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中国学生为什么都要学英语?分值比中国历史还重,为什么?

中国学生为什么都要学英语?分值比中国历史还重,为什么?

2020-09-22 07:02阅读(66)

中国学生为什么都要学英语?分值比中国历史还重,为什么?:中国学生都要学英语,分值比中国历史还重的现象,值得深思。1,英语作为一种实用、交流和传播的工具,

1

中国学生都要学英语,分值比中国历史还重的现象,值得深思。

1,英语作为一种实用、交流和传播的工具,不可要求中国学生都要学英语。毕竟将来使用英语进行学习,交流,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学生只占极少数。

2,要求中国学生都学英语,对部分学生压力过大,难以承担。对有困难家庭,边远地区学生困难程度尤甚。

3,要求中国学生都要学英语,有一些负面作用。

一是英语教育时间过早过长。

二是有点浪费教学资源。浪费学生精力,时间。

三是英语教学占学科比重过大,形成学生以为英语语言优于中国语言的错觉。

四是英语分值超过中国历史分值,易产生轻视中国历史的偏向。

五是要求中国学生都要学英语,忽视了对其他语种的存在必要。

根据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1,推迟英语教学时间至初中。2,减少英语教学在所有学科中的占比。3,开展兴趣英语教学,发掘英语特长生的优势。4,重点培养学生中学英语的人才,适应祖国的需要。

2

英语实际上就是一门工具,其重要性与时代背景有关。君不见,曾经的中国一流人才都拼命的去托福?现在看来翻译软件到处都是,其价值已江河日下,不过在互联网领域,特别是软件源代码,毕竟还是被称作“类英语”的语言的天下。从这个角度讲,英语的重要性远非其它语言可比。在信息时代,“类英语”的语言和当今流行的网络语言一样,已不能称作是外语了。故中国学生为什么都要学英语,就如同都要会阿拉伯数字一样重要。一句话,英语早已不是也不应该是某些假洋鬼子的专利了。

我始终认为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出了大问题的。为什么?先哲曾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方针首先是要培养出有觉悟的,然后才是其它的。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接班人。可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是有觉悟的?我等沉感痛心但又无力回天!不过这场疫情倒是教育了不少人,大家的觉悟有了显著提高。作为反面导师,我点赞新冠病毒??,大家不会误认为我在传播非正能量吧?

3

方言而已,看看世界,还是汉语最能开智!

4

因为英语在很多领域都会用,是一种工具,汉语能查到的文献大约2%,英语能达到50%以上,因此,学习英语,对自己学习,工作都有帮助。

5

有人觉得语文考试太难了,自己只需要认识一些字、词,能够书写简单的文案就可以了,干嘛要学得那么多、考得那么难呢?不学不行吗?

有人觉得自己数学、物理等理科学得非常痛苦,认为自己以后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工作用不到、生活也用不到,只需要知道一些简单的计算、基本的原理不就够了吗?不学不行吗?

有人觉得英语对自己不重要,自己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呢?不学不行吗?

……

题主说的不够全面,英语分值何止比历史还高,比物理、地理、生物、化学……要知道英语可是跟语数两门课看起的主科啊。

那么问题来了, 不当导游、不爱旅行的人可不可以不用学地理?

不高医学、不搞生物工程、生命工程的可不可以不学生物?

……

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呢?

这恰恰说明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接受教育的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自主选择教育的事情。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开设各种个样的“标准化”的课程,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接受只要你还想在这个体系内继续接受教育,那么你就必须得完成这些科目的学习。

而事实上只有学了你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

问题的关键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同一门课,极少还有一门课出现所有人都讨厌的情况。

以我们国家为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际上时作为公民必须接受教育,必须履行自己义务的学习阶段,这是一个强制性教育的阶段——这点很多人可能一直没有认识到。

而在教育的这个问题是,国家层面要考虑的不是你个人未来要从事什么工作、过怎样的生活,而是这个国家、社会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英语有没有用?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越是往上走英语的作用就会越大一些。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方面是英语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另一方面各种先进的技术、文献等等大都是英文的,所以想要成为高端的人才你就必须得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那么有人说我不想成为优秀的人才不行吗?

行!

当然行了!

事实上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结束之后,即你履行完自己的义务之后你就可以选择不用继续就读了!这就是你的不接受教育权利。而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不接受——比如你就是不好好学英语,这也是你的权利。

我们说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原本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能够学好任何一门课,可是现实中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做得到。这其中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科目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用心不用的问题,投入精力多少的问题。

我们承认,这样的规则下会导致一些偏才错失机会,对他们不太公平,但是政策是每个人很早就知道的,换句话说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是你自己放弃的,你不能怪别人……

不过说归说,理解归理解,我个人对英语的学习其实也比较头疼,我的建议是学没关系,分值高也没关系,但是咱们的英语考试能不能更生活化一些而不是纯粹的为了难道倒、考倒学生,为了提高区分度而可以提高难度,甚至让那些母语是英语的学生一样不会做,这种考试又有何意义呢?

英语终究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基本的字词掌握了,基本的语法掌握了,其中重要的还是应该放在应用上,而不是玩文字游戏!

6

比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政治都重,而不是单单比历史重。

传统的三大科目只有语数英:语文主要功能负责识字,数学主要功能负责计算。

简单来说,只要学会了语文和数学你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基础能力。其他六个缺了哪门都不会影响你基本的生活。

至于为什么要学英语?因为英语国家掌握了世界话语权,并且现代社会发展的这颗科技树是在英语国家长大。

先来说英国国家掌握话语权: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开始对外扩张,殖民了全球很多地区:亚洲的缅甸、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大洋洲上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以及非洲21个国家和其它大洲部分国家。

侵略殖民仅仅是杀人放火金腰带吗?不是如此。伴随殖民到来的还有文化的传播,大大小小教会、工厂、学校的建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得到了普及和传播。

这时你可能会想,被殖民的国家不是有自己的语言吗?对不起,有是有,但不是每个国家都那么争气。人口大国印度就是在被殖民的过程中开始使用英语,并逐步使之成为官方语言。

除了印度,还有很多被殖民的国家转向英语,非洲大陆就有不少国家从当时就开始使用。

接着我们讲讲科技树:同样自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等一众国家崛起。全新的西式教育,西式体系开始遍布全球。

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物理、化学等等这些基础学科都是在西方形成。还有大学里的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学科都是从那时开始兴起,包括大学这个概念都是西方的产物。

不过在当时,西方众多国家并不听英国一家之言,英语的普及也只在自己的殖民地范围,远不到把触手伸向德、法、西班牙等这些国家。

真正确立英语的地位是在将近大半个世纪以后——美国取代英国。

这一点不做过多赘述:一个国家的崛起除了军事、经济等以外,文化霸权也同时会产生。就像如今全球货币结算以美元为主一样,英语能全球通用与\"美国霸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英语的读者应该早已发现,英语现在已经从原本的英语转向\"美语化\"——美国早已不把英国放在眼中。

总结

我们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目的是把它当做一个工具来使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要想了解现代科学,现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英语是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除此之外,我们国家学习英语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普及的,而学习英语是为了让我们更快的融入国际社会,这是中国人走向全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7

因为西方国家科学,经济占国际贸易市场份额比重大,参与国际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而造成。也是国内商品市场与国际商品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

如果西方市场价值观被中国取代,华语便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这是客观规律。

谢邀!

8

这很大程度上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中国人不自信的表现。

中国近代,由于屡屡战败,于是开始自我否定,开始向世界列强学习,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

想要学习世界列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自然要从学习英语开始,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时很有必要的。

但从目前来看,全民学习英语带来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以笔者为例,笔者在上大学是,学校硬性规定,必须通过四级英语考试才能拿到学位证,于是英语学习挤占了个人大量的学习时间,自己的专业课反而是次要的。

过了四级英语,学校又鼓励靠六级英语,就连专业课的老师都在发牢骚,英语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

随着AI科技的发展,以后英语完全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同声翻译,完全没有必要推行英语的全民教育。

英语的重要程度应该需要降级,不需要把英语放在跟语文和数学的同等地位,而应该跟物理、化学、历史一样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让感兴趣的人选考。

9

全民学英语是时代的产物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1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开始接触西方世界 接触西方文化

当时国内的生活物质相对缺乏

接触到西方物质丰富和科技的先进

一时间产生了崇拜 同时有些自卑

感觉西方是天堂 到处是黄金 充满自由

都想往国外去 英语热就开始了

2改革开放掀起了对外交流的需要

外语主要是英语人才匮乏

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多数是英语地区

为了和世界接轨 全民学英语

更是将英语列为必修课

实际效果确实有 会英语的人很多

熟练交流 翻译的人才很多

负面的说 绝大多数的学生学英语到大学毕业之后

几乎没有机会用英语

仅限于 OK BYE 之类的简单口语

现在

1手机或者手表 直接就可以直接翻译

无比方便 足可以满足大多数中国人的需要

2个人建议 英语作为一门技术 可以有专业的学校 需要的人去专业训练 实话说 一个人啥也不会 不用上大学 只要用心努力的上社会英语班 就可以合格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 没有必要成为必修课

作为普及课程 普及一下就好了

总结 一个只精通英语的人除了翻译和教英语做不了什么

一个不会英语却精通物理的人 却可以为国家搞科技创新

节省英语的时间 可以加强基础课程的时间

减少因英语不合格造成的人才损失 可以为祖国多一些数理化的人才

时代变迁 全民学英语已经不合时宜了

会英语很重要 但是全民学英语没必要

一孔之见 仅供大家讨论

10

把英语设置成主课,并且考试分值等同于语文和数学,现在看来确实不妥了。为什么要全民学习英语?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和我们50年代全民学习俄语一样的。英语跟汉语一样,就是一门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英语,因为中国要改革开放,要和西方世界进行全方位的交流,而英语是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主流语言。也许我们太急切地希望拥抱世界,与国际接轨,因此,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拼命地学习英语,于是,英语学习不好就升不了学,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甚至于不懂英语都成了文盲了。

英语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英语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也犯不着全民学习。作为一门语言在同西方的交流沟通中固然重要,但问题是我们有多少人能出国留学?有多少人要给外国人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绝大多数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英语学习的如何跟现实没有任何的关系和意义。但我们的教育教学和教育体制则要求你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门对你终生毫无用处,毫无意义的课程,而且它的成绩是决定你人生和前途命运的。因为英语,不知道有多少青年人止步于高中,止步于大学,甚至一生只能在社会底层徘徊,彻底阻断了阶层流动。

我曾经在看病时认识了一位著名医科大毕业的专家,他是中医博士。他告诉我,为了考研,他整整耗费了3年的时间去专攻英语,学习期间几乎每天都和中医古籍打交道,连现代白话文都非常少,英语则几乎连个字母都没有用过,工作后,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与外国人交流,也没有在国际刊物发表过研究论文。英语对他就是耗费青春,劳民伤财,毫无意义的学习。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现在,我们真的应该重新认识和反思英语了。英语是重要,但非得全民学习吗?非得以英语成绩来衡量人才吗?当我们的下一代连汉语都学习得一塌糊涂时,难得还要拼命学习英语吗?

英语教育真的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