍。蜀汉讨伐魏国无疑是在自掘坟墓。所以刘备就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把自己的目光对向了东吴。

刘备讨伐东吴的策略本质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刘备集结了所有兵力去攻打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当中失败了。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那么很有可能夺取荆州,当时的天下大事又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刘备不害怕东吴翻脸

刘备此时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孙权其实都是阴险的小人。蜀汉与东吴的联盟,其实是脆弱而危险的。

蜀汉如果一味的退让,一定会让东吴得寸进尺。所以只有前去攻打,才可能让东吴乖乖听话。同样刘备知道,如果打赢了战争,就能把荆州攥在手心里,对于自己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最重要的是刘备恨透了东吴。东吴曾经两次失信偷袭荆州,而且都是在刘备集团发展的核心阶段,这两次偷袭给刘备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打击。

综上所述的话,刘备下令牌伐吴使所有人都劝他,但是他自己打定了主意。除了秦宓之外,很多人都劝过他,但是他不听。虽然刘备下的这项命令很正确,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不得不让人觉得可惜。

10

刘备提出伐吴的意见没有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并不意味着这些人会赞成,只是由于客观原因,保留自己的意见而已。

这个道理放在刘备伐吴上,有反对的,就有赞成的,同样也会有不言不语不出声的人,这部分人虽然没有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但是并不意味他们反对或者赞成,只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因为时机或者环境不对,没有发出来而已。

况且当刘备提出伐吴计划的时候,并非只有秦宓反对,反对的人其实还是很多,也有其他的人,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反对刘备伐吴的不仅只有秦宓

即使有记载的历史中,不仅只有秦宓,还有其他的人,比如赵云就反对。赵云是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的宿将,为建立蜀汉可谓呕心沥血,汗马功劳还是比较多,有重量级人物赵云的反对,可见反对的人还是不少。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群臣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刘备下令征伐东吴的反对声音很多,并非只有赵云和秦宓在反对,而是当时很多人都参与了反对。

这么人反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遭到刘备的惩罚,毕竟才建国,对于反对想法还是比较包容的,但是在平息这些不同声音后,刘备正式下了动员令,依然还是遭到了秦宓的反对,这就触了刘备的霉头。

秦宓是益州广汉人,非常有才学,早年并不愿意出仕效力刘璋,直到刘备入川后才愿意出来做事,他的反对代表着益州本土人士的想法。对于其他人的反对,刘备是按捺着性子认真的聆听或者听而不闻,但是当秦宓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却惹得刘备勃然大怒,其缘故大概是秦宓的想法代表着益州本土的想法。

对外开疆扩土,益州本土人士并不热心,他们一直采取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态度,这次刘备执意伐吴同样也不符合这些益州本土人士的利益,所以他们中的代表,秦宓就出来发声,结果遭到了刘备的打压。

刘备并没有因为秦宓的反对而杀他,只是将他囚禁起来,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主政之后才将他放出来做事。

由此可见,当刘备主张伐吴的时候,反对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并非只有秦宓,还包括刘备的忠诚属下赵云也是反对的。

不反对伐吴并不意味着默认,只是反对的方式不同

虽然其他人没有像秦宓那样出言反对,但是并不意味他们这些人就赞成刘备伐吴。

沉默并不代表着默认,而是无言的反对,这个在三国时期也是适用的。

刘备主张伐吴,如果某些人出言赞成伐吴,那么就很容易受到他的青睐,并且有可能获得荣升的机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刘备伐吴的大政方针上出言反对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特别是那些带头反对的人更是需要绝佳的勇气。

赵云可以这么做,那是因为他是忠于刘备的,出于公心,并无私心杂念,这点刘备是知晓和认可,因此即使赵云出头反对,也没有受到刘备的惩罚,反而让他带兵驻守江州以作为机动力量接应。

另外一个人同样也是反对刘备伐吴,但是他的做法和赵云以及秦宓不同。在刘备执意伐吴并且形成决策之后,他委婉的对刘备说道:“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

说这话的人是黄权,他是忠于刘备的。在知道刘备执意伐吴之后,并没有死命的阻止刘备,而是提出一个折中的建议,那就是让自己率军作为先头部队去探听虚实,然后再做打算。黄权的忠心获得了刘备的认可,他的意见还是遭到拒绝,但是依然受到刘备的重用,让他率领水军防备魏国。

因此可以看出,不反对刘备伐吴的人,默不作声并不意味着他们是赞成刘备伐吴,只是有些人地位低微,说法的分量比较低,不起作用反而容易惹恼刘备,因此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总而言之,当刘备提出伐吴计划的时候,反对的人还是比较多,不仅赵云这些宿将反对,还有那些新归附的人如黄权等人通过委婉的方式反对,只是秦宓的反对过于招摇甚至遭到刘备的惩处而已。

默不作声并不代表着大家赞成刘备的意见,只是很多人通过另外一个方式无声的反对刘备伐吴的决策而已。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