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2020-10-08 19:01阅读(67)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关于“才华”,我想从其三位夫人的家庭背景说起!首先说说苏轼的侍妾(即第三位夫人)王朝云:王朝云:-

1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关于“才华”,我想从其三位夫人的家庭背景说起!

首先说说苏轼的侍妾(即第三位夫人)王朝云:

王朝云

【家庭背景】 王朝云,乃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东坡的红颜知己、侍妾。

近现代宋代文学研究者孔凡礼先生参与编撰的《苏轼年谱》章节中有所载:“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遂纳为常侍。”另据,王氏朝云因家境贫寒,自幼便沦落于歌舞班中,后为西湖名妓。又因其气质清新脱俗、出污泥而不染,天生丽质、能歌善舞,遂被大学士苏东坡纳为侍妾。

她是苏轼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而随苏谪居于此的最后一位夫人,其死后,被葬于惠州西湖孤山。苏亲撰的墓志铭中有《悼朝云》之词,表达了词人不胜悲伤和深情的哀思!

再来说说苏东坡的第二任夫人王闰之!

【王闰之】

【家庭背景】 王闰之乃王弗(苏的发妻)的表妹,因一直暗恋文采出众的苏轼,在王弗病逝的二年后便与苏喜结连理。据《苏轼文集》中苏哀悼王闰之父文记载:“轼始婚媾,公之犹子……惟公幼女,嗣执罍篚……。”

哀词中“犹子”和“罍篚”,说明了闰之与王弗的关系以及闰之未嫁前是个采茶、桑的村姑的身份。

王闰之与苏一同经历了,自王弗死后的第一次因“乌台诗案”被贬并谪居黄州的生活。王闰之死后,苏为其撰写了《祭亡妻同安君》,祭文中体现了闰之作为贤妻良母应有的体贴、周到……

最后,再来说说苏轼的发妻王弗。

王弗

【家庭背景】 王弗,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算是书香门第。除了抚琴弄筝,也应会受到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秉承家训、略读诗书,颇通文礼。”据说,王弗“幕后听言”之典故曾一度被传为一段佳话:即,婚后的王弗一直无微不至、形影不离地陪伴(可以说是辅助)着苏轼,在工作、生活中,若苏偶尔有遗忘、疑感的地方,她也略知一二,并以旁提醒,且很有见地!

另据,在苏轼与来访的客人、友人交往交谈时,王便知趣地避于家中屏风后认真地倾听,并在事后对访客及友人的性情为人等向苏轼发表一些想法、看法与建议,而这些大多都得到苏的赞赏与肯定……因而,王弗在苏轼的心里,是一个难得的聪慧谦让、知书达礼的贤内助!

王弗的离世,苏轼仿佛失去了一盏指明灯,令其哀伤重重、悲痛不已。次年,作了《亡妻王氏墓志铭》;十年后,“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载”,以寄哀思!与此同时,一首传诵千古的悼亡爱妻王弗之词,横空出世:《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综上所述,苏轼的三位夫人中,“睿智、谦逊且通晓诗文、知书达礼”的发妻、乡贡进士之女——王弗,应最有才华!

【图片来自网络】 文中出处如有谬误,敬请指正。谢谢支持!

2

苏轼是个吃货,我们都知道。他到了黄州发明了东坡肉,到了惠州吃起了羊蝎子,到了海南更是边看海景边烤生蚝。到最后来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啥功业?吃呗!

其实这只是苏轼的一个侧面,作为堂堂大宋第一才子的苏东坡,自然是有不少美女追求的。苏东坡二十出头便考上了进士,长得又帅气,脑子又好使,而且是个正直的人,简直就是行走的荷尔蒙,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甚至皇帝都想招他为驸马。

那么谁能够有幸陪伴这么一位可爱的吃货才子,走过一生呢?其实并不只有一位,而是三位。在苏轼的人生中,至少有三位夫人。她们分别是:王弗、王闰之以及王朝云,看样子这是跟老王家杠上了。

你别说,这里面王弗和王闰之还真的是堂姐妹关系。而王朝云则跟她们不是一家人,是歌伎出身。那么这三个女人中,哪一位最有才呢?谁最配得上苏轼呢?


论才学,首屈一指的,必须是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

王弗这个女人是真的了不起,我们肯定都读过苏轼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里悼念的就是自己的亡妻王弗。

那么她身上有怎样的特点,会让苏轼这么一位豪放派的词人,如此牵肠挂肚呢?主要还是王弗这个人很有才华,却不轻易显露才华。

王弗好歹也是出身名门,她的父亲王方那也是进士及第的人才,16岁的王弗嫁给了苏轼以后,从来没有显露过自己读过书。

可是有一次苏轼在想一些文章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可王弗在一旁听了,立刻就能帮他回忆起来。而苏轼询问王弗时,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略懂而已。


这让苏轼感到十分吃惊啊,这可是娶了一个活宝回来啊,于是常常和王弗一起研究一些学问,可谓是受益匪浅,后世都称呼王弗是苏轼的贤内助,这一点也不假。

此外,王弗这个人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她看人很准。苏轼在前厅会客的时候,王弗就会躲在后面听他们的谈话,事后向苏轼讲述自己对这些人的评价。

结果这些人的评价全部都言中了,这不得不让苏轼感叹,自己果真娶了一个贤惠的活宝回来,自然更是爱不释手了。

可惜的是,王弗只陪伴了苏轼11年时间。在她27岁的时候,因病离开了苏轼。这让苏轼思念了一辈子。


最懂苏轼的女人,自然就是王朝云。

其实苏轼有很多女人,尤其是姬妾几乎是成群结伴的那种。毕竟是行走荷尔蒙,吸引女性是再自然不过了。再加上他为官多年,人到中年以后,也有了点钞票,在风月场所有点开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众多姬妾当中,苏轼最看重的就是王朝云了。王朝云不是苏轼明媒正娶而来的媳妇儿,她只是苏轼的小妾。12岁的时候王朝云就入了苏门,成为了婢女,到了18岁以后,王朝云正式被苏轼纳为小妾。

苏轼这张嘴爱吃也就算了,还爱说话。而且一言不合就要开怼,不光怼王安石,还要怼司马光,结果就是谁当权他就怼谁,那谁还敢跟他好好相处啊。


于是苏轼被各种贬谪,在苏轼被贬谪到岭南的时候,他的众多姬妾都散去了。唯独王朝云誓死相随,可见王朝云对苏轼是真爱啊。

苏轼很自信自己的学问,他喜欢吃肉所以肚子很大,曾经躺在摇椅上问王朝云,我这肚子里装着的可是满腹文章?朝云微微一笑,指着他的大肚皮说:这里面装着的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听着虽然哈哈大笑,但是他也知道王朝云戳中了自己的痛点。苏轼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因此才会被各种贬谪。因此苏轼将朝云当成自己的红颜知己。

朝云不仅能歌善舞,为贬谪中的苏轼解乏,而且能够读懂苏轼的诗词,了解苏轼的心境,可以说是苏轼贬谪路上最合适的伙伴。


苏轼曾经写了很多诗词赞美王朝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可不仅仅是描写西湖,其实指的就是王朝云。

还有那首《朝云诗》,是专门为王朝云所写: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在朝云34岁去世的时候,苏轼也为她写了一首著名的《悼朝云》,其中这两句感人肺腑: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朝云曾经给苏轼生下过一个儿子,苏轼那叫一个高兴,当时苏轼已经47岁,也算是老来得子了。可是苏轼却给这个儿子写了一首自嘲的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一生,实在是太聪明,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明,才给他惹来了这么多祸端,因此苏轼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一些,这样可以少很多磨难。可惜这个孩子在不久之后也夭折了。


总结:最真实却最没有存在感的妻子,王闰之。

很多人提苏轼的媳妇儿,总是忽略这女人。为什么?因为她没有王弗的才学,也没有朝云的知心,她只是一个很平凡却善良的女人。

其实过日子,要的就是这样的女人,因为王闰之是真正脚踏实地跟苏轼过日子的人。王闰之嫁给了苏轼以后,善待苏轼和前妻的三个孩子,而且将苏轼家的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

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甚至被人称之为村姑。可是我觉得苏轼的人生里,如果没有王闰之,那将会一塌糊涂,至少家务事就够他烦的了,王闰之解决了苏轼所有的后顾之忧。

可惜王闰之活得也不长,在她46岁的时候,不幸因病去世。从此苏轼的人生急转直下,失去了为他操持一切的贤内助。

参考资料:《宋史》

3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文采飞扬、才华横溢,除了才华外,他还风流倜傥,英姿焕发,是个痴情种,国民老公,在那个年代,他身边应该是妻妾成群,然而苏轼的一生就只有三个女人,而且还不是同时的,这三个女人,一个是他事业上的贤内助,一个是贤妻良母,一个是他一生的挚爱、红颜知己。



王弗,事业上的贤内助


娶王弗时,苏轼刚十九岁,风华正茂,当时年仅十六岁的王弗的家乡是四川眉州青神县,那里山川秀美,岷江穿境而过,在漫天曼陀花雨中,山岭青翠,碧水潺湲,佳气葱郁,生于江畔人家的王弗,在苏轼的眼里就是世间美丽的女子。



婚后,二人恩爱情深,王弗生性安静谨慎与生性洒脱豁达的苏轼互补,两人琴瑟和谐,情深至笃,婚后两年,苏轼赴京赶考,不懈努力,终于考中了进士,不久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


又过了三年,苏轼携王弗进京居住,王弗不仅年轻美貌,还很孝顺,可以说,在苏轼刚出道的几年中,他的知识长进,政绩裴然、政声雀起,与王弗这个贤内助是分不开的。



可惜天命无常,年仅27岁的王弗就去世了。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苏轼还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王闰之,无怨无悔的贤妻良母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早就仰慕和向往苏轼的人格魅力和博学多才,发誓非他不嫁,以至于差点就成为剩女,在王弗去世三年后,21岁的她如愿的嫁给了苏轼,成为苏轼的第二位夫人。



对王闰之,苏轼同样也是有发自肺腑的深情,后来王闰之也逐渐成为苏轼的贤内助,她视姐姐王弗所生的儿子苏迈如同己出,是一个具有美好品德的贤妻良母,在苏轼深陷“乌台诗案”最难熬的日子里,都是王闰之的默默陪伴,毫无怨言,苏轼也是没齿难忘,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因为孤单落寞,非常思念王闰之,有词为证:


《南歌子.。感旧》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这首词,上篇以景情相生与渗入意念的笔法,传达了苏轼与王闰之相互思念的心态;下篇以景融情与回味的笔触,似梦非梦地期盼王闰之的到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在陪伴苏轼25年后,王闰之染病也去世了,在这25年里,王闰之陪伴苏轼走过了他人生最重要的25年,苏轼宦海沉浮,几升几降,两人都鹣鲽情深,王闰之的逝去,苏轼悲恸至极,痛断肝肠,他写下了字字饱含血泪的《祭亡妻事》: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苏轼死后,他的弟弟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王朝云,苏轼的红颜知己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26岁,王朝云因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王朝云先是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的侍女,后才被苏轼收为侍妾,在苏轼的妻妾中,王朝云最为灵秀,善解他的心意,有一天,苏轼下朝回家,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身边的人:\"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



端茶的说“您腹中都是文章。”苏轼连连摇头。


扫地的说:“您满肚子的都是见识。”苏轼还是摇头。


到了王朝云,她微笑着答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轼闻言,连连点头,称赞她:“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对王朝云倍加爱怜,后来,王朝云在惠州为苏轼生下一子,苏轼还为此作了一首自嘲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妾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十个月后,这个孩子就在金陵夭折了,自此以后,王朝云再也没有生育,直到她去世前还在为此伤心难过,苏轼并没有为此责怪她,反倒是对她呵护有加。



在三个夫人中,苏轼为王朝云写的诗最多,对她的评价极高,苏轼在《惠州荐朝云疏》中说:“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又在《朝云墓志铭》中说王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忠敬如一。


苏轼的原配王弗最有才华


三位夫人中,论才华,首屈一指的必须是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王弗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四川青神县的乡贡进士,因此,她从小也读了不少的书,她在陪伴苏轼读书时,如果苏轼偶尔遗忘了某些知识,她都能给苏轼提醒。


苏轼并不知道王弗读过书,因此,对她刮目相看,他们时常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二人情深意切,恩爱有加。



然而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他们仅仅过了十年的婚姻生活,王弗就因病去世了,这对苏轼来说是那么的残忍,他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王弗,即使在她去世十年后,苏轼还写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来悼念亡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苏轼对王弗的无限怀念与深深眷恋,同时又夹杂着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从而使这首词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真挚,读来使人不禁泪流满面。



在那个年代,苏轼能如此,确实令人敬佩,爱要爱得这般豁达、明亮,九曲柔肠,而不是生前辜负,死后说相思,对每个爱人都尊重,彼此之间没有模糊的替代,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谁,需要的是什么,若爱的时候只爱一个人,不要有旁枝进来缠夹牵扯,这爱就如舍利,金贵完美。






4

苏轼的一生,和三位王姓女子似乎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

苏轼,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生性豪放,为人率真。就是这样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一生的感情也是非常丰富,充满了曲折离奇。

虽然苏轼的两位妻子和一位侍妾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她们或为他解忧、或跟随他颠沛流离,都是他身边相当得力的助手。苏轼作为大文豪为她们留下了许多歌颂的诗篇,甚至成为后世的传世佳作,经久不衰。

在三位王姓女子中,当数他的结发妻子王弗最为有才,她与苏轼度过了短暂的十一年,后因病离世,只留下一个年仅六岁的儿子苏迈,却是苏轼一生最为得力的贤内助,有\"幕后听言\"的故事。

苏轼是进士王方的学生,因其聪明好学,王方喜爱在心。在一次投笔竞题中,苏轼题名:“唤鱼池”,王方的女儿王弗送来了题名:也是“唤鱼池”三字,令众人都惊叹不已:“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礼,她嫁给苏东坡时,因为人谦虚,从未对丈夫说自己读过书。

婚后,才露出了她的\"庐山真面目,\"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成天陪着他,她的记性非常好,苏轼读书时有遗漏的地方,她立刻就能为他指出来,苏问她书中的内容时,她都能回答上来。

或许,她的学问压根就不比苏轼的学问低,只是不想压过她丈夫的风头吧,这样有才的女子,又这样谦虚,真是世间少有,难怪苏轼会对她一往情深。

苏轼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拜访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每当他与访客会面时,王弗就会立在屏风后面,仔细听他们的对话,对于他们谈话的内容,王弗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当她把自己对访客的性情或为人告诉苏轼的时候,结果全都说在点子上了,使苏对她刮目相看。

在与苏轼相濡以沫了十一个年头后,王弗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苏轼作了《亡妻王氏墓志铭》,以悼念亡妻,他两次写到“呜呼哀哉(哎呀,悲哀呀),表明自己对失去爱妻的沉痛心情。

有一年,东坡来到密州,夜里,他梦见了爱妻王弗,于是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

我来回答下。

苏轼之所以可以在逆境中可以如此的豁达,除了他能很好调节自己外,和他身边陪伴的人是分不开的。他的三位夫人和一众儿子们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三位夫人中,王弗最有才,另二位也是相当优秀。

苏轼的第一位夫人王弗是个聪明恬静的女子,他听苏轼读书,往往沉默不语,却能在苏轼语塞的时候给予提醒,常让苏轼刮目相看。王弗识人胜过苏轼。苏轼交友甚广,且交友不择,王弗经常提醒他不要与那些唯唯诺诺的小人有过多来往,当时的苏轼往往不以为然,而当他被曾经的朋友陷害时才知道自己妻子的眼光是多么锐利。

王弗心灵手巧,兰质蕙心,却不幸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二十六。关于王弗,苏轼有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当苏轼在政治上遭到挫折,他自然想到了王弗,苏轼心中觉得只有王弗才能理解他的心境。

如果说王弗是个贤妻的话,那么苏轼的第二任夫人,王弗的妹妹王闰之就是个彻彻底底的良母了。王闰之也许给不了苏轼心灵上的安慰和文学上帮助,但是她尽心扶持苏轼,相夫教子,对姐姐的儿子也是视如己出,一心一意为了家殚精竭虑。王闰之陪苏轼度过了人生的起伏,“乌台诗案”时她忧心如焚,一气之下烧毁了苏轼获罪的“始作俑者”——全部的书稿。

苏轼显达的时候,她不卑不亢,苏轼落难的时候,她不离不弃。

王闰之在苏轼被贬往惠州前就不幸去世,接下来陪伴苏轼的是侍妾朝云。

朝云小苏轼几十岁,是王闰之在杭州的时候买回来的。她天生伶俐乖巧深得苏轼喜爱。苏轼曾经一次问众妾自己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众人七嘴八舌,有说是文章的,有说是见识的,只有朝云说苏轼肚子装的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一句“不合时宜”引得苏轼哈哈大笑,一句“不合时宜”道出了苏轼人生的全部苦涩的缘因,苏轼引为知己。

朝云和苏轼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是不久就夭折了,这让朝云深受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在惠州的时候,朝云尽心抚慰苏轼,给了年老的苏轼心灵上的慰藉,让苏轼迅速从失意中走了出来。

苏轼是豪放词的杰出领袖,但他也有凄婉动人的婉约词,著名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就是写给朝云的。据说朝云听了这句次之后感时伤怀,竟泪流不止,真是性情中人。朝云后来死在惠州,她一身信佛,相信一切皆空,还劝苏轼不要伤心,苏轼自是再淡定之人,也不能不心痛不已。

当苏轼到儋州的时候,他身边陪伴着的只有他的三子苏过。苏过至孝,连叔父苏辙都夸赞他,常常用他作为榜样来教育苏家的其他子孙。苏过是苏轼儿子中才华最出众的,在儋州的时候他不但照顾父亲的起居,还陪父亲一起做学问,父子二人是为知音。时人称苏过为“小坡”,称苏轼为“大坡”,苏轼衣钵有人矣!

有人说,要是苏轼在当时稍微收敛或妥协的话,即使不能位列公卿,难道不能平平安安免去灾祸吗?可真如此的话,那还是苏轼苏东坡吗!

苏轼的不平凡一生大致可以用他的《定风波》概括: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若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与讨论!







6

提到苏东坡,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肯定是那些年课本里脍炙人口的诗词,吃货们肯定会想到,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

大文豪,是苏东坡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流传甚多,甚广。除了擅长诗词,苏东坡还是书法家,画家,生活家,美食家。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样评价他: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观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践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那么,这样一个伟大男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女人呢?

苏东坡有过三位夫人,结发妻子王弗,应该是最有才华的。她出身书香世家,知书达礼,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虽然没有诗词作品问世,但她可以陪着苏东坡读书,饱读诗书,对典故了如指掌,是他的精神伴侣和得力助手。苏东坡评价她“敏而瑾,慧而谦。”王弗仅陪伴苏东坡十年光景就病逝了,苏东坡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痛与思念!

他的第二位夫人是王闰之,据说是王弗的堂妹。她崇拜丈夫,温柔顺从,经历“乌台诗案”,与他同过甘,也共过苦。相伴25年后王闰之也先他而去,“我实少恩,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生同床,死同穴,这应该是苏东坡对王闰之陪伴的最好回应。

第三位是侍妾王朝云,她懂他,照顾他,陪着他度过了一个个艰难的日子,还是先他而去,苏东坡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亲。”

在情感上,苏东坡是幸运的,尽得贤妻,他也报之以深情。然而,好景都不长,天意弄人,一代风流才子难逃孤独终老的命运,令人惋惜!




7

苏轼一生有过三个女人,两妻一妾。巧的是,她们都姓王,其中发妻叫王弗,继室叫王闰之,侍妾王朝云。苏轼一生困苦,命运多舛,好在三位夫人都是都红颜知己,先后陪伴着苏轼走完了他这坎坷的一生。

三个女人对于苏轼来说,各自有着不同的意义。其中发妻王弗,应该是苏轼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话说当初苏轼年少,父亲苏洵将其送到中岩书院读书。在这里,苏轼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王弗。王弗是书院院长王方的女儿,因为父亲的缘故,所以也生活在书院。苏轼父亲苏洵和王弗父亲王方,乃是世交好友,王方对苏轼乃是以世侄待之。

有了这层关系,苏轼和王弗走得极进,二人本就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再加上中岩灵秀山岩里、涧水边、小路旁,皆是谈恋爱的好去处。

苏轼乃是当世才子,聪明机智,在书院中本就极其出众,王方更是将苏轼视为得以门生,越看越喜欢,总觉得应该当自己女婿。是故王方亲自请人做媒,主动将王弗许配苏轼。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王弗是一个很有才,同时又非常贤惠的女人,史载其“敏而谨,慧而谦”。王弗通晓诗书,时长能陪着苏轼一起读书,并在苏轼背书遗忘时,及时提醒。此外,王弗还能通过苏轼和友人的谈话,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情为人,结果无不言中。

对于当时的苏轼来说,有此妻子,夫复何求。但是,美好的爱情易遭天妒,红颜总是薄命。王弗仅仅陪伴了苏轼11年,就因病去世,年仅27岁。


苏轼一生最爱的应该就是她的发妻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是苏轼的词,一首悼亡词,苏轼写给发妻王弗的悼亡词。这首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字里行间,无不在表现苏轼对于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由此可见,苏轼对于王弗的感情。

王弗的死,对于苏轼打击很大,留下年仅6岁的幼子更是可怜。好在,此时有一位女人站了出来,她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轼小了11岁。王闰之一直都很仰慕姐夫苏轼,姐姐王弗去世之后,她更是可怜苏轼和小外甥,于是主动嫁给苏轼当了填房。王闰之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只是一个炊茶采桑的村姑,按理说是配不上苏轼的。

但苏轼青年丧妻,儿子不能没有母亲啊,只好无奈地给孩子找个继母。王闰之作为王弗的妹妹,处于照顾孩子角度,自然是很好的选择。好在王闰之确实非常贤惠,嫁给苏轼之后,相夫教子,对姐姐的儿子视如己出,给苏轼带来了一个比较美满的家庭。

王闰之应该是苏轼这一生最重要的女人。

陪伴了苏轼整整25年,那是苏轼人生起伏最大的时期。先后历经著名的“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 沉浮不定,辗转各地,“身行万里半天下”,而王闰之一直陪伴其左右,历经坎坷与繁华,始终给苏轼维持着一个完整家。经济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

若是没有王闰之的陪伴,很难想象苏轼该如何去度过那些人生低谷,或许我们就听不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豪迈的词了,那么历史上又将少一位豪放派词宗。

都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王闰之对于苏轼,可谓是用情极深了。苏轼对王闰之的付出也是非常感激的,王闰之死后,苏轼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将夫人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10年后,苏轼去世,弟弟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

除了王弗和王闰之这两位夫人意外,苏轼还有一位侍妾,叫做王朝云。王朝云出身并不好,乃是一名舞女,常年混迹于烟尘之中。王朝云12岁的时候就跟了苏轼,当时苏轼被贬杭州,于西湖游宴之上,看中了跳舞助兴的王朝云、将其收为侍女。成年后将其纳为侍妾。

王朝云应该是最懂苏轼的女人!

相比于正妻王闰之,王朝云多了些灵动和才情,她更能进入苏轼的精神世界。

她能读懂苏轼的词,更能唱出作为回应。这也算是弥补了王闰之因为不通文化,而于苏轼无法精神想通的遗憾。如果说王闰之是苏轼贤内助,持家有道,王朝云便是苏轼的红颜知己,高山流水。她们共同组成了王弗,陪着苏轼渡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光。

不过,红颜总是薄命,王朝云终究是走在了苏轼前面,年近三十四岁。

纵观苏轼的一生,多灾多难,经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好在有着这样三位女子,爱着他,陪伴着他,使得其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一直都有好风景。

苏轼,很幸运!

8

王弗、王润之、王朝云。其中王弗最有才华。

9

无有才华不坐山。

10

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