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到底有没有沙子?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到底有没有沙子?

2020-09-29 04:31阅读(73)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到底有没有沙子?经常可以看见描绘甲午海战的影视剧里,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中有沙子,那么在现实中到底是否如此,还是影视剧的一

1

沙子嘛,有,当然有,但是那可不是因为偷工减料或者什么贪污腐败造成的,而是纯技术原因,因为里面掺了沙子的炮弹是实心穿甲弹,近年来各路谣言总是说北洋水师的炮弹里面掺沙子是因为火药钱被贪污了,这纯属谣传了。


当时的炮弹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实心的穿甲弹,第二种则是开花弹,也就是装填了大量黑火药等烈性炸药的爆破弹,爆破弹不能穿甲,属于触发引信炮弹,当时的军舰因为是铁壳战舰的开端,因此都在表面覆盖了大量的厚重装甲,亦或者是把关键的部分,比如弹药库和锅炉等都放在有装甲保护的铁甲堡部分内,因此如果使用开花弹,虽然爆炸威力大,但是只能杀伤人员,伤及表面,打不到内部,无法击沉敌舰。


但是实心的穿甲弹不同,他打过去后是破坏敌人的军舰结构的,如果打在水线部分,就会造成进水,打在炮塔附近,就能破坏炮塔,也就是说,这种炮弹属于破坏敌人军舰的炮弹,用这种炮弹虽然爆炸威力小,但是对军舰的结构性打击是很大的,因此北洋水师最大的305毫米巨炮大都使用了实心的穿甲弹。


所以,北洋海军的军舰使用实心弹是有的,掺了沙子也是有的,但是那些是合理的穿甲弹,北洋之败怪不到炮弹的身上,能怪体制,也能怪军制,也能说技术落后,也能细节到速射炮太少,管退炮太少,但是如果怪罪炮弹有问题那就大可不必了。人类海战史上,有时候运气也就是这么重要,有些炮弹一旦命中就会引燃弹药库爆炸,比如被俾斯麦击沉的胡德号,但是有时候就是怎么都打不沉,比如大和就吃了大量的炮弹和鱼雷才沉,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要怪炮弹。

2

有关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非常肯定地说,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某些炮弹里面的确有沙子或砂土。同样肯定地是,对炮弹里装沙子这个段子的普及意义重大的《甲午风云》等影视作品中,对这种炮弹的理解和表现是彻底错误的。

现在听起来可能会觉得荒唐,但历史上填沙子的炮弹当年是一本正经经过设计研发的标准弹药,称为填砂弹,日本海军称为实弹。

(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炮术教科书中关于装沙子的克虏伯实心弹的说明)

1.填沙弹是克虏伯大炮的标配穿甲弹

首先,这种炮弹是克虏伯火炮的标配弹药,其他诸如阿姆斯特朗火炮等则没有这种炮弹。

填沙弹在当时克虏伯大炮的弹种中,是作为穿甲弹的一种。

2.沙子填在炮弹的什么地方

电影《甲午风云》中有个经典的桥段,“致远”舰演习打靶,结果炮弹装进大炮之后大炮打不响,后来把炮弹退出来,拔下弹头,发现发射药筒里倒出来的都是砂土,言外之意是军需官贪赃枉法,把弹筒里的火药拿出去卖掉,换上了沙土。

因为《甲午风云》的传播极广,此后大家普遍认为,沙子就是填在发射药筒里的。

单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首先,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的克虏伯大炮采取的是弹、药分装式,不会有土豪金的弹壳,而是由弹头和丝绸包裹的发射药包两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另外,填砂弹的砂土根本不是发射药,而是装在弹头里面。

3.为什么要造填沙弹

既然弹头里面装的是沙土,那么意味着这个炮弹击中目标根本不可能爆炸,那么为什么要造这种奇怪的炮弹呢。

因为克虏伯公司当时没有研发出可靠的弹底引信,即安装在弹头底部的引信。

当时克虏伯公司成熟的炮弹引信是安装在炮弹头上的碰撞引信,击中目标后,引信碰撞引发,从而引爆弹头内的火药。但是穿甲弹因为要穿甲,必须保持弹头的头部尖锐和牢固,不允许在弹头上钻孔装引信。而克虏伯公司又没有研发生产出安装在弹头底部的引信,于是只能凑和,干脆穿甲弹不装引信,依靠击中目标时弹头内的火药自行摩擦而燃烧起爆。但是这种爆炸属于小概率事件,既然装了火药也不一定能爆炸,干脆不浪费火药,直接在穿甲弹的弹头里灌上砂土当配重,只依靠炮弹的动能来砸坏敌舰。

填沙弹就是这么一种克虏伯公司在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生产出的标配炮弹。

4.北洋海军为什么要用填沙弹

或者大家要问,北洋海军为什么要用这种不靠谱的炮弹。其实怪不得北洋海军,谁叫我们用的是克虏伯大炮呢,克虏伯公司标配就是这种弹药。

又或者大家要问,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弹药技术不成熟的克虏伯大炮呢。在这一点上,北洋大臣李鸿章难辞其咎,李鸿章对克虏伯的一味迷信,导致了在军武进口时,很多时候并不是去挑选最好的买,而是去挑熟人的东西买,结果北洋海军就成了克虏伯的粉丝。

3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里面确实有沙子!不要气愤,此沙子非你想象的那种,影视剧中把炮弹里面灌沙子的场景描绘成腐朽的清政府所为。而实际上此沙弹是海军正八经儿装备的炮弹!



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有两种:一种是灌沙子的实心弹,主要依靠它的动能穿甲所用,并不能爆炸;另一种是开花弹,这种依靠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周围造成伤害,威力巨大,其实就是榴弹。不用想肯定开花弹比实心弹贵,自从北洋水师花高价买来二十几艘铁甲战舰以后,北洋水师一跃成为亚洲的杠把子,清政府盲目自信到高枕无忧,从那一刻开始北洋水师军费就被削减、挪用,一直到战争爆发前北洋水师都没有再添一件像样的装备。像这种价格昂贵的开花弹清政府是不可能外购的,现存的开花弹还是当年购买军舰时自带的。虽然洋务运动兴起,但是清朝的军工科技依然非常薄弱,这种技术先进的开花弹自己并不能生产,反倒是价格便宜技术相对较低的实心弹管够。平日里水师们训练打的也都是实心弹,开花弹就甭想了。



朝鲜半岛事变之后,日本大兵压境,清政府才着急忙慌的拨下军费,让北洋水师随便买。可是那时候外国已对清朝武器禁运,北洋水师有钱也买不到开花弹,只能自己硬着头皮紧急赶工,因为技术达不到,只能用黑火药代替炸药,这样造出来的开花弹威力要小很多,但是没办法,聊胜于无。甲午海战中各舰炮开花弹只能省着点用,实心弹倒是可以随便打,这也是甲午海战失败的一个因素。



我是铁血步兵1927,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补充,同时欢迎各位战友关注我!

4

北洋水师装备的穿甲弹中,确实部分炮弹没有装填炸药,而是装填了沙子,不过这个是当时各国普遍装备的一种炮弹,不是伪劣产品。

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军军舰装备的炮弹有穿甲弹、榴弹、霰弹、子母弹等。其中霰弹、子母弹主要用于近距离杀伤暴露的人员,基本不在海战中使用。海战中主要用的还是榴弹和穿甲弹。

榴弹的弹体顶端装有引信,命中目标以后引信引爆弹体内装填的炸药,利用爆炸产生的弹片和气浪破坏目标。由于引信在顶端,炮弹刚命中目标以后引信就会工作,因此大多用于对付军舰无防护的部位或者是杀伤舰面上的人员。

“定远”的305毫米4倍径榴弹,其顶部引信没有安装,所以看上去比较平

而穿甲弹则是用来对付有装甲的军舰。所以穿甲弹的弹体顶端尖锐,弹壁厚实,这样可以穿透军舰的装甲。理论上来说,穿甲弹可以击穿日舰的装甲以后在舰体内爆炸,破坏力要大于榴弹,是海战的第一首选。

然而当时弹底引信还不成熟,早期的穿甲弹是没有引信的。这一时期的穿甲弹的引爆机制是利用惯性。也就是炮弹发射以后,弹体空腔内装填的较松散的黑火药因为惯性会被压缩到底部。当炮弹命中目标时,速度会突然减慢,此时被压缩在底部的黑火药会因为惯性快速撞击空腔的前部。在这一过程中,黑火药可能会摩擦燃烧,然后就会被引爆。

北洋水师“镇远”舰的305毫米穿甲弹,其顶部和榴弹有明显区别

这种引爆机制非常原始而不可靠。尽管采取了增加空腔内部粗糙程度等措施,还是不能保证每次黑火药都会被引燃,炮弹的瞎火率很高,很有几分佛系。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这生产炮弹时有些穿甲弹干脆就不装填炸药了,直接换成沙子配重,以降低成本。这种纯粹靠炮弹动能破坏敌舰的穿甲弹,也叫作实心弹。

日本佐世保旧海军墓地陈列的一枚2.8倍径的305穿甲弹

和装填黑火药的穿甲弹相比,实心弹一个好处是价格便宜,平时用来实弹训练挺合适。另一个好处是既然肯定不会爆炸,那么理论上穿甲能力就得到了提高,毕竟可以一直穿到动能不足为止。当然,实心弹的杀伤力也非常感人,除非正好在飞行过程中砸到什么要害部位,否则对敌舰的破坏很有限。

那时候的海军会特意备上一些实心弹,用来对付对方的铁甲舰。北洋水师自然也不例外,装备了这种炮弹。

所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装填沙子的炮弹确实存在,不过这是制式装备,不是伪劣产品。

奈良冰室神社的305毫米穿甲弹

奈良冰室神社的305毫米穿甲弹

5

这我没权力调查,据传闻是把教练弹当成了真枪实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一个国家的防卫绝不能靠别人,自己拥有才是真的拥有,就如同马岛战争,经济上中兴通讯,被别人卡脖子,要想胜利是很难的,不要对任何人抱有幻想。打铁还须自身硬。




6

记得在甲午海战后两个甲子后的2014年央视和其他军事节目媒体已经做过了介绍并澄清了当年对于北洋海军的一些谣言,其中就包括炮弹里掺沙子的事情。而一个哥们也在那年去日本的一个供奉甲午海战阵亡士兵的神社(不是去拜小鬼子的),因为那个神社里有一样特殊的战利品,那就是有一枚打中日本联合舰队旗舰的松岛号没有爆炸的305毫米炮弹,记得这哥们在摸着那枚已经120多年的炮弹声音哽咽的说道“要是在120年前,你要是爆炸了那改有多好啊。”

那时的我看到这个视频也同样感到心酸,但是他和我都明白那一颗炮弹是永远不会爆炸的,因为那是一枚实心穿甲弹。而当年央视辟谣时也说了,当时的大清没有掌握炮弹的炸药技术,只能生产实心的穿甲弹,为了给这些穿甲弹配重就在炮弹里面掺入沙子,想要爆破弹只能从外国购买。而使用中实心穿甲弹必须要有一个特别高的要求,那就是打在敌人军舰水线以下,在水线下打穿一个孔让水流进军舰里面,这种打法不仅难度大而且效果也不怎么好。

而在老电影甲午海战里面,往炮弹的发射药里面掺沙子这一个简直就是十足的抹黑,就像宣传美国人是少爷兵不切实际。当年日本能够在甲午海战里面获胜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和大清相比,当时的日本已经拥有独立制造大威力爆炸的炸药——下濑火药,所以说掌握核心科技才是关键。不过日本人制造出来这玩意虽然威力大,但是也有一些不良因素,那就是性能不是很稳定,死在这些下濑炸药手下的日本战列舰也不在少数。

7

(甲午海战)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和事实。许多小伙伴都看过甲午海战,那一段残酷的历史,给中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将中国推向了深渊。甲午海战,一个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满清帝国,另一个是隐忍发育,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后起之秀日本。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这样的情况下,满清与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甲午海战示意图)

在1894年9月17日,清政府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爆发战争,结果大家都知道经过一系列的激烈交战后,北洋水师损失惨重,退回了威海卫基地。这场战争的失败,或许大家都认为是清政府贪污腐败,舰船上的水兵将弹头拨开,炮弹里面全是沙子而不是黑火药,看到这里,每一个中国人或许都会发出由衷的愤慨,亚洲第一的舰队北洋水师就这样被清政府“坑”了,“大清不灭,天理难容”。

(北洋水师的军舰大炮)

但是在当时,确实是有向炮弹里加沙子,而且这种做法也是正确的。要清楚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时的炮弹种类只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常识认为的炮弹打出去,打到敌方舰船上,发生爆炸的“开花弹”。开花弹的弹头是填充的炸药,受到猛烈的撞击后会发生爆炸。而这种掺杂了沙子的炮弹叫做实习弹,这种炮弹主要是依靠炮弹自身的动能,打穿敌方舰船的装甲,而造成伤害,并不能产生爆炸。当时的武器生产的技术有限,实心弹的弹头一般都是中空的,为了让炮弹更加平稳的发射出去,就需要配平重量,于是就需要填充一些东西作为配重,而沙子就是最好的配置,也是最常用的材料。成本低,随处可见,最主要的是方便配重,当然也有掺杂碎石子和黑煤灰等。

(实心弹)

那么掺杂沙子在炮弹里是正确的做法,那么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会失败呢。当时的北洋水师两种炮弹其实都有装备,但是实心弹的数量非常多,这种技术要求低,制造成本也低的炮弹,当然作为了最常用的炮弹使用,而开花弹不仅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也十分昂贵,即便是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满清帝国,近代军工厂最具规模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都无法生产开花弹,所以开花弹只能依赖进口。

(开花弹)

实际上,北洋水师的军舰两种炮弹是按照一定比例装备的,但是北洋水师的军费因为清政府中各种党派内斗,腐败贪婪,还有其它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放下来。最后导致甲午战争开战,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号”也只补充了55颗开花弹,仅仅两个小时就打完了,剩下的全用实心弹射击,火力远远小于日本。

(镇远号的实心弹被日本展示)

所以北洋水师在炮弹里掺杂沙子,多制造实心弹也纯属无奈(用来弥补开花弹的不足与短缺的军费)。当然甲午战争的失败也不仅仅是火力上的不足,还有其他种种的原因,因为篇幅的问题,下次我们有机会在详细介绍。

(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

8

肯定有,而且对于北洋军队的战斗力来讲,肯定是一种很大的削弱。

中日甲午战争刚刚开战以后,当时整个清廷内部可以说是乱成一团,最主要的一个李鸿章曾经写信给当时慈禧说美北舰队缺乏开花弹,清政府赶紧命令当时的天津的一个制造炮弹的工厂赶紧开工生产一个月,终于开足马力生产了40枚!而且很多东西工艺都不过关。

有人就会问了,这个开花,但和我们现在讲的炮弹里面填沙子,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因为如果真的某一件东西让当时的北洋舰队官兵比较感到愤怒的话,应该就是开花弹里面填沙子。

这一点并不怪某些军事评论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搞清楚那个时代军舰发展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并不是说像现在一样,因为大炮开过去,炮弹砸过去,人家直接穿洞了。

当时军舰的防御发展超过了大炮的技术,什么意思?军舰舰体加厚吨位加大,而且军舰表面还进行了表面渗碳技术,这个时候有一种盾超过了矛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舰队加入战斗的那几艘战舰都是重伤,(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却没有一个退出战场,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这个时候开花弹!就是各个国家针对这种情况研发出来的一种可以说反制措施,由于穿甲弹的技术还并不完善,所以这个时候普通的炮弹,尤其是实心的对于军舰的重伤可以说忽略不计,你顶多留下来一个弹坑!但是爆破,但却能够极大的杀伤你的作战人员,让你的军舰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在这之后的对马海战里面,日本军舰正是依靠着一炮开花弹干掉了。沙皇俄国波罗地海舰队的指挥室,赢下了海战历史上面少有的全歼敌人的这样一种战果。

从这一点上来讲,开花,但是当时北洋舰队必须要的一个东西填沙子,(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没有填沙子在这里,能干什么,什么东西都干不了!而且沙子的比重和钢铁比起来,哪一个更重一点呐,哪个穿甲能力更好一点儿,这一点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所以北洋舰队的那些官兵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花了大价钱买过来的开花,但里面竟然装的是沙子!这个沙子任何战斗能力都比不了,而且还不如那些实心弹!

说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多米诺骨牌为什么会被率先推倒第一个还不是某些人要修园子!所以在当时甲午战争刚刚要爆发的时候,某个人想要规避战争,说我每次过生日都会出现一点问题,我能不能不出现事情一昧的妥协,一昧的忍让,国家不是属于你这个女人的事,属于所有中国人的!你站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替国家进行考虑,而不是你个人!骂你怎么啦,骂你也是应该,活该被骂!慈禧身上的罪孽,即便是跳进太平洋里面都洗不白!

9

沙子是有的,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些误解。

炮弹里装沙子,被许多人认为是北洋水师输给日军舰队的一个重要原因。记得最初看电影《甲午风云》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剧情。“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发现打出去的炮弹不炸,便让属下把炮弹给拆开,结果弹筒中流出的竟是沙子,而非炸药。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肯定是偷工减料了,拿沙子当炸药,连以次充好都算不上。怪不得北洋水师打不过,有这样的炮弹,换谁都是输啊。

而这笔账,自然也被算在了清政府头上,是因为他们腐败,贪污了炮弹钱,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失败。

事实上,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中,确实存在一部分装了沙子的炮弹。但是北洋水师的失败,却并不是因为这些装沙子的炮弹。因为这些炮弹并不是电影里面描述的那种偷梁换柱的次品,而是北洋水师弹药库里面的正常装备。换句话讲,这些炮弹里面出现沙子是应该的。

致远号巡洋舰是一艘英国造的军舰,但是军舰上的两门210mm主炮却是德国产的。这个并不意外,毕竟咱们的李鸿章大人,乃是克虏伯大炮的铁粉儿。这种克虏伯大炮的炮弹,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开花弹。大致结构就是铅质或者金属外壳,包裹着金属弹丸,弹丸内部则是装有炸药,由弹头装有的引信触发。这是一种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造成弹片开花,从而杀伤敌人的炮弹。

这种炮弹,杀伤力很大,杀伤范围也很广,是当时海军舰炮所常用的炮弹。但是,开花弹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穿透力有限,其在面对着被铁甲包裹的钢铁巨舰时,杀伤力有限。

所以,为了增强大炮的穿甲能力,军舰上往往还装备有专门对付装甲的穿甲弹。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依靠自身动能达到击穿敌方军舰装甲的效果。原本穿甲弹内部也会装有炸药,其会在穿透装甲后起爆,再敌舰内部造成杀伤。

但是随着装甲的加厚,以及诸如渗碳钢装甲的问世,导致军舰装甲的其坚固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穿甲弹在接触到装甲的时候,其内部装填的炸药会因巨大的应力冲击而提前爆炸。最终其效果和开花弹,没有多大区别。后来,为了防止炸药提前起爆导致弹体解体,设计人员干脆就不装炸药了,直接靠弹体本身去凿。如果在吃水线以下凿出几个窟窿来,这船估计也就没了。

而这种单纯的屋物理撞击是需要质量的,因为弹体质量如果不够、那么动能也就不够,无法达成击穿敌舰装甲的效果。所以,在卸去火药之后,穿甲弹的内部会装填砂石作为填充物,以维持弹体的动能。

这种炮弹被称为填砂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北洋水师装备的有沙子的炮弹。事实上,填砂弹在当时已经成为各国海军的标配,不仅仅是北洋水师,日本的海军也有。

所以,“炮弹里填沙子”,并不是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更不是清朝贪污腐败的证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言,乃是当时李鸿章的政敌们,为了攻击李鸿章,抨击北洋水师弄虚作假、武备废弛,找出的理由。而对于“炮弹里填沙子”,大部分人都是外行,不了解内情,自然是义愤填膺,并口口相传,最终流传至今。

当然了,我不否认北洋水师武备废弛,更赞成清朝腐败不堪。但它不应该是用这样一种谣言去呈现出来。为了黑而黑,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10

北洋海军的炮弹里装沙子,打中目标不爆炸。一百多年来,很多人都对此事义愤填膺,认为是被洋人骗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对军事知识的缺乏。

甲午战争时的舰炮的炮弹分成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即爆破弹,另一种是破甲弹、也叫穿甲弹。当时北洋水师打中日舰不爆炸的就是破甲弹。

破甲弹的作用不是杀伤敌人,而是穿透军舰的船舷装甲,造成敌舰破损漏水。所以这种炮弹本身就是一种弹头没有装药的实心弹。

当时这些炮弹大部分都是从德国进口,清朝政府也可以仿制一部分实心弹,但是没有生产大口径开花弹的能力。全部要进口,要上千两白银一枚,没有那么多军费,所以只好把开花弹弹头装填沙子增加重量改成穿甲弹。

没有足够的军费购买炮弹,并不是因为慈禧修颐和园,修颐和园的钱是国库的钱,因为拨款是打着水师操练的旗号,所以只是名义上是军费。慈禧虽然腐败,但是维护满清的江山不倒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的。真正的北洋水师军费是翁同龢管控,翁同龢是反对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一直不支持购买西方武器。

后来北洋水师流传出来的炮弹里都是沙子不爆炸,是因为锅炉房的发炮士兵,他们对炮弹的事一无所知,后来因为炮兵牺牲惨重,让锅炉兵充当炮兵,锅炉兵见国产穿甲弹不炸,所以痛骂洋鬼子的兵工厂骗人。

北洋的水师的惨败原因是因为装备和训练落后,再加上朝廷的腐败。北洋舰队的军舰只是吨位大,先进程度比不上日本。火炮口径虽大,但射速慢,爆破弹少的可怜,船速也慢。而日本军舰更新、维护好,速射炮和日本的特质炸药威力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