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预防脑梗要注意什么?

预防脑梗要注意什么?

2020-10-04 02:01阅读(62)

预防脑梗要注意什么?:今年秋天雨水挺多的,随着一场一场的秋雨,天气也逐渐转凉了,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脑血管的急性发作:-脑梗,

1

今年秋天雨水挺多的,随着一场一场的秋雨,天气也逐渐转凉了,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脑血管的急性发作的疾病中,梗塞性脑卒中是发病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约占所有脑卒中问题的70%以上。

脑梗一旦出现,死亡率高,预后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与其等出现后再去急救,干预,康复治疗,不如尽早的做好脑梗的预防,脑梗的发生,与动脉血管的硬化狭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预防脑梗的关键,就是控制好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动脉硬化的问题,有一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比如身体随着年龄增长的逐渐衰老,比如家族遗传性的一些早发性心脑血管家族史风险;但还有很多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是我们可以主动控制的,如果对于这些因素能够做到早干预,早控制,早改善,就能够有效的减缓动脉硬化进程,脑梗的发生风险当然也就会随之下降。

1. 做好相关疾病的控制

想要减缓和控制动脉硬化,预防脑梗发生,首先应该做好的是,相关慢病的调理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包括我们长谈到的高尿酸,这些慢性代谢性疾病问题,都是加速和导致动脉硬化的风险性问题,把血压控制好,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把血脂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1.8mmol/L以下,把血糖控制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6.5%以下,把血尿酸控制好,至少控制到360μmol/L以下,当然这些指标不必硬卡,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身体状况,其达标水平也可以适当的放宽,但无论如何,控制好这些慢性疾病和相关指标,才能够有效的减缓动脉硬化进程和脑梗风险。

对于相关慢病的控制,我们就不一一详述了,就拿血脂来举例说明,很多发生脑梗的朋友,都有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脂问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会引发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以及脂质堆积,最终形成血管的硬化和斑块等问题,这种病程往往持续进展,斑块由小变得,血管硬化程度和狭窄程度也逐渐加重,斑块稳定性也会逐渐变化,直至变成不稳定的斑块,在某些诱因的刺激下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斑块出现破裂,导致血小板等凝血物质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就会形成脑梗,因此,控制好血脂水平,对于减缓动脉硬化,预防脑梗非常重要,通常说来,当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1以下时,斑块就会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风险的朋友,则将这个值控制到1.8以下则更安全。

除了相关慢病以外,还有一些疾病是导致脑梗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率失调导致的房颤,以及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脑梗发生的重要风险,因此,对于有此类问题的朋友,一定要积极的给予干预和控制,对于房颤问题,遵医嘱合理用药,控制好心率水平,减少房颤发生率;对于颈动脉斑块,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定期检查,识别斑块风险,积极的进行干预控制就好。

2. 减少不良生活因素影响

除了相关慢病的控制以外,注意避免生活上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实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习惯,对于我们前述的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生活调理,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戒烟可以使血压下降4~9mmhg,而加强运动,可以全面有效的降低“四高”,在辅助控制相关慢病的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脑梗发生率,也是必要而且最安全的重要方面。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如低盐低脂饮食,膳食纤维,维生素,蛋白质,钙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饮食量的控制等等;也包括合理的运动,有氧运动对于心脑血管的健康获益最大,能够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戒烟限酒我们整天说,但很多朋友还是做不到,实际上,吸烟喝酒不但是引发脑梗的风险因素,还是脑梗的诱发因素,如果能够戒除最好;另外,保持良好作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单独强调一下健康良好心理的重要性,同样属于脑梗高危风险情况的两个朋友,一个每天乐呵呵,遇事想得开,活的自在潇洒;另一个本来日子过得不错,但却总是不开心,这个烦恼刚走,那个烦恼又来,每日愁眉苦脸;这样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光相关慢病的控制会有较大差异,对于脑梗的发生风险率也大有不同,大家往往忽略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但实际上,往往一场暴怒,连续的失眠,都可能称为诱发脑梗的导火索,因此,想要减少脑梗风险,一定要让自己活得积极乐观,开开心心。

2

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脑梗死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故该病重在预防。那么,预防脑梗死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提到脑梗死,大多数朋友都会联想到脑出血,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所引起,而脑梗死则是脑血管堵塞所引起。发生脑梗死的直接原因为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不能为相应供血脑组织提供充足的血供,发生缺血梗死;发生脑梗死的根本原因则为引起脑血管狭窄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脑梗死的发生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加重的过程。在脑血管病变早期,血管狭窄程度轻,此时脑血管还能通过代偿扩张为脑组织供血,但由于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脑血管狭窄会逐渐加重;进展到疾病后期,各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害仍在继续,但此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经不再是原发病因,而是狭窄的脑血管,不能再为脑组织提供充足的血供,随时可能发生闭塞。所以,在不同的时期预防脑梗死均有侧重点。

在脑血管病变早期,预防的重点是控制引起脑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如控制好三高,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戒烟等,减少对脑血管的损害,防止脑血管狭窄的加重。在脑血管病变的后期,由于此时很可能发生脑血管急性堵塞,故预防的重点为疏通严重狭窄的脑血管,预防狭窄处发生闭塞,使血流中断,引起脑梗死。故在治疗上早期应改变生活方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给予药物降血压、血糖、血脂,补充叶酸,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稳定动脉斑块;在疾病后期,脑血管严重狭窄时,应考虑植入支架,疏通脑血管,避免急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改变生活方式、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发生脑梗死前,部分病人会出现先兆症状,医学上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与脑梗死相似的症状,如偏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意识不清、吐词不清等,但一般持续1小时左右,不会超过24小时,此时说明脑血管狭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需立刻就医,否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可能发生脑梗死。

综上,预防脑梗死,在脑血管病变早期,重点控制引起脑血管狭窄的高危因素,同时给予他汀稳定斑块、阿司匹林抗聚,预防血管狭窄的加重及血栓形成;脑血管病变后期,重点疏通脑血管的狭窄,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3

脑梗死一直保持着头号杀手的老大地位!

我们看看最新的调查结果

也就是30年来,脑梗死一直是导致我们死亡的第一个原因,脑梗死不但是导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脑梗更是很多时候导致半身不遂、偏瘫、失语、卧床等等后遗症,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脑梗死即使最好的医院,最大的医院,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救活,也不能保证经过溶栓或支架或取栓后不会有后遗症。因为梗死的面积和部位谁也决定不了,血栓想跑到哪,就会跑到哪。

所以,唯有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我们不得脑梗自然不会面对后遗症,自然不会面对脑梗死导致的死亡。

脑梗平均死亡年龄58岁,而目前我国平均年龄76岁左右,也就是得了脑梗死平均要少活18年。不但折寿,最主要活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能自由吃喝拉撒,拉屎尿尿都要人伺候。

预防脑梗死迫在眉睫,脑梗死根据病因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的脑梗死,这种脑梗死最常见;一种是心脏跳乱,心律失常房颤引起血栓,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梗死。

预防脑梗死的第一位就是健康生活方式,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后会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所以预防脑梗死首先是戒烟戒酒,低盐低糖低油饮食,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熬夜及压力。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和减少不良生活习惯。上述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任何一项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大家可以对照自己,因素越多,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越容易脑梗死。所以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的基础。

控制三高是预防脑梗死的前提,不但上述不健康生活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如果不积极早期正规控制,那么也会加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脑梗死。而三高常常并没有什么感觉,大家必须主动的去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三高,尤其是有家族史和肥胖、抽烟酗酒、不运动、不控制饮食对人,更应该早期检查有没有三高。

排查颈动脉斑块是预防脑梗死的必要,颈动脉斑块加重,会引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导致脑梗死,而颈动脉斑块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动脉血管斑块,通过颈动脉超声就能查出来。一旦发现颈动脉斑块,要根据斑块严重程度,或斑块软硬性质决定如何治疗,和预防斑块加重及斑块破裂。常规的会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但并不是所有颈动脉斑块都会服用药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但不变的是健康生活和控制三高。

发现房颤,正规治疗是预防房颤的必须。房颤最大的危害并不是心跳跳乱了,而是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会跑的脑血管,引起脑梗死,大概有20%的脑梗死都是房颤引起的,所以一旦发现房颤一定正规治疗,房颤的治疗大部分都需要抗凝,抗凝不是阿司匹林啊,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抗凝是要靠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砂班等药物。除了抗凝现在还可以左心耳封堵术等等方法来预防血栓。不管怎么样需要正规治疗。

总之,脑梗死大部分是能预防的,但为啥脑梗死30年来仍是导致我国人民死亡的头号杀手呢?

原因就是不重视,我们太不把生活健康当回事,我们太不把三高当回事,我们太不把房颤当回事,结果就是我们怎么对待生活,生活怎么回报我们,我们如何对待疾病,疾病如何对待我们!

结果就是脑梗死长期30年,一直保持着头号杀手的地位!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4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脑梗是指脑血管发生堵塞,血液不能正常流通而导致脑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功能异常或坏死的一种疾病,它发生的病理基础是血管的堵塞,了解了血管为什么是堵塞,就知道了该如何去预防脑梗。

首先,称为血管内皮的血管内表面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受到损伤,变的粗糙而不平整,甚至有小的伤口出现,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脂肪颗粒就会附着沉积在这些伤口上,进而像化脓感染一样引起炎性反应,脂肪连同血管组织被破坏而开“粥”状物。

这些粥状物积存了血管壁中,使血管变厚并向内表面凸起,血管的管径受到影响而变的狭窄,阻碍了血液的正常流通,当这种阻碍越来越严重时,血流便会越来越少。血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全身组织器官运送养料和氧,血流越少所运送的这些物质也就越少。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积存在血管壁中的粥状物上的包膜,如果受到血流的冲击发生破裂,粥状物就会暴露在血液中,这对血液来说属于外来的异物,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赶来聚集在其周围形成团块,这就是血栓。血栓可以立即堵塞血管,也可以随血流流向全身各处,堵塞与血栓大小相近的血管。

因此,脑血管的堵塞可能因为脑血管病变引起,也可能是其它地方形成的血栓流动到此所导致,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要预防脑梗的发生,最根本的是要避免血管病变的发生,而避免血管病变发生有三个关键:

  • 一是防止血管内皮损伤 积极改变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 二是减少脂肪的沉积 最有效的方式是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人建议控制在2.1mmol/L以下,能控制在1.8mmol/L以下为最佳。

  • 三是稳定血管病变 如果不幸发生了血管病变,就要采取稳定斑块、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这也是很多存在发生脑梗风险的人长期需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和阿司匹林的原因。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5

谈到脑梗的预防,实际上就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今天特别想跟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角度跟大家讲过之后,可能你对这个问题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2008年的时候日本厚生劳动省出台了这样一则法规,强制规定政府机关和企业要给40岁到74岁之间的成员定期检查腰围,就跟每年咱们国家的定期体检一样。日本的这个规定指出:男性腰围不得超过90cm,女性不得超过85cm。

一旦遇到那些腰围超标的成员,就会初步认定他们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危群体,就要强制他们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这些指标超标者就要在3个月内对自己进行减肥,若减肥也不能成功,这些人就必须接受饮食控制的相关教育。此外,政府还会对推动员工减肥不力的地方政府或企业处以相应的处罚。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日本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进一步降低,人均寿命提升。其实,我们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日本这些政策里能够学习到一点东西。回头想想咱们自己看是不是太胖了?咱们能不能也开始注意控制体重,注意自己肚子上的肉?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想长寿也需要控制体重,也需要在控制体重的同时,把血压、血脂、血糖、尿酸都控制好,不让一个指标超标。这样做,别说脑梗,其他疾病也会远离你,大家说张大夫说的对吗?

6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预防脑梗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

诱发脑梗的病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等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于脑梗的发生也有关。预防脑梗,关键是找出病因,积极进行干预,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血压、血脂等的管理。

1、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因血压过高,易使脑血管破裂出血;血压过低,易致脑供血不全,诱发脑梗死。应注意控制血压平稳,切忌剧烈波动。

2、高血脂:血脂异常会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应加强血脂管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证其处于正常水平。

3、短暂性脑缺血:应注意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情绪管理:讲究心理卫生,切忌情绪剧烈波动,切忌长期高压、紧张等。

5、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切忌暴饮暴食和饮食过饱,以低脂低热,低盐饮食为主;切忌久坐不动。

6、适度运动,保持体重:肥胖者更易发生脑梗,应注意养成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保持健康体重。

7、注意天气变化:气温骤变易致脑血管意外发生,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应注意天气变化,以防寒冷和惊吓刺激。

8、提防先兆:高危人群应注意提防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如突发单侧肢体麻木,乏力,嘴歪,流口水;眩晕;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7

脑梗死: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在全部的脑血管意外中占60%-80%。好发于中、老年人,在冬季寒冷时高发,具有“三高”的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因此,最好的手段就是提前预防,减少发病的几率。


预防脑梗最关键是一级预防,我们称之为病因预防。就是找出可能导致脑梗死的病因进行提前干预,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 不可干预的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等这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
  • 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病: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高血压如果不控制好会引起脑梗死、脑出血,而现在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所以把高血压排在第一位。
  2. 糖尿病: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脑梗死,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可以明显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3. 高脂血症: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血脂明显加速动脉硬化速度,增加脑梗死的发生。
  4. 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均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中心房颤动最为重要。
  5. 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或斑块形成:颈动脉是脑动脉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对脑血流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血管斑块脱落,就会形成血栓导致脑梗死。
  6. 吸烟: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脑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
  7. 肥胖:肥胖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病的发生,这些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肥胖是发生脑梗死的间接因素。

那知道了这些危险因素,就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1. 控制“三高”,把血压、血糖、血症控制合理正常范围。稳定血管斑块,治疗心脏疾病。
  2. 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吸烟是百害而无一利,被动吸烟也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 控制体重、健康生活: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 ~7 天,每天累计 30 ~6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4.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抗血小板治疗:对高血压伴糖尿病、高血压伴慢性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 ~150 mg/日)进行一级预防。

关注健康,关注香草小医生,感谢点赞,欢迎交流。

8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的研究生课题就是关于H型高血压与脑梗的预防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脑梗的预防。

脑梗塞是由于某些病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最常见类型有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

首先认识一下脑梗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西方国家由于胆固醇水平较高,所以西方国家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升高,而我们国家H型高血压发病率较高,H型高血压与脑梗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我国脑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外。

导致脑梗发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脑部小动脉痉挛、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在小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而产生脑梗塞,微小血管闭塞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当高血压合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时(大于或等于15umol/L),称为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硬化,脑梗的发病率较非H型高血压显著增加数倍。

第二、糖尿病,血糖水平升高可以导致全身血管硬化,是导致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

第三、高脂血症,血脂升高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也是导致脑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四、吸烟,长期大量吸烟,烟草燃烧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物质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血栓形成。

其他因素如长时间静坐的生活方式,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等都会加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所以针对每个人不同特点,严格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针对H型高血压进行补充叶酸治疗,就会将脑血管意外减少到最低程度。

我的分析您能明白吗?如有不懂之处请在文章后留言,我会进一步为您讲解。

健康心领域作者汤华,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主任医师。专门从事心血管疾病诊疗与健康宣传。本文由健康心领域原创写作,今日头条首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9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脑梗医学上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血管患者70%。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又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预防脑梗同样需要多管齐下。

最关键危险因素控制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预防的和不可预防的,其中不可预防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的危险性持续增加。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脑梗的发病率有种族差异,且呈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而可预防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这也是最关键的地方: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是非高血压患者的3.1倍。前瞻性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高血压能显著增加脑梗的发生率。所以,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一定要治疗。

2.心脏病

各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梗密切相关,其中心房纤颤是导致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使用药物控制房颤,可降低脑梗的发病风险。

3.糖尿病

国外的研究早已证实,糖尿病是脑梗肯定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脑梗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糖尿病可造成大动脉内皮损伤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加。因此,控制血糖对于预防脑梗的发生同样至关重要。

4.血脂异常

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已经成为公认的脑梗危险因素。血清中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越高,脑梗的发病风险越大。

5、吸烟、酗酒

以上两种不良生活习惯都是脑梗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发生脑梗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4倍,而戒烟2年后脑梗的危险性才有所下降。而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被认为是青年脑梗的危险因素。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生活调理

有研究显示,低脂、低糖、适当高蛋白饮食,控制体重、适当体育锻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使脑梗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药物干预

除了降压、降糖药物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之外,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以及调脂、稳定血管板块药物他汀类作为一级预防,另外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中药银杏叶制剂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和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可酌情使用。

总的来说,预防脑梗最关键的是自律。能坚持远离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坚持服用预防药物,就是最好的措施。

10

脑梗又称脑梗塞、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脑部血流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严重者可出现半身不遂、四肢瘫痪、甚至死亡。



脑梗发作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动脉炎等。

预防脑梗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控制“三高”。方式基本大家都知道,一是改变生活方式,二是药物控制。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脑梗发作的预兆有以下几个:

1、面瘫

2、吞咽障碍

3、眩晕

4、肢体麻木

5、失语



此外,脑梗的复发率很高,一旦出现一次脑梗,就要及时干预,持续治疗,防止再梗。



您的点赞与关注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