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联海军曾经世界闻名,但是在二战时期,苏联的海军确实拿不出手。沙俄是传统的陆地帝国,也一直寻求自己的出海口,所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张。但是这种扩张很快遭到了西方其他国家的抵制甚至联合打压。虽然总体来看在沙俄时期也获得了几个像模像样的出海口,但是距离世界海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在二战时期,其实二战之前,苏联的海军也并不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在陆地上打的,在1917年成立苏联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共计24年的时间,而苏联也并未在这24年得到自己的喘息,并着力发展自己的海军。

首先,苏联建立最初的那几年,遭到外界的全部封锁。

而且在政权成立初期,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海军,而是以恢复国家经济为主,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价,刚走上正轨列宁便去世了,之后斯大林又开始清洗内部,当苏联开始真正发展自己海军力量的时候已经是30年代,而且苏联当时海军的发展还与纳粹德国有一定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在讨论二战爆发原由之时,会将苏联与纳粹德国联系在一起。


其实从沙俄开始,如果换另一种角度想,俄国的海军并非以无事处。

总体而言,在世界排名上也算靠前,中流偏上水平,但是不论是从技术训练等等都依靠西方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俄国确实有自己的海军优势,但是与当时的殖民国家相比,很难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由于沙俄统治末期以及苏联建成前半期,仿佛世界都在与这个国家为敌,再加上自己内部的动乱以及破坏力大的革命和清洗运动,也使得俄国的海军力量更为薄弱。

在二战之前虽然很多国家都对纳粹抱有敌意,但是双方依然相互防范。美国曾经依靠自己的工业基础和军售企图摆脱经济危机,但是对外军售根本不考虑苏联,即便在某一些问题上苏联给的价格比某些国家还高一些。

为了发展自己的海军,斯大林不得不求助与纳粹德国,而当时的德国也答应转让给苏联一个巡洋舰,但这一转让并非真心实意,舰船也根本没有完工,但是双方之间的军事合作并未因此而停滞,苏联也并不止于纳粹德国这个法西斯国家有军事往来,包括意大利等一些其他国家,苏联也希望与其加深军事合作。但是纳粹国家与苏联的军事合作并非真心实意,只是希望稳住这个大块头,所以在核心技术上苏联的海军发展还是依靠自己的,尤其是对于斯大林本人而言。

斯大林的野心远远不止于苏联。

在加盟国地区也办理了很多军工厂,专门致力于海军以及舰船的建设。总的来说,苏联的科学家们任务繁重,甚至还出现了行政逼迫的事件发生。结果对于苏联而言进展迅速,很快苏联的海军就在1939年左右成为世界第四。但是对于苏联这幅员广阔的陆地领土而言,海军依然是其薄弱环节。若是与日本海军公平对战的话也未必很快落于下风。

但是日本岛国国土面积较小,海军力量集中,而苏联则至少要分出两大战场,所以在当时苏联海军打不过日本也属正常现象,毕竟国情不同。尤其是在苏德战场爆发以后,苏联的主要战场在陆地上,而非海洋。面对敌人猛烈的军事进攻,以及自己残暴的内部清洗,苏联很难再有任何余力去发展自己的海军。毕竟国家的生存问题迫在眉睫。同时之前的一些心血成果,因为德军的猛烈进攻,为防备落入敌军之手,只能亲自炸毁。

对于苏联当时的研发人员和科学家而言,也心痛至极。但比较幸运的是苏联和日本并没有展开正面交锋,尤其是海军方面,日本的真正对手是美国。所以苏联即便当时海军力量薄弱也不必因为这一短板而后怕。即便之后日本大势已去,苏联对日宣战,所谓的战场也是在陆地上。而战争结束以后,苏联则开始全力发展,其海军和空军这一短板也因为获取了大量的德国资料,以及自身科技人员的疯狂研发获得提升。

也就没有人再说苏联的海军是其军事体系当中的薄弱环节了。

最佳贡献者
2

苏联跟日本情况完全不同,说海军的话就是拿苏联最弱项短板和日本最强项比。苏联国土异常庞大,又偏居欧亚大陆最北端,空有那么漫长的沿海线却为拥有不动港操碎了心。看看苏联地图,他最漫长的海岸线是冲着北冰洋的,每年都是大半年封冻状态,极端地区已经深处永冻地带,再看苏联国土大部分是亚洲,核心地区却是欧洲,所以苏联是个传统的欧洲国家,面对欧洲,苏联复杂的海岸线又被地形限制隔绝在真正的海洋之外,这又是苏联海军第二个痛:出海口!

从沙俄时代开始,最接近自己工业中心的波罗的海,自古就是世界最强海军风云际会的地方,从远古肆虐欧洲的北欧海盗,到古典风帆时代海军强国的荷兰、英国、再到近代海军的德国,包括自始至终的地区性海军强国芬兰、瑞典,结果一直到苏联最强盛的时代,都对自己能在这里冒头不抱希望,而把主战场转向黑海,其实黑海除了有不冻港,状态比波罗的海更严重,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在这一方向上连英国支持的土耳其的第一道封锁都从没突破,而这个方向上突破出去后,还有希腊爱琴海域第二道封锁,大地中海第三道封锁,全突破了才真正进入海洋,最悲剧的是这方向上,舰队哪怕突出去了,也还有被封的回不了家的风险,即突破不了地中海又回不去黑海,能想象会是怎样一个场景吗?然后就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威,海军要发展先就要发展背后的大工业,然而苏联要到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大工业,第一要翻过欧亚分界的乌拉尔山,然后是古代俄国人眼里的偏远的老远东地区,再是跨越偏远到斯大林时期还流放犯人的西伯利亚地区,最后再横跨整个新远东地区……,沙俄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在那时就修建了一条链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描写保尔最艰苦、并几乎送了命的,就是赶着去为城市收集过冬燃料,组织了大规模的伐木队,这么艰苦的地区是哪里呢?嗯,其实不远,老远东最西边靠近城市的地方,都还没正式进入老远东地区呢。后来苏联强盛时,终于勉强在远东建了诸如共青城这样的城市,但离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成乌克兰哪有的船厂,还有很多路要走哪。所以在八十年代,苏联人又脑洞大开,跑去打阿富汗,为的是下一盘打通朝南直通印度洋的出海口的大棋!这样,别说二战,就是苏联最强盛时期,都没能解决好自己面临的问题:海岸线漫长却无法常驻保护的兵力舰船,几个方向都没有像样出海口,没有一个港口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出覆盖全国的大海军!
那么二战前短短十几年时间,苏联建立起震怖世界的重工体系和大陆军,已经让人惊掉下巴了,要再建立起一个大海军,那不成神一样的国度了?还打什么二战?大家老老实实自己插上红旗不香吗?!日本呢,国土狭小,力量集中,从明治维新起,就集中精力建海军,几乎所有走过弯路,到二战,苏联被地形割的七零八落的海军一共也才十万吨,日本一条大和就七、八万吨,怎么打?

3

但是苏联海军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二月革命之初,俄国的海军其实已经颇为孱弱,在日俄战争之中,沙俄远东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在旅顺口之围中被击溃,波罗的海舰队向远东派出的增援舰只也在对马海峡海战中几乎被全数歼灭,从此沙俄海军一蹶不振。直至一战十月革命开始之时也没恢复过来。

十月革命苏维埃取得政权之后,白军政权依然非常强大,而且除了少数官兵投奔革命之外,沙俄海军大部分军官和水兵都参与了白军而不是红军。

此外十月革命中而且还得到了资本主义协约国的支持,协约国甚至组织10多万人的军队进行西伯利亚干涉,苏联能够存活下来也是花费了大力气的。

在战后,苏联又遭到了协约国严峻的封锁,并且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不过此时德国同样遭遇排挤,两个弃儿很快抱团取暖,德国曾经也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海军强国,对发展海军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很多都教授给了苏联,也让苏联迎来了海军新的发展。

到了二战,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就算是主要敌对国苏德,德国就不用说了,二战爆发了海军也没有形成规模,仅有的一艘齐柏林航母还在建造,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无法跟英国直接对抗,而是大打破交战,苏德两国之间根本没有像样的海战。

苏德陆地战场倒是打得热火朝天,苏联为了抵抗德国倾尽全力,各大舰队都调派了大量水兵上岸作战,甚至连舰炮都搬上岸作为机动火力使用,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穿海魂衫的毛子也被世人熟知,成为了精锐的代言人。

而战前日本海陆不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陆军要北上,海军要南下。但日本陆军自从诺门罕战役后便没有继续向北发功攻势,而是一直处于守势,而苏联因为忙于苏德战争,也没有精力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至于海军,为了与美军争夺太平洋岛屿,除了少部分留在中国等地,日本基本上压上了几乎全部海军,中国方面舰队之第一、第三遣华舰队等海上部队被先后撤销番号,人员编为陆上守备部队,仅保留驻香港的藤田类太郎中将率领的第二遣华舰队和海南警备府,基本全都成了旱鸭子。更别提跟苏联打海战了。所以苏日双方在二战之中并没有发生像样的海战。

至于为什么二战时期苏联海军连五分之一的日本海军都打不过?恐怕是看到苏联海军纸面数据吧。

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拥有4个舰队(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和5个区舰队(北太平洋区舰队、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里海区舰队、多瑙河区舰队和平斯克区舰队)。

装备各型主要作战舰艇276艘,其中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领舰7艘、驱逐舰52艘、潜艇218艘。

护卫舰22艘、浅水重炮舰21艘、炮舰5艘、布雷舰18艘、布网舰4艘、扫雷舰80艘、作战快艇477艘(鱼雷艇269艘、装甲艇近百艘、猎潜艇77艘、扫雷艇53艘以上、护卫艇18艘以上等)。

此外还在建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2艘、巡洋舰10艘、驱逐领舰2艘、驱逐舰45艘、护卫舰15艘、扫雷舰25艘、浅水重炮舰6艘、潜艇91艘(大型12艘、中型46艘、小型33艘)、猎潜舰12艘、布网舰10艘等。

官兵人数最多曾经达到140万人,至少也是一支非常有实力的海军部队。

当然相比日本来说就完全不够看了,到太平洋战争前,日本海军总吨位已经达到106.8万吨,拥有10艘航母、12艘战列舰、37艘轻重巡洋舰、130艘驱逐舰及数十艘潜艇,共编为10个舰队,而且船型更新,你要说打不过确实也是事实。

4

二战时期苏联海军与日本海军完全不是一个实力等级。

历史上,俄国与日本海军之间的较量发生在日俄战争。对马海战一战,是的俄国海军从世界排名第三跌到世界第六,俄国在此次战争损失了波罗的海舰队与太平洋舰队,共损失战列舰和装甲舰18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10艘等。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获得政权后,接手的整个俄国海军底子理论上拥有舰船1100余艘,不过经过4年内战,实际到了1924年底,红海军全部力量也就是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等,而且它们主要部署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至于面对日本海军的远东海军,在1923年只是拥有驱逐舰3艘、浅水重炮舰3艘、炮舰3艘、布雷舰1艘等。显然,就凭这点实力,根本无法与日本海军较量。

随着30年代苏联经济形势对好转和远东局势的变化,苏联加强了远东海军的建设。1933年4月21日成立了太平洋舰队,到了1937年舰队实力发展到8艘驱逐舰、60余艘潜艇和15艘浅水重炮舰等。

此后,苏联在1937年制定了大海军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太平洋舰队的发展排在首位,主要是此时日本已经侵略我国,而且已经和苏联发生了2次武装冲突。按照计划,苏联希望到1947年整个舰队应该拥有6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56艘驱逐舰和219艘潜艇,判断到那个时候整个日本海军会拥有19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16艘航空母舰、98艘巡洋舰、154艘驱逐舰和137艘潜艇。

当然,即便如此,此时的舰队在实力上依然不是日本海军对手,不过苏军作战计划判断日本海军主要作战对手是美英,所以与舰队交战的实力最多只有整个海军一半力量。这样,到1947年至少舰队可以完全与日本海军一战,而不像之前一直考虑对方会进攻自身海军基地如何防御的问题。众所周知,一方面这个计划脱离了苏联当时国力再加上几年后苏德战争爆发,整个计划无从实现。

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为2艘驱逐领舰、 12艘驱逐舰、91艘潜艇91艘、各类舰艇362艘、飞机1183架和岸炮456门。在战争期间舰队实力又有了增强,到1945年8月远东战役前,舰队拥有2艘巡洋舰、1艘驱逐领舰、12艘驱逐舰、78艘潜艇、1549架飞机。而此时的日本海军虽然在水面舰只上还是拥有一些所谓的威胁,不过在当时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海,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对舰队的威胁了。

在整个战役期间,舰队也只是出动了小型舰艇和航空兵,而日本海军更是不见踪影,整个战役日本海军损失2艘护卫舰、1艘炮舰、1艘炮艇和3艘商船。

5

二战时期,苏联海军基本没有和日本海军交手,陆军是有的,消灭了关东军。

第一,苏联对日宣战时间较晚,苏联是1945年8月9日才对日宣战,那时候日本的海军主力基本被美国消灭。

第二,苏联迟迟不对日宣战也是利益考虑,对德作战已是损失惨重,对日作战同样会消耗有生力量。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后,日本败局已定,苏联迅速对日宣战,主要是用陆军消灭关东军

第三,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也是非常厉害,日本虽然海军强大,但未必能是苏联的对手

6

因为苏联海军底子差、起步晚。

从1917年立国到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不过短短24年。而苏联的战争彻底结束,则要到1922年,也就是说苏联真正用来搞建设的时间,只有19年。

而这19年时间,初期的重中之重不是建设海军,而是恢复被八年战争摧毁的生产。真正等到有能力大搞海军,已经是30年代初的事情了,距离战争爆发不到10年。

在沙俄时代,俄国海军在世界上排名不算高,也就是七八名的样子(当时有海军的国家也就不到二十个),而且技术上对英法有严重依赖。可经过内战和外国干涉军的折腾,这支本来排名就不高的海军经历了叛变、自沉、战损、事故,也损失得差不多了。

沙俄的遗产:“甘古特”级战列舰,12门305毫米主炮,火力弱,航速低,防护差,在二战参战国战列舰中敬陪末席


而且这些硕果仅存的军舰(以三艘“甘古特”级战列舰为核心),只有一战时期的技术,即使经过现代化改造,也仅仅是能用,而不好用。苏联自身海军技术积累不足,而英法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军事禁运措施,即使在美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美国仍然拒绝了为苏联建造新式战列舰的订单,可见一斑。

“基洛夫”级轻巡洋舰,苏联在二战前唯一完工的新式大型军舰

德国答应转让苏联的“欧根亲王”级重巡洋舰四号舰“吕佐夫”号,结果最终未能完工,只能作为水炮台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只能与虎谋皮,与两个法西斯国家谋求军事合作,特别是自己底子最差的海军方面。当然,战列舰这样的国之重器依然是不可能的,双方都清楚未来会刀兵相向。意大利主要为苏联提供驱逐舰和巡洋舰级别的技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塔什干”号驱逐舰和“基洛夫”级轻巡洋舰。德国则表面慷慨,为苏联海军建造了一艘重巡洋舰,却故意脱盐,到战争爆发仍未完工。

“苏联”级装备9门406毫米主炮,排水量高达5.7万吨,装甲总重达23306吨,甚至超过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但没有雷达,防空较弱


所以战列舰只能靠苏联自己。在喜欢大海军的斯大林支持下,红海军倒是也制订了庞大的海军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意大利提供的设计方案谋划的“苏联”级战列舰,“苏联”、“苏维埃俄罗斯”、“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白俄罗斯”于1939年同时开工,此外还有“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如果这些大家伙能够完工服役,红海军的实力就可以达到世界第四(次于美英日)的水平,当然不至于日本海军的五分之一都打不过。

“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3.2万吨,主炮为9门305毫米炮,可以换装380毫米炮,这样将是二战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理论上)


然而苏联的造船业本来就薄弱,连日本都不如,更达不到美国可以用“下饺子”的速度造军舰的程度。按照计划,这些大家伙要到1943年才能全部服役,而卫国战争爆发后,面对德军的高歌猛进,这些船台上的半成品只能纷纷自行炸毁以免落入敌手,永远失去了完工服役的机会。

再加上战争时期,对苏联来说最重要的是坦克飞机大炮,而不是军舰,只能生产廉价的驱逐舰、潜艇、鱼雷快艇等装备,所以红海军直到二战结束,依然是一支实力较弱的海军,完全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好在这时候也不用担心这个了,日本海军已经是昨日黄花,最后苏联对日本宣战之时,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只是出动了一些驱逐舰、布雷舰和鱼雷快艇就完成了使命。

7

二战时期的苏联陆军的强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二战苏德战争的激烈程度不是东亚战场和东南亚战场能比拟的,连丘吉尔都说:“同盟国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苏俄陆军加上西方的空军”。回顾二战,苏联海军鲜有被提起,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究竟是什么水平呢?

薄弱的底子

以前读书的时候历史老师就说了,沙俄是帝国主义列强当中最薄弱的一环,而沙俄的海军更是薄弱中的薄弱。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和沙俄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爆发了一场海战,这就是著名的对马海峡海战。这次海战俄罗斯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本仅仅损失了3艘鱼雷艇。

这次海战沙俄失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支舰队是长途跋涉18000多海里从波罗的海绕道非洲好望角再开往对马海峡参与战事,另一个原因就是沙俄的海军训练欠缺,士气低迷,装备老旧。这次海战对俄日两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沙俄海军直接沦为三流海军,日本海军则一战成名挤入世界海军前排。

沙俄海军本来就不是很强,之后在经历一战和内战后,苏联成立的时候继承的老本没有多少了。

随后苏联开始执行五年计划,发展重工业恢复国内生产力,但海军并未得到多少发展。因为苏俄是传统的陆上国家,并且主要的威胁都是在陆上,所以陆军和空军更优先得的发展。苏联本也有发展海军的计划,但是随着二战战火烧到苏联大地上,战事打断了苏联的计划。

二战中的苏联海军

到了1941年,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的排水量总和达到了10万吨以上,水下的潜艇中排水量也超过了五万吨,不够这个数量和英美日这些海军强国相比还是差了不少。此外苏联海军的人员可是达到了140万人,这种情况可谓是人多船少,甚至有不少苏联海军士兵长这么大都还没见过海。

随后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海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遭到了德国空海军的袭击与封锁,这些舰只在战争中并未发挥多少大作用。船不能上岸而人可以上岸,这100多万海军士兵就被苏联政府当做陆军使用,提着枪上岸作战。比如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海军就有8个旅的战士参与了战事,而在列宁格勒战役中,也有大量的苏联海军士兵上岸作战牵制住德军。所以当时的苏联军中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海军制服的士兵在端着枪在陆上战斗着,而且由于较少参与战事,海军士兵反而比陆军有着更高的训练水准和士气,作战更为勇敢无畏。

除了上岸作战,苏联海军还负责了水路的后勤运输任务,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战争爆发后,仅仅一年的时间,在黑海苏联海军就运输了150多万吨的物资,此外苏联海军的船只还负责把士兵运输到各个战场之中。在远东地区几乎没有战事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也没有闲着,这些远离战场的士兵下海捕捞海产品,之后再运输到前线去用于补充军粮。

所以说,二战时期苏联海军并非“无所事事”,只是他们被苏联陆军的“光芒”掩盖住了罢了!二战的胜利,也有苏联海军出的一份力。

8

这个说法到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只是想象一下的吗?

苏联海军从成立直到解散,都没有与日本海军发生过正面交战,也就是说,双方根本就没有交战的记录,怎么可能证明谁更强呢?

苏联海军与日本海军的交锋机会只有一次,1945年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之后,但是双方没有真正的交上火,即便是苏军对日军控制的岛屿实施登陆时,也没有日本舰队进行拦截等。

这不是大家熟悉想象的样子,苏联的海军力量虽然规模较小,但是还没有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日本海军力量虽然较强,也没有什么碾压的优势,单纯的仅仅是对比一个数据,就认为谁占据优势什么的,这种想法太过于理念化了吧。

9

虽然沙俄时期曾经拥有着比日本海军更强大的舰队,但是二战时期这片土地已经属于苏联。苏联革命成功是因为陆军,而在苏联掌权之后同样是优先发展陆军,毕竟海军这个军种实在是太费钱了,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来说,海军的建设一定要排到退后。


可是日本海军不同,伴随着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胜利,还有岛国本身的地域模式,相对于陆军的建设,海军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军七大佬中根本就没有苏联的原因。


等到了二战爆发的这个时间点,苏联这边只有驱逐舰以及潜艇,而日本这边却是航空母舰、战列舰、轻重巡洋舰等重型水面舰艇。在这种实力悬殊的前提下,苏联海军竟然还能跟日本海军稍微比划两下,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当时的日本海军已经升级到远洋作战了,而苏联海军却只能做到领海防御而已。

10

由于“二战"之前苏联内部的动荡不安和“清洗"运动,使苏联的海军力量很薄弱。

反观日本身为一个岛囯虽然面积很小,但它四面环海且海军力量比较集中和强大,所以在二战中苏联海军打不过日本海军也是正常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