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封神演义》中,鸿钧老祖曾说过,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对圣人来说,开天辟地并非难事,因此想改朝换代也是圣人脑中一念之事,圣人的一念也就成了天道。想让你兴你就兴,想让你亡你就亡,不过圣人是什么?能称得上圣人的神仙,那一定是没有过错的,他的一念决定兴亡,也应该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是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间朝代更替,也是如轮流坐庄一样,按其前修后历功德的多少,确定国祚的延绵还是短促。

商汤建殷商,历经二十八代君王,六百余年,到纣王时,也许气运当终吧,纣王七年时,反叛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扶保大商的三朝元老太师闻仲奉敕征北。这闻太师是商王帝乙临终的托孤重臣,手中的雌雄龙鞭,上可打君,下可打臣,更兼闻太师是高深道德之士,法力神通广大,乃是纣王最惧怕之人,你想这闻太师一离朝,谁还能管束得了纣王?纣王本是帝乙的第三子,力大无比,当年帝乙率众臣游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纣王托梁换柱,受到众臣称赞。于是就有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立纣王做了太子。也许在那个全靠体力行事的年代人们都很崇拜武力吧,不然文武大臣们怎能看重纣王?从立纣王那一刻起,就决定了殷商气运的衰退,为什么呢?创业重武,守成用文。殷商已经六百年的太平之世,帝王不宜是武力超群者,要知道,武力值超人的人,都勇猛粗鲁,动不动什么事都想以武力解决,不注重道德教化,人心不服,必不长远,因此立纣王为太子,已预示殷商天下要衰败终结。纣王登基以后,七年了都没去女娲娘娘宫降香,偏偏纣王七年,闻太师北征,不在朝中,首相商容起奏说三月十五日是女娲娘娘圣诞日,请纣王到女娲娘娘宫降香。纣王当时就问:“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就说,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当年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采五色石炼之以补天,故有功于百姓,是福国庇民的正神,理应行香祭拜。纣王听了这翻正理,就同意了。在降香中却出了怪事。第二天纣王在武成王黄飞虎带三千铁骑,八百御林的保护下,带着满朝文武到女娲娘娘宫去降香。当纣王离辇上大殿,焚香祭拜毕,开始仔细端详殿中华丽建筑。正在欣赏殿宇齐整,楼阁丰隆之际,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自古英雄爱美人,纣王力大勇武,一世之雄,自然有爱美之心。当时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觉得自己贵为人王,富有四海,纵有三宫六院,也没有如此艳色,不觉有些颠狂起来,就要来笔墨,在女娲宫粉壁上题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首相商容当时要纣王擦掉,说女娲乃上古正神,如此作诗,亵渎圣明,神而有灵岂不恼怒降灾?朝歌百姓怎么说?纣王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如此写诗,是在赞美女娲娘娘的性感漂亮,百姓见了也会认同,即使女娲娘娘看了也会高兴的。也许纣王和现代人的思维逻辑一样,太超前了,现在如果大夸一个女人性感漂亮,她一定会很兴奋的。纣王不听谏阻,就带众文武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其实那天女娲娘娘去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了,回来看到粉壁上纣王留的诗,不由大怒,大骂昏君无道,遂即来到朝歌上空,要给纣王一个报应。正行间,却被两道红光挡住,因往下一看,知道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只好回宫。在女娲宫,女娲娘娘用招妖幡从轩辕墓招来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女娲吩咐三妖,说成汤旺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圣主已生。要她们隐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待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但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女娲答应让她们修成正果。于是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女娲娘娘因恼怒纣王题诗亵渎自己,就命三妖下界惑乱纣王,毁大商天下,以助武王伐纣。她这样做虽说是为了泄愤,但也是为了顺天应人。因为她知道殷商气数已尽,凤鸣岐山,西周当兴。这说明天界早有安排,女娲娘娘本是庇护殷商的大神,胳膊拧不过大腿,鸿钧老祖和上天安排,她也无能为力,只有保留意见。但纣王这一亵渎诗,却彻底激怒了女娲娘娘,放弃了自己力挺殷商的执念,转而支持起上天的兴周伐纣了。不过,纣王登基以来,在闻太师等人的辅佐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治国理政上,还没有出现大的过失,也没有做劳民伤财及伤天害理的事,可自从女娲娘娘放三妖入宫后,纣王性情大变,害皇后,杀黄妃,筑鹿台,建摘星,制炮烙,设虿盆,敲骨髓,剖孕妇,还与妲己开酒池肉林,纵情淫乐,残杀大臣百姓,搞得民怨沸腾,诸侯离散,正因为如此,周武王兴周伐纣才得以顺利实施。女娲娘娘如此助周灭纣,是不是太有点儿不讲正义道德了?商纣祖先及商纣王泉下有知,恐怕也要冤天狂地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圣人之下皆蝼蚁,不管正不正义,圣人决定,天地难改。一尊泥塑像,再栩栩如生,依然是泥塑的,能会有多少表情呢?女娲娘娘作为朝歌的保护神,也许是不同意兴周灭纣的,女娲宫的一阵狂风,纣王的淫兴,改变了女娲娘娘。也许女娲娘娘也没想到,自己最终竟成了毁灭大商的背后推手。

最佳贡献者
2

女娲派妲己去迷惑纣王,是因为纣王错在先,他在庙中,看到女娲的画像,色从心来,调戏神女,让女娲生气,算出商朝气数己尽,派妲己下凡来捣乱。

妲己是狐狸的化身,满身骚气,引得纣王不务朝正,整天在酒池里醉生梦死。抛弃结发皇后,杀死朝中忠臣,妲己的刑具也很残酷。让无数生灵涂炭。

:纣王为博妃己一笑,峰火台点峰火,让官兵以为皇城有难,千里赶来救援,结果是虚惊一场。将士很生气,不爱惜官兵。

等到真正有难时,他己经无兵可用了。

女娲只是按照天意,指派妲己,也是纣王心术不正,最后被周武王灭掉。这是商朝气数己尽。




3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来回答。对霞客感兴趣的朋友,右上角点击关注霞客,您的关注是霞客发文的动力!

欢迎留下评论,让我学习进步,关心有趣历史知识请关注霞客哟。



纣王在商容的进谏下,于3月15日去女娲宫进香,也是既定的剧本。商容上奏,纣王行动,都是一个时间点上的彰显。为此,纣王在女娲宫上香之后,忽被一阵阴风吹开遮掩女娲金身上的帷幕,使纣王看到美貌的女娲娘娘,为此,写淫诗亵渎女娲,但那首诗,在现在看来就是一首赞美诗,本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就是对神的不敬。从而可见,在那个时候,人对神的敬仰,是不容一点亵渎的。女娲来到朝歌,想斩杀纣王,但被纣王的两个儿子殷郊、殷洪身上发出的红光阻挡住了去路,她看后知道纣王还有28年的气数,便回到洞中,招来轩辕洞的三妖,让她们去迷惑纣王,从而拉开了《封神榜》的序幕。

纣王并不觉得自己是癞蛤蟆,他觉得自己是王子他爸,并且是大国王子他爸。在纣王看来,自己的地位比女娲娘娘还要高。写诗给女娲,那是看得起女娲,女娲娘娘应当感激涕零,谢主隆恩才对。纣王的地位确实挺高。在他麾下,有许多截教三代仙人,比如太师闻仲、曹州侯崇黑虎。他们见到纣王,都必须三跪九叩,行君臣大礼。即便是二代弟子,比如在仙界地位堪比十二仙首的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见到纣王也躬身行礼,落座时仅仅是“侧身而坐”,并不敢和纣王分庭抗礼。

公元前1046年,朝歌,牧野之战,微子启与周武王里应外合,大批奴隶和士兵倒戈,只一日灭了商王朝。 帝辛见大势已去,带着自己的珍宝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城破之际,妲己在自己的宫内,悬三尺白绫,亦随帝辛而去。 商亡。帝辛与妲己做了亡国帝后。 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天下之恶皆归焉。 妲己成了古往今来最恶毒的女人,帝辛则是最残暴的帝王。御用文人们将魔抓伸向了妲己,为亡国做病态的甩锅,亦为西周歌功颂德。

4

没有对错,只有使命!

5

其实纣王并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而且他登基之后天下还算是太平。原著中是如此描绘当时纣王执政时的情形的:

纣王坐享大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如果纣王不写那首赞美诗,他的统治显然会继续下去。其实仔细看那首得罪女娲娘娘的赞美诗也不算是大罪,当然诗的最后两句“但使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确实有亵渎上古正神女娲娘娘的意思,但是这罪不至死,更不至于让六百年成汤灭亡。

说白了,让周朝取代商朝是以鸿钧老祖等高层神仙们的决定,至于为什么要让商朝灭亡,主要是纣王自视甚高,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主宰和救世主,对天上的神仙缺乏敬畏。想想看,纣王连上古正神女娲娘娘都不知道是谁?对她的功德都一无所知,那么纣王肯定也不知道鸿钧老祖、昊天上帝是谁。

纣王不知敬畏神明对神仙们来说是很不利的,因为神仙们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枕无忧可以永远逍遥自在的活着,他们除了要在修行的过程中每隔若干年渡一次劫外,他们的寿元也不是无穷尽的。

神仙们的最高目标大概就是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了。要延长自己的寿元,收集人间香火是最重要的方法。人间的凡人为神仙设立庙宇供奉他们,保持香客不断香火旺盛就可以增加神仙的寿元。

但是纣王连福国庇民之正神的女娲娘娘都不只是谁,那么可想而知纣王统治下的万民肯定也是不知敬拜神明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纣王这个火车头就没把神仙当回事,跟在他身后的臣民们自然也不会把神仙当回事,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不知敬拜神明自然就不会给神仙们供应香火,香火不够,神仙们的寿命自然就受到影响,因此神仙们是无论如何都要改变这种现状,无论如何也要把纣王拉下马的然后扶持一个敬神礼佛的新的君主重建新的朝代和秩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把纣王换掉,事关神仙长治久安的大计,神仙们是马虎不得的。

女娲娘娘安排妲己等轩辕坟三妖托身宫院迷惑纣王让其江山丢掉就是女娲娘娘按照神仙们商量好的执行的灭纣计划。纣王题写的赞美诗就是引爆点和导火索,当然了,即便纣王不写赞美诗,神仙们也会抓他其他的把柄来灭掉他,这是毫无疑问的。

结语:因为纣王一首赞美诗就要毁掉其整个江山社稷,看似女娲娘娘小题大做,实际上纣王触动了神仙最根本利益寿元的大问题。神仙们是不能容许纣王这样的君主存在的。神仙们的做法没有什么对与错,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神仙们无论干什么都是可以推给天意的。

6

冥冥之中,创世大神早已为每一个生命编排好了剧本。纣王在商容的进谏下,于3月15日去女娲宫进香,也是既定的剧本。商容上奏,纣王行动,都是一个时间点上的彰显。为此,纣王在女娲宫上香之后,忽被一阵阴风吹开遮掩女娲金身上的帷幕,使纣王看到美貌的女娲娘娘,为此,写淫诗亵渎女娲,但那首诗,在现在看来就是一首赞美诗,本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就是对神的不敬。比如哪吒闲着没事把石矶娘娘的弟子射死了,石矶前来理论——仅仅是理论——斥责她以前对李靖有恩,现在李靖的儿子为什么射死她徒弟。

哪吒二话不说,也要把她杀了,结果打不过只能逃去求助自己的师父太乙真人。太乙真人毕竟是德高望重的老仙长,正面人物,得讲道理不是,石矶又质问哪吒为什么杀她徒弟又要杀她。  类似的观点在书中还有许多,比如宰相商容就说:“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今陛下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  所谓“上古正神”,即女娲并非草根野妖,而是拥有仙箓,受到天庭庇佑;所谓“朝歌之福主”,即女娲乃是商朝的庇护神,商朝帝王的直接领导:有这两重身份的女娲,那万万得罪不起。

不过,仅仅是因为商纣王冒昧给自己写了一首情诗,女娲娘娘就要弄死纣王,毁掉一个人间王朝?若真的如此,女娲娘娘未免太小肚鸡肠了。

事实上,女娲娘娘生气归生气,在下达祸害商朝命令的时候,其实另有考虑。这个秘密,与她在三月十五日前去火云宫朝拜三皇有关。

7

从神话故事的角度来看啊!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他颠覆商汤政权的一个引子而已,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面,咱们的帝王呢?是可以和玉皇大帝或者是上面的神仙去掰腕子的,在他们眼里边,我们只是平民,我们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而已,不应该有这样的实力或者是能力,他们要改变这种现状,要让人间的帝王厅从天上帝王的,甚至听从天上的小神仙,所以说他们需要更换一个代言人,有什么理由去更换呢?只有去找一个借口,咱们再看封神演义的时候,应该有看到过这个镜头,就是天上的神仙和纣王去斗法的时候,纣王是能赢得过他们的,所以说这他们不能容忍的,只能是找一个理由去干掉他,换一个代言人上去换上去的代言人呢?就没有纣王的那种气势和能力了,他们就得听从天上的神仙的,所以说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引子,只是一个借口,没有什么对错,权力的角逐而已。

他们看普通的人呢?视为蝼蚁蝼蚁,怎么可以跟我来掰腕子?所以说他们要改变这种现状,然后找了个借口,把这个政权给干掉了。

8

没有对错,个人意志的问题。

9

我们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无法过多的评论那时的人,是非对错原本就没有定义,冥冥中自有定数

10

错了,故意引诱别人犯错也是一种错,挖坑下套钓鱼执法呀。不管是气数将尽还是什么理由,这个手段都很不光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