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的国家,这可能是阶级固化也不会引起大的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吧。在对古代城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不管规模如何,大多数城堡都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修和金银财宝,为何如此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传统上日本不喜奢华,有的说说不定就是因为日本资源有限,物质生活本不丰富,看似“不喜”,实则“不能”。不管如何,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并不明显(明治维新到二战期间多少有些不同)的现象或许古而有之。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已经超越当时的西德成为西方阵营的老二,更有意思的是,在收入上差距也没有拉大,70年代在某种意义以上形成了全民共同致富的局面,被称为“一亿总中产”,这种模式对日本稳定发展很有帮助,不过“安居乐业”的情况也造成了很多人满足于自己所处地位的心态。在到了经济发展相对滞缓的阶段,这种心态可能就会消极一些,安于现状就可能变成心灰意冷,这可能会形成日本社会阶级固化的印象。
不过,还要看到两点,首先。在文化上日本有被称为“适所”的传统,也就是“适得其所”,极端说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所合适的位置,只要在这个位置努力自然会有好的结果,这或许也是一种十分有利于阶级固化的思想(特别是加上贫富差距不大的现实)吧。其次,阶级固化是相对的,一些贫穷现象(特别是年轻人)原因更多地还在于自己,总体上日本社会还是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只要努力,大多数还是有翻身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